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記》《聲無哀樂論》比較儒家、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_第1頁
從《樂記》《聲無哀樂論》比較儒家、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_第2頁
從《樂記》《聲無哀樂論》比較儒家、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_第3頁
從《樂記》《聲無哀樂論》比較儒家、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樂記?聲無哀樂論?比擬儒家、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從?樂記?聲無哀樂論?比擬儒家、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先秦諸子音樂美學思想在整個古代音樂思想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響了隨后整個封建社會的音樂文化根底,是我們在討論民族特色的音樂美學體系時非常值得研究、借鑒的一筆珍貴歷史文化遺產(chǎn)。?樂記?和?聲無哀樂論?是中國音樂美學史上兩朵重要的奇葩,它們分別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對這兩部著作進展比擬研究,不僅可以看出儒家,道家不同的音樂美學觀點,還可以由此窺見音樂的本質、社會功能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Ll.搜集整理、音樂與知覺者的關系以及我國古代音樂美學開展的一般規(guī)律。一、先秦儒家美學思想及其集大成者?樂記?

2、儒家音樂美學思想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以及整個古代音樂思想史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樂記?便是一本集中表達了儒家音樂美學的闡述,因此它是先秦儒家美學思想集大成者。?樂記?一書討論了音樂的各個方面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關于音樂的本質,?樂記?中有著精辟的闡述,肯定了音樂是表達情感的藝術。音樂有著深入的藝術性,感情深沉的音樂可以打動人心,反之一個社會的音樂也可以反映國家的盛衰。?樂記?關于音樂本質的闡述,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2.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樂記?認為,音樂是表達情感的事物,它和禮結合起來成為一個人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途徑。音樂和社會倫理想通,不同的人對音樂的要

3、求不一樣,不同的音樂表達不一樣的思想感情,不同思想感情的音樂對人的作用和影響也各不一樣。3.禮樂是治理國家的方法之一?樂記?主張使音樂與治理朝政、端正社會風氣、禮治、倫理教育等相配合,為統(tǒng)治者的文治武功效勞。2?樂記?作為儒家思想論著,迎合了封建統(tǒng)治者維護自身利益的一面。作為一部音樂美學著作,又有抽象概括問題、尋求一般規(guī)律的特點即絕對面。這就是它音樂美學理論的價值所在。二、中國音樂美學思想的獨創(chuàng)性名作?聲無哀樂論?聲無哀樂論?立足于老莊的哲學理論,來闡述聲無哀樂即音樂不能表達人喜怒哀樂的情感這個命題。全文涉及音樂本質、音樂審美感受、音樂功用等一系列問題,是一篇在思想上自成體系的音樂美學論著,以

4、秦客問、東野主人答,來回八次問答而完成。它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音樂是一種獨立的客觀事物嵇康首先提出聲無哀樂。音樂是客觀存在的,在自身的自然和諧。2.音樂與人的感情沒有關系心之與聲,明為二物。以嵇康的觀點,音樂是客觀存在的音響實體,哀樂是人們被觸動以后產(chǎn)生的感情表現(xiàn),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即所謂聲音自當以善惡為主,那么無關于哀樂,哀樂自當以情感而后發(fā),那么無系于聲音。3它對欣賞者的作用,僅限于躁靜、專散;即它只能使人感覺興奮或恬靜,精神集中或分散。3.音樂引起的哀樂是因為聽者哀樂的心人情感上的哀樂從何而來?嵇康認為這是人心受到外界客觀事物的影響,詳細說是受政治影響的結果。人心中先已存

5、在的感情各不一樣,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感受也會因人而異,被觸發(fā)起來的情緒也會不同,所以他認為音樂雖然能使人愛聽,但并不能起移風易俗的教育作用。4在中國古代音樂美學史中,大多數(shù)音樂美學著作都認為音樂可以表達人喜怒哀樂的情感,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的觀點獨樹一幟,他可以發(fā)現(xiàn)音樂藝術的某些特殊規(guī)律,這給后人認識音樂提供了有價值的思想財富。三、比擬儒家、道家的音樂美學思想?樂記?與?聲無哀樂論?是他律論音樂美學和自律論音樂美學的代表。他律論強調音樂是人類情感的表現(xiàn),它受某種外在規(guī)律-主要是人的情感的制約;自律論那么認為音樂的美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內(nèi)容的美,音樂的內(nèi)容只是樂音運動的形式,音樂不表現(xiàn)任何情

6、感。兩部著作在如何對待音樂的本質等重大音樂美學問題上針鋒相對,?樂記?具有濃重的他律論色彩,而?聲無哀樂論?那么與此相反,持堅決的自律論觀點。?樂記?與?聲無哀樂論?在音樂美學上的針鋒相對源于儒家與道家思想差異。對于音樂的根源,儒家美學思想認為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依托于人表達情感。道家那么認為音樂是一種獨立的客觀存在的事物,不依存于任何事物。下轉第281頁上接第279頁對于音樂與人情感的關系,儒家美學思想認為音樂依托于人的感情,音樂以人為主體表達,反之人又受環(huán)境影響而表達不同的情感音樂。道家美學思想那么認為音樂與人的情感無關。音樂之有善惡的差異、簡單和復雜、高和低、興奮和安詳。音樂不表現(xiàn)任何感

7、情,它只是音響的自然運動。儒家音樂美學與道家音樂美學在音樂與政治的關心上持有不同態(tài)度。一個舊的社會土崩瓦解,新的社會醞釀形成,諸子百家所討論的內(nèi)容和政治密不可分。諸子百家對音樂美學思想的某種觀點其實就是他們在政治上所持有的觀點。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具有社會功能,即審美教育作用。所以儒家非常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提倡禮樂治國,用禮來區(qū)分等級,用樂來調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到達君臣和敬、長幼和順、父子兄弟和親的整個社會完全和諧的目的。儒家的這些主張深受統(tǒng)治者歡送,被奉為經(jīng)典,備受治國者推崇,所以儒家音樂思想才得以長期稱霸天下。道家的莊子主張清靜無為。他沒有絕對的反對音樂,而是把音樂分為天籟、地籟、人籟三

8、類,崇尚崇尚天籟所具有的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級的音樂,反對人的主觀作用。對于音樂本身而言,儒家思想雖然成認音樂的藝術性與審美性,但照舊明確的提出:內(nèi)容高于形式,即德成而上,藝成而下5。音樂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但音樂的形式必須符合內(nèi)容的要求。音樂的主要功能不是滿足人們美的需求,而是要教化人們的精神思想。正是這種觀點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都把音樂的政治標準排在藝術標準之上,很大程度上束縛了音樂自由開展,壓抑了人們對音樂美的需求。應該說明,音樂之所以是音樂,它的首要目的就是滿足人們對藝術美的需求,所以音樂的藝術美尤其應該提倡,這是我們目前不能無視的問題。道家美學思想充分的肯定了音樂的美感作用,和諧的音樂可以給人帶來美感,而這些和諧的音樂正是人們最大的愿望。這些觀點對儒家思想有著宏大的挑戰(zhàn)。兩相比擬,道家更強調音樂的功能主要是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更重視對音樂本身表現(xiàn)手段的研究,為藝術而藝術,表達了音樂的自覺。但是卻割裂了音樂和感情的聯(lián)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結語?樂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