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課件_第1頁
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課件_第2頁
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課件_第3頁
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課件_第4頁
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1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1肝臟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正常表現常見病的影像診斷H形,橫裂——第一肝門(膽總管、門靜脈、肝動脈)左縱溝——前,肝圓韌帶裂(含肝固有韌帶、左門V、肝A、肝V)

后,靜脈韌帶裂(含靜脈韌帶)右縱溝——膽囊窩-下腔靜脈2肝臟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H形,橫裂——第一肝門(膽總管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CT表現1.肝實質呈均勻一致的軟組織密度,CT值50-70HU2.肝動脈、門靜脈、膽管進出肝門其密度低于肝質3、增強掃描:A.門脈期門靜脈肝靜脈明顯強化,肝實質開始強化B.肝實質期肝實質強化達峰值。

3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CT表現34455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肝臟的MRI表現肝實質1、信號均勻2、T1WI像肝為中等信號略高于脾、T2WI像肝的信號明顯低于脾門靜脈主支及肝靜脈主干因流空效應而呈低信號肝動脈、肝內膽管不顯示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號增強掃描肝實質均勻增強,肝血管增強明顯,肝內膽管無增強6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肝臟的MRI表現67788肝臟的影像診斷1.高位肝臟橫斷面:(1)以放射狀排列的肝靜脈為特征(顯示肝左、中、右靜脈向下腔靜脈集中匯集)(2)肝包膜光滑、膈面弧形狀、左肝外緣尖銳(3)肝實質均勻光點9肝臟的影像診斷1.高位肝臟橫斷面:92.經第一肝門橫斷面——顯示門脈及其分支為特征由于門靜脈左支高于右支,不能同時顯示102.經第一肝門橫斷面——顯示門脈及其分支為特征10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

(環(huán)征)臨床與病理分細菌性和阿米巴性兩種,單發(fā)或多發(fā),臨床主要為發(fā)熱、肝大和肝區(qū)痛CT表現:1.平掃(1)圓形低密度,密度稍高于水,少數可見氣體影(2)膿腫壁密度高于膿腔而低于肝臟,2.增強掃描(1)膿腫壁呈環(huán)狀強化,環(huán)厚薄均勻,內外壁光整,(2)膿腔無強化,膿腫壁外周有低密度水腫帶11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

(環(huán)征)臨床與病理11121213131414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MRI表現1、形態(tài)及邊緣:圓形、橢圓形邊緣銳利

2、信號:T1WI像-低信號、但不均勻,膿腫壁信號略高于膿腔而低于肝實質,厚薄均勻,外側可見低信號水腫帶T2WI像-大片狀高信號、中心信號最高類似于靶征,部分膿腫為多房、腔內可見信號分隔3、增強掃描:A.膿腫壁輕-中度增強,內壁光整可有分隔強化信號略高B.膿腫周圍肝實質因充血可有高灌注異常15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MRI表現1616B超聲像圖表現:1、

肝形態(tài)改變:肝增大、增厚。2、肝內一個或多個低回聲團,壁厚、毛糙,外壁圓整,內壁不平整,蟲蝕樣。17B超聲像圖表現:17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概述: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無臨床癥狀,個別有發(fā)熱、貧血、腹痛等癥狀18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18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CT表現

A.平掃

1、境界清楚的低密度2、較大的血管瘤中央有裂隙狀、星狀或不規(guī)則形的更低密度(瘤內血栓形成、機化、纖維化、壞死、囊變、陳舊性出血等所致)

B.增強掃描(特征為早出晚歸)1、早期病變邊緣呈高密度強化(塊狀或棉絮狀)2、增強區(qū)域進行性向心性填充3、延遲掃描呈高或等密度充填時間:

一般大于3分鐘、通常7~15分鐘、最高達20~60分鐘19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CT表現平掃門脈期動脈期延遲20平掃門脈期動脈期延遲202121CT平掃CT強化延遲掃描22CT平掃CT強化延遲掃描22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MRI表現:是最好的檢查方法1.形態(tài)及邊緣-類圓形、邊緣清晰2.信號-T1WI呈略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信號強度隨TE時間延長(≤120ms)而增高,稱為燈泡征,一般瘤灶信號均勻,大的病灶因血栓或纖維瘢痕而信號不均

3.增強掃描

周邊結節(jié)樣或棉絮樣強化,逐漸向中心擴展,延遲為高信號或等信號充填23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MRI表現:是最好的檢查方法24242525B超聲像圖表現:肝內出現實性光團,光團特點為:①邊界清晰,呈圓形或橢圓形,高或稍高回聲為主。②光團邊緣凹陷性缺損,并見血管進入。③光團周邊呈無邊緣的弱回聲暈帶,后方不增強。④加壓后可變形26B超聲像圖表現:26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肝區(qū)疼痛、上腹腫塊、消瘦等甲胎甲球(AFP)增高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

27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大體病理:

巨塊型:單個或多個,直徑≥5cm結節(jié)型:單個或多個,直徑<5cm彌漫型:結節(jié)小,彌漫而均勻分布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

28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

28CT表現(平掃)

形態(tài)及邊緣

(1)形態(tài)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2)邊緣清晰—有假包膜(暈圈征-Halosign)纖維組織增生

病灶周圍肝組織受壓(3)邊緣模糊—腫瘤浸潤性生長29CT表現(平掃)形態(tài)及邊緣3030CT表現(平掃)密度

1)低密度:2)等或高密度:(少見)

3)混雜密度:囊變、陳舊出血、壞死、鈣化、脂肪變性31CT表現(平掃)密度低密度高密度稍低密度混雜密度32低密度高密度稍低密度混雜密度3233333434CT表現(增強)供血

1)正常肝臟供血:20~30%由肝動脈供血、70~80%由門靜脈供血2)肝癌供血:90%由肝動脈供血10%由門靜脈供血增強

1)動脈期:增強明顯,條狀、結節(jié)狀或片絮狀。乏血管者無增強2)門靜脈期:輕或中度增強,病灶與正常肝臟對比明顯,瘤中壞死出血區(qū)無增強35CT表現(增強)供血36363737CT表現(增強)門靜脈改變門靜脈主干或主支侵蝕破壞中斷消失或腔內形成充盈缺損、肝動脈---門靜脈短路肝門及肝內膽管擴張癌瘤侵犯或淋巴結壓迫膽管形成梗阻性黃疸肝門或附近淋巴結轉移38CT表現(增強)門靜脈改變門靜脈主干或主支侵蝕破3939肝癌MRI表現

信號1、T1WI像低信號、T2WI像高信號2、瘤灶中心可有脂肪變性、囊變、壞死、出血等而出現不同的信號假包膜(纖維組織和受壓的肝組織):T1WI像腫瘤周圍窄帶狀低信號

T2WI像顯示不清瘤周水腫:T1WI像顯示不清、T2WI像高信號靜脈瘤栓:血管流空信號消失呈T1WI像高信號、T2WI像低信號40肝癌MRI表現 40414142424343B超聲像圖表現:

1、肝腫大,肝形態(tài)變化,局限性隆起,呈駝峰樣,邊緣凹凸不平。

2、肝內回聲不均,并見實性光團,光團邊界不整,不規(guī)則,內部結構紊亂,并多樣化表現:等回聲型、低回聲型、增強型、彌漫型、混合型、壞死液化型。

44B超聲像圖表現:44彌漫型等回聲型增強型低回聲型45彌漫型等回聲型增強型低回聲型45肝臟多發(fā)轉移瘤-牛眼征46肝臟多發(fā)轉移瘤-牛眼征46肝囊腫:無壁強化的液性密度囊腔47肝囊腫:無壁強化的液性密度囊腔47肝硬化CT表現為:①肝臟大小變化,各葉比例失常,肝左葉外側段及尾狀葉增大較為常見。晚期時,也可普遍萎縮。②肝臟形態(tài)及密度變化:肝表面凹凸不整,邊緣變鈍;肝裂增寬;肝硬化再生結節(jié)顯示為相對高密度,門靜脈期強化為主。③門靜脈高壓表現:脾大、脾靜脈及門靜脈曲張,擴張,側支循環(huán)形成;胃短靜脈、胃冠狀靜脈及食管靜脈曲張。

