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_第1頁
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_第2頁
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_第3頁
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_第4頁
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1掌握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將”。學習目標1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出塞》《夏日絕句》。3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渴望和平,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掌握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將”。學習目標1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2

王昌齡(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背景資料王昌齡(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3

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邊塞詩人。這樣一位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于《全唐詩》的,僅有14首。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4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5

會認的字會認的字6

會寫的字生字學習會寫的字生字學習7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8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9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10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11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12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13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14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15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16

多音字

還huán:還錢還鄉(xiāng)hái:還有還在教jiào:教誨教學相長jiāo:教書互教互學當dānɡ:擔當一馬當先

dànɡ:當鋪當做多音字還huán:還錢還鄉(xiāng)教jià17詞語學習但使:只要。龍城: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飛將:漢朝名將李廣。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教:令、使。詞語理解詞語學習但使:只要。詞語理解18胡馬:當時內地和外族間常發(fā)生戰(zhàn)爭。“胡馬”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涼州詞:唐代曲名,起源于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一帶。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間能夠發(fā)光。這里指極精致的酒杯。欲飲琵琶馬上摧:正要舉杯痛飲,卻聽到馬上彈起琵琶的聲音,在催人出發(fā)了。沙場:戰(zhàn)場。胡馬:當時內地和外族間常發(fā)生戰(zhàn)爭?!昂R”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19項羽:秦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后來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自殺。不肯過江東:項羽在與劉邦的斗爭中失敗,有人勸他東渡長江,再作打算。但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自殺身死。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東北流向,古人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qū)為江東。項羽:秦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后來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自殺。20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朗讀時,想象作者希望“龍城飛將”出現,早日平息戰(zhàn)亂,回轉家鄉(xiāng),讀出對和平的渴望。朗讀指導出塞朗讀指導21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朗讀時,帶著豪放詼諧、視死如歸的曠達和厭戰(zhàn)的情懷。涼州詞2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朗讀時可以聽著音樂,打著節(jié)拍,重讀加色詞語,讀出作者的愛國之情。夏日絕句23出塞出塞24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25

1.“出塞”是什么意思?

到邊關去守衛(wèi)邊疆。這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詩常用的題目。

2.用自己的話翻譯古詩。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zhàn)長久延續(xù)萬里征夫不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整體感知1.“出塞”是什么意思?整體感知26

1.第一、二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互文。

2.第一、二句詩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腦海里會浮現出怎樣一幅畫面?

這兩句詩提到了明月、邊關,人。我腦海中浮現了將士被迫告別親人,遠離家鄉(xiāng),來到千里之外的邊關守衛(wèi)邊疆。課文解讀1.第一、二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課文解讀27

3.詩人為何要提到明月和邊關呢?

大概是守衛(wèi)邊關的將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夜深人靜時,面對這蒼涼的邊關,舉頭望見那明月,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家鄉(xiāng)和親人來。4.詩人為什么在“明月”和“關”前面加上“秦時”和“漢時”兩個表明時間的詞?

說明邊塞上的戰(zhàn)爭經歷了很長時間,經歷了許多朝代,從未停止。3.詩人為何要提到明月和邊關呢?285.第一、二兩句詩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詩人對邊關將士們的同情。

6.“龍城飛將”是誰?

漢朝名將李廣。

7.第三、四句寫出了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戰(zhàn)亂,安定邊防。5.第一、二兩句詩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9

8.在這冷清的月色下,望著茫茫的黃沙,耳聽著呼呼的風聲,邊關的詩人和將士們心中會涌起什么怎樣的心情呢?

恨敵人入侵,很想早日打敗敵人,與家人團圓;怨朝廷腐敗。

8.在這冷清的月色下,望著茫茫的黃沙,耳聽著呼呼的風30《出塞》主要寫詩人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體現出了詩人對戰(zhàn)爭勝利的渴望與期盼以及對征戰(zhàn)將士們的信心。課堂小結《出塞》主要寫詩人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體現出了詩人31結構圖示明月關人——同情將士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

渴望國家安定結構圖示明月關人——同情將士但使龍城飛將在出渴望32涼州詞涼州詞33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341.什么是“涼州詞”?

涼州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整體感知1.什么是“涼州詞”?整體感知35

2.用自己的話翻譯古詩。

葡萄美酒倒?jié)M了華貴的酒杯,正要暢飲的時候,馬上的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戰(zhàn)。在沙場上醉倒了請你不要笑話我,古往今來,奔赴沙場的人中有幾個人能平安歸來?

