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_第1頁
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_第2頁
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_第3頁
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_第4頁
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65.020CCS B 16DB4416河源市地方標準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The integrated disease management of chestnut in Heyuan2021- 12 -16 發(fā)布2022- 01 -15 實施河源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 布DB 4416/T 6-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河源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廣東東江數(shù)字農業(yè)技術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華南農業(yè) 大學;東源縣麗亮板

2、栗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東源縣龍鳳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東源縣牧源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保平、彭埃天、周而勛、陳霞、張?zhí)﹦隆⒃奈?、凌金鋒、張俊超、李城、 黃峰。IDB 4416/T 6-2021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河源板栗病害綜合防控技術的術語和定義、綠色防控技術措施、板栗病原菌的生物學 特性及大田防治要點。本文件適用于河源板栗的的病害綜合防控。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GB/T 8321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 1276 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范 總則LY/T 1337 板栗優(yōu)質豐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NY/T 5010 無公害農產品 種植業(yè)產地環(huán)境條件中華人民

3、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677號 農藥管理條例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生態(tài)調控 Ecological Regulation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出發(fā),辨析生物災害的成因,然后針對人為可調控的成災主因,以持 效的生態(tài)措施有效控制災害發(fā)生的策略。3.2生態(tài)隔離林帶 Ecological Forest Belt1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在果園外圍或果園之間,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阻隔有害生物傳播、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態(tài)功能的

4、綠 色林帶。3.3間作套種 Intercropping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寬窄比例,種植不同種類的農作物,間作套種是 運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以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為目的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農業(yè)生產模式。3.4平衡施肥 Balanced Fertilization以有機肥料為基礎,根據(jù)作物需肥規(guī)律、土壤供肥性能與肥料效應,在產前提出氮、磷、鉀及微量 元素的適用比例,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產增收,同時提高樹勢,增強作物抗病能力。3.5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 Vibration frequency Solar Lamp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作為用電來源,白天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貯存起來,晚上

5、放電給殺蟲燈具,供其工作。晚上殺蟲燈具利用光波引誘害蟲撲燈,外配以頻振高壓電網觸殺,從而達到殺滅成蟲、降低田 間產卵量、降低害蟲基數(shù)、減少農藥施用的目的。4綠色防控技術措施4.1 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踐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以板栗主要病害為 防控對象,遵循病害綜合治理基本原則,優(yōu)先采用生態(tài)、農業(yè)、物理和生物調控防治措施,輔助以安全 高效的化學農藥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達到安全控制板栗園病害的目的。板栗上有很多蟲媒病害。例如葉蟬、蝽、透翅蛾等刺吸式、蛀干式害蟲可傳播板栗疫病、板栗黃化皺縮病等;栗大蚜等可造成板栗煤煙病。對蟲媒病害需要采取先治

6、蟲,后防病的防治策略。生態(tài)調控措施合理布局生態(tài)隔離林帶2在板栗園外圍合理布局生態(tài)隔離林帶,阻滯板栗病原菌孢子以及攜帶病原菌的蟲媒長時間和長距離 的傳播、擴散。行間生草栽培行間進行淺根生草栽培,以提高板栗園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改善板栗根際微環(huán) 境,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樣性,促進土壤有益微生物種群定殖,減少板栗根系病原菌的危害,同時提高樹 體抗病性。間作套種板栗可與油茶、金銀花等林下作物間作套種,建立人工復合共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板栗園生物鏈,豐富板栗園生物群落多樣性,避免板栗園結構單一,使板栗園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共生互惠、相爭相克、 協(xié)同進化。農業(yè)防治措施加強出圃苗木和接穗的檢測定期對板

7、栗接穗母樹以及苗圃內的苗木進行分子檢測,確保出圃苗木和接穗不攜帶板栗疫病、板栗炭疽病、板栗銹病等傳染性病害,從源頭上減少病害發(fā)生。4.3.2 合理調整種植密度保障栗林通風透氣根據(jù)栽培季節(jié)、地力狀況和板栗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保障田間的通氣透風,減輕病害發(fā)生,一般每畝種植30株40株。4.3.3 做好栗園修剪清理減少病害滋生合理修剪,保持樹冠上部枝條稀,下部枝條密,樹冠外圍枝條稀、內膛枝條密和大枝稀小枝密。把消耗枝、郁閉枝、病殘枝、無生產能力枝條減至最少,減少病害滋生。4.3.4 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樹體抗病能力板栗在土壤pH 4.57.6范圍內能適應生長,以pH 5.56.5為最適宜,pH超

