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歷程讀后感5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1.gif)
![美的歷程讀后感5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2.gif)
![美的歷程讀后感5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3.gif)
![美的歷程讀后感5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4.gif)
![美的歷程讀后感5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041c1fd2594c3e20789e9fae13694f68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美的歷程讀后感5篇讀后感指閱讀完一本書后把內心的思考通過文字書寫出來的應用文體,閱讀對我們的好處不言而喻,讀后感也是常見的一種文體,職場我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美的歷程讀后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美的歷程讀后感篇1
第一次接觸到《美的歷程》這本著作應該追溯到大一下半學期的自然設計課上。由許多民間藝術的片段中逐步引申到華夏5千年的藝術的承接和脈絡,讓人不覺感嘆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本書比較宏觀簡略的介紹了從遙遠的記不清歲月的時代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所熟知的社會中藝術的演變和意義。雖然宏觀簡略,但又不乏精辟和獨到。從我最概況的意識中我僅把這一脈絡初步分為三分,分別為圖騰,精神和詩詞文賦。從這三個大的抽象事物中細分為本書中原有的具象事物,即為遠古時期的圖騰。形式歌舞,青銅,先秦對的理性精神,楚漢的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榮,盛唐之音,唐文化,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藝思潮這些。本書李澤厚就以這個脈絡介紹了藝術之美。
曾經,對于民間藝術中的剪紙很感興趣,從剪紙的內容來看,有許多以蛇,雞,魚等動物為載體,這種形式藝術盡然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在交叉重疊了各種階段的原始社會中,激烈戰(zhàn)爭和安定平和交錯不斷,其巫術禮儀,原始圖騰和其他符號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變化。根據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和狀態(tài),人類自身的生產和擴大在生產,繁衍子嗣的期望似乎就寄予在這些有很強的繁殖力的動物身上。雖然僅是一些根據的猜測。
對于青銅器上的紋飾,我也有著極大的興趣去了解。隨著階級的產生和等級制度的確立,青銅紋飾也隨之變化。從原始的質樸天真到隨后的為了統(tǒng)治維護地位的權利的凌厲,這些轉變和衍化都是付諸與地位權利和力量。
以兇猛的怪獸或動物為代表,象征著神秘,恐怖,突出恐懼,殘酷,兇殘,這是和當時混亂暴力的戰(zhàn)爭時代有關,在這些怪異形象為象征符號,指向了某種似乎超出了時間的權威神力的觀念。他們的美并不在于裝飾風味,更注重的是內在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性,配上沉著,堅實,穩(wěn)定的器物造型,成功的反映了那個時代所要傾訴的精神。
整本書其實一直都是用歷史的文明與實踐相結合來敘述藝術的歷程,試求社會對文藝的影響的規(guī)律,尋求社會根源。
在中國的造型藝術來說,線的因素體現(xiàn)著中國民族的審美特征。不論是書法,水墨,還是建筑,線的藝術都恰好與情感有關。在書法中每一筆都彰顯著那個時代中國獨有的骨風精神,建筑亦是如此,方形,長方形的土木建筑與國外尖。高。直的那種聳立截然相反。簡單樸素的單體構成了復雜嚴謹的群體,權利永遠有個載體存在,像是飛檐,牌坊,祠堂,宮殿等。但始終,在中國,浪漫主義永遠也脫離不了古典理性的范疇。
在文學上,從先秦的理性精神到楚漢的浪漫主義到魏晉風度到盛唐之音,中唐文藝,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思想,都在展現(xiàn)著社會問題的根源。
在《離騷》中,屈原用最浪漫炙熱的神話故事,展現(xiàn)的確是理性的覺醒。與楚辭相對應的是漢賦,用極力夸張的修辭手法描述奢華的生活,力圖展示融化在琳瑯滿目的對象化的世界。
在淵源流長的文學中,我尤其喜愛魏晉時期文學作品所要表達的精神世界。魏晉不僅是一個新世紀的開端,更是哲學重新審視解放的,收獲空前的時期。思辨哲學得到了深度和廣度的認可。本書是以王弼為例,代表魏晉玄學,不但超出了繁瑣迷信的儒漢,而且勝過清晰和機械的王充,重新尋找和建立理論思維的解放歷程。這種覺醒,通過深發(fā)感嘆突出生命促短,人生無常的悲傷,對生存和死亡的感慨,像是曹氏父子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呈現(xiàn)的是這個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心理。
