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課件(-74張)_第1頁
一起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課件(-74張)_第2頁
一起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課件(-74張)_第3頁
一起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課件(-74張)_第4頁
一起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課件(-74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目標2.學習要點3.基本概念4.基本內(nèi)容6.復習思考題5.教學活動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1.教學目標2.學習要點3.基本概念4.基本內(nèi)容6.復習思考教學目標

通過對人生觀、人的本質(zhì)、人的需要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批判人性自私論,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目的,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增強抵御挫折的能力,堅持科學的人生價值取向,正確處理奉獻和索取的關系,實現(xiàn)人生價值。

教學目標通過對人生觀、人的本質(zhì)、人的需要的學習學習要點1.人的本質(zhì)、人的需要的科學理論要點2.如何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3.人生態(tài)度的特點、類型及人生境遇的思考

4.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方法。學習要點1.人的本質(zhì)、人的需要的科學理論要點2.如基本概念

人生觀是人們對于人生的根本觀點,就是人們對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義、價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問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態(tài)度。

人的需要即人的欲求,是人對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客觀條件的依賴和要求,表現(xiàn)為人的一種匱乏狀態(tài),是人從事實踐活動的內(nèi)驅(qū)力?;靖拍钊松^是人們對于人生的根本觀點,就是

人生態(tài)度是指人們對待自我、他人和客觀事物所持的基本態(tài)度。

人生價值即作為主體的人的需要同客體的人能否滿足這種需要的一種關系,亦即客體的人對主體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關系。

社會價值是指個體的人生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即個人對社會需要的滿足、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人生態(tài)度是指人們對待自我、他人和客觀事物所持的基(一)人生觀的涵義

1.人生觀是人們對于人生的基本觀點,就是人們對于人生的根本目的、意義、價值和人生的道路等重大問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態(tài)度。

一、人生觀基本內(nèi)容(一)人生觀的涵義1.人生觀是人們對于人生的基本

2.人生觀的內(nèi)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意義(人為什么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人生價值(人生的價值是什么?什么樣的人生才有價值?);人生態(tài)度(在順境和逆境狀態(tài)下如何做人、行事)。人生觀2.人生觀的內(nèi)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意義(人為什么活關于人生意義(一)意義和人生意義

意義:通俗的理解是指做一件事情的好處、作用、功能、價值等等。人生的意義:指生命(存在、活動、過程等)對人來說的好處、作用、價值等。關于人生意義(一)意義和人生意義

(二)否定人生意義的幾種觀點“命定論”:以出生、遭遇等的不可選擇性否定人生的意義。人生不是毫無選擇。自我意識形成以后對交往對象、生活環(huán)境、就讀的學校和專業(yè)、從事的職業(yè)等等,都是可以選擇的。人生意義的決定性因素不是命定因素,而是主體因素。(二)否定人生意義的幾種觀點“命定論”:以出生、遭遇等的不可“有限論”:以生命的有限性(死亡)否定人生的意義。

死亡僅僅是肉體的消失,而不是一切的消逝,死亡不等于“無”,一個人的形象、精神、品格等可以長久地活在人們的心中。死亡僅僅是生命個體的結(jié)束。死亡不是意義和價值的“中斷”或“毀滅”,后人會繼承前人未竟的事業(yè)。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是有限的,生命的有限不僅不是對其意義的否定,相反,恰恰是對生命可貴的證明。

