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前景_第1頁
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前景_第2頁
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前景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進呈現(xiàn)狀與前景引言用自然植物纖維與來源于石油資源的高分子塑料,制備木塑復合材料興起于20 世紀 80 年月,迄今已有多種產品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生產。據(jù)統(tǒng)計,在北美和歐洲地區(qū),這種復合材料的產量已由1995 年的50 萬t 增加到2022 年的685 萬t,其中2022 至 2022 年的增長率到達了 40%左右1。近年來,隨著人們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增加,以及對能源危機和資源約束生疏的漸漸加深,用植物纖維材料與來源于植物資源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替代來源于石油資源的不行生物降解塑料),制備環(huán)境友好的生物質復合材料(bio-composites)的爭辯受到極大關注,并漸漸成為復合材料進展的

2、必定趨勢2,被認為是 21 世紀最有進展前景的材料之一。自然纖維/可生物降解塑料制造的生物質復合材料(簡稱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是用木材、竹材、棉、麻及農業(yè)剩余物等自然植物纖維,與各種來源于植物資源、且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塑料,如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內酰胺(PCL)等,通過共混、擠出、熱壓、注塑等工藝,制備的生物質復合材料,是一種環(huán)境完全友好的生物質復合材料??山到馍镔|復合材料的進展背景11 世界能源態(tài)勢由于石油是不行再生的資源,隱藏量有限,迫使人們更加關注可再生資源的開發(fā)利用。依據(jù)美國信息能源署的推測,到 2025 年,世界石油資源的貯量(包括未探明貯量)為 2

3、9 468 億桶。按 2022 年世界石油消耗量為 08 億桶/天,2030 年消耗量增加到 118 億桶/天估算,目前探明的石油資源僅可再用 30 多年3。為應對日益靠近的能源危機和資源約束,一些利用可再生資源,如木材或其他植物等,生產型高分子材料,替代以石油資源為來源的傳統(tǒng)高分子材料的技術也應運而生。目前已有從玉米淀粉中制備乳酸, 再合成高分子量聚乳酸等批型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并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生產。12 環(huán)境保護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進展,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消耗著大量不行分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如包裝袋、餐盒、醫(yī)用及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具等, 并產生著大量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在自然條

4、件下極難分解,如承受填埋處理,將占用大量土地,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峻負擔與污染。而材料中的一些有毒氣體或有機物釋放物質,還會危害人體安康。環(huán)境污染與環(huán)境負擔的問題正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的關注。依據(jù) 2022 年 9 月國家環(huán)??偩趾蛧医y(tǒng)計局聯(lián)合公布的中國綠色國民經(jīng)濟核算爭辯報告(2022),2022 年全國因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為 5 118 億元, 占當年 GDP 的 305%。虛擬治理本錢(指目前排放到環(huán)境中的污染物,依據(jù)現(xiàn)行的治理技術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的支出)為 2 874 億元,占當年 GDP 的 108%,而這實際上只是實際資源環(huán)境本錢的一局部。由此可見,削減污染、保護環(huán)境已經(jīng)

5、成為國民經(jīng)濟進展面臨的緊迫任務,開發(fā)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的材料,也就成為了材料科學領域進展的優(yōu)先選擇。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進展意義21自然植物纖維的特性自然纖維來源于木材、竹材等植物,只要大量種植,就可以持續(xù)地利用。樹木不僅生長過程對環(huán)境友好,而且其材料加工利用和廢棄后,也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是一種環(huán)境完全友好的生物質材料,與塑料、鋼鐵等對環(huán)境造成日益嚴峻負擔的材料相比,木質材料的優(yōu)勢將越來越明顯,應用將再次受到關注。但由于木質材料存在構造變異性大、材料性能不均勻的缺點,使用受到肯定限制。但假設將木質材料經(jīng)過構造設計或與其他材料復合,可改善其性能,擴大應用范圍。22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特性可生物降解

6、塑料,如聚乳酸等,廢棄后可在堆肥條件下自行降解成 H2O 和CO2,是完全無毒的低分子物質,而且降解產物經(jīng)光合作用還可再形成淀粉等物質, 成為聚乳酸合成的起始原料,實現(xiàn)干凈的碳循環(huán),是一種完全具備可持續(xù)進展特性的環(huán)境友好的高分子材料4,被稱為“21 世紀的環(huán)境循環(huán)材料”。但是,聚乳酸等生物塑料與其他高分子材料一樣,耐熱性差,材料彈性模量易隨溫度上升而明顯下降,使用也受到肯定限制。另外,其本錢高,也是目前制約大量應用的另一個緣由。自然纖維材料與可生物降解塑料各具優(yōu)缺點,用其制備生物質復合材料,既可改善其性能,又能降低本錢,正成為復合材料爭辯領域的熱點。23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特點自然植物纖維原

7、料來源廣泛,而且可以再生,材料本錢低廉,與可生物降解塑料復合,可以降低復合材料的本錢5;可降解生物復合材料使用后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更重要的是來源于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可局部替代現(xiàn)有的石油產品6;改善了材料的性能,擴大了材料的應用領域;廢棄后可以自行分解,不污染環(huán)境,有助于保護環(huán)境;相對于使用合成樹脂的生產的木質復合材料而言,該材料屬無甲醛釋放、完全環(huán)保的復合材料,符合木質材料的進展方向。在肯定的溫度、濕度及微生物條件下,可實現(xiàn)生物降解。而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這種生物質材料是不會發(fā)生自然降解,具有足夠長的使用周期。24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應用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爭辯,是隨著人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資

