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1.gif)
![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2.gif)
![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3.gif)
![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4.gif)
![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2a472cf115babeec76dd4362f939879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依
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1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2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3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4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5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6起源習慣法《十二銅表法》
(成文法)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中發(fā)展公民法萬民法完備《民法大全》公元前3世紀中至公元3世紀初至公元7世紀不斷發(fā)展走向成熟國家發(fā)展疆域擴大羅馬法的形成及發(fā)展過程共和國時期帝國時期帝國分裂時期基礎知識梳理起源習慣法《十二銅表法》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中發(fā)展公7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1、早期儒與法的差別“禮辨異”、“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
——《禮記》“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禮者養(yǎng)也,君子既得其養(yǎng),又好其別。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貴賤皆有稱者也”
——《荀子》“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一以度量斷之”
——《管子?任法》“所謂一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
——《商君書?賞刑》探究問題:材料體現了儒家的哪一核心特點,思考早期儒與法的差別是什么?合作探究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1、早期儒與法的差別“禮辨異”、“所以8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儒家禮的本質及法家法治思想儒家思想以倫常為中心,所講在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為達到有別境地,所以制定差別性的規(guī)范。此種差別性的規(guī)范即儒家所謂的禮。法家則完全是一種客觀絕對的標準,堅持異人同法,一賞一刑,以維持公平。若考慮禮,則違背此原則,不能達到一賞一刑的目的。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儒家禮的本質及法家法治思想儒9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
漢宣帝詔: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曹魏“除異子之科,使父子無異財?!薄稌x書·刑法志》《晉律》峻禮教之防,準五服(五服,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以制罪。以尊犯卑則從輕,以卑犯尊則從重。北魏對父祖七十以上的死罪犯,許緩刑留養(yǎng),流罪者免予發(fā)遣,待父母死后施流刑。唐宋律,罵兄姊杖一百,罵伯叔父母及姑加一等,徒一年;罵父母即為不孝之重罪,處絞。父母謀殺子孫已行者,依故殺減二等。父母被毆、救時誤傷,也要問擬凌遲然后請旨核減。夫毆妻,唐宋律毆傷者減凡人二等;明清律,折傷以下勿論,折傷以上減凡人二等,且須妻妾親告始論。妻毆夫,但毆即成立毆罪,不問有傷無傷?!洞笄迓衫?刑律》318:毆祖父母父母:凡子孫毆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毆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斬。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漢宣帝詔:自今10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
諸告祖父母、父母者,絞。謂非緣坐之罪及謀叛以上而故告者。【疏】議曰:父為子天,有隱無犯。如有違失,理須諫諍,起敬起孝,無令陷罪。若有忘情棄禮而故告者,絞。注云“謂非緣坐之罪”,緣坐謂謀反、大逆,及謀叛以上,皆為不臣,故子孫告亦無罪。
——《唐律疏議》卷二三《斗訟》2、法律之儒家化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諸告祖父母、父母者,絞。謂非緣11八議:始于西周,中經曹魏,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議親皇親國戚議功有大功勛議故皇帝故舊議貴高級官員議賢有大德行議勤有大勤勞議能有大才藝議賓先朝后裔為國賓者諸八議者,犯死罪,皆條所坐及應議之狀,先奏請議,議定奏裁?!髯镆韵?,減一等。其犯十惡者,不用此律?!短坡墒枳h》卷二《名例》八議:始于西周,中經曹魏,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12十惡:北齊“重罪十條”,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謀反謀危社稷大不敬對君主的不敬行為謀大逆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不孝忤逆于直系尊長謀叛謀背國從偽不睦謀殺、販賣遠親及毆打遠系尊親屬惡逆謀殺或毆打尊長不義殺官長、師長及妻匿夫喪作樂改嫁不道殺一家非死罪三人等內亂亂倫十惡:北齊“重罪十條”,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13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官當:即以官抵罪,約始于《晉律》。北魏太武帝定制:“王官階九品,得以官爵除刑”;隋唐制度,五品以上官,一官當徒二年;九品以上官,一官當徒一年。探究問題:根據以上材料,說說中國古代法律有何特點?參考答案:以禮為本、禮法并用、禮法合一、引禮入律、法律的儒家化。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官當:即以官抵罪,約始14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
