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藝機一體輕簡化栽培技術_第1頁
馬鈴薯藝機一體輕簡化栽培技術_第2頁
馬鈴薯藝機一體輕簡化栽培技術_第3頁
馬鈴薯藝機一體輕簡化栽培技術_第4頁
馬鈴薯藝機一體輕簡化栽培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9-馬鈴薯藝機一體輕簡化栽培技術

一、藝機栽培,省事省工輕簡化。

(一)出窯醒種

種薯經幾個月低溫儲藏,生理活性都比較低,假如直接播種,往往出苗時光長,出苗不整齊,簡單遭遇不良氣候或土壤條件的影響,浮現染病、爛薯等問題。因此應按照種薯貯藏情況,適時出窖醒種。普通播前15~20天種薯出窖,首先挑選茁壯塊莖,淘汰不具備該品種典型特點、病薯、爛薯、畸形、表皮粗糙老化以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的塊莖。然后將挑選好種薯置于室內15~20℃條件下,攤開2~3層,每隔3~5天翻動一次,種芽露白結束。

(二)標準切種

1、換刀切種

(1)50克以下種薯可整薯播種,小整薯的生活力強,播種后出苗整齊,每穴芽數、主莖數及結薯數增多,生長的塊莖整齊,商品薯率高。同時整薯播種比切塊播種抗逆性強,耐干旱,病害少,增產潛力大。50克以上的種薯要切種。先從頂部縱切為2塊,然后從臍部開頭切塊,隨螺旋式羅列芽眼逐漸向頂部斜切,每塊30~50克,并保證每1~2芽。這樣未來在播種機下種時,種勺既不會多舀又不會掉舀,實現輕簡化。

(2)切薯發(fā)覺病爛薯,要換刀,由于帶菌的刀會延續(xù)傳揚病菌,預備2把切刀,一刀切薯,一刀置于2000毫升的75%酒精、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切到病、爛薯時,更換切刀,浸泡時光不少于2分鐘,10分鐘最佳。

2、拌種防蟲

將切塊攤晾在15~20℃和相對濕度80~85%通風條件下,經3~4天傷口愈合。開頭拌種,拌種可防病治蟲,用含有種薯分量0.3%的多菌靈,或種薯分量0.1%的甲霜靈等殺菌劑加不含鹽堿的草木灰或石膏粉拌種,或用滑石粉加入4~8%的甲基托布津拌種。市場上成熟的馬鈴薯拌種劑有,高巧(吡蟲啉+丙森鋅),另一種是甲基硫菌靈+克露+農用鏈霉素+滑石粉。

(三)催芽曬種

在催芽曬種的過程中,因為太陽光芒照耀,不僅可將種薯表皮的病菌殺死,而且還可將病薯和催出較細芽的退化薯徹底淘汰,催芽曬種大大的提升種薯質量,為保全苗、苗壯、苗發(fā)旺奠定了一個牢靠的保證。經過這樣處理的種薯,葉源基、根源基、莖源基在短壯芽的基部形成,并經過耐干旱的熬煉。催出芽長0.3~0.5厘米的短壯芽,在播種時要注重別損傷催好的短壯芽,種薯播種后接觸潮濕的土壤,就能快速生長發(fā)育有,能提升土地早春的水分通過率,達到植株生長茁壯、早結薯、多結薯、結大薯的目的。,

(四)保墑播種

當氣溫達到10~12℃、地溫穩(wěn)定利用7~8℃時,即可播種,地膜籠罩時可提前10d播種。

1、高壟隨播成型

利用播種機,一邊播種,一邊高壟成型,實現輕簡化。播種機的播種間距可調范圍20~33公分之間,播種機窄行間距可調范圍30~80公分之間,寬壟走拖拉機輪胎,針對不同生育期品種調節(jié)寬壟,普通寬壟75厘米(二尺多),窄壟35厘米(一尺),株距30公分??傊?,在不影響透光前提下,縮短株距提升播種株數,為提升產量奠定基礎。

2、底肥一次入壟

按照馬鈴薯需肥要求,氮N:磷P2O5:鉀K2O=5:2:11;每生產100公斤馬鈴薯塊莖,大約需汲取氮5公斤,磷2公斤,鉀11公斤。每畝播種機施馬鈴薯專用肥(NPK含量17-6-22)50公斤。隨機播施肥的益處,肥料所有集中在窄壟,施肥效果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3、除草隨播完成

