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設(shè)計 高考文言文閱讀卷二_第1頁
三維設(shè)計 高考文言文閱讀卷二_第2頁
三維設(shè)計 高考文言文閱讀卷二_第3頁
三維設(shè)計 高考文言文閱讀卷二_第4頁
三維設(shè)計 高考文言文閱讀卷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卷(二)游記散文、議論說理性散文、序言等]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赌仙郊沸颌俜桨晌缰?,吾友褐夫卜宅于桐城之南山而歸隱焉,從游之士刻其所為古文適成,因名曰《南山集》。其文多未歸時所作,而以茲所居名焉,著其志世。余自有知識,所見聞當世之士,學成而并于古人者,無有也;其才之可拔于古者,僅得數(shù)人,而莫先于褐夫。始相見京師,語余曰:“吾非役役②于是而求有得于時也。吾胸中有書數(shù)百卷,其出也,自忖將有異于人,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一無所累,而一其志于斯,未能誘而出之也。”迄今十余年,而莫遂其所求。吾聞古之著書者,必以窮愁;然其所謂窮愁者,或肥遁不出仕宦,而中秩名尊身泰,一無所累其心,故得從容著書以自適也。自科舉之法行,年二十而不得與于諸生之列,則里正得而役之。又非貴游素封③之家,則所以養(yǎng)父母畜妻子者,常取之于傭書授經(jīng)④。窘者拘囚,終身而不息,尚何暇學古人之學而冀其成耶?故士窮愁別必不能著書。其事若與古異,而以理推之,則固然而無足怪也。褐夫少以時文發(fā)名于遠近,凡所作,賈人隨購而刊之,故天下皆稱褐夫之時文,而不知此非褐夫之文也。其載筆墨以游四方,喜述舊聞,記山水之勝,而以傳序說請者,亦時時應(yīng)焉,故世復(fù)稱其古文,是集所載是也。而亦非褐夫之文也。褐夫之文,蓋至今藏其胸中而未得一出焉。夫立言者,不朽之末也,而其道尤難。書傳所記立功名守節(jié)義與夫成忠孝而死者,代數(shù)十百人,而卓然自名一家之言,自周秦以來,可指數(shù)也。豈非其事獨希,故造物者或靳⑤其才,或艱其遇,而使皆不得以有成耶?褐夫之年長矣,其胸中之書,繼自今不出,則時不贍矣。必待身之無所累而為之,則果有其時耶?故余序是集而為褐夫憂者倍切焉。因發(fā)其所以,使覽者知褐夫之志,而褐夫亦時自警而亟成其所志也。(有刪改)[注]①《南山集》,戴名世著。戴名世,字褐夫,桐城派散文家。②役役:形容勞苦不息。③貴游:無職貴族,亦泛指權(quán)貴。素封:無爵富人。④傭書:受雇做抄寫等事。授經(jīng):指教書。⑤靳(jìn):束縛。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名曰《南山集》名:命名B.故得從容著書以自適也從容:悠閑舒緩C.或艱其遇艱:艱苦D.則時不贍矣贍:充足解析:C項的“艱”應(yīng)該是“使……坎坷”的意思。答案:C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明褐夫“胸中之書,繼自今不出”原因的一組是()①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一無所累,而一其志于斯,未能誘而出之也②而其道尤難③豈非其事獨希,故造物者或靳其才,或艱其遇④窘者拘囚,終身而不息⑤必待身之無所累而為之,則果有其時耶⑥故士窮愁別必不能著書A.①③⑤B.③④⑥C.④⑤⑥D(zhuǎn).①②⑤解析:句③是作者對褐夫不能著書的原因的推測;句④是說古人窮愁中不能著書的一類人;句⑥是作者引用古人窮愁著書例子而得出的結(jié)論——窮愁不一定不能著書。答案:D3.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篇序文開篇交代了褐夫的退隱、《南山集》命名的由來,以及命名成集的目的,文筆簡潔。B.文章多處表達作者對褐夫為文的贊賞,第二段開頭層層鋪墊,突出褐夫的曠世之才;第四段“皆稱”與“復(fù)稱”之語,也流露出濃濃的贊嘆之情。C.第三段援古寫今,分條敘寫了古代窮愁的幾類人,由此得出士人窮愁不一定不能著書的觀點,從而流露出作者對褐夫不能寫出胸中書卷的嗔怪之情。D.褐夫在京師的一句話“吾胸中有書數(shù)百卷”,成了文章主體部分的一條線,前后呼應(yīng):第四段說褐夫至今未能寫出胸中書,進而說明立言之道的艱難,文末處作者對褐夫寄予殷切期待,也對他才華未盡顯露而深表惋惜。解析:C項中“流露出作者對褐夫不能寫出胸中書卷的嗔怪之情”的說法不對,舉幾類人的例子,旨在委婉地勸勉褐夫應(yīng)早日著書,并無嗔怪之意。答案:C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其才之可拔于古者,僅得數(shù)人,而莫先于褐夫。