可恰恰相反的是反映的是表面沉淪悲觀的相反面,用生離死別突出生命的美好和對生命的留戀。表面看似無恥地貪圖響了,腐敗,墮落,其實實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深刻的表現(xiàn)了對人生,生活的極力追求,活在當下,及時享樂就成了普遍情緒。這種思想對我也是感觸較深。是真正能夠得到可以屬于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物質需求僅是為了填滿精神需求。這種精神實際是抱著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來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和哲學。
盛唐之音表達的更是一種極樂思想,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象,自由和快樂,滲透在盛唐文藝中。即使是享樂,頹廢,憂郁,悲傷,也仍然閃爍著青春,自由,和歡樂。這就是盛唐藝術。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做到承上啟下作用的中唐,其實才是真正展開文藝的燦爛圖景。他展現(xiàn)的雖不如盛唐的雄豪剛健,光芒耀眼,卻是更為五顏六色,多姿多彩。
宋元明清的詩詞歌賦,繪畫雕刻,雜曲小說,同樣也是附和著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宋元的山水意境,“有我之意”和“無我之意”,展示了那個時代人們所追求的精神世界。而明清時期的文藝,宋明畫本,擬話本和戲曲,版畫是明代中葉以來文藝的真正基礎。在明末發(fā)展到極致后,遭到了本不應有的挫折,上層浪漫主義則一變?yōu)楦袀奈膶W。代表作為《桃花扇》《長生殿》和《聊齋志異》。
正如序幕所說,從遠古圖騰的那個時代起,時代精神火花在這里凝凍,積淀下來,一唱三嘆,流連忘返。我們感受著,這樣一個匆匆流過的美的歷程。
美的歷程讀后感篇2
??
初次了解美學這門學科,一般會感性地認為這是一門關于美的學問,什么是美,怎樣欣賞美。在閱讀美學的相關經典著作之后,對美學會有一個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比如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這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重要美學著作,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作為讀者自然很好奇,這究竟是本怎樣的小書,在當時影響了那么多的年輕人。
由于一開始就對本書存在閱讀的“期待視野”,希望從書中了解對美學獨特的見解,而《美的歷程》讓人印象最深的,可能也是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介紹“美的歷程”時的連貫性、簡潔性。
雖然本書也像其他著作一樣分了章節(jié),按歷史發(fā)展的時間順序,介紹從遠古圖騰時代的藝術萌芽到明清文藝思潮的興起的各時代藝術特征及美學思想?!澳侨嗣婧~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斕的青銅器,那琳瑯滿目的漢代工藝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筆走龍蛇的晉唐書法,那道不盡說不完的宋元山水畫,還有那些著名的詩人作家們屈原、陶潛、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畫像,它們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觸到的這個文明古國的心靈歷史么?”時代精神的火花在這里凝凍、積淀下來,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我們在這里所要匆匆邁步走過的,便是這樣一個美的歷程。在開篇就以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美學意象吸引著讀者。
二
在本書中,以細密的考察論述了繪畫、雕塑、建筑、文學、書法等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與演變,并在充足的個例分析之下以凝練的語言指出了各個重要對代的藝術精神,“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xiàn)了精神、思辨,唐詩宋詞、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則是世俗人情”。
但卻沒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劃分出來,反而讓人感覺本書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間的隔膜的跡象。讀者在歷史教科書上面讀到的一直都是清晰的朝代界限,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在很長一段時間讓普通讀者曾經認為唐詩就是唐代才出現(xiàn)輝煌的,卻不知道詩歌從內容的廣度到形式的完美都經歷了前代的積累;誤以為宋詞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卻不知道唐朝也有不一樣的“唐詞”風格,清代的詞卻是在內容形式上臻于完美了。
的這種做法使得每個時代不同的藝術特征之間的銜接十分自然,而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到兩個相鄰或間隔的時代之間的歷史聯(lián)系。正如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里所說,“延綿不斷”是中國古代歷史發(fā)展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放之于中國美學史的發(fā)展里自然是合理的。李澤厚先生正是自覺地注意到了這一特點,才使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夠感覺到中國古代“美的歷程”并不像西方藝術發(fā)展一樣斷斷續(xù)續(xù),而是渾然一體的。我們從此可看出李澤厚先生在連貫性、簡潔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三
