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_第1頁
第19課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_第2頁
第19課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_第3頁
第19課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_第4頁
第19課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9課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1、佛教傳入時間、教義及寺廟和道教興起時間、教義、原因2、司馬遷生活年代、史記評價、記載內容、及意義3、秦兵馬俑的地點、評價和馬王堆帛畫的評價宗教史學藝術學習目標一、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1、佛教的傳入:時間: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佛教的教義 人死后能轉生來世 今生能受苦,來生幸福東漢明帝時,開始建立佛寺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馬寺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九華山五臺山峨嵋山普陀山佛教四大名山老子道教把民間流行的神仙巫術和道家的一些思想結合起來,奉行老子為教主,稱老子為“太上老君”。太平青領書是中國關于道教的最早記錄。齊云山青城山武當山龍虎山道教四大名

2、山2、道教的興起: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時間:東漢時期興起,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張陵(即張?zhí)鞄煟┑澜痰闹鲝?修身養(yǎng)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3、佛教和道教都對我國文化有深遠影響(字詞如無常、音樂、醫(yī)學等) 四川青城山道教發(fā)源地。公元143年“天師”張陵來此結茅傳道,著道書24篇。 為什么統(tǒng)治者對佛教和道教大力扶植和提倡呢? 符合統(tǒng)治者的愿望,有利于統(tǒng)治想一想 佛教道教發(fā)源地 印度中國傳入或興起時間西漢末年傳入中原東漢時期興起宗教場所寺院道觀主要教義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修身養(yǎng)性得道成仙佛教與道教比較簡表二、司馬遷與史記思考:史記的作者?它是一部什么樣的書?它記述了什么時期的歷史?其特點是什么?答:1史記

3、司馬遷所寫,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共130篇,52多萬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實。 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司馬遷和史記司馬遷(約前145-前90)今陜西韓城人。前108年,接替父親做太史令,前104年,開始寫史記,前99年,獲罪遭腐刑,后忍辱負重,完成此書。1、司馬遷為什么能夠寫出史記這樣一部歷史巨著? 2、史記主要記述什么?它的歷史地位怎樣? 他生活在漢武帝時期,父親是史官,家教良好。他本人讀書很多,還尋訪許多名勝古跡,刻苦努力,終于寫成史記。 史記主要記述從黃帝到漢武帝3000年的史事,它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

4、想一想:什么是紀傳體紀傳體是一種史書的體裁,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一般人的稱傳)的方式記敘史實。史記 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事實,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后世紀傳體史書的典范 ,同時又是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人固有一死?;蛑赜谔┥?,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班固3、史記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實事求是。如:肯定陳勝、吳廣起義,指斥暴君、酷吏,大膽評論漢武帝的功過等。 ( 在君主專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馬遷卻敢于指出漢武帝的過失,體現(xiàn)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彼x擇的是“重于

5、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務實、不畏權勢、視死如歸,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想一想:討論:你從司馬遷身上學到什么品質?提示: 司馬遷有遠大理想;有嚴謹修史的態(tài)度,注重史料的真實性,不以成敗論英雄,注重實地調查,有頑強的毅力、忍辱負重、自強不息、為理想而奮斗。三、秦兵馬俑和馬王堆帛畫秦始皇陵兵馬俑是秦漢時期雕塑作品的代表,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藝術寶庫。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地址:陜西臨潼特點:1、馬傭和真馬一樣,形象逼真,栩栩 如生,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2、兵馬俑車、步、騎兵混合編組,布局嚴整,氣勢磅礴。檢閱的將軍 跪射的士兵 立射的士兵 1、秦兵馬俑在藝術上的突出成就有哪

6、些? 用泥土塑造燒制而成,與真人真馬大小相當,造型精美。 駕馭戰(zhàn)車的軍官看一看秦始皇兵馬俑思考:1 秦始皇為什么把如此巨大的軍陣埋在地下?提示:保衛(wèi)陵墓,展現(xiàn)秦的強大,炫耀武力,在陰間東征西戰(zhàn)。 2 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了一種怎樣的精神風貌?提示:開拓進取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決心,氣吞山河的氣勢動腦筋:秦兵馬俑為什么都面向東方? 戰(zhàn)國七雄1234567楚秦趙魏韓三家分晉齊田氏代齊 燕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軍陣,象征著秦始皇統(tǒng)治下秦朝的赫赫軍威和強大國力。秦所滅的六國都在秦國的東方,兵馬俑面向東方,象征著秦王嬴政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的豐功偉績,同時也象征著秦始皇為鞏固統(tǒng)一和保證秦朝的統(tǒng)治永存,隨時準

7、備鎮(zhèn)壓六國殘余勢力的反叛。 馬王堆帛畫長沙馬王堆出土漢墓出土的帛畫,線條流暢,筆法嫻熟,色彩絢麗,是漢代帛畫中的稀有珍品,也是我國古代藝術的珍品。 1.中國本土的宗教是下列( ) A.佛教 B.伊斯蘭教 C.道教 D.基督2.“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出自( ) A.司馬光 B.司馬遷 C.班固 D.班超3.史記是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中不可能敘述的歷史事件是( ) A.武王伐紂 B.商鞅變法 C.文景之治 D.昭君出塞CBD鞏固訓練4.舞蹈千手觀音獲得2005年CCTV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評比一等獎和特別大獎。你是否知道“千手觀音”、“功德無量”的詞匯跟哪個宗教有關?() A.基督教

8、 B伊斯蘭教 C道教 D佛教 5.“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來自于佛教的一些語言在我們的身邊常能聽到,這說明佛教對我國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你知道佛教是什么時候傳入我國的嗎?()A.春秋時期 B.秦朝 C.西漢末年 D.東漢時期 6.下列人物在史記中不可能記載的是( ) A 黃帝 B 秦始皇 C 漢武帝 D 蔡倫DCD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陵墓里有騎兵兵傭七千多件,陶馬六百余匹,戰(zhàn)車一萬多輛。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神態(tài) 請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時期的雕塑藝術? 2)這一時期遺留下來的雕塑杰作是什么? 3)材料所述的雕塑反映了一種怎樣的精神風貌? 開拓進取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決心,氣吞山河的氣勢秦漢時期秦始皇陵兵馬俑秦漢的宗教、史學和藝術佛教傳入: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漢末年由中亞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 道教興起:興起于東漢時期,思想主要起源于神仙巫術和道家思想 史記 作者:司馬遷 體裁: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內容: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3000多年的歷史,共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