所謂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將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倫理法的性質,即以儒家思想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實踐中定罪、量刑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禮法合一的特色,影響深遠。
秦、漢法律為法家系統(tǒng),不包含儒家禮的成分在內。儒家以禮入法的企圖在漢代已開始?!芪阂坏┲坡?,儒家化的法律便應運而生?!阂园俗h入律,晉代保留之,晉又創(chuàng)依服制定罪之新例。此二事為北魏所保留,而又加以留養(yǎng)及官當的條例。這些都為齊律所承受,又加入十惡條例。隋、唐承之?!瓪w納言之,中國法律之儒家化可以說是始于魏、晉,成于北魏、北齊,隋、唐采用后便成為中國法律的正統(tǒng)。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談談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所謂法律的儒家15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談談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①是中國古代社會農耕生產、宗法家族、集權政體三合一的社會存在所決定的。②破壞了法律的平等原則。先秦時代法家確定的“刑無等級”的平等法律觀,被充滿著尊卑等級、封建特權、宗法倫理等等一系列等級原則所取代。③中華法系始終沒有形成法律至上的法律理念,與刑律儒家化關系極為密切。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談談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①是16明太祖朱元璋鑒于歷代、特別是唐、宋兩代臣下結黨、皇權旁落的教訓,于洪武(1368~1398)年間多次頒布禁止宦官干政和大臣朋黨詔令,并在《大明律》中創(chuàng)設了奸黨專條,對違反者規(guī)定了嚴厲的處罰明律關于嚴禁奸黨的規(guī)定,對于明初極端君主專制制度的確立和明代前期皇權的鞏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這種犯罪具有刑法上的不確定性,很容易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隨意殺戮功臣宿將的任意性規(guī)范。明代政府屢興大獄,肆意殺戮朝廷重臣與封疆大吏,大多是基于重懲奸黨罪的法律規(guī)定。3、法律之政治化明太祖朱元璋鑒于歷代、特別是唐、宋兩代臣下結黨、皇權旁落的教17設立奸黨罪的目的在于強化封建中央君主集權,防止臣下篡權變亂。
促使皇帝疏遠朝臣,崇信宦官,為明朝中后期的宦官專政提供了條件。
加強了君主專制,加劇了政治的腐敗。設立奸黨罪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設立奸黨罪的目的在于強化封建中央君主集權,防止臣下篡權變亂。18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19公元前五世紀時,羅馬的法律還是習慣法,它的解釋權操在貴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這個權利為貴族謀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經過長期的斗爭,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貴族成立十人委員會(十人團)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這個文法刻在十二塊牌子(銅表)上而得名。
十二銅表法基本上仍是按舊有習慣法制定,還是維護貴族奴隸主的利益,但它對奴隸主私有制、家長制、繼承、債務和刑法、訴訟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規(guī)定,限制了貴族法官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的權力。
二、西方古代法律——羅馬法合作探究公元前五世紀時,羅馬的法律還是習慣法,它的解釋權操在貴族法官20第三表執(zhí)行
一、對于自己承認或經判決的債務,有三十日的法定寬限期。
二、期滿,債務人不還債的,債權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長官前,申請執(zhí)行。
三、此時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得將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帶或
腳鐐,但重量最多為十五磅,愿減輕者聽便。
四、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谷物粉一磅,愿多
給者聽便。
五、債權人得拘禁債務人六十日。在此期內,債務人仍可謀求和解;如不獲和解,則債權人
應連續(xù)在三個集市日將債務人牽至廣場,并高聲宣布所判定的金額。
二、西方古代法律——羅馬法第三表執(zhí)行
