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子宮頸的解剖學與組織學子宮頸的解剖學子宮頸是子宮突入陰道的最下部分,通過子宮頸將子宮與陰道相連。子宮頸大致呈圓錐形,長約3cm,直徑2.5cm。子宮頸分為陰道上部和陰道部(也稱外宮頸部),前者位于陰道穹以上,后者為陰道上部所包圍并突入陰道。
子宮頸的解剖學與組織學子宮頸的解剖學
子宮頸的上界,在大體上并不十分清楚,稱為子宮頸內口,它是肌性的子宮體與纖維性子宮頸交界處,雖未發(fā)現(xiàn)此處有括約肌,但實際上有括約肌的作用,當先天性或外傷性等原因造成子宮頸內口的薄弱,將會導致其關閉不全,妊娠時可能發(fā)生流產子宮頸的上界,在大體上并不十分清楚,稱為子宮頸內口子宮頸的解剖學
子宮頸向外的開口稱為子宮頸外口。未產婦女的子宮頸外口呈圓形,經產婦女則呈橫向裂隙狀,這是在分娩時子宮頸外口發(fā)生撕裂或是妊娠時子宮頸外翻所致。這部分子宮頸分為前唇和后唇,前唇較后唇略短。子宮頸外口和內口之間的部分為子宮頸管,它有縱形的黏膜嵴,其黏膜部分稱為子宮頸管內膜子宮頸的解剖學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組織學
子宮頸陰道部被覆非角化型鱗狀上皮,可分為3層:基底層、中間層和淺表層(又可分為基底層、副基底層、中間層、致密層及脫落的表皮)有學者認為宮頸真正的干細胞是副基底層,而不是基底層。各層形態(tài)學表現(xiàn)隨年齡而變化
子宮頸的組織學組織化學染色,基底層上方細胞含有多少不等的糖原,PAS染色(+),陰道鏡檢查時通過Lugol碘試驗也可以確認。IHC:基底層細胞-低分子量CK(+)、ER(+)基底層上方的細胞-高分子量CK(+)組織化學染色,基底層上方細胞含有多少不等的糖原,PAS染色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組織學
子宮頸管內膜襯覆一層分泌黏液的柱狀上皮,柱狀上皮下方可見一層不明顯的儲備細胞。這些細胞與鱗狀上皮化生、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及宮頸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腺上皮ER(+)。腺上皮除了覆蓋子宮頸管表面以外,還可深入子宮頸的間質中,形成長的裂隙,稱子宮頸內膜腺體,其深度一般不超過5mm。子宮頸的組織學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組織學
子宮頸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匯的區(qū)域稱為鱗柱交界區(qū),現(xiàn)稱為移行帶。鱗柱交界處并不位于解剖學上的宮頸外口,并且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部位,它會隨著婦女的生理年齡來回變化。青春期以前,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界處,位于宮頸外口或附近;青春期后,卵巢周期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宮體及子宮頸體積增大,隨著子宮頸增大,宮頸向外翻轉,子宮頸管內膜上皮向下方延伸,處于宮頸的陰道部子宮頸的組織學子宮頸鱗柱交界區(qū)左側為鱗狀上皮,右側為柱狀上皮,兩者分界明顯子宮頸鱗柱交界區(qū)子宮頸的組織學由于宮頸管內膜被覆單層柱狀上皮,因而肉眼觀察顯示粗糙、發(fā)紅,過去曾錯誤的使用“糜爛”,這是一個錯誤的用語。在絕經后,這一翻轉過程又退回去了,這一過程稱為“內翻”,“
移行帶”又退回到子宮頸管內,此時肉眼及陰道鏡看不清楚了移行帶是子宮頸上皮腫瘤最為好發(fā)的區(qū)域,臨床在陰道鏡檢查、細胞學涂片以及活檢時應充分暴露此區(qū)域,并將其作為重點檢查的部位子宮頸的組織學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非腫瘤性病變1、子宮頸炎癥性病變
