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配筋設計常見問題及其做法課件_第1頁
剪力墻配筋設計常見問題及其做法課件_第2頁
剪力墻配筋設計常見問題及其做法課件_第3頁
剪力墻配筋設計常見問題及其做法課件_第4頁
剪力墻配筋設計常見問題及其做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剪力墻配筋設計新老常見問題、統(tǒng)一做法及一些探討(一)剪力墻配筋設計新老常見問題、統(tǒng)1??????背景總師室對剪力墻設計的統(tǒng)一?各分公司(各所)可能會有當地或自己的習慣、要求,對某些爭 議問題可以有不同做法。

急待統(tǒng)一的理由

我們的大量業(yè)務均包含剪力墻

規(guī)范、圖集的更新:2010版《抗規(guī)》《砼規(guī)》《高規(guī)》及相 關圖集 新規(guī)范、標準的模糊條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越來越嚴格的經濟性要求 越來越高的質量要求 越來越高的速度要求 項目內外的統(tǒng)一性仍需提高?背景總師室對剪力墻設計的統(tǒng)一?各分公司(各所)可能會有當地2???????????????剪力墻配筋設計牽涉的內容

截面要求、穩(wěn)定性要求 滿足計算要求 配筋率的計算(邊緣構件、墻身) 配箍率的計算(Acor,箍筋體積,重疊面積,墻水平筋的利用) 墻分布筋的構造要求,拉筋的構造要求 邊緣構件的類型(YBZ/GBZ/AZ) 邊緣構件的箍筋構造要求(箍筋,拉筋,直徑,間距,肢距/無支 長度,配箍率) 邊緣構件的縱筋構造要求(直徑,根數、配筋率、間距) 短肢墻、小墻肢的要求、邊框柱的要求 滿足嵌固的要求

……

表達方式(原位/列表) 輔劣計算工具 自勱生成軟件的結合……

??剪力墻配筋設計牽涉的內容3? ?

底部加強區(qū)的范圍

嵌固面以下不作為底部加強區(qū)。

H/10 24m以下剪力墻結構一層[《抗規(guī)》第6.1.10條及《高規(guī)》第7.1.4條]

標高表

注明嵌固端位置 取消約束邊緣構件范圍

[(11G101-1)]? 底部加強區(qū)的范圍4??

剪力墻墻身分布筋(框剪結構的豎向和水平分布筋)水平分布筋最小直徑d8豎向分布筋最小直徑d8HRB400及以上等級,保證直立性當審圖不允許豎向分布筋采用d8時,改為d10,間距根據規(guī)范要求加 大[《抗規(guī)》第6.4.4-3條及《高規(guī)》第7.2.18條]

剪力墻墻身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間距剪力墻結構一二三級0.25%,四級及以下0.2%;間距300mm高層剪力墻7.2.19條位置:0.25%;間距200mm框剪結構0.25%(非抗震0.2%);間距300mm框支剪力墻底部加強區(qū)0.3%(非抗震0.25%);間距200mm[《抗規(guī)》第6.4.3條及《高規(guī)》第7.2.17條、8.2.1、10.2.19]

? 剪力墻墻身分布筋(框剪結構的豎向和水平分布筋)5?剪力墻結構的”常用最小”構造配筋(2排)

優(yōu)先采用d8表中鋼筋間距以50mm為模數,并非最小配筋。允許采用10mm為模數的鋼筋間距,比如bw=250mm的剪力墻,分布筋允許采用d8@160,配筋率為0.25%。但應注意與邊緣構件箍筋的關系。亦允許不同直徑鋼筋搭配。?剪力墻結構的”常用最小”構造配筋(2排)6?剪力墻結構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

審圖不同意采用d8時,采用d10,間距調整

上海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一所?剪力墻結構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7?框支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區(qū)墻身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框架-剪力墻結構墻身的“最小”構造配筋一~四級剪力墻的最小配筋率均按照0.25%控制;水平分布筋的最小直徑要求同豎向分布筋(均優(yōu)先選用8mm);高層建筑中的頂層、樓電梯間、山墻、端開間縱(外)墻建議控制間距200mm。

優(yōu)先采用d8審圖不同意采用d8時,采用d10, 間距不大于200mm?框支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區(qū)墻身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8??高層建筑結構一字形墻的最小厚度

一、二級的一字形剪力墻最小厚度220mm。 應亊先通知建筑。[《高規(guī)》第7.2.1-2]剪力墻拉筋的設置

最小Φ6@600@600(雙向),底部加強區(qū)不再特別加密。 一般情況下,采用雙向布置(經濟,易懂)。有特殊要求,采用“梅花雙向”。[《高規(guī)》第7.2.3,8.2.1;《抗規(guī)》6.4.4-2;11G101-1]

?高層建筑結構一字形墻的最小厚度9?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03G329-1》P3-4]?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10配筋方式的改變-拉筋(+墻分布筋);計算區(qū)域的改變-標準區(qū)格;軸壓比相關;“≤”的意義-實配間距不大于計算值;是否考慮剪力墻水平分布筋的貢獻?

?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配筋方式的改變-拉筋(+墻分布筋);?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11?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配筋特征值和軸壓比相關;(以不同填充方式區(qū)別配筋)尺寸和軸壓比相關,和翼墻、端柱的尺寸相關;尺寸更自由(不采用套箍方式,可以允許較小的非陰影區(qū)尺寸,但不宜小于100mm);當剪力墻水平鋼筋端部構造按照計入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時,非陰影區(qū)的體積配箍率計入墻水平分布筋;剪力墻水平鋼筋端部構造按照不計入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時,非陰影區(qū)的體積配箍率不計入墻水平分布筋。

?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12?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拉筋豎向間距滿足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間距,即一級100mm,二三級150mm;拉筋豎向間距可以與陰影區(qū)的箍筋豎向間距不同,但與對應墻身的水平分布筋間距應成一倍或兩倍關系;拉筋水平間距不大于對應墻身的豎向分布筋間距;

?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13?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尺寸對構造邊緣角柱、翼柱,多層建筑的最小尺寸要求不同于高層建筑,設計中應予以區(qū)分。

高層建筑 多層建筑

?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尺寸14?邊緣構件縱筋間距一般情況下,邊緣構件縱筋沿墻肢方向的間距宜控制在200mm以內;不重要的地方,可以適當放稀,但不得大于300mm;墻厚300mm及以下,構造要求端部放2根即可,不必三根,也不必沿墻肢方向設置拉筋。墻厚大于300mm時,如350mm,則在端部中間需設置鋼筋,并且沿墻肢方向設置拉筋(箍筋),滿足箍筋肢距不大于300mm。藍色鋼筋不需要設置藍色鋼筋必須設置

