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常見病診療課件_第1頁
皮膚常見病診療課件_第2頁
皮膚常見病診療課件_第3頁
皮膚常見病診療課件_第4頁
皮膚常見病診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皮膚病感染性皮膚?。荷叽彛◣畎捳睿┻^敏性皮膚?。簼癔彛裾睿┟庖咝云つw病白庀(銀屑?。┏R娖つw病感染性皮膚病:1蛇串瘡(帶狀皰疹)定義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xiàn)成簇水皰,呈單側性帶狀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蛇串瘡(帶狀皰疹)定義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xiàn)成簇水皰,2病因病機外溢肌膚,氣血凝滯情志內傷感染毒邪脾失健運肝郁化火濕熱內蘊濕熱火毒蘊積早期濕熱火毒為主后期正虛血淤兼濕邪病因病機外溢肌膚,氣血凝滯情志內傷感染毒邪脾失健運肝郁化火濕3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季節(jié):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以成人居多。好發(fā)部位:腰脅部、胸部或頭面部,多發(fā)于身體一側,不超過正中線。前驅癥狀:發(fā)病前換部皮膚常有感覺過敏,灼熱、刺痛,或輕度發(fā)熱、乏力、局部淋巴結腫痛等。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疼痛程度不同:一般兒童、青年人輕微,老年體弱者劇烈。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季節(jié):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以成人居多。4臨床表現(xiàn)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病程:2周左右,一般不超過1個月。。臨床表現(xiàn)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5帶狀皰疹帶狀皰疹6辨證論治肝經(jīng)郁熱脾虛濕蘊清肝火,解熱毒健脾利濕理氣活血重鎮(zhèn)止痛氣滯血瘀龍膽瀉肝湯加減除濕苓湯加減桃紅四物湯加減辨證論治肝經(jīng)郁熱脾虛濕蘊清肝火,解熱毒健脾利濕理氣活血氣滯血73、30%的患者有家族史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濕毒蘊積證——清利濕熱、解毒通絡——萆薢滲濕湯加減邊界清楚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根據(jù)皮損形態(tài)和發(fā)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多見于長期站立工作者,常伴有小腿青筋暴露。病程:2周左右,一般不超過1個月。在手掌部皮疹大多邊緣不清,皮膚肥厚粗糙,冬季皸裂疼痛,病程較長。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疼痛程度不同:一般兒童、青年人輕微,老年體弱者劇烈。外用皮質類固醇:可用軟膏、霜劑或溶液。皮損為對稱性、原發(fā)性、多形性“旋耳瘡”:發(fā)生于耳部的濕瘡。好發(fā)部位:腰脅部、胸部或頭面部,多發(fā)于身體一側,不超過正中線。3、30%的患者有家族史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鑒別點濕疹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西醫(yī)治療抗病毒:阿昔洛韋、伐昔洛韋?;蛱岣邫C體免疫功能從而抗病毒:轉移因子、球蛋白制劑、胸腺肽等。止痛:給予解熱鎮(zhèn)痛藥如: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甚或可待因、強痛定等。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局部對癥治療(外治)以干燥、消炎為原則。具體同熱瘡處理。3、30%的患者有家族史西醫(yī)治療抗病毒:阿昔洛韋、伐昔洛韋。8濕瘡病

(濕疹)濕瘡病

(濕疹)9概述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男女老幼皆可發(fā)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但冬季常復發(fā)。中醫(yī)文獻記載有浸淫瘡、血風瘡、粟瘡等等多種名稱,相當于西醫(yī)的濕疹。概述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10概述根據(jù)皮損形態(tài)和發(fā)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旋耳瘡”:發(fā)生于耳部的濕瘡?!叭轭^風”:發(fā)生于乳房部的濕瘡。“臍瘡”:發(fā)生于臍部的濕瘡?!澳I囊風”:發(fā)生于陰囊部的濕瘡?!隘啹彙保喊l(fā)生于手部的濕瘡?!疤嚡彙保簨雰簼癔彛址Q奶癬。概述根據(jù)皮損形態(tài)和發(fā)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11臨床特點皮損對稱分布多形損害劇烈瘙癢有濕潤傾向反復發(fā)作易成慢性臨床特點皮損對稱分布12濕疹三角

