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危機的歷史根源_第1頁
美國經濟危機的歷史根源_第2頁
美國經濟危機的歷史根源_第3頁
美國經濟危機的歷史根源_第4頁
美國經濟危機的歷史根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世界歷史視野看經濟危機對西方價值觀和社會心理的影響孟慶龍內容提要:從世界歷史的視野觀察、分析19世紀中期以來的經濟危機,特別是把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與當前這場經濟危機進行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經濟危機不僅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調整趨向產生了很大影響,而且對西方價值觀和社會心理的影響更加深遠。對我國的發(fā)展來說,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關鍵詞:經濟危機制度調整西方價值觀社會心理趨勢ConsequencesofEconomicCrisisonWesternValues

andSocialMentality:aVisionofWorldHistoryAbstractHistoricallyviewingtheeconomiccrisessincethemid-19thcentury,especiallycomparingthecurrenteconomiccrisiswiththeGreatDepressionof1929-1933,wecanfindthattheimpactofeconomiccrisesarefar-reaching,notonlyontheregulationofcapitalism,butalsoonwesternvaluesandsocialmentality.ThecurrenteconomiccrisiswouldbeanopportunityratherthanachallengeforChina.Keywordscrisis,regulationofsystem,westernvalues,socialmentality,direction經濟危機是世界歷史進程中的產物,是世界近現(xiàn)代史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從世界歷史的視野、用歷史研究的方法來觀察和分析19世紀50年代以來的重大經濟危機,特別是把當前的金融危機與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作一比較,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次危機除了暴露出資本主義內在發(fā)展動力不足、自我調整難度加大外,更突出表明經濟危機對西方價值觀和社會心理的影響日益加深。一、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制度調整趨向的影響日益明顯從歷史來看,資本主義制度的調整有一個演變過程。最初是帶有自發(fā)性的、自下而上的,且主要來自民間。然而,經濟危機的不斷爆發(fā)是促使資本主義進行自上而下的調整的主要動因。每一次面對經濟危機,資本主義都在通過自我調整進行改良,特別是在生產管理、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隨著經濟危機一次又一次的爆發(fā),一方面經濟危機所表現(xiàn)出的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調節(jié)功能在明顯減弱;另一方面,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調整趨向產生的影響更加突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的影響具有二重性。它既是舊的生產平衡破壞的結果,又反過來為生產力的新發(fā)展掃清道路,是“資產階級經濟一切矛盾的現(xiàn)實綜合和強制平衡”1,通過這種強制平衡,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調整,從而使資本主義獲得新的發(fā)展。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給資本主義造成的破壞觸目驚心。在當時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沖擊下,失業(yè)人數(shù)驟增,社會動蕩加劇,民眾要求政府對社會和經濟承擔更多責任的呼聲十分高漲,資本主義國家開始相繼采取調整措施,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美國。為了挽救資本主義,1933年羅斯??偨y(tǒng)一上臺,便立即實施“新政”,采取擴大政府開支、推行公共工程以增加就業(yè)、實施通貨膨脹法令等一系列調節(jié)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面對全球性生產過剩危機和金融危機,西方國家采取宏觀經濟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80年代后期以后,面對嚴重的全球性衰退,西方國家重拾放松宏觀經濟的新自由主義,獲得一定效果。但此種狀況沒有持續(xù)多久,自90年代后半期之后,全球金融狀況日益不穩(wěn):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90年代末世界性生產過剩危機,2000年初世界股票市場陷入恐慌,2001年全球經濟陷入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衰退,2002年世界股市價值損失2/3以上??偟膩砜?,此次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破壞力都沒有超過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這與資本主義國家的不斷調控密切相關。以美國為例,從1945年到2001年,其經濟運行共經歷了10次大的波動,由于政府實施了宏觀干預,這10次經濟周期性衰退的幅度均低于二戰(zhàn)前。