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shù)》復習試題與答案_第1頁
《多媒體技術(shù)》復習試題與答案_第2頁
《多媒體技術(shù)》復習試題與答案_第3頁
《多媒體技術(shù)》復習試題與答案_第4頁
《多媒體技術(shù)》復習試題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HYPERLINK 多媒體技術(shù)復習思考題及參考答案第1章 引論ITU定義了哪五類媒體?通常所說的媒體是指其中的什么媒體?答:感覺(Perception)、表示(Representation)、展現(xiàn)(Presentation)、存儲(Storage) 和傳輸(Transmission)媒體;感覺。目前多媒體所能處理的有哪些具體媒體對象?它們被分為哪兩類?答: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靜態(tài)媒體(文本、圖形、圖像)、流式媒體(聲音、動畫、視頻)。多媒體技術(shù)的特點有哪些?為什么傳統(tǒng)電視不是多媒體?舉出幾種常見的多媒體設備。答:多樣性、集成性、交互性、實時性;不交互;DVD、計算機、手機、

2、數(shù)字電視。多媒體的核心技術(shù)是什么?答:數(shù)據(jù)壓縮第2章 文字計算機對文字的處理,包括哪三個部分?答:文字輸入、字符編碼、文字輸出。文字錄入計算機的方法主要有哪幾類?答:鍵盤輸入、手寫輸入、語音輸入、掃描輸入。漢字有哪三個要素,各對應于什么鍵盤輸入法?答:形、音、義,對應形碼(如五筆字形)、音碼(如全拼)、基于詞匯與整句的智能化輸入法(如微軟拼音)。語音識別系統(tǒng)可以如何分類?語音識別的目標是開發(fā)什么樣的語音識別系統(tǒng)?答:小/中/大詞匯量、孤立詞/連接詞/連續(xù)語音、特定人(1人)/限定人(n人)/非特定人(任意人);大詞匯量、非特定人的連續(xù)語音識別系統(tǒng)。ASCII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譯文是什么? ASC

3、II是由什么組織在什么時候制定的?答: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標準碼;ANSI于1963年制定。ASCII所對應的ISO標準號是多少?該ISO標準是什么時候制定的?答:646;1972年。給出標準化組織ANSI、ISO和IEC的含義。答: ANSI =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國國家標準協(xié)會;ISO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是由各國的標準協(xié)會聯(lián)合組成的一個非政府國

4、際組織;IEC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國際電工技術(shù)委員會國際標準化權(quán)威組織,屬于聯(lián)合國的甲級咨詢機構(gòu),負責制定關于電工電子各方面的標準。常用的中文編碼的國家標準有哪些?它們各自的特點與適用范圍是什么?答:GB 2312早期、基本、經(jīng)典、收字少(6千百多),適用于老式中文軟件;GBK/GB 18030過渡、收字多(2萬7千多)、與GB 2312兼容,適用于現(xiàn)在的中文軟件;GB 13000通用、與國際標準Unicoe和ISO/IEC 10646等價、收字多(接近2萬千)、與GB 2312不兼容,適用于現(xiàn)代國際化軟件。GB 2312中

5、的漢字分成幾級?各級中的漢字按什么順序排列?答:分成兩級,其中:常用的一級漢字按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同音字再按筆順的橫、豎、撇、捺、點、折序排列);生僻的二級漢字按部首順序排列(同部首的字按筆畫數(shù)排列,同筆畫數(shù)的字再按筆順排列)。GB 2312中的漢字用幾個字節(jié)表示?為什么只有94個區(qū)/位?答:2個(7位)字節(jié);為了與ASCII碼兼容,保留每個(7位)字節(jié)中的32個控制符和兩個特殊可顯字符(Space/Del),所以有128-34=94。給出Big5的含義。答: Big5內(nèi)碼(大五碼)是1984年由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yè)策進會與宏碁(Acer)、神通(MiTAC)、佳佳、零壹(Zero One)、

6、大眾 (FIC)等五大軟件公司聯(lián)合推出的一種用于港澳臺及海外的繁體漢字編碼方案。GB 13000與ISO/IEC 10646的關系是什么?答:等價(英文譯成了中文)。給出UCS和BMP的英文原文、中文譯文、含義與關系。答: UCS = 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通用多八位編碼字符集; BMP = Basic Multilingual Plane,基本多文種平面;UCS是ISO/IEC 10646的具體字符編碼方案(4字節(jié)),BMP是UCS中的第00組的第00平面(2字節(jié))。中日韓統(tǒng)一漢字(CJK)在BMP的哪個區(qū)?含有多少個漢字?

