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人教版中考必背古詩詞賞析總復習 一、中考古詩詞賞析考題分析 古詩詞語言凝煉,在有限的篇幅中熔鑄極大的內涵,在濃縮的語言里飽含豐富的情感古詩詞常以抒情言志來反映生活:或抒凌云壯志,我言婉約柔情;或心憂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嘆身世,或諷喻時政;或描摹事物,或吟詠古今容天下諸事,抒萬千情思這就是詩歌流傳至今的魅力所在。 理解品味文言詩詞,人們有很多高雅的方法:用譯詩來解說內容,用描述來表現(xiàn)詩境,用抒情來表達感受,用闡釋來點示深意,用呤誦來傳情達意,用評說來賞析美點總的來說,人
2、們欣賞詩詞的著眼點是詩情畫意 下面以具體例子對詩歌賞的方法進行說明: 1、字詞品味:如“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一個“空”字領起,把所有的景致都染上了靜謐寫出了山中的空寂“空”是秋山的特征,秋雨過后,山村一色,就更顯空曠“空”境通感空曠的視覺感受,伴隨的是靜寂的聽覺感受“空”是雙關,即是寫景,也是對佛理的感悟王維在山村中,追求“空”、“靜”,以獲得心靈的“空”、“靜” 根據“字詞品味”這種方法,從人物、時空、動靜、聲色、遠近、視聽、剛柔、宏微這些角度賞析: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紅杏枝頭春意鬧;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山光悅鳥情,潭影空人心 2、畫面欣賞,如:詩人以泉流之動態(tài)襯山村的靜態(tài),以泉流之
3、聲響襯山村之寧靜“明月松間照”寫靜態(tài)遠景,可以是明月初升,透過松林看到斑駁圓月,月亮就像懸掛在樹梢上;也可以是皓月高懸,月光傾瀉,樹影斑駁,風影移動,姍姍可愛“清泉石上流”,寫動態(tài)近景,喑含水聲,雨后山泉微漲,“石上流”明其線,水線聲亦輕,山村中萬籟俱寂,惟聞水聲潺潺請根據“畫面欣賞”這種方法賞析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風掣紅旗凍不翻 3、景物描述:如“竹暄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月光透過松枝,灑在潺潺流泉上,斑駁陸離;清泉在山間跳躍,閃閃爍爍,仿佛銀柱擊弦,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輕響;忽然竹林喧動,傳來洗衣歸返的姑娘陣陣甜美的笑語,湖中蓮荷,顫動起來,那是晚歸的漁舟蕩波而過一幅
4、多幺恬淡幽美的山居圖畫 請根據這種方法賞析: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煙籠寒水月籠沙;天凈沙秋思 4、意境(畫面環(huán)境抒發(fā)何種情感)探求: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無邊”寫出林木的廣漠,見出秋色的蕭瑟;“蕭蕭”形容風吹葉落的響聲,見出樹葉飄落的情景“不盡”寫出長江的源遠流長;“滾滾”寫出江水洶涌翻騰的氣勢繪聲狀勢,音韻悠長,壯闊雄渾,造成一種天下皆秋的蒼茫遼遠的藝術境界,抒發(fā)了詩人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辛酸悲苦的心情 請根據這種方法賞析: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不覺月光寒;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情感體味: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正確對待死亡足以
5、令人欽敬,而在年華漸老之時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有生之年則更為可貴“老驥伏櫪”四句把作者對人生的執(zhí)著追求和不懈進取的精神顯現(xiàn)于紙面作者以老驥自比,胸中仍有凌云壯志,透露出作者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強烈愿望(龜雖壽中的名句激昂千秋,使人慷慨) 請根據這種方法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常用鑒賞語言風格的詞: 清新秀逸 俊美清秀 清幽淡遠 高雅 委婉 含蓄而有韻味 雄放壯闊 慷慨悲壯 雄健遒勁 豪爽蒼涼;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淺顯 辭藻華麗 委婉含蓄 簡潔洗練 沉郁頓挫 渾厚雄壯 明白曉暢 樸實無華 通俗傳神 生動活潑 節(jié)奏鮮明 音韻和諧 有聲有色 栩栩
6、如生 氣勢磅礴 親切感人 情景交融 言簡意賅 細致入微 手法千變萬化,不拘一格 想象大膽神奇 敘事生動 形象鮮明;語言明白曉暢 通俗易懂 語言純樸自然;感情強烈奔放 真摯動人 感人肺腑,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共鳴 抒寫悲憤酸楚之情,郁悶神傷;內容深刻,富含哲理 解題思路與技巧 1、從作家、作品的相關背景資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 2、從作家風格(豪放、婉約等)和語言特征(如簡約、含蓄等)去領悟詩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3、從關鍵詞語著手,如抓住詩詞中關鍵的動詞的用法、含義及作用去賞析 4、從關鍵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著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
7、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著手,品味語言、想象意境 6、從詩詞的具體內容的全面理解著手,把握各類(送別、詠物、愛國等)詩詞的思想內容對于主觀性試題的解答,還應注意文字表述應簡潔、明了,切中要害 一、古詩鑒賞表述方法常見的套話: 1、思想情感: 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荒淫殘暴;反映離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擔憂建功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壯志難酬的悲嘆 思鄉(xiāng)懷人:羈旅愁思;思親念友;邊關思鄉(xiāng);閨中懷人 生活雜感: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勝今衰的感慨;借古諷今的情懷;青春易逝的傷感 2、情感表達: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意
8、象)的(某某)特點,表現(xiàn)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 二、創(chuàng)作風格:樸素自然、清新飄逸、沉郁頓挫、淡雅高遠、雄健高昂、悲壯蒼涼、嚴謹細膩、清麗婉約 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名語言特色)列例證(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三、賞析表達技巧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2、結構形式:照應、銜接、過渡、鋪墊、伏筆等 3、修辭手法:比喻、借代、夸張、互文、通感、雙關、襯托、對比、反復等 4、表現(xiàn)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象征、對比、想象、烘托、欲揚先抑、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虛實相生、比興(間接
