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_第1頁
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_第2頁
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_第3頁
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_第4頁
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6.1概述6.1.1水資源的分類(1)水資源的形成條件----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三者之間的相互轉化,稱為”三水轉化”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6.1概述6.1.1水資源1(2)利用水資源的經濟技術條件----可利用水資源:可支配水資源----不可利用水資源:在目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天然水資源中不可利用的部分(3)水資源的恢復程度----恢復性水資源----不可恢復性水資源(4)用水情況----消耗性水資源----非消耗性水資源(2)利用水資源的經濟技術條件----可利用水資源:可支配水26.1.2基本概念(1)越流補給:由下層含水層通過粘土層補給上層含水層的現象(3)地下徑流(河川基流):地下水主要來自下滲水量。下滲水量滲到土壤的飽和層后,抬高了潛水的水位。滲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通過潛水及深層地下水補給河道,即地下徑流包氣帶飽和帶土壤水帶中間帶毛細管帶地下水帶地面薄膜水和重力水地下水土壤水潛水面地面以下水的分布(2)潛水:賦存于地表之下第一個穩(wěn)定隔水層頂層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層中的重力水6.1.2基本概念(1)越流補給:由下層含水層通過粘土層補36.1.3三水轉化水資源是通過大氣循環(huán)再生的動態(tài)資源.目前國內外均以本地降水所產生的地表、地下水總量定義為本地水資源總量,而土壤水則暫尚未作為水資源的一部分對待。地表水和地下水通過包氣帶緊密聯系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6.1.3三水轉化水資源是通過大氣循環(huán)再生的動態(tài)資源.降水4(1)一定時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為:

P=R+E+UG+E采+?V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P----時段內的降水量;R----時段內的河川徑流量;UG----時段內的地下潛流量;E----時段內的地下水凈開采量;?V----流域的蓄水變化6.1.4水資源量的計算方程1.上游山丘區(qū)(1)一定時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為: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5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2)山丘區(qū)地下水資源計算方程----地下水資源的計算方程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6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水資源總量的計算方程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7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地表水回滲補給(Q表補)側排潛流補給(UG山)2.下游平原區(qū)(1)地下水資源量的計算方程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8(2)根據本地水資源的定義,平原區(qū)的水資源總量為:降水(P)包氣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飽和帶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地表水回滲補給(Q表補)側排潛流補給(UG山)(2)根據本地水資源的定義,平原區(qū)的水資源總量為:降水(P)93.全流域(1)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2)地表水資源即河川徑流量為:(3)地下水資源為:----山區(qū)和平原區(qū)之間的重復估算地下水量,包括山區(qū)的側排潛流和地表回滲補給中的基流回滲部分降水(P)包氣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飽和帶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3.全流域(1)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2)地表水資源即河川10(4)全流域水資源總量為:式中:----全部基流量和地表徑流的回滲補給量或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地表水回滲補給(Q表補)側排潛流補給(UG山)(4)全流域水資源總量為:式中:----全部基流量和地表徑流116.2降水分析6.2.1降水資料的收集與審查(1)降水資料的來源

《水文年鑒》、《水文資料》、《水文特征值統(tǒng)計》(2)原始資料的可靠程度分析6.2降水分析6.2.1降水資料的收集與審查(1)降水資126.2.2系列的代表性分析樣本的代表性是指樣本對總體的代表程度(1)周期性分析

波譜分析、方差分析等降水量時間序列的分析通常用低通濾波(2)隨機性分析

概率分析(3)代表性分析的方法

長短序列統(tǒng)計參數對比法6.2.2系列的代表性分析樣本的代表性是指樣本對總體的代表136.2.3系列的插補展延地理插值法

----直接移用相鄰站同年或月降水量:站相近,氣候、地形條件一直----降水量等值線法:地形復雜(2)相關分析法

假相關輾轉相關設計站X參證站Y參證站Z6.2.3系列的插補展延地理插值法(2)相關分析法設計站X146.2.4圖解配線法頻率計算6.2.5年降水量統(tǒng)計參數等值線法(1)目的:

----研究年降水量年際變化的規(guī)律;----估算無資料地區(qū)各種指定頻率的年降水量(2)等值線合理性檢查工作

----氣候、地形及其他地理條件等方面的檢查----與相鄰區(qū)的等值線是否能拼接----與年徑流量、年蒸發(fā)量等值線對照比較,用水量平衡的原理進行協(xié)調6.2.4圖解配線法頻率計算6.2.5年降水量統(tǒng)計參數等156.2.6降水量的時程變化分析(1)年內變化

----分析多年平均的年內分配----分析指定頻率年份的年內分配—典型年(2)年際變化

----統(tǒng)計參數----旱澇周期變化和連旱連澇統(tǒng)計6.2.6降水量的時程變化分析(1)年內變化(2)年際變化166.3徑流分析及設計年徑流計算(1)年徑流量

年徑流量是指在一個年度內,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水量,稱為該斷面以上流域的年徑流量。它可用年平均流量、年徑流總量、年徑流深及年徑流模數等特征值表示。

6.3.1概述(2)設計年徑流量

設計年徑流是指相應于某一設計頻率的年徑流量及其年內分配。設計頻率需根據各用水部門的設計標準來確定。

(3)設計年徑流量計算的任務

設計年徑流的計算任務是分析研究工程所在河段徑流年際水量變化和年內水量分配的規(guī)律,在各種不同資料條件下預估未來徑流的變化情勢,為合理確定工程規(guī)模提供可靠的來水依據。

6.3徑流分析及設計年徑流計算(1)年徑流量6.3.1概176.3.2測站的選擇與資料的統(tǒng)計

(1)測站的選擇

選擇代表性好、資料系列較長的區(qū)域代表站作為主要分析站,同時又要注意保證一定的站網密度

當年徑流資料經過審查、插補延長、還原計算和資料一致性和代表性論證以后,應按逐年逐月統(tǒng)計其徑流量,組成年徑流系列和月徑流系列。《水文年鑒》上刊布的數字是按日歷年分界的,即每年l-12月為一個完整的年份。