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立言者,不朽之末也,而其道尤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余序是集而為褐夫憂者倍切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那些才華可以超過古人的人,只能找到幾個人,幾個人中沒有誰能超過褐夫。(關(guān)鍵詞:“拔”“莫”“先”)(2)立言是人永不磨滅的事中最末等的事,但立言之道又特別難。(關(guān)鍵詞:“不朽”“末”)(3)所以我為《南山集》作序卻更加為褐夫憂慮了。(關(guān)鍵詞:“序”的為動用法,“倍切”)[參考譯文]壬午年冬天,我的朋友褐夫在桐城的南山選擇一處住宅并歸隱到那兒,跟從游學的士人刻印他所寫的古文剛完成,于是取名叫《南山集》。其中的文章多數(shù)是他沒歸隱時所寫的,卻用這居所名命名,目的是在世人中彰顯他的志趣。我自從有了相知相識的朋友,所見到所聽到的當今士人,學業(yè)有成并且能和古人并駕齊驅(qū)的人,還沒有??;那些才華可以超過古人的人,只能找到幾個人,幾個人中沒有誰能超過褐夫。當初我們在京師相見,他對我說:“我并不想靠勤于古文寫作來在當時求得聲名。我胸中可寫的東西有數(shù)百卷,如果寫出來,自料將與別人有不同之處,如果不是隱居深山,使衣食充足,使身心毫無煩勞,并且使自己的志向?qū)R辉谶@方面,那就不能誘發(fā)并寫出來?!钡浆F(xiàn)在十多年了,卻沒有實現(xiàn)他的追求。我聽說古代著書立說的人,一定是因為窮窘愁苦;但是那所說的窮窘愁苦的人,有的隱遁不出來做官,有的到了中年名望尊顯身心安泰,全無煩勞,所以能夠悠閑舒緩著書立說來滿足自己。自從科舉制度推行以來,二十歲如果不能夠躋身到秀才的行列,那么里正就可役使他。又不是貴族富豪家的人,那么用來贍養(yǎng)父母養(yǎng)活妻子兒女的花費,就只能從受雇抄寫或教書所得中獲得。被窮窘困擾的人,一生不得安寧,哪里還有空閑的時間學習古人的學問并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呢?所以窮窘愁苦的士人不一定不能著書立說。他的情境如果與古人不同,但按常理來推測,那么本來是這樣也并不值得奇怪了。褐夫年輕時憑時文遠近揚名,所有的文章,商人隨即買來并刊印,所以天下的人都稱頌褐夫的時文,但不知道這并不是他胸中的時文。他帶著筆墨游歷四方,喜歡記述以前的一些事情,描述山水美景,并對那些請求作傳寫序的人,也時時答應(yīng),所以世人又稱頌他的古文,這《南山集》中所收錄的就是這些。但也不是他胸中的古文。褐夫這樣的文章,大概到現(xiàn)在還留在胸中沒寫出一篇。立言是人永不磨滅的事中最末等的事,但立言之道又特別難。書傳中所記述的立功名、守節(jié)義和那些成忠孝之名而死的人,每個朝代都有幾十上百人,但與眾不同能成一家之言的,從周秦以來,那卻是屈指可數(shù)了。難道不是他們的境遇獨特少有,所以上蒼要么束縛他的才華,要么使他的境遇坎坷,因而使他都不能夠有所成就嗎?褐夫的年紀大了,他胸中的文章,到現(xiàn)在都沒寫出來,那么時間就不多了。一定要等到身心都毫無煩憂時來寫作,那么果真有那時間嗎?所以我為《南山集》作序卻更加為褐夫憂慮了。于是闡明個中原因,使后來讀到的人了解褐夫的志趣,也希望褐夫時時警醒自己并盡快實現(xiàn)他的追求。二、閱讀下文,完成5~8題。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群臣若能備盡忠直,益國利人,則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榮,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實為可笑。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yōu)厚,一年所得,其數(shù)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shù)萬,一朝彰露,祿秩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对姟吩疲骸按箫L有隧,貪人敗類?!惫谭侵囇砸病N羟鼗萃跤ナ?,不知其徑,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nóng)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寧,自身常得歡樂。古人云:“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贝搜钥蔀樯钫]。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古人云:“鳥棲于林,猶恐其不高,復(fù)巢于木末;魚藏于水,猶恐其不深,復(fù)穴于窟下。