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1屆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分類匯編:詞_第1頁
2009、2021屆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分類匯編:詞_第2頁
2009、2021屆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分類匯編:詞_第3頁
2009、2021屆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分類匯編:詞_第4頁
2009、2021屆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分類匯編: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09、2021屆高三語文聯(lián)考試題分類匯編:詞2009屆高三聯(lián)考題詞題組一1.( 甘肅省張掖市2009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御街行 秋日懷舊范仲淹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1)有人認為“寒聲碎”的“寒”“碎”兩字用得極妙,你同意嗎?請簡述理由。答:(2)請從“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答:答案(1)同意。“寒”意為寒冷,“碎”意為破碎。表現(xiàn)寒秋時節(jié),

2、秋葉紛紛墜地的無奈。體現(xiàn)了自己處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涼寥寞的心情。(2)這首詞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從夜靜葉落寫起,因夜之愈靜,故愈覺寒聲之碎?!罢嬷椤蔽寰洌瑯O寫遠空皓月澄澈之境?!伴L是人千里”之語,可見久羈之苦。下片即從此生發(fā),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淚,情更凄切?!皻垷簟眱删洌瑢懳輧?nèi)黯淡情景,與前片月光映照,亦倍增傷感。末三句,愁更難堪,情更凄切。2(甘肅省2009屆高三一??荚囌Z文試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秋波媚陸 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

3、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高興亭:在南鄭(南鄭地處南宋抗金前線,當時陸游在南鄭)西北,正對南山。灞橋:在長安東,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曲江:池名,池邊有亭臺樓閣,是長安著名的風景區(qū)。(1)開篇兩句描繪了怎樣一幅的畫面答:(2)下闋所采用的主要藝術(shù)手法是什么 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加以賞析。答:答案(1)開篇兩句渲染了秋日里邊地緊張的戰(zhàn)爭氣氛,哀怨的號角聲與烽火的光焰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一幅邊地悲壯雄渾的畫面。(答案要有“戰(zhàn)爭氣氛”和“悲壯雄渾的畫面”之類的內(nèi)容,同時要扣住詩的內(nèi)容加以描述。)(2)以大膽的想象,擬人化的手法,描寫長安之景?!岸嗲檎l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暮云不

4、知何時已經(jīng)散去,露出皎潔的明月,多情的月亮把詩人遙想中的長安照得如同白晝;“灞橋煙柳,曲江池館”都在多情地等待著宋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抗金戰(zhàn)爭的前景充滿信心的樂觀態(tài)度,抒發(fā)了勝利在望的感情。3(甘肅省皋蘭一中2009屆高三2月月考)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謁金門懷舊故居李好古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子歸來愁不語,舊巢無覓處。誰在玉關(guān)勞苦?誰在玉樓歌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1)這首詞的題目為“懷故居”,上闋采用 手法,描寫 這一主體形象,表現(xiàn)一種春仍歸來,人無歸處的情感。(2)后人評價“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是“寓莊于諧,別開生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5、請結(jié)合詞句簡要分析。答:答案(1)擬人 燕子(2)這一結(jié)句寫得令人耳目一新:想“東風”吹去“胡塵”,是一奇;封“東風”為“萬戶侯”,是奇之又奇。而更妙的是在這不經(jīng)意之中,用俏皮幽默的文字隱含一個重大嚴肅的社會政治問題:百姓渴望統(tǒng)一,朝中卻無人抗金。給人天真之處露真情,風趣之中藏冷峻之感,真可謂“寓莊于諧,別開生面”。4(山東省日照市2009屆高三一模試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范成大嫩綠重重看得成,曲闌幽檻小紅英。酴醿架上蜂兒鬧,楊柳行間燕子輕。春婉娩,客飄零,殘花殘酒片時清。一杯且買明朝事,送了斜陽月又生。酴醿:一種觀賞植物。(1)詞的上片運用哪些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 試作簡