7、答:I區(qū);20 992個。UCS的字符編碼有哪些表示形式?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答:UCS-2雙字節(jié)、簡單實用(BMP);UCS-44字節(jié)、復雜通用(整個UCS);UTF-8/16/32變字節(jié)、分別適用于西文/中文/通用。GBK與GB 18030有什么關系?它們與GB 2312和GB 13000又有什么關系?答:GBK為指導性技術(shù)規(guī)范,GB 18030是對應于GBK的國家標準;GBK/GB 18030收字多(與GB 13000兼容)且碼位與GB 2312兼容,是從GB 2312到GB 13000的過渡性標準。Unicode與ISO/IEC 10646有什么關系?比較它們的異同。答:Unicode與

8、ISO/IEC 10646是由兩個組織(統(tǒng)一碼協(xié)會和ISO/IEC)分別制定的國際通用字符編碼標準,早期互不相干,1991年起走向融合,從1993年(Unicode 1.1/10646-1:1993)起Unicode與10646保持兩者標準的碼表兼容;同碼表兼容;異10646只是字符集/貴/字體質(zhì)量好,Unicode還含語義符號和算法/免費/字體質(zhì)量不太好;所以,Unicode的使用更為廣泛些。UTF是什么?它有哪些具體編碼方式?這些方式各有什么特點?答:UTF = Unicode/UCS Transformation Format 統(tǒng)一碼/通用字符集轉(zhuǎn)換格式,是一類具體的字符編碼方式;UTF

9、-8每個字符16個字節(jié)的變長編碼,與CPU的字節(jié)順序無關,主要適用于西文ASCII編碼;UTF-16每個字符2或4個字節(jié)的變長編碼,與CPU的字節(jié)順序有關,無法相容于ASCII編碼,主要適用于中文編碼;UTF-324個字節(jié)的通用編碼,適用于整個Unicode/ UCS。文字輸出方式包括哪兩大類?答:圖形(圖符)、聲音(語音)。字形技術(shù)含哪三個方面?答:字型、字體、字庫。有哪三種字型?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答:點陣字位圖、顯示快、占空間(字庫大)、放大后有馬賽克效應,已被淘汰;矢量字單線條、字庫小、算法簡單、難看、只用于筆式繪圖儀(少見);輪廓字用曲線描繪字的輪廓、輸出效果好、所見即所得、可無級放大

10、、易實現(xiàn)空心/陰影/填充/變形等各種特效功能,是現(xiàn)代的主流字型。輪廓曲線一般采用二、三次B樣條或Bezier曲線。常用的漢字字體是哪幾種?它們各用于哪些方面?答:宋體/正文;仿宋體/正文及摘要等;黑體/標題及工藝美術(shù);楷體/中小學教材的正文及工藝美術(shù)等。語音輸入與語音輸出的核心技術(shù)各是什么?答:語音識別技術(shù)、語音合成技術(shù)。給出TTS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譯文,并描述其系統(tǒng)的構(gòu)成。答:Text-To-Speech,文語轉(zhuǎn)換;文本分析(通過對輸入文本進行詞法分析、語法分析,甚至語義分析,從文本中抽取音素和韻律等發(fā)音信息)+ 語音合成(使用從文本分析得到的發(fā)音信息去控制合成單元的譜特征(音色)和韻律特征(

11、基頻、時長和幅度),送入聲音合成器(軟件或硬件)產(chǎn)生相應的語音輸出)。第3章 音頻音頻的英文是什么?它與聲音有什么區(qū)別?音頻一般分為哪三類?答:audio;音頻指人能聽到的聲音(20Hz20kHz),不包括次聲和超聲;話音、音樂、其他(環(huán)境聲、音效聲、自然聲)。室溫下空氣中的聲速是多少?答:340 m/s。聲音是一種什么樣的波?與水波有何區(qū)別?一般用哪兩個物理量來描述?答:縱向壓力波(縱波或疏密波);水波為橫波;振幅和頻率。什么叫純音?什么叫復音?怎樣確定復音的音高?答:具有單一頻率的聲音;具有多種頻率成分的聲音;基頻。什么叫基音和諧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答:和諧復音中具有基頻的聲音(其頻率

12、是和諧復音中的最低頻,且通常具有最大振幅)、頻率是基頻整數(shù)倍(諧頻)的聲音(也叫泛音);諧音的頻率是基音的整數(shù)倍。聲音有哪三個要素?它們的含義是什么?答:音調(diào)(tone)人耳對聲音高低的感覺,主要與聲音的頻率有關、響度(loudness)對聲音強弱的主觀感知,一般用無量綱的聲級(soundlevel)表示(單位為dB分貝)、音色(timbre)人們區(qū)別不同發(fā)聲體的主觀感覺,每個人和每種樂器都有各自的音色。音色主要是由復音中不同諧音的分布和組成所決定的,其他影響因素還有聲音的時間過程。人類聽覺的頻率范圍是什么?語音的頻率范圍又是什么?答: 20Hz20kHz;300Hz3000 Hz。人耳有哪些