2.用自己的話翻譯古詩。36

1.“飲”的是飲什么?

“飲”的是酒。

2.琵琶聲聽過嗎?有什么感覺?

琵琶聲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聽了感覺非常急促。課文解讀1.“飲”的是飲什么?課文解讀37

3.看看詩中哪些詞語與酒有關?

“葡萄美酒”“夜光杯”。

4.“戰(zhàn)士們有哪些苦衷或煩惱?他們想借酒忘掉什么?

戰(zhàn)士們厭惡戰(zhàn)爭的悲痛情緒,他們想借酒忘掉戰(zhàn)爭帶來的疾苦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5.這一杯酒杯喝完了嗎?為什么?

沒有。因為“欲飲”“馬上催”。3.看看詩中哪些詞語與酒有關?38

6.鑒賞第一、二句詩。

首句用語絢麗優(yōu)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

6.鑒賞第一、二句詩。39

7.鑒賞第三、四句詩。

這兩句寫征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作者的悲涼之意,也流露出了對將士的命運的同情之心。7.鑒賞第三、四句詩。40《涼州詞》是一首反戰(zhàn)的詩,但它不正面描寫戰(zhàn)爭,卻通過戰(zhàn)爭前飲酒這件事來表達將士厭戰(zhàn)的悲痛情緒。課堂小結《涼州詞》是一首反戰(zhàn)的詩,但它不正面描寫戰(zhàn)爭,卻通過戰(zhàn)41結構圖示馬上催——殘酷涼州詞幾人回——悲苦醉結構圖示馬上催——殘酷涼州詞幾人回——悲苦醉42夏日絕句夏日絕句43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44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

活著的時候應當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直到今天人們還在思憶項羽,他在慘遭失敗之時,寧可自殺也不愿逃回江東。

整體感知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整體感知45

1.你是怎樣理解“人杰”“鬼雄”的?

“人杰”人中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

2.詩人此時此刻想表達出一種什么情感?

詩人此時此刻想表達出這份寧死不屈的愛國熱情。課文解讀1.你是怎樣理解“人杰”“鬼雄”的?課文解讀46

3.賞析第一、二句詩。

這兩句詩鮮明地提出了詩人的人生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yè);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4.從哪兩句詩看出詩人懷念項羽?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賞析第一、二句詩。47

5.那從哪一個字可以看出詩人對項羽深深的懷念?

“思”可以看出詩人對項羽深深的懷念。

6.詩人為什么如此懷念項羽呢?誰能向我們介紹一下項羽這個人物?

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zhàn),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這種寧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詩人深深地懷念呢?

5.那從哪一個字可以看出詩人對項羽深深的懷念?48

7.賞析第三、四句詩。

這兩句詩寫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zhàn),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7.賞析第三、四句詩。49引用經典,表達情感。引經據典,也說“引經據古”。指引用經典著作中的語句或故事?!断娜战^句》短短20個字,引用三處經典,分別為:①“人杰”:《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三者,皆人杰也”。

寫法借鑒引用經典,表達情感。寫法借鑒50

②“鬼雄”:《楚辭·九歌·國殤》:“魂魄毅兮為鬼雄”。③“不肯過江東”:《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江東雖小,地方千里……項王笑曰:天之亡我……且籍與江東子弟渡江而西,……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②“鬼雄”:《楚辭·九歌·國殤》:“魂魄毅兮為鬼雄”。51《夏日絕句》中詩人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yè);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課堂小結《夏日絕句》中詩人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52結構圖示生

人杰有骨氣死

鬼雄

有氣節(jié)夏日絕句結構圖示生人杰531.表達愛國之情的成語。精忠報國赤膽忠心憂國憂民忠君報國碧血丹心為國捐軀忠心耿耿為國盡忠殉節(jié)報國戰(zhàn)死沙場血灑疆場為國捐軀光榮就義為國殉節(jié)名垂青史萬古流芳拓展延伸1.表達愛國之情的成語。拓展延伸542.表達愛國之情的古詩。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醪g《從軍行七首·其四》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肚G軻歌/渡易水歌》2.表達愛國之情的古詩。55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钯R《南園十三首·其五》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徸哉洹都汉ルs詩·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561.《出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涼州詞》的作者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代)邊塞詩人。當堂測試從軍行七首出塞邊塞詩人閨怨王昌齡王翰唐代唐代1.《出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573.《夏日絕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婉約宋代李清照3.《夏日絕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581.搜集一些邊塞詩歌,積累其中的佳句。

示例一: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示例二: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關山月》)課后習題1.搜集一些邊塞詩歌,積累其中的佳句。課后習題592.讀完三首古詩,你有什么感悟?