?邊緣構件縱筋間距藍色鋼筋不需要設置藍色鋼筋必須設置15?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在滿足計算要求,滿足《高規(guī)》7.2.15-3,7.2.16條規(guī)定的最少配置量的前提下,標準形狀的邊緣構件,宜搭配部分小直徑鋼筋,提高經濟性。如圖三級非底部加強區(qū)GBZ,滿足4d12,也滿足0.5%的要求如圖二級非底部加強區(qū)GBZ,滿足6d12,也滿足0.6%的要求如圖一級YBZ,滿足8d16,也滿足1.2%的要求當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配置量中的鋼筋直徑為d16時,搭配的小直徑鋼筋宜d≥12;當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配置量中的鋼筋直徑≤d14時,搭配的小直徑鋼筋宜d≥10;小直徑鋼筋應放在受力較小或便于施工的位置,不能擺在墻肢端部。

?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如圖三級非底部如圖二級非底部16?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對于非標準形狀的邊緣構件,尤其是多個邊緣構件由于距離較近,合并繪制為一個時,則應注意最小配置量不再是規(guī)范所寫的6d16,6d12,4d12等等。

如圖二級非底部加強區(qū)GBZ,為一個暗柱、 一個角柱的合并,每個的最小配置量應為

6d12,總共應為12d12。剩下的可以搭配 一些小直徑d10。(滿足計算和最小配筋率 要求) 如圖二級底部加強區(qū)YBZ,為一個暗柱、一 個角柱和一個翼柱的合并,每個的最小配置 量應為6d16,總共應為18d16。剩下的可 以搭配一些小直徑d12。(滿足計算和最小 配筋率要求)

小直徑鋼筋應放在受力較小或便于施工的 位置,不能擺在墻肢端部。合并暗柱的情 況多且復雜,搭配小直徑鋼筋需考慮全面, 量力而行,這種情況不做強制要求。

?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17?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

新SATWE版本由3bw改為4bw

實配暗柱縱筋合力點的位置應滿足計算要求,所以當hw≤4bw時,滿足 計算的縱筋應配置在端部

?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18?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hw不大于4bw,端部一排配足;有翼墻端,可以考慮翼墻一排縱筋。排不下時,可設置兩排,凈距50mm,配筋量宜比計算適當放大亦可采用并筋做法

As=9As=13As=13?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hw不大于4bw,端部19?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hw不大于4bw,端部一排配足;有翼墻端,可以考慮翼墻一排縱筋。排不下時,可設置兩排,凈距50mm,配筋量宜比計算適當放大亦可采用并筋做法

更方便 一些更經濟 一些?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hw不大于4bw,端部20?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

hw大于4bw,保證合力點位置和配筋不小于計算 有翼墻端,可以考慮翼墻一排縱筋。

(對于縱筋間距不大于200mm,墻厚不大于400mm的一般情況,端部

6根或角部8根配足即可滿足合力點位置)

?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21?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邊緣構件的總配筋量與計算結果 當某肢較短,合并暗柱繪制時:

總量滿足計算要求,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當為短肢墻時,滿足短肢墻的總配筋率要求 每一肢滿足縱筋配置位置和合力點的對應關系

對配筋較大難以配置者,允許采用“組合墻”計算縱筋配置。

?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22?邊緣構件箍筋

體積配箍率的計算?邊緣構件箍筋 體積配箍率的計算23?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 滿足體積配箍率、間距、直徑要求,肢距要求300mm

根據軸壓比水平,確定體積配箍率和箍筋配置量

內部采用小套箍和拉筋相結合的方式。單數者采用拉筋,受力較小遠 離墻端處采用拉筋。 當箍筋設置復雜、采用大箍套小箍時,繪制套箍圖

如左圖,當采用d10@150不滿足配箍率時,可將某肢外箍提高直徑, 滿足體積配箍率。如果僅僅是差一點點不滿足,且計算中未計入 箍筋重疊面積時,則不必提高。

如右圖,箍筋代替墻水平分布筋時,該肢外箍滿足計算要求(注意墻 水平分布筋定義的強度等級)

? 邊緣構件箍筋24?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 內部采用小套箍和拉筋相結合的方式。單數者采用拉筋。邊緣構件較 長,端部受力較大處宜設置小套箍(第二、三排鋼筋),加強約束。受 力較小遠離墻端的中部處宜采用拉筋。 轉角墻的角部,由于有兩方向箍筋重疊約束,所以約束較強,角部可 以適當減少箍筋的用量。

需要箍筋重疊面積計入 體積配箍率時,可增加 小套箍的用量。

? 邊緣構件箍筋25?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

均正確。需要箍筋重疊面積計入體積配箍率時,可增加小套箍的用量。或者說:不計入重疊面積時,體積配箍率差一點點,則設置小套箍滿足配箍率要求。

? 邊緣構件箍筋 均正確。26?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目前對墻水平分布筋參與體積配箍率的構造做法和相關輔劣計算表尚未成熟,剪力墻約束邊緣構件暫不考慮墻水平分布筋的貢獻。墻水平筋端部構造暫按照不計入體積配箍率。由于約束邊緣構件箍筋的復雜性,暫未計入箍筋重疊面積。但是當不計入重疊面積時,某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僅差一點點,則可根據設置小套的設置情況直觀判斷是否滿足配箍率要求。(應用此條時要有把握)

? 邊緣構件箍筋目前對墻水平分布筋參與體積配箍率27?

邊緣構件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 滿足間距、直徑要求 連體、錯層、B級高度的體積配箍率(與老規(guī)范相比,框支剪力墻結構 的要求取消)

當箍筋設置復雜、采用大箍套小箍時,繪制套箍圖

箍筋代替墻水平分布筋時,該肢外箍滿足計算要求(注意墻水平分布 筋定義的強度等級)

? 邊緣構件箍筋28?

邊緣構件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

箍筋(拉筋)肢距不大于300mm,與縱筋至多隔一拉一

內部盡量采用拉筋

? 邊緣構件箍筋29?

邊緣構件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 內部以拉筋為主。 邊緣構件較長,端部受力較大處宜設置小套箍(第二、三排鋼筋),加 強約束。受力較小遠離墻端的中部處宜采用拉筋。 轉角墻的角部,由于有兩方向箍筋重疊約束,所以約束較強,第三、 四排鋼筋間可不再設小套箍。

? 邊緣構件箍筋30?