然而為人所獲者,皆由貪餌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祿,當須履忠正,蹈公清,則無災(zāi)害,長守富貴矣。古人云:“禍福無門,惟人所召?!比幌萜渖碚撸詾樨澝柏斃?,與夫魚鳥何以異哉?(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貪鄙》)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乃以博財物耶博:增加B.祿秩優(yōu)厚秩:品級C.規(guī)小得而大失者也規(guī):謀求D.事覺自死覺:敗露解析:A項中的“博”,根據(jù)句意應(yīng)該理解為“博取”或“博得”。答案:A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貪鄙”的惡果的一組是()①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②一朝彰露,祿秩削奪③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④愚者多財生其過⑤使子孫每懷愧恥耶⑥禍福無門,惟人所召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⑥D(zhuǎn).④⑤⑥解析:④中的“多財”并非“貪鄙”,⑥談的也不是“貪鄙”。答案:B7.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以明珠彈雀為喻,說明人不能“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貪圖身外之物,而招來殺身之禍。B.文章用“公儀休不受人魚”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說明不可“規(guī)小得而大失”。C.為主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僅能使百姓安寧,自身常獲歡樂,還能使子孫后代感到榮耀。D.文章最后以鳥貪高、魚貪深而被獲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祿”的官員們做到“履忠正,蹈公清”,這樣才能避免災(zāi)害、長保富貴。解析:D項所說的鳥與魚,根據(jù)原文可知,其被捕獲的原因并非貪高或貪深,而是“貪餌”。答案:D8.翻譯:(1)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句很簡單,只是不要將其中的“為”理解為“為了”,而要理解為動詞“做”;②句也不難,其中的“身”應(yīng)理解為“自身”,“陷”是個使動詞,要理解為“使……陷”,“夫”是遠指代詞“那”。參考答案:(1)作為國君,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的國家滅亡;作為臣子,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自身喪命。(2)然而使自身陷于災(zāi)禍的,都是因為貪圖財利,和那魚鳥有什么區(qū)別呢?[參考譯文]人有明珠,沒有不寶貴的,如果拿去彈射鳥雀,豈不是可惜?何況人的性命比明珠貴重。見到金銀錢帛就不畏懼法網(wǎng),立即收受,這就是不愛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彈射鳥雀,何況貴重的性命呢?竟然要拿去換取財物嗎?群臣如果能夠全力效盡忠誠正直,益于國家,利于百姓,那么官職爵位就可以立即得到。一律不能用這種手段求取榮華富貴,隨便就收受財物。贓物暴露以后,自身也將面臨死亡,確實是可笑的。貪財?shù)娜瞬⒉徽嬲脨巯ж斘?。例如?nèi)、外官員五品以上的,俸祿優(yōu)厚,一年的收入,那數(shù)目本來就很多了。如果收受別人的財物賄賂,不過幾萬而已,一旦暴露出來,俸祿就會被奪去,這難道是懂得愛惜財物嗎?謀求小的收入?yún)s失掉了大的利益。從前公儀休喜歡吃魚,但他不收別人送的魚,他就能一直吃得上魚。作為國君,如果貪婪,必定會使他的國家滅亡;作為臣子,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自身喪命。《詩經(jīng)》說:“大風生成是因為有隧道,貪財?shù)娜藭耐??!边@確實不是錯誤的話啊。過去秦惠王想征伐蜀國,不知道去蜀國的路徑,就雕刻了五頭石牛,在牛尾后放上黃金。蜀國人見了,以為石牛會屙金。蜀王派遣五丁力士拉石牛進蜀。道路修成后,秦軍隨后進攻蜀國,蜀國就滅亡了。漢朝大司農(nóng)田延年貪污了三千萬,事發(fā)后自殺身亡。如此之類的事情,哪里能夠記得完!