9、抒情的詩歌)等 5、意象:作品中具體的人、物、景等 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藝術的組合到一起,形成詩歌基本的整體情境如孤獨凄涼、激情飛越、閑適淡泊、清新飄逸、沉郁頓挫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7、詞語賞析:釋含義(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描景象(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該詞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古詩詞賞析答題方式:這句運用了寫作手法(修辭手法),描繪了,抒發(fā)了作者感情其中,“”詞使用得好,傳神地表現(xiàn)了 四、熟練掌握答題方法,大膽使用常用的鑒賞術語,做到卷面整潔、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 唐詩宋詞里有人生旅
10、途的羈苦,有懷鄉(xiāng)思親的愁緒,有志存高遠的信念,有引人深思的哲理,有滿腔熱忱的愛國之心,有令人景仰的人格風骨。讓我們來共品這杯沁人心脾的香茗吧。 讀唐詩宋詞,我讀懂了友誼。友誼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深銘記;友誼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悠悠牽掛;友誼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久久凝望;友誼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殷殷勸慰。 讀唐詩宋詞,我發(fā)現(xiàn)了鄉(xiāng)愁。鄉(xiāng)愁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悲涼哀傷;鄉(xiāng)愁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急切難耐;鄉(xiāng)愁是“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茫然失措。 讀唐詩宋詞,我理解了追求。追求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
11、層樓”的永不停步;追求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膱?zhí)著信念;追求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英勇無畏;追求是“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積極樂觀。 讀唐詩宋詞,我看到了對祖國的赤誠。赤誠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滿腔熱血;赤誠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壯志。 二、初中古詩詞賞析分冊復習卷 七年級(上冊) 觀滄海曹操 主旨: 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海水多
12、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fā)的。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評析:曹操的詩詞大都氣魄雄大、情調悲壯該詩亦如此。寫海景有遠有近,虛實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在豐富的聯(lián)想中表現(xiàn)出博大的胸懷,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1、詩中統(tǒng)領全篇的一個字是:觀 ;從
13、寫景的虛實上看,這首詩前八句寫實景,后四句寫虛景寫大海無風時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寫大風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最能表現(xiàn)作者博大胸襟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詩中描寫實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1)、詩中抒寫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本詩的感情基調是:蒼涼慷慨 3、從本詩所寫之景可以看出詩人怎樣的胸懷?博大 4.結合本課以及你所學的歷史和課外閱讀,談談你個人對作者曹操的認識6、“澹?!笔切稳?的樣子,“竦峙”是寫 的形象“叢生”、“豐茂”給人以 的感受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14、若出其里”的意思是(日月星辰好像從滄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滄海) 8、賞析“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秋風刮過,平靜的海面頓時化作洶涌的怒濤?!昂椴ㄓ科稹保蠛S兄破鸾姨炀蘩说臒o窮威力,這句詩句有著明顯的象征意義。這兩句,體物形象,場景壯大,格調激揚亢奮,表現(xiàn)了一世梟雄的廣大胸襟 9、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從大海里出來的;燦爛的銀河,仿佛也是從海里出來的!在大海的懷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寵兒而已這四句淺顯明白,但意境闊大,氣勢豪邁真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締造了世界萬物,生發(fā)出氣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邁氣概。所以沈德潛說:“有吞吐宇
15、宙氣象”此評確當,洵非過譽 次北固山下王灣 主旨:淡淡的鄉(xiāng)愁。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旅客的道路延伸到青山之外,行舟的碧水環(huán)繞在北固山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潮水漲平兩岸,江面空闊無邊,順風平穩(wěn)前進,船帆靜立高懸。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太陽升起在將曉的殘夜,暖春早到在未完的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寫好的家書往何處寄達?囑托北歸的大雁,稍到洛陽城邊。 評析:“次”指旅船停泊 一. 首聯(lián):“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羈旅天涯的漫漫征途遠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綠的江水中逐浪向前此兩句寫旅途所見的大江兩岸景色,“青山”“綠水”互文見義。 二.頷聯(lián):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1
16、、品讀全詩,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第二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 江水浩淼,春潮涌漲,放眼望去,江岸齊平,順和的江風中,一頁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懸在開闊無邊的江天上。 2、中國古典詩詞意蘊豐富,字字珠璣你認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哪幾個詞用得最好? 理由:“正”、“懸”點示出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孤舟揚帆,緩行江上,“闊”是表現(xiàn)“潮平”的結果,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的大景表現(xiàn)出來了。 “闊”用得好,因為它直抒胸意地表達了春潮把江岸變得渺遠無際,造成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美景,且讀起來與“懸”字相對應,聲
