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心理障礙癥狀_第1頁
常見心理障礙癥狀_第2頁
常見心理障礙癥狀_第3頁
常見心理障礙癥狀_第4頁
常見心理障礙癥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專心-專注-專業(yè)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yè)第三章 常見心理障礙癥狀第一節(jié) 認知障礙一、感知覺障礙(一)感覺障礙1、感覺過敏對外界一般強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陽光特別耀眼,聲音特別刺耳,顏色顯得不自然地格外清楚,普通氣味異常刺鼻。2、感覺減退對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如對強烈的疼痛幾乎感知不到,外界環(huán)境變得暗淡,顏色模糊不清,聲音發(fā)鈍。多見于抑郁狀態(tài)、木僵狀態(tài)和意識障礙。3、識別能力缺失不能把客觀的物體作為整體來認識,不能識別物體的功能,不能說出物體的名字。“不識癥”。物體不識、顏色不識、字形不識、空間不識

2、。多見于腦器官疾患的病人身上4、內感性不適對內部感覺異常,軀體內部產(chǎn)生各種不適和(或)難以忍受的異樣感覺,如牽拉、擠壓、游走、蟻爬感,但不能明確具體不適的部位,區(qū)別于內臟性幻覺(可定位),可繼發(fā)疑病觀念。多見于神經(jīng)癥,精分癥和抑郁狀態(tài)。(二)知覺障礙1、錯覺錯覺是對客觀事物歪曲知覺。錯覺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但是病態(tài)的錯覺多見于錯聽、錯視。如心理異常者將貓看成老虎,把吊燈看成是巨蟒,把米飯看成是蛆錯覺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患者。2、幻覺幻覺是一種無對象性的知覺,即在沒有現(xiàn)實刺激作用于感官時發(fā)生的知覺體驗,是臨床常見的精神病癥狀。病人無法用意志左右幻覺的產(chǎn)生,也無法說服病人相信幻覺不存在。按感受器官分:幻

3、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性幻覺?;寐犑且环N最常見、最具代表性、最具診斷性意義的幻覺形式。(1)幻聽非言語性幻聽(原始性幻聽):如音樂聲、鳥鳴聲,多見于大腦局部發(fā)生病變。言語性幻聽:命令性、評論性的幻聽比較常見。 評論性幻聽:說話人有個別人、幾個人或一群人,在議論他,內容以斥責、諷刺、辱罵多見,病人常為之苦惱、憤怒不安,并產(chǎn)生興奮、自傷、傷人。也聽到有人為他辯護,表示同情、贊揚的話,此時病人可獨自微笑或洋洋自得。 命令性幻聽,讓病人拒服藥、進食或自傷。最常見于精神分裂癥。(2)內臟性幻覺 病人感到固定于某個內臟或軀體內部某處有一種異常的知覺。如感到某一內臟(可定位)在扭轉、斷裂、穿孔或覺

4、得有昆蟲中器官內爬行??衫^發(fā)疑病觀念。與內感性不適鑒別:能不能明確具體不適的部位。(3)按幻覺體驗的來源分類真性幻覺:來源于本體以外,存在于客觀空間,通過感覺器官獲得。病人對幻覺形象的體驗與真實事物的感知映像完全相同。假性幻覺:幻覺的形象在病人的主觀空間,不是通過感覺器官所獲得,幻覺形象不完整,病人對幻覺形象的態(tài)度和體驗不一樣。如大腦或牙齒里有人在罵他。見于分裂癥。(4)按幻覺產(chǎn)生的特殊條件分機能性幻覺:一種與現(xiàn)實刺激伴隨出現(xiàn)的幻覺。當某一感覺分析器受到刺激處于機能活動狀態(tài)時,該感覺器官便出現(xiàn)幻覺。(機能性幻聽即一聽到自來水聲,就同時能聽到有人在罵他,隨著放水聲停止罵聲也消失。多見于精神分裂癥