8、過7.6則生長不良。板栗為深根性樹種,需要土層深厚;幼年果樹施以有機肥為主,肥量不宜過多,以免傷根;成年樹通過平 衡施肥和檢測施肥,充分供應營養(yǎng);板栗幼根共生菌根,因此需要栽培在富含有機質,肥力較高的土壤3中;板栗應適量增加鈣錳肥;澆水采用微噴淋的方法,使板栗園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70 %左右??蓞⒄誏Y/T 1337 標準。優(yōu)良的肥水管理可增強樹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病害發(fā)生。傳病蟲媒的物理防治措施性誘器誘捕可在板栗園放置性誘劑誘捕器,誘殺葉蟬、蝽等害蟲,高度離地面2 m左右,每畝放置12個誘捕器,每隔35 d左右更換性誘芯一次,有助于減少板栗黃化皺縮病等蟲媒病害的發(fā)生。黏板誘殺板栗發(fā)稍期,可在

9、板栗園放置粘蟲板,誘殺栗大蚜、透翅蛾等害蟲,每畝 放置30片左右,高度離地面2 m左右,每隔30 d左右更換一次。殺蟲燈誘殺可在板栗園周邊安裝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誘殺葉蟬、蝽等害蟲的成蟲,燈高2 m左右,一般每盞燈控制面積1 hm2左右。4.4.4 防蟲網阻隔技術在板栗蟲害高發(fā)區(qū),在板栗園四周架設46 m高的4060目的防蟲網阻隔墻,阻隔葉蟬、蝽、透翅蛾等板栗害蟲,減少蟲媒病害。4.5 生物防治措施4.5.1 生防菌劑噴施板栗病害剛剛發(fā)生,但癥狀較輕時,可利用病原菌分離鑒定技術,準確確定病害的發(fā)生種類,然后選擇解淀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側孢短芽孢桿菌、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桿菌、蠟質芽孢桿菌等

10、生物殺菌劑防控病害。在板栗蟲媒病害的防控中,采取先治蟲后防病的策略,采用“以菌治蟲”的方法,在濕度較大的山谷地帶,噴施金龜子綠僵菌、球孢白僵菌、淡紫擬青霉等生防菌劑,用于防控葉蟬、蝽、栗大蚜等害蟲,減少蟲媒病害的發(fā)生。4.5.2 天敵的保護與釋放4保護利用瓢蟲、草蛉等自然天敵;投放寄生蜂,用于捕食葉蟬和栗大蚜等,減少蟲媒病害的發(fā)生。 天敵釋放時應避開下雨等不良天氣條件。4.5.3 趨避植物協(xié)同防控參照 NY/T 5010 標準,合理間種薄荷、蓖麻、萬壽菊、孔雀草、九里香、番石榴等對板栗害蟲具有吸引作用或驅避作用的功能植物,通過推拉策略,防控板栗害蟲,減少蟲媒病害的發(fā)生。藥劑防治措施科學選藥用藥

11、原則化學藥劑使用應嚴格執(zhí)行 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并遵循農藥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的農藥。選用高效施藥器械及劑型參照 GB/T 8321.5 標準,使用經過改良的,適用于山地的新型超低容量噴霧、靜電噴霧等高效噴霧器械及其配套劑型,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施用。5 板栗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及大田防治要點板栗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及大田防治要點見附錄 A。5附 錄 A(規(guī)范性)板栗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及大田防治要點板栗炭疽病癥狀可危害板栗的枝條、葉片和果實等部位。嫩芽受害,初期呈水漬狀,后萎蔫枯死,空氣濕度較大時病部生出粉紅色分生孢子堆;葉片受害,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至圓形、褐色或

12、暗褐色病斑;枝條受害出現(xiàn)褐色病斑;發(fā)病球苞上出現(xiàn)褐色病斑;果實一般從果實頂部開始發(fā)病,逐漸擴展到果實底部,空氣濕度大時, 生出灰白色的菌絲體。病原有性態(tài)為圍小叢殼 Glomerella cingulata;無性態(tài)為膠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發(fā)生規(guī)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活體芽或病葉、病果上越冬,46月開始發(fā)病,分生孢子隨風雨或昆 蟲傳播,經皮孔或表皮侵入幼嫩組織。果實發(fā)病,通常采后第1個月為發(fā)病高峰期。果期雨水多,日照少,采收期氣溫高,濕度大,會加重病害發(fā)生。防治要點(1)做好冬季清園,枯枝病葉集中銷毀,減少越冬菌源。(2)加強板栗園水肥管理

