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_第1頁
《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_第2頁
《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_第3頁
《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_第4頁
《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第十章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第十章1基本類群植物界分為16個門

又分為若干個類群基本類群2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植物(無胚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頸卵器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維管植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植物界的分門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低等植物(無3低等植物:包括藻類、菌類和地衣。多生活在水中或潮濕的環(huán)境。無組織分化,無根莖葉分化----原植體植物生殖器官常為單細胞。合子發(fā)育時離開母體,不形成胚-----------無胚植物。低等植物:4高等植物:包括苔蘚、蕨類和裸子和被子植物多為陸生。有組織分化,有根莖葉分化--莖葉體植物生殖器官多細胞。合子發(fā)育成胚-有胚植物。高等植物:5《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6《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7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區(qū)和一定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生物類群。同一種中的各個個體具有相同的遺傳性狀,而且可以彼此交配產生后代種間存在生殖隔離.種是生物進化與自然選擇的產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8植物的命名多名法

雙名法:法國人包興首創(chuàng)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倡導實行。

1753年在巨著《SpeciesPlantarum》(《植物種志》)中首次使用。植物的命名多名法9雙名法:用拉丁文給植物的種起名字,每一種植物的種名由兩個拉丁詞或拉丁化形式的詞構成,第一個是屬名,第二個詞為種加詞,第三個為命名人。如,銀杏的學名為GinkgobilobaL.“屬名”“種加詞”“定名人”

GinkgobilobaL.雙名法:用拉丁文給植物的種起名字,每一種植物的種名由兩個拉丁10雙名法的優(yōu)點:1、統(tǒng)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稱,在國際上通用,便于科學交流。2、提供了一個親緣關系的大概,在植物學名中包括屬名。雙名法的優(yōu)點:11定距式檢索表

定距式檢索表12平行式檢索表

平行式檢索表13第一節(jié)低等植物一、藻類植物二、菌類植物三、地衣植物第一節(jié)低等植物一、藻類植物14一、藻類植物1.藍藻門2.綠藻門3.褐藻門海藻Chondruscrispus一、藻類植物1.藍藻門海藻Chondruscrispu151.藍藻門多呈藍綠色,故又稱藍綠藻。藻體有單細胞、群體或絲狀體等形態(tài)。不具鞭毛;絕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具有一層膠質鞘(常含紅、棕紅、紫色的色素)。

原生質體分化為中央質和周質。

中央質有裸露的環(huán)狀DNA分子(不與組蛋白結合),無核膜和核仁,稱為原核或擬核。周質中含核糖體,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但有很多由膜形成的扁平囊狀結構(類囊體)1.藍藻門16藍藻細胞圖藍藻細胞圖17魚腥藻屬魚腥藻屬18項圈藻屬項圈藻屬19念珠藻屬Nostoc念珠藻屬Nostoc20螺旋藻顫藻螺旋藻顫藻21Oscillatoriahormagonia

顫藻屬Oscillatoriahormagonia

顫藻屬22螺旋藻養(yǎng)殖池螺旋藻養(yǎng)殖池23繁殖方式主要是營養(yǎng)繁殖和無性生殖。營養(yǎng)繁殖方式:細胞分裂、群體破裂、絲狀體斷裂。少數種類通過產生孢子進行無性生殖。目前尚未發(fā)現行有性生殖的種類。繁殖方式主要是營養(yǎng)繁殖和無性生殖。24太湖污染嚴重暴發(fā)藍藻(水華)太湖污染嚴重暴發(fā)藍藻(水華)252.綠藻門

植物體有單細胞個體、群體、多細胞絲狀體、葉狀體等類型。綠藻的分布很廣,淡水中最多,陰濕地、巖石、花盆壁、海水中、甚至在高山積雪上都有分布2.綠藻門26盤藻植物體為群體的種類盤藻盤藻植物體為群體的種類盤藻27團藻團藻28絲狀體絲狀體29細胞壁由纖維素和果膠質構成。不同種類細胞內各有一定形態(tài)的葉綠體,如杯狀、環(huán)狀、帶狀、星狀、網狀等,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色素。葉綠體中有造粉核(蛋白核),淀粉集聚在蛋白核周圍。游動細胞有頂生鞭毛。細胞壁成分、色素類型、貯藏物質、鞭毛類型等都與高等植物相同。多數學者認為高等植物與綠藻具有親緣關系。細胞壁由纖維素和果膠質構成。30繁殖方式:無性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同配生殖:由形狀、結構、大小、運動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兩個配子結合。異配生殖:形狀、結構上相同,但大小、運動能力不同的兩種配子結合;大而運動能力遲緩的為雌配子;小而運動能力強的為雄配子。卵配生殖:在形狀、大小和結構上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無鞭毛不能運動的為卵,小而有鞭毛能運動的為精子,精卵結合的生殖方式。繁殖方式:無性和有性生殖。31《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32(1)衣藻屬單細胞呈卵圓形。頂生2條等長的鞭毛,伸縮泡。杯狀葉綠體蛋白核紅色眼點。一個細胞核