非特異性子宮頸炎:是指非特殊性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子宮頸炎癥,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子宮頸炎慢性子宮頸炎??砂榘l(fā)以下病變:子宮頸腺囊腫(納博特囊腫,Nabothiancyst)、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的非腫瘤性病變1、子宮頸炎癥性病變子宮頸炎癥性病變
子宮頸糜爛有真性糜爛和假性糜爛之分,前者也就是常說的慢性子宮頸炎伴發(fā)急性改變;后者表現(xiàn)為子宮頸陰道部黏膜被覆的鱗狀上皮損傷,被子宮頸管黏膜的柱狀上皮所取代,間質炎癥很輕微子宮頸炎癥性病變子宮頸的特殊性感染子宮頸的病毒感染:HPV、巨細胞病毒(CMV)感染、腺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子宮頸的細菌感染:結核、淋病、梅毒子宮頸的真菌感染:通常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子宮頸內可存有少量真菌,屬共生性生長,如不伴有明顯的炎癥改變,不能診斷為真菌感染子宮頸的衣原體感染:子宮頸的原蟲及其他寄生蟲感染:血吸蟲子宮頸的特殊性感染2.子宮頸的囊腫.子宮頸腺囊腫(納博特囊腫,Nabothiancyst).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包涵囊腫:也稱鱗狀上皮包涵囊腫,在宮頸不常見,常位于宮頸外口周邊部鱗狀上皮下,可能是由于外傷所致宮頸的鱗狀上皮種植子宮頸管內所致.包蟲病囊腫:罕見2.子宮頸的囊腫.子宮頸腺囊腫(納博特囊腫,Nabothia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3.子宮頸的化生性病變子宮頸上皮化生的組織學類型與受累的黏膜有關:移行帶-鱗狀上皮化生、外宮頸部-移行上皮化生、子宮頸內膜-輸卵管上皮化生和腸上皮化生鱗狀上皮化生:分泌黏液的柱狀上皮被復層鱗狀上皮局灶或廣泛替代,分未成熟性化生和成熟性化生3.子宮頸的化生性病變子宮頸上皮化生的組織學類型與受累的黏膜.未成熟性鱗化-又稱不完全性鱗化,化生的鱗狀上皮表層仍完全或部分保留柱狀上皮細胞,但其黏液分泌逐漸退化。柱狀上皮下方的細胞為類似鱗狀上皮的多邊形細胞,細胞核位于中央,核漿比例較高,細胞缺乏成熟性,但細胞核無異型,染色也深,看上去較溫和。不成熟鱗化主要與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區(qū)別;相對于CIN病變,不成熟鱗化細胞極性仍保留,細胞核大小較為一致,核染色質較為細膩,一般不出現(xiàn)核分裂,即使出現(xiàn)也局限在基底層。免疫組織化學染色,p16不表達.未成熟性鱗化-又稱不完全性鱗化,化生的鱗狀上皮表層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成熟性鱗化-又稱完全性鱗化,此時化生的上皮中無柱狀上皮細胞,與正常鱗狀上皮無法區(qū)別,僅可依靠下方存留的黏液腺體來判斷鱗狀上皮化生形成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發(fā)生在子宮頸腺體和子宮頸息肉中的一種旺熾型鱗狀上皮化生,有時會與浸潤性鱗狀細胞癌相混淆。區(qū)別點在于:鱗狀化生的細胞巢邊緣光滑,周圍不出現(xiàn)間質反應,細胞溫和,無異型,周圍的鱗狀上皮也沒有異型性。.成熟性鱗化-又稱完全性鱗化,此時化生的上皮中無柱狀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