(2)資料的統(tǒng)計----日歷年度:6.3.2測站的選擇與資料的統(tǒng)計(1)測站的選擇18----水文年度:

水文年度是指以汛期開始時刻作為年度的開始,下一年汛期時刻作為上一年的結束時刻。在計算流域水量平衡關系時,最好采用水文年度。一個水文年度內的徑流應該是該水文年度的降水所產生的。

在水資源利用工程中,為便于水資源的調度運用,常采用水利年度,有時亦稱為調節(jié)年度。

它不是從1月份開始,而是將水庫調節(jié)庫容的最低點

(汛前某一月份,各地根據入汛的遲早具體確定)作為一個水利年度的起始點,周而復始加以統(tǒng)計,建立起一個新的年徑流系列。

----水利年度:----水文年度:水文年度是指以汛期開始時刻作為年度196.3.3資料的審查

年徑流資料的審查是水資源評價及水文水利計算的基礎。年徑流資料審查主要從資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三方面進行。(1)資料的可靠性

主要是對原始資料可靠程度的鑒定,從資料的來源、資料的測驗與整編方法等方面進行檢查,并通過上下游、干支流水量平衡來檢查是否合理。6.3.3資料的審查年徑流資料的審查是水資源20(2)資料的一致性

年徑流計算所用的資料必須具有一致的成因基礎。若設計流域的氣候條件和下墊面因素是穩(wěn)定的無明顯變化,則其成因是一致的,否則資料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壞。例如,設計地點的上游修建了引水工程,使河流的年徑流量減小。為保持資料的一致性,修建引水工程后的年份,應根據引水渠道觀測或調查資料,對年徑流資料進行還原計算。

資料的代表性是指作為一個樣本的實測年徑流系列與總體之間的離差情況。離差愈小,兩者愈接近

常用的方法:①進行年徑流的周期性分析

②與更長系列參證變量進行比較

(3)資料的代表性

(2)資料的一致性年徑流計算所用的資料必須具有216.3.4有較短年徑流系列時設計年徑流頻率分析計算本法的關鍵是展延年徑流系列的長度。方法的實質是尋求與設計斷面徑流有密切關系并有較長觀測系列的參證變量,通過設計斷面年徑流與其參證變量的相關關系,將設計斷面年徑流系列適當地加以延長至規(guī)范要求的長度

1.參證變量的選擇

最常采用的參證變量有:設計斷面的水位、上下游測站或鄰近河流測站的徑流量、流域的降水量。(1)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在成因上有密切關系。(2)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有較多的同步觀測資料。(3)參證變量的系列較長,并有較好的代表性。

參證變量應具備下列條件:6.3.4有較短年徑流系列時設計年徑流頻率分析計算本法的關22(1)利用本站的水位資料延長年徑流系列(2)利用上下游站或鄰近河流測站實測徑流資料,延長設計斷面的徑流系列

----相關分析法----面積比法

2.年徑流系列的展延(1)利用本站的水位資料延長年徑流系列2.年徑流系列的展23

徑流是降水的產物。流域的年徑流量與流域的年降水量往往有良好的相關關系。又因降水觀測系列在許多情況下較徑流觀測系列長,因此降水系列常被用來作為延長徑流系列的參證變量

(3)利用年降水資料延長設計斷面的年徑流系列

徑流是降水的產物。流域的年徑流量與流域的243.注意事項利用參證變量延長設計斷面的年徑流系列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問題:(1)盡量避免遠距離測驗資料的輾轉相關。(2)系列外延的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控制在不超過實測系列的50%為宜。

3.注意事項利用參證變量延長設計斷面的年徑流系列時,應特別注256.3.5缺乏實測徑流資料時設計年徑流量的估算

在部分中小設計流域內,有時只有零星的徑流觀測資料,且無法延長其系列,甚至完全沒有徑流觀測資料,則只能利用一些間接的方法(參數等值線圖法和水文比擬法),對其設計徑流量進行估算。采用這類方法的前提是設計流域所在的區(qū)域內,有水文特征值的綜合分析成果,或在水文相似區(qū)內有徑流系列較長的參證站可資利用1.參數等值線圖法我國已繪制了全國和分省(區(qū))的水文特征值等值線圖和表,其中年徑流深等值線圖及Cv等值線圖,可供中小流域設計年徑流量估算時直接采用。6.3.5缺乏實測徑流資料時設計年徑流量的估算26(1)年徑流深均值等值線圖的繪制方法

對于徑流量來說,河流任一測流斷面的徑流量是由斷面以上流域各點的徑流匯集而成的,徑流量不是該斷面處的數值,而是流域的平均值。所以在繪制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值線圖時,不應將數值點繪在測流斷面處,而應將點繪在流域的形心處。

所謂流域形心,就是沿任意幾個方向都能將流域面積劃分成兩等份的幾條直線的交點。在山區(qū),徑流有隨高程的增加而加大的趨勢,故常將數值點繪在流域平均高程處。

某地區(qū)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直線圖作用:推求缺乏實測徑流資料的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年徑流深均值等值線圖的繪制方法對于徑流27(2)年徑流深等值線的合理性檢查a.平面上的水量平衡檢查

計算控制站以上集水面積的徑流深R′,要求R′與實測系列的均值的相對誤差不超過5%b.垂直方向上的水量平衡檢查

對降水量、徑流量、陸面蒸發(fā)量的多年平均值等值線圖對照檢查c.等直線的細部檢查

(2)年徑流深等值線的合理性檢查a.平面上的水量平衡檢查28----年徑流均值的估算

根據年徑流深均值等值線圖,可以查得設計流域年徑流深的均值,然后乘以流域面積,即得設計流域的年徑流量。

如果設計流域內通過多條年徑流深等值線,可以用面積加權法推求流域的平均徑流深

式中:R----流域平均徑流深,mmRi----分塊面積的平均徑流深Ai----分塊面積,km2面積加權法求流域平均徑流深(單位:mm)1.參數等值線圖法----年徑流均值的估算根據年徑流深均值等29

