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1.gif)
![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2.gif)
![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3.gif)
![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4.gif)
![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e5e8d532e3eb4305ca7e79b6667dea8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I.F6080060-20072007年10月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試驗方案
一流電力試驗研究所IS09001:2000獲證企業(yè)GI.F6080060-20072007年10月甲級資質調試單位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試驗方案廣州市梅花路73號 郵編:510600
A/02007年10月潘鳳萍版本/修改狀態(tài)VER./M.S.生效日期VALIDATIONDT.編寫/修改AUTH.審核CHKD.BY主任批準APPD.BYDEPT.H總工/所長批準APPD.BYC.E./DIR.廣東省電力試驗研究所GuangdongPowerTest&Researchlnstitute工程名稱: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性能試驗方案名稱: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試驗方案方案編號:GI.F6080060-2007版權所有COPYRIGHT目錄TOC\o"1-2"\h\z1設備概述 12試驗目的 13RUNBACK過程 13.1RUNBACK過程 13.2RUNBACK燃料切、投邏輯 23.3RUNBACK速率 24組織結構及崗位職責 24.1組織結構 24.2崗位職責 35安全措施及風險評估 35.1安全措施 35.2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風險因素評估 56質量控制點 77所需的設備和用具 78試驗條件要求 78.1控制系統(tǒng)品質及功能要求 78.2時間要求 89單臺RUNBACK輔機最大出力試驗 89.1單臺磨煤機最大出力確定 89.2單臺送風機最大出力試驗 89.3引風機最大出力試驗 99.4單臺一次風機最大出力試驗 109.5單臺汽動給水泵最大出力試驗 119.6單臺電動給水泵最大出力的確定 1210RUNBACK功能試驗 1210.1RUNBACK模擬試驗 1210.2磨煤機滿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 1310.3送風機/引風機滿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 1410.4給水泵中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 1510.5給水泵滿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 1710.6一次風機中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 1810.7一次風機滿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 1911RUNBACK功能試驗對參數(shù)的要求 2012采用的技術標準 2013質量記錄 21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第4頁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設備概述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為上海三大動力廠產生的600MW超臨界燃煤機組。鍋爐型號為SG1910/25.40-M960,采用定—滑—定運行方式,單爐膛、四角切向燃燒、一次再熱、平衡通風、露天布置、固態(tài)排渣、全鋼構架、全懸吊結構Π型鍋爐。設計煤種:神府東勝煙煤;校核煤種:山西晉北煙煤。制粉系統(tǒng):采用中速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每爐配6臺磨煤機(5臺運行,1臺備用),煤粉細度按R90為23%。給水調節(jié):機組配置2×50%B-MCR調速汽動給水泵和一臺40%B-MCR容量的電動調速給水泵。汽輪機旁路系統(tǒng):采用40%容量二級串聯(lián)旁路。汽輪機由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生產的引進型超臨界凝汽式汽輪機(N600/24.2/566/566),旁路配置為40%BMCR高壓旁路。