從促進生產力的角度來看,此前的歷史中,經濟危機發(fā)生后往往使資本主義走向新一輪的發(fā)展:危機消除或減少了某些不利于資本主義自身發(fā)展的東西,如淘汰了某些落后的生產力;在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新生產力的投入使用及國家或企業(yè)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又會產生新的經濟發(fā)展動力。但此次金融危機發(fā)生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多為應急措施,“救市”色彩濃厚,經濟形勢一直未見起色,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改良效果則幾乎看不到。從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美國政府出臺的1680億美元的減稅、70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紓困方案、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及公私合營壞賬銀行方案等財政救市措施,雖其救市方案金額已高達1.66萬億美元,約為其GDP的12%,但其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2頁。金融市場危機仍未見底,實體經濟的恢復則更加緩慢。從迄今為止世界各國出臺的救市措施看,全球國際收支失衡的狀況有可能不但得不到緩解,反而會進一步惡化。2正如葡萄牙共產黨總書記熱羅尼莫?德索薩所言:美國和歐盟對金融機構的融資和保障措施對于穩(wěn)定市場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穩(wěn)定大金融機構的權宜之計,先由國家承擔起巨大的風險和損失,危機過后還會交給金融資本,目的是維持資本主義的經濟支配和金融支配,“在適應資本主義全球化新形勢的前提下鞏固和壟斷資本主義”。3當前這場波及幾乎所有歐美國家的經濟危機,也是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未曾發(fā)生過的社會經濟大動蕩。這場危機雖還遠看不到結束,但已經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調整產生了十分明顯的影響。自由市場經濟的作用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前夕達到了頂點,那場大蕭條使人們對完全自由市場經濟產生了懷疑,導致二戰(zhàn)后西方國家采取國有化試驗,政府實施經濟計劃、加大對低收入家庭的補助等。在此基礎上,資本主義制度調整取得一定成效。當前這場嚴重的經濟危機,西方各國普遍遭到嚴重打擊,自由市場經濟的作用又一次受到質疑,西方各國政府普遍采取干預經濟和國家向大的私營金融機構、大公司注入資本的措施。我們可以把1929年之前的資本主義稱為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本主義,1929年后的資本主義稱為混合市場經濟(德國叫“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本主義;而當前這場經濟危機有可能標志著資本主義制度的調整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吸納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等因素的深度和廣度有可能大大高過此前。二、經濟危機造成的不平衡加劇激化了社會矛盾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不平衡導致了經濟危機的不斷爆發(fā),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危機又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內部貧富差距的拉大和國際間發(fā)展的不平衡。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財富分化是社會不穩(wěn)定的最重要原因。財富分化是經濟危機的主要根源之一。以美國為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前,社會財富高度集中,16家財閥控制著國民生產總值的53%,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全國1/3的國民收入。從1920年到1929年,生產率增長55%,而工人工資只上升2%。在西方國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后,勞動者的實際工資開始下降。此后20年里,除了最上層1/5的職工的實際工資有所增長外,其余全是下降的4,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的兩極分化不斷加劇。美國最富的1%的人擁有全國家庭財富的40%;英國最富的20%的人所占有的財富是最窮的20%的人所占財富的10倍。5不斷加劇的國際經濟發(fā)展不平衡也是引發(fā)國際社會矛盾和危機的重要原因。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1999年人類發(fā)展報告》指出:占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國家。在平均收入方面,貧富國家之間的差距是74倍(1960年僅為30倍)。20世紀90年代末,全球尚有10多億人每天消費額不到1美元。6據(jù)埃及著名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統(tǒng)計,1800年左右時,世界貧富差距的最大比例是2:1;到了21世紀初,這一比例已升至60:1。7據(jù)近年來統(tǒng)計,29個發(fā)達國家僅占全球總人口的15.4%,卻占有全世界GDP總量的54.6%和出口總量的70%。北方國家最富有的3個億萬富翁的財富超過世界上49個最不發(fā)達國家的GDP之和。