5、。)心因性幻覺:是強烈的精神刺激引發(fā)的幻覺。幻覺的內容與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聯(lián)系。見于應激相關精神障礙、癔癥等。(三)感知綜合障礙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有障礙。如對形狀、大小、顏色、位置、距離和時間關系等產(chǎn)生歪曲的感知。病人感知的是客觀事物或本身,但對個別屬性,如大小、長短、遠近的感知發(fā)生障礙。如“視物顯大癥”、“視物顯小癥”,統(tǒng)稱為視物變形癥。又如人格解體,病人覺得自己的整個軀體或個別部分,如四肢的長短、粗細,軀體的輕重、形態(tài)、面部器官發(fā)生變化,甚至畸形。二、思維障礙(一)思維形式障礙1、思維聯(lián)想障礙思維奔逸:聯(lián)想加快,轉變快速。表現(xiàn)為語量增多,語流變快,新的概念不斷涌現(xiàn),內容十分豐富。思維常

6、隨境轉移、音聯(lián)意聯(lián)。多見于躁狂癥。思維遲緩:聯(lián)想抑制,聯(lián)想速度緩慢、困難,表現(xiàn)為言語緩慢、語量減少、語聲甚低、反應遲緩。常見于抑郁癥。 思維貧乏:思想內容空虛,概念和詞匯貧乏,對一般性的詢問往往無明確的應答性反應或回答的非常簡單。回答時的語速并不減慢,這是思維貧乏和思維遲緩鑒別要點之一。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或器質性精神障礙癡呆狀態(tài)。2、思維邏輯障礙思維松弛(思維散漫):表現(xiàn)為聯(lián)想松馳,內容散慢。對問話的回答不中肯,不很切題,缺乏一定邏輯聯(lián)系,給人感覺其答非所問,與之交談很困難。思維破裂:表現(xiàn)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思維聯(lián)想過程破裂,缺乏意義連貫性和邏輯性。病人言談或書寫單獨語句正確,但主題之間沒有意

7、義上的聯(lián)系,別人無法理解。常見于精神分裂癥。(思維不連貫)病理性贅述:表現(xiàn)為在與人交談過程中不能簡單明了、直截回答問題,談話過程中夾雜了很多不必要的細節(jié)。并不覺得自己說話啰嗦,認為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不聽勸說,堅持要按照他原來的想法把話講完。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思維中斷:在意識清晰時,無明顯外界干擾等原因,思考過程在短暫時間內突然中斷,常常表現(xiàn)為言語在明顯不應該停頓的地方突然停頓。思維中斷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可伴有明顯的不自主感。多見于精神分裂思維擴散(思維被洞悉感):患者認為其內心的想法或者本人及其家人之間的隱私,未經(jīng)患者語言文字的表達,就已經(jīng)被周圍的人悉知。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病理象征性

8、思維:患者主動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詞句或動作來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經(jīng)患者解釋別人無法理解的含意。如反穿衣服,說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吞食骨頭,說自己有硬骨頭精神。語詞新作:患者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文字、圖形成符號,并賦予其特殊的含意。有時將幾個不同含意的概念或詞融合、濃縮在一起,或作無關的拼湊,或自創(chuàng)文字、圖形、符號,并賦予特殊的含義。多見于精神分裂癥青春型。邏輯倒錯性思維:推理缺乏邏輯性,既無前提也無根據(jù),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我是太陽神,只要看我一下,所有人的臉都會發(fā)青”。見于精神分裂癥偏執(zhí)型。(二)思維內容障礙1、妄想 脫離現(xiàn)實的病理思維,是病態(tài)推理和判斷的結果,特點:以毫無

9、根據(jù)的設想為前提進行推理,違背思維邏輯,得出不符合實際的結論;對荒誕的結論堅信不移,不能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進行知識教育以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所糾正。(1)被害妄想:最常見的一種妄想,病人堅信某些人或某些集團對他進行不利的活動,進行打擊、陷害、破壞等。如認為飯里放毒、被跟蹤、監(jiān)視或陰謀等。病人受妄想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采取自衛(wèi)、自傷、傷人等行為。常見于精分癥偏執(zhí)型等。(2)關系妄想:病人將環(huán)境中與他無關的事物都認為是與他有關,如別人的講話、咳嗽、一舉一動都與他有關,并常與被害妄想交織在一起。認為周圍人的咳嗽是故意刺激他,偶爾的一瞥是對他不懷好意,某報紙、雜志上的某篇文章是有意影射他的,暗示他的,

