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史精講:第六講、古代文化略說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化史精講:第六講、古代文化略說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化史精講:第六講、古代文化略說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化史精講:第六講、古代文化略說_第4頁
中國古代文化史精講:第六講、古代文化略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講古代宗教文化略說一、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根本特質是對人的終極關懷

從詞源看

從歷史看

二、中國宗教文化的特點多宗教,無國教牢固的祖先崇拜習俗王權始終高于神權民眾務實的信仰習慣三、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國的傳播(一)、佛教1、佛教的派別大乘(Mahayana)與小乘(Hinayana)“乘”,梵文yana的意譯,指運載工具,比喻佛法濟渡眾生,象舟,車能載人由此達彼一樣。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qū)別:小乘——只能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大乘——眾生皆可成佛小乘——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大乘——以普渡眾生為目標2、佛教的傳播小乘南亞、東南亞(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大乘帕米爾高原中國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3、中國佛教三大系漢地佛教藏地佛教云南地區(qū)上座部佛教4、漢地佛教的宗派天臺宗(天臺國清寺是其發(fā)源地)曹洞宗(日本曹洞宗祖庭寧波天童寺)三論宗(祖庭西安草堂寺)法相宗(祖庭西安大慈恩寺)律宗(祖庭在西安凈業(yè)寺)華嚴宗(祖庭在西安至相寺)禪宗(祖庭河南少林寺,以達摩為初祖)凈土宗(祖庭江西廬山東林寺)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共13個宗派5、中國民間的佛教信仰為求現(xiàn)世利益而供觀音菩薩為求死后安樂而供地藏菩薩為了消災祈福而念藥師彌陀。(二)、基督教1、基督教派的分類基督教是主張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宗教總名。東部正教(即東正教或希臘正教)曾以君士坦丁堡的牧首為其名譽上的教主。圣索非亞教堂是其中心教堂。羅馬公教(即天主教或加特力教)以羅馬梵蒂岡為中心,最高領導人為羅馬教皇,圣彼得大教堂是其中心教堂。新教包括路德教派(德)、加爾文教派(法)、圣公會派(英美),新教開始時以德、法、英、美為中心。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圣索非亞大教堂位于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基督教產生于1世紀的巴勒斯坦一帶。創(chuàng)始人耶穌基督君士坦丁大帝公元4世紀初發(fā)布米蘭赦令,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基督的希臘語Χριστοs2、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唐朝的景教——聶斯脫里派明朝萬歷年間——羅馬公教(天主教)清朝雍正年間——東正教19世紀初——新教(基督教)寧波是新教在浙江傳教的重要據點

最早到達寧波的一名宣教士是信義會教士德國人郭實臘(CharlesGutzlaff)。

(三)、伊斯蘭教1、伊斯蘭教的產生與文化伊斯蘭是阿拉伯文Islām的音譯,意為順從,即順從真主安拉的旨意。先知穆罕默德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他自己則是安拉的最后一位使者,傳布伊斯蘭教?!肮盘m”一詞是阿拉伯文Qurān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2、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路上絲綢之路:經敦煌傳入海上絲綢之路:從廣州、泉州等地傳入傳播特點:內向型唐代特定民族血緣——家族紐帶四、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情況1、道教的興起與衰落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xiàn))——南北朝時期(葛洪、寇謙之、陸修靜、陶洪景等人的改革)——五代——唐宋時期(進一步發(fā)展)——元代(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兩大流派)——明代(走向衰落)——清代(更加衰落)2、道教產生的思想淵源(1)古代巫術鬼神思想(2)神仙傳說和方術活動(3)荊楚文化中的道家哲學(4)漢代經學思想3、道教的派別初始時期

太平道五斗米道張角東漢靈帝《太平經》大賢良師張陵東漢順帝《老子五千文》張?zhí)鞄熖鞄煹?/p>

后期全真道正一道金初王中孚——王嚞七徒(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元代中后期張與材“正一教主”符箓派兩派區(qū)別:全真道:出家道士,蓄發(fā)、須,頭頂挽髻,素食,重修行。正一道:在家道士,一般不蓄發(fā),重符箓,主要從事齋醮活動單元思考題:魯迅曾說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