如果能夠小心遵守法律,時常對天地有畏懼感,不但百姓能夠安定,就是自己也會時時感到快樂。古人說:“賢德之人如果財物多了就會使他喪失心志,愚笨的人財物多了就會多犯錯誤?!贝嗽捒勺鳛樯羁痰母嬲]。如果為徇私而貪心,不只會破壞國家法律,損害百姓利益,即使事情沒有敗露,心中不也時時憂懼嗎?心里恐懼太多,也有人因此而死掉。大丈夫怎么能夠隨便貪圖財物,以致斷送自己的性命,還使子孫時時感到羞愧恥辱呢?古人說:“鳥住在林子里,生怕住得不高,于是把巢建在樹梢上;魚藏在水中,生怕藏得不深,于是穴居在水底洞穴中。但最終被人捕獲,都是因為它們貪吃餌食?!爆F(xiàn)今的朝臣擔負重任,身居高位,享有豐厚的俸祿,應(yīng)該踐行“忠誠、正直”,奉行“公正、清廉”,(這樣)就能遠離災(zāi)害,長久地守住富貴了。古人還說:“禍福本不識門戶,只是人們自己招進家門的?!钡棺陨硐萦跒?zāi)禍的,都是因為太貪心于財利了,和那魚鳥有什么區(qū)別呢?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醒心亭記曾鞏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gòu)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之意。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雖然,公之樂,吾能言之。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賢,韓子歿數(shù)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后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直:徑直B.以見夫群山之相環(huán),云煙之相滋滋:滋擾C.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憾:怨恨D(zhuǎn).一山之隅,一泉之旁隅:角落解析:滋:滋生、蔓延。答案:B10.以下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公之樂”的一組是()①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③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④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⑤則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解析:①句中“則其心灑然而醒”是“樂”的實質(zhì);②句,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這不是“公之樂”;③④兩句,由“天下之學者,皆為材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可知這均是“公之樂”;⑤句寫同游者的“喜”與“幸”,不是“公之樂”。答案:B11.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A.本文寫歐陽修以“醒心”名亭,而曾鞏為之作記,并與歐陽修的文章《豐樂亭記》巧妙地聯(lián)系在一起,以“醒”貫串全篇。B.本文雖為記,卻主要圍繞歐陽修的“醉”“樂”“醒”展開議論,議論長于記敘。C.作者指出歐陽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實質(zhì),“樂”則是體現(xiàn),而這種“樂”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樂。D.正如韓愈詩所說:“應(yīng)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睔W陽修筑亭題名的含意就是為了使人在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灑然而醒”,而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解析: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這并非歐陽修之樂。答案:C1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gòu)亭曰“醒心”,使鞏記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鞏也,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