本汽輪機為三缸四排汽中間再熱凝汽式汽輪機。其特點是采用數(shù)字電液調節(jié)系統(tǒng),操作簡便,運行安全可靠。高中壓分缸,低壓采用雙流程結構。機組DCS系統(tǒng)采用上海??怂共_有限公司的I/ASeries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主要完成機組自啟/停控制系統(tǒng)(APS)、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系統(tǒng)(DAS)、模擬量控制系統(tǒng)(MCS)、機組順序控制系統(tǒng)(SCS)、電氣部分發(fā)變組及廠用電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ECS)、爐膛安全監(jiān)控和燃燒管理系統(tǒng)(FSSS)、汽輪機數(shù)字電液控制系統(tǒng)(DEH)、汽動給水泵小汽機數(shù)字電液控制系統(tǒng)(MEH)等的功能。機組共設有磨煤機RB、送風機RB、引風機RB、一次風機RB、空氣預熱器RB和給水泵RB共6種輔機RB功能試驗目的檢驗機組在正常運行時的磨煤機、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空氣預熱器和給水泵中的一臺或多臺發(fā)生故障跳閘且備用設備無法聯(lián)鎖啟動而使機組出力受到限制時,自動控制系統(tǒng)將機組負荷快速由高負荷(大于RUNBACK觸發(fā)負荷)按預定的速率向預定的RUNBACK目標負荷順利過渡的能力,RUNBACK功能試驗是對機組自動控制系統(tǒng)性能和功能的強烈考驗。公司計劃在2007年機組大修停機前完成4號機組RB功能試驗。RUNBACK過程RUNBACK過程機組控制在協(xié)調方式,機組負荷大于RUNBACK觸發(fā)負荷,磨煤機、給水泵、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空氣預熱器這6種輔機出現(xiàn)跳閘,但備用設備無法聯(lián)鎖啟動而使機組出力低于負荷請求時,將產生RUNBACK工況:燃料指令輸出按一定的速率減少,直到燃料指令輸出等于相應設備RUNBACK目標負的對應值。RUNBACK觸發(fā)后根據(jù)相應的RUNBACK目標負荷切、投燃料。RUNBACK燃料切、投邏輯RUNBACK信號存在時,根據(jù)不同情況跳閘磨煤機:送風機、引風機RUNBACK時,如磨煤機運行臺數(shù)大于或等于5,RUNBACK觸發(fā)后立即聯(lián)跳閘F磨煤機,F(xiàn)磨煤機跳閘后仍有5臺磨運行,即F磨跳閘10秒后聯(lián)跳E磨,直至只剩4臺磨煤機運行。給水泵RUNBACK時,如磨煤機運行臺數(shù)大于或等于4,RUNBACK觸發(fā)后立即聯(lián)跳F磨煤機,F(xiàn)磨跳閘3秒后聯(lián)跳E磨,E磨跳閘3秒后聯(lián)跳D磨,直至只剩3臺磨煤機運行。一次風機RUNBACK時,如磨煤機運行臺數(shù)大于或等于3,RUNBACK觸發(fā)后立即聯(lián)跳F磨煤機,F(xiàn)磨跳閘3秒后聯(lián)跳E磨,E磨跳閘3秒后聯(lián)跳A磨或D磨,A磨或D磨跳閘后仍有3臺磨煤機運行,則3秒后跳閘A磨煤機,直至只剩2臺相鄰的磨煤機運行。磨煤機跳閘的同時,對應層(角)的二次風門的開度指令自動減少至0%。RUNBACK速率各輔機RUNBACK目標根據(jù)第9節(jié)“單臺輔機最大出力試驗”結果確定,RUNBACK速率根據(jù)以往相同容量機組RB成功經驗確定,具體如表1所示。表1輔機RUNBACK速率如表序號RUNBACK名稱RUNBACK目標RUNBACK速率備注1磨煤機RUNBACKMW300MW/min2送風機RUNBACKMW300MW/min3引風機RUNBACKMW300MW/min4給水泵RUNBACKMW600MW/min5一次風機RUNBACKMW600MW/min6空氣預熱器RUNBACKMW600MW/min組織結構及崗位職責組織結構指揮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實施組現(xiàn)場指揮:當值值長技術負責:成員:、、、、當班運行人員崗位職責指揮組對試驗工作進行組織協(xié)調。對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要問題組織討論并確定解決方案。負責RUNBACK試驗開始前總體準備工作確認。實施組現(xiàn)場指揮負責RUNBACK試驗的發(fā)令。實施組負責人編制RUNBACK試驗方案。對協(xié)調控制系統(tǒng)和RUNBACK邏輯進行最終確認。對試驗準備工作進行最終確認。向試驗指揮組成員、參加試驗的運行人員、熱工人員和其它參加RUNBACK試驗的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指導試驗過程。組織編寫試驗報告。實施組成員運行人員負責機組運行時的主機、輔機設備操作。試驗前對現(xiàn)場信號的變送器信號、位置反饋信號、設備狀態(tài)信號進行檢查確認。