見于絕經后或絕經前的婦女,有時也可發(fā)生在接受雄性激素治療的婦女中,提示可能與雌激素水平減低有關。常常是因其他原因手術或活檢時,在顯微鏡下偶然發(fā)現(xiàn)的,可發(fā)生在子宮頸的任何部位,但以外宮頸部多見。組織學表現(xiàn):子宮頸上皮被類似于泌尿道的移行上皮所替代,細胞有卵圓形或梭形的細胞核,細胞核淡染一致,深層細胞一般垂直排列,淺表層細胞層流水狀或漩渦狀排列,表層罕見傘細胞。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由于其核漿比例通常較高,細胞顯得較為擁擠,并且有時可見核旁空暈,易被誤診成CIN病變,但移行上皮細胞核染色質細膩,核仁不明顯,有時可看到縱形核溝,不出現(xiàn)或極為罕見核分裂象。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化生的移行上皮與泌尿系統(tǒng)的移行上皮相似,表達CK13,CK17和CK18,但有所不同的是不表達CK20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輸卵管化生、輸卵管子宮內膜樣化生和子宮內膜樣上皮化生輸卵管化生指子宮頸黏膜及腺體的柱狀上皮被輸卵管纖毛上皮所替代,化生的上皮中可同時含有子宮內膜上皮,此時應稱為輸卵管子宮內膜樣化生。子宮內膜樣上皮化生較罕見,需與子宮頸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鑒別,后者在腺體周圍常可以找到子宮內膜間質成分輸卵管化生、輸卵管子宮內膜樣化生和子宮內膜樣上皮化生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腸上皮化生非常少見,可見于良性腫瘤(如絨毛狀腺瘤),但更常見于子宮頸腺上皮的異型增生或原位腺癌中。由于不伴有任何程度的異型增生的腸上皮化生非常少見,因此只有在細致檢查排除了任何細胞的不典型性后方能做出診斷腸上皮化生嗜酸性化生鏡下偶見,腺上皮呈立方形,胞漿強嗜酸性,細胞核大、深染,需與腺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相鑒別。嗜酸性化生一般為單層細胞,核雖有一定的非典型性,但通常沒有核分裂嗜酸性化生4.子宮頸異位性病變子宮內膜異位免疫組化染色CD10對診斷幫助不大,因為子宮頸間質也可表達CD10;網染及三色特染對判斷子宮內膜間質還是子宮頸間質有幫助,子宮內膜間質含致密的網織纖維,而很少有膠原纖維,子宮頸間質則相反4.子宮頸異位性病變子宮內膜異位
注意一種少見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完全由子宮內膜間質細胞、小血管及溢出的紅細胞組成,缺乏腺體成分,此時特別要注意不要將其誤診為低級別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累及子宮頸。這種病變一般比較小,位置表淺,不出現(xiàn)浸潤性生長及血管侵犯注意一種少見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完全由子宮內膜間質細子宮頸內膜異位
指具有良性表現(xiàn)的子宮頸內膜型的腺體出現(xiàn)在子宮頸的外壁上或出現(xiàn)在宮頸周圍的結締組織中。由于異位的腺體常常呈浸潤性表現(xiàn),易被診斷為惡性腺瘤(微小偏離性腺癌)。惡性腺瘤與之不同的是,深部的腫瘤性腺體常常與表層黏膜的腺癌相移行,并且可以看到周圍腺體的異型增生,而子宮頸內膜異位周圍有時可以看到其他良性的Mul1erian腺體成分,甚至可以找到子宮內膜間質等成分。子宮頸內膜異位異位的前列腺組織罕見的異位:皮脂腺、毛囊、骨等。此時需與異位妊娠或流產殘留的胚胎組織相鑒別異位的前列腺組織5.子宮頸的非腫瘤性增生鱗狀上皮增生:一般見于外宮頸處,多在子宮脫垂時發(fā)生。此外,子宮積膿或子宮魚鱗病時也可發(fā)生。組織學上表現(xiàn)為鱗狀上皮細胞層次增多,原本平坦的基底細胞層向下擴展形成上皮腳,表層可出現(xiàn)角化不全、角化亢進,使得宮頸表面高起并發(fā)白。這種變化是對機械刺激的反應,同時也顯示了激素水平的下降?;准毎錾褐各[狀上皮中原先僅有1層基底細胞增加多2-3層,其上方的細胞是成熟的。此種情況多發(fā)生在雌激素刺激增強時,一般無大的臨床意義5.子宮頸的非腫瘤性增生鱗狀上皮增生:一般見于外宮頸處,多在小葉狀子宮頸內膜腺體增生:多是偶爾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人有黏液或水性排液。鏡下表現(xiàn)為小葉狀增生,小到中等大小的黏液腺體圍繞在一個較大的腺體周圍。