邊緣構件合并合并繪制暗柱的規(guī)則 一般情況下以400mm或兩倍墻厚作為控制,如果按照各處基本 尺寸繪制后,剩余的墻身段長度小于400mm或兩倍墻厚時,宜 合并繪制暗柱。

合并后需注意邊緣構件箍筋代替墻水平分布筋的計算和構造要 求。

具體工程中需靈活掌握。

? 邊緣構件合并31?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梁鋼筋直錨長度 剛接0.4labE

鉸接0.35lab?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32?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

剛接情況下,《高規(guī)》7.1.6:應通過計算確定暗柱的縱筋,且 一、二、三、四級的配筋率分別不小于0.9%、0.7%、0.6%、

0.5%。一、二、三級箍筋d8@150,四級d6@200。

如何計算?

中間樓層:墻需按照梁端彎 矩的一半M/2和該暗柱的壓 力計算配筋。 頂層按照梁端彎矩M計算配 筋。

?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33?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

鉸接情況下,各層均參考構造邊緣構件設置暗柱。(無體積配箍 率要求)

?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34剛接計算鉸接計算直錨長度滿足0.4labE,200/250mm厚墻,難滿足直錨長度滿足0.35lab,200/250mm厚墻,加以控制直徑,較易滿足需要計算AZ配筋,但很難計算,且計算配筋較大不需計算構造配置要求較高,且易忽略按構造配置,配置要求低于前者暗柱長度不小于400mm,不小于梁寬,但不宜大于梁寬+2倍墻厚暗柱長度不小于400mm,不小于梁寬當為邊緣構件時,需滿足邊緣構件的要求,這時,平面內外同時受力,算不清當為邊緣構件時,按照一般的邊緣構件設計即可當為純次梁擱置,且次梁受力較小、跨度較小且梁高不大于2倍墻厚,可不設暗柱綜上:計算中應盡量按照鉸接計算墻上單邊平面外接梁的情況,并按上表右側一欄設置。如按剛接計算,則應滿足上表左側一欄的要求。?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剛接計算鉸接計算直錨長度滿足0.4labE,200/25035?平面外搭梁處設置AZ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 梁貫通時,計算按連續(xù)梁計算,不應鉸接。(兩側梁有較大高差, 彎矩難以連續(xù)者除外)

一般情況下,應參考構造邊緣構件要求設置暗柱。

同樣的,當為純次梁擱置,且次梁受力較小、跨度較小且梁高不大于2倍墻厚, 可不設暗柱

?平面外搭梁處設置AZ36?轉角窗的邊緣構件加強

邊緣構件最小尺寸加大為600mm

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要求,也按照相同抗震等級的約束邊緣構 件構造加強。編號仍按照構造邊緣構件。 軸壓比較小時,配箍特征值取0.12。

?轉角窗的邊緣構件加強37?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

《高規(guī)》7.1.8: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 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 我們仍是以較長一肢的長度判斷短肢墻與否的。 較長肢(一字形的單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小于等于4的,有 時叫作“小墻肢”,應按柱設計。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38?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高規(guī)》7.1.8: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大于300厚的墻,因為4倍墻厚的長度已經較長,則大于4倍則按一般墻。(僅有“柱”和“一般墻”的區(qū)別)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高規(guī)》7.1.8:短肢剪39?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結構體系:高層不應采用短肢剪力墻較多的結構?!陡咭?guī)》7.1.8--判斷標準:規(guī)定水平力下的傾覆彎矩比任何結構的短肢剪力墻均應滿足以下構造要求:最小厚度(注意一二級的一字形220mm)軸壓比全截面的縱筋配筋率:底部一二級1.2%,三四級1.0% 其他部位一二級1.0%,三四級0.8%一字形短肢剪力墻,不宜單邊搭梁箍筋無特殊要求與之前的變化:不再提高抗震等級 取消DBZ的編號形式 合并繪制原則按照一般剪力墻 全截面配筋滿足配筋率,主要的縱 筋應配置在受力較大的區(qū)域,不宜 均勻用力

?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40?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小墻肢按“柱”設計(長肢4倍及以下)計算所需的縱筋配置端部第一排異形柱肢端配筋率0.2%總配筋率滿足同等級的框架柱(異形柱)的要求最小厚度要求宜按照“柱”,三級以上一字形不宜小于300mm軸壓比控制按照柱(內力組合不同)箍筋全程加密,最小直徑、間距、肢距均按同等級的柱短柱體積配箍率控制1.2%計算中建議按照柱輸入計算,或者按柱輸入復核配筋(較短時,比如hw≤3bw,建議按柱輸入;較長時,比如hw接近或達到4bw,可以按墻輸入,按柱復算;)

?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41嵌固于地下室頂板時《抗規(guī)》6.1.10《抗規(guī)》6.1.10條文說明—塑性鉸(11G101-1)P21底部加強區(qū)的起算點-頂板所以,嵌固端以下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

?地下室屬不屬二底部加強區(qū)?嵌固于地下室頂板時?地下室屬不屬二底部加強區(qū)?42嵌固于地下室頂板以下時《抗規(guī)》6.1.10《抗規(guī)》6.1.10條文說明—塑性鉸底部加強區(qū)的起算點-頂板,但向下延伸至嵌固端所以,嵌固端以下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

?地下室屬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嵌固于地下室頂板以下時?地下室屬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43?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抗規(guī)》6.1.10:“底部 加強區(qū)及以上一層設置約 束邊緣構件,其以上的其 他部位可設置構造邊緣構 件。”

《高規(guī)》7.2.14:底部加 強區(qū)及以上一層設置約束 邊緣構件,其他部位可設 置構造邊緣構件?!?/p>

11G101-1的標高表,取 消了“約束邊緣構件范圍”

?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44?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我們認為,這種可以全部 按照構造邊緣構件設置。

有些審圖認為,需要按照 約束邊緣構件設置。

截至目前,江浙滬地區(qū)碰 到的審圖單位相對較保守。 (天津某項目對全設置構 造邊緣構件未提出疑義)

?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45?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可以按照構造邊緣構件即可。

最經濟完全滿足約束邊緣構件的要求

最嚴格, 過于保

守介于兩者之間的做法

居中塑性鉸的開展-強度問題地下室的側移-剛度問題(剪切剛度,土體約束)構造要求-樓板、墻柱、梁地下室構件內力的減小

?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可以設置構造46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 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 通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不 成功方法一(我們爭取的)方法二(可能的“一般 情況”)嵌固端以下一層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箍筋的要 求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嵌固端以下一層設置構造邊緣構件,但箍筋的 要求提高按照外審單位意見?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嵌固端下一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結合目前情況,和不同的項目情況,應該這樣辦:

剪力墻端部的抗壓 潰能力

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不47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方法一方法事嵌固端以下一層全部設置構造邊緣構 件嵌固端以下一層設置構造邊緣構件, 但配筋要求提高縱筋向嵌固端下延伸一層縱筋向嵌固端下延伸一層縱筋配筋構造要求滿足“底部加強部 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縱筋配筋構造要求滿足“底部加強部 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箍筋滿足“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邊 緣構件要求箍筋滿足“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同時配箍量不小于上層?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嵌固端下一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方法一方法事嵌固48?