“有限論”:以生命的有限性(死亡)否定人生的意義。“苦海論”:以人生痛苦的存在否定人生的意義。

人生不僅僅是痛苦,也有許多歡樂。如愛的歡樂、成功的歡樂、各種享受的歡樂等等。痛苦和歡樂本身是不可分離的。真正的歡樂是在對痛苦體驗的對比中產(chǎn)生的。痛苦不是對人生意義的否定,而是對感受人生意義的必要前提和鋪墊?!翱嗪U摗保阂匀松纯嗟拇嬖诜穸ㄈ松囊饬x。人要敬畏生命,珍惜人生,熱愛生活。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誰都不可能重新來過?!澳昴隁q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關漢卿)生命是有限的、最寶貴的。生命是一切價值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一切需要珍惜的事物中最值得珍惜的東西。(三)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要敬畏生命,珍惜人生,熱愛生活。(三)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要有人生的理想、目標和信念李大釗說過:“青年呵!你們將開始活動以前,應該定方向。比如航海遠行的人,必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才能有達到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隨風漂轉(zhuǎn),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三)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要有人生的理想、目標和信念(三)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要不斷地思考、探索、實踐人生。蘇格拉底說過:“未經(jīng)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思考就是對人生意義的探索、追求、品嘗、體驗。人的受教育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不斷提高對人生的思考水平和境界的過程。大學對我們的意義不僅是知識的增長,視野的開闊,也是對人生意義思考和探索水平的深化和提升。

(三)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要不斷地思考、探索、實踐人生。(三)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二)人生觀的作用人生觀是確定人生方向和選擇人生道路的指南,對人生實踐起著方向盤的作用。從根本上決定和影響著人生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做人的向?qū)?,是發(fā)展人生的動力和評價人生價值的根據(jù)。對成才方向的選擇起決定作用對成才目標的實現(xiàn)起關鍵作用正確人生觀是獲得科學知識的精神動力(二)人生觀的作用人生觀是確定人生方向和選擇人生道路的指南,1.道教的人生觀(肉體不滅、得道成仙)2.佛教的人生觀(人生痛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離別、求不得、五取蘊,修行以求得涅磐)3.儒家的修齊治平型人生觀(三)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生觀1.道教的人生觀(肉體不滅、得道成仙)(三)中國歷史上有代表4.縱欲任性型人生觀(人生苦短,及時行樂)5.庶人的安居樂業(yè)型人生觀(無饑無寒,平安一生)6.世俗升官發(fā)財型人生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代表性的人生觀4.縱欲任性型人生觀(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代表性的人生觀二、人的本質(zhì)(一)人性與人的本質(zhì)(二)“人性自私論”的思考問題:人性善還是人性惡?人性是自私的嗎?二、人的本質(zhì)(一)人性與人的本質(zhì)(二)“人性自私論”的1.人的共同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自然本能)。2.人的根本屬性,即人的社會屬性(理性、意志、能動性、自我意識、倫理觀念)。3.人的共同屬性與根本屬性的關系。馬克思:人是最名符其實的政治動物,是一種合群的動物(受社會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的制約)恩格斯:人來源于動物,這一事實已決定了人永遠不能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于擺脫的多少,在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4.人的本質(zhì)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性論1.人的共同屬性,即人的自然屬性(自然本能)。人性論三、人的需要

1.涵義:人的需要即人的欲求,是人對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客觀條件的依賴和要求,表現(xiàn)為人的一種匱乏狀態(tài)。

2.基本特征:多樣性、多層次性、階段性、階級性、遞增性、制約調(diào)控性。(一)人的需要的涵義及其基本特征三、人的需要1.涵義:人的需要即人的欲求,是人對

1.個人需要,即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包括:個人生存、享受、發(fā)展、交往、勞動、成就等需要。

2.社會需要,即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包括:社會共存、信息、生產(chǎn)、發(fā)展等需要。(二)人的需要的類型1.個人需要,即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包括:個人(三)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關系

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兩者相互滲透、互相依存,其中有共同性或一致性的方面,也有差別性或不完全一致的方面。(三)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關系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兩(四)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述評

馬斯洛(1908-1970),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把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激勵與個性》1954):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四)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述評馬斯洛(1908-1

1、看到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需要,有其合理性一面。

2、沒有聯(lián)系社會需要考察個人需要,只從個人需要出發(fā),易導致個人利益、個人欲望的無限膨脹。

3、把低層次需要的滿足作為追求高層次需要的前提,否定人的主觀能動性,沒能看到不同層次需要之間的聯(lián)系,忽視高層次需要對低層次需要的統(tǒng)攝作用。簡單述評簡單述評1.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對社會具有依賴性和能動性。

2.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提倡社會本位,不否定個人利益。

3.個人與社會何者為目的,何者為手段:個人與社會兩者互為手段、互為目的。如何對待“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對社會具有依賴性和能動性(一)人生態(tài)度的涵義、特點和作用