我們欣賞古人,我們佩服古人,我們會把他們傳承下來的愛國熱情繼續(xù)加溫,讓崛起的中國更加強大。2.讀完三首古詩,你有什么感悟?60

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61掌握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將”。學習目標1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出塞》《夏日絕句》。3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渴望和平,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掌握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將”。學習目標1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62

王昌齡(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背景資料王昌齡(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63

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邊塞詩人。這樣一位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于《全唐詩》的,僅有14首。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64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65

會認的字會認的字66

會寫的字生字學習會寫的字生字學習67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68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69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70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71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72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73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74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75人教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古詩三首課件76

多音字

還huán:還錢還鄉(xiāng)hái:還有還在教jiào:教誨教學相長jiāo:教書互教互學當dānɡ:擔當一馬當先

dànɡ:當鋪當做多音字還huán:還錢還鄉(xiāng)教jià77詞語學習但使:只要。龍城: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飛將:漢朝名將李廣。匈奴懼怕他,稱他為“飛將軍”,這里泛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教:令、使。詞語理解詞語學習但使:只要。詞語理解78胡馬:當時內地和外族間常發(fā)生戰(zhàn)爭?!昂R”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兵。涼州詞:唐代曲名,起源于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一帶。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間能夠發(fā)光。這里指極精致的酒杯。欲飲琵琶馬上摧:正要舉杯痛飲,卻聽到馬上彈起琵琶的聲音,在催人出發(fā)了。沙場:戰(zhàn)場。胡馬:當時內地和外族間常發(fā)生戰(zhàn)爭?!昂R”指侵擾內地的外族騎79項羽:秦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后來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自殺。不肯過江東:項羽在與劉邦的斗爭中失敗,有人勸他東渡長江,再作打算。但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不肯渡江,自殺身死。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東北流向,古人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qū)為江東。項羽:秦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后來與劉邦爭奪天下,失敗自殺。80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朗讀時,想象作者希望“龍城飛將”出現,早日平息戰(zhàn)亂,回轉家鄉(xiāng),讀出對和平的渴望。朗讀指導出塞朗讀指導81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朗讀時,帶著豪放詼諧、視死如歸的曠達和厭戰(zhàn)的情懷。涼州詞8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朗讀時可以聽著音樂,打著節(jié)拍,重讀加色詞語,讀出作者的愛國之情。夏日絕句83出塞出塞84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85

1.“出塞”是什么意思?

到邊關去守衛(wèi)邊疆。這是唐代詩人寫邊塞生活詩常用的題目。

2.用自己的話翻譯古詩。

依舊是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邊關,征戰(zhàn)長久延續(xù)萬里征夫不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而今健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整體感知1.“出塞”是什么意思?整體感知86

1.第一、二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互文。

2.第一、二句詩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腦海里會浮現出怎樣一幅畫面?

這兩句詩提到了明月、邊關,人。我腦海中浮現了將士被迫告別親人,遠離家鄉(xiāng),來到千里之外的邊關守衛(wèi)邊疆。課文解讀1.第一、二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課文解讀87

3.詩人為何要提到明月和邊關呢?

大概是守衛(wèi)邊關的將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夜深人靜時,面對這蒼涼的邊關,舉頭望見那明月,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家鄉(xiāng)和親人來。4.詩人為什么在“明月”和“關”前面加上“秦時”和“漢時”兩個表明時間的詞?

說明邊塞上的戰(zhàn)爭經歷了很長時間,經歷了許多朝代,從未停止。3.詩人為何要提到明月和邊關呢?885.第一、二兩句詩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詩人對邊關將士們的同情。

6.“龍城飛將”是誰?

漢朝名將李廣。

7.第三、四句寫出了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戰(zhàn)亂,安定邊防。5.第一、二兩句詩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89

8.在這冷清的月色下,望著茫茫的黃沙,耳聽著呼呼的風聲,邊關的詩人和將士們心中會涌起什么怎樣的心情呢?