8連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也在2008年10月承認,“現(xiàn)在存在著責任危機,少數(shù)國家越來越富,而多數(shù)國家越來越窮”9。隨著世界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西方壟斷資產階級打著“參與全球競爭”的旗號,在國內削減民眾福利,向國外轉嫁負擔,導致國內外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日趨嚴重,社會動蕩更加嚴重。21世紀,西方大國的社會經濟政策紛紛向資本傾斜。美國布什政府推出“劫富濟貧的減稅政策”,使美國的收入不平等退至1920年之前的水平。2007年11月,由于法國政府借口解決赤字要取消鐵路和地鐵職工的“特殊退休制度”,引發(fā)了長達9天的大罷工,幾乎使巴黎和全國全面癱瘓。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貧富兩級分化也都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國際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已被公認為國際恐怖主義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恐怖活動、特別是“9?11”恐怖襲擊事件給美國等西方國家民眾造成的心理影響,已成影響到西方國家國內外政策的方方面面。資本主義貧富兩極分化的加劇,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之間矛盾的激化。1948—1949年、1957—1958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1987年經濟危機,以及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既是發(fā)展不平衡造成的,又加重了發(fā)展不平衡帶來的矛盾,而且越來越不可調和。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21世紀的近20年里,世界7個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發(fā)生的周期性經濟危機達20余次。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引起危機浪潮,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甚至資本主義制度都感到了威脅。三、經濟危機對西方價值觀和社會心理的影響更加深遠2張明:《全球金融危機的發(fā)展歷程與未來走向》,《國際經濟評論》2009年5—6月,第6、8頁。3《葡萄牙共產黨關于當前資本主義國際性危機及其應對措施的分析》,《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年第2期,第22頁。4萊斯特?瑟羅著,周曉鐘譯:《資本主義的未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頁。5萊斯特?瑟羅著,周曉鐘譯:《資本主義的未來》,第29頁。6張雷聲:《從資本主義基本運動矛盾運動看資本主義歷史走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7薩米爾?阿明:《帝國主義和全球化》,張新生、宿景祥主編:《全球化:時代的標識》,時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頁。8崔立如主編:《國際戰(zhàn)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5/2006》,時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330頁。9《卡斯特羅論世界金融危機》,《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年第4期。從歷史上看,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和社會心理造成了日益深遠的影響。與此前相比,此次金融危機發(fā)生后,資本主義國家應對危機的措施及其取得的效果,民眾越來越不滿意。在危機面前,西方國家極力標榜的民主權利、人道主義等“普世”價值觀的“軟”實力遭到削弱。1、資產階級的危機處理措施更加不顧民生在此前的經濟危機中,西方各國走出危機的方式大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和社會效果,但隨著經濟危機一次又一次的爆發(fā),這種效果和影響在發(fā)生變化。一是資產階級政府為促進社會穩(wěn)定啟動內需,增加就業(yè),在一定程度上顧及民生。這是西方國家歷史上、特別是19世紀經常采用的應對危機的方法。羅斯福新政,此類措施實施得尤為典型,如采取一系列干預經濟的措施以增加就業(yè),關注民生問題以緩解社會矛盾。到二戰(zhàn)結束之后,許多西方國家在維持和增加就業(yè)、促進經濟增長和推行社會福利政策方面采取了較有力的措施,民生方面有明顯改觀。相比之下,此次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國家應對危機的措施與以前相比有明顯變化。歐美國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向大的金融機構和大公司注入資金,公共工程啟動較少,民生方面的投入大不如前。如一向標榜人權至上的法國政府,一方面呼吁民眾“過緊日子”,另一方面卻多次調用巨額資金支持銀行和汽車制造等行業(yè),且一出手就是上百億。這使得民眾不滿情緒不斷郁積,罷工不斷,2009年1月29日全國發(fā)生了近200場、參加總人數(shù)達250萬人的示威游行。西方國家這些不大關心民生的做法引發(fā)了民眾的極大不滿。2008年10月1日美共網站刊登的美共主席薩姆?韋伯的文章認為,面臨當前的金融危機,近期固然“需要采取一些直接措施恢復金融市場的有序運行,刺激經濟發(fā)展,最重要的是要提高美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從長期來看,則需要在國家和企業(yè)的層次實行新經濟管理模式,改變政府和企業(yè)的功能使其關心工人、受種族歧視者和受民族壓迫者、婦女、年輕人及其他社會團體”1。。