1.涵義:人生態(tài)度是指人們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影響教育下,經(jīng)過自我生活體驗所形成的關于人生問題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及其表現(xiàn)。

2.特點:(1)態(tài)度的穩(wěn)定性(2)態(tài)度的相對性

(3)態(tài)度的矛盾性

(4)態(tài)度的協(xié)調(diào)性(5)態(tài)度的隱蔽性

。

3.作用:實現(xiàn)人生價值、承擔時代使命、選擇人生道路、更好地安身立命。四、人生態(tài)度(一)人生態(tài)度的涵義、特點和作用1.涵義:人

1.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消極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充滿煩惱,毫無樂趣,人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無力選擇自己的前途。)片面夸大困難和不利因素,低估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能認識事物本身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二)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1.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二)兩種不同的人生1.正確對待順境與逆境2.正確對待苦與樂3.正確對待榮與辱(三)樹立科學、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1.正確對待順境與逆境(三)樹立科學、樂觀、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1、挫折: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于遇到障礙和干擾,其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的狀態(tài)。

2、挫折感:由挫折所引起的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四)正確對待人生挫折挫折與挫折感1、挫折: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于遇到障礙和干1.自然挫折:由自然原因?qū)е碌拇煺?.社會挫折:由社會原因?qū)е碌拇煺?.自我挫折:由自我原因?qū)е碌拇煺鄞煺鄣姆诸?.自然挫折:由自然原因?qū)е碌拇煺鄞煺鄣姆诸惔煺酆蟮姆磻N類

1.文飾作用(過分“合理化”,防礙個體積極追求需求滿足);2.壓抑作用;

3.否認作用;4.投射作用(以己度人);5.曲解作用;6.退行作用(成人低幼化);7.幻想作用;8.轉(zhuǎn)移作用;9.隔離作用;10.抵消作用;11.反向作用(口是心非);12.升華作用(轉(zhuǎn)變行為,為社會所接受);

13.補償作用。挫折后的反應種類1.文飾作用(過分“合理化”,防礙個挫折后的對抗行為

1.理智的對抗行為:改變策略,再作嘗試;“合理化”的自我開解,有助于個體接受現(xiàn)實,適應社會

。

2.非理智的對抗行為:消極對抗、發(fā)泄不滿情緒、侵犯行為、厭世情緒。。挫折后的對抗行為1.理智的對抗行為:改挫折的容忍力影響一個人的挫折容忍能力的因素有:1.思想政治因素2.生理因素3.遭受挫折的經(jīng)驗4.對挫折的思想準備挫折的容忍力影響一個人的挫折容忍能力的因素有:1.思想政治六、人生價值的真諦

(一)人生價值及其特征

1.價值:指客觀事物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關系屬性,即客體對主體的有用性。

2.人生價值:指作為客體的個人的認識實踐活動滿足作為主體的社會與自身的需要這種關系屬性。六、人生價值的真諦(一)人生價值及其特征1.3.人生價值的特征(1)人生價值體現(xiàn)了人的能動的創(chuàng)造力。(2)人生價值表現(xiàn)為人的潛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統(tǒng)一。(3)人既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和消費者。3.人生價值的特征(1)人生價值體現(xiàn)了人的能動的創(chuàng)造力。(二)人生價值在于個人對社會的貢獻

人是社會的人,個人是作為社會的一員而存在的。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社會是主導,個人離開社會無價值可言。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生的價值首先在于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三)人生價值是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二)人生價值在于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人是社會的人,(四)人生價值的評價

人生價值的評價,是指人們依據(jù)一定的人生價值標準,通過社會輿論以及個人的內(nèi)心活動,對他人或自己同社會的行為關系作出有無積極意義或意義大小的判斷。(四)人生價值的評價人生價值的評價,是指人們依據(jù)一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和尺度

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是“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以及“主體對客體滿足程度的承認和尊重”,也就是把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與社會對個人的承認和尊重結(jié)合起來,割裂兩者的片面評價是不客觀的。

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和尺度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是“客