6、要分析。答:(2)結(jié)合詞的下片簡要分析表達的情感。答:答案(1)運用色彩對比、動靜相襯的手法來描寫春日風光的,“嫩綠”與“紅英”對比,靜態(tài)的嫩葉及小紅英與動態(tài)的蜂兒及燕子相襯。(2)面對春的離去,作客在外的詞人只好借酒消愁,混過這惱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天的到來;表達了詞人的傷春之情和飄零之感。5(山東省威海市20082009學年度高三期末調(diào)研考試)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菩薩蠻 宜興作蘇庠北風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歸鴻,夕嵐千萬重?;内榇苟繁?,直北鄉(xiāng)山近。何必苦言歸,石亭春滿枝。嵐:山林中之霧氣。斗柄:北斗七星柄部三星。(1)簡要分析本首詞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意境。答:(2)本首詞

7、結(jié)尾兩句有怎樣的深刻含意?答:答案(1)開篇兩句以寒風、低云、寒溪、冰谷等景物寫風吼云涌、寒溪冰谷的場面;后兩句寫鴻雁伴隨兩下的夕陽緩緩飛回,霧氣纏繞的重重山巒映入眼簾,在凄冷的氣氛中詩人卻不覺得凄涼。(2)結(jié)尾兩句說不必苦苦地想回鄉(xiāng),宜興不久將是滿樹春光。以景結(jié)情,告訴人們:山中未必盡是冬日苦寒,自有春暖花開之日;如果心無所苦,則冬日亦視若春時。6.(合肥市2009年高三第二次教學質(zhì)量檢測)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2)題。憶王孫 春詞李重元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高樓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王孫:本指貴族公子,此處指主人公的丈夫。(1)精心選取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營

8、造出什么樣的氛圍?答:(2)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與李重元詞一樣,都寫到了“斷魂”,但其所抒發(fā)的感情各不相同,試作簡要分析。答:答案(1)精心選取了芳草萋萋、楊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種意象。這些意象的組合營造出暮春時節(jié)令人傷感的氛圍。(2)杜詩寫孤身趕路的行人雨中奔波,不見家人,“魂斷”指思鄉(xiāng)之情;李詞寫閨中少婦登樓遠眺,不見行人,徒使魂銷魄斷,“斷魂”是思夫之愁。7.(安徽省皖西四校2009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酒泉子(北宋)潘閬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里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

9、,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觀潮的?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答:(2)結(jié)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答案(1)上片寫“觀潮”,以人與潮兩個方面分開寫。先寫觀潮人傾城而出,人山人海,爭看江面潮水上漲;后寫潮勢潮聲,潮水像一道道銀白色的長城,排山倒海而來,簡直讓人懷疑大海的水,都被倒得一干二凈,集中到錢塘江,聲音轟隆轟隆,像萬里戰(zhàn)鼓同時敲打,真是天下壯觀,人間奇跡!(也可回答為“以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來寫觀潮的。詞人繪聲繪色,描述觀潮人人山人海,爭先恐后的場面,表現(xiàn)潮水洶涌澎湃,排山倒海的氣勢以及傳達潮聲聲如雷鳴,震人心魄的聲威。

10、)主要用了夸張和描繪的手法。如“滿郭”“滄海盡成空”“萬里鼓聲中”雖是夸張之辭,卻也生動真實地寫出了觀潮的空前盛況,描寫了潮水巨浪滾滾,勢不可擋之勢,特別是潮聲聲聲震耳似萬鼓齊鳴。(2)扣住所謂“弄潮兒”就是敢于在風口浪尖上向潮頭挑戰(zhàn),戲弄潮頭,藐視潮頭的健兒。下片寫“弄潮”,人與潮結(jié)合著寫,寫弄潮健兒迎向濤頭手舉紅旗,英資颯爽,不可屈服。主要表現(xiàn)出健兒們敢于挑戰(zhàn)大自然和與大自然搏斗的大無畏的精神面貌。8(2009年4月福建省高考調(diào)研卷語文試卷)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驀山溪自述宋自遜壺山居士,未老心先懶。愛學道人家,辦竹幾、蒲團茗碗。青山可買,小結(jié)屋三間,開一徑,俯清溪,修竹栽教滿。客

11、來便請,隨分家常飯。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吟詩度曲,風月任招呼。身外事,不關(guān)心,自有天公管。宋自遜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動蕩時期。(1)請簡要概括詞的上片與下片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答:(2)“身外事,不關(guān)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方式,你如何評價這種人生態(tài)度答:答案(1)上片主要描寫了詞人簡潔清幽的居住的環(huán)境,下片主要寫自己處世的隨和的態(tài)度與閑吟的自在生活。(2)是一種焚香煮茗,倚竹閑吟,登山長嘯,垂釣清溪的事事不關(guān)心的隱士生活方式。評價:假如人世間沒有民族與家國利益需要去奮斗,這種生活方式也許無可厚非;然而這正是南宋傾覆前的激烈動蕩時期,戰(zhàn)云四合,血雨腥風,詞人卻躲進青山,不