膿皰小水皰糜爛丘疹漿液性丘疹紅斑血痂結痂落屑治愈肥厚·苔蘚化濕疹三角膿皰小水皰13病因病機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急性者:濕熱為主亞急性者:脾虛濕戀慢性者:血虛風燥發(fā)于小腿:經(jīng)脈遲緩,氣血運行不暢,濕熱蘊阻病因病機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14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15急性濕瘡急性濕瘡16急性濕瘡發(fā)病前常無明確的外因接觸史。起病快皮損為對稱性、原發(fā)性、多形性可發(fā)于任何部位病變常為片狀或彌漫性,無明顯邊界自覺瘙癢劇烈,重者影響睡眠搔抓染毒多致糜爛、滲液、化膿、并可發(fā)癤、臖核腫大急性濕瘡發(fā)病前常無明確的外因接觸史。17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18男女老幼皆可發(fā)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但冬季常復發(fā)。外用皮質類固醇:可用軟膏、霜劑或溶液。熱蘊阻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初為暗紅斑,表面潮濕、糜爛、流滋或干燥、結痂、脫屑,呈限局性或彌漫性分布。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皮損為對稱性、原發(fā)性、多形性日久皮膚粗糙肥厚,色素沉著或減退,瘙癢劇烈,夜間更甚。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的斑片,邊界清楚,不累及外圍皮膚,伴有流滋、結痂,常有臭味及易繼發(fā)感染。前驅癥狀:發(fā)病前換部皮膚常有感覺過敏,灼熱、刺痛,或輕度發(fā)熱、乏力、局部淋巴結腫痛等。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鑒別點濕疹進行期皮損宜用溫和之劑,如清涼油乳劑、黃連素冷霜等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3、30%的患者有家族史好發(fā)于耳窩、耳后皺襞及耳前部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因抓去脫屑,有點狀出血,如匕首刺傷皮膚之狀,故而稱之,又稱疕風,俗稱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銀屑病。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xiàn)成簇水皰,亞急性濕瘡男女老幼皆可發(fā)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但冬季常復發(fā)。亞急性濕瘡19亞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20亞急性濕瘡常由急性濕瘡未能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病程遷延所致。皮損較急性濕瘡輕,以丘疹、結痂、鱗屑為主。自覺瘙癢,夜間尤甚亞急性濕瘡常由急性濕瘡未能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病程遷延所致21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22慢性濕瘡慢性濕瘡23慢性濕瘡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成。皮損局限于某一部位:小腿、手足、肘窩、膝窩、外陰、肛門等。自覺瘙癢,成陣發(fā)性,夜間或精神緊張、飲酒、食辛辣發(fā)物時瘙癢加劇。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慢性濕瘡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24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25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頭面部濕瘡乳房部濕瘡臍部濕瘡手部濕瘡陰囊濕瘡小腿濕瘡錢幣狀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26耳部濕瘡

又稱旋耳瘡好發(fā)于耳窩、耳后皺襞及耳前部皮損為潮紅、糜爛、流滋、結痂及裂隙,有的耳后裂開,如刀割狀,多呈對稱發(fā)生,伴瘙癢。

耳部濕瘡又稱旋耳瘡27耳部濕瘡耳部濕瘡28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滋陰、潤膚熄風——當歸飲子加減有皮疹為橢圓形紅斑,上覆較薄細碎鱗屑,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無薄膜及點狀出血現(xiàn)象。“胎瀲瘡”:嬰兒濕瘡,又稱奶癬。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血熱內蘊證——清熱涼血、解毒消斑——消風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慢性期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點狀出血現(xiàn)象(Auspitz征):刮除薄膜后出現(xiàn)點狀出血。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抗病毒: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皮損肥厚粗糙,有色素沉著,鱗屑較少;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因抓去脫屑,有點狀出血,如匕首刺傷皮膚之狀,故而稱之,又稱疕風,俗稱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銀屑病。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胎瀲瘡”:嬰兒濕瘡,又稱奶癬。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泛肌膚;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邊界清楚維A酸類:口服,主要用于治療紅皮病型和膿皰型銀屑病。內服藥:以抗炎、止癢為目的,選用抗組胺藥、鎮(zhèn)靜劑。皮損局限于某一部位:小腿、手足、肘窩、膝窩、外陰、肛門等。在手背的呈錢幣狀斑疹,色澤潮紅,糜爛、流滋、結痂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風寒濕痹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獨活寄生湯加減關

節(jié)

病抗病毒: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急性期:一般宜用溫和保護劑,避免應用刺激性強的藥物(易導致紅皮?。?。皮質類固醇:尋常型銀屑病不提倡內用皮質類固醇。紅皮病型皮損位于陰囊皮膚,有時可延及肛周及陰莖部,呈淡紅色斑片,表面糜爛、結痂、滋水常浸濕衣褲。外邪侵襲致血熱、血燥、血瘀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等引起。3、30%的患者有家族史風寒濕痹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獨活寄生湯加減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成。鑒別點濕疹頭面部濕瘡

發(fā)于頭皮者,多糜爛、流滋、結黃色滋痂,有時將頭發(fā)粘集成團,或因繼發(fā)感染引起脫發(fā)在面部者,多呈淡紅色斑片,上覆細薄鱗屑。

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29面部濕瘡面部濕瘡30乳房部濕瘡

又稱乳頭風主要發(fā)于女性,大多對稱發(fā)生表現(xiàn)為乳頭部潮濕、糜爛、流滋,上覆鱗屑,或結黃色痂片,甚則皸裂疼痛。乳房部濕瘡又稱乳頭風31乳頭濕瘡乳頭濕瘡32臍部濕瘡

又稱臍瘡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的斑片,邊界清楚,不累及外圍皮膚,伴有流滋、結痂,常有臭味及易繼發(fā)感染。臍部濕瘡又稱臍瘡33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頭面部濕瘡乳房部濕瘡臍部濕瘡手部濕瘡陰囊濕瘡小腿濕瘡錢幣狀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34手部濕瘡