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以及社會對他的承認和尊重是評價人生價值的客觀標準,貢獻大小以及社會的承認和尊重程度是評價個人價值的基本尺度。人生價值評價的標準和尺度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以及社會對他的承認和尊重是評(五)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1.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1.經(jīng)濟條件2.政治環(huán)境3.思想環(huán)境(五)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1.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1.經(jīng)濟條件

2.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1.確立科學的人生價值目標

2.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和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

3.健康的身體、旺盛的精力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保證

4.把握時代價值觀念的變化的趨向,樹立競爭意識、創(chuàng)新觀念和開放意識2.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1.確立科學的人七、科學把握人生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四大關系:

自我身心關系個人與他人關系個人與社會關系人與自然關系七、科學把握人生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四大關系:心理修養(yǎng)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經(jīng)宣告: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而且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完滿狀態(tài)?!毙睦斫】凳侵敢环N持續(xù)的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同環(huán)境保持良好接觸的心理適應的能力。

心理修養(yǎng)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經(jīng)宣告:健康“不僅是沒一、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等曾列舉了正常心理的10條標準(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shù)墓纼r(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4)與周圍環(huán)境保持接觸(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具有從經(jīng)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8)適度的情緒表達及控制(9)在不違背團體的要求下,能作有限的個性發(fā)展(10)在不違背社會陳規(guī)之下,對個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如其分的滿足。一、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等曾列舉了正常心理的10條標準(1)充(1)心理行為是否符合年齡特征。(2)能否保持對學習有較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3)有無和諧的人際關系。(4)能否保持良好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5)能否保持完整統(tǒng)一的人格。二、衡量大學生心理是否健康的標準(1)心理行為是否符合年齡特征。二、衡量大學生心理是否健康的1、是否心理健康與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不能等同。2、心理健康與不健康不是涇渭分明的兩種心理狀態(tài),而是一種連續(xù)狀態(tài)。

3、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

4、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一種理想的尺度,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標準,而且為我們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5、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是能夠有效地學習、工作和生活。

三、正確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標準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是否心理健康與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不能等同。三、正確心理素質(zhì)的內(nèi)涵:

個體在活動中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對這種狀態(tài)的自我調(diào)整和控制的能力。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主要內(nèi)容:

充分的自信穩(wěn)定的情緒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四、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的內(nèi)涵:四、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1、充分認識良好心理素質(zhì)在成才中的作用。2、在追求和奮斗的實踐中鍛煉和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3、掌握心理調(diào)試的主要方法:(1)合理發(fā)泄(2)自我安慰(3)轉(zhuǎn)移(4)自我控制(5)升華(6)幽默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1、充分認識良好心理素質(zhì)在成才中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人際修養(yǎng)一、人際交往的含義及功能

含義:人際交往是人們之間的交流和往來,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為了滿足某種需要(物質(zhì)的、精神的)而進行的信息交流和情感聯(lián)系。功能:社會學習功能、協(xié)調(diào)功能自我認識功能、心理保健功能人際修養(yǎng)一、人際交往的含義及功能

大學是由家庭到社會,由依賴到獨立的準備和過渡階段。健康交往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

協(xié)調(diào)功能交往能協(xié)調(diào)人際矛盾沖突,使人際關系和諧融洽。人際交往能夠使個體密切合作,使整體功能大于個體功能之和。社會學習功能大學是由家庭到社會,由依賴到獨立的準備和過自我認識功能

以他人為鏡,從與別人的比較中認識自己。通過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和評價,客觀全面地認識自己。心理保健功能英國哲學家培根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薄叭绻粋€人有心事而無法向朋友訴說,那么他必然會成為傷害自己的人。”自我認識功能以他人為鏡,從與別人的比較中認1、儀表吸引由個人的長相、服飾、風度等外表特征而產(chǎn)生的吸引。長相是天生的,但服飾、姿態(tài)風度是可以自我塑造的。(微笑是最有效的吸引因素,有人說:“一個人的微笑比她美麗的衣衫更重?!?2、相鄰近吸引

由空間距離的鄰近形成的人際吸引。接觸的機會多,交往頻率高,有助于促進人際關系的發(fā)展。二、人際吸引的因素1、儀表吸引二、人際吸引的因素3、相似吸引

交往雙方由于某方面的相似(社會背景、個性特征、價值觀念等)而產(chǎn)生的吸引。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紐科姆的實驗表明:態(tài)度相似者相互間的吸引力較大。

