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中考科學專題特訓46-力學-浙教版_第1頁
2019屆中考科學專題特訓46-力學-浙教版_第2頁
2019屆中考科學專題特訓46-力學-浙教版_第3頁
2019屆中考科學專題特訓46-力學-浙教版_第4頁
2019屆中考科學專題特訓46-力學-浙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屆中考科學專題特訓46 力學 浙教版班級 姓名 學號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36分)1(2011衢州)小明同學站在勻速上行的自動扶梯上由一樓升到二樓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明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B小明的動能大小保持不變C小明的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D自動扶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2(2011蘇州)如圖所示的常用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羊角錘B鑷子C開瓶起子D鉗子3(2009南昌)用螺絲固定工件時,要在螺帽下墊一個面積較大的墊圈,使用墊圈是為了 ( )A增大螺帽對工件的壓強B減小螺帽對工件的壓力C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防滑D增大工件受力面積,減小壓強4(2011臨沂)

2、如圖所示,一鬧鐘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則 ( )A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B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C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5(2011連云港)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規(guī)釀成的交通事故頻繁發(fā)生,國家加大了對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處罰力度。關于汽車安全行駛的規(guī)定和措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限制汽車最大行駛速度,是為了減小汽車的慣性B安全帶主要是在汽車突然啟動時對駕乘人員起到保護作用C冬天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輪胎上裝防滑鏈,是為了減小摩擦D嚴禁酒后駕車,主要是因為飲酒后駕駛員反應遲鈍,更容易出

3、現(xiàn)交通事故6(2011成都)關于物體所受的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漂浮的物體比沉底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B物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C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沒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深度有關7(2009福州)下列實例中,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桿旅行箱底部裝有輪子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C向自行車的轉軸處加潤滑油D在氣墊船底和水之間形成一層空氣墊8(2009重慶)關于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它沒有慣性B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受的力是平衡力C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不受力的作用D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是因為它只受到摩擦力9(2011臺州

4、)氣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下列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與此相關的是 ( ) A向球間吹氣,兩球靠攏 B手離硬紙,紙:小下落 C輕推氣球,快速滑行 D抽離玻片,下瓶變淡二、填空簡答題(每空3分,共39分)10(2009廣州)百米賽跑過程中的某時刻甲、乙兩運動員位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1)兩運動員中, 的速度較快,因為在相等的時間內該運動員 較大。(2)乙運動員的成績是10秒,他的速度是 米秒。11(2009汕頭)跳高運動員從地面向上跳起的過程中, 轉化為 。(填“動能”或“重力勢能”)12(2009湖州)圖甲所示的是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新型拖把,只需要用手在A處向上拉動即可把海綿擰于,非常方便衛(wèi)生。這里拉桿ABC

5、是 (填“省力”或“費力”)杠桿。從圖乙海綿的形狀變化可說明 。甲乙13(2010衢州)許多同學喜愛滑板運動。某同學用腳對地面向后施力時滑板前行,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滑板由板面、支架和輪子組成。當一個同學站在滑板上勻速直線滑行時,人和滑板受到的總重力約為600牛,輪子與水平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約為810-4米2,則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強約為 帕。14(2011嘉興)請分析以下兩個有關能量的問題。(1)“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強弩之末不能穿透薄薄的絲綢,說明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它的 有關。(2)旋轉圖中的吸管后,將可樂罐放在桌面上,罐就會運動起來,這是因為罐中的橡皮筋積蓄了 能。15(2011無錫)

6、如圖所示,在裝有適量水的盤子中央,固定一支點燃的蠟燭,然后將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蠟燭火焰很快熄滅,盤中的水在 的作用下進入杯中。這一過程中,杯中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將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18分)16(2009煙臺)下表是小明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液體壓強規(guī)律時所測得的部分數(shù)據(jù)。實驗次數(shù)深度h/cm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U型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l3朝上2.626朝上5.439朝上8.249朝下8.O59朝左8.269朝右8.2(1)實驗所得的數(shù)據(jù)有一組是錯誤的,其實驗序號為 。(2)綜合分析上表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歸納得出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該結論是通過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的數(shù)據(jù)

7、得出來的。 ,該結論是通過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的數(shù)據(jù)得出來的。17(2011金華)小華為了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質量、速度的關系,設計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實驗甲:質量相同的兩個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軌道分別從A處和8處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相碰。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甲所示。實驗乙:質量不同的兩個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軌道分別從A處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塊相碰。木塊在水平面上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如圖乙所示甲 乙(1)要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應該選用 圖。(填“甲”或“乙”)(2)甲、乙兩組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這個實驗中,利用木塊被碰