試驗前對現(xiàn)場信號進行模擬及試驗后信號的恢復。試驗前對控制系統(tǒng)邏輯進行檢查及修改。試驗開始時對相關信號定值進行設置。試驗結束后恢復系統(tǒng)定值。對負荷試驗、RUNBACK試驗前后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對負荷試驗、RUNBACK試驗前后的相關曲線進行打印。安全措施及風險評估安全措施試驗前有關機組安全的熱工保護全部投入并得到確認。試驗前,有關熱工人員需對RUNBACK邏輯(RUNBACK目標負荷、RUNBACK速率、FSSS接口、協(xié)調控制方式切換等)再次檢查和確認。試驗過程中的所有運行操作由當值運行人員完成,當值值長負責統(tǒng)一指揮調度。安排運行水平較好的運行人員參加試驗,在RUNBACK失敗時盡可能降低事故帶來的損失。試驗中,主機和輔機出現(xiàn)意外的跳閘時,試驗人員和運行人員應聽從當值值長指揮,以及時恢復機組的運行;運行人員應迅速根據(jù)機組的實際情況,停止、恢復或操作有關設備,確保機組和設備的安全。在試驗前和試驗過程中,各崗位人員要加強對設備巡視檢查,隨時掌握各設備系統(tǒng)的運行和備用情況,當出現(xiàn)與試驗條件不符的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向值長匯報。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方案第22頁珠海金灣發(fā)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RUNBACK功能試驗風險因素評估序號風險因素防范措施執(zhí)行人員監(jiān)護人員完成時間1RUNBACK觸發(fā)后,該跳閘的磨煤機沒有實際跳閘?,F(xiàn)場巡檢員就地手動跳閘。2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生非RUNBACK功能試驗的其它事故或RUNBACK功能試驗失敗。立即中斷RUNBACK試驗,由運行人員按照運行規(guī)程的規(guī)定進行相應的事故處理。3在進行引風機、送風機、一次風機、和給水泵的RUNBACK試驗時,停運側風機、水泵的出口門沒有聯(lián)鎖關閉。運行人員及時手動關閉,試驗前安排專人到就地盤等待應急。4RUNBACK試驗期間,主汽溫度在10分鐘內下降超過50由運行人員按有關程序恢復汽溫或停機、停爐。試驗前可適當打開汽機高、中壓缸本體疏手動水門和高壓進汽導管疏水手動門和主蒸汽管疏水手動門。5給水泵RUNBACK后,主汽溫度迅速升高,造成汽溫高MFT。試驗前,暫時解除“汽溫高MFT”保護,待給水泵RUNBACK試驗結束后再恢復這兩項保護。做電泵不聯(lián)動的給水泵滿負荷RUNBACK試驗前,啟動電泵,維持其轉速2000—3000r/min空轉備用。如主汽溫度高于℃時,馬上用電泵向鍋爐補水,同時手動減少燃料量。6在進行引風機、送風機、一次風機的并列啟動前,風機反轉確認風機停止轉動后才重啟風機。7當進行引風機、送風機和給水泵的RUNBACK試驗時,一次風壓.大幅升高及時對一次風壓進行人工調整,保證熱一次風壓母管壓力在適當范圍內運行8當進行一次風機的RUNBACK試驗時,一次風壓大幅下降。一次風機RUNBACK試驗前暫時將一次風壓低跳閘磨煤機保護延時值改為30秒,由運行人員人工監(jiān)視一次風壓及磨煤機入口一次風量的變化,磨煤機入口一次風量低于時,手動跳閘磨煤機。9風機喘振。運行人員迅速手動降低在喘振風機的出力,使風機工作在安全區(qū)。10RUNBACK試驗期間,爐膛壓力波動過大。RUNBACK試驗前,確認爐膛壓力保護已投入。1112質量控制點QC1:RB試驗方案的討論和審批;QC2:RB輔機最大出力的確定;QC3:RB接口邏輯的檢查確認;QC4:RB模擬試驗;QC5:RB試驗過程;QC6:RB試驗報告的編寫和提交。所需的設備和用具操作員站2臺,工程師站1臺,對講機3對,熱工常用工具1套。試驗條件要求控制系統(tǒng)品質及功能要求模擬量控制系統(tǒng)已正常投運,并經過相應的定值擾動試驗和負荷變動試驗,調節(jié)品質達到驗評標準。MCS系統(tǒng)已作過相應的定值擾動試驗和負荷變動試驗,且調節(jié)品質符合《火電工程調整試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1996年版)要求。機爐協(xié)調已投運,并經過負荷變動試驗,手動、自動可進行無擾切換,滑壓運行控制功能正常。FSSS已正式投運,RUNBACK信號至FSSS聯(lián)系正常,邏輯關系正確,RUNBACK信號出現(xiàn)時,RUNBACK觸發(fā)后能按照2.2節(jié)要求切投燃料;機組保護系統(tǒng)正常投入。給水泵、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等均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且CRT上這些設備“運行”、“停止”、“備用”等反饋狀態(tài)指示正確。作主汽壓力、機組負荷、過熱蒸汽溫度、再熱蒸汽溫度、送風量、煙氣含氧量、爐膛壓力、一次風壓力進出口差壓、除氧器水位、凝汽器水位、給煤量、鍋爐MFT、汽機跳閘及產生RUNBACK的五種輔機跳閘的開關量信號等的趨勢記錄曲線,并設曲線的采樣周期為1秒,模擬量采樣死區(qū)小于或等于相應參數(shù)滿量程的1%(具體根據(jù)各參數(shù)而定)。