(1)衣藻屬33①無性生殖衣藻游動孢子囊鞭毛收縮脫落核分裂、胞質分裂,分泌一層壁,生2條鞭毛多個游動孢子

繁殖及生活史有時一個細胞多次分裂形成不定群體①無性生殖衣藻游動孢子囊鞭毛收縮脫落核分裂、胞質分裂,分泌34②有性生殖---多數為同配生殖有性生殖時,細胞失去鞭毛,原生質分裂產生8、16、32或64個具2條鞭毛的配子。2nmeiosis②有性生殖---多數為同配生殖有性生殖時,細胞失去鞭35配子囊配子配子合子(2n)最初能游動失去鞭毛4—多個孢子衣藻(營養(yǎng)細胞)R配子囊配子合子(2n)4—多個孢子衣藻(營養(yǎng)細胞)R36生物生活史中出現了減數分裂和生殖細胞的結合,出現了單倍體核相細胞與二倍體核相細胞交替的局面,叫做核相交替生物生活史中出現了減數分裂和生殖細胞的結合,出現了單倍體核相37(2)水綿屬生活在淡水中。無分枝的絲狀體(2)水綿屬38蛋白核帶狀的葉綠體,呈螺旋狀環(huán)繞于原生質周圍,上有一列蛋白核。蛋白核帶狀的葉綠體,呈螺旋狀環(huán)繞于原生質周圍,上有一列蛋白核39細胞核由原生質絲懸于細胞中央

細胞核由原生質絲懸于細胞中央

40接合管接合生殖-------水綿有性生殖過程中,由2個不具鞭毛的配子融合,其中的1個配子可作變形運動.接合管接合生殖-------水綿有性生殖過程中,由2個不具鞭41配子做變形蟲式的運動合子配子做變形蟲式的運動合子42梯形接合側面接合梯形接合43合子合子合子形成厚壁,休眠,藻絲腐爛。合子合子合子形成厚壁,休眠,藻絲腐爛。44合子條件適宜時合子萌發(fā),減數分裂后3核退化,1核形成新的絲狀體。合子條件適宜時合子萌發(fā),減數分裂后3核退化,1核形成新的絲狀45(3)石莼屬:孔石莼---俗稱海白菜、多年生食用海藻。藻體葉片狀,僅由2層細胞構成,藻體基部為固著器。具孢子體和配子體兩種植物體,均能光合自養(yǎng)。

(3)石莼屬:孔石莼---俗稱海白菜、多年生食用海藻。藻體葉46石莼的生活史(同型世代交替)游動孢子(n)石莼的生活史(同型世代交替)游動孢子(n)47孢子囊(孢子母細胞)游動孢子孢子體配子體合子同型配子meiosis孢子體世代2n配子體世代n孢子囊(孢子母細胞)游動孢子孢子體48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體世代和配子體世代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的現象稱為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就一定有核相交替同型世代交替異型世代交替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體世代和配子體世代有規(guī)律地交493.褐藻門大約1500種。是一群結構復雜的最高級的大型藻類(如巨藻屬可長達400m)。有絲狀體、葉狀體等。

3.褐藻門大約1500種。是一群結構復雜的最高級的大型藻類50細胞壁由纖維素和藻膠組成。載色體1至多數,所含色素有葉綠素a和c、β胡蘿卜素和葉黃素,葉黃素中的墨角藻黃素含量最大,故植物體常呈褐色。貯藏物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不少種類細胞內含有大量碘。

細胞壁由纖維素和藻膠組成。51《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52海帶的營養(yǎng)體體長1~2m,由寬大扁平的帶片、細而短的帶柄和分枝狀的假根組成。海帶的營養(yǎng)體體長1~2m,由寬大扁平的帶片、細而短的帶柄和分53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呈奎為中國海藻栽培事業(yè)奠定了科學基礎,推動中國海帶養(yǎng)殖從零開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被譽為“中國海帶之父”。