一、對于自己承認或經判決的債務,有三十日的法定21羅馬法稱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為人格。羅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權(自由人)市民權(公民權)和家族權(家長權、自權人)種身份構成。羅馬法規(guī)定只有同時具備上述種身份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權利能力也才屬于具備完整人格的人上述種身份權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人格即發(fā)生變化羅馬法稱之為“人格減等”。喪失自由權即淪為奴隸權利被剝奪殆盡稱人格大減等;喪失市民權但仍保留其自由人身份稱人格中減等;喪失家族權由原來的自權人降為他權人但仍保留自由人與公民身份稱人格小減等。二、西方古代法律——羅馬法羅馬法稱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為人格。羅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權(自由22對債權做了規(guī)定和解釋,指定了解決債務糾紛的條款,明晰了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保護私有財產,立法嚴謹。
維護奴隸制和等級特權。
肯定個人的人身權利,
提倡自由、平等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債權做了規(guī)定和解釋,指定了解決債務糾紛的條款,明晰了契約雙23第一,羅馬法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法律體系;羅馬法是諸法合體、私法為主的法律體系。
第二,羅馬法的內容和立法技術比較完善: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確立了許多重要的法律原則,如疑罪從無、不告不理、誰主張誰舉證、一事不再理等等原則對現代法律制度仍然產生重大影響;深湛的原則與制度、科學的概念和術語。第三,羅馬法充分體現理性原則和衡平觀念。第一,羅馬法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法律體系;羅馬法是諸法合體24三、東西方古代法律對比材料:中國傳統(tǒng)法律重在維護國家安全和政府機能,所以公法(刑法和行政法)為主體,而私法(民法、商法等)居于附庸地位。古羅馬法《十二銅表法》,民事條文占50%,刑事條文僅占16%?!恫槭慷∧岱ǖ洹饭?卷,民事、私法7卷,刑法1卷,行政法3卷。——(美)昂格爾《現代社會中的法律》諸許嫁女,以報婚書及有私約而輒悔者,杖六十。若更許他人者,杖一百;已成者,徒一年半。
——《唐律?戶婚》諸負債違契不償,一匹以上,違二十日笞二十。各令賠償?!短坡?雜律》探究問題:總結古代東西方法律的異同合作探究三、東西方古代法律對比材料:中國傳統(tǒng)法律重在維護國家25相同:1.以成文法為主;
2.維護統(tǒng)治階級權利,是等級社會的法律;
3.宣稱法律面前權利平等;
4.影響深遠,各成體系不同:1.立法技術:中模糊不清.羅法理精深,結構嚴謹;2.主要內容:中重公權輕私權、重刑事輕民事(重刑輕民),民事案件刑事化、民刑不分,行政司法合一,羅馬法以私法為主,尊重契約;3.立法思想:中貫徹儒家思想,倫理型法律.羅馬法充分體現理性原則和衡平觀念;4.個人權利:中沒有規(guī)定,強調禮制秩序.羅馬法明確個人權利能力;……相同:1.以成文法為主;
2.維護統(tǒng)治階級權利,是等級社會的26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272.荀子在《禮論》中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庇纱丝芍髯又鲝垼篈.人性本惡B.禮法合一
C.出禮入刑D.以德服人2.荀子在《禮論》中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283.羅馬法關于所有權是所有人“對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權”的定義以及關于占有、使用、受益、處分各種權能的理論,直接被歸納到拿破侖法典的第544條中,備受當代各國民法學界的推崇,陸續(xù)被各國民法所采用。這表明了羅馬法A.重視私有財產保護B.法理精深結構嚴謹
C.具有普遍的適用性D.被后世繼承與發(fā)展3.羅馬法關于所有權是所有人“對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權”的定義以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華法系是產生于中華民族文化土壤上的原生法系,其豐富的內涵不僅適合于中國的國情,也適合于相鄰國家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國情,故而有可能奉中華法系為母法。歷代王朝重視法典編撰,自隋唐起歷代法典都規(guī)定“十惡”(含侵犯朝廷和皇室的謀反、謀叛、謀大逆、大不敬,涉及家族倫理道德的惡逆、不孝、不睦、內亂,以及不義、不道)之罪,由于重公權輕私權,因此國家刑法發(fā)達,而涉及民間田土錢債的民事行為則視為細事,缺乏應有的法律調整。除皇帝外,朝廷中的行政高官也握有不等的司法權,地方臨民之官,既是行政長官也是司法長官,二者合二而一?!幾詮垥x藩《解讀中華法系的本土性》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30材料二中國古代在自然經濟和專制統(tǒng)治環(huán)境下,不具備產生諸如自由、平等、權利、義務等近代民法觀念的條件?,F今中國民法,是清朝末期從外國繼受而來。甲午戰(zhàn)敗和庚子事變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設立修訂法律館,“參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開始,由日本學者松岡義正負責起草總則、債權、物權三編,由曾經留學法國的陳箓與留學日本的高種、朱獻文負責起草親屬、繼承兩編。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1569條。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礎上繼續(xù)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稱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國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礎上修訂的《中華民國民法》頒布實施。此前,在清政府、國民政府和列強續(xù)簽商約時,提出廢除領事裁判權,列強均以頒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為放棄該權的條件。