又稱瘑瘡皮損形態(tài)多樣:

a.在手背的呈錢幣狀斑疹,色澤潮紅,糜爛、流滋、結痂

b.在手掌部皮疹大多邊緣不清,皮膚肥厚粗糙,冬季皸裂疼痛,病程較長。手部濕瘡又稱瘑瘡35手部濕瘡手部濕瘡36陰囊部濕瘡

又稱腎囊風發(fā)于男性皮損位于陰囊皮膚,有時可延及肛周及陰莖部,呈淡紅色斑片,表面糜爛、結痂、滋水常浸濕衣褲。日久皮膚粗糙肥厚,色素沉著或減退,瘙癢劇烈,夜間更甚。在肛周者,往往可致輻射狀皸裂。陰囊部濕瘡又稱腎囊風37陰囊濕瘡陰囊濕瘡38小腿部濕瘡

多見于長期站立工作者,常伴有小腿青筋暴露。皮損主要在小腿下1/3內外側皮膚上。初為暗紅斑,表面潮濕、糜爛、流滋或干燥、結痂、脫屑,呈限局性或彌漫性分布。常伴發(fā)小腿潰瘍。病久則皮膚肥厚,色素沉著,或中心部分色素減退,可形成繼發(fā)性白癜風。小腿部濕瘡多見于長期站立工作者,常伴有小腿青筋暴露。39小腿濕瘡小腿濕瘡40錢幣狀濕瘡

濕瘡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因其皮疹形態(tài)類似錢幣而得名。多發(fā)生于四肢伸側。由小丘疹或丘皰疹群集構成錢幣大小的斑片或環(huán)形損害,滋水較多,呈亞急性經(jīng)過,常冬重夏輕,不易治愈。

錢幣狀濕瘡濕瘡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因其皮疹形態(tài)類似錢幣而得名41鑒別診斷急性者與接觸性皮炎鑒別:鑒別點

濕疹

接觸性皮炎部位

常對稱分布

局限于接觸部位形態(tài)

無一定形態(tài)與接觸物形態(tài)相似皮疹

多形性邊界不清邊界清楚接觸史

無明確接觸史有轉歸

有復發(fā)傾向去除致敏物不復發(fā)鑒別診斷急性者與接觸性皮炎鑒別:鑒別點42鑒別診斷慢性者與神經(jīng)性皮炎鑒別:神經(jīng)性皮炎好發(fā)于頸部、四肢伸側、骶尾部等易受摩擦處,皮損無水皰、潮濕、糜爛,日久多見皮膚粗糙、肥厚,呈席紋狀或皮革化改變。鑒別診斷慢性者與神經(jīng)性皮炎鑒別:43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在手掌部皮疹大多邊緣不清,皮膚肥厚粗糙,冬季皸裂疼痛,病程較長。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慢性期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鑒別點濕疹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成。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疼痛程度不同:一般兒童、青年人輕微,老年體弱者劇烈。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慢性者:外搽青黛膏等,或市售的恩膚霜、艾洛松軟膏等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可配合使用達力士軟膏、萌爾夫軟膏等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局限于接觸部位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泛肌膚;治療主要治法:清熱利濕止癢急性者:清熱利濕慢性者:養(yǎng)血潤膚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療主要治法:清熱利濕止癢44辨證論治內治法濕熱浸淫證——清熱利濕,解毒止癢——龍膽瀉肝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脾虛失蘊證——健脾利濕止癢——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術散加紫荊皮、地膚子、白鮮皮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潤膚,祛風止癢——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丹參、雞血藤、烏梢蛇辨證論治內治法45辨證論治外治法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急性者:滋水多時可用溶液濕敷,10%黃柏溶液、生理鹽水等,滋水減少時,予爐甘石洗劑或青黛散麻油調搽亞急性者:外用三黃洗劑、黃柏霜、清涼油乳劑等慢性者:外搽青黛膏等,或市售的恩膚霜、艾洛松軟膏等辨證論治外治法46其他療法內服藥:以抗炎、止癢為目的,選用抗組胺藥、鎮(zhèn)靜劑。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亞急性期用糖皮質激素乳劑、糊劑。慢性期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其他療法內服藥:以抗炎、止癢為目的,選用抗組胺藥、鎮(zhèn)靜劑。合47

白疕

(銀屑?。?/p>

白疕

(銀屑病)48概述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因抓去脫屑,有點狀出血,如匕首刺傷皮膚之狀,故而稱之,又稱疕風,俗稱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銀屑病。2、發(fā)?。耗小蹬?、30%的患者有家族史因其形狀如癬,脫屑如松皮,又名“松皮癬”,亦稱“干癬”

概述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49臨床特點紅斑多層白色疏松鱗屑搔抓后點狀出血病程長易復發(fā)臨床特點紅斑50病因病機病因迄今尚未明了,主要有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神經(jīng)精神因素以及免疫等多種學說。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泛肌膚;外邪侵襲致血熱、血燥、血瘀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等引起。