書中對于青銅饕餮的美的欣賞印象深刻。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這些形象如何具有裝飾風味,而在于這些怪異形象的雄健線條、深沉凸出的鑄造刻飾,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還不能用概念語言來表達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觀念和理想,配上了沉著、堅實、穩(wěn)定的器物造型,極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那進入文明時代所必需的血與火的野蠻年代。因此李澤厚說,這些饕餮盡管極力夸張猙獰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著某種稚氣甚至嫵媚的東西,有一種原始的、天真的、拙樸的美。
至于后世的獰厲作品之所以缺乏美感,是因為青銅時期所有人都非常信奉巫師的話――包括國王和巫師自己,所以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饕餮,飽含的思想情感;而后期那些造型,里許多人也許本身就是無神論者或懷疑論者,他們的作品即使非??鋸垺⒖謶?,也缺少了因真情而帶來的美。
創(chuàng)造和欣賞美都是需要真情實感的參與?!耙淮幸淮膶W”,審美藝術的創(chuàng)造就同文學一樣,“一代也有一代之審美”,讀者應該抱著一種真誠了解和同情的態(tài)度去欣賞各種不一樣的美,不應該以當代的標準去苛求前人,每一個時代獨特的美都能夠被了解被欣賞,這才是時代文明進步和藝術精神的體現(xiàn)。
閱讀美學經典著作,需要讀者自身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積累,對美學相關基本概念要有清晰的認識,對中國古代的文學、雕塑、音樂、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最好是之前對其它的美學大家的觀點也有宏觀的把握,不然就無法領略本書的精妙獨特所在,在比較、融匯、思考之中不僅欣賞到的觀點,也鍛煉了自己的審美死亡能力。
閱讀《美的歷程》,讀者往往會有一番驚喜的收獲,就像在別人的引導下解答了自己一直忽略或疑惑的問題。細細回味《美的歷程》,確實如書名所說,閱讀的過程你自己的看法會不自覺被它所引領,在書中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和美學作了宏觀把握,為讀者梳理中國古代“美”的發(fā)展脈絡,我們按照的思路進行了一場中國古代的“美的歷程”。
美的歷程讀后感篇3
說到“美”這個字眼,可能很多人眼前都會浮現(xiàn)各種各樣的圖景,這些是被我們從心底認可的,可能是一幅畫,可能是一處風景,也有可能是一首詩詞……我們每個人對“美”的定義又各不相同,就像我們在勾勒描繪“美”的時候,往往那些視覺上美的沖擊會讓我們印象更深刻一點。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哲學家李澤厚先生的著作,書中有太多的精華了。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初中的美術課上,當時老師是在講中國的美術史,順帶提到了這本書,自己也挺好奇的,課后就去圖書室借了這本書。當時讀的時候,對李澤厚先生筆下的那些美物很是好奇,所以這本書很快就讀完了,但是這一遍并沒有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多只能算是走馬觀花式的了解了一下,大概了解了全書的大致結構而已。等到現(xiàn)在重讀的時候,才懂得先生筆下描繪的是一種何等的“美”。在先生的筆下,“美”是一種生命,是一種賦予物件生命的神圣之物,它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客觀存在,更是一種對人類文明的敬仰,是從宏觀角度鳥瞰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與藝術。
在這本書中,我們感受到的美不僅僅局限于視覺上的,是從多感覺角度來認知的。全書的脈絡十分清晰,共有十個章節(jié),從遠古走來,走向文明。不得不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特有的美,無論是龍飛鳳舞一般的圖騰、陶器,還是行云流水一般的詩作文章,還是琴瑟簫笛一般的宮廷樂器等等,我們難以分出個更美一籌,我們也無需分辨。
我第一次讀不懂的地方是第三章,當時不能理解“先秦理性精神”為什么也可以是一種美?直到現(xiàn)在再想起的時候,才懂得精神也可以是一種美,這種美是客觀的,需要人去實踐感知的。就像孔子和莊子,這種儒道互補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文明的一種需要,更是一種對“美”的審判。
再往后面的“浪漫主義”、“魏晉風度”,更是橫掃歷史的藝術佳作,在當時,可能是普遍,不足為奇的。但是,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至今還能留下來,為后人所傳誦,那必然是有它“美”的道理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俱懷逸興壯思飛”的李白,他的詩詞有豪放之美,仿佛是時代最強音;李清照的“凄凄慘慘戚戚”,又是女子的一種美,令人動容……