——摘編自梁慧星《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附理由》序言
材料二中國古代在自然經濟和專制統(tǒng)治環(huán)境下,不具備產生諸如31(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華法系的特點并簡析其形成原因。(1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歸納中國制定民法典的作用。(13分)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華法系的特點并簡析其形32(1)特點:重公權輕私權,以刑法為主,民法薄弱;以禮入法,儒家倫理為重要內容;服務皇帝集權,行政司法不分;扎根本土,波及鄰國,自成一系。(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原因:小農經濟自給自足,需要法律維持社會秩序;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強化,法律成為統(tǒng)治工具;儒家文化影響深遠,深入法律制定;歷代法典在繼承中不斷發(fā)展完善,歷史悠久。(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2)近代民法精神:自由與平等;(2分)維護私權利;(2分)權利與義務兼?zhèn)?。?分)
作用:提升中國人的法律觀念與權利意識;有利于民權民主思想的傳播;有助于挽救民族危機,盡早收回國家主權;有利于規(guī)范平等的社會秩序,推動中國法制建設的近代化。(7分。答出三點即可)
(1)特點:重公權輕私權,以刑法為主,民法薄弱;以禮入法,儒33返回返回34依
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35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36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37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38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39基礎知識梳理基礎知識梳理40起源習慣法《十二銅表法》
(成文法)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中發(fā)展公民法萬民法完備《民法大全》公元前3世紀中至公元3世紀初至公元7世紀不斷發(fā)展走向成熟國家發(fā)展疆域擴大羅馬法的形成及發(fā)展過程共和國時期帝國時期帝國分裂時期基礎知識梳理起源習慣法《十二銅表法》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中發(fā)展公41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1、早期儒與法的差別“禮辨異”、“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
——《禮記》“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禮者養(yǎng)也,君子既得其養(yǎng),又好其別。曷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貴賤皆有稱者也”
——《荀子》“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一以度量斷之”
——《管子?任法》“所謂一刑者,刑無等級,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有不從王令,犯國禁,亂上制者,罪死不赦?!?/p>
——《商君書?賞刑》探究問題:材料體現了儒家的哪一核心特點,思考早期儒與法的差別是什么?合作探究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1、早期儒與法的差別“禮辨異”、“所以42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儒家禮的本質及法家法治思想儒家思想以倫常為中心,所講在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為達到有別境地,所以制定差別性的規(guī)范。此種差別性的規(guī)范即儒家所謂的禮。法家則完全是一種客觀絕對的標準,堅持異人同法,一賞一刑,以維持公平。若考慮禮,則違背此原則,不能達到一賞一刑的目的。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儒家禮的本質及法家法治思想儒43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
漢宣帝詔: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孫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孫,罪殊死,皆上請廷尉以聞。曹魏“除異子之科,使父子無異財?!薄稌x書·刑法志》《晉律》峻禮教之防,準五服(五服,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以制罪。以尊犯卑則從輕,以卑犯尊則從重。北魏對父祖七十以上的死罪犯,許緩刑留養(yǎng),流罪者免予發(fā)遣,待父母死后施流刑。唐宋律,罵兄姊杖一百,罵伯叔父母及姑加一等,徒一年;罵父母即為不孝之重罪,處絞。父母謀殺子孫已行者,依故殺減二等。父母被毆、救時誤傷,也要問擬凌遲然后請旨核減。夫毆妻,唐宋律毆傷者減凡人二等;明清律,折傷以下勿論,折傷以上減凡人二等,且須妻妾親告始論。妻毆夫,但毆即成立毆罪,不問有傷無傷?!洞笄迓衫?刑律》318:毆祖父母父母:凡子孫毆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毆夫之祖父母父母者,皆斬。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漢宣帝詔:自今44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
諸告祖父母、父母者,絞。謂非緣坐之罪及謀叛以上而故告者?!臼琛孔h曰:父為子天,有隱無犯。如有違失,理須諫諍,起敬起孝,無令陷罪。若有忘情棄禮而故告者,絞。注云“謂非緣坐之罪”,緣坐謂謀反、大逆,及謀叛以上,皆為不臣,故子孫告亦無罪。
