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 濟寧任城區(qū)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初中生物知識與教學能力教師考試題答案一、單選題1按照生物分類等級順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犬科狼種B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犬科食肉目哺乳綱狼種犬屬C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犬科犬屬食肉目狼種D狼種犬屬犬科食肉目哺乳綱動物界一脊索動物門 答案:A解析:生物分類階元從大到小為界、門、綱、目、科、屬、種,A符合題意。 2棉花長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頂芽,側芽就發(fā)育成枝條,主要原因是( )。A.側芽大量分泌生長素B.側芽開始不分泌生長素C.側芽附近的生長素來源增加D.側芽附近的生長素來源減少 答案:D解析:頂端優(yōu)勢是指位于枝條頂端的芽或枝生長勢力最強
2、,向下依次減弱的現(xiàn)象。植物學中分昕造成頂端優(yōu)勢的原因,主要是樹體中的養(yǎng)分和水分首先相對較多地輸送到先端,引起先端部分的芽或枝生長旺盛,同時由于先端幼葉所產(chǎn)生的激素向下移動,生長素具有雙重性,濃度過高會抑制側芽的生長。頂端去除,則枝的生長素來源減少,抑制消除。側枝生長,故本題選D。 3豹的某個棲息地由于人類活動被分隔為F區(qū)和T區(qū)。20世紀90年代初,F(xiàn)區(qū)豹種群僅剩25只,且出現(xiàn)諸多疾病。為避免該豹種群消亡,由T區(qū)引入8只成年雌豹。經(jīng)過十年,F(xiàn)區(qū)豹種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間F區(qū)的( )。 A.豹種群遺傳(基因)多樣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別比例明顯改變C.物種豐富度出現(xiàn)大幅度下降D.豹種群的致病基因頻率
3、不變 答案:A解析:由題目可知F區(qū)和T區(qū)的豹屬于同一物種,沒有生殖隔離,T區(qū)和F區(qū)由于人類活動存在地理隔離,所以T區(qū)和F區(qū)豹種群基因庫存在差異。將T區(qū)豹引入F區(qū)。增加了F區(qū)豹基因多樣性,A項正確:題目強調的是后代性別比例。題干中并未明確表明引入的T區(qū)豹會引起后代性別不同的個體存活率產(chǎn)生差異,所以后代的性別比例不一定會受影響,B項錯誤;因為沒有生殖隔離,兩個區(qū)的豹屬于同一物種,所以并未影響豐富度(豐富度指的是群落中物種的種類數(shù)),C項錯誤;F區(qū)豹的引入增加了T區(qū)豹基因多樣性,所以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一定發(fā)生了改變,D項錯誤。 4孟德爾通過分析豌豆雜交實驗的結果,發(fā)現(xiàn)了生物遺傳的規(guī)律。下列敘述中,不
4、能用來解釋用豌豆做遺傳實驗容易成功的原因的是( )。 A.自然狀態(tài)下豌豆授粉時不受外來花粉的干擾,一般是純種B.豌豆繁殖周期短C.豌豆的品種間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且能穩(wěn)定地遺傳給后代D.豌豆的品種少 答案:D解析:豌豆雜交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的植物,因此在自然狀態(tài)下獲得的后代均為純種;豌豆的不同性狀之間差異明顯、易于區(qū)別,如高莖、矮莖,而不存在介于兩者之間的第三高度;豌豆的性狀能夠穩(wěn)定地遺傳給后代,用這些易于區(qū)分的、穩(wěn)定的性狀進行豌豆品種間的雜交,實驗結果的觀察和分析很容易;豌豆一次能繁殖產(chǎn)生許多后代,因而人們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數(shù)據(jù)用于分析;豌豆花大,易于做人
5、工授粉。 5模型方法是科學探究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邏輯方法。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活動生物模型建構。而所安排的諸如“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的活動,旨在讓學生嘗試建立( )。 A.物理模型B.數(shù)學模型C.物質模型D.思想模型 答案:B解析:“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動態(tài)變化”研究需要利用數(shù)學知識構建數(shù)學模型,故本題選B。 6關于概念圖教學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讓學生背誦教師提供的概念圖B.可以用于診斷學生的錯誤概念C.概念圖中包含術語、連接線和連接詞D.在復習課上,可用概念圖幫助學生梳理一個單元的概念體系 答案:A解析:知識點:
6、概念圖的含義、特征、應用。概念圖是組織和表征知識的工具,它包括眾多的概念以及概念與命題之間的關系。每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通過連接線和連接線上的詞表示。概念圖在教學中喲多種用途,一般作為三種工具:教的工具、學的工具和評價的工具,B、C、D三項正確。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讓學生背誦教師提供的概念圖,不能診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情況。A項不合理。與題干相符,當選。 7由于食物鏈、食物網(wǎng)這些概念的抽象性,教師采用教師講述、師生共同討論、學生運用推理方法進行了解并自行發(fā)現(xiàn)結論的教學過程。該教師運用了( )教學策略。 A.發(fā)現(xiàn)式探究B.推理性探究C.實驗式探究D.合作性探究 答案:B解析: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積極