10、故意做給他看的。(3)影響妄想 :患者認為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活動受到外界某種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縱,患者不能自主,稱為影響妄想。患者認為這種操縱其精神活動的外力是由某種先進儀器所發(fā)出的激光、X線、紅外線、紫外線。多見于精神分裂癥。(4)夸大妄想:堅信自已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權勢,很多的財富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認為是名人的后代。多發(fā)生在情緒高漲的背景上,內容受其經(jīng)歷影響??烧J為自己是偉大的發(fā)明家、科學家、國家領導人,全世界的財富和權力都由他一人掌管。多見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fā)作、精神分裂癥。(5)自罪妄想:毫無根據(jù)地堅信自己犯了嚴重錯誤,不可寬恕的罪惡,應受嚴懲,認為自己罪大惡極死有余辜,以致坐

11、以等斃或拒食自殺。病人要求勞動改造或請罪等手段以贖罪。常見于抑郁癥,也見精神分裂癥。(6)疑病妄想:病人沒有根據(jù)地堅信自己患了某種不治之癥。通過詳細醫(yī)學檢查都不能糾正??稍趦雀行圆贿m的基礎上產(chǎn)生。甚至稱“內臟腐爛了”、“腦子變空了”、“心臟不跳了”多見于精神分裂癥、更年期及老年期精神障礙。(7)鐘情妄想:堅信自己為異性鐘情,即使遭到對方嚴詞拒絕,仍毫不置疑,而認為對方在考驗自己對愛情的忠誠,仍糾纏不休(8)嫉妒妄想:病人堅信自己的配偶對自己不忠,另有外遇。行為表現(xiàn)對配偶的跟蹤、盯梢、檢查配偶衣物、床單、提包和尋覓私通情人的證據(jù)。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和更年期精神障礙。 (9)不同癥狀的妄想:跟蹤妄想

12、;附體或著魔妄想;變獸妄想;損失妄想;訴訟妄想2、強迫觀念強迫性思維:指某一種觀念或概念,反復地出現(xiàn)在患者的腦海中?;颊咦约褐肋@種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謬的,并力圖加以擺脫,但事實上常常是違背患者的意愿,想擺脫又擺脫不了,患者為此而苦惱。三、注意、記憶與智能障礙(一)注意障礙1、注意增強:患者對一定的對象予以過份的注意,即使細枝末節(jié)也不輕易放過。見于妄想癥和精神分裂癥。2、注意渙散:隨意注意明顯減弱,注意能力容易分散,不能保留適當長的時間。外界稍有刺激,注意就容易分散,即使其主觀努力把注意集中在書本上,也不能持久,也說不出書的內容。見于神經(jīng)衰弱或精神分裂癥。3、注意減退:指隨意注意和不隨意

13、注意的興奮性均減退?;颊叩淖⒁獠荒茉谳^長時間內集中于某一事物,同一時間內注意的廣度縮小,注意的穩(wěn)定性也顯著下降。多見于疲勞狀態(tài)、神經(jīng)衰弱、及伴有意識障礙的患者。(二)記憶障礙1、記憶增強:病理性的記憶增強,表現(xiàn)為對過去已經(jīng)遺忘了的、久遠的、不能夠并且不重要的事都回憶起來,而且很清楚。見于情感性精神障礙躁狂發(fā)作,也可見于偏執(zhí)狀態(tài)。2、記憶減退:記憶的四個基本過程普遍減退。近記憶減退,記不住剛見過面的人,剛吃過的飯。遠記憶也減退,回憶不起個人經(jīng)歷。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如癡呆。3、遺忘癥(記憶的喪失) 對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時期內的經(jīng)歷不能回憶。順行性遺忘,回憶不起在發(fā)病后一段時間內的經(jīng)歷事件,遺