病因病機病因迄今尚未明了,主要有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51臨床分型尋常型特殊性:關節(jié)型紅皮病型膿皰型臨床分型尋常型52尋常型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典型皮疹:粟粒至綠豆大紅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塊,可融合成片,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侵潤顯著,表面覆蓋厚積的銀白色鱗屑。

薄膜現(xiàn)象:輕輕刮除鱗屑,可見一層淡紅色半透明薄膜。

點狀出血現(xiàn)象(Auspitz征):刮除薄膜后出現(xiàn)點狀出血。尋常型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53尋常型尋常型54Auspitz現(xiàn)象Auspitz現(xiàn)象55皮損形態(tài)可多樣: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等。不同部位特征性表現(xiàn):束狀發(fā)、頂針箍樣指甲、小腿苔蘚化變、皺褶部位濕疹樣化等。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皮損形態(tài)可多樣: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等。56點滴狀銀屑病點滴狀銀屑病57錢幣狀銀屑病錢幣狀銀屑病58地圖狀銀屑病地圖狀銀屑病59束狀發(fā)束狀發(fā)60頂針箍樣指甲頂針箍樣指甲61頂針箍樣指甲、甲下角化、渾濁頂針箍樣指甲、甲下角化、渾濁62同形反應同形反應63同形反應同形反應64同形反應同形反應65風熱瘡(玫瑰糠疹):好發(fā)于軀干、四肢近端;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自覺瘙癢,成陣發(fā)性,夜間或精神緊張、飲酒、食辛辣發(fā)物時瘙癢加劇。轉歸有復發(fā)傾向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滋陰、潤膚熄風——當歸飲子加減局部對癥治療(外治)以干燥、消炎為原則。皮損為潮紅、糜爛、流滋、結痂及裂隙,有的耳后裂開,如刀割狀,多呈對稱發(fā)生,伴瘙癢。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外用皮質類固醇:可用軟膏、霜劑或溶液。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股兀哼m用于急性點滴狀銀屑病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炎或者其他部位感染的。鑒別點濕疹止痛:給予解熱鎮(zhèn)痛藥如: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甚或可待因、強痛定等。濕毒蘊積證——清利濕熱、解毒通絡——萆薢滲濕湯加減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頭發(fā)不呈現(xiàn)束狀,病久有脫發(fā)現(xiàn)象。臨床分型尋常型特殊性:關節(jié)型

紅皮病型

膿皰型風熱瘡(玫瑰糠疹):好發(fā)于軀干、四肢近端;臨床分型尋常型66關節(jié)型銀屑病關節(jié)型銀屑病67關

節(jié)

病關

節(jié)

68紅皮病型銀屑病紅69膿皰型銀屑病膿皰型銀屑病70膿皰型銀屑病膿皰型銀屑病71掌跖膿皰癥掌跖膿皰癥72掌跖膿皰癥掌跖膿皰癥73鑒別診斷風熱瘡(玫瑰糠疹):好發(fā)于軀干、四肢近端;皮疹為橢圓形紅斑,上覆較薄細碎鱗屑,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無薄膜及點狀出血現(xiàn)象。慢性濕瘡:皮疹好發(fā)于四肢屈側;皮損肥厚粗糙,有色素沉著,鱗屑較少;瘙癢劇烈。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紅斑邊界不清,鱗屑多呈油膩性,無點狀出血;頭發(fā)不呈現(xiàn)束狀,病久有脫發(fā)現(xiàn)象。鑒別診斷風熱瘡(玫瑰糠疹):好發(fā)于軀干、四肢近端;皮疹為橢圓74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中醫(yī)“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神經(jīng)性皮炎”。不等同于“白疕”西醫(yī)“銀屑病”俗稱“牛皮癬”。

注意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中醫(yī)“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75中醫(yī)辯證論治內治法血熱內蘊證——清熱涼血、解毒消斑——消風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滋陰、潤膚熄風——當歸飲子加減氣血瘀滯證——活血化瘀、解毒通絡——桃花四物湯加減濕毒蘊積證——清利濕熱、解毒通絡——萆薢滲濕湯加減風寒濕痹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獨活寄生湯加減火毒熾盛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清瘟敗毒飲加減中醫(yī)辯證論治內治法76中醫(yī)辯證論治外治法進行期皮損宜用溫和之劑,如清涼油乳劑、黃連素冷霜等范圍皮損呈肥厚斑塊狀者,可予以皮質類固醇霜劑治療可配合使用達力士軟膏、萌爾夫軟膏等靜止期、退行期皮損可用中藥煎湯洗浴