7、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根據(jù)活動情況把探究學習分為發(fā)現(xiàn)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實驗式探究三種基本形式。發(fā)現(xiàn)式探究是以學生本身的觀察和經(jīng)驗為基礎,通過在學習情境中自己的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學習的內容要點。推理性探究是“沒有自己動手做”而應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開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推理性探究的教學過程往往包括教師講述、師生共同討論、學生運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驟。實驗式探究是一個較為完整的實驗過程,包括從問題的提出到最終的解釋、報告全過程。由題干所述的教學過程可知,該教師運用了推理性探究的教學策略。 8某市一位初中教師參加了暑期山區(qū)支教活動,該教師按照之前班級的教
8、學過程開展教學。但經(jīng)過一周的教學后,其所帶班級學生反映了教師講解的很多知識太難、課程進度跟不上等問題。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能忽略了哪項要求?( ) A.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B.重視概念和理論的講授C.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背景D.利用觀察、實驗等直觀形式教學 答案:C解析:教學過程設計的基本要求:關注學生的認知特點、年齡特征、知識背景和個體差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合理利用觀察、實驗等直觀形式教學;重視概念和理論的講授;加強知識的鞏固與應用。題干中,該教師按照之前的教學過程進行教學,其教學活動沒有結合學生的知識背景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C項符合題意。 9某學生在初二下學期的生物
9、期末考試成績?yōu)?5分,經(jīng)與百分位數(shù)對照,發(fā)現(xiàn)該生的百分等級為80,表明該生在成績上勝于80的學生。上述描述中涉及哪些教學評價?( ) A.形成性評價效標參照評價B.形成性評價常模參照評價C.終結性評價效標參照評價D.終結性評價常模參照評價 答案:D解析:從教學評價的直接目的來劃分,生物學教學評價可分為配置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從教學評價的標準來劃分,生物學教學評價可分為效標參照評價(絕對評價)和常模參照評價(相對評價)。終結性評價旨在評定學習的進展和成就,作為成績報告或教育決策的參考,如各級學校在學期末舉行的期末考試。常模參照評價又稱相對評價。它是指在某一集團中(班級、學
10、校、地區(qū)或國家),以這個集團的平均狀況為基準,來評價被評對象在這個集團中所處的相對位置的評價。常模參照評價的重心在于學生之間的比較,而與教育目標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它適用競爭性的選拔考試。根據(jù)題目分析可知,該學生的成績?yōu)槠谀┛荚嚦煽?,故該評價屬于終結性評價;該學生在成績上勝于80的學生,故該評價屬于常模參照評價。 10豌豆種子萌發(fā)早期,C02的釋放量比02的吸收量多,這是因為()。 A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強B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強C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強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強 答案:A解析:豌豆種子萌發(fā)早期,種皮尚未破裂,種子內部缺氧,導致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強,因而C02的釋放量要比O2的吸收量多
11、,故答案選A。 11正常男性體細胞染色體的組成是()。 A22條+XB22條+YC22對+XXD22對+XY 答案:D解析:男性體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為:22對+XY或44條+XY。故本題選擇D選項。 12下列有關人體器官結構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人在吸氣時,膈肌舒張,膈頂部下降B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動脈與最小靜脈之間的血管C心臟和血管中的瓣膜保證了人體血管中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動D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答案:A解析:人在吸氣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A錯誤;毛細血管是連通最小動脈與最小靜脈之間的血管,是物質交換的場所,B正確;心臟和血管中的瓣
12、膜保證了人體血管中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動,防止倒流,C正確: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D正確。故選A。 13教師在上“愛護植被、綠化祖國”一課前,安排學生課前通過收集報紙、紀錄片等上有關環(huán)境被污染,綠色植被被破壞的資料,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所學內容。這利用的課程資源是()。 A學校課程資源B家庭課程資源C媒體課程資源D社區(qū)課程資源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課程資源類型,報紙、紀錄片、電視、影視作品等均屬媒體課程資源。故本題選擇C。 14科學家用含有14C的C02來追蹤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植物體中最初能夠檢測到14C的物質是( )。A.脂