17、調也更為響亮“懸”用得好,“懸”字是高高直直掛著的樣子,風順風和,帆兒高懸,傳神地表現(xiàn)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美景。 三頸聯(lián):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請寫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句詩的大意 在殘夜未盡將盡之時,一輪紅日正在從海上升起,舊年將盡未盡之時,春天的氣息已經來到江上(海日升于殘夜將驅走黑暗,春意闖入舊年將驅走嚴冬)(大意相近即可),此聯(lián)看是寫景,然而晝夜輪回,季節(jié)更替,時光流逝,游人未歸的情思已經暗寓其中,但景中卻蘊含了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對比殘夜,江春對比舊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舊事物之中,并將取代舊事物,日(旭日東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
18、此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2.作者從煉意著眼,用“生”“入”字,使之擬人化,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蘊含哲理 3.這首詩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歷來得到人們的好評,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談談對這句詩的理解? 示例:詩句含義:這兩句詩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 內容:表現(xiàn)了時光匆匆,光陰荏苒,身在他鄉(xiāng)的游子頓生思鄉(xiāng)之情表現(xiàn)手法:“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修辭方法:“生”與“入”用了擬人的手法,富有情趣修辭方法:這兩句詩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海日”對“江春”“生”對“入”“
19、殘夜”對“舊年”,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句式工整,形象生動,瑯瑯上口 四.尾聯(lián):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本詩表達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xiāng)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認為詩中的哪一處句子最能突出地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為什么? 為什么? 句子是:“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或“江春人舊年):運用了”鴻雁傳書”的典故(或“以臨近春節(jié)這一家人團聚的特定環(huán)境”)突出表現(xiàn)了游子之思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主旨:通過描繪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發(fā)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和愉悅的心情。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
20、啄春泥。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評析:妙處: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描寫西湖早春景色“漸”字寫出了詩人是騎在馬上邊走邊看漸入佳境的 一.頷聯(lián):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1.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如何表現(xiàn)初春的特點的?請作具體分析(2分) (描寫的景物和表現(xiàn)出的春的特點各1分)這兩句詩寫鶯和燕是詩
21、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幾處”“誰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節(jié)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特點。 “鶯爭暖樹”、“燕啄春泥”寫出了一種充滿活力的動態(tài)美,詩人所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給人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把春天的美寫活了因為春天乍暖還寒,所以鶯鳥們爭著落向向陽的樹枝,為的是一展春天的歌喉;“新燕啄春泥”剛剛飛來的燕子忙著銜泥筑巢一只只鶯鳥落上枝頭,一群群燕子飛來飛去,一幅多么美好的春景圖??! 2詩歌第二聯(lián)中“幾處”“誰家”用得極其精妙,換作“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效果聯(lián)系全詩,說說為什么(2分) “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說明早鶯
22、尚少,新燕不多,表達了錢塘湖初春季節(jié)的特點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3詩的頷聯(lián)“幾處早鶯爭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非常精美,請你任選角度(或內容,或煉字,或修辭, 或情感)對此聯(lián)進行賞析 示例一:內容:從動物的變化,寫出了早春景色 示例二:煉字:A、“爭”、“啄”: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春天的活力B、“幾處”不是“處處”,“誰家”不是“家家”,準確地表明季節(jié)是早春 C、“早”、“新”:準確地表明季節(jié)是早春, 示例三:修辭方法:A、擬人:這兩句詩中的“爭”、“啄”,用擬人的修辭法法,寫出了春天的活力B、對偶:這兩句詩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幾處”對“誰家”“早鶯”
23、對“新燕”“爭”對“啄” “曖樹”對“春泥”,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句式工整,形象生動,瑯瑯上口示例4:情感:通過描繪早鶯、新燕在早春的爭春活動,表達了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二頸聯(lián):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tài)描摹得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試品一品其妙處。答:例:這兩句詩作者抓住了“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淺欲”、“才能”描繪了春的發(fā)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詩中最能表現(xiàn)早春特點的景物有 早鶯 新燕 淺草 等一個“爭”字,妙在形象地寫出了黃鶯爭著擠上向陽之樹的情景,準確地描繪出了初春的獨有風貌;生