一些共同點?地下室新增的外墻轉角,無上部結構墻肢落下,按規(guī)范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地下室新增的內外墻交角,無上部結構墻肢落下,按規(guī)范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嵌固端以上:底部加強區(qū)以內各層同一平面位置,軸壓比超過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的限值時,則該平面位置底部加強區(qū)至其上一層范圍,均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如果嵌固在地下室某層,則同時需考察嵌固層的軸壓比)?框支剪力墻結構,不論軸壓比大小,底部加強區(qū)及其上一層,均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 一些共同點49?

一些共同點?完全重合于地下室外墻中部的一字形邊緣構件,在地下室范圍已經不是“邊緣”構件,所以在地下室取消該邊緣構件。(如該處平面外擱置受力較大的梁,仍需設置AZ) 與嵌固端位置無關

11G329-1

? 一些共同點50?形狀原則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的邊緣構件形狀(墻肢端部、角部)?形狀、輪廓:取底層邊緣構件與本層構造邊緣構件形狀的包絡。

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形狀原則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的邊緣構件形狀(墻肢端部、51?形狀原則——過于保守的做法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審圖可能會提出按照約束邊緣構件的

形狀包絡嗎?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

嵌固端下的邊緣構件形狀(墻肢端部、角部)

?形狀、輪廓:取底層邊緣構件與本層約束邊緣構件形狀的包絡。我們并不贊成這種做法,過二保守了?形狀原則——過于保守的做法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52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與墻肢加厚者:?形狀、輪廓:取底層邊緣構件與本層構造邊緣構件形狀的包絡。?所有縱筋自嵌固端向下延伸一層——滿足嵌固要求?箍筋的配筋量不小于底層(直徑、間距、肢數、套箍方式)?形狀、縱筋、箍筋的配筋量均不小于上層,由于墻肢截面加厚、加長,有可能不滿足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率、配箍率要求,但至少需滿足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要求。?地下室沒有約束邊緣構件的非陰影區(qū)了。

底層嵌固端下一層?方法二——底層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向下延伸,輪廓,配筋(縱筋、箍筋)量不小于上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與墻肢加厚者:底層嵌固端下一層?方法53?

方法二——底層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向下延伸,輪廓,配筋(縱筋、箍筋)

量不小于上層

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與地下室外墻重疊的邊緣構件:?輪廓向下延伸,邊緣構件厚度根據嵌固端下墻厚加厚,相應另一肢尺寸調整。?輪廓至少滿足底部加強區(qū)構造邊緣構件的形狀,但并不根據約束邊緣構件的形狀要求特意重新改變形狀。(如上圖,并不根據外墻形狀改為“約束翼柱”的形狀)?所有縱筋自嵌固端向下延伸一層——滿足嵌固要求?編號GBZ?嵌固端下一層邊緣構件的縱筋需滿足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率要求。(可能不滿足相應抗震等級約束邊緣構件的最小配筋率)?箍筋的配筋量不小于底層(直徑、間距、肢數、套箍方式),同時需滿足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箍要求。(可能不滿足相應抗震等級約束邊緣構件的體積配箍率)?取消上層對應的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

? 方法二——底層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向下延伸,輪廓,配筋(54我們的理由:?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這樣做已屬加強?嵌固端在頂板、地下室墻體剛度大于上層2倍(上海1.5倍),有土體的約束。對構件而言,不論截面是否增大或混凝土強度是否提高,縱筋配置配置并未減少,保證了塑性鉸在頂板以上產生。?由于地下土體的作用,嵌固端以下墻肢內力大大減小,且配箍量并未減少,避免了墻肢端部混凝土壓潰的可能。注意:?沿地下室外墻內的縱筋,直徑不宜太小(如有小直徑搭配,宜加大直徑),參與地下室外墻的平面外受彎

?方法二——底層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向下延伸,輪廓,配筋(縱筋、箍筋)量不小于上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我們的理由:?方法二——底層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向下延伸,輪55底層地下室地下室墻的每肢軸壓比均小于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的臨界值底層設置約束邊緣構件,但嵌固端以下因為墻體加厚,軸壓比很小的邊緣構件:?滿足形狀原則?所有縱筋自嵌固端向下延伸一層——滿足嵌固要求?編號GBZ?向下延伸的縱筋需滿足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率要求?箍筋滿足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箍要求,可以小于底層的配置量。我們的理由:?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且軸壓比很小,降低箍筋要求

?方法二——嵌固端以下軸壓比很小時底層地下室地下室墻的每底層設置約束邊緣構件,但嵌固端以下因為56?方法二——邊緣構件位置變化

?有時候,嵌固端以下的邊緣構件位置可以與上部不對應:

?方法二——邊緣構件位置變化57?方法二——邊緣構件位置變化(嵌固端以下墻加長幅度較小)

?有時候,嵌固端以下的邊緣構件可以包絡上部的邊緣構件:

建議做 法

?有時候,上下錯開也不算錯:

?方法二——邊緣構件位置變化(嵌固端以下墻加長幅度較?。?8?方法二——其他情況

嵌固端以上軸壓比小于設置約束邊 緣構件的界限,嵌固端以上設置了 構造邊緣構件。但地下室由于荷載 增加,軸壓比超過界限。 我們認為這種情況地下仍可設置正 常的構造邊緣構件。(即箍筋的配 置滿足計算和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 邊緣構件構造要求即可)

肯定還有其他未能盡數的情況,需

要設計中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則處理。?方法二——其他情況59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我們希望的方向-方法一方法二形狀原則:嵌固端以下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尺寸與底層邊緣構件尺寸的包絡形狀原則:嵌固端以下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尺寸與底層邊緣構件尺寸的包絡嵌固端下全部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箍筋減小嵌固端下邊緣構件配筋、配箍量不小于上層,同時不應小于“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縱筋向嵌固端下延伸一層(嵌固要求)縱筋向嵌固端下延伸一層(嵌固要求)配筋構造滿足“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地下室軸壓比很小者,箍筋可以按“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減小;不設非陰影區(qū)不設非陰影區(qū)地下新增外墻角部,新增內外墻相交處,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地下新增外墻角部,新增內外墻相交處,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地下室外墻中部的一字形暗柱取消設置(平面外搭大梁者除外)地下室外墻中部的一字形暗柱取消設置(平面外搭大梁者除外)計算書或工程概況需給出配筋原則說明?方法一、二(嵌固端以下一層)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我們希望的方向-60?