二是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科技含量,促使產業(yè)升級。歷史上,經濟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國家往往在保持資本一勞動關系不變的前提下,適當調整生產關系,緩和社會矛盾,以維持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如19世紀下半葉,經濟危機頻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并未受影響。經濟危機還對于汽車、石油、鋼鐵、化學等大批新興產業(yè)以及托拉斯、康采恩等許多新的企業(yè)組織和管理方法的興起,起了相當?shù)拇龠M作用。股份公司借機大規(guī)模擴張和普及,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全面形成。2008年金融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國家在金融體制和管理、推動產業(yè)升級等方面雖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至今尚未見明顯效果。這不免使人們對資本主義引以為自豪的社會管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產生了疑問。三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前,經濟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國家往往都能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2008年金融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國家迄今為止尚未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出現(xiàn)的社會不穩(wěn)定局勢從目前來看也難以得到緩解。19世紀以來西方國家度過了多次經濟危機,它們克服危機的手法多種多樣,往往是多種并用??偟膩砜?,除了少數(shù)幾次危機外,西方國家政府在面臨危機時,應對基本上較為對路,可以使普通百姓保證基本的生活水平,同時使經濟結構能得到較為有效的調整,為下一輪的發(fā)展做準備。在較好的情況下,危機期間國家還可保持較低速度的發(fā)展。但2008年金融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國家出臺的措施大都未收到理想效果,這使得美歐等國在全世界不遺余力推行的西方發(fā)展模式的號召力大為減弱。2、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社會心理的影響更加深遠從歷史上看,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心理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以美國為例,1837年經濟危機別稱就是“1837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xù)到1843年;1907年爆發(fā)銀行危機,整個金融市場陷入了極度投機狀態(tài);1929-1933年的大蕭條更是一場災難深重的大恐慌,對美國經濟和社會影響深重。按1982年不變價美元計算,大蕭條前的1929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為7096億美元,1939年僅有7166億美元,10年里經濟幾乎沒有怎么增長。1危機期間,美國社會呈現(xiàn)嚴重的不和諧:中小企業(yè)紛紛倒閉,城市貧困人口大量增加,礦難和火災頻仍(是工業(yè)化國家中工傷死亡率最高的國家),購買力減弱,生產萎縮,經濟復蘇難度增加,失業(yè)增加,民眾普遍感到恐慌。這場大危機不僅重創(chuàng)了美國經濟,也給美國的人口、家庭、教育、道德、信念等方面造成了嚴重危害。2008年金融危機發(fā)生后,西方國家與其說是出現(xiàn)了嚴重恐慌,倒不如說是出現(xiàn)了對資本主義制度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此次危機對于歐美國家經濟造成的沖擊和由此發(fā)生的銀行倒閉、企業(yè)虧蝕、失業(yè)人數(shù)增加、房價下跌、股市低迷等經濟和社會問題,引起民眾的普遍憂慮。對于危機消退的前景,政府和民眾均普遍地感到“不樂觀”這種情緒比起恐慌來,對資本主義來說更加“可怕”,表明民眾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信心正在減弱。英刊《國際社會主義》2。。9年春季號刊登英國著名左翼學者克里斯?哈曼題為《2。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與當前金融危機》的文章稱:“我們正處于深淵的邊緣。稍不留神就會走向上世紀30年代初那樣的大蕭條?!?2美共主席韋伯認為,過去30年來推動美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府政策“不斷地暴露出其內在的矛盾,并在國內外產生了各種反對力量。從宏觀角度來看,眼前的這場金融危機是美國資本主義在思想、政治和經濟上的破產”13。3、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的“威脅”愈加嚴重自20世紀出現(xiàn)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并存局面之后,兩者之間就不僅有對抗和競爭,同時也有學習和借鑒。在此過程中,隨著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學習的成份越來越大,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遭到的不滿甚至懷疑越10《美國共產黨論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與出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年第2期。