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心葉扭曲癥狀、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頁
玉米苗期心葉扭曲癥狀、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頁
玉米苗期心葉扭曲癥狀、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頁
玉米苗期心葉扭曲癥狀、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 頁玉米苗期心葉扭曲癥狀、原因及防治措施 隨著連年的玉米種植,近年來,一部分田塊玉米苗期消失心葉扭曲的現(xiàn)象,嚴峻地影響了玉米產(chǎn)量,造成嚴峻減產(chǎn)。本文將玉米苗期心葉扭曲癥狀、緣由及防治措施做了具體的總結。 1、病害危害 1.1 頂腐病 細菌危害癥狀:心葉呈灰綠色失水萎蔫枯死,形成枯心苗或叢生苗,嚴峻時用手能夠拔出整個心葉,輕病株心葉扭曲不能綻開。真菌危害癥狀:心葉從葉基部腐爛干枯,緊緊包裹內部心葉,使其不能綻開而呈鞭狀扭曲;或心葉基部縱向開裂,葉片畸形、皺縮或扭曲。 發(fā)生緣由:鐮孢菌或多種細菌引起。 防治措施:采納農(nóng)用鏈霉素或菌毒清協(xié)作多菌靈或代森錳鋅等藥劑

2、噴霧或灌心,同時用刀縱向剖開卷曲的心葉。 1.2 玉米粗縮病 癥狀:56片葉即可表現(xiàn)癥狀,開頭在中脈兩側及心葉基部產(chǎn)生透亮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漸漸擴及整個葉片,葉片寬短而厚、僵直,病苗濃綠,心葉不能正常綻開,節(jié)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 發(fā)生緣由:是由灰飛虱傳染的病毒病。 防治措施:一是藥劑拌種。用內吸殺蟲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和拌種,可用70%銳勝可濕性粉劑10 g,拌5 kg玉米種子,也可用種子量0.2%0.3%的甲拌磷、呋喃丹種衣劑拌種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飛虱。二是播種后選用芽前土壤處理,用40%乙莠水膠懸劑3 0003 750 mL/hm2,對水1 125 kg進行土壤封閉處理。三

3、是苗期防治。當出苗45片葉前,可用吡蟲啉、毒死蜱、銳勁特等藥劑防治1次。 1.3 苗枯病 癥狀:苗期感病,葉片變黃,邊緣枯焦,心葉卷曲易折,以后葉片由下向上漸漸干枯,無次生根,消失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溫度高時在地面近病苗處長出白霉。 發(fā)生緣由:由鐮刀菌引起。 防治措施:一是藥劑拌種。使用玉米種衣劑或采納種子包衣,既能防治苗枯病,又能促進苗全、苗壯、苗齊、苗旺,并能兼治地下害蟲。二是加強苗期管理。準時中耕松土,雨后準時排水,提高地溫,增加抗病力。三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2.5%適樂時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或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灌根。 1.4 生理病害

4、癥狀:一些玉米品種因生長發(fā)育特別消失心葉扭曲,主要發(fā)生在玉米抽雄前,心葉頂端歪向一側,呈鞭狀扭曲,抽雄困難,較大范圍的多個品種上同時消失畸形。 發(fā)生緣由:多為生理因素所致,誘發(fā)的氣候因素有喇叭口期遇干旱、生長前期患病長期低溫高濕等。 防治措施:扭曲嚴峻心葉需要用刀縱向剖開,使雄穗能正常抽出。 2、害蟲危害 癥狀:黑麥稈蠅的幼蟲孵化后即從心葉縫隙侵害使心葉葉尖受害,并分泌粘液附心葉,使心葉不能綻開,但下部葉片連續(xù)生長,從而使心葉形成“環(huán)外形”和“歪頭狀”。薊馬主要發(fā)生在三至五葉期,心葉卷曲呈鞭狀,甚至不能正常抽出,葉片呈點狀黃色斑駁,上有銀白色條斑,剝快樂葉可見大量薊馬取食危害。 發(fā)生緣由:2種

