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菌-病原生物學教研室_第1頁
厭氧菌-病原生物學教研室_第2頁
厭氧菌-病原生物學教研室_第3頁
厭氧菌-病原生物學教研室_第4頁
厭氧菌-病原生物學教研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厭氧菌病原生物學教研室梭菌屬(Clostridium)

是一群專性厭氧、能形成芽胞、G+的粗大桿菌。它們廣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中,有些可寄生在動物和人體的腸道內。模式種為丁酸梭菌(C.butyricum)。破傷風梭菌(C.tetani):破傷風;

產氣莢膜梭菌(C.perfringens):氣性壞疽;

肉毒梭菌(C.botulinum):肉毒中毒;

艱難梭菌(C.difficile):假膜性結腸炎。生物學性狀

形態(tài)與染色生物學性狀培養(yǎng)特性破傷風梭菌

平板培養(yǎng)基:不規(guī)則菌落;肉渣培養(yǎng)基:肉渣部分被消化,微變黑;肉毒梭菌(C.botulinum)平板培養(yǎng)基:不規(guī)則菌落;肉渣培養(yǎng)基:肉渣被消化,有惡臭。產氣莢膜梭菌血平板培養(yǎng)基:繁殖極快,有雙環(huán)溶血內-----窄的乙型溶血環(huán);外-----寬的半溶血環(huán);肉渣培養(yǎng)基:不消化肉渣,粉紅色;

牛乳培養(yǎng)基:洶涌發(fā)酵(stormyfermentation);生物學性狀培養(yǎng)特性生物學性狀抵抗力繁殖體的抵抗力與一般細菌相似。但芽胞抵抗力很強,能耐煮沸15~90min,5%石炭酸經15h才能殺滅,芽胞在土壤中可存活數(shù)十年。

破傷風梭菌

致病物質

破傷風痙攣毒素(tetanospasmin):1)一種強毒性蛋白質,不耐熱,可被腸道蛋白酶破壞。2)由細菌質粒編碼,由兩條肽鏈借二硫鍵聯(lián)結而成:α輕鏈:具有毒性作用;β重鍵:能與神經節(jié)苷脂(ganglioside)結合;3)神經毒素,對腦干神經和脊髓前角細胞有高度親合力。

4)毒性極強,每毫克純化的結晶可殺死2000萬只小鼠。具有免疫原性,經0.3%甲醛作用4w后脫毒成為類毒素。致病性與免疫性致病性與免疫性致病條件1)傷口深而窄;2)混有泥土、異物,壞死組織較多、局部組織缺血;3)同時伴有需氧菌混合感染。

