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三峽》與古代山水散文拓展閱(共54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0課《三峽》與古代山水散文拓展閱(共54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0課《三峽》與古代山水散文拓展閱(共54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0課《三峽》與古代山水散文拓展閱(共54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0課《三峽》與古代山水散文拓展閱(共54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三峽》與

古代山水散文對比閱讀前言《依水之思》《依水之思》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jīng)·周南·漢廣》)①息:當作“思”同下面詩句中的“思”。語氣詞。②漢:指漢水。③游女:出游的姑娘。④江:指長江。永:水流很長。⑤方:渡河的木排。這里指乘筏渡河。譯文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息。南山喬本大又高,樹下不可歇陰涼。漢有游女,不可求恩。漢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文學常識小拓展1《詩經(jīng)》《詩經(jīng)·周南·漢廣》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款總賽,中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共篇,又稱“詩三百”《詩經(jīng)》中的“六義”是指什么?周朝各地教謠共收入15個地區(qū)的歌譜又稱“十五國風”2.國風六義風雅頌賦比興305文學常識小拓展3.賦比興《詩經(jīng)》的三種主要表現(xiàn)手法·“賦”:平鋪直敘或鋪陳排比·“比”:比喻、類比·“興”(xìng):先言他物,然后借助聯(lián)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課堂練習1.一般認為,《詩經(jīng)》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2.詩款先從南山高大的“喬木”歌起,然后再歌詠自己情思纏繞,無以解脫的內(nèi)心愁苦,這是《詩經(jīng)》中常見的(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3.選段描寫了一個發(fā)生在水邊的相思故事,請你用簡短的話概括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一位青年他鐘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償心愿。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F(xiàn)實主義興治水之情治水之情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鯀(gǔn):人名,禹的父親。帝:指天帝。息壤:一種神土,傳說這種土能夠生長不息,至于無窮,所以能堵寒洪水,故名。息,生長。堙(yīn):堵塞。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祝融:火神的名宇。羽郊:羽山的近郊。復:通“腹”。傳說鯀死三年,尸體不腐,鯀腹三年后自動裂開,禹乃降生。譯文鯀禹治水

到處都是漫天大水。鯀沒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就擅自偷盜了天帝的息壤來堵塞洪水。天帝命令祝融把鯀處死在羽山郊外。禹是從穌遺體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天帝后來命令禹整治國土治理洪水,并最終劃定了九州的區(qū)域。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子(為妻),不為私情而損害公務(wù),從辛日到甲日(只耽誤了)四天,就又去治水了。課堂練習1.《山海經(jīng)》是中國志怪古籍,全書現(xiàn)存18篇,共有5篇、海外經(jīng)4篇、海內(nèi)經(jīng)5篇、

4篇。2.《山海經(jīng)》保存了包括、、、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3.有人說,在如何治理洪水這個問題上,鯀失敗了,禹勝利了,但他們父子都不失為古代人與洪水進行搏斗并取得最后勝利的治水英雄。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談?wù)勀銓︴呌砥淙似涫碌目捶ā?/p>

同意。鯀是為了黎民百姓。他不計生死,為了拯救百姓而觸犯天庭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人們敬佩的英雄。大最終制服了洪水,拯救了黎民百姓,也可謂之英雄。藏山經(jīng)大荒經(jīng)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三峽此處添加文本內(nèi)容此處添加文本內(nèi)容此處添加文本內(nèi)容此處添加文本內(nèi)容作者簡介酈道元(470-527年)

時期身份:地理學家愛好1:閱讀地理著作愛好2:成名作:北朝北魏游覽大好河山《水經(jīng)注》寫作背景南北朝時期公元386年--589年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水經(jīng)》VS《水經(jīng)注》水經(jīng)第一部水系專著簡略,無系統(tǒng)性水經(jīng)注綜合性地理著作全面,系統(tǒng)注釋注解酈道元筆下的南北朝時期《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厍宓褂?。絕巘(yǎn)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第引凄異,空各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三峽”名字的由來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jié),東至湖北宜昌,全長204公里。自西向東主要瞿塘峽是三峽中最短、最險峻的峽谷;巫峽以曲折、幽深秀麗聞名,西陵峽則以灘多水急著稱。河谷特征是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在完全沒有同“缺”,空隙、缺口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正午半夜如果不是日光,這里指太陽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升到高處山陵順流而下逆流而上阻隔,隔斷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傳達出發(fā)即使飛奔的馬駕駛不如快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激流碧綠的深水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極高的山峰懸掛著的泉水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甚,很飛速地往下沖蕩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天剛放晴下霜的早晨肅殺,凄寒連接延長凄慘悲涼回聲悲涼婉轉(zhuǎn)消失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所以打濕幾聲衣服文章結(jié)構(gòu)山勢三峽四季連綿、高峻、雄偉夏春冬秋水勢浩大、水流迅疾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蕭瑟寂靜、冷清凄涼雄偉壯麗文章結(jié)構(gòu)