4、互補吸引

交往雙方的知識、個性等特征相互構(gòu)成優(yōu)劣短長的互補和欣賞關系而產(chǎn)生的吸引。3、相似吸引交往雙方由于某方面的相似5、個性品質(zhì)吸引

由交往主體優(yōu)良個性品質(zhì)而產(chǎn)生的吸引。道德品質(zhì)是影響人際吸引最重要的個性因素。5、個性品質(zhì)吸引由交往主體優(yōu)良個性品質(zhì)而產(chǎn)三、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1、尊重原則

尊重他人指尊重他人的人格、個性與價值等。自尊指對自己人格和價值的肯定。2、誠信原則

“誠”即表里如一,信”即言行一致。誠信原則即誠實守信的原則。誠信不僅是個人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組織、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基本要求。誠信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全人類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三、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1、尊重原則3、互酬原則

交往雙方能互相關愛、理解、幫助,滿足對方的需要。交往中應該注重心理的互酬?;コ臧ㄎ镔|(zhì)和心理兩方面。4、寬容原則寬容對別人已經(jīng)認識到的非原則性錯誤不追究。是化解矛盾、隔閡、怨恨的溶解劑。寬容不等于軟弱無能,相反,其本身就是力量和勇氣的表現(xiàn)。3、互酬原則交往雙方能互相關愛、理解、幫助,滿足四、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方法(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SOLER技術

S----坐要面對別人

O----姿勢要自然放開

L----身體微微前傾

E----目光接觸

R----放松四、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方法(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條途徑

1、真誠對別人感興趣

2、微笑

3、多提別人的名字

4、做一個耐心的聽者,鼓勵別人談他們自己

5、談符合別人興趣的話題

6、以真誠的方式讓別人感到他很重要

--摘自卡耐基《怎樣贏得朋友,怎樣影響別人》

中譯本《人性的弱點》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條途徑1、真誠對別人感興趣(二)學會與別人友好地相處1、避免爭論2、尊重別人的意見,避免直接的指責3、如果自己錯了,就很快坦率承認4、真誠地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理解(三)、掌握批評藝術1、批評從稱贊和誠摯感謝入手2、批評前先提到自己的錯誤3、間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錯誤4、讓別人保住面子(二)學會與別人友好地相處1、避免爭論原則與人相處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想他人理解我我要先理解人我不能修正別人我只能修正自己信任你很真誠你在乎我你重視我你理解我我信任你技巧人際關系直接溝通團隊合作與人相處原則與人相處我怎樣對待別人想他人理解我我不能修正別人信任你很五、大學生的異性交往1、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普遍存在的原因:生理因素、生活環(huán)境、社會影響、價值觀念2、大學生戀愛的主要類型:精神滿足型、感官滿足型、功利滿足型3、大學生戀愛中存在的問題:動機不端正、標準不實際、方式不妥當4、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端正動機重人品、愛情貴專一、正確對待失戀五、大學生的異性交往1、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普遍存在的原因:生理因愛是一種默契;愛是一種犧牲;愛是諒解;愛是一種吸引;愛是追求幸福的過程;愛的前部分是風花雪月,中部分是柴米油鹽,后部分是永遠;愛是少了她渾身不自在,面對她也渾身不自在?!?,……討論:愛是什么?愛是一種默契;討論:愛是什么?

(一)把握愛情真諦

愛情,人類的高尚的情感,具有:兩個屬性;四個基本特征;一個根本目的。兩個屬性: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人類追求愛情,是追求富有情感的性愛,在確定與異性的關系時,是以善和美為基礎的,正是在愛情中尋找異性的善和美這一點上,使人類的性愛具有了一種崇高的精神價值。四個基本特征:強烈性、穩(wěn)定性、專一性、平等性一個根本目的: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的終生伴侶(一)把握愛情真諦愛情,人類的高尚的情感,具有:兩個(二)培養(yǎng)愛的能力迎接愛的能力,拒絕愛的能力,承受失戀的能力迎接愛的能力:注意區(qū)分兩個界限好感/愛情;友誼/愛情友情與愛情的區(qū)別:支柱不同:友誼是理解/愛情是情感地位不同:友誼是平等/愛情是一體體系不同:友誼是開放的/愛情是封閉的基礎不同:友誼是信賴/愛情是不安心情不同:友誼是充足感/愛情是欠缺感(二)培養(yǎng)愛的能力迎接愛的能力,拒絕愛的能力,承受失戀的能力敢于理智地拒絕不希望得到的愛情要掌握恰當?shù)木芙^方式