48肝硬化CT表現為:48肝硬化、脾大49肝硬化、脾大49肝硬化結節(jié)癌變50肝硬化結節(jié)癌變50脂肪肝正常脂肪肝51脂肪肝正常脂肪肝51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正常表現常見病的影像診斷52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52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正常表現

膽管

1、肝內膽管與門靜脈分支伴行,平掃不能顯示,直徑<0.2-0.3cm或小于伴行靜脈的1/32、總肝管內徑0.4-0.6cm,長3-4cm,平掃不能顯示3、膽總管內徑0.6-0.8cm,長4-8cm膽囊1、空腹狀態(tài)下膽囊壁厚薄均勻,正常厚度2-3mm、>3.5mm為異常、>5mm為肯定增厚2、膽囊長徑4-5cm53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正常表現

膽管5454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臨床特征

1、結石嵌頓、梗阻是引起膽囊炎的主要原因2、病理:單純性—黏膜層充血水腫化膿性—炎癥累及膽囊全部、囊內充滿膿液、漿膜有纖維素滲出壞疽性--囊內充滿膿液囊壁充血壞死穿孔3、臨床多見于45歲以下女性、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高熱、黃疸55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臨床特征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CT表現

1、膽囊明顯增大,直徑>5cm2、膽囊壁彌漫性增厚、壁內可見低密度帶3、膽囊床積液4、膽囊結石5、少數有膽囊積氣MRI檢查:結石T1WI、T2WI及MRCP均呈圓形、橢圓形低信號,近側膽道擴張超聲(首選):高回聲伴聲影,隨體位改變伴炎癥56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CT表現575758585959606061616262636364646565胰腺疾病的CT、MRI診斷正常胰腺CT、MRI表現急性胰腺炎CT、MRI表現慢性胰腺炎CT表現胰腺癌CT表現66胰腺疾病的CT、MRI診斷正常胰腺CT、MRI表現66胰腺疾病的CT診斷

胰腺正常CT表現形態(tài)

1、斜形、橫形、S形或馬蹄形2、自胰頭→胰尾逐漸變細3、邊緣光滑或呈羽毛狀、鋸齒狀大小

a.頭、體、尾的長軸垂直徑線依次為3、2.5、2cm主胰管直徑小于3mm67胰腺疾病的CT診斷

胰腺正常CT表現形態(tài)AAAB68AAAB686969胰腺疾患的MRI診斷

正常MRI表現信號:

胰腺腺體內含有豐富的水樣蛋白成分以及一定量的脂肪組織沉積在胰腺間質內。1、T1WI像上與肝臟相比呈略高信號2、T2WI像上與肝臟相似的低信號3、胰腺后方可見流空信號的脾靜脈和后上方的脾動脈70胰腺疾患的MRI診斷

正常MRI表現信號:7171胰腺疾病的CT診斷

急性胰腺炎病因

1、膽源性:壺腹部梗阻→膽汁返流→胰管內壓↑→胰液外溢→胰組織自溶2、酒精性:酗酒、暴飲食→胃腸道充血水腫→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痙攣→膽汁、胰液返流3、感染、藥物、十二指腸梗阻臨床表現

急性腹痛、血尿淀粉酶升高72胰腺疾病的CT診斷

急性胰腺炎病因胰腺疾病的CT診斷

急性胰腺炎CT表現

A.急性單純性胰腺炎1、胰腺彌漫性或局限性腫大2、密度輕度均勻或不均勻減低3、胰腺邊緣模糊、可有胰周滲液4、胰腺均勻增強無壞死5、吉氏筋膜增厚73胰腺疾病的CT診斷

