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測試題一、單選題(共12題)1.相同質量的SO2和SO3,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含硫原子個數(shù)比為1∶1 B.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3C.含硫元素質量比為4∶5 D.含氧元素質量比為5∶62.1gO2和1gO3中A.所含分子數(shù)相同 B.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相同C.所含原子數(shù)相同 D.1gO3中所含分子數(shù)較多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摩爾是一個基本物理量B.含有2NA個氫原子的水,其物質的量為1molC.0.5mol氧氣所含氧元素為NAD.2molNaCl中含離子數(shù)2NA4.下列不屬于純堿在工業(yè)生的用途的是A.紡織 B.制藥 C.制皂 D.工業(yè)制備氯氣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能殺菌消毒,是一種食品添加劑 B.可作阻燃劑C.是治療胃酸的藥劑 D.石墨烯是一種具有優(yōu)異性能的新型材料6.實驗室利用NaOH固體配制480mL0.1mol·L-1的NaOH溶液時,以下操作會使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是A.用濾紙稱量NaOH固體B.溶解后沒有冷卻便進行定容C.定容時仰視刻度線D.將容量瓶中的溶液轉移到試劑瓶的過程中,不慎有少量溶液濺出7.如圖所示裝置中,試管內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實驗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試管內先觀察到紫色,后觀察到血紅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Cl2中含較多HCl,則實驗過程中會產生倒吸現(xiàn)象B.通入足量Cl2后,振蕩試管,下層變紫色,上層變血紅色C.該實驗可驗證氧化性:Cl2>I2>Fe3+D.試管內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2Fe2++2I-+2Cl2=I2+2Fe3++4Cl-8.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0.2molFeCl3水解形成的膠體粒子數(shù)為0.2NAB.常溫下,1L0.5mol·L-1NH4Cl溶液與2L0.25mol·L-1NH4Cl溶液所含的物質的量不相等C.標準狀況下,22.4LCHCl3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4NAD.標準狀況下,11.2LD2(重氫氣)氣體中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2NA9.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不正確的是A.鐵絲在氯氣中點燃,劇烈燃燒,產生棕褐色煙,燃燒后產物溶于水,溶液呈棕黃色B.鈉在空氣中加熱,先熔化成銀白色小球,然后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C.鈉放入氯化鐵溶液后,浮在水面,迅速游動,嘶嘶作響,溶液中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D.將1~2mL水滴入盛有1~2g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紅10.下列關于鈉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向包有Na2O2粉末的脫脂棉上滴加幾滴水,脫脂棉劇烈燃燒起來,說明Na2O2與H2O反應放熱且有氧氣生成B.Na2O與Na2O2中陽、陰離子的個數(shù)比不相同C.將金屬鈉切開,表面變暗,最終得到淡黃色固體D.保持溫度不變,向飽和燒堿溶液中加入2gNa2O2,充分反應后,溶液中Na+濃度增大11.ICl是種紅棕色液體,遇水反應生成HIO和HCl,可用于有機合成等。實驗室制備出Cl2與二次升華碘反應可制取ICl(I2+Cl2=2ICl,Cl2過量時發(fā)生反應ICl+Cl2ICl3),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已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裝置①燒瓶中盛放的藥品可以是KMnO4B.裝置②試管中盛放的是飽和食鹽水C.當裝置③燒瓶中固體全部變?yōu)橐后w時,可用蒸餾的方法提純產品D.裝置④吸收尾氣中的氯氣等氣體并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③12.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熔點為190℃,其分子式為C6H8O6。下列有關維生素C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維生素C的摩爾質量為176g·mol-1B.標準狀況下,維生素C的摩爾體積為22.4L·mol-1C.維生素C中C、H兩種元素原子個數(shù)比為3:4D.維生素C中O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54.5%二、非選擇題(共10題)13.