腺體被覆的是具有良性表現(xiàn)的宮頸內膜性的柱狀黏液上皮。細胞可以伴有輕度的非典型增生,有時可以見到核分裂象,有作者將其命名為非典型小葉性宮頸內膜腺體增生,這時細胞可以表達p53和Ki-67,提示可能為微小偏離性腺癌的前期病變。本病主要是與微小偏離性腺癌相鑒別,不同之處在于前者病變的部位表淺,細胞的異型性僅為輕度,核分裂象較為少見,不出現(xiàn)促結締組織增生性間質反應。小葉狀子宮頸內膜腺體增生:多是偶爾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人有黏液或水性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隧道樣腺叢/隧道腺叢狀增生:常見,約在10%的正常婦女中見到,更常見于30歲以上的婦女。多數(shù)病變?yōu)槎喟l(fā)性,位于淺表部位,偶可擴展到宮頸管的深部。鏡下增生的腺體呈葉狀分布,腺管排列緊密,并且可根據是否形成囊腔,分為A型(非囊性):由立方或柱狀上皮組成,細胞核極向明顯,無或很少有核分裂象。柱狀上皮含有類似于胃幽門腺的黏液,提示這一型可能與小葉狀宮頸腺性增生有關。B型(囊性):管腔擴張,腔內含有濃稠的分泌物,由單層扁平上皮到立方上皮構成。無論是A型還是B型,病變的邊界清楚,沒有浸潤性生長,腺體周圍的間質是正常的宮頸間質,而沒有促結締組織增生。這也是與微小偏離性腺癌的鑒別點之一,此外,后者還可伴有血管和神經的侵犯,周圍可以找到小灶的異型增生。隧道樣腺叢/隧道腺叢狀增生:常見,約在10%的正常婦女中見到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微小腺體增生
一種良性病變,多見于生育期婦女,通常沒有癥狀,偶有陰道出血和排液。因其腺體排列復雜常易于腺癌混淆。大體上,病變一般肉眼看不到,部分呈息肉樣。鏡下:由非常多的小而密集排列的腺腔組成,腺腔被覆規(guī)則的扁平或矮立方上皮,細胞核均勻一致,可見細胞內/外空泡,可有一定的異型性,偶見核分裂。微小腺體增生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
有時病變呈實性或網狀結構,缺乏間質,此時易誤診為子官內膜樣腺癌;空泡狀細胞的出現(xiàn)可能會被誤診為沒有乳頭狀結構的透明細胞癌。具有重要意義的鑒別點是:微腺性增生中常??梢哉业椒种顚Ч艿拇嬖?這種導管被覆單層上皮,胞質一致,并可出現(xiàn)鱗狀化生。免疫組織化學對鑒別診斷也有所幫助:癌胚抗原(CEA)在此病變中為陰性,而腺癌為陽性;p16在腺癌時呈彌漫陽性,而微腺性增生一般為陰性;Ki-67增生指數(shù)的高低也有助于區(qū)別良惡性病變。有時病變呈實性或網狀結構,缺乏間質,此時易誤診為子官內子宮頸息肉:
多由炎癥刺激引起,是慢性宮頸炎的伴發(fā)病變。妊娠時,宮頸息肉也可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即間質出現(xiàn)蛻膜變,腺體出現(xiàn)A-S反應。部分子宮頸息肉發(fā)生在子宮峽部與子宮頸管交界處,此時息肉中除子宮頸內膜腺體外還含有子宮內膜樣腺體,稱為高位子宮頸息肉。偶爾息肉表面上皮可出現(xiàn)CIN,多由子宮頸移行區(qū)或其他部位的CIN病變累及到息肉,但偶爾也可見到CIN病變僅局限于息肉子宮頸息肉:
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淋巴瘤樣病變
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的淋巴組織增生性病變?;颊咂骄?5歲。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陰道分泌物增多,有時有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陰道鏡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頸無明顯增大,不形成腫物,但觸之易出血,細胞學檢查可顯示有異常;低倍鏡下宮頸黏膜淺層有致密的淋巴細胞浸潤,細胞排列呈帶狀,浸潤深度一般不超過3mm。浸潤淋巴細胞體積較大,其間混有成熟小淋巴細胞、漿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大的淋巴細胞為B細胞,在克隆性鑒定時,顯示為多克隆性。淋巴瘤樣病變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