致病性性與免疫性性發(fā)病機機理破傷風風梭菌菌及芽芽胞機機體局局部部生長長繁殖殖外外毒毒素脊髓前前角,,并可可到達達腦干干封封閉抑抑制性性突觸觸的介質釋釋放伸伸肌、、屈肌肌同時時強烈烈收縮縮強強直直痙攣攣傷口附附近肌肌肉痙痙攣,,嚼肌痙痙攣(引起起牙關關緊閉閉和吞吞咽困困難);軀干及及四肢肢肌肉肉強直直(呈呈特有有的角角弓反反張體體征);膈肌痙痙攣,,呼吸吸困難難窒窒息而而死。創(chuàng)傷神經纖纖維的的間隙隙淋巴液液和血血液致病性性與免疫性性免疫性性破傷風風免疫疫是典典型的的抗毒毒素免免疫::微量毒毒素即即可致致病,,不足足以引引起免免疫;;并且且毒素素迅速速與神神經組組織牢牢固結結合,,不能能有效效地刺刺激免免疫系系統(tǒng)引引起免免疫應應答。。有效地地獲得得抗毒毒素的的途徑徑是通通過類類毒素素的預預防注注射而而獲得得的自自動免免疫,,或通通過注注入大大劑量量抗毒毒素而而獲得得的被被動免免疫。。破傷風的的臨床診診斷主要要結合創(chuàng)創(chuàng)傷史和和觀察特特有的體體征。微微生物學學檢查對對早期診診斷意義義不大,,一般不不做。必要時可可取傷口口滲出物物或壞死死組織涂涂片染色色鏡檢及及厭氧菌菌培養(yǎng),,并以培培養(yǎng)物濾濾液做動動物試驗驗,以確確定有無無毒素產產生。微生物學學檢查法法1.人工工自動免免疫注射精制制破傷風風類毒素。(1)平平時:對部隊戰(zhàn)戰(zhàn)士、建建筑工人人及其他他易受外外傷的人人群:2次基基礎免疫疫/第一一年;1年后加加強免疫疫1次;;加強免免疫1次次/5~~10年年。滿3個月月至6歲歲兒童:白-百百-破(DPT)3聯(lián)疫苗,,3次,,4~6w/次。孕婦:預防新新生兒破破傷風。。(2)患患者愈后后/早期期接受治治療者:注射類類毒素-----獲得得有效免免疫。2.人工工被動免免疫注射破傷傷風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緊急預防防肌肌肉注射射1500~3000單位TAT(防止血清清過敏反反應)。。特異治療療早早期足量量用TAT治療。一一般須用用10~~20萬萬單位。。3.抗生素的的使用大劑量青青霉素或或甲硝唑唑能有效效地抑制制破傷風風梭菌在在局部病病灶繁殖殖,并對混合合感染的的細菌也也有作用用。防治原則則產氣莢膜膜梭菌產氣莢膜膜梭菌產產生的毒毒素和酶酶類毒素或者酶類生物學活性α毒素(卵磷脂酶)增加血管通透性,溶解紅細胞、血小板β毒素組織壞死作用ε毒素具有通透酶活性ι毒素組織壞死作用、ADP的核糖基化作用δ毒素溶解紅細胞θ毒素溶血毒性和細胞毒活性κ毒素(膠原酶)膠原酶和明膠酶活性λ毒素蛋白酶活性μ毒素(透明質酸酶)透明質酸酶活性ν毒素脫氧核糖核酸酶活性、溶血毒性腸毒素增加腸粘膜細胞通透性神經氨酸酶改變神經細胞表面的神經節(jié)苷脂受體、促進毛細血管血栓形成致病物質質致病性致病性所致疾病病氣性壞疽疽(gasgangrene):氣性壞疽疽是嚴重重的創(chuàng)傷傷感染性性疾病,,以局部部組織壞壞死、氣氣腫、水水腫、惡惡臭及全全身中毒毒為特征征。細菌8~48h內迅速繁繁殖周周圍正常常組織(不入血血)分解肌肉肉和組織織中的糖糖類大大量量氣體氣氣腫影響血液液供應組組織壞死死。食物中毒毒:A型產氣莢莢膜梭菌菌所產生生的腸毒毒素可引引起食物物中毒。。傷口酶毒素氣性壞疽疽發(fā)病急急劇,后后果嚴重重,需要要盡早準準確的做做出微生生物學診斷斷,爭取取早期治治療:標本鏡鏡檢::可發(fā)現(xiàn)現(xiàn)G+大桿菌,,并伴有有其他雜雜菌和少少量形態(tài)態(tài)不規(guī)則的的白細胞胞。培養(yǎng)基厭厭氧氧培養(yǎng)進進一步步鑒定:牛乳培養(yǎng)養(yǎng)基生化反應應動物實驗驗微生物學學檢查法法預防措施施主要是是外科處處理:1)及時時處理傷傷口,擴擴創(chuàng)、局局部用H2O2反復沖洗洗,切除感染及及壞死組組織;2)早期期可用多多價抗毒毒素血清清;3)同時時使用抗抗生素抑抑制細菌菌繁殖。。