在小流域中,流域內通過的等值線很少,甚至沒有一條等值線通過,可按通過流域重心的直線距離比例內插法,計算流域平均徑流深

----年徑流均值的估算

1.參數等值線圖法在小流域中,流域內通過的等值線很少,甚至30----年徑流Cv值的估算年徑流深的Cv值,也有等值線圖可供查算,方法與年徑流均值估算方法類似,即按比例內插出流域重心的Cv值就可以了----年徑流Cs值的估算

年徑流的Cs值,一般采用Cv的倍比。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一般可采用Cs=2-3Cv。在確定了年徑流的均值、Cv,Cs后,便可借助于查用P-Ⅲ型頻率曲線表,繪制出年徑流的頻率曲線,確定設計頻率的年徑流值。

1.參數等值線圖法----年徑流Cv值的估算年徑流深的Cv值,也有等值線圖可供312.水文比擬法

水文比擬法是無資料流域移置(經過修正)水文相似區(qū)內相似流域的實測水文特征的常用方法,特別適用于年徑流的分析估算。、----分別表示設計流域和參證流域的年徑流量K1、K2----分別表示流域面積、年降水量的參數2.水文比擬法水文比擬法是無資料流域移置(經過修正)326.3.6設計年徑流的年內分配設計年徑流量:符合一定設計標準(設計保證率)的年徑流量及其年內分配稱為設計年徑流量保證率:供水工程正常工作時間與工程運行時間的比值,即相應年份的頻率設計保證率:在工程設計過程中,根據來水、用水的性質、結構、工程的大致規(guī)模等,參考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規(guī)范選定的保證率。又稱為供水工程的設計標準6.3.6設計年徑流的年內分配設計年徑流量:符合一定設計標33(1)當W>Wo>W′時,水資源有余,工程供水量有余W>Wo=W′,水資源有余,工程供水量恰好滿足需水(2)當W>W′時,可供水資源量取決于Wo和W′W<W′,需水得不到滿足,供水量取決于Wo和W

(3)W=W′的年份所對應的頻率,是在該供需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最高保證率,相應的工程規(guī)模也達極限0.20.40.60.81.0100908070年徑流量(mm)圖4-4表示某站年徑流量概率分布F(x)(1)當W>Wo>W′時,水資源有余,工程供水量有余(2)當341.典型年的選擇首先,按水量相近的條件選出幾個典型年,即選取年徑量或時段徑流量與設計值相近的年份。

其次,選擇對工程較為不利的年份因為在典型年中水量相同的年份可能不止一個,為了安全起見,應從中選取在年內分配對工程不利的作為代表年。

(1)設計代表年法6.3.6.1設計年徑流量的年內分配1.典型年的選擇首先,按水量相近的條件選出幾個典型年35設計代表年法常用于水電工程,而較少用于灌溉工程。這是因為灌溉用水與氣象資料有關,作物需水量大小,取決于當年蒸發(fā)情況。所以灌溉工程選出典型年(選擇原則與設計代表年發(fā)的相同)后,直接用其年徑流量和年內分配作為設計年徑流量與年內分配。(2)實際代表年法

在典型枯水年中,根據代表年選擇原則,主要考慮年徑流量接近于設計年徑流量的實際年份作為代表年。用其徑流年內分配不作縮放就作為設計年徑流的年內分配。設計代表年法常用于水電工程,而較少用于灌溉工程。362.典型年內分配的縮放(1)同倍比法----先確定控制時段----求出控制時段內的設計徑流量與典型年同時段徑流量之比值KT----用KT分別去乘典型年各月的徑流量,得設計年徑流量的年內分配2.典型年內分配的縮放(1)同倍比法----先確定控制時段37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38通過附表2(P、Cv和Kp三者的關系)查Kp(模比系數)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通過附表2(P、Cv和Kp三者的關系)查Kp(模比系數)是39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0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1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2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3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4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5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6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472.同頻率法----分別對年和供水期的徑流量進行頻率計算求出相應于設計保證率的年徑流量W年,P和供水期徑流量W供,P----選擇年徑流量和供水期徑流量都與設計值相近且對工程不利的年份作為典型年K供---供水期徑流縮放倍比值,K年,供----1年中除供水期外其余各月徑流的縮放倍比值W年,D、W供,D----典型年的年徑流量和供水期徑流量W年,P、W供,P----設計年的年徑流量和供水期徑流量2.同頻率法----分別對年和供水期的徑流量進行頻率計算求出482、某流域多年平均徑流深等值線圖如圖6-11所示,該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徑流深y0為[____]。

a、y0=y03;b、y0=y02;

c、y0=y01;d、y0=1/2(y01+y03)

1、用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值線圖求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徑流時,其值等于[____]。

a、該流域出口處等值線值;b、該流域重心處等值線值;c、以上二值的平均值;d、該流域離出口處最遠點的等值線值

選擇題圖6-11徑流深等值線圖2、某流域多年平均徑流深等值線圖如圖1、用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494、設計年徑流量隨設計頻率[____]。

a、增大而減小;b、增大而增大;

c、增大而不變;d、減小而不變。5、某流域根據實測年徑流系列資料,經頻率分析計算(配線)確定的頻率曲線如圖6-12所示,則推求出的二十年一遇的設計枯水年的年徑流量為[____]。

a、Q1

b、Q2

c、Q3

d、Q4

圖6-12某流域年徑流頻率曲線3、在設計年徑流的分析計算中,把短系列資料展延成長系列資料的目的是[____]。

a、增加系列的可靠性;b、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c、增加系列的代表性;d、考慮安全。4、設計年徑流量隨設計頻率[____]。

a、501、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的相關系數愈大,說明兩者在成因上的關系愈密切。

2、在設計年徑流分析計算中,若已知年徑流頻率曲線便可推求符合某一設計保證率的年徑流量及年內分配過程。判斷正誤3、設計年徑流的計算中,設計頻率愈大其相應的設計年徑流量就愈大。1、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的相關系數愈大,說明兩者在成因上516.4蒸發(fā)分析6.4.1水面蒸發(fā)據估計,我國降水量的57%通過蒸發(fā)消耗掉了,淮河流域達37%,海河流域高達84%。(1)蒸發(fā)的年際變化特點:

年際變化較小(年水面蒸發(fā)的Cv值一般小于0.15)一般而言,10a以上的資料即能滿足分析要求(2)蒸發(fā)的地區(qū)差異

水面蒸發(fā)量隨著高程的增加而減小山區(qū)的比平原區(qū)的小水土流失嚴重、植被稀疏、干旱、高溫地區(qū)的較大6.4蒸發(fā)分析6.4.1水面蒸發(fā)據估計,我國降水量的57526.4.2蒸發(fā)能力和干旱指數(1)蒸發(fā)能力(Ep):

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充分濕潤的陸地表面可能最大蒸發(fā)量(2)干旱指數(干燥度r):

年蒸發(fā)能力與年降水量之比Ep/P當r<1時,氣候偏于濕潤,r越小,氣候越濕潤;當r>1時,偏于干旱,r越大越干旱6.4.2蒸發(fā)能力和干旱指數(1)蒸發(fā)能力(Ep):(2)536.4.3陸面蒸發(fā)陸面蒸發(fā)(流域的實際蒸發(fā)E),即流域內土壤和水體蒸發(fā)以及植被蒸騰散發(fā)的總和(1)陸面蒸發(fā)量的計算----水量平衡估算法

陸面蒸發(fā)量等于流域的年降水量減去年徑流量----解析法(布迪科法)

聯解月水量平衡方程和蒸發(fā)與土壤濕度的經驗公式6.4.3陸面蒸發(fā)陸面蒸發(fā)(流域的實際蒸發(fā)E),即54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思路:P=E+R+?W=E+R+(W2-W1)(6-27)式中:W1、W2----土壤水分變化層月末、月初的含水量,W=1/2(W1+W2)E=Ep(W≥W0)(6-28a)(W≤W0)

(6-28b)解(6-27)和(6-28a)得:W2=W1+P-R-Ep(6-29a)解(6-27)和(6-28b)得:

(6-29b)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思路:P=E+R+?W=E+R+55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過程:已知逐月的Ep、P、R(1)經驗方法確定各月的W0和各月的Ep;(2)假設1a中正氣溫第一個月月初土壤含水量W1;(3)用式(6-29b)計算W2,如果1/2(W1+W2)<W0,以計算的W2作為下一個月的W1,反之,則改用式(6-29a)進行計算W2,如此逐月計算下去,得到各月的E.(4)計算至正氣溫最后一個月的W2,若恰好等于假設的第一個正氣溫月份的W1,則計算有效,否則,重新假設W1,再進行上述計算前提假設:1m原表土層土壤的濕度在負氣溫時期不發(fā)生變化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過程:已知逐月的Ep、P、R(1566.4.4等值線的協(xié)調從理論上講,在同一地點,、、應滿足目的:保證P、R、E等直線的精度但是精度要求:在平原區(qū),Δ與當地P之比≤10%,山區(qū)則≤20%6.4.4等值線的協(xié)調從理論上講,在同一地點,、、576.5泥沙分析水中含沙,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泥沙淤積水庫、渠道、河道,影響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甚至危機這些工程的壽命,含沙量的多少還反映出產沙區(qū)水土流失等情況6.5.1資料的收集和選用泥沙系列

一般只要10a以上即可(2)泥沙來源流域表面侵蝕、河段內水流的沖刷、少量的風沙降落6.5泥沙分析水中含沙,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泥沙淤積水庫58(3)流域產沙模型式中:W----流域的年輸沙量;A----反映流域產沙量的下墊面因素的影響參數,與流域特性、流域坡度等有關;M----降水指標n----降水指標指數,反映降水指標年際變化對產沙的影響,n越大年際變化越劇烈其中:M=aK1+bK30+cK汛A=CfnFJm(3)流域產沙模型式中:W----流域的年輸沙量;596.5.2統(tǒng)計參數的計算與等值線的繪制(1)懸移質分析(2)推移質分析

資料缺乏時,常用比值法估算多年平均推移質年輸沙量Wb

(3)等值線的繪制

泥沙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多用多年平均年侵蝕模數、多年平均含沙量、Cv等值線描述

侵蝕模數:流域單位面積侵蝕土壤的數量6.5.2統(tǒng)計參數的計算與等值線的繪制(1)懸移質分析(2606.5.3懸移質年輸沙量的年內分配目的:確保水利工程規(guī)劃設計和運行的合理表示方法:懸移質輸沙量的年內分配用各月輸沙量占全年輸沙量的比表示在選擇典型年時不能僅僅考慮年輸沙量的大小,還要注意產沙特性6.5.3懸移質年輸沙量的年內分配目的:確保水利工程規(guī)劃設616.6區(qū)域地表水資源6.6.1區(qū)域地表水資源的估算6.6.1.1徑流系列的還原在進行地表水資源計算時,應將年徑流量系列向現狀條件還原,然后進行分析計算.1.確定現狀條件代表期2.地表水資源估算一.山區(qū)地表水資源估算區(qū)域地表水資源估算的主要內容有區(qū)域面積的確定,區(qū)域年徑流系列的組成及統(tǒng)計參數的計算等.6.6區(qū)域地表水資源6.6.1區(qū)域地表水資源的估算6.662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63

現狀條件代表期分區(qū)徑流量是在單站年徑流量還原計算的基礎上,根據分區(qū)水文站網分布等情況,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2.地表水資源估算(1)單站年徑流量還原計算

當有單站實測年徑流資料時,可采用分項還原法進行還原水量的調查和估算.單站年徑流量為實測年徑流量與分項還原水量之和(2)分區(qū)年徑流量還原計算現狀條件代表期分區(qū)徑流量是在單站年徑流量還原計算的基64----面積比法(面積加權)上、下游自然地理條件較一致,且有一個或幾個代表性較好的水文站控制本區(qū)域的大部分面積,可按面積比求出歷年的年徑流量,組成年徑流系列.----降水量加權計算法僅有一個控制站,且上下游降水差別較大,下墊面卻相差不多.Wab----全區(qū)或某年的徑流量Wa----控制站以上實測的年徑流量Pa、Pb----控制站以上和以下面積內的平均年降水量fa、fb---控制站以上和以下集水面積6.6.1.1徑流系列的組成----面積比法(面積加權)----降水量加權計算法Wab-65----降水徑流關系法