24、動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氣;一個“啄”字,美在寫出燕啄泥銜草,營造新巢的情景,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準確傳達出春的消息的同時,也傳達出人們乍見新燕的愉悅之情) 2. 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此聯(lián)寫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寫出了春天的特色“亂花”寫出了春花盛開的景象“迷人眼”則寫出了春天的鮮艷美麗寫初長的野草,作者不是直接去寫草的碧綠,而是用“淺草才能沒馬蹄”,以形象的筆墨寫出了春草剛剛高過馬蹄,使人聯(lián)想到馬踏春草的景象,是不是人們紛紛騎馬踏春來了? 三綜合 1詩中能夠突出表達詩人情感的一個詞語是:最愛(愛) ,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對錢塘湖春天美景的喜愛之情。 2. 找出詩中體現(xiàn)初春
25、特點的詞語(任選兩個),并加以品析(2分) “初平”,寫出了春水新漲,幾與岸平的情景“幾處”“誰家”表現(xiàn)了飛鳥不多,候鳥還未都從南方返回“早鶯”“新燕”說明剛剛從南方飛回“漸”寫出了野花漸開漸多的情態(tài)“淺草”“才能”表現(xiàn)了草剛萌發(fā)的情形 3“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云腳低”? (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云腳”,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 4 詩中的錢塘湖指的就是現(xiàn)在的西湖,詩人通過對“水面”、“云腳”、“早鶯”、“ 暖樹”、 “ 新燕”、 “亂花 ”、 “淺草”、“綠楊”、“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其美麗的早春景色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
26、遠 枯藤老樹昏鴉,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fā)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流水人家。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西風瘦馬,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西下,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斷腸人在天涯。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斷腸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主旨:通過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評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開頭四句寫景極力渲染冷清凄涼的氣氛,為下文作鋪墊,景中帶有“悲秋”色彩以“斷腸人在天涯”點題,表明游子思鄉(xiāng)之情。 賞析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并答題 1“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曲名(曲的題
27、目)點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斷腸人在天涯. 前三句在寫景抒情上的突出特點是用九個細節(jié)(景物)構成一幅畫面,極力渲染悲涼氣氛,表現(xiàn)天涯游子的惆悵之情 2第1句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此句3個名詞連用,點出一幅凄涼的秋景圖:天色黃昏,夕照下的枯藤攀附在老樹上,樹頭站立幾點寒鴉秋天本來就容易使旅人產生悲涼之感,特別是在蒼然暮色中,更會惹動旅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3“小橋流水人家”,同思鄉(xiāng)之情有什么聯(lián)系? 此句亦有3個名詞連用,勾畫出一幅略有“溫馨”氣息的“家”的情味,這更會令旅人觸景生情,產生思鄉(xiāng)之愁緒體會篇末所寫的“斷腸人”應是怎樣的人?明確:“斷腸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4賞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
28、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九個名詞列出深秋的九種景物,構成一幅深秋晚景圖,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鮮明形象,濃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盡致(此詩表現(xiàn)手法:寄情于物,被稱為“秋思之祖”) 5這首小令在寫作上運用了 寓情于景 的寫法,能顯示全篇主旨的一個詞語是 斷腸 6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夕陽”一句點出時間,并照應上文的“昏”字“斷腸”一句直抒胸臆:游子遠離家鄉(xiāng),孤獨漂泊,秋景蒼涼,時近黃昏,怎不叫人痛斷肝腸呢? 7.這首小令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浣溪沙 晏殊 主旨:寫作者新詞對酒的優(yōu)雅閑適生活和對暮春殘景的嘆惋惆悵
29、 一曲新詞酒一杯, 聽一曲以新詞譜成的歌,飲一杯酒。 去年天氣舊亭臺。 去年這時節(jié)的天氣、舊亭臺依然存在。 夕陽西下幾時回? 但眼前的夕陽西下了,不知何時會再回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 無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似曾相識燕歸來。 而去年似曾見過的燕子,如今又飛回到舊巢來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自己不禁)在小花園中落花遍地的小徑上惆悵地徘徊起來。 評析 這是一首抒發(fā)閑愁的詞。即是悼惜殘春之感。 這首詞主要寫作者新詞對酒的優(yōu)雅閑適生活和對暮春殘景的嘆惋惆悵,抒發(fā)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富貴難久的“閑愁”,表現(xiàn)了作者生活的優(yōu)裕和精神生活的寂寞空虛,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達官顯貴們的精神狀態(tài)。 詞的上
30、闋主要寫持酒聽新詞,意興無窮,但是突然記起去年也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一樣的天氣,一樣的亭臺,一樣的“一曲新詞酒一杯”,此時感到光陰的流逝,不可追回,雖有富貴,猶有不足,因而未免深深嘆息。 詞的下闋主要抒發(fā)春殘花落,美好事物的衰亡不可抗拒,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但燕子去而復返,在春天來臨之時,依戀舊巢,人們見到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是青春卻一去不歸,酒闌人散之后,作者帶著莫名的閑愁在花園的小路上獨自徘徊。 下闋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二句是這首詞作品的靈魂所在,這首詞作品也因這二句而著名,成為流芳千古的佳作,由于作者自愛其工,又將這二句另組織在一首七律作品中。這二句的意思是,春