11陳寶森:《美國經濟與政府政策-一從羅斯福到里根》,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年版,第6頁。12《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與當前的金融危機(上)》,《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年第6期。13《美國共產黨論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與出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年第2期。來越多。特別是在面對經濟危機時,社會主義顯示出其制度的巨大優(yōu)越性,吸引力越來越大。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正當資本主義陷于經濟蕭條和大危機時,社會主義的蘇聯(lián)在短短十幾年里,把一個落后的農業(yè)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yè)國,走完了西方幾乎花二百年才走完的路程。有西方學者稱之為“現(xiàn)代史中最偉大的經濟和社會改革”以認為“這一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國際性的影響”。15蘇聯(lián)的這一經濟奇跡,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民眾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處于大蕭條中的美國工人階級甚至喊出了“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的口號。16在應對和利用經濟危機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學習和借鑒。蘇聯(lián)創(chuàng)造的奇跡,除了社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之外,也與直接引進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分不開。1929—1933年大蕭條期間,蘇聯(lián)趁機大批引進工業(yè)化所需的先進技術設備,高薪聘請大批外國專家和技工,并派遣2000多人出國考察、學習和留學。17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輝煌成就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互相學習、借鑒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應當說,馬克思的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及取得的成就,再加上資本主義不斷爆發(fā)的周期性經濟危機,都為資本主義進行調整和改良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動力”。20世紀20年代陷于嚴重螺旋式衰退的世界經濟,特別是1929—1933年大蕭條,“把資本主義制度帶上滅絕的邊緣”,“好似勢不可擋的資本主義制度當時只要再錯幾步就會消亡”。18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危機,再加上蘇聯(lián)的驚人成就,逼使資產階級開始認真反思并試圖改進社會經濟發(fā)展模式以及資本主義制度的痼疾。1929年,美國經濟學家弗?曼?泰勒在《社會主義國家生產指南》一文中提出了“指導性計劃”的概念,強調資本主義國家如采用“指導性計劃”來對市場經濟加以宏觀調控,會大有好處。19大蕭條期間,英國劍橋等一些西方國家大學的經濟系有不少學生和研究生的興趣轉向馬克思經濟學20。在實踐上,羅斯福采取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客觀上顯然借鑒了社會主義的做法,至少是吸納了社會主義的成分,以至于遭到大資產階級的反對。大壟斷財團斥責羅斯福是“赤色總統(tǒng)'、"共產主義代理人”。21西方有人諷刺羅斯福抄襲了《共產黨宣言》,還有人稱他是用社會主義拯救了資本主義,右派甚至說他是“本階級的背叛者”22。但從羅斯福新政開始,資本主義國家在面對經濟危機時,往往都是通過搞計劃調節(jié)和國家干預來改善經濟運行。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正是進行了一系列自我調節(jié)才得以走出困境。西方人士并不諱言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的學習和借鑒,認為資本主義在當代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馬克思對它的批判。即使在20世紀90年代蘇東劇變后,美國主流媒體也承認,《資本論》的“幽靈繼續(xù)在徘徊,馬克思不容忽視”;美國要人布熱津斯基明確提出,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對于資本主義國家“對付經濟和社會弊端的傾向日益流行”起了重要作用。23與20世紀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學習遭到批評和批判相比,此次金融危機爆發(fā)后,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學習更加“自覺”。特別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西方國家采取的一系列干預經濟的宏觀調控措施,至今還很少受到批評。實際上,盡管西方國家領導人主觀上并不想用社會主義代替或部分替代資本主義,但由于加大了政府對國家經濟干預的力度,尤其是向大的私人金融機構和大公司注入巨額資本,使其成為參股、甚至控股企業(yè)。