這一病變主要應與子宮頸發(fā)生的淋巴瘤相鑒別:后者多在子宮頸出現(xiàn)明顯的腫物,淋巴細胞浸潤至子宮頸管的深層,并可在血管周圍形成袖套狀浸潤,有研究認為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可檢測病變?yōu)閱慰寺⌒?并有IgG的重鏈或輕鏈的重排,但有些研究顯示子宮頸的淋巴瘤樣病變,也可能檢測到IgG的重鏈或輕鏈的重排,因而,有些病例可能僅能通過臨床病程,來最后確定病變的性質。這一病變主要應與子宮頸發(fā)生的淋巴瘤相鑒別:后者多在子宮
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子宮頸的解剖學與組織學子宮頸的解剖學子宮頸是子宮突入陰道的最下部分,通過子宮頸將子宮與陰道相連。子宮頸大致呈圓錐形,長約3cm,直徑2.5cm。子宮頸分為陰道上部和陰道部(也稱外宮頸部),前者位于陰道穹以上,后者為陰道上部所包圍并突入陰道。
子宮頸的解剖學與組織學子宮頸的解剖學
子宮頸的上界,在大體上并不十分清楚,稱為子宮頸內口,它是肌性的子宮體與纖維性子宮頸交界處,雖未發(fā)現(xiàn)此處有括約肌,但實際上有括約肌的作用,當先天性或外傷性等原因造成子宮頸內口的薄弱,將會導致其關閉不全,妊娠時可能發(fā)生流產子宮頸的上界,在大體上并不十分清楚,稱為子宮頸內口子宮頸的解剖學
子宮頸向外的開口稱為子宮頸外口。未產婦女的子宮頸外口呈圓形,經產婦女則呈橫向裂隙狀,這是在分娩時子宮頸外口發(fā)生撕裂或是妊娠時子宮頸外翻所致。這部分子宮頸分為前唇和后唇,前唇較后唇略短。子宮頸外口和內口之間的部分為子宮頸管,它有縱形的黏膜嵴,其黏膜部分稱為子宮頸管內膜子宮頸的解剖學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組織學
子宮頸陰道部被覆非角化型鱗狀上皮,可分為3層:基底層、中間層和淺表層(又可分為基底層、副基底層、中間層、致密層及脫落的表皮)有學者認為宮頸真正的干細胞是副基底層,而不是基底層。各層形態(tài)學表現(xiàn)隨年齡而變化
子宮頸的組織學組織化學染色,基底層上方細胞含有多少不等的糖原,PAS染色(+),陰道鏡檢查時通過Lugol碘試驗也可以確認。IHC:基底層細胞-低分子量CK(+)、ER(+)基底層上方的細胞-高分子量CK(+)組織化學染色,基底層上方細胞含有多少不等的糖原,PAS染色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組織學
子宮頸管內膜襯覆一層分泌黏液的柱狀上皮,柱狀上皮下方可見一層不明顯的儲備細胞。這些細胞與鱗狀上皮化生、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及宮頸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腺上皮ER(+)。腺上皮除了覆蓋子宮頸管表面以外,還可深入子宮頸的間質中,形成長的裂隙,稱子宮頸內膜腺體,其深度一般不超過5mm。子宮頸的組織學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組織學
子宮頸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匯的區(qū)域稱為鱗柱交界區(qū),現(xiàn)稱為移行帶。鱗柱交界處并不位于解剖學上的宮頸外口,并且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部位,它會隨著婦女的生理年齡來回變化。青春期以前,鱗狀上皮與柱狀上皮交界處,位于宮頸外口或附近;青春期后,卵巢周期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宮體及子宮頸體積增大,隨著子宮頸增大,宮頸向外翻轉,子宮頸管內膜上皮向下方延伸,處于宮頸的陰道部子宮頸的組織學子宮頸鱗柱交界區(qū)左側為鱗狀上皮,右側為柱狀上皮,兩者分界明顯子宮頸鱗柱交界區(qū)子宮頸的組織學由于宮頸管內膜被覆單層柱狀上皮,因而肉眼觀察顯示粗糙、發(fā)紅,過去曾錯誤的使用“糜爛”,這是一個錯誤的用語。在絕經后,這一翻轉過程又退回去了,這一過程稱為“內翻”,“
