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潛意識角度談自我情緒的_第1頁
從潛意識角度談自我情緒的_第2頁
從潛意識角度談自我情緒的_第3頁
從潛意識角度談自我情緒的_第4頁
從潛意識角度談自我情緒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潛意識角度談自我情緒的

覺察與管理

南臺科技大學張治遙博士幼保系副教授、諮商輔導組組長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99-11-08版

內在心理動力任何行為都有動機(原因)意識狀態(tài)所能掌握的不過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絕大部分心靈活動是在潛意識中進行人的行為(動機)多半受潛意識動機的支配,個人並不知道愛及關係的渴求是主導人的主要行為動力人格及情緒模式是自幼形成,早期人際經驗有決定性影響潛意識潛藏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依附關係的矛盾衝突與情緒經驗過去(潛意識)對現(xiàn)在的影響1探討了解過去的二個目的,一是渲洩情緒的效果。二是了解過去對現(xiàn)在的影響,因為過去仍不斷的干擾現(xiàn)在,使無法真實的接觸此時此地此即移情,移情無所不在。早期經驗/潛意識的影響力及支配性被壓抑到潛意識的情緒並未消失不見,情緒能量有表達及完成的需求,它只是跑到另一個意識層面,伺機蠢動,干擾意識層面的運作。我們的現(xiàn)實知覺及反應受/1.現(xiàn)實面/2.情移面的影響。早期創(chuàng)傷越大,扭曲越大。例如家暴或外遇造成對男性的不信任。現(xiàn)場50位學生,就有50個主觀真實,人依據(jù)自己主觀的真實在反應。

依附關係與情緒穩(wěn)定性

孩子與父母的互動關係型塑一個人的性格模式及情緒穩(wěn)定性Bowlby依附理論客體關係學者認為愛及關係的渴求是主導人的行為動力。Bowlby依附理論:嬰幼兒有和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尤其是母親)建立強烈情感聯(lián)結的需求,嬰幼兒的情緒起伏多半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有很大的關係。嬰兒幼會透過不同的依附行為,如哭、叫、跟隨、擁抱來親近主要照顧者,藉以得到保護而成長。依附情感聯(lián)結具有永久性依附是指嬰幼兒與父母之間所建立的情感聯(lián)結,此情感聯(lián)結具有永久性,而且依附對象是重要、獨特、不可取代的。雖然逐漸長大之後,此情感聯(lián)結關係可能變弱,或由其他的人取代(如密親伴侶),但早期所建立的依附關係不容易拋棄,通常會一直持續(xù)。因此,與嬰幼兒階段互動頻繁的照顧者,往往成為主要的依附對象,與嬰兒的關係與影響最為深遠。

兒童行為主要動機生命早期最重要行為動機是建立與維持和父母(主要照顧者)的安全依附關係和聯(lián)結孩子為了討好和迎合父母的期望和要求,會發(fā)展出一套人際模式和特質,即孩子所發(fā)展來的人格和行為特質是為了適應父母,是為了在家庭中生存所發(fā)展出來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anxiety:當個人與父母的情感聯(lián)結感覺到受威脅、破壞,或與父母分開時,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

,生命早期最大的焦慮和害怕生命早期最大的焦慮和擔心害怕是被父母貶損、拒絕、遺棄,即安全依附關係受到威脅當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關係遭到威脅和衝突的時候,將面臨極大的壓力和焦慮,我們會發(fā)展出人際因應策略或防衛(wèi)機轉來因應。孩子常用的防衛(wèi)機轉為壓抑、分裂、合理化,以保護自己,免於焦慮。這些防衛(wèi)機轉多在潛意識中進行,個人難以覺察。潛意識裡充滿了個人與主要客體之間的矛盾衝突與愛恨情仇。四歲加州女童溺水的故事

投射性認同投射性認同/自我預言應驗:我們所涉入、建立的人際關係中,會發(fā)現(xiàn)別人經常是類似父母對待我的方式與我互動,亦即我與別人的關係型態(tài)經常是重複早期與父母的關係型態(tài)這經常是涉及我對人際關係的型態(tài)有一個預期,並且誘發(fā)塑造別人表現(xiàn)出我預期的方式。

艾瑞克遜Erikson心理社會期期別年齡心理危機(發(fā)展關鍵)11歲對人信賴-對人不信賴(trustvs.misstruest)22~3歲活潑自動-羞愧懷疑(autonomyvs.shameanddoubt)33~6歲自動自發(fā)-退縮內疚(initiativevs.guilt)46~青春期勤奮進?。再H自卑(industryvs.inferiority5青年期自我統(tǒng)合-角色混亂(identityvs.confusion6成年期友愛親密-孤獨疏離(intimacyvs.isolation)7中年期精力充沛-頹廢遲帶(generativityvs.stagnation)8老年期完美無憾-悲觀絕望(integrityvs.despair)心理安全需求優(yōu)先生命早期的發(fā)展任務:信任安全,後續(xù)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皆以早期的發(fā)展任務為基礎,先前發(fā)展階段不佳,將影響後續(xù)發(fā)展安全感是孩子最深最重要的需求,在安全感確?;蚯疤嶂拢⒆硬泡^有可能關心其他的事情,無法安心發(fā)展其他的領域。教導孩子處理衝突及負面的情緒至為重要,關健在於安全依附關係建立,只要提供給孩子關愛照顧的環(huán)境,孩子遭遇的挫折是小事一件(Bowlby,1979,p.13)孩子的情緒發(fā)展若父母有足夠能力滿足孩子依附需求,便會形成安全依附。這樣的孩子會逐漸內化父母的滋養(yǎng)能力,內在有安全保壘,能自行滋養(yǎng)自己,如何海綿一樣能吸納挫折安全信任感足夠的孩子,對人際知覺傾向正向解讀,情緒較穩(wěn)定。情緒按紐(地雷)-1情緒按紐(psychologicalbutton)成長過程中都會受到一些傷害,或經歷一些很不愉快的經驗,這些傷害或不愉快經驗形成心理上特別脆弱和敏感的地方,稱之為『情緒按紐』,