13、肪 B.葡萄糖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參與暗反應,二氧化碳先與c5,形成c3,c3在酶和H的作用下生成有機物,所以會首先在三碳化合物中檢測到14C。故本題選C。 15研究者試圖對一名新教師的“教學風格形成過程進行研究,下列研究方法最合適的是( )。A.短期的量化研究 B.短期的質性研究C.長期的量化研究D.長期的質性研究 答案:D解析:量化研究依靠的是對事物依靠量化的部分以及相關關系進行測量、計算和分析以達到對事物本質的一定的把握。質性研究是通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對事物進行深入、細致、長期的體驗,以對事物的質達到一個比較全面的解釋性理解。題干要
14、求研究某教師的“教學風格”應該采用質性研究并且要探究形成過程,應該是長期的。所以應采用長期的質性研究方法。 16根據(jù)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圖像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中B.乙的成分主要含有DNA和蛋白質C.丙能牽引均分后的染色體移向兩極D.最終細胞中央出現(xiàn)細胞板將細胞質一分為二 答案:D解析:甲是中心粒,乙是染色體,丙是紡錘絲,故A、B、C三項正確。圖中所示細胞為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不會在中央形成細胞板,D項錯誤。 17心臟瓣膜只能朝一個方向開放,保證了血液的流動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動脈B由心室心房靜脈C由心房心室靜脈D由心房心室動脈 答案:D解析:
15、心臟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側的心室和心房之間有房室瓣,保證血液從心房流向心室: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保證血液從心室流向動脈。所以,心臟中的血液流動的方向是:心房一心室,動脈。故選D。 18下面關于生物課程標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它是由教育部頒布的帶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國家課程文件B.它是國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階段生物學課程的統(tǒng)一的最高要求C.它是對初中、高中階段,生物學學習內容統(tǒng)一的具體詳細的規(guī)定D.它是用一系列抽象的名詞術語來描述學生的學習結果 答案:A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生物課程標準。 【答案】A。 【解析】生物課程標準是由教育部頒布的帶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國家課程文件。 19下
16、列幾個試卷分析的因素屬于測驗有效性的是()。 A.信度B.效度C.區(qū)分度D.難度 答案:B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試卷分析的因素。 【答案】B?!窘馕觥侩y度是測試題的難易程度。區(qū)分度是項目得分對被試實際水平的區(qū)分能力或鑒別能力。信度是測量結果的一致性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測驗的有效性,即測驗分數(shù)能夠代表所要測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或測驗結果達到測驗目的的程度。 20在學習“特異性免疫”時。教師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熱點話題“HINI甲流”,并將流感疫苗說明書拿到課堂中供大家研究,從而引入新課。這屬于哪種導人方式() A.懸念導入B.直觀導入C.事例導入D.故事導入 答案:C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教學設計中
17、的導入技能。 【答案】C。 21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進化以個體為基本單位B.可遺傳的變異產(chǎn)生進化的原材料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D.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答案:A解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故A項錯誤B、C、D三項正確。 22圖3是一個反射弧的部分結構
18、圖,甲、乙表示連接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電流表。當在A點以一定的電流刺激,甲、乙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的變化正確的是( )。 A甲、乙都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B甲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乙不偏轉C甲不偏轉,乙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D甲發(fā)生一次偏轉,乙不偏轉 答案:D解析: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是雙向傳遞,在突觸之間是單向傳遞,只能由突觸前膜傳遞到突觸后膜圖中只能由乙傳遞到甲,故刺激A,甲發(fā)生一次偏轉,而乙因為有突觸的存在不會發(fā)生偏轉,故選D。 23圖3所示食物網(wǎng)中,食物鏈數(shù)量的數(shù)目是( )。 A4B5C6D7 答案:C解析:從生產(chǎn)者開始,沿著箭頭到最后一個營養(yǎng)級結束為一條食物鏈。圖中從甲開始,經(jīng)過乙到戊有3條,經(jīng)過