由于該菌菌在環(huán)境境中很快快形成芽芽胞,故故必須嚴嚴密隔離離病人,,并對所所用器械械及敷料料徹底滅滅菌,避避免在醫(yī)醫(yī)院內傳傳播。防治原則則肉毒梭菌菌致病物質質肉毒毒素素:根據(jù)Ag不同可將將肉毒桿桿菌分為為A、B、C1、C2、D、E、F和G等8個型。對對人致病病的主要要是A、B、E三個型。。肉毒毒素素具有嗜嗜神經性性,進入入機體后后作用于于腦及周周圍神經經末梢的的神經肌肌肉接頭頭處,阻阻止乙酰酰膽堿的的釋放,,導致肌肌肉麻痹痹。眼部肌肉肉麻痹(出現(xiàn)復復視、斜斜視、眼眼瞼下垂垂、瞳孔孔散大);進而咽部部肌肉麻麻痹(出出現(xiàn)吞咽咽困難、、言語不不清和呼呼吸困難難);若繼續(xù)發(fā)發(fā)展終因因呼吸肌肌、心肌肌麻痹而而死亡。。致病性所致疾病病肉毒中毒毒1.食物物肉毒中中毒毒素性食食物中毒毒。食入肉毒毒毒素后后,經幾幾小時至至3d左右潛伏伏期,病病人開始始出現(xiàn)惡惡心、嘔嘔吐、頭頭暈、頭頭痛、乏乏力。繼繼而出現(xiàn)現(xiàn)特有的的神經麻麻痹癥狀狀和體征征。2.嬰兒兒肉毒中中毒嬰兒因喂喂食有該該菌芽胞胞污染的的蜂蜜或或其他食食物而感感染致病病。3.創(chuàng)傷肉毒毒中毒肉毒梭菌菌的芽胞胞污染了了創(chuàng)傷后后,如果果局部具具備厭氧氧條件,,芽胞發(fā)發(fā)芽形成成繁殖體體而產生生毒素,,毒素被被吸收后后而致病病。致病性動物試驗驗檢出毒毒素:第1組:小鼠鼠腹腔注注入上清清液各0.5ml。如有毒素素,一般般于1~2d出現(xiàn)四肢肢麻痹、、眼瞼下下垂等中中毒癥狀狀,最后死于心心力衰竭和和呼吸困難難;第2組:小鼠注注射煮沸的的上清液,,一般不發(fā)發(fā)??;第3組:小鼠注注射不加熱熱上清液+多價肉毒抗抗血清,觀觀察保護作用用。如用分分型抗毒素素還可確定定毒素型別別。微生物學檢檢查法預防主要是是加強食品品管理和監(jiān)監(jiān)督,定期期抽樣檢查查。食品進食前前加熱煮沸沸即可破壞壞毒素。治療應盡早早注射A、B、E3型多價抗血血清;同時時加強護理及對對癥治療。。防治原則艱難梭菌艱難梭菌(C.difficile)為G+粗大桿菌,,芽胞呈卵卵圓形位于于菌體近極極端。常規(guī)厭氧培培養(yǎng)生長不不好,對培培養(yǎng)基的要要求較高,,故名。常常用的培養(yǎng)養(yǎng)基是以蛋蛋黃-果糖瓊脂為為基礎培養(yǎng)養(yǎng)基,加入入環(huán)絲氨酸酸和頭孢西西丁作為選選擇劑。艱難梭菌是是人類腸道道中的正常常菌群,但但數(shù)量不多多。當長期期使用氨芐芐青霉素、、頭孢菌素素、紅霉素素、氯林可可霉素以及及抗腫瘤化化學制劑,,腸道中的的乳桿菌、、雙歧桿菌菌及真菌對對艱難梭菌菌的拮抗作作用受到影影響,耐藥藥的艱難梭梭菌可因藥藥物的選擇擇作用而大大量繁殖后后產生毒素素致病,引引發(fā)抗生素相關關性腹瀉(antibiotic-associateddiarrhea);假膜性結腸腸炎(pseudomembranouscolitis)。臨床表現(xiàn)為為嚴重腹瀉瀉、腹痛、、伴有全身身中毒癥狀狀,常并發(fā)發(fā)有毒素性性巨結腸的的形成。治療可用萬萬古霉素或或甲硝唑,,并口服調調整正常菌菌群的制劑劑。擬桿菌屬生物學性狀狀G-桿菌,長短短不一,呈呈多形性。。牛心腦浸液液血瓊脂平平板上厭氧氧培養(yǎng)。本屬模式種種為脆弱擬擬桿菌(B.fragilis)。致病性性致病物質內毒素、莢莢膜、菌毛毛以及所產產生的肝素素酶和膠原原酶。肝素酶可降降解肝素,,促進凝血血,有利于于血栓性靜靜脈炎和遷遷徙性膿腫腫的形成,,膠原酶則則有利于細細菌的擴散散。擬桿菌主要要引起顱內內、腹腔和和盆腔的感感染。致病條件①屏障作用受受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