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_第1頁
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_第2頁
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_第3頁
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_第4頁
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xxx公司漢英語言對比之靜態(tài)與動態(tài)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漢英語言對比——靜態(tài)與動態(tài)(Stativevs.Dynamic)比較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語言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中國語言學大師趙元任先生說:“所謂語言學理論,實際上就是語言的比較,就是世界各民族綜合比較研究得出的科學結(jié)論?!闭Z言研究中的比較,可以是在同一種語言內(nèi)部進行的,也可以是在不同的語言之間開展的;可以是歷時的,也可以是共時的。我們這學期開設的漢英語言對比課程,我認為是在不同語言中進行的共時研究。這門課的開設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一般接觸的課程里都是比較基礎性的課程,比如精讀,泛讀,聽力,口語,這些科目培養(yǎng)的是我們某一個具體方面的能力,這讓英語的的確確變成了一門“工具型”學科,而沒有展現(xiàn)出它作為一門語言獨特的魅力。而英漢語言對比卻使我得以站在一個高度,好好的審視“英語藝術”。英漢語言可對比之處有很多,我所寫的論文研究的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Stativevs.Dynamic)。英語是靜態(tài)的語言,主要體現(xiàn)在有少用動詞而用其他手段表示動作意義的傾向,傾向于多用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因而敘述呈靜態(tài)(stative);漢語是動態(tài)的語言,主要體現(xiàn)在漢語有一種多用動詞的習慣,因而敘述呈動態(tài)(dynamic)。造成英語呈靜態(tài)的原因是英語句子中的謂語動詞要受很多形態(tài)變化規(guī)則的約束,使用時有很多不便,所以一般每個句子只有一個謂語動詞。而對動詞的需要有不至于此,于是只能采取名詞化的方法。也就是說英語是屈折語,英語動詞的使用受到形態(tài)規(guī)則的嚴格限制,一個句子結(jié)構(gòu)通常只用一個謂語動詞,或者至多是幾個動詞并列作謂語。大量原來應該用動詞表達的概念除了用非謂語動詞表達外,必須借助于動詞以外的詞類,其中主要是名詞和介詞,以及形容詞和副詞,名詞和形容詞等可以由動詞派生或轉(zhuǎn)化而來。這種使用優(yōu)勢不僅降低了動詞出現(xiàn)的頻率,而且削弱了動詞所表達的意義,產(chǎn)生了動詞的虛化和弱化,這就使得英語的表達呈現(xiàn)“靜態(tài)”傾向。而且我認為英語多用名詞會使語言顯得更加正式和地道;而漢語呈動態(tài)的原因是它是分析性的,所以詞類界限并不明顯,但動詞距離人的體驗最近,又無需形態(tài)變化,故而最具優(yōu)勢。也就是說漢語不是屈折語,漢語動詞沒有形態(tài)變化的約束。在使用中,由于對動詞的約束不像英語那樣死板,沒有英語那樣多時態(tài),人稱的變化,所以我們使用起來十分靈活,方便。漢語同時也沒有謂語動詞和非謂語動詞的形式之分,原形動詞可以充當句子的各種成分,可以在句中多次連用,甚至重復,重疊,合成并用,這無疑會使?jié)h語動態(tài)意味更濃。因此漢語除了部分句子沒有動詞以外。大量的句子都不止使用一個動詞,動詞的優(yōu)勢必然使?jié)h語的表達呈“動態(tài)”傾向?!边@就使得現(xiàn)代漢語顯得優(yōu)美而舒緩。因此我們在翻譯時也要注意到語言的特點。舉幾個例子:Hewasanonsmokerandateetotaler.

他既不抽煙也不喝酒。VietnamesewarisadrainonAmericanresource.

越南戰(zhàn)爭不斷地消耗美國的資源。

(3)Thepaintingssymbolizeoureffortsforoverthreemonths.這幅畫是我們?nèi)齻€月的結(jié)晶。

(4)Iamdoubtfulwhethersheisstillalive.

我懷疑她是否還活著。Newark'smostimpoverishedneighbourhoods.他的家境急劇惡化與紐瓦克最窮困街區(qū)的崩潰有關。(6)Heisthemurdererofhisboss.