13、,增強樹勢; 科學修剪,保持通風良好的樹形。(3)輕病的板栗園可選用解淀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生物殺菌劑。(4)發(fā)病重的板栗園,46月及采果前,噴灑45 %咪鮮胺800倍液或25 %吡唑醚菌酯1000倍液。板栗疫病癥狀板栗疫病,又叫爛皮病,干枯病,主要為害樹干和主枝,引起樹皮腐爛,少數(shù)枝梢枯萎。初期病部表皮出現(xiàn)邊緣不規(guī)則的水漬狀病斑,其后逐漸變?yōu)辄S褐色圓形病斑。在光滑的樹皮上,??梢姷侥[脹、網狀開裂的病斑;在老樹上,由于樹皮粗糙且較厚,病斑通常不明顯;在嫁接樹上,病斑通常發(fā)生于嫁接口處。病菌主要在皮層和形成層中蔓延,當病害發(fā)生嚴重時,樹勢嚴重衰退,病部樹皮縱裂,部分脫落,露出木質部。當病斑

14、環(huán)繞枝桿后,病部以上部分萎黃枯死,即使冬季也不落葉。病樹(枝)一般發(fā)芽較晚,發(fā)芽后葉小而黃,葉緣焦枯,不抽新梢或抽梢很短。進入盛果期的板栗樹發(fā)病快,感病樹樹勢衰弱,最終枯死。病部可產生許多桔黃色至暗紅色的疣狀凸起,即病原菌的子座。以后子座頂端破皮而出, 在雨后或潮濕條件下,子座內涌出橙黃色卷須狀的分生孢子角。病原病原菌為寄生隱球赤殼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是一種子囊菌。發(fā)生規(guī)律病原菌在病樹上主要以多年生菌絲體和子座越冬。分生孢子是次年初侵染的主要來源。孢子萌發(fā)產 生芽管,從傷口或幼嫩組織的裂縫侵入,以傷口侵入為主。傷口的多少和板栗樹的愈傷能力對發(fā)病的影 響很大。嫁接

15、口因出現(xiàn)傷口,很易受到該病原菌的侵染,嫁接后如何保護好嫁接口是減輕病害發(fā)生的重 要環(huán)節(jié)。分生孢子主要靠風雨傳播,板栗害蟲、鳥類、哺乳動物和螨類也可以傳帶病菌的孢子。分生孢 子在一年中可進行多次再侵染。秋冬季節(jié),子囊殼發(fā)育成熟,子囊孢子由其內強力彈出,經風雨傳播可以發(fā)生侵染。病菌的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苗木和果實的遠距離調運。因此,在進行板栗樹的引種時,應 注意此病的檢疫,以免該病的進一步蔓延。6防治要點(1)板栗出圃苗木進行嚴格檢疫。(2)種植抗病品種。例如:桂林油栗、油毛栗、河栗1號等。(3)適地建園、加強水肥管理、適度增施有機肥,強壯樹勢、枝干涂白,防治透翅蛾等蛀干及刺吸性害蟲,減少樹體傷口。

16、對剪鋸口和嫁接口要涂抹多菌靈、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保護。(4)進行生物防治。利用板栗疫病菌弱毒力菌株防控板栗疫病。板栗銹病癥狀板栗銹病主要為害葉片。染病初在葉面上產生褪綠小斑點,67月份天氣高溫高濕時,病斑逐漸擴 大,葉背面產生黃銹色的病斑,表皮破裂后露出黃粉,為病菌的夏孢子。秋季落葉前在病斑背面產生蠟 質狀褐色斑點,為病菌的冬孢子堆。嚴重時葉片褪綠黃化脫落,削弱樹勢,影響產量和質量。病原病原菌為栗膨痂銹菌Pucciniastrum castaneae,是一種擔子菌。發(fā)生規(guī)律銹菌以冬孢子或夏孢子在病葉上越冬,翌年夏季新稍轉綠后開始發(fā)病。病害多在610月發(fā)生。防治要點(1)做好板栗園清園,把枯枝落

