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缺鐵性貧血1缺鐵性貧血11.定義2.鐵代謝3.病因4.發(fā)病機制5.臨床表現(xiàn)6.檢查7.診斷及鑒別診斷8.治療9.預防21.定義21.定義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的貧血癥。31.定義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anem2.鐵代謝(1)分布:64%合成HB,32%貯存在骨髓、肝等,血漿(2)來源:人體鐵攝入量,外源性1/3、內源性2/3(3)吸收和轉運:Fe2+吸收,F(xiàn)e3+運轉(腸粘膜細胞調節(jié)鐵的吸收,通過體內貯存鐵和轉鐵蛋白受體TfR調控)利于吸收:維生素C等還原物抑制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正常情況下,血漿中的轉鐵蛋白僅1/3與鐵結合,此結合的鐵稱為血清鐵,SI。其余2/3的轉鐵蛋白仍具有與鐵結合的能力,在體外加入一定量的鐵可使其達到飽和狀態(tài),所加的鐵量為未飽和鐵結合力。兩者合成為總鐵結合力(TIBC)。SI/TIBC為轉鐵蛋白飽和度(TS)42.鐵代謝(1)分布:64%合成HB,32%貯存在骨髓、肝等(4)利用和儲存:鐵原卟啉血紅素
珠蛋白血紅蛋白此外,鐵參與肌紅蛋白和某些酶的合成(5)排泄:極少量隨腸道、腎臟和汗腺排出(6)鐵的需要量(7)胎兒和兒童期鐵代謝特點:胎兒期,嬰幼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6月-2歲發(fā)病率高
5(4)利用和儲存:53.病因(1)先天儲鐵不足(2)鐵攝入不足:主要原因(3)生長發(fā)育因素:5個月和1歲時分別為出生時的2倍和3倍,血容量、HB增加(4)吸收障礙:食物搭配不合理、腹瀉(5)丟失過多:慢性失血,牛奶過敏63.病因(1)先天儲鐵不足64.發(fā)病機制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1)鐵減少期,ID:此階段體內貯存鐵已減少,但供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的鐵尚未減少。(2)紅細胞生成缺鐵期,IDE:此期貯存鐵進一步耗竭,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亦不足,但循環(huán)中HB的量尚未減少。(3)缺鐵性貧血期,IDA:此期出現(xiàn)小細胞低色素貧血,還有一些非造血系統(tǒng)的癥狀。74.發(fā)病機制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7缺鐵對其他系統(tǒng)的影響(1)影響肌紅蛋白的合成(2)多種含鐵酶活性降低:生物氧化、組織呼吸、神經介質分解和合成,造成細胞功能紊亂,組織器官異常等8缺鐵對其他系統(tǒng)的影響85.臨床表現(xiàn)95.臨床表現(xiàn)9(1)外周血象:小細胞低色素貧血(2)骨髓象:增生活躍,核老漿幼(3)有關鐵代謝檢查
血清鐵蛋白,SF:較敏感反應體內貯存鐵情況,診斷鐵減少期敏感指標。<12ug/l提示缺鐵。感染、腫瘤、肝臟及心臟疾病時其明顯增高。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F(xiàn)EP:當其>0.9umol/l提示體內缺鐵。如SF降低,F(xiàn)EP升高而未出現(xiàn)貧血,是紅細胞生成缺鐵期典型表現(xiàn)。FEP增高見于鉛中毒、慢性炎癥等。6.檢查1210(1)外周血象:小細胞低色素貧血6.檢查1210
血清鐵SI、總鐵結合力TIBC、轉鐵蛋白飽和度TS:反映血漿中的鐵含量,通常在缺鐵性貧血期才出現(xiàn)異常。即SI、TS下降,TIBC升高。SI<9.0-10.7umol/l有意義,在感染、腫瘤及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時也可降低。TS<15%有診斷意義。TIBC>62.7umol/l有意義,在病毒性肝炎時可增高。