19、丁到戊有3條所以共有6條食物鏈。答案選C。 24用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若僅轉換物鏡和調節(jié)準焦螺旋所觀察到的物像如圖1所示。則視野由亮到暗的順序是( )。 ABCD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顯微鏡操作。顯微鏡高倍鏡和低倍鏡轉換關系如下表所示: 故本題選擇C選項。 25人類的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的兒子和一個正常的女兒。該女兒的基因型與其母親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 )。 答案:B解析:設這對正常夫婦所生的白化病兒子基因型為aa,則該夫婦的基因型都為Aa,所生正常女兒的基因型為AA或Aa,所以女兒的基因型與其母親相同的概率為。 26下圖中是有捕食關系的兩個種群。下
20、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通過捕食,甲種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種群B.甲種群可以調節(jié)乙種群的個體數(shù)量C.甲種群對乙種群的進化起抑制作用D.甲、乙種群相互選擇、協(xié)同進化 答案:C解析:甲、乙種群數(shù)量呈現(xiàn)出“甲先增加先減少,乙后增加后減少”的變化,且甲種群數(shù)量高于乙種群,由此可判斷甲為被捕食者,乙為捕食者。甲種群能夠淘汰乙種群中老弱病殘的個體,從而促進乙種群的進化。C項錯誤。A項,通過捕食,甲種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種群。A項正確。B項,信息傳遞是雙向的,因此甲種群可以調節(jié)乙種群的個體數(shù)量,乙種群也可以調節(jié)甲種群的個體數(shù)量。B項正確。D項,協(xié)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及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
21、進化和發(fā)展。甲、乙種群之間相互選擇、協(xié)同進化。D項正確。 27下表是關于物質檢測的內容,其中正確的是( )。 A.AB.BC.CD.D 答案:C解析:還原糖的鑒定方法是加入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后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A項錯誤。鑒定淀粉的試劑是碘液,現(xiàn)象是呈現(xiàn)藍色,B項錯誤。脂肪可用蘇丹染液鑒定,呈現(xiàn)顏色為橘黃色;也可用蘇丹染液,呈現(xiàn)顏色為紅色,C項正確。鑒定蛋白質用雙縮脲試劑,呈紫色,D項錯誤。 28圖2表示恐懼反射的建立過程。將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時,小鼠體內不會發(fā)生的是( )。 A.胃腸蠕動加速B.血糖升高C.呼吸加速D.心跳加快 答案:A解析:動物緊張、恐懼時,交感神經(jīng)活動起著主要作用,使
22、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含量升高,促使血糖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產(chǎn)生應急反應,此時胃腸蠕動減弱。 29下圖是某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種群呈“S”型增長,3時以后的數(shù)量變化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wǎng)的復雜程度有關B.圖中種群在時間相對值為2時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此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C.自然界中的種群增長曲線一般呈“S”型,種群遷入新的環(huán)境初期可能呈“J”型增長,兩種曲線都是在K2時種群數(shù)量增長最快D.若該種群為玉米,因為其數(shù)量存在K值,所以種植時要合理密植 答案:C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 【答案】C。【解析】圖中種群呈“S”型增長,3時以后的數(shù)量變化與
2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有關,食物網(wǎng)越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大,數(shù)量變化幅度越小,故A正確;圖中種群在時間相對值為2時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種群數(shù)量為K2此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故B正確;“J”型曲線的增長率不變,故C項錯誤;若該種群為玉米,因為其數(shù)量存在K值,所以種植時要合理密植,以減少種內斗爭,故D正確。綜上,故選C。 二、問答題30使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培育“三親”嬰兒,也被稱為“線粒體置換療法”,可以使某些患有線粒體缺陷病的婦女擁有健康的親生孩子?!叭H”嬰兒的培育過程可用圖8表示。 請回答26-26題 問題: (1)培育“三親”嬰兒依賴的生殖方式屬于 (有性/無性)生殖。(3分) (2)受精
