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貓3_第1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貓3_第2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貓3_第3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貓3_第4頁
初中語文人教七年級上冊貓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貓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掌握文中生字詞語及作者的相關資料。2.了解三只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3.理解作者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含的人生哲理。4.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過程與方法1.劃分層次,運用對比的形式分析三只貓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2.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3.理解感情基調(diào),在了解背景的基礎上討論結(jié)尾處語言的意義。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2.通過對文章的體悟,學會在錯誤面前自我反思、自我糾錯。教學重點:1.了解三只貓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及蘊含的人生哲理。教學難點:1.揣摩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2.理解感情基調(diào),在了解背景的基礎上討論結(jié)尾處語言的意義。教學方法:朗讀法 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新課導入:貓因為它的活潑乖巧而被許多人喜愛,和人一樣,每只貓都會有各自不相同的性格。作者的家里就曾經(jīng)養(yǎng)過三次貓,三次養(yǎng)貓的經(jīng)歷給他帶來了不盡相同的感受,有快樂,有辛酸,有憤恨,甚至還有無盡的懊悔。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鄭振鐸先生筆下的貓。二、檢查預習(一)檢查字詞預習情況。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課件出示,生獨立完成,組內(nèi)互閱?!课蹪?s)紅綾(lng) 慫恿(sngyng)悵然(chng)蜷伏(qu

3、n)懲戒(chng)2.解釋下列詞語。(1)慫恿:鼓動別人去做某事。(2)悵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3)蜷伏:彎著身體臥著。(4)懲戒:通過處罰來警戒。(5)畏罪潛逃:犯罪后因為害怕懲罰偷偷逃跑。(6)妄下斷語:指輕易下結(jié)論。(二)師生交流作者和背景信息,為順讀課文打基礎。1.作者。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人。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國內(nèi)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筆名西諦,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雜記,專著文學大綱俄國文學史略中國文學論集等。2.背景信息。 這篇文章是鄭振鐸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早期作品,適逢“五四”時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即

4、使對不會說話的貓也應如此。在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新思想、新觀念,表達出同情弱小無辜、譴責專制霸道,弘揚公道、民主、博愛的思想。三、默讀課文,感知文本【學生在組內(nèi)隨意交流讀后感受,然后教師指名回答,不作任何評價?!?.本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2.全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部分(1-2段) 第一次養(yǎng)貓小貓不幸病亡。第二部分(3-14段)第二次養(yǎng)貓小貓被路人捉走。 第三部分(15-34) 第三次養(yǎng)貓小貓受了冤枉死去。四、默讀課文,概括相關內(nèi)容填寫下表根據(jù)表格要求,在課文中用橫線標注出三只小貓的相關信息。第一只貓第二只貓第三只貓來歷隔壁要來的舅舅送的蜷伏在家門口外形花白黃色花白、不好看、很瘦、毛

5、燒脫性情很活潑更活潑,更有趣憂郁、懶惰家人平時對它的態(tài)度喜歡喜歡不大喜歡它、若有若無、不注意結(jié)局死亡丟失死亡小貓結(jié)局對“我”家的影響難過、酸辛憤恨、詛罵、悵然難過、良心受傷五、細讀課文,探究內(nèi)容“我”對于第三只貓的死亡比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齊讀第1534自然段,完成下面的案例分析: 1.案發(fā)現(xiàn)場情況。鳥死了一只,一條腿被咬去了,籠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著,好像曾與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貓。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1)案發(fā)前的表現(xiàn):對黃鳥似乎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對鳥籠凝望著。 (2)案發(fā)后的表現(xiàn):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嘴里好像還在吃著什么。 4.對犯罪嫌

6、疑人的懲罰方式和結(jié)果。拿起樓門旁倚著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以為懲戒得還不夠。兩個月后,第三只貓悲苦地死去。 5.事實真相。鳥被一只黑貓吃了,而不是那只丑貓。六、再讀課文,說感悟1.通過賞析,我們對于作者的痛苦、懊悔和自責感同身受。跳過這些情感不談,作者分明用他深刻的思考、無聲的語言向我們幽幽地訴說著一個深刻的道理。你聽到了嗎? (1)待人要公正,不能歧視和欺負弱小,要寬容大度,滿懷善意地給弱小者以幫助,免受良心的譴責。 (2)不能因為沒有根據(jù)的揣測,就妄下定論,誤解他人,不給對方辯白的機會,否則有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過失。 (3)做人要嚴于律己,處理問題要客觀公正,要實事求是,反對主觀臆斷