最后一章的明清階段,著作甚多,有批判的、有諷刺的,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都是別樣的文明。它體現(xiàn)出來的世態(tài)炎涼,體現(xiàn)出來的悲歡離合,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縮影,都為文明研究,藝術鑒賞等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作為歷史的接班人,應當多多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學意義,不能僅僅作為旁觀者,當然更不能褻瀆。
“美”的范疇是無比寬廣的,可以是視覺上的,也可以是聽覺上的,在這些方面完全是沒有定義的。只有有人欣賞,哪怕僅僅是角落里的一朵野花,我們便可以稱之為美,至于是哪一種程度上的美,這自然是要看個人的了。有人可以將其畫出來,有人可以將其舞出來,形式不同,給人的感覺也就不同了。
美的歷程讀后感篇4
細細研讀了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有很多感觸,但是如果要我以此展開對中國美學或者中國美學中的一個點做出深刻的分析,還是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曾經嘗試寫過的幾篇文章中有的只是總結李澤厚先生的觀點或者分析文章的結構,有的只是忽然體會到美學與其他學科的共通之處而提出了自己的假設,有的甚至是對文章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學術價值提出了質疑?;叵肫饋恚瑢ξ恼掠^點的總結和結構的梳理只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礎之上,而“假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質疑更是應該建立在廣泛深入地研究之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李澤厚先生又是美學大師,初入中國文化之門的我是不是做這樣的假設和評價有些太過輕狂了呢?何況做學問本應懷有包容和取精之心,怎能對他人的心血妄自評價?所以我的這篇讀后感也只就自己看后的體會和想法寫寫了。
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與其他的藝術史不同的是,將中國美術的發(fā)展放置于當時大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下,將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與藝術的變化關聯(lián)起來,使讀者能了解到中國美術發(fā)展變化的深層原因。全書行文優(yōu)美,分析透徹,雖然對某些時代美術的闡述有局限性,但是它并不是中國美術的百科全書(試問誰又能寫得出真正意義上中國美術的百科全書呢?),所以也沒必要對這種“缺點”進行評論?!睹赖臍v程》讓我對中國美學的氣質和中國文化的形成有了一個比較全面深入地了解。這個了解是很有必要也極為重要的,它不僅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讓我懂得了何謂中國氣質:一種“浩然正氣”,一種“里仁為美”,一種儒道互補的“出世”“入世”的精神。這種氣質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理性精神,這也是我們?yōu)楹螢椤爸袊恕倍c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來中國與眾不同成就非凡的美術。
這里我說的美術,指的是“大美術”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著設計。我想我要老生常談了,那就是:當代的中國沒有自己風格的設計。當提到德國設計時我們會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設計;提到日本設計時會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靜謐簡樸充滿禪意的設計;提到美國設計時會想到如可口可樂等的大眾化消費的浮華的設計;提到北歐設計時會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設計……而提到中國設計呢?我們想到的是青銅器上的饕餮紋,京劇上的臉譜……然后將它們做為中國元素放入設計,但這是祖宗的東西,我們并沒有形成自己的當代中國風格,我們的設計實際上是西化了,我們的行為習慣也西化了。每一風格的設計與該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意識息息相關,在讀《美的歷程》時,我忽然意識到,我們的設計也許也應該與中國美術的“氣質”相關,而不該是簡單的符號元素的拼湊。而有中國美術“氣質”的設計是什么呢?在青銅時代,它是宏大威儀的甚至是駭人的;在楚漢,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華美的……它很難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概括,但我想它應該是能表現(xiàn)出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承載著極重的文化積淀,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態(tài),而決不該是古代符號的填充。也許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會看到一系列有現(xiàn)代氣息的優(yōu)美設計,這種設計能使任何人都贊嘆到:“??!這是有中國風格的當代設計。”而這背后就需要不懈的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研究,體會屬于我們自己的風格并把它具體化實物化,我想這就是學習中國美學的用處。