骨髓可染鐵:骨髓涂片細胞外鐵減少,紅細胞內鐵粒細胞數(shù)<15%提示貯存鐵減少。3411血清鐵SI、總鐵結合力TIBC、轉鐵蛋白飽和度TS:反7.診斷及鑒別診斷根據(jù)病史,特別是喂養(yǎng)史、臨床表現(xiàn)和血象特點,一般可做初步診斷,進一步檢查鐵代謝可確診,必要時行骨髓,鐵劑治療有效可證實診斷。地中海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維生素B6缺乏性貧血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和鉛中毒均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貧血127.診斷及鑒別診斷根據(jù)病史,特別是喂養(yǎng)史、臨床表現(xiàn)和血象特點1.貧血呈小細胞低色素2.有明確的缺鐵病因3.血清鐵<10.7umo/l4.總鐵結合力>62.7umol/l,轉鐵蛋白飽和度10-15%5.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少或消失,鐵粒幼細胞<15%6.紅細胞原卟啉>0.9umo/l7.血清鐵蛋白<12ug/l8.鐵劑治療有效符合第1條和第2-8條中至少兩條可診斷(人衛(wèi)版規(guī)培教材兒科學,P443)131.貧血呈小細胞低色素138.治療主要原則為去除病因和補充鐵劑(1)一般治療:護理、睡眠;避免感染;保護心臟功能;合理搭配飲食。(2)去除病因(3)口服鐵劑:二價鐵劑易吸收,元素鐵4-6mg/kg.d,tid,兩餐之間口服為宜,為減輕胃腸副作用,從小劑量開始。注意飲食搭配。注射鐵劑:易發(fā)生不良反應,甚至過敏反應猝死,應慎用。補給鐵劑12-24小時后,含鐵酶開始恢復,煩躁等精神癥狀減輕,食欲增加。網織紅細胞2-3天后上升,5-7天達高峰,2-3周下降至正常。治療1-2周后HB逐漸上升,3-4周達正常。3周內上升不足148.治療主要原則為去除病因和補充鐵劑1420g/l應尋找病因。治療反應滿意,HB恢復正常后再繼續(xù)服用6-8周,以增加鐵貯存。(4)輸紅細胞:適應癥:貧血嚴重,尤其是發(fā)生心力衰竭者;合并感染;急需外科手術。<30g/l,等量換血30-60g/l,濃縮紅細胞4-6ml/kg>60g/l,不必輸血1520g/l應尋找病因。治療反應滿意,HB恢復正常后再繼續(xù)服用9.預防(1)提倡母乳(2)做好喂養(yǎng)指導(3)嬰幼兒食品加入適當鐵劑(4)對早產兒,生后2個月左右鐵劑預防169.預防(1)提倡母乳16感謝聆聽1717缺鐵性貧血18缺鐵性貧血11.定義2.鐵代謝3.病因4.發(fā)病機制5.臨床表現(xiàn)6.檢查7.診斷及鑒別診斷8.治療9.預防191.定義21.定義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體內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的貧血癥。201.定義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anem2.鐵代謝(1)分布:64%合成HB,32%貯存在骨髓、肝等,血漿(2)來源:人體鐵攝入量,外源性1/3、內源性2/3(3)吸收和轉運:Fe2+吸收,F(xiàn)e3+運轉(腸粘膜細胞調節(jié)鐵的吸收,通過體內貯存鐵和轉鐵蛋白受體TfR調控)利于吸收:維生素C等還原物抑制吸收:茶、咖啡、牛奶等正常情況下,血漿中的轉鐵蛋白僅1/3與鐵結合,此結合的鐵稱為血清鐵,SI。其余2/3的轉鐵蛋白仍具有與鐵結合的能力,在體外加入一定量的鐵可使其達到飽和狀態(tài),所加的鐵量為未飽和鐵結合力。兩者合成為總鐵結合力(TIBC)。SI/TIBC為轉鐵蛋白飽和度(TS)212.鐵代謝(1)分布:64%合成HB,32%貯存在骨髓、肝等(4)利用和儲存:鐵原卟啉血紅素
珠蛋白血紅蛋白此外,鐵參與肌紅蛋白和某些酶的合成(5)排泄:極少量隨腸道、腎臟和汗腺排出(6)鐵的需要量(7)胎兒和兒童期鐵代謝特點:胎兒期,嬰幼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6月-2歲發(fā)病率高
22(4)利用和儲存:53.病因(1)先天儲鐵不足(2)鐵攝入不足:主要原因(3)生長發(fā)育因素:5個月和1歲時分別為出生時的2倍和3倍,血容量、HB增加(4)吸收障礙:食物搭配不合理、腹瀉(5)丟失過多:慢性失血,牛奶過敏233.病因(1)先天儲鐵不足64.發(fā)病機制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1)鐵減少期,ID:此階段體內貯存鐵已減少,但供紅細胞合成血紅蛋白的鐵尚未減少。(2)紅細胞生成缺鐵期,IDE:此期貯存鐵進一步耗竭,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亦不足,但循環(huán)中HB的量尚未減少。(3)缺鐵性貧血期,IDA:此期出現(xiàn)小細胞低色素貧血,還有一些非造血系統(tǒng)的癥狀。244.發(fā)病機制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7缺鐵對其他系統(tǒng)的影響(1)影響肌紅蛋白的合成(2)多種含鐵酶活性降低:生物氧化、組織呼吸、神經介質分解和合成,造成細胞功能紊亂,組織器官異常等25缺鐵對其他系統(tǒng)的影響85.臨床表現(xiàn)265.臨床表現(xiàn)9(1)外周血象:小細胞低色素貧血(2)骨髓象:增生活躍,核老漿幼(3)有關鐵代謝檢查