《三峽》通過對三峽山水和四季景色的描繪,顯示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表現(xiàn)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同時抒發(fā)了對漁民艱險、痛苦生活的悲憫。知識詳解·課堂練習1.實詞梳理:解釋下列加紅的字(1)略無闕處(2)夏水襄陵(3)沿溯阻絕(4)或王命急宣(5)屬引凄異(6)哀轉(zhuǎn)久絕(通“缺”,缺口)(漫上)(有時)(逆流而上)(延長)(消失)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沿溯阻絕溯迎而上B.則素湍綠潭吳廣素愛人C.絕巘多生怪柏群響畢絕D.屬引凄異屬予作文以記之3.下列句子中加點宇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自非亭午夜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B.或王命急宣或以為死,或以為亡C.雖來奔御風,不以疾也雖我之死,有子存焉D.故漁者歌曰既克,公問其故知識詳解·課堂練習AC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3)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這中間一千二百里的距離,即使乘著奔馳的駿馬、駕著風,也不如(船行速度)快。

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山石林木的)影子。知識詳解·課堂練習(4)清榮峻茂,良多趣味。(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水清,樹榮,山高,草茂,實在是有很多趣味。

每每到了大雨過后天剛放睛或打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潤就顯得一片寒冷和寂靜。知識詳解·課堂練習5.文意理解。(1)文章描寫三峽的夏水,正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突出其的特點,描寫春冬之水則緊扣其的特點,以“素湍”、“回清”、“”的動態(tài)之美映襯“綠潭”的靜態(tài)之美,動靜相映成趣。知識詳解·課堂練習水流急、水勢大清澈懸來/瀑布/飛漱(2)文章第1段描寫群峰占據(jù)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見日月光輝。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這一段寫出了三峽的什么特點?

答:為了側(cè)面烘托出三峽山高(嶺連、山多、狹窄)的特點。寫出了三峽山高、嶺連、峽深。(或:“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知識詳解·課堂練習(3)春冬之時,三峽清奇秀脫,深幽雋逸,趣味良多。請從第3段中找出一處描寫“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來。示例1: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樹木的影子,真是美極了。示例2:絕巘多生怪柏。怪柏把根扎在懸崖峭壁上,傾斜著軀干,真是情態(tài)百出。示例3:懸來瀑布,飛漱其間。那些掛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正帶著歡暢的笑聲,從高處飛沖而下。知識詳解·課堂練習(4)文章結(jié)尾引用漁歌有何用意?

答:渲染三峽秋季蕭瑟、凄清的氛圍,佐證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表達對三峽漁民生活艱辛的感慨。(5)如果你要去欣賞三峽的美景,會選擇哪個季節(jié)前往?請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說說理由。

答:我會在夏天去。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顯寬闊的景象,那急流順七百里峽谷奔騰而下的壯觀景色,令我神往。知識詳解·課堂練習(6)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段寫山,突出了連綿不絕、重重疊疊、高可蔽日的特點。B.第二段寫水,突出了水勢險惡、水位高、水流急的特點。C.第四段引用漁歌,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的氣氛。D.第二至四段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景色,既寫靜景也寫動景,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知識詳解·課堂練習D(7)今天的三峽,已然成為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你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于世,還是三峽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請說說理由。示例一:①我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于世。②酈道元的《三峽》文筆絢爛,語言清麗,摘寫了三峽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很多游客都是通過文章才了解并關(guān)注三峽,慕名而去,盡興而歸。所以,我認為是酈道元讓三峽聞名。知識詳解·課堂練習示例二:①我認為是三峽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中外游客。②因為三峽風景優(yōu)美,四季景色各異。到過的游客無不驚嘆于三峽自身的神奇秀美。美景不用大肆宣傳,喜歡游玩的人會想方設(shè)法尋找美景觀賞。所以我認為三峽的聞名是靠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知識詳解·課堂練習知識鏈接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1.詩的前兩句與酈道元在《三峽》中寫的“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寫出了三峽水流的特點。2.“輕舟已過萬重山”中“輕”字用得極妙,請作簡要賞析。“輕”字既寫出了船的輕快,也寫出了詩人的輕松和喜悅。湍急《答謝中書書》山水之美,與友共賞古代的一種應(yīng)用性文體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時文學家被稱為“山中宰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山河聳入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交相輝映青蔥的樹林四季都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清晨消此起彼伏墜落潛游的魚競相跳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為復有能與其奇者。再確實人間美好的世界欣賞奇異寫景分析景物描寫的內(nèi)容:景物描寫的角度:文本表達的方式:“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曉霧”、“猿鳥”、“夕陽”、“沉鱗”;有動靜、有俯仰、有色彩、有視聽;每句四字,韻律和諧。文章結(jié)構(gòu)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與其奇者總領(lǐng)全文具體敘寫感嘆總括文章主旨

文章表達了作者與自然融合的愉悅及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能力提升·課堂練習1.解釋下列加紅的字。(1)古來共談(共同,一起)(2)四時俱備(全,都)(3)夕日欲頹(墜落)(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里指欣賞)2.下面各項中加紅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清流見底見往事耳B.實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書之家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D.自康樂以來自非亭夜分,不見曦月B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