——《唐律疏議》卷二三《斗訟》2、法律之儒家化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諸告祖父母、父母者,絞。謂非緣45八議:始于西周,中經曹魏,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議親皇親國戚議功有大功勛議故皇帝故舊議貴高級官員議賢有大德行議勤有大勤勞議能有大才藝議賓先朝后裔為國賓者諸八議者,犯死罪,皆條所坐及應議之狀,先奏請議,議定奏裁?!髯镆韵?,減一等。其犯十惡者,不用此律?!短坡墒枳h》卷二《名例》八議:始于西周,中經曹魏,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46十惡:北齊“重罪十條”,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謀反謀危社稷大不敬對君主的不敬行為謀大逆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不孝忤逆于直系尊長謀叛謀背國從偽不睦謀殺、販賣遠親及毆打遠系尊親屬惡逆謀殺或毆打尊長不義殺官長、師長及妻匿夫喪作樂改嫁不道殺一家非死罪三人等內亂亂倫十惡:北齊“重罪十條”,唐律承之。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47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官當:即以官抵罪,約始于《晉律》。北魏太武帝定制:“王官階九品,得以官爵除刑”;隋唐制度,五品以上官,一官當徒二年;九品以上官,一官當徒一年。探究問題:根據以上材料,說說中國古代法律有何特點?參考答案:以禮為本、禮法并用、禮法合一、引禮入律、法律的儒家化。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官當:即以官抵罪,約始48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
所謂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將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倫理法的性質,即以儒家思想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實踐中定罪、量刑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中國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禮法合一的特色,影響深遠。
秦、漢法律為法家系統(tǒng),不包含儒家禮的成分在內。儒家以禮入法的企圖在漢代已開始?!芪阂坏┲坡桑寮一姆杀銘\而生。……魏以八議入律,晉代保留之,晉又創(chuàng)依服制定罪之新例。此二事為北魏所保留,而又加以留養(yǎng)及官當的條例。這些都為齊律所承受,又加入十惡條例。隋、唐承之?!瓪w納言之,中國法律之儒家化可以說是始于魏、晉,成于北魏、北齊,隋、唐采用后便成為中國法律的正統(tǒng)。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談談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2、法律之儒家化所謂法律的儒家49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談談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①是中國古代社會農耕生產、宗法家族、集權政體三合一的社會存在所決定的。②破壞了法律的平等原則。先秦時代法家確定的“刑無等級”的平等法律觀,被充滿著尊卑等級、封建特權、宗法倫理等等一系列等級原則所取代。③中華法系始終沒有形成法律至上的法律理念,與刑律儒家化關系極為密切。一、中國古代法律的演變談談你如何看待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①是50明太祖朱元璋鑒于歷代、特別是唐、宋兩代臣下結黨、皇權旁落的教訓,于洪武(1368~1398)年間多次頒布禁止宦官干政和大臣朋黨詔令,并在《大明律》中創(chuàng)設了奸黨專條,對違反者規(guī)定了嚴厲的處罰明律關于嚴禁奸黨的規(guī)定,對于明初極端君主專制制度的確立和明代前期皇權的鞏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這種犯罪具有刑法上的不確定性,很容易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隨意殺戮功臣宿將的任意性規(guī)范。明代政府屢興大獄,肆意殺戮朝廷重臣與封疆大吏,大多是基于重懲奸黨罪的法律規(guī)定。3、法律之政治化明太祖朱元璋鑒于歷代、特別是唐、宋兩代臣下結黨、皇權旁落的教51設立奸黨罪的目的在于強化封建中央君主集權,防止臣下篡權變亂。
促使皇帝疏遠朝臣,崇信宦官,為明朝中后期的宦官專政提供了條件。
加強了君主專制,加劇了政治的腐敗。設立奸黨罪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設立奸黨罪的目的在于強化封建中央君主集權,防止臣下篡權變亂。52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53公元前五世紀時,羅馬的法律還是習慣法,它的解釋權操在貴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這個權利為貴族謀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經過長期的斗爭,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貴族成立十人委員會(十人團)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這個文法刻在十二塊牌子(銅表)上而得名。
十二銅表法基本上仍是按舊有習慣法制定,還是維護貴族奴隸主的利益,但它對奴隸主私有制、家長制、繼承、債務和刑法、訴訟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規(guī)定,限制了貴族法官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的權力。
二、西方古代法律——羅馬法合作探究公元前五世紀時,羅馬的法律還是習慣法,它的解釋權操在貴族法官54第三表執(zhí)行
一、對于自己承認或經判決的債務,有三十日的法定寬限期。
二、期滿,債務人不還債的,債權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長官前,申請執(zhí)行。
三、此時如債務人仍不清償,又無人為其擔保,則債權人得將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帶或