時間要求RUNBACK試驗計劃如表2所示。表2RUNBACK試驗計劃序號項目名稱需要時間工作時間1RB輔機最大出力試驗12小時2RUNBACK模擬試驗3小時3磨煤機滿負荷RUNBACK試驗3小時4送、引風機滿負荷RUNBACK試驗3小時5給水泵中負荷RUNBACK試驗3小時5給水泵滿負荷RUNBACK試驗3小時6一次風機中負荷RUNBACK試驗3小時7一次風機滿負荷RUNBACK試驗3小時單臺RUNBACK輔機最大出力試驗單臺磨煤機最大出力確定單臺磨煤機按最大出力為52t/h煤量計算。單臺送風機最大出力試驗確認冷風聯(lián)通門已經打開。確認A送風機、A側引風機相互跳閘連鎖已經解除。將機組負荷調整至280MW,并穩(wěn)定10-20分鐘。手動逐步增大A側送引風機的出力,同時降低B側送引風機的出力,并使鍋爐燃燒情況良好。在B側送引風機的出力達到最小時,手動停運B送風機,同時調整A側送風機和兩臺引風機的出力,并使鍋爐燃燒情況良好,爐膛壓力維持在-2080Pa范圍內。在運行人員認真觀察送風機A的出力情況的同時,緩慢調整(增加)機組負荷,維持爐膛負壓,基本維持鍋爐煙氣含氧量等于對應機組負荷的設計值。當A送風機出口動葉開度達到100%、A送風機電流達到額定值任一條件出現(xiàn)時,維持當時負荷10分鐘。記錄當前負荷和相關參數(shù),送RUNBACK目標負荷FDRUNBACK:FDAMAX≥350MW時,F(xiàn)DRUNBACK=FDMAX-20MWFDAMAX<350MW時,F(xiàn)DRUNBACK=FDMAX-10MW,但FDRUNBACK≯330MW。表3送風機最大出力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試驗日期開始試驗時間1送風機名稱14引風機名稱2送風機型號15引風機型號3送風機馬達額定電流A16引風機馬達額定電流A4達到最大出力時間17引風機動葉最大開度%5送風機動葉最大開度%18引風機馬達實際最大電流A6送風機馬達實際最大電流A19燃煤流量t/h7磨煤機投運情況20燃油流量t/h8油槍投運情況21左側氧量%O29燃煤流量t/h22右側氧量%O210送風機出口風壓Pa23主汽流量t/h11鍋爐主控輸出%24過熱汽溫℃12對應負荷MW25再熱汽溫℃13主汽壓力MPa26總風量km3/h引風機最大出力試驗確認A送風機、A側引風機相互跳閘連鎖已經解除。將機組負荷調整至280MW,并穩(wěn)定10-20分鐘。手動逐步增大A側引風機的出力,同時降低B側引風機的出力,并使鍋爐燃燒情況良好。在B引風機的出力達到最小時,手動停運B側引風機,同時調整送風機和A側引風機的出力,并使鍋爐燃燒情況良好,爐膛壓力維持在-2080Pa范圍內。在運行人員認真觀察引風機A的出力情況的同時,緩慢調整(增加)機組負荷,維持爐膛負壓,基本維持鍋爐煙氣含氧量等于對應機組負荷的設計值。當A引風機出口調節(jié)擋板開度達到100%、A引風機電流達到額定值任一條件出現(xiàn)時,維持當時負荷10分鐘。記錄當前負荷和相關參數(shù),引風機RUNBACK目標負荷IDRUNBACK:IDAMAX≥350MW時,IDRUNBACK=IDMAX-20MWIDAMAX<350MW時,IDRUNBACK=IDMAX-10MW,但IDRUNBACK≯330MW。表4引風機最大出力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試驗日期開始試驗時間1送風機名稱14引風機名稱2送風機型號15引風機型號3送風機馬達額定電流A16引風機馬達額定電流A4達到最大出力時間17引風機動葉最大開度%5送風機動葉最大開度%18引風機馬達實際最大電流A6送風機馬達實際最大電流A19燃煤流量t/h7磨煤機投運情況20燃油流量t/h8油槍投運情況21左側氧量%O29燃煤流量t/h22右側氧量%O210送風機出口風壓Pa23主汽流量t/h11鍋爐主控輸出%24過熱汽溫℃12對應負荷MW25再熱汽溫℃13主汽壓力MPa26總風量km3/h單臺一次風機最大出力試驗保留A、B、C三套制粉系統(tǒng)運行,將機組負荷調整至200MW,并穩(wěn)定10-20分鐘。任選一臺一次風機進行最大出力試驗(以A為例)手動逐步增大A一次風機的出力,同時降低B一次風機的出力,并維持一次風機母管壓力于正常值和使鍋爐燃燒情況良好。在B一次風機的出力達到最小時,手動跳閘B一次風機,注意觀察一次風壓最低值及持續(xù)時間。手動增大A一次風機的出力,保持一次風母管壓力為8.5kPa。調整各磨煤機給煤量和一次風機動葉開度,同時保持一次風母管壓力為8.5kPa,直至一次風機A動葉全開或一次風機電流達到額定值。在運行人員認真觀察一次風機A的出力情況的同時,注意維持爐膛壓力。運行人員根據(jù)鍋爐的運行情況,逐步退出各油槍。穩(wěn)定機組負荷10分鐘,記錄一次風機A在最大出力時所對應的機組負荷值及表5的其它參數(shù)。重新啟動一次風機B,手動調整一次風機A、B的出力,使兩臺一次風機的出力平衡。為避免一次風機長時間處于極限出力,按如下方法取一次風機的RUNBACK目標負荷PARUNBACK:PAMAX≥350MW時,PARUNBACK=PAMAX-20MW,PAAMAX<350MW時,PARUNBACK=PAMAX-10MW,但PARUNBACK≯330MW。