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_第1頁
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_第2頁
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_第3頁
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_第4頁
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1

心電圖

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chǎn)生電活動變化的曲線圖形。心電圖

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2常規(guī)標準十二導聯(lián)系統(tǒng)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心臟矢狀(額)面情況雙極肢體導聯(lián):ⅠⅡⅢ加壓單極肢體導聯(lián):avRavLavF胸前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心臟水平(橫)面情況包括:V1、V2、V3、V4、V5、V6共12個導聯(lián),一個都不能少。正確導聯(lián)位置的安放(紅線—右臂,黃線—左臂,綠線—左腿,黑線—右腿)常規(guī)標準十二導聯(lián)系統(tǒng)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心臟矢狀(額)面情況3胸前導聯(lián)

--電路連接方式導聯(lián)位置V1胸骨右緣4肋間隙V2胸骨左緣4肋間隙V3V2與V4的中點V4左鎖骨中線與5肋間隙交點V5V4水平與腋前線交點V6V4水平與腋中線交點胸前導聯(lián)

--電路連接方式導聯(lián)位置V1胸骨右緣4肋間隙V2胸4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5V7

左腋后線,V8

左肩胛線,V9

左脊椎旁線上,均與V4~V6同一水平(第五肋間)處;V3R與V3相對應的右側(cè)胸壁處;V4R與V4相對應的右側(cè)胸壁處;V5R與V5相對應的右側(cè)胸壁處;特殊導聯(lián)特殊導聯(lián)6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7三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與命名三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與命名8典型模式的心電圖

便于記憶:1223

“1”:一組波群—QRS波群

“2”:兩個段—PR段、ST段

“2”:兩個間期—PR間期、QT間期

“3”:三個波—P波、T波、U波典型模式的心電圖

便于記憶:1223

“1”:一組波群—QR9

正常竇性心律:

竇性P波(Ⅰ、Ⅱ、aVF直立,aVR倒置);P波規(guī)則出現(xiàn),60~100次/分;P-R間期。

正常竇性心律:10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11心律失常的定義心臟的沖動有固定的起源點和特殊的傳導系統(tǒng)。所謂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jié)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與激動順序的異常,幾乎見于所有人。有心臟疾病者更易出現(xiàn)心律失常的定義心臟的沖動有固定的起源點和特殊的傳導系統(tǒng)。所謂12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13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速:頻率>100bpm,一般<150bpm。

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速:14竇性心動過緩竇性P波心律<60次/分竇性心動過緩竇性P波15房性早搏

提前出現(xiàn)的P’波,

正常QRS波形代償間歇不完全

P’房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P’波,P’16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正常QRS波其前或后可有逆P’波或

代償間歇可完全或不完全

P’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正常QRS波P’17室性早搏

提前出現(xiàn)寬大畸形的

QRS波()其前無P’波,T波與QRS主波方向相反代償間歇完全

室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寬大畸形的18配對間期+代償間期=2R—R完全代償配對間期+代償間期<2R—R不完全代償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19室早三聯(lián)律室早三聯(lián)律20室上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續(xù)而迅速的QRS波群,頻率150-250次/分,R-R間期絕對均等,,P’波不易辨認,如有則與QRS關(guān)系固定,反復發(fā)作。室上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續(xù)而迅速的QRS波群21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22室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室性期前收縮連續(xù)三次或三次以上,頻率100~250次/分,T波與主波相反若能發(fā)現(xiàn)P波,P波頻率小于QRS波頻率(房室分離)

提前之正常P-QRS(心室奪獲)

界于正常與室性的QRS(心室融合波)R-R間期大致相等,節(jié)律可略不齊室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23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24心房撲動

P波消失,代之以間隔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鋸齒狀波(F波)

其頻率為250—350次/分

QRS多正常房室傳導比例多為2-4:1

心房撲動P波消失,代之以間隔均勻25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26心房顫動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同、形狀各異、間隔不等的細小波(f)其頻率為350-600次/分

R-R極不規(guī)則,可有形態(tài)異常(差異傳導)心房顫動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同、27心室顫動QRS-T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極不勻齊的低小波,頻率200—500次/分心室顫動QRS-T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極不勻28第一度AVB

P波全部下傳

PR固定延長第一度AVBP波全部下傳29二度AVBI型(莫氏型)

PR逐漸延長直至P脫落

RR間期逐漸縮短至P脫落包含受阻P波在內(nèi)的RR間期小于正常PP間期的2倍二度AVBI型(莫氏型)PR逐漸延長直至P脫落30PPPPPPP=620RRRRRPPPPPPP31二度AVBII型(文氏型)

PR固定

P波突然脫落;受阻P波在內(nèi)的RR間期等于正常PP間期的2倍。二度AVBII型(文氏型)PR固定32脫落P脫落P33三度AVBP波與R波各自獨立不相關(guān)