中醫(yī)辯證論治外治法77西醫(yī)去除病因呼吸道感染——給予合適抗生素精神因素——給予鎮(zhèn)靜劑、適當心理輔導外用藥治療急性期:一般宜用溫和保護劑,避免應用刺激性強的藥物(易導致紅皮病)。外用皮質類固醇:可用軟膏、霜劑或溶液。一般選用中效類。維A酸類:0.025%~1%維A酸霜劑或凝膠。維生素D類衍生物:如卡珀三醇。西醫(yī)去除病因78西醫(yī)系統(tǒng)用藥抗生素:適用于急性點滴狀銀屑病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炎或者其他部位感染的。維A酸類:口服,主要用于治療紅皮病型和膿皰型銀屑病。(注意:此類藥物有致畸副作用)免疫抑制劑:MTX皮質類固醇:尋常型銀屑病不提倡內用皮質類固醇。西醫(yī)系統(tǒng)用藥79其他療法針刺:取穴大椎、肺俞、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耳針刺絡拔罐自血療法其他療法針刺:取穴大椎、肺俞、曲池、合谷、血海、三陰交。80生活指導增強體質,預防感染和外傷忌食辛辣刺激、醇甘厚味、海鮮發(fā)物外用藥物宜溫和,減少局部刺激生活指導增強體質,預防感染和外傷81謝謝!謝謝!82臨床特點皮損對稱分布多形損害劇烈瘙癢有濕潤傾向反復發(fā)作易成慢性臨床特點皮損對稱分布83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84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頭面部濕瘡乳房部濕瘡臍部濕瘡手部濕瘡陰囊濕瘡小腿濕瘡錢幣狀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85手部濕瘡手部濕瘡86點滴狀銀屑病點滴狀銀屑病87錢幣狀銀屑病錢幣狀銀屑病88膿皰型銀屑病膿皰型銀屑病89中醫(yī)辯證論治內治法血熱內蘊證——清熱涼血、解毒消斑——消風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滋陰、潤膚熄風——當歸飲子加減氣血瘀滯證——活血化瘀、解毒通絡——桃花四物湯加減濕毒蘊積證——清利濕熱、解毒通絡——萆薢滲濕湯加減風寒濕痹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獨活寄生湯加減火毒熾盛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清瘟敗毒飲加減中醫(yī)辯證論治內治法90常見皮膚病感染性皮膚?。荷叽彛◣畎捳睿┻^敏性皮膚?。簼癔彛裾睿┟庖咝云つw病白庀(銀屑病)常見皮膚病感染性皮膚?。?1蛇串瘡(帶狀皰疹)定義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xiàn)成簇水皰,呈單側性帶狀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蛇串瘡(帶狀皰疹)定義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xiàn)成簇水皰,92病因病機外溢肌膚,氣血凝滯情志內傷感染毒邪脾失健運肝郁化火濕熱內蘊濕熱火毒蘊積早期濕熱火毒為主后期正虛血淤兼濕邪病因病機外溢肌膚,氣血凝滯情志內傷感染毒邪脾失健運肝郁化火濕93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季節(jié):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以成人居多。好發(fā)部位:腰脅部、胸部或頭面部,多發(fā)于身體一側,不超過正中線。前驅癥狀:發(fā)病前換部皮膚常有感覺過敏,灼熱、刺痛,或輕度發(fā)熱、乏力、局部淋巴結腫痛等。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疼痛程度不同:一般兒童、青年人輕微,老年體弱者劇烈。臨床表現(xiàn)好發(fā)季節(jié):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以成人居多。94臨床表現(xiàn)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病程:2周左右,一般不超過1個月。。臨床表現(xiàn)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95帶狀皰疹帶狀皰疹96辨證論治肝經(jīng)郁熱脾虛濕蘊清肝火,解熱毒健脾利濕理氣活血重鎮(zhèn)止痛氣滯血瘀龍膽瀉肝湯加減除濕苓湯加減桃紅四物湯加減辨證論治肝經(jīng)郁熱脾虛濕蘊清肝火,解熱毒健脾利濕理氣活血氣滯血973、30%的患者有家族史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濕毒蘊積證——清利濕熱、解毒通絡——萆薢滲濕湯加減邊界清楚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根據(jù)皮損形態(tài)和發(fā)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多見于長期站立工作者,常伴有小腿青筋暴露。病程:2周左右,一般不超過1個月。在手掌部皮疹大多邊緣不清,皮膚肥厚粗糙,冬季皸裂疼痛,病程較長。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疼痛程度不同:一般兒童、青年人輕微,老年體弱者劇烈。外用皮質類固醇:可用軟膏、霜劑或溶液。皮損為對稱性、原發(fā)性、多形性“旋耳瘡”:發(fā)生于耳部的濕瘡。好發(fā)部位:腰脅部、胸部或頭面部,多發(fā)于身體一側,不超過正中線。3、30%的患者有家族史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鑒別點濕疹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西醫(yī)治療抗病毒:阿昔洛韋、伐昔洛韋?;蛱岣邫C體免疫功能從而抗病毒:轉移因子、球蛋白制劑、胸腺肽等。止痛:給予解熱鎮(zhèn)痛藥如: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甚或可待因、強痛定等。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局部對癥治療(外治)以干燥、消炎為原則。具體同熱瘡處理。3、30%的患者有家族史西醫(yī)治療抗病毒:阿昔洛韋、伐昔洛韋。98濕瘡病