馬鈴薯出苗普通要經過20~30天出苗,為防止在未出苗前即雜草蔓生與作物爭奪養(yǎng)分,能夠在機播時每畝噴灑氟樂靈除草劑300克。

(五)中耕機覆土

馬鈴薯出苗后,大約長到8~10厘米時舉行第一次中耕。培土高度以露出秧苗4~5厘米為宜。在現蕾期,舉行其次次中耕培土。分二次舉行機械化中耕培土,第一次在幼苗頂土時舉行,旋耕式上土機壟溝中耕,同時培土壓膜,上土5cm,壟溝到壟頂高達到12cm,壟頂寬50cm,壟底寬70cm;完成后用噴桿式噴霧機噴施土壤封閉性除草劑,除草劑可選用:45%田普170ml/畝,或96%金都爾50~80ml/畝;在植株封壟前現蕾期舉行其次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5cm,使種薯到土表述到20cm;機械采納中耕施肥機,同時舉行追肥,氮肥總量的30%,鉀肥總量的50%。

(六)殺秧機秸稈粉碎還田

品種正常成熟,即葉片變黃,葡匐莖萎縮,與塊莖脫離,則成熟開頭殺秧心得;當馬鈴薯田間莖葉2/3變黃時,或用作制種的馬鈴薯田3/4變黃時,啟用馬鈴薯殺秧機,進田殺秧,既可防止晚疫病傳導到塊莖內,窯藏爛薯,又可先將馬鈴薯秸稈粉碎,預備馬鈴薯心得機起薯時,秸稈沬入土還田,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種地養(yǎng)地相結合。

(七)心得機壟收明撿

在馬鈴薯殺秧機處理田間的莖葉繚繞心得機工作后,啟用馬鈴薯心得機,沿春季播種的窄壟入鏟,開頭機械心得,馬鈴薯心得機將種薯所有篩出地表,呈壟擺放,人工明撿,便利心得,削減體力勞動,實現馬鈴薯輕簡化、省工省時。

(八)窯貯保管、錯季升值。

心得后先攤放于通風處(防止陽光直曬)2周左右,讓薯皮老化,防止薯塊運輸過程,摩損種皮病薯侵入與交錯感染,然后散裝入窯,上留空間,利于馬鈴薯呼吸,待馬鈴薯10-11月旺季銷售后,逐漸銷售,買個好價錢,達到增產增收。

二、病蟲治理,預防為主。

(一)真菌性病害

1、晚疫?。ㄋ追Q火霜捂了):

危害:晚疫病是馬鈴薯最重要的病害,分布廣,高濕、多雨、冷涼時眨眼發(fā)生。置之不理,全田消滅;導致的結果是結薯期壯年夭折、田間爛薯、窖藏爛薯、次年缺苗。

病狀與病征:最初下部葉緣浮現水浸狀葉斑,暗綠色、擴大后成半圓形大病斑,周過有黃色水浸狀暈圈、隨后擴展到葉脈或葉柄,葉片萎蔫下垂、最后由葉柄傳到莖上,產生暗褐色條斑、全株枯死腐爛。塊莖表面產生淡褐色不規(guī)章病斑,稍凹陷,切開后病斑下薯肉是深淺不一的褐色壞死部分。病菌在潮溫時病征為白色霉狀物。

藥劑防治:噴施甲霜靈、精甲霜靈(金雷)、霜脲氰(克露)、惡霜靈(殺毒礬)、烯酰嗎啉(安克)、氰霜唑(科佳)、霜霉威(普力克)、氟啶胺(福帥得)、嘧菌脂(阿米西達)、氟吡菌胺(銀法利)等與代森錳鋅的復混劑。

2、黑痣病(俗稱糞盤痣)

危害:我國南北都有分布,山區(qū)較為普遍,平均病株率10~15%,重病田塊莖帶菌率28~43%。

病狀與病征:塊莖上以皮孔為中心,在表面形成土粒狀黑色小菌核,菌核長1~5mm,散生或聚生;嚴峻時形成褐色病斑,其后干腐或變成瘡痂狀龜裂。

藥劑防治:異菌脲(撲海因),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

3、早疫病

藥劑防治: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戊唑醇(好力克)、

4、干腐病

病狀與病征:侵染塊莖。發(fā)病初期僅局部變褐稍凹陷,擴大后病部浮現無數皺褶,呈同心輪紋狀,其上有時長出灰白色的絨狀顆粒,即病菌子實體。剖開病薯可見空心,空腔內長滿菌絲,薯內則變?yōu)樯詈稚蚧液稚?,終致囫圇塊莖僵縮或干腐,不堪食用。

(二)細菌性病害

1、環(huán)腐?。ㄋ追Q黏殼爛)