17、葉集中燒毀。(2)夏季新稍剛轉綠時施藥防控。發(fā)病較重的板栗 園噴灑43 %戊唑醇水乳劑或乳油5000倍液或12.5 %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3)輕度發(fā)病時,可選用多粘類芽孢桿菌等生防菌。板栗白粉病癥狀為害葉片和嫩梢,葉片染病初期,葉面出現(xiàn)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褪綠病斑,天氣潮濕時出現(xiàn)白粉狀霉層, 嚴重發(fā)生的,白粉逐漸布滿全葉。新梢染病,病部亦出現(xiàn)白粉狀霉層。秋季在白粉層中產生很多黑褐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閉囊殼。病原病原菌為榛球針殼Phyllactinia guttata,是一種子囊菌。發(fā)生規(guī)律病菌以閉囊殼在病葉或病梢上越冬,翌年春季閉囊殼產生子囊孢子,放出后借風傳播,侵染嫩葉和 新梢

18、。此后,發(fā)病部位長出菌絲體和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一年中可發(fā)生多次再侵染。秋季菌絲體 形成閉囊殼,并成熟越冬,菌絲體消失。多雨季節(jié)有利于該病發(fā)生和流行。枝葉郁閉、光照不足、通風 不良、氮肥過多的密植豐產園,易發(fā)生此病。板栗苗易發(fā)此病。防治要點(1)冬季清園時銷毀病芽、病枝,早春時及時清除病芽、病梢。(2)采用栗樹配方施肥技術,適當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3)做好果樹修剪,減少郁閉枝,增加板栗園通風。(4)春季開花前嫩芽萌發(fā)時,噴灑30 %肟菌酯戊唑醇1500倍液或30 %氟菌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 發(fā)病較輕時可選用枯草芽孢桿菌等生防菌。A5.板栗葉枯病癥狀該病由

19、葉尖開始發(fā)病,葉片出現(xiàn)大面積枯死,病斑淺褐色至灰褐色,病斑邊緣色深,分界明顯,后 期病斑上出現(xiàn)黑色小粒點,為病原菌成熟的分生孢子器。7病原病原菌為栗生墊殼孢Coniella castaneicola,是一種無性型真菌。發(fā)生規(guī)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高溫、多雨的年份易發(fā)病。防治要點(1)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清除,以減少初侵染源。(2)防控藥劑可選用12.5 %氟環(huán)唑懸浮劑500600 倍液或10 %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板栗黃化皺縮病癥狀發(fā)病嫩梢頂端的葉片變小、發(fā)黃且皺縮,一般在幼嫩枝梢的頂部葉片最先出現(xiàn)癥狀,夏季新梢的頂 端和下部的葉片都會出現(xiàn)黃化、皺縮和褪綠等癥狀,發(fā)病

20、板栗樹出現(xiàn)栗蓬發(fā)育遲緩和空蓬現(xiàn)象。病株板 栗果干癟、不飽滿。病原病原菌為栗植原體Candidatus Phytoplasma castaneae,過去稱為類菌原體,屬于細菌界,厚壁菌門, 軟膜菌綱,非固醇菌原體目,非固醇植原體科。發(fā)生規(guī)律植物的韌皮組織是該植原體生長繁殖和為害的主要部位。植原體的傳播是通過刺吸式口器昆蟲吸食 板栗樹的汁液來進行的,也可通過人為嫁接傳播。防治要點(1)發(fā)現(xiàn)該病立刻清除病樹,以減少田間傳染源。(2)加強出圃苗木和嫁接接穗的檢測監(jiān)測。(3) 防控蝽類、葉蟬和栗斑蚜等刺吸式口器傳病蟲媒。(4)采用吊針輸液的方法,輸入適量鹽酸四環(huán)素、多肽四環(huán)素、羅紅霉素、井岡霉素可延緩該并發(fā)生。(5)秋季落葉后施足基肥,在生長季合理追肥來增強樹勢,提高抗性。板栗煤煙病癥狀板栗煤煙病又稱板栗煤污病。該病可危害板栗葉片和枝條。發(fā)病初期病部形成一層暗褐色小霉點, 后逐漸擴大,直至形成絨毛狀黑色或暗褐色霉層,并散生黑色小點。嚴重發(fā)生時,厚厚的煤層覆蓋在板栗葉片表面,阻礙光合作用,削弱樹勢,葉片卷縮脫落,產量下降。病原病原菌為柑橘煤炱(Capnodium citri)、刺盾炱(Chaetoth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