13、部分構(gòu)成?它們各有什么功能?答:人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nèi)耳三個部分。外耳由耳廓(用于區(qū)分聲源位置)和耳道(諧振腔)構(gòu)成;鼓膜處在外耳和中耳之間(用于傳導聲音);中耳包含三根聽骨及通向咽腔的耳咽管(平衡氣壓、保護內(nèi)耳、匹配阻抗);內(nèi)耳則包括耳蝸(柯蒂器負責聽覺)、前庭和三半規(guī)管(平衡覺感受器)和聽神經(jīng)等部分。聽覺有哪些有用的感知特性? 答:聽閾曲線(不能感知弱低音)、(頻域、時域和中樞)掩蔽效應。模擬信號與數(shù)字信號的區(qū)別在哪里?如何將音頻信號數(shù)字化?答:模擬信號在時間和幅度上都是連續(xù),數(shù)字信號在時間和幅度都用離散的數(shù)字表示;采樣+量化。如何確定無損數(shù)字化的采樣頻率? 按Nyquist采樣定理語音和

14、音樂之無損數(shù)字化的采樣頻率各是多少?答:按Nyquist采樣定理采樣頻率不低于聲音信號最高頻率的兩倍;2*3kHz = 6kHz、2*20kHz = 40kHz。MIDI的英文原文與中文譯文各是什么?與波形數(shù)據(jù)相比MIDI有哪些優(yōu)缺點?答: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樂器數(shù)字接口;優(yōu)點文件小、容易編輯、常用作背景音樂;缺點不能表示人聲。與MIDI相關的標準還有哪些?答:GM( General MIDI,通用MIDI)、XMF (eXtensible Music Format,可擴展音樂格式)、MIDI XML。音樂生成方法有哪兩種?它們各有什么特

15、點?答:調(diào)頻和波表;調(diào)頻將數(shù)字表示的簡單樂音波形用計算機組合起來,通過數(shù)模轉(zhuǎn)換器DAC來生成樂音,簡單便宜,有些失真;波表把真實樂器發(fā)出的聲音以數(shù)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播放時改變播放速度和音量,從而生成各種音階和大小的音符,比調(diào)頻法所產(chǎn)生樂音更逼真,但較貴。MIDI的控制器與音序器各起什么作用?以電子琴和計算機為例說明之。答:控制器輸入音符、音序器合成音樂;電子琴控制器=鍵盤、音序器=處理芯片;計算機控制器=鍵盤或MIDI文件、音序器=聲卡芯片。多音色和復音的含義是什么?答:多音色指能同時播放多種不同樂器的聲音、復音指合成器一次能夠同時播放的音符數(shù)。聲卡有哪些功能和指標?答:功能錄制與播放、編輯與

16、處理、MIDI音樂合成、(文語轉(zhuǎn)換與語音識別);指標聲道數(shù)(1/2/5.1/6.1/7.1)、合成方法(調(diào)頻/波表)、復音數(shù)(11/22/32/64/4096)、采樣頻率(11/22/44.1/48/96/192)、量化精度(8/16/24)。窄帶和寬帶音頻信號各指什么?答:窄帶(3.4kHz)話音信號、寬帶(20kHz)音樂及其他音頻信號。話音編碼有哪三類?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答:波形編碼音質(zhì)好但數(shù)據(jù)量大、音源編碼數(shù)據(jù)量小但音質(zhì)差、混合編碼數(shù)據(jù)量中等且音質(zhì)較好PCM的英文原文與中文譯文各是什么?PCM編碼的含義是什么?答:Pulse Code Modulation,脈沖編碼調(diào)制;最簡單的波形編

17、碼,只是對輸入信號進行采樣和量化(離散化)。律與A律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答:都為對數(shù)型非線性量化的PCM;具體對應關系和適用地區(qū)不同:律純對數(shù)、用于北美和日本等地區(qū);A律分段函數(shù):信號小時為直線/信號大時為對數(shù)、用在歐洲和中國大陸等地區(qū)。數(shù)字通信中的T1/E1等級及其數(shù)據(jù)率是如何制定的?答:話音通信中的時分多路復用,每一個話路的數(shù)據(jù)傳輸率8kHz8b=64kb/s;T1=24路制1544kb/s;E1=30路制2048kb/s給出差分編碼與自適應編碼的思路。答:差分編碼是對預測的樣本值與原始的樣本值之差進行編碼。由于話音樣本之間存在相關性,差值幅度的變化就比原始話音樣本幅度值的變化小,因此量