區(qū)域內的水文站控制面積很小,或區(qū)域由幾個獨立的水系組成,僅個別水系有水文站,則借助于相似流域的降水徑流關系,用計算區(qū)逐年的面降水量推求地表水資源量系列----等值線法

區(qū)域內無控制站,降水缺乏。----在年徑流量均值等直線上查算區(qū)域的均值----鄰近地區(qū)相似流域的實測資料修正后移用(水文比擬法)年徑流深小于5mm時,一般不再估算地表水資源----降水徑流關系法----等值線法年徑流深小于5mm時,66二.平原區(qū)地表水資源估算建立以地下水埋深為參數的平原區(qū)綜合降水徑流關系,來進行平原區(qū)地表水資源量的計算首先,計算分區(qū)面平均年降水量(或時段降水量),以相應年6月面平均地下水埋深h6月作參數其次,從降水量徑流關系圖上查算出逐年平原區(qū)地表水資源量(1)降水徑流關系法(以地下水埋深作參數)二.平原區(qū)地表水資源估算建立以地下水埋深為參數的平原區(qū)綜合降67按照流域不同的下墊面(水田產流、旱地產流、水面產流、城鎮(zhèn)及不透水層產流)分別采用不同的產流法(2)模型法按照流域不同的下墊面(水田產流、旱地產流、水面產流、城鎮(zhèn)(2686.6.1.2山丘區(qū)的地表水資源分析自然條件下,山丘區(qū)的河川徑流R(RS+RG)通常就是總水資源(閉合流域,UG=0),地表水資源既地表徑流量RS(1)降水資料插補展延河川徑流----R、RS、RG均可用年降水量P插補展延系列R-P、RS-P的關系均可以用以下數學模型擬合R=AeBp式中:A、B---經驗性參數;e---自然對數的底6.6.1.2山丘區(qū)的地表水資源分析自然條件下,山丘區(qū)的河69----對原系列進行轉換(1)降水資料插補展延河川徑流RG系列按遞減順序排列,RGi(1,2,…n)稱為原系列,對應的經驗頻率為Pi引進常數A,使A>RG1,令新系列RG′i=A-RGi,Pi′=1-Pi對新系列進行分析,得統(tǒng)計參數

、、,則先按(1-P)在新系列的頻率曲線上得到相應值RG′(1-p),再按RGp=A-RG′(1-p)計算RGp

----對原系列進行轉換(1)降水資料插補展延河川徑流RG系706.6.1.3區(qū)域地表水資源的匯總水資源分區(qū)示意6.6.1.3區(qū)域地表水資源的匯總水資源分區(qū)示意71參考文獻:(1)郎洪鋼,河北省地表水資源計算方法和成果分析,海河水利,2003(5):30-33(2)耿玉琴,平原河網地區(qū)地表水資源量估算方法探討,海河水利,2003(5):33-34參考文獻:72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6.1概述6.1.1水資源的分類(1)水資源的形成條件----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三者之間的相互轉化,稱為”三水轉化”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6.1概述6.1.1水資源73(2)利用水資源的經濟技術條件----可利用水資源:可支配水資源----不可利用水資源:在目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天然水資源中不可利用的部分(3)水資源的恢復程度----恢復性水資源----不可恢復性水資源(4)用水情況----消耗性水資源----非消耗性水資源(2)利用水資源的經濟技術條件----可利用水資源:可支配水746.1.2基本概念(1)越流補給:由下層含水層通過粘土層補給上層含水層的現象(3)地下徑流(河川基流):地下水主要來自下滲水量。下滲水量滲到土壤的飽和層后,抬高了潛水的水位。滲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通過潛水及深層地下水補給河道,即地下徑流包氣帶飽和帶土壤水帶中間帶毛細管帶地下水帶地面薄膜水和重力水地下水土壤水潛水面地面以下水的分布(2)潛水:賦存于地表之下第一個穩(wěn)定隔水層頂層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層中的重力水6.1.2基本概念(1)越流補給:由下層含水層通過粘土層補756.1.3三水轉化水資源是通過大氣循環(huán)再生的動態(tài)資源.目前國內外均以本地降水所產生的地表、地下水總量定義為本地水資源總量,而土壤水則暫尚未作為水資源的一部分對待。地表水和地下水通過包氣帶緊密聯系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6.1.3三水轉化水資源是通過大氣循環(huán)再生的動態(tài)資源.降水76(1)一定時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為:

P=R+E+UG+E采+?V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P----時段內的降水量;R----時段內的河川徑流量;UG----時段內的地下潛流量;E----時段內的地下水凈開采量;?V----流域的蓄水變化6.1.4水資源量的計算方程1.上游山丘區(qū)(1)一定時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為: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77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2)山丘區(qū)地下水資源計算方程----地下水資源的計算方程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78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水資源總量的計算方程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79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地表水回滲補給(Q表補)側排潛流補給(UG山)2.下游平原區(qū)(1)地下水資源量的計算方程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80(2)根據本地水資源的定義,平原區(qū)的水資源總量為:降水(P)包氣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飽和帶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地表水回滲補給(Q表補)側排潛流補給(UG山)(2)根據本地水資源的定義,平原區(qū)的水資源總量為:降水(P)813.全流域(1)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2)地表水資源即河川徑流量為:(3)地下水資源為:----山區(qū)和平原區(qū)之間的重復估算地下水量,包括山區(qū)的側排潛流和地表回滲補給中的基流回滲部分降水(P)包氣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飽和帶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3.全流域(1)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2)地表水資源即河川82(4)全流域水資源總量為:式中:----全部基流量和地表徑流的回滲補給量或降水(P)包氣帶飽和帶地下潛流(UG)河川基流(RG)下滲(入滲)地表徑流(RS)地表蒸散發(fā)(ES)潛水蒸發(fā)(EG)地下水凈開采量(E采)地表水回滲補給(Q表補)側排潛流補給(UG山)(4)全流域水資源總量為:式中:----全部基流量和地表徑流836.2降水分析6.2.1降水資料的收集與審查(1)降水資料的來源

