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評價教程文件_第1頁
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評價教程文件_第2頁
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評價教程文件_第3頁
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評價教程文件_第4頁
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評價教程文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評價教程文件

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評價淺談老子思想及其認識一、老子及其思想的時代背景老子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據史書記載,老子是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人,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號聃,曾在周朝做過“守藏史”的官。從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作的一個簡單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要深刻理解老子的思想時,首先必須對其產生和形成的原因進行追溯。春秋戰(zhàn)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大變革時代,社會的動蕩和變革引發(fā)了許多社會問題,主要表現在戰(zhàn)爭的頻繁,以及整個社會熱衷于追逐功名利祿,功力主義思想泛濫,引發(fā)人們的利欲之心。在這種功利主義價值觀念的引導下,人們追名逐利,失去自我,生命的本真狀態(tài)被遮蔽,精神缺失、心靈空虛。人們面對無盡的禍患、無法逃脫的戰(zhàn)爭和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生命的保全和意義引起各界的關注,作為史官的老子,有著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現實經驗,他不僅在現實層面上,提出了許多保全生命的策略,期翼告訴人們怎樣保身,如何全生,而且在理想層面上,追求精神生命的自由和獨立,對人的生命存在進行反思和追問,符合了當時的社會發(fā)展歷史趨勢。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老子從社會現實、生命現狀出發(fā),形成和建立了他獨特的思想。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認識(一)、“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主張道生萬物,“道”是萬物之宗,道先于天地萬物,高高在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認為萬物由“道”而生,得道則存,失道則亡,上至侯王君主下至普通民眾無一人可離于“道”萬物因“道”而和諧。老子以“自然”生命存在的最高范疇,視自然為在“道”之本質特征,用自然的“道”取代以前的“神”,使人從神的宗教壓迫中解放出來,且“道“作為對自然規(guī)律的提升和概括,作為對人們具體生活、行為活動的抽象化反映和呈現。“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萬物”,揭示了老子心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種物,具有規(guī)律、法則意義,也有人生準則、規(guī)范的意義,無始無終,無邊無涯故又被稱為“大”,從萬物回歸到一,從演化的逆過程來認識全局和認識事物。老子的思想的論證方式都是將“道”與人的生命存在統(tǒng)一起來意味著生命的自由自在、本性純真的理想的實現?!疤熘溃缓Α睂⒌酪暈橐环N知識化、思辨性的客觀存在,并且努力將這種客觀化的原則推向人生,使其成為人生的法則宇宙的秩序環(huán)境,使生命得以生成和繁殖,所以老子說天道“利而不害”。老子在解說這種抽象的“道”時,以隨處可見的水之柔弱、以赤子的純真自然、以母親的寬廣胸懷來比擬“道”,這些體現了人類高雅純真的一面,也是人類所追求的關鍵。(二)老子社會整合方案:治國、用兵之道(1)、老子認為“夫兵者,不祥之器”,軍事力量,是不吉祥的工具,萬物厭惡之,所以有欲治理好國家者,反對以軍事力量爭霸,但卻強調善于軍事力量自衛(wèi)。又強調了治理國家,不能以應付非常態(tài)情況的的方法來治理常態(tài)社會,“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清凈守法治國,以奇謀詭計用兵,在常態(tài)社會中,軍事力量應當隱于背后,不能介入和侵擾正常社會的自然運行,如果避免不了戰(zhàn)爭,應不擇手段,速戰(zhàn)速決,不使戰(zhàn)爭拖累和傷害百姓。(2)、“知雄守雌”,以雄強剛毅應對社會的非常態(tài)現象,而以雌柔寬容治理正常的社會?!笆且允ト酥?,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老子主張君王無為而治,就是讓百姓和萬物自為,不以自己的志向去強行改造他人,有“虛心弱智”,才有無為而治。有無為而治,百姓才能自立,國家才能富強,君王朝廷的無為而治,從百姓完全可以自主自為的領域退出,就是順從大道的法則,回歸自然的位置?!爸稳耸绿?,莫若薔”,指君王朝廷節(jié)儉吝嗇,君王少私寡欲,不興事憂民,朝廷輕徭薄賦,不于民爭利,藏富于百姓之中。再如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為無為,事無事”等思想中體現出了老子很重視民意,以老百姓之心為心,很注意治國安民之道。(3)、“治人事天,莫若薔”,治理百姓,遵行天道,沒有比節(jié)儉更為重要的了。指出了君王朝廷節(jié)儉吝嗇,君王少私寡欲,不興事憂民,朝廷輕徭薄賦,不于民爭利,藏富于百姓之中,這樣政權才能鞏固,百姓就能自立自(三)老子的人生觀,處事之道(1)、老子對那個時代,深深感到痛苦和不滿,因此提出“見素抱撲,少私寡欲”,作為我們生活修養(yǎng)的中心原則。人的思想隨時懷抱這種原始天然的樸素,保持思想純凈無雜,這是一種很高的生命境界,以這種狀態(tài)來待人接物,處理事務。這樣就不會陷入主觀偏見,也說明了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功利或虛榮,而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素質。這種思想揭示出,最好的生活是淡泊無為,少私寡欲,純樸自然。(2)、“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边@些是人立身處世必然要記住的道理。老子告訴我們,為人處事,要講藝術,要講究曲線的美。善于言詞的人,講話婉轉,容易達到目的。要是直來直往,是行不通的的。不過曲中有直,如行路,老是轉彎,就會滑到;做人處事老是繞彎子,就使人討厭了。還有人生在世,做人做事,要有一個準則,認定人生的目標,確定自己要做什么;人要隨時反省,認清自己;不能居功自傲、自以為是,多聽別人的意見。(3)、“知人者智,自制者明。勝人者有力,自身者強?!蹦苷J識別人,是才智;能認識自己,才算大明白。戰(zhàn)勝別人,是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才是強大。老子強調,勝人于自勝,應當并重,自勝是基礎。人生摧毀自我的最大敵人,就是自己。人在生活中,易迷于私欲雜念,易于責人,難以責己,既愛挑剔別人的不足,也愛炫耀自己的所長,了解別人不易,認識自己更難,重視無私、無欲、不爭、不貪的心靈凈化人要有自知之明。(4)、老子的寬容思想,主張要學會包容?!爸绿摌O,守靜篤?!边_到虛無的極點,專注地保持“靜”的狀態(tài),人要體悟到“道”本虛無,就會使自己內心“虛無”,對外界采取開放和接納的心態(tài),不以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去要求別人,“致虛守靜”,這是最大的寬容,不去干預和禁止別人的生活,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