對此,西方有人認為其結果有可能“出于西方國家領導人的預料而把國家引導到社會主義道路上去”24。從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美國政府出臺的救市方案金額已高達1.66萬億美元,如果大的金融機構情況繼續(xù)惡化,不排除政府進一步實施“國有化”的可能性。毫無疑問,盡管西方國家應對危機的措施不能完全稱作社會主義的措施,但在西歐國家,中低收入階層長期以來認為,社會黨一直倡導并在上臺執(zhí)政期間所推行的福利政策等,就是一種社會主義政策,所以這些社會階層認為西歐國家在經歷這場嚴重的經濟危機后會轉向社會主義。英國共產黨總書記葛里菲斯認為,面對此次巨大的資本主義危機,”人們對共產黨人想說的話也越來越感興趣了”。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弗魯托斯說:“現(xiàn)在是該搞清楚我們到底需要哪種經濟的時候了”。巴西共產黨分管國際關系問題的書記卡瓦略認為:“這次危機給勞動者和窮人造成了嚴重影響,是對資本主義的控訴。它形成的氛圍有利于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并提供另外一種選擇725美共主席韋伯認為,美國需要根據(jù)今天的情況,吸取羅斯福新政的經驗,采取新的經濟管理模式,“以促進工人及廣義上的被壓迫人民的政治和經濟的進步。這種模式雖不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但它將挑戰(zhàn)資本主義代理人的權力和行為”20在拉美地區(qū),向社會主義學習的傾向尤為明顯。面對此次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遭到重創(chuàng)的無情現(xiàn)實,美國倡導的“華盛頓共識”再次遭到拉美國家的質疑、批判和擯棄。一些拉美左派政府大力倡導和踐行“21世紀社會主義”,引起世界關注。14羅伊?亞歷山大羅維奇?麥德維杰夫著,趙洵、林英譯:《讓歷史來審判一一斯大林主義的起源及其后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5頁。15斯塔夫里阿諾斯著,董書慧、王昶、徐正源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85頁。16趙匯:《論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歷史、現(xiàn)實的主要影響》,《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8年第1期。17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蘇聯(lián)興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0頁。18萊斯特?瑟羅著,周曉鐘譯:《資本主義的未來》,第5頁。19肖楓:《兩個主義一百年》,當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頁。20如在劍橋大學,馬克思主義就成為“可供選擇的經濟學之一”。參見瑪喬里?謝潑德?特納:《瓊?羅賓遜與兩個劍橋之爭》,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頁。21涂金坤:《資本主義半途夭折和壽終正寢語境下的“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求實》2005年第12期。22斯塔夫里阿諾斯著,董書慧、王昶、徐正源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下冊,第768頁。23陳克敏等:《面向新世紀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108頁。24厲以寧:《世界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制度調整》,《新華文摘》2009年第11期。25王建禮:《資本主義經濟和金融危機與世界社會主義前景一一2008年第十次世界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綜述》,《國外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26《美國共產黨論美國金融危機的根源與出路》,《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年第2期。在此次嚴重的經濟危機面前,資本主義世界和社會主義中國的經濟表現(xiàn)大相徑庭。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為3.2%;其中發(fā)達國家經濟增長為0.9%,而美、歐、日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長皆為負數(shù);其他國家經濟增長率下降比中國都大,發(fā)展中國家增長率為6.1%,只有中國還保持了9%、第四季度6.8%的速度,可謂是一枝獨秀。不少外國人也相信中國經濟可以率先復蘇,甚至期望“中國救世界”、“中國救資本主義”。272009年,美、日、歐經濟均陷入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在美、日、歐三大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皆“熄火”的情況下,世界經濟增長將完全依賴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拉動。聯(lián)合國甚至估計,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可能達到50%,這將是二戰(zhàn)后史無前例的。28西方坦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以及應對危機的做法,對資本主義的傳統(tǒng)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正在構成現(xiàn)實的‘威脅”。2008年10月6日葡萄牙共產黨總書記熱羅尼莫?