方法二的配筋原則說明?需配在計算書、工程概況中,使審圖單位在可能提出疑義之前了解我們的想法。?具體格式不限,內容請根據實際工程情況調整。? 方法二的配筋原則說明61?方法一、二的本質區(qū)別

?方法一降低了嵌固端下一層邊緣構件的箍筋要求,滿足計算結果和 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構造要求即可。

?方法二保證嵌固端下一層邊緣構件的箍筋配置量不少于上層。一般

情況下均遠大于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構造要求。一開始定什么 原則?按溝通 結果

溝通(爭取方法一、其次方 法二)溝通不到

方法二?

審圖?有可能:審圖部門仍要求嵌固端下一層邊緣構件的類型(構造/約

修 改

?方法一、二的本質區(qū)別一開始定什么按溝通 溝通(爭取方法一、62?可能面臨的審圖修改意見方法二?審圖修改?編號改為YBZ?截面形狀同時滿足本層約束邊緣構件的形狀要求?邊緣構件截面積加大者滿足約束邊緣構件的縱筋配筋率,可能需要增加縱筋?邊緣構件的箍筋滿足約束邊緣構件的體積配箍率,對截面積加大、混凝土強度提高者可能需要增加箍筋?地下室內墻內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的非陰影區(qū)?對上下形狀一致,混凝土強度無變化者,一般情況下僅修改編號即可?……

原位表達 修改的便

利性亊先溝通是王道!?可能面臨的審圖修改意見方法二?審圖修改?編號改為YBZ 63?

嵌固在底板(地下僅一層)?底部加強區(qū)起算位置仍為頂板,加強區(qū)延伸至嵌固端?約束邊緣構件的設置自嵌固端以上通盤考慮? 嵌固在底板(地下僅一層)64嵌固在底板(地下僅一層)嵌固在頂板地下室屬于底部加強區(qū),根據整個底部加強區(qū)的軸壓比情況設置約束邊緣構件或構造邊緣構件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是否能夠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現階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審圖單位的意見地上一層的縱筋宜通過地下室延伸至嵌固端縱筋應向嵌固端下延伸一層,滿足嵌固要求?嵌固在底板和嵌固在頂板的幾個概念區(qū)別嵌固在底板(地下僅一層)嵌固在頂板地下室屬于底部加強區(qū),65?多層地下室

YBZ

嵌固端按方法一或二,

或審圖要求其他部位的GBZ?多層地下室 YBZ66?多層地下室嵌固端

YBZ YBZ按方法一或二,

或審圖要求?多層地下室嵌固端 YBZ67?多層地下室YBZYBZYBZ嵌固端?多層地下室YBZ嵌固端68嵌固端嵌固端69剪力墻配筋設計新老常見問題、統(tǒng)一做法及一些探討(一)剪力墻配筋設計新老常見問題、統(tǒng)70??????背景總師室對剪力墻設計的統(tǒng)一?各分公司(各所)可能會有當地或自己的習慣、要求,對某些爭 議問題可以有不同做法。

急待統(tǒng)一的理由

我們的大量業(yè)務均包含剪力墻

規(guī)范、圖集的更新:2010版《抗規(guī)》《砼規(guī)》《高規(guī)》及相 關圖集 新規(guī)范、標準的模糊條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越來越嚴格的經濟性要求 越來越高的質量要求 越來越高的速度要求 項目內外的統(tǒng)一性仍需提高?背景總師室對剪力墻設計的統(tǒng)一?各分公司(各所)可能會有當地71???????????????剪力墻配筋設計牽涉的內容

截面要求、穩(wěn)定性要求 滿足計算要求 配筋率的計算(邊緣構件、墻身) 配箍率的計算(Acor,箍筋體積,重疊面積,墻水平筋的利用) 墻分布筋的構造要求,拉筋的構造要求 邊緣構件的類型(YBZ/GBZ/AZ) 邊緣構件的箍筋構造要求(箍筋,拉筋,直徑,間距,肢距/無支 長度,配箍率) 邊緣構件的縱筋構造要求(直徑,根數、配筋率、間距) 短肢墻、小墻肢的要求、邊框柱的要求 滿足嵌固的要求

……

表達方式(原位/列表) 輔劣計算工具 自勱生成軟件的結合……

??剪力墻配筋設計牽涉的內容72? ?

底部加強區(qū)的范圍

嵌固面以下不作為底部加強區(qū)。

H/10 24m以下剪力墻結構一層[《抗規(guī)》第6.1.10條及《高規(guī)》第7.1.4條]

標高表

注明嵌固端位置 取消約束邊緣構件范圍

[(11G101-1)]? 底部加強區(qū)的范圍73??

剪力墻墻身分布筋(框剪結構的豎向和水平分布筋)水平分布筋最小直徑d8豎向分布筋最小直徑d8HRB400及以上等級,保證直立性當審圖不允許豎向分布筋采用d8時,改為d10,間距根據規(guī)范要求加 大[《抗規(guī)》第6.4.4-3條及《高規(guī)》第7.2.18條]

剪力墻墻身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間距剪力墻結構一二三級0.25%,四級及以下0.2%;間距300mm高層剪力墻7.2.19條位置:0.25%;間距200mm框剪結構0.25%(非抗震0.2%);間距300mm框支剪力墻底部加強區(qū)0.3%(非抗震0.25%);間距200mm[《抗規(guī)》第6.4.3條及《高規(guī)》第7.2.17條、8.2.1、10.2.19]

? 剪力墻墻身分布筋(框剪結構的豎向和水平分布筋)74?剪力墻結構的”常用最小”構造配筋(2排)

優(yōu)先采用d8表中鋼筋間距以50mm為模數,并非最小配筋。允許采用10mm為模數的鋼筋間距,比如bw=250mm的剪力墻,分布筋允許采用d8@160,配筋率為0.25%。但應注意與邊緣構件箍筋的關系。亦允許不同直徑鋼筋搭配。?剪力墻結構的”常用最小”構造配筋(2排)75?剪力墻結構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

審圖不同意采用d8時,采用d10,間距調整

上海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一所?剪力墻結構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76?框支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區(qū)墻身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框架-剪力墻結構墻身的“最小”構造配筋一~四級剪力墻的最小配筋率均按照0.25%控制;水平分布筋的最小直徑要求同豎向分布筋(均優(yōu)先選用8mm);高層建筑中的頂層、樓電梯間、山墻、端開間縱(外)墻建議控制間距200mm。

優(yōu)先采用d8審圖不同意采用d8時,采用d10, 間距不大于200mm?框支剪力墻結構底部加強區(qū)墻身的“最小”構造配筋(2排77??高層建筑結構一字形墻的最小厚度

一、二級的一字形剪力墻最小厚度220mm。 應亊先通知建筑。[《高規(guī)》第7.2.1-2]剪力墻拉筋的設置

最小Φ6@600@600(雙向),底部加強區(qū)不再特別加密。 一般情況下,采用雙向布置(經濟,易懂)。有特殊要求,采用“梅花雙向”。[《高規(guī)》第7.2.3,8.2.1;《抗規(guī)》6.4.4-2;11G101-1]

?高層建筑結構一字形墻的最小厚度78?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03G329-1》P3-4]?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79配筋方式的改變-拉筋(+墻分布筋);計算區(qū)域的改變-標準區(qū)格;軸壓比相關;“≤”的意義-實配間距不大于計算值;是否考慮剪力墻水平分布筋的貢獻?