急性胰腺炎CT表現747475757676胰腺疾病的CT診斷

急性胰腺炎CT表現6、假性囊腫:一般在急性胰腺炎4-6周內形成,積液未及時吸收被纖維組織粘連包裹形成、可位于胰內外。B.CT呈圓形、卵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水樣密度影、大小不一、壁厚薄不等、囊壁可有鈣化。77胰腺疾病的CT診斷

急性胰腺炎CT表現787879798080胰腺疾患的MRI診斷

急性胰腺炎MRI表現

1、急性單純性胰腺炎

胰腺腫脹,T1WI為略低信號,T2WI為略高信號,胰周滲液表現為長T1長T2信號,增強后胰腺呈均勻或不均勻強化2、假性囊腫

假性囊腫圓形或橢圓形,囊壁清晰,呈長T1長T2信號,囊腫壁有強化。81胰腺疾患的MRI診斷

急性胰腺炎MRI表現82828383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84肝膽胰脾的影像診斷1肝臟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正常表現常見病的影像診斷H形,橫裂——第一肝門(膽總管、門靜脈、肝動脈)左縱溝——前,肝圓韌帶裂(含肝固有韌帶、左門V、肝A、肝V)

后,靜脈韌帶裂(含靜脈韌帶)右縱溝——膽囊窩-下腔靜脈85肝臟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H形,橫裂——第一肝門(膽總管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CT表現1.肝實質呈均勻一致的軟組織密度,CT值50-70HU2.肝動脈、門靜脈、膽管進出肝門其密度低于肝質3、增強掃描:A.門脈期門靜脈肝靜脈明顯強化,肝實質開始強化B.肝實質期肝實質強化達峰值。

86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CT表現3874885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肝臟的MRI表現肝實質1、信號均勻2、T1WI像肝為中等信號略高于脾、T2WI像肝的信號明顯低于脾門靜脈主支及肝靜脈主干因流空效應而呈低信號肝動脈、肝內膽管不顯示肝裂因含有脂肪T1WI像、T2WI像呈高信號增強掃描肝實質均勻增強,肝血管增強明顯,肝內膽管無增強89肝臟的影像診斷正常肝臟的MRI表現6907918肝臟的影像診斷1.高位肝臟橫斷面:(1)以放射狀排列的肝靜脈為特征(顯示肝左、中、右靜脈向下腔靜脈集中匯集)(2)肝包膜光滑、膈面弧形狀、左肝外緣尖銳(3)肝實質均勻光點92肝臟的影像診斷1.高位肝臟橫斷面:92.經第一肝門橫斷面——顯示門脈及其分支為特征由于門靜脈左支高于右支,不能同時顯示932.經第一肝門橫斷面——顯示門脈及其分支為特征10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

(環(huán)征)臨床與病理分細菌性和阿米巴性兩種,單發(fā)或多發(fā),臨床主要為發(fā)熱、肝大和肝區(qū)痛CT表現:1.平掃(1)圓形低密度,密度稍高于水,少數可見氣體影(2)膿腫壁密度高于膿腔而低于肝臟,2.增強掃描(1)膿腫壁呈環(huán)狀強化,環(huán)厚薄均勻,內外壁光整,(2)膿腔無強化,膿腫壁外周有低密度水腫帶94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

(環(huán)征)臨床與病理11951296139714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MRI表現1、形態(tài)及邊緣:圓形、橢圓形邊緣銳利

2、信號:T1WI像-低信號、但不均勻,膿腫壁信號略高于膿腔而低于肝實質,厚薄均勻,外側可見低信號水腫帶T2WI像-大片狀高信號、中心信號最高類似于靶征,部分膿腫為多房、腔內可見信號分隔3、增強掃描:A.膿腫壁輕-中度增強,內壁光整可有分隔強化信號略高B.膿腫周圍肝實質因充血可有高灌注異常98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膿腫MRI表現9916B超聲像圖表現:1、