表5一次風機最大出力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一次風機名稱12磨煤機投運情況2一次風機型號13油槍投運情況3風機馬達額定電流A14燃煤流量t/h4試驗日期年月日15燃油流量t/h5開始試驗時間時分16左側氧量%O26達到最大出力時間時分17右側氧量%O27風機動葉最大開度%18主汽壓力MPa8馬達實際最大電流A19主汽流量t/h9一次風母管壓力Pa20過熱汽溫℃10鍋爐主控輸出%21再熱汽溫℃11對應負荷MW22一次風總量km3/h單臺汽動給水泵最大出力試驗將機組負荷調整至300MW,并穩(wěn)定10-20分鐘。保證3臺給水泵運行,其中電動給水泵維持最低轉速,出口門關閉。任選一臺汽動給水泵進行最大出力試驗(以A為例)手動逐步增大汽動給水泵A的出力,同時降低正在運行的給水泵(以B汽泵為例)出力。在B給水泵出力達到最小時,手動關閉出口門,給水泵B打循環(huán)。運行人員認真觀察汽動給水泵A的出力情況的同時,注意保證過熱器最高溫度處于正常值。手動逐漸增加機組負荷,直至汽動給水泵A轉速達到額定值5700r/min。穩(wěn)定機組負荷10分鐘,記錄汽動給水泵在最大出力時所對應的機組負荷值及表6的其它參數(shù)。B給水泵重新投入運行,并手動調整兩臺泵的出力,使兩臺給水泵的出力平衡。為避免汽動給水泵長時間處于極限出力和給水泵跳閘后能快速恢復鍋爐給水,按如下方法取汽動給水泵的RUNBACK目標負荷BFPRUNBACK:BFPMAX≥350MW時,BFPRUNBACK=300MWBFPAMAX<350MW時,BFPRUNBACK=BFPAMAX-50MW。表6汽動給水泵最大出力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汽動給水泵名稱12磨煤機投運情況2汽動給水泵型號13油槍投運情況3泵馬達額定電流A14燃煤流量t/h4試驗日期年月日15燃油流量t/h5開始試驗時間時分16主汽壓力MPa6達到最大出力時間時分17主汽流量t/h7馬達實際最大電流A18過熱汽溫℃8對應給水泵轉速r/min19再熱汽溫℃9汽包壓力MPa20鍋爐主控輸出%10給水流量t/h21對應最大負荷MW1122單臺電動給水泵最大出力的確定電動給水泵最大出力以銘牌額定出力為準。RUNBACK功能試驗RUNBACK模擬試驗將機組負荷維持在400MW左右10--20分鐘。并滿足下列條件: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和汽動給水泵均有兩臺運行;5臺磨煤機運行(F、E磨煤機可打至手動并調整至最低負荷運行);解除備用給水泵聯(lián)鎖。將給水泵A的RUNBACK目標值BFPRUNBACK設定為300MW。將機組的控制方式投入到機爐協(xié)調自動。在DCS邏輯中設置給水泵A、C的出力為0,給水泵B的出力為300MW(注意:要保證給水泵A繼續(xù)正常運行)。這時,CCS系統(tǒng)會發(fā)出“給水泵RUNBACK”信號,并發(fā)生3.1、3.2、3.3節(jié)描述的RUNBACK過程。機組按600MW/min的負荷速率減少燃料,負荷向300MW過渡。機組負荷達到新的穩(wěn)定值后,按表7的內容填寫有關記錄?;謴徒o水泵A的狀態(tài)反饋信號,并確保其正確。如RUNBACK的動作沒有按預定的方式進行,則需重新檢查修改RUNBACK邏輯,并按步驟1)—9)重做給水泵RUNBACK模擬試驗?;謴蛡溆媒o水泵聯(lián)鎖。表7給水泵RUNBACK模擬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RUNBACK設備13磨煤機投運情況2RUNBACK目標14油槍投運情況3RUNBACK速率%/min15爐膛壓力變化范圍Pa4試驗日期年月日16左側煙氣氧量%O25RUNBACK觸發(fā)時間時分17右側煙氣氧量%O26負荷穩(wěn)定時間時分18中間點溫度變化范圍℃7燃煤流量t/h19A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8燃油流量t/h20B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9鍋爐主控變化范圍t/h21A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10負荷變化范圍MW22B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11主汽流量變化范圍t/h23BFPA轉速變化范圍r/min12主汽壓力變化范圍MPa24BFPB轉速變化范圍r/min磨煤機滿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檢查確認各磨煤機的RUNBACK目標負荷值及RUNBACK速率值。熱工人員解除備用磨煤機的聯(lián)鎖。聯(lián)系中調,將機組負荷維持在600MW左右10--20分鐘。并保證滿足下列條件: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空氣預熱器和給水泵均有兩臺運行;5臺磨煤機運行;RUNBACK許可條件滿足。