《水文年鑒》、《水文資料》、《水文特征值統(tǒng)計》(2)原始資料的可靠程度分析6.2降水分析6.2.1降水資料的收集與審查(1)降水資846.2.2系列的代表性分析樣本的代表性是指樣本對總體的代表程度(1)周期性分析

波譜分析、方差分析等降水量時間序列的分析通常用低通濾波(2)隨機性分析

概率分析(3)代表性分析的方法

長短序列統(tǒng)計參數對比法6.2.2系列的代表性分析樣本的代表性是指樣本對總體的代表856.2.3系列的插補展延地理插值法

----直接移用相鄰站同年或月降水量:站相近,氣候、地形條件一直----降水量等值線法:地形復雜(2)相關分析法

假相關輾轉相關設計站X參證站Y參證站Z6.2.3系列的插補展延地理插值法(2)相關分析法設計站X866.2.4圖解配線法頻率計算6.2.5年降水量統(tǒng)計參數等值線法(1)目的:

----研究年降水量年際變化的規(guī)律;----估算無資料地區(qū)各種指定頻率的年降水量(2)等值線合理性檢查工作

----氣候、地形及其他地理條件等方面的檢查----與相鄰區(qū)的等值線是否能拼接----與年徑流量、年蒸發(fā)量等值線對照比較,用水量平衡的原理進行協(xié)調6.2.4圖解配線法頻率計算6.2.5年降水量統(tǒng)計參數等876.2.6降水量的時程變化分析(1)年內變化

----分析多年平均的年內分配----分析指定頻率年份的年內分配—典型年(2)年際變化

----統(tǒng)計參數----旱澇周期變化和連旱連澇統(tǒng)計6.2.6降水量的時程變化分析(1)年內變化(2)年際變化886.3徑流分析及設計年徑流計算(1)年徑流量

年徑流量是指在一個年度內,通過河流某一斷面的水量,稱為該斷面以上流域的年徑流量。它可用年平均流量、年徑流總量、年徑流深及年徑流模數等特征值表示。

6.3.1概述(2)設計年徑流量

設計年徑流是指相應于某一設計頻率的年徑流量及其年內分配。設計頻率需根據各用水部門的設計標準來確定。

(3)設計年徑流量計算的任務

設計年徑流的計算任務是分析研究工程所在河段徑流年際水量變化和年內水量分配的規(guī)律,在各種不同資料條件下預估未來徑流的變化情勢,為合理確定工程規(guī)模提供可靠的來水依據。

6.3徑流分析及設計年徑流計算(1)年徑流量6.3.1概896.3.2測站的選擇與資料的統(tǒng)計

(1)測站的選擇

選擇代表性好、資料系列較長的區(qū)域代表站作為主要分析站,同時又要注意保證一定的站網密度

當年徑流資料經過審查、插補延長、還原計算和資料一致性和代表性論證以后,應按逐年逐月統(tǒng)計其徑流量,組成年徑流系列和月徑流系列。《水文年鑒》上刊布的數字是按日歷年分界的,即每年l-12月為一個完整的年份。

(2)資料的統(tǒng)計----日歷年度:6.3.2測站的選擇與資料的統(tǒng)計(1)測站的選擇90----水文年度:

水文年度是指以汛期開始時刻作為年度的開始,下一年汛期時刻作為上一年的結束時刻。在計算流域水量平衡關系時,最好采用水文年度。一個水文年度內的徑流應該是該水文年度的降水所產生的。

在水資源利用工程中,為便于水資源的調度運用,常采用水利年度,有時亦稱為調節(jié)年度。

它不是從1月份開始,而是將水庫調節(jié)庫容的最低點

(汛前某一月份,各地根據入汛的遲早具體確定)作為一個水利年度的起始點,周而復始加以統(tǒng)計,建立起一個新的年徑流系列。

----水利年度:----水文年度:水文年度是指以汛期開始時刻作為年度916.3.3資料的審查

年徑流資料的審查是水資源評價及水文水利計算的基礎。年徑流資料審查主要從資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三方面進行。(1)資料的可靠性

主要是對原始資料可靠程度的鑒定,從資料的來源、資料的測驗與整編方法等方面進行檢查,并通過上下游、干支流水量平衡來檢查是否合理。6.3.3資料的審查年徑流資料的審查是水資源92(2)資料的一致性

年徑流計算所用的資料必須具有一致的成因基礎。若設計流域的氣候條件和下墊面因素是穩(wěn)定的無明顯變化,則其成因是一致的,否則資料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壞。例如,設計地點的上游修建了引水工程,使河流的年徑流量減小。為保持資料的一致性,修建引水工程后的年份,應根據引水渠道觀測或調查資料,對年徑流資料進行還原計算。

資料的代表性是指作為一個樣本的實測年徑流系列與總體之間的離差情況。離差愈小,兩者愈接近

常用的方法:①進行年徑流的周期性分析

②與更長系列參證變量進行比較

(3)資料的代表性

(2)資料的一致性年徑流計算所用的資料必須具有936.3.4有較短年徑流系列時設計年徑流頻率分析計算本法的關鍵是展延年徑流系列的長度。方法的實質是尋求與設計斷面徑流有密切關系并有較長觀測系列的參證變量,通過設計斷面年徑流與其參證變量的相關關系,將設計斷面年徑流系列適當地加以延長至規(guī)范要求的長度

1.參證變量的選擇

最常采用的參證變量有:設計斷面的水位、上下游測站或鄰近河流測站的徑流量、流域的降水量。(1)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在成因上有密切關系。(2)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有較多的同步觀測資料。(3)參證變量的系列較長,并有較好的代表性。

參證變量應具備下列條件:6.3.4有較短年徑流系列時設計年徑流頻率分析計算本法的關94(1)利用本站的水位資料延長年徑流系列(2)利用上下游站或鄰近河流測站實測徑流資料,延長設計斷面的徑流系列

----相關分析法----面積比法

2.年徑流系列的展延(1)利用本站的水位資料延長年徑流系列2.年徑流系列的展95

徑流是降水的產物。流域的年徑流量與流域的年降水量往往有良好的相關關系。又因降水觀測系列在許多情況下較徑流觀測系列長,因此降水系列常被用來作為延長徑流系列的參證變量