31、殘花落,是時序推移的自然道理,雖然觸景心傷,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燕子春去秋來,依戀舊巢,不忘故主,人們見到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泊秦淮 (杜牧) 主旨:表現(xiàn)了詩人對晚唐統(tǒng)治者的辛辣諷刺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 煙籠寒水月籠沙, 秦淮河上的秋水蕩漾,暮靄象輕紗般的舒卷飛翔,秋水披一迷人的煙霧,兩岸金沙隨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夜泊秦淮近酒家。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靜靜眺望,對岸酒家的燈火一片輝煌。 商女不知亡國恨, 歌女如春,“游客”顛狂,后庭花的歌聲彌漫江上, 隔江猶唱后庭花。 可有誰想到了國破家亡? 評析 詩中第一句的兩個“籠”字用得出奇制勝,十分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完全不同的四種事物,用兩
32、個“籠”字巧妙和諧地融匯在一起,再現(xiàn)了一幅朦朧而又清亮淡雅的水鄉(xiāng)月夜。這幅圖畫是那么柔和幽靜,似靜又動流動,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朦朧凄靜的氣氛又是那么濃。這里的“月、水”和下句的“夜泊秦淮”是相關聯(lián)的,為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做了一個很厚實的鋪墊。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信手拈來,細細琢磨卻又很值得回味,詩句內中蘊含著極其微妙的邏輯關系,你看,由于“夜泊秦淮”才能夠“近酒家”。然而,“夜泊秦淮”四個字又承接了上一句景色點時間點“夜”,也點名了上一句所描繪景色的地點“秦淮”,使之更形象,更具體化。這一句不僅巧妙地照應了詩題,承接了上文,“ 近酒家”還起到了開啟下文的作用,由于“近酒家”,才引
33、出“商女”、“亡國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梢姡@七個字承上起下,結構全篇。“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薄蔼q唱”二字意味深長,巧妙地將歷史、現(xiàn)實和想象中的未來聯(lián)系起來,表現(xiàn)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語言清新自然,構思精巧縝密。全詩情景交融,景為情設,情隨景至,自然天成沒有絲毫斧鑿之痕跡,借陳后主的荒淫亡國諷喻晚唐朝統(tǒng)治者,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對前世的深刻思考和對現(xiàn)實的深思之憂國情懷。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 巴山夜雨漲秋池。 現(xiàn)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里,面對不停雨,見秋天的池水往
34、上漲。 何當共剪西窗燭, 什么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 卻話巴山夜雨時。 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評析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以詩代信的詩。此前詩人或許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xiàn)。首句流露出道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
35、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xiāng),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楊花落盡杜鵑聲聲哀啼,得知您被貶龍標跋涉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把我的愁心托付給明月,
36、一同伴隨您奔赴迢迢遠方。 評析 首句寫景兼點時令。于景物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切合當時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寫“楊花”且“落盡”是先點時令,這樣的“暮春”在古詩中是一個花與淚同落的季候,這就奠定了全詩傷感的基調?!皸罨ā逼礋o定,暗寫王昌齡被貶荒僻之地給人的飄零流落之感;“子規(guī)”即杜鵑,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它總悲哀凄慘地啼叫著。因此,可以說,詩中開頭一句的寫景,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xiàn)。 因首句已于景中見情,所以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惜?!斑^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見。 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
37、相從,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將自己的愁心寄與明月,隨風飄到龍標。這兩句詩所表現(xiàn)的意味,有三層意思,一是說自己心中充滿了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有將這種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說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見她;三是說,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與,別無它法。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一名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 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以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八年級(上冊) 望岳杜甫 主旨:青年杜甫以這首詩熱情贊美了泰山的雄偉氣象,同時表現(xiàn)了自己的凌云壯志。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多么的雄偉
38、,蒼莽的青色一望無邊。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大自然神奇秀麗的景色都集中在這里,山南山北,昏曉不同。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遠望層山疊起,不禁心胸激蕩,極目細觀啊,那鳥兒已歸巢。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將來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遠眺群山都會顯得那么渺小。 評析:這首詩的題目是“ 望岳”,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著一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xiàn),令人如親臨其境。故此望岳一詩,成為歷代描寫泰山的佳篇,被人們傳頌不絕。 一首聯(lián):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1開頭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設問統(tǒng)領下文。二句的“齊魯青未了”自問自答,生動形