移行帶”又退回到子宮頸管內,此時肉眼及陰道鏡看不清楚了移行帶是子宮頸上皮腫瘤最為好發(fā)的區(qū)域,臨床在陰道鏡檢查、細胞學涂片以及活檢時應充分暴露此區(qū)域,并將其作為重點檢查的部位子宮頸的組織學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的非腫瘤性病變1、子宮頸炎癥性病變
非特異性子宮頸炎:是指非特殊性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子宮頸炎癥,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子宮頸炎慢性子宮頸炎??砂榘l(fā)以下病變:子宮頸腺囊腫(納博特囊腫,Nabothiancyst)、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的非腫瘤性病變1、子宮頸炎癥性病變子宮頸炎癥性病變
子宮頸糜爛有真性糜爛和假性糜爛之分,前者也就是常說的慢性子宮頸炎伴發(fā)急性改變;后者表現(xiàn)為子宮頸陰道部黏膜被覆的鱗狀上皮損傷,被子宮頸管黏膜的柱狀上皮所取代,間質炎癥很輕微子宮頸炎癥性病變子宮頸的特殊性感染子宮頸的病毒感染:HPV、巨細胞病毒(CMV)感染、腺病毒感染、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子宮頸的細菌感染:結核、淋病、梅毒子宮頸的真菌感染:通常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子宮頸內可存有少量真菌,屬共生性生長,如不伴有明顯的炎癥改變,不能診斷為真菌感染子宮頸的衣原體感染:子宮頸的原蟲及其他寄生蟲感染:血吸蟲子宮頸的特殊性感染2.子宮頸的囊腫.子宮頸腺囊腫(納博特囊腫,Nabothiancyst).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包涵囊腫:也稱鱗狀上皮包涵囊腫,在宮頸不常見,常位于宮頸外口周邊部鱗狀上皮下,可能是由于外傷所致宮頸的鱗狀上皮種植子宮頸管內所致.包蟲病囊腫:罕見2.子宮頸的囊腫.子宮頸腺囊腫(納博特囊腫,Nabothia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3.子宮頸的化生性病變子宮頸上皮化生的組織學類型與受累的黏膜有關:移行帶-鱗狀上皮化生、外宮頸部-移行上皮化生、子宮頸內膜-輸卵管上皮化生和腸上皮化生鱗狀上皮化生:分泌黏液的柱狀上皮被復層鱗狀上皮局灶或廣泛替代,分未成熟性化生和成熟性化生3.子宮頸的化生性病變子宮頸上皮化生的組織學類型與受累的黏膜.未成熟性鱗化-又稱不完全性鱗化,化生的鱗狀上皮表層仍完全或部分保留柱狀上皮細胞,但其黏液分泌逐漸退化。柱狀上皮下方的細胞為類似鱗狀上皮的多邊形細胞,細胞核位于中央,核漿比例較高,細胞缺乏成熟性,但細胞核無異型,染色也深,看上去較溫和。不成熟鱗化主要與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區(qū)別;相對于CIN病變,不成熟鱗化細胞極性仍保留,細胞核大小較為一致,核染色質較為細膩,一般不出現(xiàn)核分裂,即使出現(xiàn)也局限在基底層。免疫組織化學染色,p16不表達.未成熟性鱗化-又稱不完全性鱗化,化生的鱗狀上皮表層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成熟性鱗化-又稱完全性鱗化,此時化生的上皮中無柱狀上皮細胞,與正常鱗狀上皮無法區(qū)別,僅可依靠下方存留的黏液腺體來判斷鱗狀上皮化生形成這里要特別注意的是發(fā)生在子宮頸腺體和子宮頸息肉中的一種旺熾型鱗狀上皮化生,有時會與浸潤性鱗狀細胞癌相混淆。區(qū)別點在于:鱗狀化生的細胞巢邊緣光滑,周圍不出現(xiàn)間質反應,細胞溫和,無異型,周圍的鱗狀上皮也沒有異型性。.成熟性鱗化-又稱完全性鱗化,此時化生的上皮中無柱狀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