8、源可持續(xù)利用的關注,以及近幾年可生物降解塑料在工業(yè)上的應用后才開頭得到重視的7。日本已將生物降解塑料作為繼金屬材料、無機材料、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類材料”。近些年來,在汽車工業(yè)中,自然植物纖維增加的復合材料被成功地替代玻璃纖維增加復合材料,用于生產汽車零部件,這種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應用, 也正引起包括汽車行業(yè)在內的很多相關行業(yè)的極大關注??山到馍镔|復合材料的進呈現(xiàn)狀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在近 10 年才開頭爭辯。較早開展相關爭辯的是澳大利亞的 Wollerdorfer 和德國的 Bader9,1996 年曾承受亞麻和黃麻分別與PBS(Bionolle(3020)、PHB(Biopol(D

9、300G)、纖維素乙酸酯(Biocell(163)及淀粉塑料共混物等制備生物質復合材料,通過對不同纖維與不同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復合, 比較與評價材料的性能,認為多糖類的纖維素乙酸酯塑料與麻纖維復合時,材料的性能相對較好。目前,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開展的相關爭辯,主要集中于根本復合工藝參數(shù)及復合機理10、復合材料生物降解特性11及界面改性12等方面。如日本松井株式會社于 2022 年初開頭用可生物降解聚乳酸與木粉復合,制備生物質復合材料的爭辯與開發(fā),到 2022 年,木粉與聚乳酸塑料的比已經(jīng)到達 7525,且復合材料獲得較好的物理力學性能(見表 1)13。此外,由日本近幾大學和日本大陽株式會社

10、共同開發(fā)的木纖維/聚乳酸生物質復合材料,已將木纖維的用量增加到 85%。在我國,相關的爭辯起步較晚,目前國內只有筆者在國外培訓學習的根底上,從木纖維與可生物降解塑料復合的影響因子角度,進展木纖維與聚乳酸等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復合機理、產品特性及其制備等技術關鍵的爭辯14??山到馍镔|復合材料的進展前景依據(jù)美國能源部“植物及糧食基可再生資源技術路線圖”的規(guī)劃,到 2022 年,根本化學建筑材料中,植物基可再生資源材料利用要到達 10%;2050 年到達 50%8,預示著生物復合材料進展的巨大前景。在我國制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進展規(guī)劃綱要(20222022 年)中,已經(jīng)把“開發(fā)具有自主學問產權的生

11、物基材料裝備”,作為我國農業(yè)領域里“農林生物質綜合利用”中的優(yōu)先進展課題。而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屬完全生物基的材料,符合國家的環(huán)保政策和國際復合材料進展趨勢。目前雖然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生產本錢遠高于一般塑料,還未被大規(guī)模地應用。但其優(yōu)越的性能,呈現(xiàn)了良好的進展前景。主要應用領域有:汽車零部件 目前汽車部件大量承受塑料制品,其中很多汽車的內飾部件, 如德國奧迪、寶馬、奔馳及群眾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型轎車中,門護板、座位靠背、儀表板等部件,都承受的是一般塑料或纖維/一般塑料復合材料(如塑料部件、聚丙烯木粉板、木纖維/合成纖維復合材料、麻纖維/塑料復合材料等),每輛轎車自然植物纖維的使用量多達 20 kg

12、15,但是所用塑料都是不行降解的。目前,歐洲汽車制造商已經(jīng)開頭對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用于汽車內飾件進展爭辯,并將該類材料作為早期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建筑及公共設施部件 室內裝飾與裝飾材料也將是可降解生物質復合材料的重要應用領域。由于材料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特性,還可以用于各種對環(huán)境保護要求較高的場所,如自然風景保護區(qū)短期使用的設施或裝置、護欄等。另外,還可用于替代目前常規(guī)木質材料及塑料材料的應用領域。參考文獻:Morton J, Quarmley J, Rossi LCurrent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 for natural and woodfiber-plast

13、ic compositesCWisconsin, USA,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Woodfiber-Plastic Composites, 2022:3-6Baillie CEco-composites J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63):1223-1224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U S Department ofEnergy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22 R/EB wwwEiadoe gov/oia

14、f/ieo/indexhtml4錢以宏聚乳酸酯及其降解特性J紡織導報,2022(4):38-42Peterson S, Jayaraman K, Bhattacharyya DForming performanceand biodegradability of woodfiber-biopolTMcompositesJComposites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incorporating), 2022, 33(8): 1123-1134Lunt JLagre-scale production, propertiesand comme

15、rcial applicationsof polylactic acid polymers J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7(59):145-152Lee S H, Ohkita T, Kitagawa K, et alMechanical and thermalflow properties of woodfiber-biodegradable polymers compositesJJ Appl Polym Sci, 2022(90):1900-1905Mohanty A K, Mistra M, Drzal L TSustainable bi

16、o-composites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greenmaterials world J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2022, 10(1/2): 19-25Wollerdorfer M, Bader HInfluence of natural fibers on themechanical properties ofbiodegradable polymers J IndustrialCrops and Products, 2022(8)

17、: 105-112Oksman K, Skrifvars M, Selin JNatural fibres as reinforcement inpolylactic acid (PLA) compositesJComposites Science andTechnology, 2022(63):1317-1324Teramoto N, Urata K, Ozawa K, et alBiodegradation of aliphaticpolyester composite reinforced by abaca fiberJPolymer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18、2022(86):401-409Lee S H, Ohkita T, Kitagawa KEco-composite from poly(lacticacid) and bamboo fiber J Holzforschung, 2022,58(5):529-536松井株式會社應用技術開發(fā)木粉-可生物分解樹脂復合木質型材R第 19 次木質人造板及木質復合材料研討會暨木塑復合材料爭辯會第 4 次公開演講會,日本京都大學木質材料爭辯所, 2022:11-17Guo W J, Okamoto T, Takatani M, et alThe evironmentalfriendly wood/polylactic acid compositesCNanjing, 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