7、。 (4)弱小者總是飽嘗著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會成為冤案的犧牲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七、拓展延伸談感悟 學生討論、交流,按句式說話:“對于,我想說:?!?.對于作品中的“我”,對于“我”妄下斷語冤屈可憐貓的事件,我想說: 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2.對于作品中的貓,我想說: 在不合理的社會中,弱小者總是飽嘗著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會成為冤案的犧牲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八、作業(yè)布置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jīng)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過?把事情經(jīng)過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并和同學討論一

8、下,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會。 九、板書設計貓 QUOTE 拓展閱讀聽雁付秀紅去聽大雁的叫聲吧,我總以為,那“飛啊,飛啊”“嘎嘎”的聲音是世間最美的音樂。冷了,樹變瘦了,一地枯黃;高粱只剩下了茬子,落寞地立在地里,早已沒有了剛成熟時隨風搖曳、沙沙作響的神氣;傍晚的冷云醞釀著秋雨,正是“八月初一雁門開,鴻雁南飛帶霜來”的時節(jié)。在這肅殺季節(jié),我常置身于北國的曠野,聽離開家鄉(xiāng)的大雁的鳴叫。它們極為守時,深秋的風一吹,它們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遷徙的夢變成現(xiàn)實。它們幾十只、數(shù)百只,甚至上千只匯集在一起,用號子般的叫聲給同伴鼓舞,那高亢的鳴叫似呼朋引伴的呼喊,又極像行軍歌那極有氣勢、不斷唱和的聲

9、音,十里八里之外都聽得到。此時聽雁,你會精神為之一振,力量陡增。“頭雁”是雁陣的靈魂,在“飛啊飛啊”的呼喊聲中,雁一只又一只,次第展開,如一章章無盡的詩篇。在“人”字尖上飛動的“頭雁”最費力,它用翅膀尖的扇動為后面的大雁帶起一陣風,從下面往上面送,這陣風依次傳遞下去,能把后面的小雁和老雁輕輕地抬起來,這樣小雁和老雁才不會掉隊。雁陣這種節(jié)省體力的方法,讓人感動。而“頭雁”是沒有那陣風能利用的,它是創(chuàng)造者不是享受者。為避免疲勞,遷徙中的雁陣會不斷更換“頭雁”。一旦雁陣整體減速,在頭雁“嘎嘎”的提醒聲中,隊伍便會由“人”字換成“一”字。它們懂得智慧、互助和合力的內(nèi)涵,高曠的風不斷跑來,拂過一只一只的

10、雁翼,把仁愛灑向一路云天。大雁南飛是一種洗禮,也是一種摯愛。在南飛的過程中,大雁的愛情尤顯堅貞。大雁一生從不獨活。一只母雁若在半途死去,另一只公雁也會自殺或郁郁而亡。我聽大雁叫,有時會聽出那聲音里的凄楚,或許是單雁不遠飛吧!雁在,愛才在。心中涌起了莫名的感動,雁是秋天的胡琴,胡琴是南飛的雁。歲月里還有什么聲音能夠這樣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閉著眼聽,在心中畫一種境界,風吹過,發(fā)微動。能陪我來聽這場雁的藝術表演的,是心。秋空出奇地靜謐,然后是雁聲穿越而來,蔚藍而又澄明。情依依,霜淡淡,萬水千山,用心靈來聽雁。(選自思維與智慧2023年第三期,有改動)12.文章第段描寫秋天原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13.理解文章第段中畫線句的含義。14.簡要概括文章第段是如何圍繞“聽”來組織材料的。15.綜觀全文,結(jié)合自身實際,說說從大雁身上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文章寫了“我”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通過對作者這三次養(yǎng)貓過程的不同感想的敘寫,告訴我們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無論對任何事情,千萬不能憑個人好惡,帶著某種私心和偏見,違背客觀實際情況去加以處置;否則就會出現(xiàn)偏差,甚至造成無法補救的嚴重過失。本文圍繞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貓的亡失為線索,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三個故事又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gòu)成一段家庭養(yǎng)貓的悲劇史:得貓養(yǎng)貓亡失再得貓再養(yǎng)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yǎng)貓復亡失永不養(yǎng)貓。情節(jié)三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