24、卵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來自于 (填字母)的細胞質。(3分) (3)為“三親”嬰兒提供遺傳物質的有 (填字母)。(6分) (4)以上過程使用的生物技術有核移植、體外受精和 等技術。(3分) 解析:(1) 有性(2) A(3) A、B(4)胚胎移植(1)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不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chǎn)生新個體;后者要經(jīng)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成為合子,由合子發(fā)育成新個體?!叭H”嬰兒培育過程中,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屬于有性生殖;(2)受精卵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來自于卵細胞的細胞質,即A細胞的細胞質;(3) “三親”嬰兒的遺傳物質絕大部分來自母親卵細胞的細胞核,還有少量
25、來自捐獻者卵細胞的細胞質,即A、B細胞均有為“三親”嬰兒提供遺傳物質;(4) “三親”嬰兒的培育過程使用的生物技術有核移植、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技術。31“小腸結構”是初中生物的重點和難點,為了更好地理解小腸皺襞和絨毛為什么能增大吸收面積,教師給學生準備了紙板、布(或紙)、膠水、膠布、剪刀等材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和制作小腸結構模型。 問題: (1)畫出小腸壁結構模型圖,體現(xiàn)制作過程和材料的處理方法,并標注結構名稱。(10分) (2)設計模型制作的教學方案。(20分) 解析:(1)首先,制作四層小腸壁。取四塊相同的紙板,在其縱切面上用白紙和彩色筆分別畫出四層壁的縱切圖注意用不同的顏色,讓學
26、生形成視覺差,并標上名稱: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層。如圖1所示: 其次,制作皺襞和絨毛。將白紙折成扇子狀,作為小腸的內層皺襞。另外取一張寬度相同但長度較短的白紙,作為小腸的外表面。將折好白紙的一邊用雙面膠與另一張長度較短白紙上的一邊固定。里面折好的白紙要長些,外面平整的白紙要短些,這樣才能形成內表面積和外表面積的大小對比。這樣的結構要做兩個一個用于繼續(xù)制作,另外一個用于面積大小的對比。 然后將布條剪成條狀,粘到褶皺上面,縫好之后將相連的布條剪斷。這樣使布條呈絨毛狀。同時留一部分布條作為面積的對比。將里面褶皺白紙的底部用雙面膠固定在外面的白紙上,然后將制作好的小腸壁按生物學順序組裝,橫切
27、面疊放,縱切面外露,排列順序從上至下依次是:黏膜層、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層。再將制作的小腸皺襞固定到黏膜層上方。至此,模型制作即告完成。如圖2所示: (2)教學過程: 在觀察小腸壁結構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此模型結合實物解剖,采取如下的教學過程: 首先組織學生認識四層壁,根據(jù)小腸四層壁縱切面示意圖對照顯微鏡觀察,并搞清楚它們的順序。 認識皺襞和絨毛。組織學生認真觀察結構,發(fā)現(xiàn)其不同的形態(tài),然后讓學生自己學習并總結出:表面上隆起的便是皺襞,皺襞上的那些針狀物是絨毛,顯微鏡中是毛狀。 理解皺襞和絨毛增大了小腸的吸收面積。組織學生制作模型,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對比可以直觀地看出小腸的特殊結構絨毛和皺襞使消化的面積增加。此時再出示掛圖,講述絨毛的內部結構最后點明絨毛實質上是皺襞上的突起,所以絨毛也增大了吸收面積。 這種教具操作簡單,直觀性強,將微觀結構宏觀顯示,幫助學生看到實物無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與形象思維的能力。(答案合理即可) 三、材料分析題32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實驗中,存在以下問題:1小魚因為體積、缺氧易動、價格(色素較少的小魚一般10元一條)、尾鰭色素干擾等因素,影響學生的觀察效果。2普通顯微鏡一般都是一個學生一臺,因此無法很好地做到師生、生生之間的充分交流。3學生操作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本二手房買賣合同針對房產(chǎn)稅繳納的約定3篇
- 2025年個人水利工程建設與維護承包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度生態(tài)環(huán)保幕墻材料采購與安裝勞務分包合同范例4篇
- 二零二五版汽車4S店促銷員銷售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材料研發(fā)與應用推廣咨詢服務合同4篇
- 二手住宅買賣合同(海南版2024)
- 專利技術成果實施許可合同(2024版)版B版
- 2025年度智慧城市運營管理出資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危險品運輸合同框架協(xié)議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寵物活體活體領養(yǎng)援助合同4篇
- 節(jié)前停工停產(chǎn)與節(jié)后復工復產(chǎn)安全注意事項課件
- 設備管理績效考核細則
- 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直屬企業(yè)2023年招聘筆試上岸歷年典型考題與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正式版)SJT 11449-2024 集中空調電子計費信息系統(tǒng)工程技術規(guī)范
- 廣州綠色金融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的研究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300題及答案
- 合成生物學技術在生物制藥中的應用
- 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負性情緒與心理護理
- 高考語文文學類閱讀分類訓練:戲劇類(含答案)
- 協(xié)會監(jiān)事會工作報告大全(12篇)
- WS-T 813-2023 手術部位標識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