(濕疹)濕瘡病

(濕疹)99概述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男女老幼皆可發(fā)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但冬季常復發(fā)。中醫(yī)文獻記載有浸淫瘡、血風瘡、粟瘡等等多種名稱,相當于西醫(yī)的濕疹。概述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100概述根據(jù)皮損形態(tài)和發(fā)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旋耳瘡”:發(fā)生于耳部的濕瘡?!叭轭^風”:發(fā)生于乳房部的濕瘡。“臍瘡”:發(fā)生于臍部的濕瘡?!澳I囊風”:發(fā)生于陰囊部的濕瘡?!隘啹彙保喊l(fā)生于手部的濕瘡?!疤嚡彙保簨雰簼癔?,又稱奶癬。概述根據(jù)皮損形態(tài)和發(fā)病部位不同名稱各異:101臨床特點皮損對稱分布多形損害劇烈瘙癢有濕潤傾向反復發(fā)作易成慢性臨床特點皮損對稱分布102濕疹三角

膿皰小水皰糜爛丘疹漿液性丘疹紅斑血痂結痂落屑治愈肥厚·苔蘚化濕疹三角膿皰小水皰103病因病機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急性者:濕熱為主亞急性者:脾虛濕戀慢性者:血虛風燥發(fā)于小腿:經(jīng)脈遲緩,氣血運行不暢,濕熱蘊阻病因病機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104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105急性濕瘡急性濕瘡106急性濕瘡發(fā)病前常無明確的外因接觸史。起病快皮損為對稱性、原發(fā)性、多形性可發(fā)于任何部位病變常為片狀或彌漫性,無明顯邊界自覺瘙癢劇烈,重者影響睡眠搔抓染毒多致糜爛、滲液、化膿、并可發(fā)癤、臖核腫大急性濕瘡發(fā)病前常無明確的外因接觸史。107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108男女老幼皆可發(fā)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但冬季常復發(fā)。外用皮質類固醇:可用軟膏、霜劑或溶液。熱蘊阻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初為暗紅斑,表面潮濕、糜爛、流滋或干燥、結痂、脫屑,呈限局性或彌漫性分布。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皮損為對稱性、原發(fā)性、多形性日久皮膚粗糙肥厚,色素沉著或減退,瘙癢劇烈,夜間更甚。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的斑片,邊界清楚,不累及外圍皮膚,伴有流滋、結痂,常有臭味及易繼發(fā)感染。前驅癥狀:發(fā)病前換部皮膚常有感覺過敏,灼熱、刺痛,或輕度發(fā)熱、乏力、局部淋巴結腫痛等。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鑒別點濕疹進行期皮損宜用溫和之劑,如清涼油乳劑、黃連素冷霜等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3、30%的患者有家族史好發(fā)于耳窩、耳后皺襞及耳前部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因抓去脫屑,有點狀出血,如匕首刺傷皮膚之狀,故而稱之,又稱疕風,俗稱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銀屑病。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xiàn)成簇水皰,亞急性濕瘡男女老幼皆可發(fā)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但冬季常復發(fā)。亞急性濕瘡109亞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110亞急性濕瘡常由急性濕瘡未能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病程遷延所致。皮損較急性濕瘡輕,以丘疹、結痂、鱗屑為主。自覺瘙癢,夜間尤甚亞急性濕瘡常由急性濕瘡未能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病程遷延所致111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112慢性濕瘡慢性濕瘡113慢性濕瘡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成。皮損局限于某一部位:小腿、手足、肘窩、膝窩、外陰、肛門等。自覺瘙癢,成陣發(fā)性,夜間或精神緊張、飲酒、食辛辣發(fā)物時瘙癢加劇。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慢性濕瘡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114臨床分型急性濕瘡亞急性濕瘡慢性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臨床分型急性濕瘡115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頭面部濕瘡乳房部濕瘡臍部濕瘡手部濕瘡陰囊濕瘡小腿濕瘡錢幣狀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116耳部濕瘡

又稱旋耳瘡好發(fā)于耳窩、耳后皺襞及耳前部皮損為潮紅、糜爛、流滋、結痂及裂隙,有的耳后裂開,如刀割狀,多呈對稱發(fā)生,伴瘙癢。

耳部濕瘡又稱旋耳瘡117耳部濕瘡耳部濕瘡118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滋陰、潤膚熄風——當歸飲子加減有皮疹為橢圓形紅斑,上覆較薄細碎鱗屑,長軸與皮紋走向一致,無薄膜及點狀出血現(xiàn)象?!疤嚡彙保簨雰簼癔?,又稱奶癬。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血熱內蘊證——清熱涼血、解毒消斑——消風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慢性期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點狀出血現(xiàn)象(Auspitz征):刮除薄膜后出現(xiàn)點狀出血。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共《荆喊⑽袈屙f、伐昔洛韋。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皮損肥厚粗糙,有色素沉著,鱗屑較少;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因抓去脫屑,有點狀出血,如匕首刺傷皮膚之狀,故而稱之,又稱疕風,俗稱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銀屑病。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疤嚡彙保簨雰簼癔?,又稱奶癬。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泛肌膚;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邊界清楚維A酸類:口服,主要用于治療紅皮病型和膿皰型銀屑病。內服藥:以抗炎、止癢為目的,選用抗組胺藥、鎮(zhèn)靜劑。皮損局限于某一部位:小腿、手足、肘窩、膝窩、外陰、肛門等。在手背的呈錢幣狀斑疹,色澤潮紅,糜爛、流滋、結痂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風寒濕痹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獨活寄生湯加減關