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碰到類似情境,也就是碰觸到『情緒按紐』,潛藏在內心未完成未解決的情緒會被引發(fā)出來,很容易傷到別人也傷到自己。

情緒智力

EQEQ:瞭解及管理情緒的能力。EQ實驗:

四歲孩子進入實驗室,桌上擺好吃的蜜餞,告訴孩子,他現(xiàn)要出去辦事,可以把桌上蜜餞吃了,

但若等他回來再吃的人,可以多拿一個兩組學生在SAT(相當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分數(shù)相差高達210分(分佈200─800)。等待組:適應較佳,較受歡迎,勇敢自信青少年不耐等待組:孤單、沮喪、固執(zhí)、壓力下易逃避測試的能力:自我克制能力,需求滿足的延宕能力,趨避衝突的調適能力

情緒按紐(地雷)-2身高的情緒按紐體重的情緒按紐不被尊重的情緒按紐嚴肅面孔的情緒按紐大聲兇的情緒按紐強勢女性的情緒按紐被冤枉、誤解的情緒按紐情緒按紐(地雷)-3被勉強被強迫的情緒按紐被比較、不如人的情緒按紐孺弱無用的情緒按紐分離的情緒按紐被背叛的情緒按紐情緒按紐(地雷)-4佔他便宜、不公平的情緒按紐

ex:cl

排行老二,從小是安靜的乖乖牌,被霸道的哥哥佔去不好處,心理按鈕是恨別人不公平,佔他便宜,偏偏他的太太從小是掌上明珠,家人讓她三分,凡事要cl讓她,不時觸動其心理按鈕。

先生:theneedtobefair

太太:theneedtobespecial

情緒按紐(地雷)-5被遺棄的情緒按紐ex妻子在劇烈衝突中想離開現(xiàn)場,卻被先生猛力按在牆角,不許離開,直到雙手青腫昏倒。

先生從小父經常毆打母,母受不了欲離家,六歲的他哭喊著不要離開,被父抓回。ex

夫妻吵架,先生欲奪門而出,妻子卻緊追不捨,以身子擋在車前要跟先拼到底。

妻12歲時父外遇,一天大吵後母離家出門再也沒有回來。配偶在衝突情境中觸動其受傷、被拋棄的情緒按鈕,引發(fā)了深藏心中原始、難以控制的情緒。亦即小時未予處理的受傷情緒,移情到現(xiàn)在的衝突情境中加以引爆。

情緒按紐(地雷)-6情緒按紐:未覺察自動化反應,內在有強烈未完成的情緒。情緒按紐是比較通俗的說法,在精神分析稱移情反應(transference),即我們對當下的情緒反應受到過去情緒經驗的影響,以致扭曲現(xiàn)實或表現(xiàn)過度激烈的不當反應。正向的移情反應:從一個案例談起大二女學生在辦公室哭泣受安慰處理情緒的要領接納情緒表達情緒有人支持陪伴情緒處理的困境不認識自己的情緒不接納自己的情緒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常見的處理情緒的方式壓抑情緒否定情緒忽略情緒攻擊責備:此往往也是壓抑情緒的反動

日本企業(yè)設立拳擊沙包供發(fā)洩

美國某一大學校園某處提供廢車供投擲洩憤

培養(yǎng)健康的舒發(fā)情緒(壓力)的方法要領:平時涓涓滴滴的來渲洩,情緒水庫才不致潰湜。愈想壓抑情緒愈容易失控。培養(yǎng)人際支持系統(tǒng):教會、你可以找誰談建立情緒穩(wěn)定帶:培養(yǎng)休閒興趣嗜好宗教信仰:禱告音樂適度的運動察覺壓力的來源+減低壓力源

緊急的情緒處置深呼吸離開現(xiàn)場:ex生氣時將要動手打孩子前浴室冷水沖臉,照鏡子看自己可怕的怒容創(chuàng)傷後壓力疾患PTSDDSM-Ⅳ診斷標準反覆帶著痛苦讓回憶闖入心頭,包含影像、思想、或知覺等方式。反覆帶著痛苦夢見此事件。暴露於類似創(chuàng)傷事件情境時,強烈心理痛苦。努力逃避與創(chuàng)傷有關的思想、感受、或談話。難入睡或難保持睡著。情緒不穩(wěn)或爆發(fā)憤怒難保持專注。過份警覺。過度的驚嚇反應認知轉換我們不是被事件本身引起情緒困擾,而是被我們對事件的解釋所困擾我們通常被慣性所限制蒙蔽,但問題可以有多面意義、多重角度。換個角度思考、開啟另一扇窗、打破自己既有的慣性與框架、提醒自己忽略的部分。

從社會建構論的角度,無所謂客觀的真實或事實,均賴個人主觀的知覺選擇和組織來建構其世界。面對陽光則陰影落在身後,背對陽光則陰影落在前頭、積極的人在問題困難中看到機會勇敢面對,消極的人在機會中看到問題困難而退縮逃避對無力改變之事放手對無力改變之事學會放手

ex:喪親失落、分手、聯(lián)考放榜

欲放手先學習接納,不斷述說表達可以釋放情緒的黏著固著。

否則不斷用力著力期待,卻不斷希望落空陷入失望挫折傷害對可以改變之事學習積極面對,不逃避面對問題態(tài)度是關鍵問題本身不是問題,面對問題態(tài)度是關鍵

例如:

虛心開放vs

封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