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25.河中石獸課件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25.河中石獸課件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25.河中石獸課件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25.河中石獸課件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25.河中石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七年級語文(上)第25課河中石獸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積累“圮”“棹”“湮”等文言詞語。2、朗讀課文,疏通課文大意。3、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紀昀(1724-1805),字曉嵐,直隸獻縣(現(xiàn)在河北獻縣)人。清代文學家。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紀昀學問淵博,長于考證訓(xùn)詁。乾隆間輯修《四庫全書》,他任總纂官,并主持寫定《四庫全書總目》200卷,論述各書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為代表清代目錄成就的巨著,紀昀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表現(xiàn)于筆記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堕單⒉萏霉P記》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志怪小說,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寫作背景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紀昀因卷入鹽鐵虧空案被發(fā)配新疆烏魯木齊。他沿途積極與當?shù)厝私涣鳎鸭鞣N狐鬼神仙、因果報應(yīng)、勸善懲惡等鄉(xiāng)野怪譚,或奇情軼事,寫了不少作品,后整理成冊,即為著名的《閱微草堂筆記》?!逗又惺F》即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一、朗讀課文,給劃線字注音棹數(shù)小舟(

曳鐵鈀(

木杮(

)湮于沙上(

嚙沙(

坎穴(

)溯流(

臆斷(

山門圮于河(

)棹數(shù)小舟(zhào)

曳鐵鈀(yè)

木杮(fèi)

湮于沙上(yān)

嚙沙(niè)

坎穴(kǎn)溯流(sù)

臆斷(yì)

山門圮于河(pǐ)

2、解釋下列劃線字的含義。二石獸并沉焉:一起閱十余歲:經(jīng)歷求石獸于水中:尋找

山門圮于河:倒塌湮于沙上:埋沒1、經(jīng)歷十多年,和尚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最終沒找到。2、你們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3、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沖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4、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瘋了;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瘋嗎?5、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判斷嗎?

3、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3、講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事。

拓展延伸,啟迪智慧

積累有關(guān)勇于實踐的名言:(1)百聞不如一見。---班固(2)一個人的經(jīng)驗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歲月的磨煉能夠使它成熟。

——莎士比亞(3)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jīng)驗發(fā)源的。----毛澤東(4)經(jīng)驗是永久的老師。----歌德(5)實踐是思想的真理。-----車爾尼雪夫斯基達標檢測1、本文選自

____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_____家。(朝代)2、給下面加線的字注音。

山門圮于河(

棹數(shù)小舟(

曳鐵鈀(

湮于沙上(

嚙沙為坎穴(

溯流逆上(

據(jù)理臆斷(

石必倒擲坎穴中()3、翻譯下面的句子。(1)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閱微草堂筆記》紀昀清代文學家2、pǐzhàoyèyānnièsùyìkǎn3、(1)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2)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判斷嗎?學習目標:1、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2、了解文中河水沖石的原理。3、借助故事闡述認識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自學指導(dǎo)一:1、比較文中的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尋找石獅的位置、理由及結(jié)果。

2、為什么老河兵的觀點是正確的?

石獸為什么會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獸落水后對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圍水速更快,沖刷力更強,其下面迎水流一側(cè)的泥沙逐漸被水沖走,成為空穴。時間長了,石獸因重力作用朝著迎水流的方向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動了一大截??梢娎虾颖呐袛嗍钦_的,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使石獸能“逆水而行”。最后果然在河的上游找到了石獸,印證了老河兵的話。自學指導(dǎo)二:

3、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拓展延伸,啟迪智慧

本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能從生活中舉出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這一道理嗎?課堂小結(jié)這則故事用和尚、講學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獸的三種不同結(jié)論,來說明天下事物雖有共同的規(guī)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觀臆斷。達標檢測1、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1)一寺臨河干

臨:___________干:___________(2)山門圮于河

圮:___________(3)閱十余歲

閱:___________歲:___________(4)爾輩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2、對下列句子翻譯不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尋十余里,無跡。(尋找了十多里,也沒有石獸的蹤跡。)B.眾服為確論。(眾人佩服他的話,認為是正確的判斷。)C.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說法去找,果然找到石獸在幾里外的游。)D.竟不可得。(居然沒有找到。)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注音或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山門圮于河(倒塌)B.棹數(shù)小舟(劃船)C.不亦傎乎(顛倒,即本末倒置)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1、BC

2、AC

3、C

4、①你們不懂得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