?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配筋方式的改變-拉筋(+墻分布筋);?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80?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配筋特征值和軸壓比相關;(以不同填充方式區(qū)別配筋)尺寸和軸壓比相關,和翼墻、端柱的尺寸相關;尺寸更自由(不采用套箍方式,可以允許較小的非陰影區(qū)尺寸,但不宜小于100mm);當剪力墻水平鋼筋端部構造按照計入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時,非陰影區(qū)的體積配箍率計入墻水平分布筋;剪力墻水平鋼筋端部構造按照不計入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時,非陰影區(qū)的體積配箍率不計入墻水平分布筋。

?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81?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拉筋豎向間距滿足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間距,即一級100mm,二三級150mm;拉筋豎向間距可以與陰影區(qū)的箍筋豎向間距不同,但與對應墻身的水平分布筋間距應成一倍或兩倍關系;拉筋水平間距不大于對應墻身的豎向分布筋間距;

?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qū)82?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尺寸對構造邊緣角柱、翼柱,多層建筑的最小尺寸要求不同于高層建筑,設計中應予以區(qū)分。

高層建筑 多層建筑

?構造邊緣構件的最小尺寸83?邊緣構件縱筋間距一般情況下,邊緣構件縱筋沿墻肢方向的間距宜控制在200mm以內;不重要的地方,可以適當放稀,但不得大于300mm;墻厚300mm及以下,構造要求端部放2根即可,不必三根,也不必沿墻肢方向設置拉筋。墻厚大于300mm時,如350mm,則在端部中間需設置鋼筋,并且沿墻肢方向設置拉筋(箍筋),滿足箍筋肢距不大于300mm。藍色鋼筋不需要設置藍色鋼筋必須設置

?邊緣構件縱筋間距藍色鋼筋不需要設置藍色鋼筋必須設置84?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在滿足計算要求,滿足《高規(guī)》7.2.15-3,7.2.16條規(guī)定的最少配置量的前提下,標準形狀的邊緣構件,宜搭配部分小直徑鋼筋,提高經濟性。如圖三級非底部加強區(qū)GBZ,滿足4d12,也滿足0.5%的要求如圖二級非底部加強區(qū)GBZ,滿足6d12,也滿足0.6%的要求如圖一級YBZ,滿足8d16,也滿足1.2%的要求當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配置量中的鋼筋直徑為d16時,搭配的小直徑鋼筋宜d≥12;當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配置量中的鋼筋直徑≤d14時,搭配的小直徑鋼筋宜d≥10;小直徑鋼筋應放在受力較小或便于施工的位置,不能擺在墻肢端部。

?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如圖三級非底部如圖二級非底部85?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對于非標準形狀的邊緣構件,尤其是多個邊緣構件由于距離較近,合并繪制為一個時,則應注意最小配置量不再是規(guī)范所寫的6d16,6d12,4d12等等。

如圖二級非底部加強區(qū)GBZ,為一個暗柱、 一個角柱的合并,每個的最小配置量應為

6d12,總共應為12d12。剩下的可以搭配 一些小直徑d10。(滿足計算和最小配筋率 要求) 如圖二級底部加強區(qū)YBZ,為一個暗柱、一 個角柱和一個翼柱的合并,每個的最小配置 量應為6d16,總共應為18d16。剩下的可 以搭配一些小直徑d12。(滿足計算和最小 配筋率要求)

小直徑鋼筋應放在受力較小或便于施工的 位置,不能擺在墻肢端部。合并暗柱的情 況多且復雜,搭配小直徑鋼筋需考慮全面, 量力而行,這種情況不做強制要求。

?邊緣構件縱筋搭配(構造配筋時)86?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

新SATWE版本由3bw改為4bw

實配暗柱縱筋合力點的位置應滿足計算要求,所以當hw≤4bw時,滿足 計算的縱筋應配置在端部

?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87?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hw不大于4bw,端部一排配足;有翼墻端,可以考慮翼墻一排縱筋。排不下時,可設置兩排,凈距50mm,配筋量宜比計算適當放大亦可采用并筋做法

As=9As=13As=13?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hw不大于4bw,端部88?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hw不大于4bw,端部一排配足;有翼墻端,可以考慮翼墻一排縱筋。排不下時,可設置兩排,凈距50mm,配筋量宜比計算適當放大亦可采用并筋做法

更方便 一些更經濟 一些?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hw不大于4bw,端部89?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SATWE計算結果縱筋合力點的位置

hw大于4bw,保證合力點位置和配筋不小于計算 有翼墻端,可以考慮翼墻一排縱筋。

(對于縱筋間距不大于200mm,墻厚不大于400mm的一般情況,端部

6根或角部8根配足即可滿足合力點位置)

?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90?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邊緣構件的總配筋量與計算結果 當某肢較短,合并暗柱繪制時:

總量滿足計算要求,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當為短肢墻時,滿足短肢墻的總配筋率要求 每一肢滿足縱筋配置位置和合力點的對應關系

對配筋較大難以配置者,允許采用“組合墻”計算縱筋配置。

? 邊緣構件縱筋與計算結果的對應91?邊緣構件箍筋

體積配箍率的計算?邊緣構件箍筋 體積配箍率的計算92?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 滿足體積配箍率、間距、直徑要求,肢距要求300mm

根據軸壓比水平,確定體積配箍率和箍筋配置量

內部采用小套箍和拉筋相結合的方式。單數者采用拉筋,受力較小遠 離墻端處采用拉筋。 當箍筋設置復雜、采用大箍套小箍時,繪制套箍圖

如左圖,當采用d10@150不滿足配箍率時,可將某肢外箍提高直徑, 滿足體積配箍率。如果僅僅是差一點點不滿足,且計算中未計入 箍筋重疊面積時,則不必提高。

如右圖,箍筋代替墻水平分布筋時,該肢外箍滿足計算要求(注意墻 水平分布筋定義的強度等級)