12、免過于冷漠,過于忘情,過于自私,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是不值得肯定的。9(東北三省三校2009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lián)合模擬考試)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問題。菩薩蠻舒直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注 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1)“催”字在詞的前兩句中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請簡要分析。答:(2)這首詞在情與景的處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稱贊說“甚有思致”,請結(jié)合下片,談談你的理解。答:答案 (1)“催”字表現(xiàn)擊鼓開船,催促離人上船出發(fā);而“留”字表現(xiàn)樓上把酒話別,難舍難分。同一時間,不同地點,一“催”一“留”,鮮明的對比把將別而又不

13、忍離別的情景映襯得十分強烈。(2)江潮來去容易,友人一別難相逢。飲盡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飲。(或答“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借江潮抒別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匯著詞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浩渺的情思。從將別想到別后,筆意拓展,以問句結(jié)尾,曲折層深,表達了與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韻深長。10.(2009年沈陽市高中三年級教學質(zhì)量監(jiān)測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臨江仙晁補之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問藥臼竹問衣。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 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1)試分析這首詞的前兩

14、句在全詞中的作用。答:(2)詞的下片中哪個意象是詞人自身內(nèi)心情感的外化 請對此作具體分析。答案(1)前兩句交代了詞人當時的處境,為全詞定下了苦悶的感情基調(diào)。 “謫宦”和“無屋買”點明被貶的境遇,“殘僧”和“野寺”畫出了寺廟的偏僻荒涼。如此殘破不堪而詞人還得與之相依為命,足見其命運、境遇的凄慘。(2)幽禽(寫杜鵑也可)。曾試圖遁入醉鄉(xiāng)以遣歲月,但不知因為何事,幽禽(杜鵑)來到耳邊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實是借鳥的悲啼來顯示自己的悲苦心境。青山盡管無限美好,但杜鵑仍啼道:“不如歸去!”詞人巧妙地抓住一個悲啼的“幽禽”來抒寫自己的心曲。11.( 上海市十校2009屆高三第二學期聯(lián)合考試)閱讀下面一首

15、詞,完成(1)(3)題。霜天曉角陳繼儒背水臨山,門在松蔭里。茅屋數(shù)間而已,土泥墻,窗糊紙。曲床木幾,四面攤書史。若問主人誰姓,灌園者,陳仲子。不衫不履,短發(fā)垂雙耳。攜得釣竿筐筥,九寸鱸,一尺鯉。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兒童大笑,喚先生,看月起。(陳繼儒,明代文學家和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在晚香堂小品花史題詞中寫道:“吾家田舍在十字水外、數(shù)重花外,設(shè)土剉(瓦鍋)、竹床及三教書,除見道人外,皆無益也。”陳仲子,戰(zhàn)國著名思想家。名定,亦稱陳仲,山東鄒平人。陳仲子辭官隱居于長白山,終日為人灌園。)(1)上片詳細寫居住環(huán)境的用意是什么?答:(2) “不衫不履,短發(fā)垂雙耳”表現(xiàn)了

16、_的個性。(3)簡析作品的語言風格。答:答案(1)強調(diào)居住環(huán)境清幽而又樸陋的特點,抒發(fā)主人的自然之趣和孤潔之志,表達返樸歸真的隱士情懷。(2)無拘無束,自由自在(3)語言風格要點:率真樸素、平易質(zhì)樸(質(zhì)樸無華、多用口語);語言與人物形象(作品內(nèi)容)相吻合。12(陜西省西安市示范性高中2009屆高三四校第二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蘇軾一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1)是怎樣把自己縱飲的醉意表現(xiàn)出來的呢?怎樣理解他這份醉飲的豪興?答: (2)“小舟