8、撞后移動的 來比較物體的動能大小。下列實例中與此實驗方法相同的有 。(填編號)認識電流時,用水流進行類比用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現(xiàn)象來認識分子是運動的用酚酞試液滴人溶液變紅色來判斷溶液呈堿性四、分析計算題(7分)18(2010金華)在上海世博園“低碳行動”展區(qū)展出了一系列高科技展項,其中包括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純電動汽車。該汽車充足電后,在水平路面進行性能測試,記錄如表所示。水平牽引力400N車速54km/h行駛總路程135km車身總重10000N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40.025m2電動機額定電壓64V求這次測試中:(1)汽車總行駛時間。(2)汽車水平牽引力所做的總功。(3)汽車對路面的壓強。中考專題特訓

9、(四十六) 力學1B 解析:A小明相對于地面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是運動的。B因為小明的質量和速度不變,所以動能大小保持不變。C小明的勢能隨高度增加而增大,動能不變,機械能總量增加。D自動扶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2B 解析:羊角錘、開瓶起子和鉗子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起來比較省力。鑷子的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支點在它的上端),使用起來比較費力。3D 解析:在螺帽下墊一個面積較大的墊圈后,增大了螺帽和工件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小壓強。4A 解析:鬧鐘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對鬧鐘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線,是一對平衡力。鬧鐘受到的重力和鬧鐘對桌面的壓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方向相同,既不是

10、一對平衡力,也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5D 解析:A限制汽車最大行駛速度,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慣性是物體的屬性,其大小只決定于質量。B安全帶主要是在汽車突然減速時防止駕乘人員向前沖,起到保護作用。C冬天汽車在冰雪路面上行駛時,輪胎上裝防滑鏈,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防止輪胎打滑。D酒精能麻醉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反應遲鈍。6C 解析: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決定于液體的密度和排開的液體體積大小。7B 解析:A這是利用滾動摩擦力較滑動摩擦力要小得多的關系來減小拉桿旅行箱與地面的摩擦力。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能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能增大摩擦力。C向自行車的轉軸處加潤滑油能減小接

11、觸面的粗糙程度,能減小摩擦力。D氣墊船底和水之間的空氣墊能減小摩擦力。 8B 解析: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狀態(tài)無關。汽車因為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這一對平衡力作用,所以處于靜止的平衡狀態(tài)。9A 解析:A向球間吹氣,中間氣流較快,壓強較小,兩球互相靠近。B這說明了大氣壓的存在。C說明氣體摩擦力小。D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10(1) 乙 乙跑過的路程 (2) 10 解析:(1)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在相等的時間內,比較物體通過的路程大小,通過的路程越大,物體運動越快。(2)v=s/t-= 100米10秒=10米/秒。11動能 重力勢能 解析:跳高運動員從地面向上跳起的過程中,高

12、度增加,速度減小,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12省力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解析:拉桿ABC中,A是動力作用點,B是阻力作用點,C是支點,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圖乙說明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這一作用效果。13運動狀態(tài) 7.5105 解析:滑板原來靜止,施力時滑板前行,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壓強P=G/S=600牛(810-4米2)=7.5105帕。14(1) 速度 (2) 勢(彈性勢) 解析:(1)箭在飛行過程中,由于受到空氣摩擦力作用,機械能越來越少。(2)旋轉圖中的吸管,吸管帶動罐內的橡皮筋發(fā)生彈性形變,橡皮筋積蓄了彈性勢能。15大氣壓 增大 解析:蠟燭在燃燒的過程中,不斷消耗玻璃杯中

13、的氧氣,使杯內氣壓減小,盤中的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進入杯中。隨著杯中水柱的升高,水柱產(chǎn)生的壓強將增大。16(1) 4(2) 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2、3(或1、2、5或l、2、6)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5、6 解析:(1)根據(jù)液體內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第4次實驗與第3、5、6次不一致。(2)由1、2、3(或l、2、5或1、2、6)次數(shù)據(jù)可知,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3、5、6次數(shù)據(jù)可知,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17(1) 甲(2) 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越大(3) 距離長短 解析:(1)實際上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要研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應該保持質量一定,改變物體速度的大小。(2)由圖甲可知:當物體質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由圖乙可知:當物體的速度相同時,物體質量越大動能越大。(3)物體含有的能量越多,能夠對外做的功越多。題中,小球的動能越大,推動木塊做功越多,木塊移動的距離越大。本實驗的方法是轉換法。認識電流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