將機組的控制方式投入到機爐協(xié)調自動。通知中調,準備作磨煤機RUNBACK功能試驗。由運行人員在操作員站上手動跳閘任意一臺磨煤機,10秒后跳閘另外一臺磨煤機。這時,CCS系統(tǒng)會發(fā)出“磨煤機RUNBACK”信號,并發(fā)生3.1、3.2、3.3節(jié)描述的RUNBACK過程。各調節(jié)回路應能將各自的被調量穩(wěn)定在機組跳閘的極限范圍內,不發(fā)生停機、停爐現(xiàn)象。否則RUNBACK失敗。如磨煤機RUNBACK成功,則:維持機組工況10--20分鐘,使各調節(jié)變量達到新的穩(wěn)態(tài)值;填寫表8,并打印已定義的各調節(jié)變量的RUNBACK過渡過程曲線;啟動已跳閘的磨煤機,并恢復機組負荷至600MW左右。如磨煤機RUNBACK失敗,則:由運行人員根據(jù)機組的實際情況作啟機或停機處理;熱控人員找出磨煤機RUNBACK失敗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按步驟3)—9)重做滿負荷磨煤機RUNBACK功能試驗。表8磨煤機滿負荷RUNBACK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RUNBACK設備13磨煤機投運情況2RUNBACK目標14油槍投運情況3RUNBACK速率%/min15爐膛壓力變化范圍Pa4試驗日期年月日16左側煙氣氧量%O25RUNBACK觸發(fā)時間時分17右側煙氣氧量%O26負荷穩(wěn)定時間時分18中間點溫度變化范圍℃7燃煤流量t/h19除氧器水位變化范圍mm8燃油流量t/h20A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9鍋爐主控變化范圍t/h21B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10負荷變化范圍MW22A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11主汽流量變化范圍t/h23B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12主汽壓力變化范圍MPa24送風機/引風機滿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檢查確認送風機/引風機的RUNBACK目標負荷值及RUNBACK速率為300MW/min。聯(lián)系中調,將機組負荷維持在600MW左右10--20分鐘。并保證滿足下列條件: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空氣預熱器和給水泵均有兩臺運行;5臺磨煤機運行;RUNBACK許可條件滿足。將機組的控制方式投入到機爐協(xié)調自動。通知中調,準備作送風機/引風機RUNBACK功能試驗。由運行人員在操作員站上手動跳閘任意一臺送風機或引風機。這時,同側送、引風機會聯(lián)鎖跳閘,CCS系統(tǒng)會發(fā)出“送風機RUNBACK”信號和“引風機RUNBACK”信號,并發(fā)生3.1、3.2、3.3節(jié)描述的RUNBACK過程。各調節(jié)回路應能將各自的被調量穩(wěn)定在機組跳閘的極限范圍內,不發(fā)生停機、停爐現(xiàn)象。否則RUNBACK失敗。如送/引風機RUNBACK成功,則:維持機組工況10--20分鐘,使各調節(jié)變量達到新的穩(wěn)態(tài)值;填寫表9,并打印已定義的各調節(jié)變量的RUNBACK過渡過程曲線;重新啟動已跳閘的送/引風機,并恢復機組負荷至600MW左右。如送/引風機RUNBACK失敗,則:由運行人員根據(jù)機組的實際情況作啟機或停機處理;熱控人員找出RUNBACK失敗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按步驟3)—8)重做滿負荷送/引風機RUNBACK功能試驗。表9送/引風機滿負荷RUNBACK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RUNBACK設備15磨煤機投運情況2RUNBACK目標16油槍投運情況3RUNBACK速率%/min17爐膛壓力變化范圍Pa4試驗日期年月日18中間點溫度變化范圍℃5RUNBACK觸發(fā)時間時分19A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6負荷穩(wěn)定時間時分20B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7燃煤流量t/h21A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8燃油流量t/h22B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9鍋爐主控變化范圍t/h23工作送風機最大電流A10負荷變化范圍MW24工作引風機最大電流A11主汽流量變化范圍t/h25總風量變化范圍km3/h12主汽壓力變化范圍MPa13左側煙氣氧量%O214右側煙氣氧量%O2給水泵中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檢查確認給水泵的RUNBACK目標負荷值及RUNBACK速率值。