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煲湯祛濕為先 推薦8款湯飲健脾祛濕_第1頁
夏季煲湯祛濕為先 推薦8款湯飲健脾祛濕_第2頁
夏季煲湯祛濕為先 推薦8款湯飲健脾祛濕_第3頁
夏季煲湯祛濕為先 推薦8款湯飲健脾祛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夏季煲湯祛濕為先推薦8款湯飲健脾祛濕、胡椒白瓜滾豬筒骨湯材料:白胡椒3050克、白瓜500克、豬筒骨500克、生姜4片。做法:白胡椒打碎;白瓜洗凈,切片狀;豬筒骨洗凈,切段,并用刀背敲裂。在鑊或鍋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和姜、筒骨,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半小時,下白瓜,片刻后下胡椒,再滾沸片刻,下鹽便可。功效:白胡椒白瓜滾豬筒骨湯具有驅寒祛濕、健脾益氣、健骨除困的功效,能有效地消除雨水天困擾人們的這些癥狀,且湯味鮮香清潤可口,男女老少皆宜。二、鮮土茯苓煲豬肉湯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肉500克、生姜12片。做法:鮮土茯苓洗凈切片,豬肉洗凈,整塊不必切。然后與生姜一起放

2、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兩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功用。茯苓不僅很有營養(yǎng),而且口味平和,它既能健脾、滲濕,又可用作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具有利濕而不傷正氣的作用,適量服食可作為夏夏潮濕季節(jié)的調養(yǎng)佳品。三、豬橫脷枸杞湯材料:豬橫脷半條、豬肝半個、枸杞葉400克、姜3片。做法:豬橫脷洗凈去脂膜,用鹽擦洗,切片;豬肝用清水浸泡一小時,中途換水2次,切片后和豬橫脷一起加少許鹽、油和生抽腌好;枸杞葉擇好洗凈,將適量清水倒入煲內(nèi)燒開,放1湯匙油,下枸杞葉和姜,待枸杞葉將熟時下豬

3、肝和豬橫脷,滾熟后下鹽調味即可食用。功效:溫補祛濕熱。枸杞于夏夏間最為肥嫩,配合豬橫刪及豬肝滾湯,苦甘清甜,非常有益。橫脷乃豬的胰臟,與豬舌頭無關。四、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薏米15克(中藥店均有售)、鯽魚500克(1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做法:各藥材料稍浸泡,洗凈;鯽魚宰后洗凈,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功效:祛濕健脾益氣,其味甘潤可口,能祛濕健脾益氣,是夏日家庭祛濕困的靚湯,且男女老少皆宜。木棉花是民間祛濕的好食材,既有祛濕功效,又平和清潤,最宜夏夏

4、季之用。五、鮮桑葉燉豬腱材料: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蜜棗半粒、姜1片。做法:清洗豬腱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功效:鮮桑葉有祛風清熱,清肝明目之功效。倘為風熱所侵,以致身體發(fā)熱兼有咳嗽,用鮮桑葉煎水代茶服,能清理風熱,療效好而藥性平和,體質稍差的人飲用亦無妨。3-5月鮮桑葉最多,大家不要錯過了。嫩葉可煮吃,燉湯的話,老葉也無妨。六、莧菜肉片湯材料:莧菜(綠)640克,豬肉(瘦)120克,姜4克,鹽2克。做法:莧菜去根須,摘取莖葉洗凈;煲內(nèi)加水適量,放少許油鹽,煮至水滾。先下瘦肉,隨后放莧菜,滾片刻,即可食用。功效:莧菜營

5、養(yǎng)豐富,幾乎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幾大常量營養(yǎng)素,且都是易于消化吸收的優(yōu)質營養(yǎng)。豬肉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做出來的湯,能清熱、利尿、祛膀胱濕熱、開胃消食、祛滯。夏季的青莧菜比紅色莧菜味佳,烹調后菜滑湯鮮,以菜壯梗短的為上品。只需將水煮開,加油鹽后放肉片及莧菜煮開即成。此湯濃香撲鼻,煮莧菜略多加點油,會使其更油滑可口。七、淮山茨實薏米湯材料:每次可選用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10克,豬排骨200克。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并斬件,茨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nèi),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作用,對于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八、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凈后浸泡片刻;瘦肉洗凈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后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功效: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