已知:在空氣中加熱,鈉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氧化鈉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鈉。某化學學習小組稱取表面已被氧化的金屬鈉(含氧化鈉)5.4g,置于坩堝內在空氣中加熱一段時間,充分加熱后得到只有白色物質和淡黃色物質的固體混合物,冷卻后稱量固體的質量為7.4g,將其全部溶于水,測得溶液中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卮鹣铝袉栴}:(1)寫出淡黃色物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2)計算金屬鈉表面的氧化鈉有多少摩爾轉化為過氧化鈉_______。14.(1)實驗室制取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①在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________;②若在反應中生成了標況下2.24L氯氣,則電子轉移的個數(shù)是________NA。(2)氯酸鉀和濃鹽酸在一定溫度下反應會生成黃綠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化學方程式為:2KClO3+4HCl(濃)=2KCl+2ClO2↑+Cl2↑+2H2O①用雙線橋表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②濃鹽酸在該反應中表現(xiàn)的性質是__________(填序號);A.只有還原性
B.還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③該反應的還原產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④上述反應產生0.1molCl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15.硫酸亞鐵銨晶體的化學式為,是常用的還原劑,實驗室制備它的原理為.已知幾種鹽的溶解度(g)如下表所示:溫度/℃0102030405015.620.526.532.940.248.670.673.075.478.081.6384.412.517.233.040.0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填序號)。A.是硫酸鹽 B.是鐵鹽 C.是含氧酸鹽 D.是可溶性鹽(2)實驗室制備硫酸亞鐵銨晶體時,從混合液中獲取該晶體的操作是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3)若某次實驗中需要使用480mL0.1mol/L硫酸亞鐵銨溶液,則實驗中需要稱取_______g硫酸亞鐵銨晶體。配制時所用的水要先用蒸餾法處理,其目的是_______。若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則所配溶液濃度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4)取20mL所配溶液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將所得沉淀充分放置一段時間后過濾、洗滌、灼燒,最終可得到_______g固體。16.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近似為6.02×1023。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1molCl2中約含有__個氯氣分子,約含有個__氯原子;含有6.02×1023個氫原子的H2SO4的物質的量是__。(2)某硫酸鈉溶液中含有3.01×1023個Na+,則該溶液中SO的物質的量是__。(3)含2molMgCl2的溶液中Mg2+的物質的量為__,Cl-的物質的量為__。(4)三種鹽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molNa+、0.25molMg2+、0.4molCl-、xmolSO,則SO的個數(shù)約為__。17.CO和CO2的混合氣體18g,完全燃燒后測得CO2體積為11.2L(標準狀況)。試回答:(1)混合氣體中CO的質量是_______g。(2)混合氣體中C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_______L。(3)等質量CO和CO2分子個數(shù)比是_______;原子個數(shù)比是_______;等溫等壓下體積比是_______。18.已知VL溶液中含mg,則該溶液中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19.含有個HCl分子,物質的量是_______mol,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_______升,溶于水得到50mL鹽酸溶液,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加入足量的粉末,生成的全部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溶液增重_______克。20.下列為實驗室常用儀器(1)下列各組混合物中,能用儀器E進行分離的是___________。a.水中的泥沙
b.氯化鈉和水