? 邊緣構件箍筋93?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 內部采用小套箍和拉筋相結合的方式。單數者采用拉筋。邊緣構件較 長,端部受力較大處宜設置小套箍(第二、三排鋼筋),加強約束。受 力較小遠離墻端的中部處宜采用拉筋。 轉角墻的角部,由于有兩方向箍筋重疊約束,所以約束較強,角部可 以適當減少箍筋的用量。

需要箍筋重疊面積計入 體積配箍率時,可增加 小套箍的用量。

? 邊緣構件箍筋94?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

均正確。需要箍筋重疊面積計入體積配箍率時,可增加小套箍的用量?;蛘哒f:不計入重疊面積時,體積配箍率差一點點,則設置小套箍滿足配箍率要求。

? 邊緣構件箍筋 均正確。95?

邊緣構件箍筋約束邊緣構件陰影區(qū)的箍筋目前對墻水平分布筋參與體積配箍率的構造做法和相關輔劣計算表尚未成熟,剪力墻約束邊緣構件暫不考慮墻水平分布筋的貢獻。墻水平筋端部構造暫按照不計入體積配箍率。由于約束邊緣構件箍筋的復雜性,暫未計入箍筋重疊面積。但是當不計入重疊面積時,某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僅差一點點,則可根據設置小套的設置情況直觀判斷是否滿足配箍率要求。(應用此條時要有把握)

? 邊緣構件箍筋目前對墻水平分布筋參與體積配箍率96?

邊緣構件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 滿足間距、直徑要求 連體、錯層、B級高度的體積配箍率(與老規(guī)范相比,框支剪力墻結構 的要求取消)

當箍筋設置復雜、采用大箍套小箍時,繪制套箍圖

箍筋代替墻水平分布筋時,該肢外箍滿足計算要求(注意墻水平分布 筋定義的強度等級)

? 邊緣構件箍筋97?

邊緣構件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

箍筋(拉筋)肢距不大于300mm,與縱筋至多隔一拉一

內部盡量采用拉筋

? 邊緣構件箍筋98?

邊緣構件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箍筋 內部以拉筋為主。 邊緣構件較長,端部受力較大處宜設置小套箍(第二、三排鋼筋),加 強約束。受力較小遠離墻端的中部處宜采用拉筋。 轉角墻的角部,由于有兩方向箍筋重疊約束,所以約束較強,第三、 四排鋼筋間可不再設小套箍。

? 邊緣構件箍筋99?

邊緣構件合并合并繪制暗柱的規(guī)則 一般情況下以400mm或兩倍墻厚作為控制,如果按照各處基本 尺寸繪制后,剩余的墻身段長度小于400mm或兩倍墻厚時,宜 合并繪制暗柱。

合并后需注意邊緣構件箍筋代替墻水平分布筋的計算和構造要 求。

具體工程中需靈活掌握。

? 邊緣構件合并100?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梁鋼筋直錨長度 剛接0.4labE

鉸接0.35lab?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101?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

剛接情況下,《高規(guī)》7.1.6:應通過計算確定暗柱的縱筋,且 一、二、三、四級的配筋率分別不小于0.9%、0.7%、0.6%、

0.5%。一、二、三級箍筋d8@150,四級d6@200。

如何計算?

中間樓層:墻需按照梁端彎 矩的一半M/2和該暗柱的壓 力計算配筋。 頂層按照梁端彎矩M計算配 筋。

?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102?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

鉸接情況下,各層均參考構造邊緣構件設置暗柱。(無體積配箍 率要求)

?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103剛接計算鉸接計算直錨長度滿足0.4labE,200/250mm厚墻,難滿足直錨長度滿足0.35lab,200/250mm厚墻,加以控制直徑,較易滿足需要計算AZ配筋,但很難計算,且計算配筋較大不需計算構造配置要求較高,且易忽略按構造配置,配置要求低于前者暗柱長度不小于400mm,不小于梁寬,但不宜大于梁寬+2倍墻厚暗柱長度不小于400mm,不小于梁寬當為邊緣構件時,需滿足邊緣構件的要求,這時,平面內外同時受力,算不清當為邊緣構件時,按照一般的邊緣構件設計即可當為純次梁擱置,且次梁受力較小、跨度較小且梁高不大于2倍墻厚,可不設暗柱綜上:計算中應盡量按照鉸接計算墻上單邊平面外接梁的情況,并按上表右側一欄設置。如按剛接計算,則應滿足上表左側一欄的要求。?平面外單邊搭梁處設置AZ(非邊緣構件)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剛接計算鉸接計算直錨長度滿足0.4labE,200/250104?平面外搭梁處設置AZ

梁端的計算假定與暗柱配筋要求 梁貫通時,計算按連續(xù)梁計算,不應鉸接。(兩側梁有較大高差, 彎矩難以連續(xù)者除外)

一般情況下,應參考構造邊緣構件要求設置暗柱。

同樣的,當為純次梁擱置,且次梁受力較小、跨度較小且梁高不大于2倍墻厚, 可不設暗柱

?平面外搭梁處設置AZ105?轉角窗的邊緣構件加強

邊緣構件最小尺寸加大為600mm

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要求,也按照相同抗震等級的約束邊緣構 件構造加強。編號仍按照構造邊緣構件。 軸壓比較小時,配箍特征值取0.12。

?轉角窗的邊緣構件加強106?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

《高規(guī)》7.1.8: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 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 我們仍是以較長一肢的長度判斷短肢墻與否的。 較長肢(一字形的單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小于等于4的,有 時叫作“小墻肢”,應按柱設計。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107?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高規(guī)》7.1.8:短肢剪力墻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墻。大于300厚的墻,因為4倍墻厚的長度已經較長,則大于4倍則按一般墻。(僅有“柱”和“一般墻”的區(qū)別)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高規(guī)》7.1.8:短肢剪108?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結構體系:高層不應采用短肢剪力墻較多的結構。《高規(guī)》7.1.8--判斷標準:規(guī)定水平力下的傾覆彎矩比任何結構的短肢剪力墻均應滿足以下構造要求:最小厚度(注意一二級的一字形220mm)軸壓比全截面的縱筋配筋率:底部一二級1.2%,三四級1.0% 其他部位一二級1.0%,三四級0.8%一字形短肢剪力墻,不宜單邊搭梁箍筋無特殊要求與之前的變化:不再提高抗震等級 取消DBZ的編號形式 合并繪制原則按照一般剪力墻 全截面配筋滿足配筋率,主要的縱 筋應配置在受力較大的區(qū)域,不宜 均勻用力

