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詳解_第1頁
20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詳解_第2頁
20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詳解_第3頁
20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詳解_第4頁
20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間、評價2、清朝設臺灣府的時間、隸屬省及設置臺灣府的意義3、抗擊沙俄的戰(zhàn)役、皇帝。4、《尼布楚條約》簽訂的時間、性質(zhì)、意義。5、為什么說臺灣自古是中國的領土?6、明清對外關系的史實

結合所學過的史實說明: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1、三國時期,吳國的船隊曾到達夷州(即臺灣),加強了臺灣同內(nèi)地的聯(lián)系。2、元朝時,加強對琉球(臺灣)的管轄。3、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鄭和下西洋

2、戚繼光抗倭3、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4、荷蘭占據(jù)臺灣

1、鄭成功收復臺灣

清政府設臺灣府

2、康熙抗擊沙俄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

明清對外關系的史實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雅克薩之戰(zhàn)簽訂《尼布楚條約》鄭成功收復臺灣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外患西藏

看誰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強對西藏管轄的措施?比一比:A、順治帝賜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B、康熙賜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建立冊封制度清朝加強對西藏的管理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需經(jīng)過中心政府的冊封。胡錦濤主席接受第十一世班禪拜見A、順治帝賜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B、康熙賜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建立冊封制度設置駐藏大臣:1727年(雍正帝),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清朝加強對西藏的管理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此后,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需經(jīng)過中心政府的冊封。西藏新疆

看誰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強對新疆管轄的措施?比一比:A、平定大小和卓叛亂B、設置伊犁將軍設置哨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qū)的管轄。平定叛亂設置機構清朝加強對新疆的管理妥當安置回來祖國的土爾扈特部——蒙古族的一支安置乾隆皇帝蒙古族的一支——土爾扈特人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接待渥巴錫想象空間想象一下回來途中他們會遇到哪些艱難險阻?土爾扈特回來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渥巴錫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清朝中央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冊封達賴冊封班禪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置伊犁將軍(乾隆)抗擊沙俄侵略簽《尼布楚條約》(康熙)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設置臺灣府(康熙)土爾扈特回來祖國(乾?。┪鞑麃喓邶埥员钡耐馀d安嶺和庫頁島太平洋臺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海諸島接臨至包跨達巴爾喀什湖至蔥嶺清動手設計清朝疆域簡易圖喜馬拉雅山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迎接土爾扈特部回來祖國——賜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賜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三件:統(tǒng)一臺灣;設臺灣府;抗擊沙俄(雅克薩之戰(zhàn)、簽《尼布楚條約》)——1727年設駐藏大臣清朝歷代皇帝為維護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作出了哪些貢獻?西藏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文成、金城公主入藏元政府設置什么機構管理西藏?回顧歷史宣政院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qū)西漢時期全圖長安西域都護府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是新疆地區(qū)正式歸屬中心的起先?;仡櫄v史新疆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唐唐高祖公元618年即帝位,漸次削平隋末以來割據(jù)群雄,至太宗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完成統(tǒng)一。至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滅高麗后,唐版圖臻于極盛。吐蕃興起于七世紀初,據(jù)青藏高原一帶,連年與唐爭衡。唐之西南為濮子、金齒等部。東北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為靺鞨、室韋諸部唐朝前期疆域圖北庭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東到大海東北到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西到咸海南到南海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加強對西藏的管轄順治冊封達賴康熙冊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