17、從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怎樣的情懷?答: 答案(1)“復” 寫出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的狀態(tài);回臨皋寓所時,“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天色很晚,說明暢飲之久;“仿佛”二字,傳神地刻畫出了詞人醉眼朦朧的情態(tài),這樣就把他縱飲的豪興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份醉飲的豪興表現(xiàn)出詩人風神瀟灑的形象,曠達的態(tài)度和率真的個性。(2)詞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到無限的大自然之中。蘇東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后,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zhuǎn)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2010屆高三聯(lián)考題詞

18、題組二1.(江蘇省南京市六十六中學2010屆高三模擬)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虞美人宜州見梅作黃庭堅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里愿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注:此詞為黃庭堅被貶至地處西南的邊地宜州后所作。太平御覽時序部:“宋武帝女壽陽公主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1)這首詞寫梅花很有層次,請結(jié)合上闋簡要分析。(3分)答:(2)請簡析下闋“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兩句所運用的表達技巧。(4分)答:(3)“老盡少年心”了嗎 為什么 請結(jié)合全詞說明理由。(3分)答:答案 (1)先邊地宜州

19、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著寫夜晚微風中傳來梅花幽香,最后寫早晨梅花開滿枝頭。由“梅破”到“梅香”再到“開遍”,很有層次地描寫了梅花。(意思對即可給分,“梅破”“梅香”“開遍”各1分)(2)展開想像,化用壽陽公主的典故以擬人手法表現(xiàn)梅的姿容(意思對即可給分,“想像”“用典”“擬人”三點中答出兩點即可。)(3)沒有,從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闋傳達了邊地見到梅花的喜悅之情,二是下闋化用典故表現(xiàn)自己的浪漫情懷(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兩句主要抒發(fā)了詩人失意后的豁達之情。2.(安徽省兩地2010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檢測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臨江仙晁補之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問藥臼竹問

20、衣。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 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1)試分析這首詞的前兩句在全詞中的作用。(2)詞的下片中哪個意象是詞人自身內(nèi)心情感的外化 請對此具體分析。答案 (1)前兩句交代了詞人當時的處境,為全詞定下了苦悶的情感基調(diào)?!爸喕隆焙汀盁o屋買”點明被貶的境遇, “殘僧”和“野寺”畫出了寺廟的偏僻荒涼。如此殘破不堪而詞人還得與之相依為命,足見其命運、境遇的凄慘。(2)幽禽(寫杜鵑也可)。曾試圖遁入醉鄉(xiāng)以遣歲月,但不知因為何事,幽禽(杜鵑)來到耳邊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實是借鳥的悲啼來顯示自己的悲苦心境。青山盡管無限美好,但杜鵑仍啼道:“不如歸去

21、!”詞人巧妙地抓住一個悲啼的“幽禽”來抒寫自己的心曲。3.(廣西玉林高中、南寧二中2010屆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 代人賦辛棄疾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鳥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首詞作于遭彈劾解官歸居時。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這首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gòu)成?請簡要敘述。答:(2)詞的最后兩句采用什么手法?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答:答案 (1)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初春時鄉(xiāng)村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畫面。寫了桑芽、幼蠶、細草、黃犢、斜日

22、、寒林、暮鴉等景物。(2)運用了對比(對照)的手法,將城里豹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xiāng)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對比,借景抒情,表達了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4.(陜西省丹鳳中學2010屆高三試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虞美人蔣 捷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天憐客子鄉(xiāng)關(guān)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欄桿,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1)詞的上片是如何表現(xiàn)“愁”的?答:(2)結(jié)合下片內(nèi)容,賞析“海棠紅近綠欄桿”一句。答:答案 (1)前兩句融情入景,寫楊柳如絲,細雨綿綿,一派迷蒙景象,渲染倚樓人的愁緒如萬縷千絲。后兩句運用比喻、比擬、夸張手法(答出其中兩

23、種即可),將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樓小藏不下,愁幾度飛上云天尋覓歸舟,生動含蓄地突出愁之濃重。(2)運用反襯手法,以海棠臨欄、紅綠相映的艷麗之景襯托凄涼鄉(xiāng)愁,突出鄉(xiāng)愁的濃重。5.(湖南省桃源一中2010屆高三10月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下面問題。采桑子歐陽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風清。憂患凋零,老去光陰速可驚。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1)詞的上闋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2)詞的下闋表達詞人什么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答案 (1)“月白風清”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處境的順利,心情的愉悅。(從襯托角度來談亦可)前后對比的手法。用十