必要時進行操作調整,保證兩臺汽動給水泵帶負荷。啟動電動給水泵,并手動調整電泵轉速至3100r/min備用。熱工將過熱汽溫和再熱汽溫高、低鍋爐MFT保護定值放寬10℃運行人員解除電動給水泵聯(lián)鎖。熱工將電動給水泵運行信號模擬為“停止”狀態(tài)。聯(lián)系中調,將機組負荷維持在480MW左右10--20分鐘。并保證滿足下列條件: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空氣預熱器和給水泵均有兩臺運行;5臺磨煤機運行;RUNBACK許可條件滿足。將機組的控制方式投入到機爐協(xié)調自動。通知中調,準備作給水泵RUNBACK功能試驗。由運行人員在操作員站上手動跳閘任意一臺汽動給水泵。這時,CCS系統(tǒng)會發(fā)出“給水泵RUNBACK”信號,并發(fā)生3.1、3.2、3.3節(jié)描述的RUNBACK過程。運行人員密切監(jiān)視鍋爐螺旋管各點溫度、主汽溫度和再熱器出口溫度,如各點溫度達到鍋爐MFT定值,則運行人員手動增加電動給水泵轉速向鍋爐加水,使各點溫度控制在MFT極限以下。各調節(jié)回路應能將各自的被調量穩(wěn)定在機組跳閘的極限范圍內,不發(fā)生停機、停爐現(xiàn)象。否則RUNBACK失敗。如給水泵RUNBACK成功,則:維持機組工況10--20分鐘,使各調節(jié)變量達到新的穩(wěn)態(tài)值;填寫表10,并打印已定義的各調節(jié)變量的RUNBACK過渡過程曲線;重新啟動已跳閘的給水泵,并恢復機組負荷至480MW左右;恢復電動給水泵運行狀態(tài)信號;熱工恢復過熱汽溫和再熱汽溫高、低鍋爐MFT保護定值。如給水泵RUNBACK失敗,則:運行人員馬上用電動給水泵向鍋爐上水,以恢復給水流量;熱控人員找出RUNBACK失敗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按步驟3)—14)重做中負荷給水泵RUNBACK功能試驗。表10給水泵中負荷RUNBACK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RUNBACK設備13磨煤機投運情況2RUNBACK目標14油槍投運情況3RUNBACK速率%/min15爐膛壓力變化范圍Pa4試驗日期年月日16左側煙氣氧量%O25RUNBACK觸發(fā)時間時分17右側煙氣氧量%O26負荷穩(wěn)定時間時分18中間點溫度變化范圍mm7燃煤流量t/h19A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8燃油流量t/h20B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9鍋爐主控變化范圍t/h21A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10負荷變化范圍MW22B側再熱汽溫變化范圍℃11主汽流量變化范圍t/h23工作給水泵轉速范圍r/min12主汽壓力變化范圍MPa24給水流量變化范圍t/h給水泵滿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檢查確認給水泵的RUNBACK目標負荷值及RUNBACK速率值。必要時進行操作調整,保證兩臺汽動給水泵帶負荷。啟動電動給水泵,并手動調整電泵轉速至3100r/min備用。運行人員解除電動給水泵聯(lián)鎖。熱工將過熱汽溫和再熱汽溫高、低鍋爐MFT保護定值放寬10℃熱工將電動給水泵最大出力能力設置為0。聯(lián)系中調,將機組負荷維持在600MW左右10--20分鐘。并保證滿足下列條件: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和給水泵均有兩臺運行;5臺磨煤機運行;RUNBACK許可條件滿足。將機組的控制方式投入到機爐協(xié)調自動。通知中調,準備作給水泵RUNBACK功能試驗。由運行人員在操作員站上手動跳閘任意一臺給水泵。這時,CCS系統(tǒng)會發(fā)出“給水泵RUNBACK”信號,并發(fā)生3.1、3.2、3.3節(jié)描述的RUNBACK過程。運行人員密切監(jiān)視鍋爐螺旋管各點溫度、主汽溫度和再熱器出口溫度,如各點溫度達到鍋爐MFT定值,則運行人員手動增加電動給水泵轉速向鍋爐加水,使各點溫度控制在MFT極限以下。各調節(jié)回路應能將各自的被調量穩(wěn)定在機組跳閘的極限范圍內,不發(fā)生停機、停爐現(xiàn)象。否則RUNBACK失敗。如給水泵RUNBACK成功,則:維持機組工況10--20分鐘,使各調節(jié)變量達到新的穩(wěn)態(tài)值;填寫表11,并打印已定義的各調節(jié)變量的RUNBACK過渡過程曲線;恢復電動給水泵的最大出力能力為180MW;重新啟動已跳閘的給水泵,并恢復機組負荷至600MW左右。熱工恢復過熱汽溫和再熱汽溫高、低鍋爐MFT保護定值。