5、害蟲喜愛在幼嫩的未抽出的心葉取食,造成心葉不能正常綻開。 防治措施:可用美洲斑潛凈1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 0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同時結合間苗、定苗時進行人工破快樂葉或拔除展不開的“歪頭苗”。 3、除草劑危害 3.1 播種后出苗前除草劑 癥狀:主要是發(fā)生在幼苗剛出土到2葉前,玉米心葉不能抽出,幼葉皺縮扭曲不能完全綻開,形成D型苗,植株矮化,受害較重時,外葉蜷縮并緊裹心葉或芽鞘緊包生長點。 發(fā)生緣由:一般是使用酰胺類除草劑,如乙草胺、異丙甲草胺的地塊,該類藥劑為選擇性芽前除草劑。一般對玉米平安,使用不當會抑制玉米的根和幼芽的生長。如噴藥時遇低溫高濕條件,田間有積水或噴藥后遇強降雨,

6、加之東港地區(qū)玉米除草劑乙草胺用量一般在3 7504 500 mL/hm2,高出正常量1 5002 250 mL/hm2,盲目增加藥量,同一藥劑多年使用,易發(fā)生藥害。 防治措施:一是輕度危害可自然恢復,畸形苗較少時可通過田間管理的間苗拔出,當田間大量植株受害時,建議毀種。二是準時排水,加強鏟趟,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減輕藥害。三是玉米幼苗2葉后準時噴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尿素等緩解藥害。四是乙草胺使用量要視環(huán)境而定,如溫度低、雨水大,一般不使用乙草胺或削減用藥量,用量最好不超過2 250 mL/hm2。 3.2 苗后除草劑 癥狀:主要發(fā)生在五至八葉期,噴施苗后除草劑后37 d消失心葉卷曲,葉片皺縮、變

7、小,常變成“蔥葉狀”或扭卷成“馬鞭狀”,莖部變彎曲,變脆易折。 發(fā)生緣由:主要是使用2,4-D類除草劑濃度過大,使用時期超過五葉期或種植的品種對苗后除草劑過于敏感,或種衣劑、拌種劑中含有機磷農(nóng)藥,或在高溫條件下噴施除草劑,或玉米出苗后噴施過有機磷農(nóng)藥,或除草劑質量存在問題。 防治措施:一是追肥并澆水,以緩解癥狀。二是稍微的葉片扭曲可以自行恢復,稍重的可采納人工撥快樂葉。三是正確選擇除草劑。如用耕杰,施用時期為玉米二至四葉期,闊葉雜草達到24葉,單子葉雜草在3葉前效果抱負,用量1 875 mL/hm2,對水225 kg進行噴霧。 3.3 苗后除草劑和殺蟲劑相互作用 癥狀:主要發(fā)生在六至十葉期,使用殺蟲劑噴霧或施用毒砂防治玉米螟或用藥防治粘蟲37 d后消失心葉卷曲。 發(fā)生緣由:目前防治玉米螟大量使用毒死蜱(樂斯本),農(nóng)夫并未意識到這也是一種有機磷農(nóng)藥,使用時和前期的苗后除草劑噴施時間間隔較短,產(chǎn)生互作效應,發(fā)生藥害。 防治措施:輕度可自行綻開,嚴峻的需用刀縱向剖開卷曲的心葉,否則易發(fā)生頂腐病,造成更大的產(chǎn)量損失。 4、土壤中缺鉀肥的危害 癥狀:植株較柔弱、比正常的小,易感染病蟲害,葉片變褐心葉卷曲,開頭從老葉尖端沿葉緣漸漸變黃,干枯死亡。 發(fā)生緣由:砂質土壤、鈣質土壤和有機質含量少的土壤易缺鉀,土壤中速效鉀和緩效鉀比較低,氮、鈣、鎂肥或新奇有機肥料施用過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