14、忘和疾病同時開始。見于腦震蕩、腦挫傷。逆行性遺忘,回憶不起在發(fā)病前一段時間內的經(jīng)歷事件。見于腦外傷性精神障礙。心因性遺忘:在應激或某種心因作用的情況下,對某一特定情景或特定生活階段的遺忘,包括創(chuàng)傷性情景,或病人不愿回憶或談及的情景。多見于創(chuàng)傷性應激后,也可見于癔癥。4、錯構:有事實基礎,病理性記憶錯誤,不能糾正。時間、地點、事實、內容都不對。 見于精神分裂癥,老年性癡呆。5、虛構:沒有事實基礎,用想象的內容來填補空白。在回憶中把過去從未發(fā)生過而可能是純屬幻想的事件,當作自己親身經(jīng)歷。見于腦器質性疾病。6、再認錯誤 似曾相識癥:接觸到新的環(huán)境、事物或者其他人時,好像過去曾經(jīng)見到過或者經(jīng)歷過。 舊

15、事如新癥:對自己已經(jīng)熟悉的環(huán)境和事物感到陌生。(三)智能障礙智能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精神活動的功能,是對既往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的運用,用以解決新問題形成新概念的能力。與感知、記憶、注意、思維有密切關系。1、智力發(fā)育遲滯 智力發(fā)育遲滯標準IQ測驗評定低于平均數(shù)輕度智力低下:又稱愚笨,IQ在50-69(或75)。智力發(fā)育較正常兒童遲緩,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過分老實或沖動,語言發(fā)育略遲,抽象詞匯少,分析綜合能力差,對外界適應能力差。輕度智力低下屬可教育型,加強教育后可改善能力,達到一定的閱讀和計算水平中度智力低下:又稱愚魯,IQ在35-49。智力發(fā)育明顯發(fā)育遲緩,語言功能不全,詞匯貧乏且吐字不清,但還能進

16、行一般性的語言表達。思維簡單,辯別力差,建立抽象概念比較困難。此類兒童屬可訓練型,略有學習能力,可以學會簡單書寫、計算和簡單的體力勞動重度智力低下:又稱癡愚,IQ在20-34。動作笨拙,反應遲鈍,理解力極差,詞匯貧乏,發(fā)音含糊,情感幼稚。重度兒童經(jīng)過長期訓練后,可養(yǎng)成簡單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仍需有人照顧。極重度智力低下:又稱白癡,IQ在20以下。生活不能自理,不知自衛(wèi),情緒反應原始,感覺與知覺減退,運動功能障礙或癱瘓,幾乎無語言功能。極重度患兒常有多種殘疾或癲癇?!鞍装V學者”現(xiàn)象2、癡呆一般指智慧潛能喪失到再也不能進行正常的社會活動和職業(yè)活動的地步,專指喪失了記憶、推理、判斷和其他“高級心理

17、活動”能力的多重功能性失調。伴有人格與社會交往形態(tài)方面的障礙。不可逆的、進行的綜合癥。(四)自知力障礙自知力(Insight):患者對自己實際存在的軀體疾病和心理異常的辨認和判斷能力。臨床將有無自知力及自知力恢復程度作為判斷病情的重要指標。判斷自知力的要點: 1)患者承認患有心理問題; 2)能列出所患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并能正確分析批判; 3)能正確認知自身患病前后主要變化; 4)能正確認知自身患病時與其他正常人的區(qū)別;全面符合以上要點,自知力完整;部分符合,自知力部分存在(部分缺失);完全不符合,自知力缺失。第二節(jié) 情感障礙情感性質改變1、情感高漲:情感活動明顯增強,帶有病態(tài)喜悅,與環(huán)境不相