c.水和苯(2)配制100mL0.1mol·L-1NaCl溶液,實驗中一定要用到的儀器為___________(填序號),還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為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在定容時若俯視容量瓶刻度線則會使實驗結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3)如圖是實驗室中模擬工業(yè)分餾石油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①指出圖中的四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裝置中儀器A、B、C的名稱分別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21.實驗課上,老師在實驗桌上準備了多種儀器和藥品,其中有一瓶標簽如圖的濃鹽酸,回答下列問題:(1)該濃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mol/L。(2)應老師要求,小明需用上述濃鹽酸和蒸餾水配制450mL0.4mol/L的稀鹽酸。桌上化學儀器與用品如下:①玻璃棒②燒杯③托盤天平④量筒⑤藥匙⑥膠頭滴管⑦標簽紙⑧細口試劑瓶。其中不需用到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還需補充的儀器是___________。(3)經測定,小明在(2)中新配制的鹽酸濃度偏低,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A.濃鹽酸揮發(fā),濃度不足B.配制溶液時,未洗滌燒杯C.配制溶液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D.定容至容量瓶刻度線后經振蕩、搖勻、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線(4)小紅所在實驗臺上的儀器與小明相同并補足了所缺儀器,同時提供了NaOH固體藥品。實驗單要求小紅配制460mL0.1moL/LNaOH溶液。i.小紅應稱取NaOH固體___________g;ii.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B.將準確稱量的NaOH固體倒入燒杯中,再加適量水溶解C.立即將溶解所得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將容量瓶蓋緊,振蕩,搖勻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處恰好與刻度線相切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線1~2cm處(5)小紅嚴格按上述操作配制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___0.1moL/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22.實驗室現(xiàn)有、、、、五種溶液,現(xiàn)從中任取四種溶液,編號為A、B、C、D并進行相關實驗。其中A屬于鹽類且能與B反應生成氣體,B、C、D間反應現(xiàn)象的記錄如表?;卮鹣铝袉栴}:溶液BCDB—不反應↓C不反應—↓D↓↓—(1)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及已知條件,可推斷出四種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2)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反應方程式:①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②A和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參考答案:1.DSO2和SO3的摩爾質量分別是64g/mol、80g/mol,根據(jù)n=m÷M知,相同質量時n與M成反比,所以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80g/mol:64g/mol=5:4,則A.根據(jù)N=nNA知,其分子數(shù)與n成正比,所以分子個數(shù)之比=5:4,每個分子中都含有一個S原子,所以S原子總數(shù)=5:4,故A錯誤;B.根據(jù)N=nNA知,其分子數(shù)與n成正比,所以分子個數(shù)之比=5:4,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兩個O原子、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個O原子,所以O原子總數(shù)=(5×2):(4×3)=5:6,故B錯誤;C.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4,每個分子中都含有一個S原子,所以S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5:4,則根據(jù)m=nM知,S元素的質量與n成正比,所以S元素的質量之比=5:4,故C錯誤;D.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兩個O原子、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個O原子,所以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O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5×2):(4×3)=5:6,根據(jù)m=nM知,O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所以O元素質量之比=5:6,故D正確;故選D。