病狀與病征:塊莖受侵染后,維管束變?yōu)槿辄S色,環(huán)形或弧形壞死,貯藏期塊莖眼芽變黑干涸、外表爆裂,嚴峻時皮層與髓部分別。擠壓莖桿溢出膿狀物。

藥劑防治:普通切刀傳揚,雙刀切薯,切出環(huán)腐病時,準時用千分之三的升汞水消毒。敵磺鈉、甲基硫菌靈拌種。

2、黑脛病

病狀與病征:主要侵染莖或薯塊,從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發(fā)病。種薯染病腐爛成黏團狀,不發(fā)芽,或剛發(fā)芽即爛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普通株高15~18cm浮現癥狀,植株矮小,節(jié)間短縮,或葉片上卷,褪綠黃化,或脛部變黑,萎蔫而死。橫切莖可見三條主要維管束變?yōu)楹稚J韷K染病始于臍部,呈發(fā)射狀向髓部擴展,病部黑褐色,橫切可見維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壓擠皮肉不分別,濕度大時,薯塊變?yōu)楹诤稚癄€發(fā)臭,別于青枯病。

藥劑防治:噴灑20%喹菌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波爾多液(科博)、農用鏈霉素、氫氧化銅(可殺得3000)、壬菌銅微乳劑(嵐豐)。

3、軟腐病

病狀與病征:主要為害葉、莖及塊莖。葉染病近地面老葉先發(fā)病,病部呈不規(guī)章暗褐色病斑,濕度大時腐爛。莖部染病多始于傷口,再向莖干擴散,后莖內髓組織腐爛,具惡臭,病莖上部校葉萎蔫下垂,葉變黃。塊莖染病多由皮層傷口引起,初呈水浸狀,后薯塊組織崩解,發(fā)出惡臭。

藥劑防治:10%惡醚唑(世高)水簇擁粒劑1500倍液或20%喹菌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7%春·王銅(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六)蟲害

1、蚜蟲(俗名膩蟲、油汗)

危害:可傳揚100多種病毒,使馬鈴薯種性退化,大幅減產。同時成群結隊的蚜蟲聚積在頂部幼芽或花上,造成葉片卷曲、生長受阻,減產可達35%。

藥劑防治:吡蟲啉、啶蟲脒、毒死蜱、阿維菌素

2、馬鈴薯瓢蟲(俗名斑鍪móu)

危害:幼蟲初期啃食葉肉,僅留表皮,形成許多平行的透亮?????線狀紋。成蟲及較大的幼蟲則吃食葉片,僅留葉脈,影響生長,嚴峻是成片枯死。瓢蟲食量大,危害重,減產10%。

藥劑防治:氰戊菊脂(速滅殺?。?、溴氰菊脂(敵殺死)、高效氯氟氰菊脂(功夫)

3、斑潛蠅(俗名鬼畫符)

危害:幼蟲為潛葉蟲,大多從葉脈附近蛀入,因蟲體很小,進入葉中專食葉肉,僅留下葉片的上下表皮,食損的葉片呈半透亮?????狀

藥劑防治:阿維菌素+殺蟲單+滅蠅胺或阿維菌素+殺蟲單+毒死蜱

4、地老虎(俗名黑土蠶)

危害:蛾幼蟲,主要傷害幼苗,咬斷近地面的莖基部,使植株死亡。每年春季(3~4月)危害最為嚴峻。

藥劑防治:幼蟲3齡前噴施100倍敵百蟲液于地面;土豆苗出土后,幼蟲進入3齡鉆入地下土中,可用切碎菜葉50公斤加15公斤2%敵百蟲水溶液攪拌勻稱,傍晚撒入田間舉行誘殺。

5、馬鈴薯塊莖蛾

藥劑防治:藥劑處理種薯:對有蟲種薯,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也可用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種薯,晾干。

6、螻蛄(俗名拉咕)

藥劑防治:挑選應用溝灌法、毒土法、全田施藥、隨水灌溉施藥等措施。毒土或毒鉺誘殺50%辛硫磷50g拌炒過棉籽或麥麩5kg,傍晚撒在田間。15%毒死蜱200-300ml兌水灌根。

7、金針蟲

危害:細胸叩頭甲的幼蟲,鉆蛀取食馬鈴薯種薯塊、新萌芽幼苗、根莖;假如中后期蛀食薯塊,可在薯塊上蛀1條或數條蟲孔。

藥劑防治:(1)翻地前在地表噴施15%凈土600倍或鋒銳800倍液;(2)阿克泰。

8、蠐螬(俗名圪掏蟲)

危害:大黑鰓金龜的幼蟲,為害土豆地下部分。幼薯被咬成洞,或大部分被食,易引起腐爛降低產量。

藥劑防治:用50%辛硫磷乳劑1500倍液于翻地前噴施土面;

9、芫菁(yuanjing),中華豆芫菁

危害:幼蟲食蝗卵,成蟲蠶食葉片成缺刻,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