肝形態(tài)改變:肝增大、增厚。2、肝內一個或多個低回聲團,壁厚、毛糙,外壁圓整,內壁不平整,蟲蝕樣。100B超聲像圖表現:17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概述: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無臨床癥狀,個別有發(fā)熱、貧血、腹痛等癥狀101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18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CT表現

A.平掃

1、境界清楚的低密度2、較大的血管瘤中央有裂隙狀、星狀或不規(guī)則形的更低密度(瘤內血栓形成、機化、纖維化、壞死、囊變、陳舊性出血等所致)

B.增強掃描(特征為早出晚歸)1、早期病變邊緣呈高密度強化(塊狀或棉絮狀)2、增強區(qū)域進行性向心性填充3、延遲掃描呈高或等密度充填時間:

一般大于3分鐘、通常7~15分鐘、最高達20~60分鐘102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CT表現平掃門脈期動脈期延遲103平掃門脈期動脈期延遲2010421CT平掃CT強化延遲掃描105CT平掃CT強化延遲掃描22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MRI表現:是最好的檢查方法1.形態(tài)及邊緣-類圓形、邊緣清晰2.信號-T1WI呈略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信號強度隨TE時間延長(≤120ms)而增高,稱為燈泡征,一般瘤灶信號均勻,大的病灶因血栓或纖維瘢痕而信號不均

3.增強掃描

周邊結節(jié)樣或棉絮樣強化,逐漸向中心擴展,延遲為高信號或等信號充填106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血管瘤MRI表現:是最好的檢查方法1072410825B超聲像圖表現:肝內出現實性光團,光團特點為:①邊界清晰,呈圓形或橢圓形,高或稍高回聲為主。②光團邊緣凹陷性缺損,并見血管進入。③光團周邊呈無邊緣的弱回聲暈帶,后方不增強。④加壓后可變形109B超聲像圖表現:26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肝區(qū)疼痛、上腹腫塊、消瘦等甲胎甲球(AFP)增高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

110原發(fā)性肝細胞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大體病理:

巨塊型:單個或多個,直徑≥5cm結節(jié)型:單個或多個,直徑<5cm彌漫型:結節(jié)小,彌漫而均勻分布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

111

常見病的影像診斷-肝癌

28CT表現(平掃)

形態(tài)及邊緣

(1)形態(tài)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2)邊緣清晰—有假包膜(暈圈征-Halosign)纖維組織增生

病灶周圍肝組織受壓(3)邊緣模糊—腫瘤浸潤性生長112CT表現(平掃)形態(tài)及邊緣11330CT表現(平掃)密度

1)低密度:2)等或高密度:(少見)

3)混雜密度:囊變、陳舊出血、壞死、鈣化、脂肪變性114CT表現(平掃)密度低密度高密度稍低密度混雜密度115低密度高密度稍低密度混雜密度321163311734CT表現(增強)供血

1)正常肝臟供血:20~30%由肝動脈供血、70~80%由門靜脈供血2)肝癌供血:90%由肝動脈供血10%由門靜脈供血增強

1)動脈期:增強明顯,條狀、結節(jié)狀或片絮狀。乏血管者無增強2)門靜脈期:輕或中度增強,病灶與正常肝臟對比明顯,瘤中壞死出血區(qū)無增強118CT表現(增強)供血1193612037CT表現(增強)門靜脈改變門靜脈主干或主支侵蝕破壞中斷消失或腔內形成充盈缺損、肝動脈---門靜脈短路肝門及肝內膽管擴張癌瘤侵犯或淋巴結壓迫膽管形成梗阻性黃疸肝門或附近淋巴結轉移121CT表現(增強)門靜脈改變門靜脈主干或主支侵蝕破12239肝癌MRI表現