2.Cn(O2)=,n(O3)=。A.結合分析可知二者分子數(shù)分別為NA,NA,即二者分子數(shù)不相同,A錯誤;B.標準狀況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由分析可知,物質的量不相等,故二者體積不相同,B錯誤;C.1gO2中n(原子)=×2mol=mol,1gO3中n(原子)=×3mol=mol,故二者所含原子數(shù)相同,C正確;D.由A可知,1gO3中所含分子數(shù)較少,D錯誤。答案選C。3.BA.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故A錯誤;B.1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H原子,含有2NA個氫原子的水分子數(shù)是NA,,故B正確;C.0.5mol氧氣所含1mol氧原子,氧原子數(shù)是NA,故C錯誤;D.根據(jù)NaCl=Na++Cl-,2molNaCl中含離子數(shù)4NA,故D錯誤;答案選B。4.D純堿是碳酸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廣泛應用于輕工日化、建材、化學工業(yè)、食品工業(yè)、冶金、紡織、石油、國防、醫(yī)藥等領域,用作制造其他化學品的原料、清洗劑、洗滌劑,也用于照相術和分析領域;不用于工業(yè)制備氯氣,故選D5.CA.能殺菌消毒,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如作為葡萄酒的抗氧劑,故A正確;B.分解生成MgO具有熔點高的性質,可作耐火材料,故B正確;C.堿性太強,常用NaHCO3作為治療胃酸的藥劑,故C錯誤;D.石墨烯是一種具有優(yōu)異性能的新型材料,在國防、科技等行業(yè)具有廣泛的應用,故D正確;故選C。6.BA.氫氧化鈉易潮解變質,用濾紙稱量NaOH固體時,會導致配制的溶液中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濃度偏低,故A錯誤;B.NaOH固體溶解時放熱,導致溶液溫度高,受熱膨脹,沒有冷卻便進行定容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高,故B正確;C.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濃度偏低,故C錯誤;D.將容量瓶中的溶液轉移到試劑瓶的過程中,有少量溶液濺出,會導致所配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少,濃度偏低,故D錯誤;故答案選B。7.B碘化亞鐵溶液通入氯氣,先觀察到紫色,說明氯氣先將碘離子氧化成碘單質,然后觀察到血紅色,說明氯氣將亞鐵離子氧化成Fe3+,據(jù)此分析;A.根據(jù)圖象,導管下端在四氯化碳溶液中,HCl不溶于四氯化碳,不能發(fā)生倒吸,故A錯誤;B.通入足量的氯氣后,振蕩試管,因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且不與水互溶,四氯化碳在下層,水層在上層,碘單質易溶于四氯化碳,即下層顯紫色,F(xiàn)e3+在水層,即上層顯紅色,故B正確;C.根據(jù)上述分析,氯氣先氧化成碘離子,再氧化亞鐵離子,說明氯氣的氧化性最強,碘離子的還原性強于亞鐵離子,從而推出Fe3+的氧化性強于I2,故C錯誤;D.根據(jù)上述分析,氯氣先氧化碘離子,將碘離子氧化完后,再與亞鐵離子反應,題中所給離子方程式是先氧化亞鐵離子,因此離子方程式可以是2Fe2++4I-+3Cl2=2I2+2Fe3++6Cl-,故D錯誤;答案為B。8.BA.一個膠粒是多個氫氧化鐵的聚集體,故將0.2molFeCl3水解制成膠體,所得膠體粒子數(shù)小于0.2NA,故A錯誤;B.常溫下1L0.5mol/LNH4Cl溶液與2L0.25mol/LNH4Cl溶液所含溶質氯化銨的物質的量都為0.5mol,由于銨離子發(fā)生水解,且銨離子濃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所以兩溶液中含有的銨離子濃度不同,故B正確;C.標況下三氯甲烷為液體,不能使用氣體摩爾體積,故C錯誤;D.標準狀況下,11.2LD2的物質的量為n=V/Vm=11.2L/22.4L/mol=0.5mol,1個D2含有2個中子,則中子數(shù)為0.5×2NA=1NA,故D錯誤;故選:B。9.DA.鐵絲在氯氣中點燃,劇烈燃燒,產生棕褐色煙,產物為FeCl3,溶于水,溶液呈棕黃色,故A正確;B.鈉在空氣中加熱,先熔化成銀白色小球,然后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生成過氧化鈉,為淡黃色固體,故B正確;C.鈉放入氯化鐵溶液后,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則現(xiàn)象為鈉浮在水面,迅速游動,嘶嘶作響;生成的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氫氧化鐵為紅褐色,難溶于水,則現(xiàn)象為溶液中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故C正確;D.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中間產物具有漂白性,則滴加酚酞,溶液先變紅后褪色,故D錯誤;答案選D。10.AA.脫脂棉燃燒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氧氣助燃,二是達到著火點,該現(xiàn)象能夠說明時放熱反應且有氧氣生成,A正確;B.Na2O是由Na+與O2-構成,陽離子和陰離子個數(shù)比均為2:1;Na2O2是Na+與構成,陽離子和陰離子個數(shù)比也為2:1,B錯誤;C.Na暴漏與空氣中表面變暗,生成的白色的氧化鈉,不能產生過氧化鈉,C錯誤;D.