39、象地道出泰山的綿延 、高大?!扒唷弊质菍懬啻涞纳缴澳┝恕笔潜憩F(xiàn)山勢座落之廣大 ,青翠之色一望無際。寫出了初望泰山時興奮、驚嘆仰慕之情。這是遠望之景。 未了:不盡。 2 比較“夫”字的含義“岱宗夫如何”(無義)“夫戰(zhàn),勇氣也”(句首發(fā)語詞) 二頷聯(lián):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1近望之勢“陰陽割昏曉”一句寫出了泰山巍峨高大 的特點;“造化鐘神秀”一句描寫了泰山的高大神奇秀麗; 2 這首詩頷聯(lián)是描寫近望泰山所見扔景物,其中“鐘”“割”兩字用得好,請簡要分析。答: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兩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寫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0、這一意思的即可);“鐘”字賦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營造得神奇秀麗,從而表現(xiàn)泰山的神奇秀麗景象 3 詩中的“陰”“陽”分別指山北、山南 。 三頸聯(lián):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是近看之景,并由靜轉動?!笆幮厣鷮釉啤泵鑼懮窖旗F層層繚繞,使胸懷滌蕩,騰云而起,用“層云”襯托出山高?!皼Q眥入歸鳥”,是瞪大了眼睛望著一只只飛回山林中的小鳥,表現(xiàn)出了山腹之深。一個“入”字用得微妙傳神,好象一只只小鳥從遠處徐徐而來,又徐徐而去,足見山腹是何等深遠了。 四尾聯(lián):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最后兩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產生了登臨的愿望?!傲琛弊?,表現(xiàn)了作者登臨的決
41、心和豪邁的壯志。“一覽眾山小”,寫詩人想象中登上絕頂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顯得低小,以此襯托出泰山的高大。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 會當凌絕頂 會當:終要,終當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蘊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寫出了詩人怎樣的一種精神和氣概? 站得高,看得遠;只有登上絕頂才能俯視一切;只有努力戰(zhàn)勝困難,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與喜悅(答出一點即可,從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3名句恒久遠,千古永流傳請談談你對千古傳誦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理解。 示例一: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這里卻有深刻的含義
42、: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裕彩窃娙艘实侨松敺宓氖难浴?示例二:這句富有哲理的話表達了作者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示例三:這句話抒發(fā)了詩人的壯志情懷:昂揚向上、積極進取、勇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示例四:若從詩句字面含義去理解也可,詩的字面意思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視群山,群山就顯得渺小了表現(xiàn)了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這也是想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必備心理條件,所以該詩影響深遠,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引用以勉勵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艱難險阻,奮力登上“絕頂”,才能享受“一
43、覽眾山小”的勝利的喜悅。 4、登飛來峰中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5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什么樣的泰山? 答:雄偉壯麗,高大神秀 春望 杜甫 主旨: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面對國都淪陷,山河破碎的沉痛和憂傷。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立春以來戰(zhàn)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fā)越搔
44、越短,頭發(fā)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感時”和“恨別”是詩的核心內容第一句,寫國都淪陷,國家殘破,只有山河尚存但只要山河還在,就有希望!后四句,時局動亂國事危急造成骨肉分離,烽火不息致使家書斷絕,這些都使詩人憂心如焚,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整天抓撓頭皮度日如年,以至頭發(fā)變白而且又越抓越少,難以勝簪了也隱含一種厭倦戰(zhàn)爭,思念親人之情。 一整體把握 1賞析杜甫的春望全詩從結構看,首聯(lián)總寫 望中所見 ,頷聯(lián)分寫,通過 花和鳥 兩種事物寫春天頸聯(lián)通過一封家書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懸想,尾聯(lián)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 詩中用擬人手法寫出詩人睹物傷情的句子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用一個細節(jié)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
45、句子是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讀上面的詩,請簡要說說作者是怎樣通過寫景來表達內心世界的? 描寫破敗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淚,鳥亦驚心,感時憂國,思家念親,借景抒情,深沉真摯 3. 詩的前四句都統(tǒng)領在一個“ 望 ”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鳥)結合全詩內容,體會詩題中的“望”字包含哪兩層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于親人團聚的守望和期盼 4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后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二首聯(lián):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
46、。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 2詩中“草木深”表面上寫的是山河依舊,草木蔓生的情景 ,實際上是寫草茂人稀,荒涼蕭條,物是人非的社會狀況;一個“深”字,表現(xiàn)了因戰(zhàn)亂而荒蕪的景象 。 3賞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繪長安劫后的凄涼景象前句一“破”一“在”,似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從中透出山河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后句“草木深”,應反映春景,然而卻沒有顯示出一點春意,反呈現(xiàn)出城市破敗、人煙稀少,遍地草木的荒涼,深藏詩人無限慨嘆寫鳥語花香更增詩人凄楚之感。 三:頷聯(lián):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1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