德索薩在網站上發(fā)表聲明指出,此次危機顯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結構性、體制性本質,證明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及其剝削、壓迫和破壞性的本質,應當“把革命地克服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作為對資本主義深重危機的惟一的、真正的、必然的回答”。29從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歷史進程來看,此次金融危機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經濟發(fā)展模式、乃至兩種社會制度的發(fā)展前景,提供了難得的進行比較的歷史機遇。中國的發(fā)展壯大正在促進世界格局發(fā)生積極變化,開始崛起的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引起的震撼越來越強烈,世界輿論在為中國的發(fā)展速度感到震驚之余,更加關注中國的發(fā)展道路/發(fā)展模式,“北京共識”和“中國模式”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沖擊已經顯而易見。對于馬克思《資本論》闡述的經濟學思想及其對全世界的影響、特別是對中國的影響,西方學者薩繆爾森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在20世紀70年代就坦承:在世界范圍內,馬克思主義“在思想史和政治史上都起著關鍵性作用”中國如能成功地“在如此貧窮的地區(qū)消滅貧困,世界上就會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向往尋求相同的模式”,中國“就會成為世界左翼運動的榜樣”。30還有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實驗”是當今世界“正在進行的最重要的經濟實驗之一,也許是唯一最重要的實驗”,“中國實驗的成敗將會影響到中國以外的地區(qū)。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人民期盼著某種可行的經濟模式”31這次世界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的經濟運行產生諸多負面影響,但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制造能力、巨大的外匯儲備,再加上在世界各國、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長期以來積攢下來的“軟”實力,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適當?shù)姆绞?、適當?shù)牧叶龋瑯O力阻遏我們發(fā)展的西方大國進行一場不動用軍事手段的“較量”。從我們?yōu)閼獙ξC采取的內外舉措來看,對內大力擴大內需,增強民眾信心;對外,在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危機的同時,同美國、法國的“軟”實力較量中,不但未落下風,甚至還顯出某些優(yōu)勢。四、結語通過進行歷史的對比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模式、價值觀和社會心理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就當前這場經濟危機而言,其總體影響在現(xiàn)在就作結論為時尚早,但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調整的影響已經十分明顯。此次經濟危機宣告了新自由主義的失靈。它充分昭示了迷信市場、自由放任經濟的惡果,迫使歐美國家重新審視國家干預與市場作用的關系。除美國外,國家干預也在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興起。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聲稱,“動員國家力量干預金融體系運作的合法性已毋庸置疑”,他要求建立“新資本主義”。32一些西方左翼學者認為,此次危機“直接宣告了新自由主義的徹底失敗和破產。新自由主義的破產不僅表明了資本主義治理模式的失敗,而且也表明了資本主義自身的失敗,但這并不能說明資本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33。關于這場經濟危機對社會制度發(fā)展模式的影響,恐怕在很長時間之后才能去總結、下結論,但有幾點已經相當明顯。首先,盎格魯-薩克遜自由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的主導地位被大大削弱。對此,美國的主流觀點雖尚不完全認可,但也留有余地。有外國學者認為,“美國經濟以更強硬的姿態(tài)從這場危機中走出的可能性更高些,當然也許正好相反'。也有西方學者認為,雖然美國資本主義的模式的影響會有所削弱,但至于由誰來取代美國的地位,現(xiàn)在還很難辨別,未來十年內美國的地位不會動搖。34國內有學者認為,就美國而言,對于長期凝聚美國社會的價值觀,以及支持美國實力增長的盎格魯-薩克遜自由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其社會主流依然堅信不疑。美國的左派和右派、保守派和自由派,信奉的實為同一套價值體系,區(qū)別僅在于采取哪種方式和政策予以實現(xiàn)。當前這場金融危機對美國人的影響雖到了振聾發(fā)聵的地步,但尚未到傷筋動骨的程度?,F(xiàn)在許多國際評論家都認為美國已經或正在衰落,“一家獨大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35。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對自由市場經濟相當多的質疑之聲會在美國以及全球傳播”,“占主導地位的美國資本主義27甄炳禧:《金融危機下的世界經濟走勢及對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