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英文作品欣賞與誦讀AppreciationandOralReadingOf_第1頁
經(jīng)典英文作品欣賞與誦讀AppreciationandOralReadingOf_第2頁
經(jīng)典英文作品欣賞與誦讀AppreciationandOralReadingOf_第3頁
經(jīng)典英文作品欣賞與誦讀AppreciationandOralReadingOf_第4頁
經(jīng)典英文作品欣賞與誦讀AppreciationandOralReadingO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經(jīng)典英文作品欣賞與誦讀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Of Classic English Works 劉玉山 E-mail: Objectives1. Introduction to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2. What I have lived for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Of Classic English WorksWhat I have lived for by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2、William Russell 18721970)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他一生中完成了70多部著作,他文思敏捷,平均每天寫作三千多字。涉及哲學、數(shù)學、科學、倫理學、社會學、教育、歷史、宗教以及政治等各個方面,被西方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作家”。 代表作品: 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數(shù)學原理,物的分析。 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Of Classic English Works20世紀初,曾震驚世界的“羅素悻論”及解決這一體系的“類型論”,是他致力于現(xiàn)代數(shù)學基礎研究的重大成果,而

3、他的邏輯原子主義、中立一元論則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某些流派開一代先河。What I have lived for by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羅素大事年表1. 1872年5月18日,羅素生于英國貴族世家。其祖父約翰羅素勛爵在維多利亞時代兩度出任首相,并獲封伯爵爵位。2. 羅素4歲時失去雙親,由祖母撫養(yǎng)。在家接受保姆和家庭教師的教育。3. 1890年,羅素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數(shù)學,哲學和經(jīng)濟學。在這里,他結識了不少后來聞名于世的同學,如數(shù)學家兼哲學家懷特海、哲學家莫爾和麥克塔格特、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等。他們每星期六晚上聚會,常常討論到午夜。4. 1900年,

4、該年底完成數(shù)學的原理(The Principies of Mathematics)的初稿,經(jīng)過仔細修改于1903年出版,這部著作至今依然是數(shù)學基礎研究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Of Classic English WorksWhat I have lived for by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5. 1914年英國參戰(zhàn)到1917年底,他還一直為反戰(zhàn)活動而奔波。他組織了“拒服兵役委員會”,并因一張傳單而被法院判為有罪,并因此被三一學院解職。 6. 1918年,他因撰寫一篇反戰(zhàn)文章而被判刑入獄,他在

5、獄中完成數(shù)學哲學導論,并開始撰寫心的分析。 7. 1920年8月,羅素應邀到中國講學。他對古老悠久的中國文化極為敬佩,對中國人的教養(yǎng)和幽默感十分欣賞在此期間,他對中國文化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性格特征、行為習慣等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對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層的分析、透視,站在全人類文明進步的高度,評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優(yōu)劣和價值。這些研究后來結集為東西方文明比較。孫中山先生稱他是唯一了解中國的外國人。 8. 1920年代到1930年代,羅素撰寫了大量有關俄國、中國、相對論、歷史、教育、性道德、國際關系、宗教和未來社會的著作。 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6、Of Classic English WorksWhat I have lived for by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9. 1945,西方哲學史 10 1948,哲學著作人類的知識 11. 1949他被選為英國科學院榮譽院士,1950年英王喬治六世向他頒發(fā)“功績勛章”,這是英國的最高榮譽。 12. 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為婚姻與道德) 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Of Classic English Works12. 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1955年2月中,愛因斯坦收到了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的信,告

7、訴他由于制造核武器的競賽,人類的前途實在令人擔心,希望以愛因斯坦為首團結幾個著名的科學家發(fā)表宣言避免毀滅人類的戰(zhàn)爭發(fā)生。 愛因斯坦在收到信后馬上回信表示:“你熟悉這些組織的工作。你是將軍我是小兵。你只要發(fā)出命令,我就隨后跟從?!庇谑浅霈F(xiàn)了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有鑒于在未來的世界大戰(zhàn)中核子武器肯定會被運用,而這類武器肯定會對人類的生存產(chǎn)生威脅,我們號召世界各政府公開宣布它們的目的我們號召,解決它們之間的任何爭執(zhí)都應該用和平手段。” 13. 他的最后政治聲明是有關中東的,譴責以色列襲擊埃及和巴勒斯坦難民營。這個聲明寫于他逝世(1970年2月2日)的前兩天,這說明羅素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為世界和

8、平事業(yè)和人類的前途操勞。 What I have lived for by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Of Classic English Works羅素自傳共分三卷本 第一卷講述的是1872年到1914年,羅素的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青少年時代,他最初的婚姻(22歲與愛麗絲結婚)和寫作數(shù)學原理一書的背景,共42年的生命歷程。 第二卷講述的是1914年到1944年42歲到72歲30年間的生活,介紹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和平主義立場,他的第二次婚姻(1926年9月27日54歲時,與多拉結婚),他對

9、蘇聯(lián)的態(tài)度,他在中國的經(jīng)歷和與中國各界的交往,以及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滯留美國講學時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 。第三卷記敘了羅素在1944年至1967年從72歲到95歲23年間的生活,其中介紹了他反對核武器試驗、防止核戰(zhàn)爭、解決世界爭端、參加和平抵抗活動等一系列事件,體現(xiàn)了他和平主義主張,還描述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90歲壽慶活動的熱烈場面,介紹了他發(fā)起成立基金會等有關情況。 What I have lived for by 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Appreciation and Oral Reading Of Classic English Works 內容

10、簡介: “我為何而生”是一個很古老的哲學命題。人生的三大問題,即一我是誰,從哪里來?二我為什么活著?三我將要到哪里去? 我為何而生,是羅素晚年為其所撰自傳而作的一則前言,文章以飽含情愫的如椽巨筆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種強烈的感情,表達了他對摯愛與知識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對人類和平與安寧的莫大關心,其洋溢在字里行間的博愛精神熠熠生輝,令人肅然起敬。 羅素愛過不止一個女性,經(jīng)歷數(shù)次婚姻的變故,但他始終是真誠的。 在對知識的渴求上,羅素可謂生命不息,寫作不輟,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無數(shù)文章,他把自己所有智慧、力量都獻給了人類。 羅素從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卻關愛人類,反對戰(zhàn)爭,反抗獨裁,追求和平。

11、文章賞析 1. 文章開門見山,開頭便提出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三種感情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三個for 并列) 接下來三段分段分別講述了三種感情,最后一段總結全文。 在第一段,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講述了這三種感情對他自己的影響。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12、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2 第二段用了排比句和比喻講述對愛情的渴望 排比結構:I have sought love (it), because. 追求愛情的三個原因: 1)it brings ecstasy. 2) it relieves loneliness. 3)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第三段描述對知識的追求 1)了解人類的心靈 2) 為什么星星會發(fā)光。 3)理解畢達哥拉斯的力量。 (畢達哥拉斯通過數(shù)的力量,駕馭了萬物的變化。他最早悟出了萬事萬物背后都有數(shù)的法則在起作用) 最后一句看出了作者虛懷若谷的胸懷。 3. 第三段描述了對各種苦難的同情。 饑餓中的孩子 被壓迫被折磨者 孤苦無依的老人 全球性孤獨貧窮和痛苦 第一句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是過渡句。轉折詞But將作者從天堂帶回了現(xiàn)實世界。 比喻句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羅素論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