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呈奎為中國海藻栽培事業(yè)奠定了科學基礎,推54帶片縱切帶片縱切55生殖時在帶片兩面產生棒狀孢子囊生殖時在帶片兩面產生棒狀孢子囊56海帶的生活史配子體孢子體海帶的生活史配子體孢子體57合子孢子體單室游動孢子囊孢子母細胞多個游動孢子精子精子囊雄配子體卵卵囊雌配子體減數分裂孢子體世代配子體世代異型世代交替合子孢子體58無核相交替有核相交替有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石莼異型世代交替:

配子體n占優(yōu)勢:

紫菜,苔蘚植物孢子體2n占優(yōu)勢:海帶,蕨類,種子植物無世代交替:衣藻,水綿(一種植物體)(藍藻)植物生活史的演化有兩種植物體無核相交替有核相交替有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石莼配子體n占優(yōu)59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第十章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第十章60基本類群植物界分為16個門

又分為若干個類群基本類群61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植物(無胚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頸卵器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維管植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植物界的分門藻類植物菌類植物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低等植物(無62低等植物:包括藻類、菌類和地衣。多生活在水中或潮濕的環(huán)境。無組織分化,無根莖葉分化----原植體植物生殖器官常為單細胞。合子發(fā)育時離開母體,不形成胚-----------無胚植物。低等植物:63高等植物:包括苔蘚、蕨類和裸子和被子植物多為陸生。有組織分化,有根莖葉分化--莖葉體植物生殖器官多細胞。合子發(fā)育成胚-有胚植物。高等植物:64《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65《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66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區(qū)和一定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物特征的生物類群。同一種中的各個個體具有相同的遺傳性狀,而且可以彼此交配產生后代種間存在生殖隔離.種是生物進化與自然選擇的產物。種: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67植物的命名多名法

雙名法:法國人包興首創(chuàng)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倡導實行。

1753年在巨著《SpeciesPlantarum》(《植物種志》)中首次使用。植物的命名多名法68雙名法:用拉丁文給植物的種起名字,每一種植物的種名由兩個拉丁詞或拉丁化形式的詞構成,第一個是屬名,第二個詞為種加詞,第三個為命名人。如,銀杏的學名為GinkgobilobaL.“屬名”“種加詞”“定名人”

GinkgobilobaL.雙名法:用拉丁文給植物的種起名字,每一種植物的種名由兩個拉丁69雙名法的優(yōu)點:1、統(tǒng)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稱,在國際上通用,便于科學交流。2、提供了一個親緣關系的大概,在植物學名中包括屬名。雙名法的優(yōu)點:70定距式檢索表

定距式檢索表71平行式檢索表

平行式檢索表72第一節(jié)低等植物一、藻類植物二、菌類植物三、地衣植物第一節(jié)低等植物一、藻類植物73一、藻類植物1.藍藻門2.綠藻門3.褐藻門海藻Chondruscrispus一、藻類植物1.藍藻門海藻Chondruscrispu741.藍藻門多呈藍綠色,故又稱藍綠藻。藻體有單細胞、群體或絲狀體等形態(tài)。不具鞭毛;絕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具有一層膠質鞘(常含紅、棕紅、紫色的色素)。

原生質體分化為中央質和周質。

中央質有裸露的環(huán)狀DNA分子(不與組蛋白結合),無核膜和核仁,稱為原核或擬核。周質中含核糖體,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但有很多由膜形成的扁平囊狀結構(類囊體)1.藍藻門75藍藻細胞圖藍藻細胞圖76魚腥藻屬魚腥藻屬77項圈藻屬項圈藻屬78念珠藻屬Nostoc念珠藻屬Nostoc79螺旋藻顫藻螺旋藻顫藻80Oscillatoriahormagonia

顫藻屬Oscillatoriahormagonia

顫藻屬81螺旋藻養(yǎng)殖池螺旋藻養(yǎng)殖池82繁殖方式主要是營養(yǎng)繁殖和無性生殖。營養(yǎng)繁殖方式:細胞分裂、群體破裂、絲狀體斷裂。少數種類通過產生孢子進行無性生殖。目前尚未發(fā)現行有性生殖的種類。繁殖方式主要是營養(yǎng)繁殖和無性生殖。83太湖污染嚴重暴發(fā)藍藻(水華)太湖污染嚴重暴發(fā)藍藻(水華)842.綠藻門