47、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于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本聯(lián)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鳥擬人,借花鳥的心驚落淚來抒發(fā)有感時局的急劇變化,恨與家人分別所產生的特殊心理。 2詩的這前四句,都統(tǒng)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后半部分想望親人。 3結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
48、詩,說說詩人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 運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四頸聯(lián):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請你從形式和內容上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評析。 用對偶的手法寫出了安史之亂的戰(zhàn)火連綿不斷,詩人跟家人難通音信,此時的一封家信顯得極其珍貴,可 以勝過萬金,表達了詩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的急迫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產生共鳴。具體寫國事和家事由于戰(zhàn)亂長久,國家危難深重,與家人音信阻絕,因而把家信看得比萬兩黃金還要珍貴可見詩人思鄉(xiāng)盼信的心情是多么迫切!這一聯(lián),不僅流露詩人強烈的憂患意識,而且使他的
49、憂國感情不斷得到深化。抒發(fā)了詩人對家破國殘的感傷之情。 五尾聯(lián):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于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fā),幾不勝簪?!鞍装l(fā)”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2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fā)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jié),含蓄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寫出了詩人憂愁,煩悶
50、的情狀,把憂家憂國的感情表現(xiàn)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3從“國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這首詩與唐代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安史之亂 4本詩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為一體,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感時憂國、思家念親 5后四句描繪出詩人當時怎樣的形象 從“烽火連三月”可見禍亂之久,家人生死未卜,尤為懸念一句“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寫出詩人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白發(fā)幾不勝簪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 主旨: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xiàn)的是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山下有我種的豆
51、地,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傍晚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衣服沾濕了并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評析:頷聯(lián)寫詩人種豆早出晚歸的艱辛,雖苦累卻滿不在乎描寫了一種月下回歸的美妙意境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要脫離污濁官場歸耕田園的心愿,也隱含祝愿自己的勞動能獲利好收成 一理解填空 1、賞析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并答題 點明了作者耕種的地點的一句是:種豆南山下 點明了作者耕種的時間的一句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表現(xiàn)作者晚歸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
52、表現(xiàn)作者歸隱耕作目的詩句是: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2.這首詩可分種豆的地點及勞動結果,勞作的辛苦與執(zhí)著,自己的田園之樂,三層意思 3.“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的是田園勞作之樂,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自我 4這首詩流露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享受田園之樂的愜意、閑適的心情的感情 二.綜合賞析 1詩人到田間去干什么?做了多長時間? 鋤草,從“晨興”到“帶月荷鋤歸”,可看出他干一整天 2為什么要著意寫夕露沾衣? 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寫詩人歸田的愿望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怡然自得 4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說的?,為什么開頭不提,
53、到這里才說它狹而多草木? (詩人的歸途,緊承上句中的“歸”字)即是歸途,大概也就是來時的路;(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詩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為夕露所濕) 5有人說:“陶淵明的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闭埥Y合本詩,談談你的理解。 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皫г潞射z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 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渲醒笠缰娙诵那榈挠淇旌蜌w隱的自豪。 6. “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后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 7簡析本詩的語言特點。 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
