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_第1頁
6.2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_第2頁
6.2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_第3頁
6.2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_第4頁
6.2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目的、歸宿動力檢驗標準含義基本形式特點復習鞏固:第二框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學習目標:1.真理的含義

2.真理的特點(難點)3.追求和發(fā)展真理(重點)(客觀性、條件性和具體性)(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追求和發(fā)展真理。)有用的觀念就是真理。圣人之言、領袖之話就是真理。被多數(shù)人承認的就是真理。合作探究一:觀點大碰撞觀點碰撞—理論篇一、真理是客觀的1、真理的含義: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相符合不符合真理謬誤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惧e誤、歪曲的反映就是謬誤】試試眼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什么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人們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原因: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有不同的認識。思考:合作探究二:觀點大碰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薄白齑蟆保鄤荽?、地位高)真理多。①真理只有一個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真理是客觀的(基本屬性)①真理所反映的內容(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是客觀的。②真理的檢驗標準(實踐活動)是客觀的。③真理只有一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的特點:你理解了嗎?1、毛澤東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是誰發(fā)現(xiàn)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边@說明()

A.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活動

B.真理是客觀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真理就是科學理論

D.只要參加實踐,就能獲得真理

2、“謊言重復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說法()

A.是正確的,看到了真理的有用性

B.是正確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

C.是錯誤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是錯誤的,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BD合作探究三:觀點大碰撞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社會主義革命應該先在城市奪取政權造反有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超出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謬誤。(2)真理是有條件的前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理論社會主義革命到底該如何?

真理是主觀認識要符合當?shù)氐膶嶋H,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統(tǒng)一“造反有理”這個觀點是真理還是謬誤?在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時,毛澤東說“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在20世紀60年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權的反,造社會主義的反。

真理是主觀認識要符合當時的實際,是主觀與客觀歷史的統(tǒng)一(3)真理是具體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如果我們不顧變化,照搬過去的認識,真理就會變成謬誤。認識要隨著時間、地點、條件而轉移2、真理的特點:(2)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人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認識和改正錯誤(1)真理是客觀的(基本屬性)原理: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方法論: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fā)展和完善真理。哲理總結:真理的具體的有條件的(2018浙江超級全能生9月選考)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加大改革創(chuàng)新力度加快農業(yè)現(xiàn)代化建設。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文件主題的變化主要是基于(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②意識具有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③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④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你理解了嗎?1958年9月23日,前蘇聯(lián)發(fā)射首枚月球探測器,拉開人類探月序幕。1967年1月,“阿波羅1號”飛船在發(fā)射前的模擬演習中突遭火災。圖為遇難人員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實現(xiàn)了人類登月之夢思考:人類對一事物的正確認識要經過一個怎么樣的過程?1.認識具有反復性

(二)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①從認識主體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受到立場、觀點等主觀條件的限制。②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xiàn)有一個過程。

為什么?……

來看看kLLLLLK%lllk

人類關于月球的認識還會發(fā)展嗎?為什么?

思考:2007年2010年2.認識具有無限性②認識的主體(人類)③認識的基礎(實踐)——世代延續(xù)——不斷發(fā)展人類認識無限發(fā)展①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無限變化

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為什么?神話嫦娥奔月嫦娥二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嫦娥一號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思考:我們對月球的認識由無知、到知道的比較少、再到知道的比較多,這說明了什么問題?3、認識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人的認識運動不是圓圈式的循環(huán)運動,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

提示:在認識過程中反對兩種錯誤觀點:一是“直線論”,此觀點認為人的認識是直線式的前進;二是“循環(huán)論”,此觀點認為人的認識是一種圓圈式的循環(huán)運動。

正確區(qū)分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反復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圖示:無限性人類認識是無限發(fā)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圖示:上升性對真理的追求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圖示:原理: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無止境。哲理總結: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方法論: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xiàn)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易錯易混1.真理是客觀的,絕對的,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相對的,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2.世界上存在終極真理。()3.真理和謬誤相伴而行,克服謬誤,追求真理。()4.追求真理永無止境,說明真理可以被推翻。()6.真理可以超越自身,超越社會歷史條件。()7.認識具有無限性,每一個人的認識都是無限的。()8.認識的過程是從認識到實踐,再從實踐到認識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具體性條件性知識結構屬性客觀性(基本)含義謬誤真理實踐特點認識基礎反作用

四點堅持實踐的觀點,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理論和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定義基本形式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xiàn)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笆濉睍r期,我國發(fā)展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情況。在新常態(tài)下,我國發(fā)展的環(huán)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fā)生了新的變化。適應新常態(tài)、把握新常態(tài)、引領新常態(tài),保持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必須堅持正確的發(fā)展理念。當中央適時提出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集中反映了黨對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深化,是我國發(fā)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創(chuàng)新,是關系我國發(fā)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結合材料,分析黨中央提出五大發(fā)展理念所蘊含的認識論道理?實戰(zhàn)磨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