見于絕經后或絕經前的婦女,有時也可發(fā)生在接受雄性激素治療的婦女中,提示可能與雌激素水平減低有關。常常是因其他原因手術或活檢時,在顯微鏡下偶然發(fā)現(xiàn)的,可發(fā)生在子宮頸的任何部位,但以外宮頸部多見。組織學表現(xiàn):子宮頸上皮被類似于泌尿道的移行上皮所替代,細胞有卵圓形或梭形的細胞核,細胞核淡染一致,深層細胞一般垂直排列,淺表層細胞層流水狀或漩渦狀排列,表層罕見傘細胞。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由于其核漿比例通常較高,細胞顯得較為擁擠,并且有時可見核旁空暈,易被誤診成CIN病變,但移行上皮細胞核染色質細膩,核仁不明顯,有時可看到縱形核溝,不出現(xiàn)或極為罕見核分裂象。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化生的移行上皮與泌尿系統(tǒng)的移行上皮相似,表達CK13,CK17和CK18,但有所不同的是不表達CK20子宮頸黏膜的移行上皮化生輸卵管化生、輸卵管子宮內膜樣化生和子宮內膜樣上皮化生輸卵管化生指子宮頸黏膜及腺體的柱狀上皮被輸卵管纖毛上皮所替代,化生的上皮中可同時含有子宮內膜上皮,此時應稱為輸卵管子宮內膜樣化生。子宮內膜樣上皮化生較罕見,需與子宮頸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鑒別,后者在腺體周圍??梢哉业阶訉m內膜間質成分輸卵管化生、輸卵管子宮內膜樣化生和子宮內膜樣上皮化生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腸上皮化生非常少見,可見于良性腫瘤(如絨毛狀腺瘤),但更常見于子宮頸腺上皮的異型增生或原位腺癌中。由于不伴有任何程度的異型增生的腸上皮化生非常少見,因此只有在細致檢查排除了任何細胞的不典型性后方能做出診斷腸上皮化生嗜酸性化生鏡下偶見,腺上皮呈立方形,胞漿強嗜酸性,細胞核大、深染,需與腺上皮非典型性增生及原位癌相鑒別。嗜酸性化生一般為單層細胞,核雖有一定的非典型性,但通常沒有核分裂嗜酸性化生4.子宮頸異位性病變子宮內膜異位免疫組化染色CD10對診斷幫助不大,因為子宮頸間質也可表達CD10;網染及三色特染對判斷子宮內膜間質還是子宮頸間質有幫助,子宮內膜間質含致密的網織纖維,而很少有膠原纖維,子宮頸間質則相反4.子宮頸異位性病變子宮內膜異位
注意一種少見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完全由子宮內膜間質細胞、小血管及溢出的紅細胞組成,缺乏腺體成分,此時特別要注意不要將其誤診為低級別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累及子宮頸。這種病變一般比較小,位置表淺,不出現(xiàn)浸潤性生長及血管侵犯注意一種少見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完全由子宮內膜間質細子宮頸內膜異位
指具有良性表現(xiàn)的子宮頸內膜型的腺體出現(xiàn)在子宮頸的外壁上或出現(xiàn)在宮頸周圍的結締組織中。由于異位的腺體常常呈浸潤性表現(xiàn),易被診斷為惡性腺瘤(微小偏離性腺癌)。惡性腺瘤與之不同的是,深部的腫瘤性腺體常常與表層黏膜的腺癌相移行,并且可以看到周圍腺體的異型增生,而子宮頸內膜異位周圍有時可以看到其他良性的Mul1erian腺體成分,甚至可以找到子宮內膜間質等成分。子宮頸內膜異位異位的前列腺組織罕見的異位:皮脂腺、毛囊、骨等。此時需與異位妊娠或流產殘留的胚胎組織相鑒別異位的前列腺組織5.子宮頸的非腫瘤性增生鱗狀上皮增生:一般見于外宮頸處,多在子宮脫垂時發(fā)生。此外,子宮積膿或子宮魚鱗病時也可發(fā)生。組織學上表現(xiàn)為鱗狀上皮細胞層次增多,原本平坦的基底細胞層向下擴展形成上皮腳,表層可出現(xiàn)角化不全、角化亢進,使得宮頸表面高起并發(fā)白。