另外,我注意到本書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漢浪漫主義》,也就是說:如同其他談中國美學的書籍一樣,將中國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帝國——秦朝,一筆帶過了。根據亞斯貝爾斯的著名的“軸心時代”理論:“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S心時代’發(fā)生的地區(qū)大概是在北緯30度上下,就是北緯25度至35度區(qū)間。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里,各個文明都出現(xiàn)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在那個時代,古希臘、以色列、中國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發(fā)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換句話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這個世界,同時也產生了宗教。它們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類型決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國、伊斯蘭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倍赝醭菑墓?21年至公元前206年,它的存在時間正處于“軸心時代”時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從最開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隴西縣秦亭,一說秦州清水縣谷名)直到統(tǒng)一中國定都咸陽,這一地理位置也正處于“軸心時代”的發(fā)生地區(qū)。
如果說在“軸心時代”里古代文化都發(fā)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各文化形態(tài)對原始文化都進行了超越和突破,那么,秦自公元前230年開始只用了十年時間就征服了所有的國家所有的部落,結束了500年的戰(zhàn)亂(請注意:這五百年是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這恰好是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這一事件的發(fā)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義呢?它對我們文明的持續(xù)影響會是什么呢?這也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有意思的話題。
李澤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節(jié)《建筑藝術》中談到中國建筑時說:“‘百代皆沿秦制度?!ㄖ嗳??!碑斎贿@里的“制度”不僅是指建筑的制度。“漢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來的。眾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之后,秦迅速的崛起了,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只用了10年就統(tǒng)一了中國,這是否可以理解為法家所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筑一舉擊潰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層建筑,在“終極關懷的覺醒”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獨占鰲頭?緊隨秦后的漢王朝雖然是“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并為后世帝王所采納,但是漢宣帝曾有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里”的天機。漢武帝雖以董仲舒開辦太學,廣布儒道,但以張湯為代表的酷吏,足以證實其法家的“內里”。再觀后世的各個朝代,難道不都是暴力機器在“溫文爾雅”“里仁為美”的外表之下,起著維護統(tǒng)治集權的主要作用。
1974年,陜西秦陵出土了舉世震驚的秦始皇兵馬俑。現(xiàn)在,讓我們把注意力從兵馬俑的身上轉移一下,看一看隨之出土的兵器之中的四萬多只箭頭。這四萬多之箭頭統(tǒng)一采用流線型的三棱錐形,放下這一與現(xiàn)代子彈幾乎相同的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奇跡不談,單從其型質進行考證:在科學家抽檢的成百上千只箭頭后發(fā)現(xiàn),這些箭頭的底邊寬度的平均誤差只有正負0。83毫米,每個箭頭的三個弧面幾乎完全相等,每個箭頭的金屬配比幾乎完全相同。這就證明了秦人做了一件超越時空的事:大規(guī)模標準化的批量生產,而這正是現(xiàn)代工業(yè)的基礎,這種生產方式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成就了現(xiàn)代文明。秦人能達到如此高超的技術水平,建立如此超前的生產制度,和法家高效而先進的思想觀念密不可分,正如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寫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如有不當,以興其罪,以究其情”。試想,如果這種生產方式能夠在秦以后就能得以延續(xù)并廣泛而深入地發(fā)展,其結果可能會讓人不寒而栗。那么,我們在之后的兩千年中到底繼承了多少呢?