18、化位數(shù)較少;自適應編碼是根據(jù)輸入信號幅度大小來改變量化階大小的一種波形編碼技術(shù)。語音處理可分為哪三類?它們各有什么特色?答:語音通信(人人)、語音合成 (機人)、語音識別(人機)。根據(jù)識別對象不同,語音識別可分為哪兩類?它們的主要應用各是什么?答:語音內(nèi)容識別(語音輸入/聲控)、講話人識別(聲紋口令、罪犯確認)。第4章 圖形與圖像人眼有哪些主要部分構(gòu)成?它們各有什么功能?與照相機進行對比。答:人眼由眼球和眼球壁構(gòu)成。眼球從前到后為:晶狀體(調(diào)焦距)、房水和玻璃體(保護視網(wǎng)膜和緩沖震動);眼球壁從外到內(nèi)為:角膜(聚焦,鏡頭)、鞏膜(眼白,鞏固和保護眼球)、虹膜(含瞳孔,調(diào)光圈)、睫狀體(內(nèi)含睫狀

19、肌,可調(diào)節(jié)晶狀體的形狀)、脈絡膜(含豐富黑色素細胞,可吸收外來雜散光、消除光線在眼內(nèi)的亂反射)、視網(wǎng)膜(含感光細胞,感知光和色,底片)、視神經(jīng)(傳導光電信號到大腦)。眼皮(快門) 角膜(鏡頭) 虹膜/瞳孔(光圈) 晶狀體(焦距) 視網(wǎng)膜(底片)。視網(wǎng)膜中有幾類感光細胞?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和功能?答: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視錐細胞(稀疏,明視,對弱光不敏感,分成紅綠藍三種)負責色覺、視桿細胞(密集,暗視,對弱光敏感)負責光覺。人類的視覺可以分成哪些方面?各有什么特點或指標?答:光覺(明適應過程1分鐘、暗適應過程30分鐘)、形覺(最高分辨力為1分度,近視291點/英寸)、色覺(400750納米)、立體

20、覺(存在錯覺)和運動覺(15位移和60100毫秒的離散運動視覺)。視覺滯留是怎么一回事?有什么用處?答:由于人眼感光需要一定時間,所以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中成像后,并不立即消失,會滯留一段時間(25100毫秒);觀看電影、電視和動畫(將本來離散的畫面,看成連續(xù)的)。光的三個要素是什么?顏色的三個特性又是什么?它們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答:主波長、純度、輝度;色調(diào)、飽和度、明度;后者由前者的對應要素決定。給出明度(brightness)、亮度(luminance)和光亮度(lightness)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答:明度是視覺系統(tǒng)對可見物體輻射或者發(fā)光多少的感知屬性、亮度是用反映視覺特性的光譜敏感函數(shù)加權(quán)之后得到的

21、輻射功率(光的強度)、光亮度是人的視覺系統(tǒng)對亮度的感知響應值;明度為主觀特征,不好度量;亮度是客觀物理量,容易計算,但與主觀感覺有差距;光亮度則是根據(jù)物理量計算出來的與主觀感覺相近的值。CIE的XYZ與RGB有什么區(qū)別? CIE的xyY色度圖與XYZ顏色空間有什么聯(lián)系?答:RGB為與設備相關的顏色空間,且配色時R會出現(xiàn)負值;XYZ是CIE在RGB模型基礎上,用數(shù)學的方法推導出來的與設備無關的理論三基色之顏色系統(tǒng);xyY為XYZ顏色空間上的X+Y+Z=1平面。顏色空間是幾維的?常用的顏色模型有哪一些?答:三維;RGB、CMY、HSL、YCrCb。HSL模型中各個字母的含義是什么?給出其對應的顏色

22、空間的形狀及各個坐標的意義。答:H(hue色調(diào))、S(saturation飽和度)、L(lightness亮度);雙六角錐體;柱面坐標,z軸=L亮度、極徑r=S飽和度、極角=H色調(diào)。說出光電三原色與色料三原色的內(nèi)容、混色原理和應用。答:光電三原色為紅R、綠G和藍B,混色滿足加色原理,主要用于顯示;色料三原色為青色C、品紅M和黃Y,混色滿足減色原理,主要用于打印和印刷。矢量圖(圖形)與點陣圖(圖像)各有什么特點?它們之間如何轉(zhuǎn)換?答:矢量圖用一系列計算機指令來表示一幅圖,優(yōu)點文件小、易編輯修改、可無級放大,缺點難逼真、顯示慢,適用于簡單的人造圖形;點陣圖為像素點表示的光柵圖像,優(yōu)點逼真、顯示快,缺點文件大、難編輯修改、放大會產(chǎn)生馬賽克,適用于復雜的自然圖像;光柵化:矢量圖點陣圖;矢量化:點陣圖矢量圖。真彩色(直接色)與偽彩色(索引色)的區(qū)別在哪里?答:真彩圖的每個像素值為RGB三個基色分量;而偽彩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