血清鐵蛋白,SF:較敏感反應體內貯存鐵情況,診斷鐵減少期敏感指標。<12ug/l提示缺鐵。感染、腫瘤、肝臟及心臟疾病時其明顯增高。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F(xiàn)EP:當其>0.9umol/l提示體內缺鐵。如SF降低,F(xiàn)EP升高而未出現(xiàn)貧血,是紅細胞生成缺鐵期典型表現(xiàn)。FEP增高見于鉛中毒、慢性炎癥等。6.檢查1227(1)外周血象:小細胞低色素貧血6.檢查1210
血清鐵SI、總鐵結合力TIBC、轉鐵蛋白飽和度TS:反映血漿中的鐵含量,通常在缺鐵性貧血期才出現(xiàn)異常。即SI、TS下降,TIBC升高。SI<9.0-10.7umol/l有意義,在感染、腫瘤及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時也可降低。TS<15%有診斷意義。TIBC>62.7umol/l有意義,在病毒性肝炎時可增高。
骨髓可染鐵:骨髓涂片細胞外鐵減少,紅細胞內鐵粒細胞數(shù)<15%提示貯存鐵減少。3428血清鐵SI、總鐵結合力TIBC、轉鐵蛋白飽和度TS:反7.診斷及鑒別診斷根據(jù)病史,特別是喂養(yǎng)史、臨床表現(xiàn)和血象特點,一般可做初步診斷,進一步檢查鐵代謝可確診,必要時行骨髓,鐵劑治療有效可證實診斷。地中海貧血異常血紅蛋白病維生素B6缺乏性貧血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和鉛中毒均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貧血297.診斷及鑒別診斷根據(jù)病史,特別是喂養(yǎng)史、臨床表現(xiàn)和血象特點1.貧血呈小細胞低色素2.有明確的缺鐵病因3.血清鐵<10.7umo/l4.總鐵結合力>62.7umol/l,轉鐵蛋白飽和度10-15%5.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少或消失,鐵粒幼細胞<15%6.紅細胞原卟啉>0.9umo/l7.血清鐵蛋白<12ug/l8.鐵劑治療有效符合第1條和第2-8條中至少兩條可診斷(人衛(wèi)版規(guī)培教材兒科學,P443)301.貧血呈小細胞低色素138.治療主要原則為去除病因和補充鐵劑(1)一般治療:護理、睡眠;避免感染;保護心臟功能;合理搭配飲食。(2)去除病因(3)口服鐵劑:二價鐵劑易吸收,元素鐵4-6mg/kg.d,tid,兩餐之間口服為宜,為減輕胃腸副作用,從小劑量開始。注意飲食搭配。注射鐵劑:易發(fā)生不良反應,甚至過敏反應猝死,應慎用。補給鐵劑12-24小時后,含鐵酶開始恢復,煩躁等精神癥狀減輕,食欲增加。網織紅細胞2-3天后上升,5-7天達高峰,2-3周下降至正常。治療1-2周后HB逐漸上升,3-4周達正常。3周內上升不足318.治療主要原則為去除病因和補充鐵劑1420g/l應尋找病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院品牌形象授權及宣傳推廣合同4篇
- 個人汽車按揭貸款合同(2024版)
- 二零二五年度苗木種植與生態(tài)農業(yè)示范區(qū)建設合同3篇
- 個人收藏品買賣合同(2024版)2篇
- 2025年度個人住房貸款保證合同綠色金融產品推廣合同4篇
- 銷售合同與訂單管理制度
- 二零二五年度牛羊肉電子商務平臺合作開發(f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桉樹種植與林業(yè)資源保護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鎳礦國際貿易稅收籌劃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螺桿機環(huán)保排放檢測與治理合同4篇
- 道路瀝青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度正規(guī)離婚協(xié)議書電子版下載服務
- 《田口方法的導入》課件
- 內陸?zhàn)B殖與水產品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醫(yī)生給病人免責協(xié)議書(2篇)
- 損傷力學與斷裂分析
- 2024年縣鄉(xiāng)教師選調進城考試《教育學》題庫及完整答案(考點梳理)
- 車借給別人免責協(xié)議書
- 應急預案評分標準表
- “網絡安全課件:高校教師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素養(yǎng)培訓”
- 鋰離子電池健康評估及剩余使用壽命預測方法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