24、年前愉悅心情和在憂患凋零中老去的傷感構(gòu)成對比,突出如今的悲涼況味。(答一種即可)(2)“鬢華雖改心無改”,而今年歲已老,但他那顆充滿活力的心,卻還似從前一樣,老當益壯,不愿服老;詞人畢竟歷經(jīng)滄桑,重聽舊曲,豪放話語之中抑郁之意、矛盾之情也是十分明顯的。此詞是宋神宗熙寧四年退居潁州后所作,詞中以慷慨悲壯的感情發(fā)身世之慨,讀來沉郁頓挫,蕩氣回腸,極一唱三嘆之致,在六一詞中屬豪放一路。全詞以情語勝,寫情疏雋深婉,自然真切。此詞開頭是回憶。十年以前,是一個概數(shù),泛指他五十三歲以前的一段生活。那一時期,他曾出守滁州,徜徉山水之間,寫過著名的醉翁亭記。后來移守楊州,又常常到竹西、昆岡、大明寺、無雙亭等處嘲

25、風詠月、品泉賞花;特別是仁宗嘉佑中,很順利地由禮部侍郎拜樞密副使,遷參知政事,最后又加了上柱國的榮譽稱號。這期間,多少人生況味,他只以 “月白風清”四字概括?!霸掳罪L清”四字,色調(diào)明朗,既象征處境的順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悅,給人的想象是美好、廣闊的。至“憂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宕,展現(xiàn)十年以后的生活。這一時期,他的好友梅堯臣、蘇舜欽相繼辭世。友朋凋零,引起他的哀痛。英宗治平二年,他又患了消渴疾。老病羸弱,更增添他的悲慨。后來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他被蔣之奇誣陷為“帷薄不修”,“私從子婦”;又因?qū)π路ǔ钟挟愖h,受到王安石的彈劾。這對他個人來說,可謂種種不幸,接踵而來。種種不幸,他僅以“憂患凋零”四字概

26、之,以虛代實,更有千鈞之力。接著以“老去光陰速可驚”,作上片之結(jié),語言樸質(zhì)無華,斬截有 力?!八倏审@”三字,直似從肺腑中發(fā)出。此詞下片承前片意脈,有如藕斷絲連;但感情上驟然轉(zhuǎn)折,又似異軍突起。時光的流逝,不幸的降臨,使得詞人容顏漸老,但他那顆充滿活力的心,卻還似從前一樣,于是他豪邁地唱道“鬢華雖改心無改”!他是把一腔憂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語言雖豪邁而感情卻很沉郁。在這里,詞人久經(jīng)人世滄桑、歷盡宦海浮沉的老辣性格,似乎隱然可見。以縱酒尋歡來慰藉余年,其中滲透著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思想感情。詞中接下去就說“試把金觥”。金觥,大酒杯。詩 周南 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本來就有銷愁的意思在

27、;但此詞著一“把”字,便顯出豪邁的氣概。結(jié)尾二句緊承前句。詞人手把酒杯,耳聽舊曲,似乎自己仍陶醉在往日的豪情盛慨里。這個結(jié)尾正與起首相互呼應,相互補充。在這里,詞人說“舊曲重聽,猶似當年醉里聲”,便補足了前面的意思,首尾相應,運轉(zhuǎn)自如,于是便構(gòu)成了統(tǒng)一的藝術(shù)整體。曲既舊矣,又復重聽,一個“舊”字,一個“重”字,便把詞人的感情和讀者的想象帶到十年以前的環(huán)境里。這首詞以情語取勝,即使談到十年前后的景況,也是在抒發(fā)感情時自然而然地帶出來的,因而情感充沛,有一氣呵成之勢;又沉郁頓挫,極一唱三嘆之致,已頗具豪放派之詞風。6.(重慶市一中2010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一剪梅

28、舟過吳江 蔣捷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昂稳諝w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燒”在寫法上有何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賞析“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句中“紅”“綠”二字的表達效果。答:答案 答案:詞人展開想象,極寫歸家之后調(diào)弄銀笙、點熏心香的溫暖生活,使思歸的心情顯得更加急切。答案:夏初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yōu)樯罹G,“紅”“綠”二字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zhuǎn)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詞人借顏色之轉(zhuǎn)變,抒發(fā)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7. (浙江省東陽市南馬高中2010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幽居初夏 陸游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X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