18、符的過分的愉快、歡樂。表現(xiàn)為講話語音高昂,眉飛色舞,喜笑顏開以致盛氣凌人,傲慢自負或引人發(fā)笑。常帶有明顯的夸大色彩。病人常感覺良好,覺得無比舒暢和幸福。由于和環(huán)境配合,常有感染力,易引起周圍人的共鳴。多見于躁狂狀態(tài)。2、情感低落:負性情感增強,輕者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憂心忡忡,愁眉不展,唉聲嘆氣。重者表現(xiàn)為憂郁沮喪,悲觀絕望,感到自己一無是處,毫無生趣,有度日如年之感,對外部一切不感興趣,常自卑自責,生不如死??沙霈F(xiàn)自殺觀念及行動。多見于抑郁狀態(tài)。3、焦慮:在沒有現(xiàn)實原因下,過分擔心發(fā)生威脅自身安全和其它不良后果的心境。對象不明、廣泛的擔心狀態(tài),對周圍事物的普遍態(tài)度體驗。常表現(xiàn)的坐立不安,怨天尤人

19、,惶惶不可終日,反復找人訴說,常常徹夜難眠,飲食乏味,出汗,發(fā)涼等癥狀也會出現(xiàn),即使給予解釋也不能消除其憂慮。4、恐怖:一類帶有強迫性質的、不能以病人的意志和愿望為轉移的恐懼情緒?;颊呙髦獩]有必要,卻無法擺脫這種恐怖的內心體驗。脫離這種特定的環(huán)境或事物時,緊張恐懼的心情隨即消失。多見于恐怖癥。二、情感波動性變化1、情感不穩(wěn):無外界誘因而獨自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瞬間即轉變。2、情感脆弱:患者常常為一些細小或無關的事情而傷心落淚或興奮激動,無法克制。常見于神經(jīng)衰弱。3、情感淡漠:是一種情感活動減退的表現(xiàn),對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應情感反應。對引起正常人極大悲傷或愉快的事無動于衷。表現(xiàn)漠然,聲調平淡,表

20、情呆板,內心體驗極為貧乏。見于慢性精神分裂癥。4、易激惹:患者很容易為一些細小的事情而引起強烈的不愉快的情感反應,表現(xiàn)為生氣、激動,甚至大發(fā)雷霆;常見于癔癥、神經(jīng)衰弱,也可見于躁狂狀態(tài)。三、 情感協(xié)調性障礙1、情感倒錯:當時人的情感體驗和外界刺激及其思想內容不相協(xié)調。如談到別人對他的迫害時,還表現(xiàn)出愉快表情,聽到高興的事反而表現(xiàn)傷感。多見于精神分裂癥。(表情倒錯:內心體驗與表情動作之間不協(xié)調)2、情感幼稚:指患者的情感缺乏節(jié)制,極易流露出來,如同小孩一般表現(xiàn)?;颊邔ν饨绱碳し磻杆俣鴱娏?,稍遇刺激則嚎啕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撫則破啼為笑。四、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情感障礙1、強制性哭笑:患者在沒

21、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突然出現(xiàn)不能自控的、沒有絲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颊邔Υ思葻o任何內心體驗,也說不出為什么要這樣哭和笑。常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2、欣快:在智能障礙基礎上的一種“情感高漲”?;颊呓?jīng)常面帶單調并且刻板的笑容,連他自己獨說不出高興的原因,因此給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覺。與情緒高漲有明顯不同。可見于麻痹性癡呆和腦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第三節(jié) 意志行為障礙意志性障礙1、意志增強:個體的意志具有病態(tài)的頑固性。如在精神分裂癥中,在被害妄想支配下,反復上訴。在夸大妄想支配下,日以繼夜地從事無效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躁狂狀態(tài)下,對周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積極參與或干涉,終日忙碌而精力充沛,不感疲勞2、意志減退:由于圣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的脆弱以及情感脆弱,常導致行動缺乏堅持性,不能忍受挫折,容易灰心喪氣,半途而廢,嚴重者對周圍一切事物無興趣以致意志消沉,不愿活動,工作學習非常吃力甚至不能進行,以致整日臥床不起。一般能夠自我意識到,但總感覺做不了任何事。3、意志缺失:患者喪失了應有的自覺地、主動的行動,行為被動,缺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