植物體有單細胞個體、群體、多細胞絲狀體、葉狀體等類型。綠藻的分布很廣,淡水中最多,陰濕地、巖石、花盆壁、海水中、甚至在高山積雪上都有分布2.綠藻門85盤藻植物體為群體的種類盤藻盤藻植物體為群體的種類盤藻86團藻團藻87絲狀體絲狀體88細胞壁由纖維素和果膠質構成。不同種類細胞內各有一定形態(tài)的葉綠體,如杯狀、環(huán)狀、帶狀、星狀、網狀等,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色素。葉綠體中有造粉核(蛋白核),淀粉集聚在蛋白核周圍。游動細胞有頂生鞭毛。細胞壁成分、色素類型、貯藏物質、鞭毛類型等都與高等植物相同。多數學者認為高等植物與綠藻具有親緣關系。細胞壁由纖維素和果膠質構成。89繁殖方式:無性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同配生殖:由形狀、結構、大小、運動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兩個配子結合。異配生殖:形狀、結構上相同,但大小、運動能力不同的兩種配子結合;大而運動能力遲緩的為雌配子;小而運動能力強的為雄配子。卵配生殖:在形狀、大小和結構上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無鞭毛不能運動的為卵,小而有鞭毛能運動的為精子,精卵結合的生殖方式。繁殖方式:無性和有性生殖。90《植物學》植物界的基本類群與演化課件91(1)衣藻屬單細胞呈卵圓形。頂生2條等長的鞭毛,伸縮泡。杯狀葉綠體蛋白核紅色眼點。一個細胞核

(1)衣藻屬92①無性生殖衣藻游動孢子囊鞭毛收縮脫落核分裂、胞質分裂,分泌一層壁,生2條鞭毛多個游動孢子

繁殖及生活史有時一個細胞多次分裂形成不定群體①無性生殖衣藻游動孢子囊鞭毛收縮脫落核分裂、胞質分裂,分泌93②有性生殖---多數為同配生殖有性生殖時,細胞失去鞭毛,原生質分裂產生8、16、32或64個具2條鞭毛的配子。2nmeiosis②有性生殖---多數為同配生殖有性生殖時,細胞失去鞭94配子囊配子配子合子(2n)最初能游動失去鞭毛4—多個孢子衣藻(營養(yǎng)細胞)R配子囊配子合子(2n)4—多個孢子衣藻(營養(yǎng)細胞)R95生物生活史中出現了減數分裂和生殖細胞的結合,出現了單倍體核相細胞與二倍體核相細胞交替的局面,叫做核相交替生物生活史中出現了減數分裂和生殖細胞的結合,出現了單倍體核相96(2)水綿屬生活在淡水中。無分枝的絲狀體(2)水綿屬97蛋白核帶狀的葉綠體,呈螺旋狀環(huán)繞于原生質周圍,上有一列蛋白核。蛋白核帶狀的葉綠體,呈螺旋狀環(huán)繞于原生質周圍,上有一列蛋白核98細胞核由原生質絲懸于細胞中央

細胞核由原生質絲懸于細胞中央

99接合管接合生殖-------水綿有性生殖過程中,由2個不具鞭毛的配子融合,其中的1個配子可作變形運動.接合管接合生殖-------水綿有性生殖過程中,由2個不具鞭100配子做變形蟲式的運動合子配子做變形蟲式的運動合子101梯形接合側面接合梯形接合102合子合子合子形成厚壁,休眠,藻絲腐爛。合子合子合子形成厚壁,休眠,藻絲腐爛。103合子條件適宜時合子萌發(fā),減數分裂后3核退化,1核形成新的絲狀體。合子條件適宜時合子萌發(fā),減數分裂后3核退化,1核形成新的絲狀104(3)石莼屬:孔石莼---俗稱海白菜、多年生食用海藻。藻體葉片狀,僅由2層細胞構成,藻體基部為固著器。具孢子體和配子體兩種植物體,均能光合自養(yǎng)。

(3)石莼屬:孔石莼---俗稱海白菜、多年生食用海藻。藻體葉105石莼的生活史(同型世代交替)游動孢子(n)石莼的生活史(同型世代交替)游動孢子(n)106孢子囊(孢子母細胞)游動孢子孢子體配子體合子同型配子meiosis孢子體世代2n配子體世代n孢子囊(孢子母細胞)游動孢子孢子體107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體世代和配子體世代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的現象稱為世代交替。有世代交替就一定有核相交替同型世代交替異型世代交替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體世代和配子體世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