節(jié)

病抗病毒: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急性期:一般宜用溫和保護劑,避免應用刺激性強的藥物(易導致紅皮?。?。皮質類固醇:尋常型銀屑病不提倡內用皮質類固醇。紅皮病型皮損位于陰囊皮膚,有時可延及肛周及陰莖部,呈淡紅色斑片,表面糜爛、結痂、滋水常浸濕衣褲。外邪侵襲致血熱、血燥、血瘀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等引起。3、30%的患者有家族史風寒濕痹證——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獨活寄生湯加減中醫(yī)“牛皮癬”與俗稱“牛皮癬”之別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成。鑒別點濕疹頭面部濕瘡

發(fā)于頭皮者,多糜爛、流滋、結黃色滋痂,有時將頭發(fā)粘集成團,或因繼發(fā)感染引起脫發(fā)在面部者,多呈淡紅色斑片,上覆細薄鱗屑。

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119面部濕瘡面部濕瘡120乳房部濕瘡

又稱乳頭風主要發(fā)于女性,大多對稱發(fā)生表現(xiàn)為乳頭部潮濕、糜爛、流滋,上覆鱗屑,或結黃色痂片,甚則皸裂疼痛。乳房部濕瘡又稱乳頭風121乳頭濕瘡乳頭濕瘡122臍部濕瘡

又稱臍瘡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的斑片,邊界清楚,不累及外圍皮膚,伴有流滋、結痂,常有臭味及易繼發(fā)感染。臍部濕瘡又稱臍瘡123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頭面部濕瘡乳房部濕瘡臍部濕瘡手部濕瘡陰囊濕瘡小腿濕瘡錢幣狀濕瘡特殊部位濕瘡耳部濕瘡124手部濕瘡

又稱瘑瘡皮損形態(tài)多樣:

a.在手背的呈錢幣狀斑疹,色澤潮紅,糜爛、流滋、結痂

b.在手掌部皮疹大多邊緣不清,皮膚肥厚粗糙,冬季皸裂疼痛,病程較長。手部濕瘡又稱瘑瘡125手部濕瘡手部濕瘡126陰囊部濕瘡

又稱腎囊風發(fā)于男性皮損位于陰囊皮膚,有時可延及肛周及陰莖部,呈淡紅色斑片,表面糜爛、結痂、滋水常浸濕衣褲。日久皮膚粗糙肥厚,色素沉著或減退,瘙癢劇烈,夜間更甚。在肛周者,往往可致輻射狀皸裂。陰囊部濕瘡又稱腎囊風127陰囊濕瘡陰囊濕瘡128小腿部濕瘡

多見于長期站立工作者,常伴有小腿青筋暴露。皮損主要在小腿下1/3內外側皮膚上。初為暗紅斑,表面潮濕、糜爛、流滋或干燥、結痂、脫屑,呈限局性或彌漫性分布。常伴發(fā)小腿潰瘍。病久則皮膚肥厚,色素沉著,或中心部分色素減退,可形成繼發(fā)性白癜風。小腿部濕瘡多見于長期站立工作者,常伴有小腿青筋暴露。129小腿濕瘡小腿濕瘡130錢幣狀濕瘡

濕瘡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因其皮疹形態(tài)類似錢幣而得名。多發(fā)生于四肢伸側。由小丘疹或丘皰疹群集構成錢幣大小的斑片或環(huán)形損害,滋水較多,呈亞急性經(jīng)過,常冬重夏輕,不易治愈。

錢幣狀濕瘡濕瘡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因其皮疹形態(tài)類似錢幣而得名131鑒別診斷急性者與接觸性皮炎鑒別:鑒別點

濕疹

接觸性皮炎部位

常對稱分布

局限于接觸部位形態(tài)