在美學上談到這一話題可能有些偏離中心了,但是統(tǒng)治者的思想觀念影響著國家政治,經濟,自然也就影響著文化,藝術。當談到中國傳統(tǒng)美學,我們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補”“儒道相生”而將秦文化一筆帶過,將“外儒內法”的法家只歸為“百家爭鳴”中的一派時,是不是有失偏頗了?也許是時候該深入研究一下它的價值了。
這些就是我在讀完這本書后的一點疑問和想法,也想和有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并有興趣的朋友探討一下。
美的歷程讀后感篇5
?美的歷程》全書按歷史時期分為10個部分:
1、龍飛鳳舞遠古時期的審美與藝術并未獨立或分化,它們潛藏在種種原始巫術禮儀等圖騰活動中。龍是中國西部、南部部落聯(lián)盟的圖騰旗幟,而鳳鳥成為中國東方集團的另一圖騰符號。它們正是審美意識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萌芽。而原始歌舞正是龍鳳圖騰的演習形式,是巫術禮儀的活動狀態(tài)。
2、青銅饕餮自夏代起,具有濃厚宗教性質的巫史文化開始了。此時的青銅器紋飾體現(xiàn)了早期宗法制社會的統(tǒng)治者的威嚴。饕餮紋,一種兇狠可怖的獸面紋,呈現(xiàn)一種神秘的威力和獰厲的青銅饕餮美,正好可以作為那個充滿戰(zhàn)爭、屠殺、俘獲的時代的標準符號。
3、先秦理性精神先秦百家爭鳴中貫穿的一個總傾向就是理性主義,主要表現(xiàn)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而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則作為對立和補充。儒道互補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一條基本線索。
4、楚漢浪漫主義當理性主義在北中國取得優(yōu)勢的時候,南中國仍保持和發(fā)展著絢爛的遠古傳統(tǒng)。楚國詩人屈原代表了充滿浪漫激情的根底深沉的南方神話———巫術的文化體系,這一文化傳統(tǒng)在兩楚漢浪漫主義漢得到繼承,原始圖騰、儒家教義和讖緯迷信在兩漢交織共存,仍然是一個想象混沌豐富、情感熱烈粗豪的世界。
5、魏晉風度魏晉時期門閥士族階級占據了歷史舞臺的中心,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覺醒。對生死存亡的哀傷,對人生短促的感嘆成為時代的典型音調,而核心則是懷疑論哲學思潮下對人生的執(zhí)著。
6、佛陀世容本章內容是從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藝術。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戰(zhàn)禍連綿,現(xiàn)實充斥著苦難,北魏的石窟壁畫也多割肉飼虎等現(xiàn)實苦難的折射,沉重陰郁的故事表現(xiàn)出吸引煽動人們皈依天國的巨大情感力量。
7、盛唐之音唐代世俗地主階級的勢力在上升和擴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與想象,滲透在盛唐文藝中。詩歌由于時代的變遷走向青春少年的清盛唐之音新歌唱:從劉希夷、張若虛到四杰,到陳子昂,直到盛唐的李白,痛快淋漓、天才極至,盛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出境合同范例
- 辦理抵押賒銷合同范例
- 2025年度新型金融產品合同擔保期限規(guī)定及風險管理細則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應用合同-@-1
- 年產10萬噸調味料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
- 醫(yī)療物資購銷合同范例
- 農民承包煤礦合同范本
- 儀器維保服務合同范例
- 代理全轉讓合同范例
- 公租房贈與合同范例
- 《簡易方程》集體備課
- (完整文本版)小學英語音標測試100題
- 醫(yī)院電梯安全操作培訓記錄
- 《統(tǒng)計分析與SPSS的應用(第7版)》課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統(tǒng)計分析軟件概述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數學試題(含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揚塵治理檢查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小學生數學提問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600字
- 中專數學(基礎模塊)上冊課件
- 智慧農業(yè)整體解決方案
- 總經理權責授權書
- 家具廠規(guī)章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