PP<RRRR固定,在60次以下

R波形態(tài)取決于起搏部位三度AVBP波與R波各自獨立不相關(guān)34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35束支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QRS時限≥0.12sV1或V2導聯(lián)QRS波群呈rsR‘型或M型波,ST-T繼發(fā)改變

V5或V6導聯(lián)呈qRS波,S波寬闊束支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36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37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QRS時限≥0.12sV5或V6導聯(lián)R波寬大粗鈍,無qST-T繼發(fā)改變

V1或V2導聯(lián)呈寬闊的QS或rS波,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38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39急性心肌梗死ECG長沙市中心醫(yī)院電生理科石卓勛急性心肌梗死ECG長沙市中心醫(yī)院電生理科石卓勛40二.解剖二.解剖41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42胸前導聯(lián)—反映水平面情況胸前導聯(lián)—反映水平面情況43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矢狀面情況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矢狀面情況44ST-T演變AMI典型改變T波高尖損傷性ST段抬高異常Q波ST-T演變AMI典型改變T波高尖損傷性ST段抬高異常Q波45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46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47挺直向上形凹面向上形弓背向上形矩形拋物線形心電圖1急性心肌梗塞時ST段上抬的各種形態(tài)挺直向上形凹面向上形弓背向上形矩形拋物線形心電圖148二、心電圖診斷AMI標準的變遷ST段抬高的傳統(tǒng)標準V1-V3ST段抬高≥或其他導聯(lián)(aVR除外)ST段抬高≥ST段抬高的新標準V1-V3ST段抬高≥其他導聯(lián)(aVR除外)ST段抬高≥需要在相鄰的兩個導聯(lián)出現(xiàn)。二、心電圖診斷AMI標準的變遷ST段抬高的傳統(tǒng)標準49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50二、心電圖診斷AMI標準的變遷病理性Q波傳統(tǒng)標準時限≥40ms振幅≥同導聯(lián)的1/4R波病理性Q波新標準時限≥30ms振幅≥1mm需要在相鄰的兩個導聯(lián)出現(xiàn)。病理性Q波的標準不適合用在Ⅲ和AVR導聯(lián),因為正常時這兩個導聯(lián)可出現(xiàn)“病理性Q波”二、心電圖診斷AMI標準的變遷病理性Q波傳統(tǒng)標準51急性心肌梗塞的ECG演變過程A:IIIB:V2胸痛發(fā)作正常T波增高ST段上抬異常Q波T波倒置冠性T波A下壁梗塞(III導聯(lián))B前壁梗塞(V2導聯(lián))急性心肌梗塞的ECG演變過程A:IIIB:V2胸痛發(fā)作正常52A:發(fā)病時,IIIIIaVFST段抬高,IaVLST段壓低(鏡相);急性下壁梗塞V1V2V3V4V5V6V1V2V3V4V5V6IIIIIIaVRaVLaVFIIIIIIaVRaVLaVFB:發(fā)病數(shù)天后,IIIIIaVFST段抬高回落,并出現(xiàn)異常Q波.急性下壁梗塞V1V1IIB:發(fā)病數(shù)天后,IIIIIa53A:發(fā)病時,IaVLV1-V6ST段抬高、呈QS形,IIIIIaVFST段下移V1V2V3V4V5V6IIIIIIaVRaVLaVFIIIIIIaVRaVLaVFV1V2V3V4V5V6急性廣泛前壁梗塞B:1周后,IaVLV1-V6呈QS形A:發(fā)病時,IaVLV1-V6ST段抬高、呈QS形54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55

心電圖

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chǎn)生電活動變化的曲線圖形。心電圖

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56常規(guī)標準十二導聯(lián)系統(tǒng)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心臟矢狀(額)面情況雙極肢體導聯(lián):ⅠⅡⅢ加壓單極肢體導聯(lián):avRavLavF胸前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心臟水平(橫)面情況包括:V1、V2、V3、V4、V5、V6共12個導聯(lián),一個都不能少。正確導聯(lián)位置的安放(紅線—右臂,黃線—左臂,綠線—左腿,黑線—右腿)常規(guī)標準十二導聯(lián)系統(tǒng)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心臟矢狀(額)面情況57胸前導聯(lián)

--電路連接方式導聯(lián)位置V1胸骨右緣4肋間隙V2胸骨左緣4肋間隙V3V2與V4的中點V4左鎖骨中線與5肋間隙交點V5V4水平與腋前線交點V6V4水平與腋中線交點胸前導聯(lián)

--電路連接方式導聯(lián)位置V1胸骨右緣4肋間隙V2胸58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59V7

左腋后線,V8

左肩胛線,V9

左脊椎旁線上,均與V4~V6同一水平(第五肋間)處;V3R與V3相對應的右側(cè)胸壁處;V4R與V4相對應的右側(cè)胸壁處;V5R與V5相對應的右側(cè)胸壁處;特殊導聯(lián)特殊導聯(lián)60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61三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與命名三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與命名62典型模式的心電圖