無一定形態(tài)與接觸物形態(tài)相似皮疹

多形性邊界不清邊界清楚接觸史

無明確接觸史有轉歸

有復發(fā)傾向去除致敏物不復發(fā)鑒別診斷急性者與接觸性皮炎鑒別:鑒別點132鑒別診斷慢性者與神經(jīng)性皮炎鑒別:神經(jīng)性皮炎好發(fā)于頸部、四肢伸側、骶尾部等易受摩擦處,皮損無水皰、潮濕、糜爛,日久多見皮膚粗糙、肥厚,呈席紋狀或皮革化改變。鑒別診斷慢性者與神經(jīng)性皮炎鑒別:133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在手掌部皮疹大多邊緣不清,皮膚肥厚粗糙,冬季皸裂疼痛,病程較長。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濕瘡是一種皮損形態(tài)多樣、總有瘙癢糜爛流滋的急性、亞急性和慢性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疾患。慢性期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鑒別點濕疹糖皮質激素:強的松30mgqdpo×3-7天。常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瘡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復發(fā)作而成。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疼痛程度不同:一般兒童、青年人輕微,老年體弱者劇烈。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慢性者:外搽青黛膏等,或市售的恩膚霜、艾洛松軟膏等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可配合使用達力士軟膏、萌爾夫軟膏等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局限于接觸部位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泛肌膚;治療主要治法:清熱利濕止癢急性者:清熱利濕慢性者:養(yǎng)血潤膚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療主要治法:清熱利濕止癢134辨證論治內治法濕熱浸淫證——清熱利濕,解毒止癢——龍膽瀉肝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脾虛失蘊證——健脾利濕止癢——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術散加紫荊皮、地膚子、白鮮皮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潤膚,祛風止癢——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丹參、雞血藤、烏梢蛇辨證論治內治法135辨證論治外治法根據(jù)不同階段皮損特點用藥:急性者:滋水多時可用溶液濕敷,10%黃柏溶液、生理鹽水等,滋水減少時,予爐甘石洗劑或青黛散麻油調搽亞急性者:外用三黃洗劑、黃柏霜、清涼油乳劑等慢性者:外搽青黛膏等,或市售的恩膚霜、艾洛松軟膏等辨證論治外治法136其他療法內服藥:以抗炎、止癢為目的,選用抗組胺藥、鎮(zhèn)靜劑。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外用藥:急性期無滲液者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用3%硼酸溶液濕敷。亞急性期用糖皮質激素乳劑、糊劑。慢性期選用軟膏、硬膏、涂膜劑。其他療法內服藥:以抗炎、止癢為目的,選用抗組胺藥、鎮(zhèn)靜劑。合137

白疕

(銀屑病)

白疕

(銀屑?。?38概述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因抓去脫屑,有點狀出血,如匕首刺傷皮膚之狀,故而稱之,又稱疕風,俗稱牛皮癬,相當于西醫(yī)的銀屑病。2、發(fā)病:男〉女3、30%的患者有家族史因其形狀如癬,脫屑如松皮,又名“松皮癬”,亦稱“干癬”

概述1、定義:以紅斑、丘疹、鱗屑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皮膚病,139臨床特點紅斑多層白色疏松鱗屑搔抓后點狀出血病程長易復發(fā)臨床特點紅斑140病因病機病因迄今尚未明了,主要有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神經(jīng)精神因素以及免疫等多種學說。外感風邪或濕熱內蘊,外泛肌膚;外邪侵襲致血熱、血燥、血瘀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等引起。

病因病機病因迄今尚未明了,主要有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141臨床分型尋常型特殊性:關節(jié)型紅皮病型膿皰型臨床分型尋常型142尋常型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典型皮疹:粟粒至綠豆大紅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塊,可融合成片,邊界清楚,周圍有炎性紅暈,侵潤顯著,表面覆蓋厚積的銀白色鱗屑。

薄膜現(xiàn)象:輕輕刮除鱗屑,可見一層淡紅色半透明薄膜。

點狀出血現(xiàn)象(Auspitz征):刮除薄膜后出現(xiàn)點狀出血。尋常型好發(fā)部位:頭皮、軀干、四肢伸側143尋常型尋常型144Auspitz現(xiàn)象Auspitz現(xiàn)象145皮損形態(tài)可多樣: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等。不同部位特征性表現(xiàn):束狀發(fā)、頂針箍樣指甲、小腿苔蘚化變、皺褶部位濕疹樣化等。病程緩慢,反復發(fā)作,并有進行期、靜止期、消退期不同階段,其中進行期時由于針刺、外傷等刺激可引起皮損的發(fā)生,稱“同形反應”。皮損形態(tài)可多樣: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等。146點滴狀銀屑病點滴狀銀屑病147錢幣狀銀屑病錢幣狀銀屑病148地圖狀銀屑病地圖狀銀屑病149束狀發(fā)束狀發(fā)150頂針箍樣指甲頂針箍樣指甲151頂針箍樣指甲、甲下角化、渾濁頂針箍樣指甲、甲下角化、渾濁152同形反應同形反應153同形反應同形反應154同形反應同形反應155風熱瘡(玫瑰糠疹):好發(fā)于軀干、四肢近端;疼痛:有的與皮疹同時出現(xiàn),有的在皮疹之前,有的在皮疹之后;自覺瘙癢,成陣發(fā)性,夜間或精神緊張、飲酒、食辛辣發(fā)物時瘙癢加劇。轉歸有復發(fā)傾向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皮損特點:紅斑、丘疹水皰干枯結痂暫時性色素沉著。血虛風燥證——養(yǎng)血滋陰、潤膚熄風——當歸飲子加減局部對癥治療(外治)以干燥、消炎為原則。皮損為潮紅、糜爛、流滋、結痂及裂隙,有的耳后裂開,如刀割狀,多呈對稱發(fā)生,伴瘙癢。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兩邪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外用皮質類固醇:可用軟膏、霜劑或溶液。面游風(脂溢性皮炎):皮疹多發(fā)于頭面;皮損常依次沿神經(jīng)單側分布,排列成帶狀,各簇水皰群之間有正常皮膚??股兀哼m用于急性點滴狀銀屑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