恨敵人入侵,很想早日打敗敵人,與家人團圓;怨朝廷腐敗。

8.在這冷清的月色下,望著茫茫的黃沙,耳聽著呼呼的風90《出塞》主要寫詩人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體現出了詩人對戰(zhàn)爭勝利的渴望與期盼以及對征戰(zhàn)將士們的信心。課堂小結《出塞》主要寫詩人慨嘆邊戰(zhàn)不斷,國無良將,體現出了詩人91結構圖示明月關人——同情將士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

渴望國家安定結構圖示明月關人——同情將士但使龍城飛將在出渴望92涼州詞涼州詞93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941.什么是“涼州詞”?

涼州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整體感知1.什么是“涼州詞”?整體感知95

2.用自己的話翻譯古詩。

葡萄美酒倒?jié)M了華貴的酒杯,正要暢飲的時候,馬上的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戰(zhàn)。在沙場上醉倒了請你不要笑話我,古往今來,奔赴沙場的人中有幾個人能平安歸來?

2.用自己的話翻譯古詩。96

1.“飲”的是飲什么?

“飲”的是酒。

2.琵琶聲聽過嗎?有什么感覺?

琵琶聲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聽了感覺非常急促。課文解讀1.“飲”的是飲什么?課文解讀97

3.看看詩中哪些詞語與酒有關?

“葡萄美酒”“夜光杯”。

4.“戰(zhàn)士們有哪些苦衷或煩惱?他們想借酒忘掉什么?

戰(zhàn)士們厭惡戰(zhàn)爭的悲痛情緒,他們想借酒忘掉戰(zhàn)爭帶來的疾苦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5.這一杯酒杯喝完了嗎?為什么?

沒有。因為“欲飲”“馬上催”。3.看看詩中哪些詞語與酒有關?98

6.鑒賞第一、二句詩。

首句用語絢麗優(yōu)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一句用“欲飲”兩字,進一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

6.鑒賞第一、二句詩。99

7.鑒賞第三、四句詩。

這兩句寫征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作者的悲涼之意,也流露出了對將士的命運的同情之心。7.鑒賞第三、四句詩。100《涼州詞》是一首反戰(zhàn)的詩,但它不正面描寫戰(zhàn)爭,卻通過戰(zhàn)爭前飲酒這件事來表達將士厭戰(zhàn)的悲痛情緒。課堂小結《涼州詞》是一首反戰(zhàn)的詩,但它不正面描寫戰(zhàn)爭,卻通過戰(zhàn)101結構圖示馬上催——殘酷涼州詞幾人回——悲苦醉結構圖示馬上催——殘酷涼州詞幾人回——悲苦醉102夏日絕句夏日絕句103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課文朗讀點擊以下圖標即可播放104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

活著的時候應當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直到今天人們還在思憶項羽,他在慘遭失敗之時,寧可自殺也不愿逃回江東。

整體感知用自己的話翻譯詩句。整體感知105

1.你是怎樣理解“人杰”“鬼雄”的?

“人杰”人中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

2.詩人此時此刻想表達出一種什么情感?

詩人此時此刻想表達出這份寧死不屈的愛國熱情。課文解讀1.你是怎樣理解“人杰”“鬼雄”的?課文解讀106

3.賞析第一、二句詩。

這兩句詩鮮明地提出了詩人的人生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yè);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4.從哪兩句詩看出詩人懷念項羽?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賞析第一、二句詩。107

5.那從哪一個字可以看出詩人對項羽深深的懷念?

“思”可以看出詩人對項羽深深的懷念。

6.詩人為什么如此懷念項羽呢?誰能向我們介紹一下項羽這個人物?

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zhàn),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這種寧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詩人深深地懷念呢?

5.那從哪一個字可以看出詩人對項羽深深的懷念?108

7.賞析第三、四句詩。

這兩句詩寫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zhàn),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

7.賞析第三、四句詩。109引用經典,表達情感。引經據典,也說“引經據古”。指引用經典著作中的語句或故事?!断娜战^句》短短20個字,引用三處經典,分別為:①“人杰”:《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三者,皆人杰也”。

寫法借鑒引用經典,表達情感。寫法借鑒110

②“鬼雄”:《楚辭·九歌·國殤》:“魂魄毅兮為鬼雄”。③“不肯過江東”:《史記·項羽本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江東雖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