這種變化是對機械刺激的反應,同時也顯示了激素水平的下降?;准毎錾褐各[狀上皮中原先僅有1層基底細胞增加多2-3層,其上方的細胞是成熟的。此種情況多發(fā)生在雌激素刺激增強時,一般無大的臨床意義5.子宮頸的非腫瘤性增生鱗狀上皮增生:一般見于外宮頸處,多在小葉狀子宮頸內膜腺體增生:多是偶爾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人有黏液或水性排液。鏡下表現(xiàn)為小葉狀增生,小到中等大小的黏液腺體圍繞在一個較大的腺體周圍。腺體被覆的是具有良性表現(xiàn)的宮頸內膜性的柱狀黏液上皮。細胞可以伴有輕度的非典型增生,有時可以見到核分裂象,有作者將其命名為非典型小葉性宮頸內膜腺體增生,這時細胞可以表達p53和Ki-67,提示可能為微小偏離性腺癌的前期病變。本病主要是與微小偏離性腺癌相鑒別,不同之處在于前者病變的部位表淺,細胞的異型性僅為輕度,核分裂象較為少見,不出現(xiàn)促結締組織增生性間質反應。小葉狀子宮頸內膜腺體增生:多是偶爾發(fā)現(xiàn),少數(shù)病人有黏液或水性子宮頸非腫瘤性病變課件隧道樣腺叢/隧道腺叢狀增生:常見,約在10%的正常婦女中見到,更常見于30歲以上的婦女。多數(shù)病變?yōu)槎喟l(fā)性,位于淺表部位,偶可擴展到宮頸管的深部。鏡下增生的腺體呈葉狀分布,腺管排列緊密,并且可根據是否形成囊腔,分為A型(非囊性):由立方或柱狀上皮組成,細胞核極向明顯,無或很少有核分裂象。柱狀上皮含有類似于胃幽門腺的黏液,提示這一型可能與小葉狀宮頸腺性增生有關。B型(囊性):管腔擴張,腔內含有濃稠的分泌物,由單層扁平上皮到立方上皮構成。無論是A型還是B型,病變的邊界清楚,沒有浸潤性生長,腺體周圍的間質是正常的宮頸間質,而沒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沂科技職業(yè)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前沿專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華東政法大學《無機材料綜合實驗I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網絡存儲技術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珠??萍紝W院《臨床醫(yī)學概論(內科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電氣傳動與控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聚合過程與原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技法理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藥市場調研與預測》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布局
- 2020年上海市高考英語二模試卷(a卷)
- 對賬單標準模板
- 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電路》復習教案(2023春新課標版)
- 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成人用品店)
- 電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 GB 6245-2006消防泵
- 空調維修保養(yǎng)服務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 東岸沖沙閘及進水閘施工方案
- 寵物入住酒店免責協(xié)議
- 2022年滬教版(全國)九年級化學下冊第6章溶解現(xiàn)象章節(jié)測試試卷(精選含答案)
- 河南省地圖含市縣地圖矢量分層地圖行政區(qū)劃市縣概況ppt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