便于記憶:1223

“1”:一組波群—QRS波群

“2”:兩個段—PR段、ST段

“2”:兩個間期—PR間期、QT間期

“3”:三個波—P波、T波、U波典型模式的心電圖

便于記憶:1223

“1”:一組波群—QR63

正常竇性心律:

竇性P波(Ⅰ、Ⅱ、aVF直立,aVR倒置);P波規(guī)則出現(xiàn),60~100次/分;P-R間期。

正常竇性心律:64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65心律失常的定義心臟的沖動有固定的起源點和特殊的傳導系統(tǒng)。所謂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沖動的頻率、節(jié)律、起源部位、傳導速度與激動順序的異常,幾乎見于所有人。有心臟疾病者更易出現(xiàn)心律失常的定義心臟的沖動有固定的起源點和特殊的傳導系統(tǒng)。所謂66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67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速:頻率>100bpm,一般<150bpm。

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速:68竇性心動過緩竇性P波心律<60次/分竇性心動過緩竇性P波69房性早搏

提前出現(xiàn)的P’波,

正常QRS波形代償間歇不完全

P’房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P’波,P’70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正常QRS波其前或后可有逆P’波或

代償間歇可完全或不完全

P’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的正常QRS波P’71室性早搏

提前出現(xiàn)寬大畸形的

QRS波()其前無P’波,T波與QRS主波方向相反代償間歇完全

室性早搏提前出現(xiàn)寬大畸形的72配對間期+代償間期=2R—R完全代償配對間期+代償間期<2R—R不完全代償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73室早三聯(lián)律室早三聯(lián)律74室上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續(xù)而迅速的QRS波群,頻率150-250次/分,R-R間期絕對均等,,P’波不易辨認,如有則與QRS關(guān)系固定,反復發(fā)作。室上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續(xù)而迅速的QRS波群75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76室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室性期前收縮連續(xù)三次或三次以上,頻率100~250次/分,T波與主波相反若能發(fā)現(xiàn)P波,P波頻率小于QRS波頻率(房室分離)

提前之正常P-QRS(心室奪獲)

界于正常與室性的QRS(心室融合波)R-R間期大致相等,節(jié)律可略不齊室性陣發(fā)性心動個過速77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78心房撲動

P波消失,代之以間隔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鋸齒狀波(F波)

其頻率為250—350次/分

QRS多正常房室傳導比例多為2-4:1

心房撲動P波消失,代之以間隔均勻79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80心房顫動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同、形狀各異、間隔不等的細小波(f)其頻率為350-600次/分

R-R極不規(guī)則,可有形態(tài)異常(差異傳導)心房顫動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同、81心室顫動QRS-T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極不勻齊的低小波,頻率200—500次/分心室顫動QRS-T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極不勻82第一度AVB

P波全部下傳

PR固定延長第一度AVBP波全部下傳83二度AVBI型(莫氏型)

PR逐漸延長直至P脫落

RR間期逐漸縮短至P脫落包含受阻P波在內(nèi)的RR間期小于正常PP間期的2倍二度AVBI型(莫氏型)PR逐漸延長直至P脫落84PPPPPPP=620RRRRRPPPPPPP85二度AVBII型(文氏型)

PR固定

P波突然脫落;受阻P波在內(nèi)的RR間期等于正常PP間期的2倍。二度AVBII型(文氏型)PR固定86脫落P脫落P87三度AVBP波與R波各自獨立不相關(guān)

PP<RRRR固定,在60次以下

R波形態(tài)取決于起搏部位三度AVBP波與R波各自獨立不相關(guān)88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89束支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QRS時限≥0.12sV1或V2導聯(lián)QRS波群呈rsR‘型或M型波,ST-T繼發(fā)改變

V5或V6導聯(lián)呈qRS波,S波寬闊束支傳導阻滯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90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91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QRS時限≥0.12sV5或V6導聯(lián)R波寬大粗鈍,無qST-T繼發(fā)改變

V1或V2導聯(lián)呈寬闊的QS或rS波,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92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93急性心肌梗死ECG長沙市中心醫(yī)院電生理科石卓勛急性心肌梗死ECG長沙市中心醫(yī)院電生理科石卓勛94二.解剖二.解剖95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96胸前導聯(lián)—反映水平面情況胸前導聯(lián)—反映水平面情況97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矢狀面情況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矢狀面情況98ST-T演變AMI典型改變T波高尖損傷性ST段抬高異常Q波ST-T演變AMI典型改變T波高尖損傷性ST段抬高異常Q波99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100心電圖基本知識和分類課件101挺直向上形凹面向上形弓背向上形矩形拋物線形心電圖1急性心肌梗塞時ST段上抬的各種形態(tài)挺直向上形凹面向上形弓背向上形矩形拋物線形心電圖1102二、心電圖診斷AMI標準的變遷ST段抬高的傳統(tǒng)標準V1-V3ST段抬高≥或其他導聯(lián)(aVR除外)ST段抬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