他謀殺了他老板。我認為英語和漢語各自的特點雖然不同,但是可以說是殊途同歸——它們都具有語言的美感。首先英語的靜態(tài)特點體現(xiàn)了英語的含蓄性——英語用肯定的方式只說現(xiàn)狀、事實或者應該做的事情,其提示或警告的不應該做的事情有讀者自己理解;而漢語則是直接做出明確的指示,具有外露的特點。用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一些標語舉個例子:(7)Keepoffthegrass!勿踏草地?。?)Keepyourheadin!別往外伸頭?。?)Keepyourhandin!別往外伸手!英語不說Don'tsteponthegrass,而說Keepoffthegrass。遠離草坪自然就不會去上面踏了。這使“距離產(chǎn)生美感”的道理包含在其中,含蓄的說法是客氣的,有禮貌的。相反,漢語的表達方式則是外露的,漢語中多用“不要”、“請勿”等字眼,可謂清楚明了。第二,我認為英語的靜態(tài)特點使英語顯得莊重而正式,而漢語的動態(tài)特點則會使?jié)h語顯得比較隨和。用一個法律英語的例子來說明:(10)sentenceoflifewithoutparole終身監(jiān)禁不得保釋第三,英語的名詞化傾向使語言更加簡潔明了,正如漢語中的成語一樣。舉個例子:(11)fishforfame沽名釣譽(12)Pennywiseandpoundfoolish小處精明,大處糊涂英語的靜態(tài)特點和漢語的動態(tài)特點除了使這兩種我們熟悉的語言有了各自顯著的特點,也使它們有很多共性。第一,英語和漢語都具有整齊美,整齊美突出地表現(xiàn)在語言的節(jié)奏之中。下面我用幾個英漢的詩歌舉例:(13)Theseedyousow,anotherreaps;Thewealthyoufind,anotherkeeps;Therobesyouweave,anotherbears.這是一首雪萊的詩歌,全詩幾乎全部是名詞,由于各句的音節(jié)、重音、詞性都完全一致,因此感覺十分整齊。如果換做用動詞表達,既顯得累贅,又無法達到詩歌的韻律效果。(14)夜更深,山更幽,月兒害羞,誰奏起,動人心弦的夜曲?

是船上那位年輕的水手啊,輕把櫓,山歌如泉順水流!曉風啊,請你捎個信兒往回走,拿最美的話兒把最美的姑娘問候。揮銀鐮,砍金枝,莫要劃破手,采香茶,伴蝶舞,心兒莫亂舞這是一首現(xiàn)代詩,虎子《小夜曲》。這首詩正是通過了大量的動詞的妙用,使其顯得唯美浪漫逼真?zhèn)魃?。這首詩仿佛是一個會動的畫面,連續(xù)的場景,收到了聲音和諧,優(yōu)美動聽的修辭效果。再找?guī)讉€英漢互譯的例子:(15)Sweetandlow,sweetandlow,西邊海上的風啊,Windofthewesternsea,你多么輕柔,多么安詳;...Silversailsalloutofthewest,銀色的月亮照在他的帆船上,Underthesilvermoon!銀色的帆船展翅飛翔向東方!(16)Thelispofleaves,andtherippleofrain.樹葉沙沙響,細雨霏霏落。(17)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Myoldwife,prostratebythewayside,Wailing,thinlycladinthiswintryweather.(18)斜暉脈脈水悠悠。Theslantingsunshedssympatheticray;Thecarefreerivercarriesitway.Heisallfireandflight.他怒氣沖沖,來勢洶洶。從以上這些優(yōu)美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漢語言善于巧用動詞,而英語更善于名詞的堆砌。但是無論是哪種語言,都體現(xiàn)了語言的整齊之美。也許,我認為正式因為如此,英漢才有了可比之處和互譯的可能性。第二,英語的靜態(tài)特點和漢語的動態(tài)特點早就了這兩種語言對偶特點。在寫作課上我們學習過,英語講究平行。而由于英語中對動詞的限制,使得平行變得困難,而英語的名詞化特點則剛好在此時派上用場。在漢語之中,古詩,對聯(lián)等,都是對對偶最好的應用。下面是一些例子:(20)Morehaste,lessspeed.欲速則不達(21)Speechissilver,silenceisgold.雄辯是銀,沉默是金(22)Thelifeofthewolfisthedeathofthelamb.狼的生即羊的死(23)Shortaccountsmakelongfriends.親兄弟明算帳。(24)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澆紅葉。(2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26)上聯(lián):奪銅牌,奪銀牌,奪金牌,沖出亞洲爭寶座,下聯(lián):戰(zhàn)小球,戰(zhàn)大球,戰(zhàn)全球,走向世界占鰲頭。以上是我的理解和歸納總結(jié),不一定到位。總之,英漢互譯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靜態(tài)”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