54、然、通俗?!胺N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使至塞上 王維 主旨:通過描寫奇特壯麗的邊塞風景,表現(xiàn)詩人內心的孤寂情感。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屬國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象蓬草飄出漢塞,象歸雁飛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大沙漠里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走到蕭關恰逢候騎,都護正在燕然前線。 評析:首尾兩聯(lián)敘事,頷聯(lián):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飄飛不定的蓬草“歸雁”是北
55、歸的雁,雁往北歸,是歸家;自己也往北去,與雁同行,卻是離家表達內心的寂寞傷感。 一理解填空 本詩從體裁看是 五律詩,從內容看,文學史上稱之為“邊塞”詩;詩中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表明內心情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以傳神之筆刻畫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二綜合賞析 1.“征蓬出漢塞,歸雁如胡天”這兩句在寫法上有何特點?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融寫景、敘事、抒情于一體,“征蓬”,詩人把自己比作飄飛不定的蓬草,是正比;“歸雁”,是北歸的雁,于詩人則是反襯,雁往北歸,是歸家;自己也往北去,與雁同行,卻是離家表達內心的寂寞
56、傷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被排擠出朝庭的傷感和怨憤) 2.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寫景名句,依據這首詩,描述一下王維看到的景色以及當時的心情(60左右字內) “直”寫出烽煙之勁拔、堅毅,“圓”給人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這兩字不僅準確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xiàn)了詩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廣闊的自然景象之中。 頸聯(lián)寫景:大漠無邊,長天空闊,兩相對映,壯闊而單調在這廣闊的背景上,一縷直上青天的輕煙,以及滾滾的黃河呼嘯著奔騰而去,在河的盡頭,是一輪又紅又大的圓圓的落日,好一幅蒼涼闊大壯觀的大漠黃昏圖! 3如何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一千古名句? 這兩句詩充分體現(xiàn)了
57、詩中有畫的特色;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空間闊大,層次豐富;其次,它有像畫一樣講究的線條,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tài);第三,這兩句話色彩很豐富,黃沙漫漫,橘紅色夕陽,輝映著閃著白光的河水,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天空,形象鮮明突出。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不要嘲笑農民家里的臘酒渾濁, 豐年留客足雞豚。 豐收年景,款留客人的雞豬卻十分豐足。 山重水復疑無路, 山巒重疊,清碧的小溪曲折,仿佛已經無路可走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 突然我又看見前面柳綠桃紅,(幾間農家)茅舍隱現(xiàn)在花木扶疏之間。 蕭鼓追隨春社近, 簫聲鼓聲此起彼伏,原來是春社日快要到了, 衣冠
58、簡樸古風存。 人們穿的、戴的都很簡潔樸素,古老風俗在這里依然保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但愿從今以后,我能不時地趁著夜色, 拄杖無時夜叩門。 拄著拐杖,輕叩農家柴扉,與老農談論桑麻。 1詩中有兩句蘊含著“人在遇到困境時會生出許多希望”的哲理,這兩句詩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全詩緊扣一個“游 ”字,按時間推移展開敘述,層次清晰,語言生動。 首聯(lián)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臘酒,指上年臘月釀制的米酒。豚,是小豬。足雞豚,意謂雞豚足。這兩句是說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 次聯(lián)
59、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xiàn)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于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 此聯(lián)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下一聯(lián)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而陸游在這里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這個古老的鄉(xiāng)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前三聯(lián)
60、寫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無時,隨時。詩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后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于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xiāng),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 對“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同理解。 “山重水復”寫地形的復雜,顯示出所經山水之無窮變化?!傲祷饔忠淮濉保徽f認為山西村坐落在花團錦簇之中,“柳暗花明”是山西村周圍的環(huán)境;一說認為“柳暗花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購房轉讓合同范本
- 個人轉讓德文合同范本
- 分包混凝土合同范本
- 買賣車位轉讓合同范本
- 包子工用工合同范本
- 創(chuàng)業(yè)加盟合同范本
- 廣西買房合同范本
- 出國勞務外派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工資
- 出租包車合同范本
- 2022-2023學年湖南省長沙市統(tǒng)招專升本語文模擬練習題三及答案
- 社會救助法課件
- 1.裝配式建筑概述(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 第七講+漢字字音
- 新零件的成熟保障MLA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企業(yè)盈利能力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4000字】
- 初中語文七下-上下句默寫
-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PPT課件新
- 新川教版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第20章補充芯片粘接技術
- 旅行社運營實務電子課件 5.1 旅行社電子商務概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