(3)利用年降水資料延長設計斷面的年徑流系列

徑流是降水的產物。流域的年徑流量與流域的963.注意事項利用參證變量延長設計斷面的年徑流系列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問題:(1)盡量避免遠距離測驗資料的輾轉相關。(2)系列外延的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控制在不超過實測系列的50%為宜。

3.注意事項利用參證變量延長設計斷面的年徑流系列時,應特別注976.3.5缺乏實測徑流資料時設計年徑流量的估算

在部分中小設計流域內,有時只有零星的徑流觀測資料,且無法延長其系列,甚至完全沒有徑流觀測資料,則只能利用一些間接的方法(參數等值線圖法和水文比擬法),對其設計徑流量進行估算。采用這類方法的前提是設計流域所在的區(qū)域內,有水文特征值的綜合分析成果,或在水文相似區(qū)內有徑流系列較長的參證站可資利用1.參數等值線圖法我國已繪制了全國和分省(區(qū))的水文特征值等值線圖和表,其中年徑流深等值線圖及Cv等值線圖,可供中小流域設計年徑流量估算時直接采用。6.3.5缺乏實測徑流資料時設計年徑流量的估算98(1)年徑流深均值等值線圖的繪制方法

對于徑流量來說,河流任一測流斷面的徑流量是由斷面以上流域各點的徑流匯集而成的,徑流量不是該斷面處的數值,而是流域的平均值。所以在繪制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值線圖時,不應將數值點繪在測流斷面處,而應將點繪在流域的形心處。

所謂流域形心,就是沿任意幾個方向都能將流域面積劃分成兩等份的幾條直線的交點。在山區(qū),徑流有隨高程的增加而加大的趨勢,故常將數值點繪在流域平均高程處。

某地區(qū)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直線圖作用:推求缺乏實測徑流資料的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年徑流深均值等值線圖的繪制方法對于徑流99(2)年徑流深等值線的合理性檢查a.平面上的水量平衡檢查

計算控制站以上集水面積的徑流深R′,要求R′與實測系列的均值的相對誤差不超過5%b.垂直方向上的水量平衡檢查

對降水量、徑流量、陸面蒸發(fā)量的多年平均值等值線圖對照檢查c.等直線的細部檢查

(2)年徑流深等值線的合理性檢查a.平面上的水量平衡檢查100----年徑流均值的估算

根據年徑流深均值等值線圖,可以查得設計流域年徑流深的均值,然后乘以流域面積,即得設計流域的年徑流量。

如果設計流域內通過多條年徑流深等值線,可以用面積加權法推求流域的平均徑流深

式中:R----流域平均徑流深,mmRi----分塊面積的平均徑流深Ai----分塊面積,km2面積加權法求流域平均徑流深(單位:mm)1.參數等值線圖法----年徑流均值的估算根據年徑流深均值等101

在小流域中,流域內通過的等值線很少,甚至沒有一條等值線通過,可按通過流域重心的直線距離比例內插法,計算流域平均徑流深

----年徑流均值的估算

1.參數等值線圖法在小流域中,流域內通過的等值線很少,甚至102----年徑流Cv值的估算年徑流深的Cv值,也有等值線圖可供查算,方法與年徑流均值估算方法類似,即按比例內插出流域重心的Cv值就可以了----年徑流Cs值的估算

年徑流的Cs值,一般采用Cv的倍比。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一般可采用Cs=2-3Cv。在確定了年徑流的均值、Cv,Cs后,便可借助于查用P-Ⅲ型頻率曲線表,繪制出年徑流的頻率曲線,確定設計頻率的年徑流值。

1.參數等值線圖法----年徑流Cv值的估算年徑流深的Cv值,也有等值線圖可供1032.水文比擬法

水文比擬法是無資料流域移置(經過修正)水文相似區(qū)內相似流域的實測水文特征的常用方法,特別適用于年徑流的分析估算。、----分別表示設計流域和參證流域的年徑流量K1、K2----分別表示流域面積、年降水量的參數2.水文比擬法水文比擬法是無資料流域移置(經過修正)1046.3.6設計年徑流的年內分配設計年徑流量:符合一定設計標準(設計保證率)的年徑流量及其年內分配稱為設計年徑流量保證率:供水工程正常工作時間與工程運行時間的比值,即相應年份的頻率設計保證率:在工程設計過程中,根據來水、用水的性質、結構、工程的大致規(guī)模等,參考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規(guī)范選定的保證率。又稱為供水工程的設計標準6.3.6設計年徑流的年內分配設計年徑流量:符合一定設計標105(1)當W>Wo>W′時,水資源有余,工程供水量有余W>Wo=W′,水資源有余,工程供水量恰好滿足需水(2)當W>W′時,可供水資源量取決于Wo和W′W<W′,需水得不到滿足,供水量取決于Wo和W

(3)W=W′的年份所對應的頻率,是在該供需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最高保證率,相應的工程規(guī)模也達極限0.20.40.60.81.0100908070年徑流量(mm)圖4-4表示某站年徑流量概率分布F(x)(1)當W>Wo>W′時,水資源有余,工程供水量有余(2)當1061.典型年的選擇首先,按水量相近的條件選出幾個典型年,即選取年徑量或時段徑流量與設計值相近的年份。

其次,選擇對工程較為不利的年份因為在典型年中水量相同的年份可能不止一個,為了安全起見,應從中選取在年內分配對工程不利的作為代表年。

(1)設計代表年法6.3.6.1設計年徑流量的年內分配1.典型年的選擇首先,按水量相近的條件選出幾個典型年107設計代表年法常用于水電工程,而較少用于灌溉工程。這是因為灌溉用水與氣象資料有關,作物需水量大小,取決于當年蒸發(fā)情況。所以灌溉工程選出典型年(選擇原則與設計代表年發(fā)的相同)后,直接用其年徑流量和年內分配作為設計年徑流量與年內分配。(2)實際代表年法