如給水泵RUNBACK失敗,則:運行人員馬上用電動給水泵向鍋爐上水,以恢復給水流量;熱控人員找出RUNBACK失敗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按步驟3)—13)重做滿負荷給水泵RUNBACK功能試驗。表11給水泵滿負荷RUNBACK試驗(電泵不聯(lián)啟)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RUNBACK設備13磨煤機投運情況2RUNBACK目標14油槍投運情況3RUNBACK速率%/min15爐膛壓力變化范圍Pa4試驗日期年月日16左側煙氣氧量%O25RUNBACK觸發(fā)時間時分17右側煙氣氧量%O26負荷穩(wěn)定時間時分18A側過熱器出口汽溫變化范圍℃7燃煤流量t/h19B側過熱器出口汽溫變化范圍℃8燃油流量t/h20A再熱汽溫變化范圍℃9鍋爐主控變化范圍t/h21B再熱汽溫變化范圍℃10負荷變化范圍MW22工作給水泵轉速范圍r/min11主汽流量變化范圍t/h23給水流量變化范圍t/h12主汽壓力變化范圍MPa24中間點溫度變化范圍℃一次風機中負荷RUNBACK功能試驗檢查確認一次風機的RUNBACK目標負荷,RUNBACK速率為600MW/min。聯(lián)系中調,將機組負荷維持在480MW左右10--20分鐘。并保證滿足下列條件: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和給水泵均有兩臺運行;5臺磨煤機運行;RUNBACK許可條件滿足。將機組的控制方式投入到機爐協(xié)調自動。熱控人員確認將一次風壓力低跳磨保護延時設置為30秒。通知中調,準備作一次風機RUNBACK功能試驗。由運行人員在操作員站上手動跳閘任意一臺一次風機。這時,CCS系統(tǒng)會發(fā)出“一次風機RUNBACK”信號,并發(fā)生3.1、3.2、3.3節(jié)描述的RUNBACK過程。各調節(jié)回路應能將各自的被調量穩(wěn)定在機組跳閘的極限范圍內,不發(fā)生停機、停爐現(xiàn)象。否則RUNBACK失敗。如一次風機RUNBACK成功,則:維持機組工況10--20分鐘,使各調節(jié)變量達到新的穩(wěn)態(tài)值;填寫表12,并打印已定義的各調節(jié)變量的RUNBACK過渡過程曲線;重新啟動已跳閘的一次風機,并恢復機組負荷至480MW左右。如一次風機RUNBACK失敗,則:由運行人員根據(jù)機組的實際情況作啟機或停機處理;熱控人員找出RUNBACK失敗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一次風機試驗結束后,熱控人員根據(jù)一次風壓力低跳磨保護。表12一次風機中負荷RUNBACK試驗參數(shù)記錄表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序項目名稱數(shù)值單位1RUNBACK設備13磨煤機投運情況2RUNBACK目標14油槍投運情況3RUNBACK速率%/min15爐膛壓力變化范圍Pa4試驗日期年月日16左側煙氣氧量%O25RUNBACK觸發(fā)時間時分17右側煙氣氧量%O26負荷穩(wěn)定時間時分18中間點溫度變化范圍℃7燃煤流量t/h19A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8燃油流量t/h20B側二級過熱汽溫變化范圍℃9鍋爐主控變化范圍t/h21A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產品加工承攬合同經典版(三篇)
- 2025年二年級下學期班主任個人總結(2篇)
- 2025年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的合作協(xié)議(三篇)
- 2025年臨時雇傭合同標準范文(2篇)
- 攝影棚專業(yè)裝修合同模板
- 污水調節(jié)液堿運輸服務合同
- 保險代理居間協(xié)議簡本
- 污水處理廠裝修協(xié)議
- 健身房預制塊配送協(xié)議
- 汽車制造廢粉運輸合同
- 護理人員的職業(yè)安全防護
- 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城關區(qū)多校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中英語試題
- 胸外科講課全套
- 2023年海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公安法制培訓
- 電力工程施工售后保障方案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完整版)
-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閱讀任務單及答案
- 新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應用教案 (一)
- 期末 (試題)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廣州)英語四年級上冊
-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