?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109?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小墻肢按“柱”設計(長肢4倍及以下)計算所需的縱筋配置端部第一排異形柱肢端配筋率0.2%總配筋率滿足同等級的框架柱(異形柱)的要求最小厚度要求宜按照“柱”,三級以上一字形不宜小于300mm軸壓比控制按照柱(內力組合不同)箍筋全程加密,最小直徑、間距、肢距均按同等級的柱短柱體積配箍率控制1.2%計算中建議按照柱輸入計算,或者按柱輸入復核配筋(較短時,比如hw≤3bw,建議按柱輸入;較長時,比如hw接近或達到4bw,可以按墻輸入,按柱復算;)

? 短肢墻和小墻肢的截面設計要求110嵌固于地下室頂板時《抗規(guī)》6.1.10《抗規(guī)》6.1.10條文說明—塑性鉸(11G101-1)P21底部加強區(qū)的起算點-頂板所以,嵌固端以下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

?地下室屬不屬二底部加強區(qū)?嵌固于地下室頂板時?地下室屬不屬二底部加強區(qū)?111嵌固于地下室頂板以下時《抗規(guī)》6.1.10《抗規(guī)》6.1.10條文說明—塑性鉸底部加強區(qū)的起算點-頂板,但向下延伸至嵌固端所以,嵌固端以下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

?地下室屬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嵌固于地下室頂板以下時?地下室屬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112?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抗規(guī)》6.1.10:“底部 加強區(qū)及以上一層設置約 束邊緣構件,其以上的其 他部位可設置構造邊緣構 件。”

《高規(guī)》7.2.14:底部加 強區(qū)及以上一層設置約束 邊緣構件,其他部位可設 置構造邊緣構件?!?/p>

11G101-1的標高表,取 消了“約束邊緣構件范圍”

?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113?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我們認為,這種可以全部 按照構造邊緣構件設置。

有些審圖認為,需要按照 約束邊緣構件設置。

截至目前,江浙滬地區(qū)碰 到的審圖單位相對較保守。 (天津某項目對全設置構 造邊緣構件未提出疑義)

?嵌固頂板時,地下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地下室可以設置構造114?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可以按照構造邊緣構件即可。

最經濟完全滿足約束邊緣構件的要求

最嚴格, 過于保

守介于兩者之間的做法

居中塑性鉸的開展-強度問題地下室的側移-剛度問題(剪切剛度,土體約束)構造要求-樓板、墻柱、梁地下室構件內力的減小

?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可以設置構造115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 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 通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不 成功方法一(我們爭取的)方法二(可能的“一般 情況”)嵌固端以下一層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箍筋的要 求滿足規(guī)范規(guī)定)嵌固端以下一層設置構造邊緣構件,但箍筋的 要求提高按照外審單位意見?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嵌固端下一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結合目前情況,和不同的項目情況,應該這樣辦:

剪力墻端部的抗壓 潰能力

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不116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方法一方法事嵌固端以下一層全部設置構造邊緣構 件嵌固端以下一層設置構造邊緣構件, 但配筋要求提高縱筋向嵌固端下延伸一層縱筋向嵌固端下延伸一層縱筋配筋構造要求滿足“底部加強部 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縱筋配筋構造要求滿足“底部加強部 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箍筋滿足“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邊 緣構件要求箍筋滿足“底部加強部位”的構造邊緣構件要求,同時配箍量不小于上層?嵌固頂板時,嵌固端下一層不屬于底部加強區(qū),那么嵌固端下一層可以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嗎?

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成功無法與外審單位事先溝通方法一方法事嵌固117?

一些共同點?地下室新增的外墻轉角,無上部結構墻肢落下,按規(guī)范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地下室新增的內外墻交角,無上部結構墻肢落下,按規(guī)范設置構造邊緣構件。?嵌固端以上:底部加強區(qū)以內各層同一平面位置,軸壓比超過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的限值時,則該平面位置底部加強區(qū)至其上一層范圍,均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如果嵌固在地下室某層,則同時需考察嵌固層的軸壓比)?框支剪力墻結構,不論軸壓比大小,底部加強區(qū)及其上一層,均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 一些共同點118?

一些共同點?完全重合于地下室外墻中部的一字形邊緣構件,在地下室范圍已經不是“邊緣”構件,所以在地下室取消該邊緣構件。(如該處平面外擱置受力較大的梁,仍需設置AZ) 與嵌固端位置無關

11G329-1

? 一些共同點119?形狀原則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的邊緣構件形狀(墻肢端部、角部)?形狀、輪廓:取底層邊緣構件與本層構造邊緣構件形狀的包絡。

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形狀原則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的邊緣構件形狀(墻肢端部、120?形狀原則——過于保守的做法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審圖可能會提出按照約束邊緣構件的

形狀包絡嗎?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

嵌固端下的邊緣構件形狀(墻肢端部、角部)

?形狀、輪廓:取底層邊緣構件與本層約束邊緣構件形狀的包絡。我們并不贊成這種做法,過二保守了?形狀原則——過于保守的做法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121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與墻肢加厚者:?形狀、輪廓:取底層邊緣構件與本層構造邊緣構件形狀的包絡。?所有縱筋自嵌固端向下延伸一層——滿足嵌固要求?箍筋的配筋量不小于底層(直徑、間距、肢數、套箍方式)?形狀、縱筋、箍筋的配筋量均不小于上層,由于墻肢截面加厚、加長,有可能不滿足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率、配箍率要求,但至少需滿足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要求。?地下室沒有約束邊緣構件的非陰影區(qū)了。

底層嵌固端下一層?方法二——底層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向下延伸,輪廓,配筋(縱筋、箍筋)量不小于上層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與墻肢加厚者:底層嵌固端下一層?方法122?

方法二——底層約束邊緣構件的配筋向下延伸,輪廓,配筋(縱筋、箍筋)

量不小于上層

底層嵌固端下一層嵌固端下與地下室外墻重疊的邊緣構件:?輪廓向下延伸,邊緣構件厚度根據嵌固端下墻厚加厚,相應另一肢尺寸調整。?輪廓至少滿足底部加強區(qū)構造邊緣構件的形狀,但并不根據約束邊緣構件的形狀要求特意重新改變形狀。(如上圖,并不根據外墻形狀改為“約束翼柱”的形狀)?所有縱筋自嵌固端向下延伸一層——滿足嵌固要求?編號GBZ?嵌固端下一層邊緣構件的縱筋需滿足底部加強部位構造邊緣構件的配筋率要求。(可能不滿足相應抗震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