拒絕愛的能力承受失戀的能力應冷靜而理智地分析一下失戀的原因。失戀不失志,采取“升華”的方法。敢于理智地拒絕不希望得到的愛情拒絕愛的能力承受失戀的能力應冷(三)正確對待戀愛1、戀愛的審美境界2、戀愛中的不良認知3、不正確的愛情觀4、遵守戀愛道德戀愛的審美境界

在戀愛的過程中看中什么因素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從古至今,擇偶標準不斷變化,但大致包括六大要素:德、才、貌、物、勢、趣(志)。(三)正確對待戀愛1、戀愛的審美境界2、戀愛中的不良戀愛中的不良認知寂寞空虛談戀愛/情感需要談戀愛/從眾攀比心理驅(qū)動談戀愛/個人目的談戀愛

不正確的愛情觀愛情享樂論愛情至上論愛情功利論遵守戀愛道德戀愛自由嚴肅負責行為適度戀愛中的不良認知不正確的愛情觀愛情享樂論遵守戀愛道德戀愛自由(四)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1、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三種有代表性的觀點:動力論阻力論均衡論(四)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1、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三種有代表性的觀點2、愛情對人生的意義愛情是家庭社會幸福的基本保證愛情是戰(zhàn)勝人生困難的支柱愛情是事業(yè)成功的推動力不要誤把友誼當愛情不能錯置愛情的位置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對待愛情不能只重過程不重后果2、愛情對人生的意義愛情是家庭社會幸福的基本保證不

“利”

“弊”1、戀愛是浪漫的戀愛是隨意的,缺乏對愛情的真正理解。面對愛情中的摩擦與挫折,調(diào)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面對學習的壓力,如何協(xié)調(diào)與愛情的矛盾2、戀愛是令人激動的戀愛也使人沖動,加上這時迸發(fā)的激情往往大于自我控制,控制不好就會導致越軌行為,過早地結(jié)出苦澀的愛情之果3、戀愛是一種動力,可以幫助雙方提高。

更多見的是帶來更多的煩惱,影響學習效率4、戀愛可能有助于對異性了解戀愛限制了與更多異性交往,并不能真正了解異性。5、戀愛可以避免人際孤獨在某種程度上使人際關系更加疏遠。6、戀愛可以滿足自己情感的需要使自己的情感陷入兩人世界的狹小圈子里“利”

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傅雷曾經(jīng)給正在讀大學的兒子傅聰去信說:“學問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今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贝髮W不是被愛情遺忘的角落,但是,大學也決不是談情說愛的搖籃。傅雷所告誡的學業(yè)第一,愛情第二的原則對大學生處理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大學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成才的希望在這里播下種子一生的事業(yè)在這里打下基礎生命的歷程在這里開始飛躍大學生活的意義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傅雷曾經(jīng)給正在讀大學教學活動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蘇聯(lián))、《魯賓遜漂流記》丹尼爾·笛福(英國)、《老人與?!泛C魍绹?、《簡·愛》夏洛蒂·勃朗特(英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米蘭·昆德拉(捷克)、《歐也妮·葛朗臺》巴爾扎克(法國)、《肖申克的救贖》斯蒂芬·金(美)討論:人性是自私的嗎?金錢與幸福的關系。你有人生偶像嗎?請講述他的一個小故事。教學活動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復習思考題1.人生的特點是什么?人生觀的內(nèi)涵是什么?2.為什么說享樂主義人生觀是一種錯誤的人生觀?3.什么是人的本質(zhì)的科學描述?4.為什么說“人性自私論”是錯誤的?5.什么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復習思考題1.人生的特點是什么?人生觀的內(nèi)涵是什么?1、不是井里沒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夠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