信號1、T1WI像低信號、T2WI像高信號2、瘤灶中心可有脂肪變性、囊變、壞死、出血等而出現不同的信號假包膜(纖維組織和受壓的肝組織):T1WI像腫瘤周圍窄帶狀低信號

T2WI像顯示不清瘤周水腫:T1WI像顯示不清、T2WI像高信號靜脈瘤栓:血管流空信號消失呈T1WI像高信號、T2WI像低信號123肝癌MRI表現 40124411254212643B超聲像圖表現:

1、肝腫大,肝形態(tài)變化,局限性隆起,呈駝峰樣,邊緣凹凸不平。

2、肝內回聲不均,并見實性光團,光團邊界不整,不規(guī)則,內部結構紊亂,并多樣化表現:等回聲型、低回聲型、增強型、彌漫型、混合型、壞死液化型。

127B超聲像圖表現:44彌漫型等回聲型增強型低回聲型128彌漫型等回聲型增強型低回聲型45肝臟多發(fā)轉移瘤-牛眼征129肝臟多發(fā)轉移瘤-牛眼征46肝囊腫:無壁強化的液性密度囊腔130肝囊腫:無壁強化的液性密度囊腔47肝硬化CT表現為:①肝臟大小變化,各葉比例失常,肝左葉外側段及尾狀葉增大較為常見。晚期時,也可普遍萎縮。②肝臟形態(tài)及密度變化:肝表面凹凸不整,邊緣變鈍;肝裂增寬;肝硬化再生結節(jié)顯示為相對高密度,門靜脈期強化為主。③門靜脈高壓表現:脾大、脾靜脈及門靜脈曲張,擴張,側支循環(huán)形成;胃短靜脈、胃冠狀靜脈及食管靜脈曲張。

131肝硬化CT表現為:48肝硬化、脾大132肝硬化、脾大49肝硬化結節(jié)癌變133肝硬化結節(jié)癌變50脂肪肝正常脂肪肝134脂肪肝正常脂肪肝51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正常表現常見病的影像診斷135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檢查技術(自學)52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正常表現

膽管

1、肝內膽管與門靜脈分支伴行,平掃不能顯示,直徑<0.2-0.3cm或小于伴行靜脈的1/32、總肝管內徑0.4-0.6cm,長3-4cm,平掃不能顯示3、膽總管內徑0.6-0.8cm,長4-8cm膽囊1、空腹狀態(tài)下膽囊壁厚薄均勻,正常厚度2-3mm、>3.5mm為異常、>5mm為肯定增厚2、膽囊長徑4-5cm136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正常表現

膽管13754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臨床特征

1、結石嵌頓、梗阻是引起膽囊炎的主要原因2、病理:單純性—黏膜層充血水腫化膿性—炎癥累及膽囊全部、囊內充滿膿液、漿膜有纖維素滲出壞疽性--囊內充滿膿液囊壁充血壞死穿孔3、臨床多見于45歲以下女性、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高熱、黃疸138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臨床特征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CT表現

1、膽囊明顯增大,直徑>5cm2、膽囊壁彌漫性增厚、壁內可見低密度帶3、膽囊床積液4、膽囊結石5、少數有膽囊積氣MRI檢查:結石T1WI、T2WI及MRCP均呈圓形、橢圓形低信號,近側膽道擴張超聲(首選):高回聲伴聲影,隨體位改變伴炎癥139膽道系統(tǒng)的影像診斷-膽石癥、膽囊炎CT表現140571415814259143601446114562146631476414865胰腺疾病的CT、MRI診斷正常胰腺CT、MRI表現急性胰腺炎CT、MRI表現慢性胰腺炎CT表現胰腺癌CT表現149胰腺疾病的CT、MRI診斷正常胰腺CT、MRI表現66胰腺疾病的CT診斷

胰腺正常CT表現形態(tài)

1、斜形、橫形、S形或馬蹄形2、自胰頭→胰尾逐漸變細3、邊緣光滑或呈羽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