在典型枯水年中,根據代表年選擇原則,主要考慮年徑流量接近于設計年徑流量的實際年份作為代表年。用其徑流年內分配不作縮放就作為設計年徑流的年內分配。設計代表年法常用于水電工程,而較少用于灌溉工程。1082.典型年內分配的縮放(1)同倍比法----先確定控制時段----求出控制時段內的設計徑流量與典型年同時段徑流量之比值KT----用KT分別去乘典型年各月的徑流量,得設計年徑流量的年內分配2.典型年內分配的縮放(1)同倍比法----先確定控制時段109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0通過附表2(P、Cv和Kp三者的關系)查Kp(模比系數)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通過附表2(P、Cv和Kp三者的關系)查Kp(模比系數)是111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2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3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4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5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6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7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8第6章地表水資源的計算與評價課件1192.同頻率法----分別對年和供水期的徑流量進行頻率計算求出相應于設計保證率的年徑流量W年,P和供水期徑流量W供,P----選擇年徑流量和供水期徑流量都與設計值相近且對工程不利的年份作為典型年K供---供水期徑流縮放倍比值,K年,供----1年中除供水期外其余各月徑流的縮放倍比值W年,D、W供,D----典型年的年徑流量和供水期徑流量W年,P、W供,P----設計年的年徑流量和供水期徑流量2.同頻率法----分別對年和供水期的徑流量進行頻率計算求出1202、某流域多年平均徑流深等值線圖如圖6-11所示,該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徑流深y0為[____]。

a、y0=y03;b、y0=y02;

c、y0=y01;d、y0=1/2(y01+y03)

1、用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值線圖求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徑流時,其值等于[____]。

a、該流域出口處等值線值;b、該流域重心處等值線值;c、以上二值的平均值;d、該流域離出口處最遠點的等值線值

選擇題圖6-11徑流深等值線圖2、某流域多年平均徑流深等值線圖如圖1、用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1214、設計年徑流量隨設計頻率[____]。

a、增大而減??;b、增大而增大;

c、增大而不變;d、減小而不變。5、某流域根據實測年徑流系列資料,經頻率分析計算(配線)確定的頻率曲線如圖6-12所示,則推求出的二十年一遇的設計枯水年的年徑流量為[____]。

a、Q1

b、Q2

c、Q3

d、Q4

圖6-12某流域年徑流頻率曲線3、在設計年徑流的分析計算中,把短系列資料展延成長系列資料的目的是[____]。

a、增加系列的可靠性;b、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c、增加系列的代表性;d、考慮安全。4、設計年徑流量隨設計頻率[____]。

a、1221、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的相關系數愈大,說明兩者在成因上的關系愈密切。

2、在設計年徑流分析計算中,若已知年徑流頻率曲線便可推求符合某一設計保證率的年徑流量及年內分配過程。判斷正誤3、設計年徑流的計算中,設計頻率愈大其相應的設計年徑流量就愈大。1、參證變量與設計斷面徑流量的相關系數愈大,說明兩者在成因上1236.4蒸發(fā)分析6.4.1水面蒸發(fā)據估計,我國降水量的57%通過蒸發(fā)消耗掉了,淮河流域達37%,海河流域高達84%。(1)蒸發(fā)的年際變化特點:

年際變化較?。晁嬲舭l(fā)的Cv值一般小于0.15)一般而言,10a以上的資料即能滿足分析要求(2)蒸發(fā)的地區(qū)差異

水面蒸發(fā)量隨著高程的增加而減小山區(qū)的比平原區(qū)的小水土流失嚴重、植被稀疏、干旱、高溫地區(qū)的較大6.4蒸發(fā)分析6.4.1水面蒸發(fā)據估計,我國降水量的571246.4.2蒸發(fā)能力和干旱指數(1)蒸發(fā)能力(Ep):

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充分濕潤的陸地表面可能最大蒸發(fā)量(2)干旱指數(干燥度r):

年蒸發(fā)能力與年降水量之比Ep/P當r<1時,氣候偏于濕潤,r越小,氣候越濕潤;當r>1時,偏于干旱,r越大越干旱6.4.2蒸發(fā)能力和干旱指數(1)蒸發(fā)能力(Ep):(2)1256.4.3陸面蒸發(fā)陸面蒸發(fā)(流域的實際蒸發(fā)E),即流域內土壤和水體蒸發(fā)以及植被蒸騰散發(fā)的總和(1)陸面蒸發(fā)量的計算----水量平衡估算法

陸面蒸發(fā)量等于流域的年降水量減去年徑流量----解析法(布迪科法)

聯解月水量平衡方程和蒸發(fā)與土壤濕度的經驗公式6.4.3陸面蒸發(fā)陸面蒸發(fā)(流域的實際蒸發(fā)E),即126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思路:P=E+R+?W=E+R+(W2-W1)(6-27)式中:W1、W2----土壤水分變化層月末、月初的含水量,W=1/2(W1+W2)E=Ep(W≥W0)(6-28a)(W≤W0)

(6-28b)解(6-27)和(6-28a)得:W2=W1+P-R-Ep(6-29a)解(6-27)和(6-28b)得:

(6-29b)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思路:P=E+R+?W=E+R+127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過程:已知逐月的Ep、P、R(1)經驗方法確定各月的W0和各月的Ep;(2)假設1a中正氣溫第一個月月初土壤含水量W1;(3)用式(6-29b)計算W2,如果1/2(W1+W2)<W0,以計算的W2作為下一個月的W1,反之,則改用式(6-29a)進行計算W2,如此逐月計算下去,得到各月的E.(4)計算至正氣溫最后一個月的W2,若恰好等于假設的第一個正氣溫月份的W1,則計算有效,否則,重新假設W1,再進行上述計算前提假設:1m原表土層土壤的濕度在負氣溫時期不發(fā)生變化6.4.3陸面蒸發(fā)解析法的過程:已知逐月的Ep、P、R(11286.4.4等值線的協(xié)調從理論上講,在同一地點,、、應滿足目的:保證P、R、E等直線的精度但是精度要求:在平原區(qū),Δ與當地P之比≤10%,山區(qū)則≤20%6.4.4等值線的協(xié)調從理論上講,在同一地點,、、1296.5泥沙分析水中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