腳鐐,但重量最多為十五磅,愿減輕者聽便。
四、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谷物粉一磅,愿多
給者聽便。
五、債權人得拘禁債務人六十日。在此期內,債務人仍可謀求和解;如不獲和解,則債權人
應連續(xù)在三個集市日將債務人牽至廣場,并高聲宣布所判定的金額。
二、西方古代法律——羅馬法第三表執(zhí)行
一、對于自己承認或經判決的債務,有三十日的法定55羅馬法稱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為人格。羅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權(自由人)市民權(公民權)和家族權(家長權、自權人)種身份構成。羅馬法規(guī)定只有同時具備上述種身份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權利能力也才屬于具備完整人格的人上述種身份權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人格即發(fā)生變化羅馬法稱之為“人格減等”。喪失自由權即淪為奴隸權利被剝奪殆盡稱人格大減等;喪失市民權但仍保留其自由人身份稱人格中減等;喪失家族權由原來的自權人降為他權人但仍保留自由人與公民身份稱人格小減等。二、西方古代法律——羅馬法羅馬法稱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為人格。羅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權(自由56對債權做了規(guī)定和解釋,指定了解決債務糾紛的條款,明晰了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保護私有財產,立法嚴謹。
維護奴隸制和等級特權。
肯定個人的人身權利,
提倡自由、平等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債權做了規(guī)定和解釋,指定了解決債務糾紛的條款,明晰了契約雙57第一,羅馬法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法律體系;羅馬法是諸法合體、私法為主的法律體系。
第二,羅馬法的內容和立法技術比較完善: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確立了許多重要的法律原則,如疑罪從無、不告不理、誰主張誰舉證、一事不再理等等原則對現代法律制度仍然產生重大影響;深湛的原則與制度、科學的概念和術語。第三,羅馬法充分體現理性原則和衡平觀念。第一,羅馬法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法律體系;羅馬法是諸法合體58三、東西方古代法律對比材料:中國傳統(tǒng)法律重在維護國家安全和政府機能,所以公法(刑法和行政法)為主體,而私法(民法、商法等)居于附庸地位。古羅馬法《十二銅表法》,民事條文占50%,刑事條文僅占16%。《查士丁尼法典》共2卷,民事、私法7卷,刑法1卷,行政法3卷?!溃┌焊駹枴冬F代社會中的法律》諸許嫁女,以報婚書及有私約而輒悔者,杖六十。若更許他人者,杖一百;已成者,徒一年半。
——《唐律?戶婚》諸負債違契不償,一匹以上,違二十日笞二十。各令賠償?!短坡?雜律》探究問題:總結古代東西方法律的異同合作探究三、東西方古代法律對比材料:中國傳統(tǒng)法律重在維護國家59相同:1.以成文法為主;
2.維護統(tǒng)治階級權利,是等級社會的法律;
3.宣稱法律面前權利平等;
4.影響深遠,各成體系不同:1.立法技術:中模糊不清.羅法理精深,結構嚴謹;2.主要內容:中重公權輕私權、重刑事輕民事(重刑輕民),民事案件刑事化、民刑不分,行政司法合一,羅馬法以私法為主,尊重契約;3.立法思想:中貫徹儒家思想,倫理型法律.羅馬法充分體現理性原則和衡平觀念;4.個人權利:中沒有規(guī)定,強調禮制秩序.羅馬法明確個人權利能力;……相同:1.以成文法為主;
2.維護統(tǒng)治階級權利,是等級社會的60高三一輪復習-熱點專題學案-依法治國-農耕時代的東西方法律課件612.荀子在《禮論》中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以起也?!庇纱丝芍髯又鲝垼篈.人性本惡B.禮法合一
C.出禮入刑D.以德服人2.荀子在《禮論》中說:“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623.羅馬法關于所有權是所有人“對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權”的定義以及關于占有、使用、受益、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學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角色
- 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德育中的作用研究
- 電務段觸電傷害應急預案
- 校園欺凌現象與法律應對措施
- DB3715T 72-2025楊柳飛絮綜合防治技術規(guī)程
- 中外工程技術許可合同范例
- OEM技術合作合同(微機領域)
- 個人臨時借款合同范本
- 中外合資企業(yè)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合同
- 臨海市農產品供需雙方種植收購合同
- 期末練習卷(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滬教版
- 2025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與參考答案
- 2025年高考作文專練(25道真題+審題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總復習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要點解讀
- 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應知應會知識測試30題(附答案)
- 小學三年級下冊奧數題100道附答案
- 《烏有先生歷險記》原文及翻譯
- 人員測評方案
- 小升初卷(試題)-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GB/T 40565.1-2024液壓傳動連接快換接頭第1部分:通用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