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生成氫氧化鈉,因為是飽和燒堿溶液,所以溫度不變溶液中NaCl飽和溶液的濃度仍然不變,則溶液中鈉離子濃度不變,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A。11.B根據(jù)題意,整個過程中,裝置③中應該在無水環(huán)境中進行,且氯氣不能過量。A.裝置①中無加熱裝置,而該裝置為實驗室制取氯氣的裝置,所以燒瓶中的固體可以為高錳酸鉀,故A正確;B.進入裝置③中的氣體應該為干燥的氯氣,所以②試管中盛放的是濃硫酸,故B錯誤;C.根據(jù)碘蒸氣與氯化碘的沸點不同,可以通過蒸餾的方法分離提純,故C正確;D.裝置④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氣,同時防止空氣中的水進入裝置③,故D正確;故選B。12.BA.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12+1×8+6×16=176,故摩爾質量為176g/mol,A正確;B.維生素C的熔點為190°C,在標準狀況下維生素C是固體,不能使用22.4L/mol計算,B錯誤;C.維生素C中C、H兩種原子個數(shù)比為6:8=3:4,C正確;D.維生素C中O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54.5%,D正確;故選B。13.(1)(2)0.025mol【解析】(1)鈉在空氣中加熱得到淡黃色物質為,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由題意分析,固體成分是、,其質量為.設:固體物中、物質的量分別為a、b,由可知amol生成2amolNaOH,由可知,bmol生成2bmolNaOH,則:由質量守恒可得兩個等式、,解得:,,設:被氧化的金屬鈉中、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根據(jù)元素守恒得到:
~
,xmolNa生成xmolNaOH,
~
,ymol生成2ymolNaOH,則:、,解得:
,金屬鈉表面轉化為的物質的量為。14.
1:2
0.2NA
B
ClO2
0.2mol(1)實驗室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反應制取氯氣,化學方程式為:;①在該反應中,錳元素化合價從+4降低到+2、化合價降低2、則二氧化錳是氧化劑,部分濃鹽酸氯中元素化合價從-1升高到0、化合價升高了1、為還原劑,得失電子數(shù)守恒,則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是1:2;②從化學方程式知:每生成了1mol氯氣、即標況下22.4L氯氣,轉移電子2mol、即轉移的個數(shù)為2NA,則在反應中生成了標況下2.24L氯氣,則電子轉移的個數(shù)是0.2NA。(2)①在反應2KClO3+4HCl(濃)=2KCl+2ClO2↑+Cl2↑+2H2O中,KClO3中氯元素化合價從+5降低到+4、化合價降低1、則KClO3是氧化劑,部分濃鹽酸中氯元素化合價從-1升高到0、化合價升高了1、為還原劑,得失電子數(shù)守恒,則用雙線橋表示上述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為;②部分濃鹽酸中氯元素化合價從-1升高到0、部分化合價不變,則濃鹽酸在該反應中表現(xiàn)的性質是還原性和酸性,答案選B;③KClO3中氯元素化合價從+5降低到+4、則該反應的還原產物是ClO2;④從化學方程式知:每生成了1mol氯氣,轉移電子2mol,則上述反應產生0.1molCl2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2mol。15.(1)B(2)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3)
19.6
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氣
偏低(4)0.16【解析】(1)是由亞鐵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硫酸鹽、亞鐵鹽,硫酸為含氧酸,故屬于含氧酸鹽,由溶解度表格可知,硫酸亞鐵易溶于水,屬于可溶性鹽;故選B;(2)由溶解度表格可知,硫酸亞鐵銨晶體在低溫下溶解度較小,從混合液中獲取該晶體的操作是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洗滌、干燥。(3)配制溶液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容量瓶,一般容量瓶的規(guī)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通常選擇大于等于溶液體積的容量瓶;需要使用480mL0.1mol/L硫酸亞鐵銨溶液,則實驗中需要使用500mL的容量瓶,需要稱取0.5L×0.1mol/L×392g/mol=19.6g硫酸亞鐵銨晶體。配制時所用的水要先用蒸餾法處理,其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防止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若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所配溶液濃度偏低;(4)取20mL所配溶液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得到氫氧化亞鐵沉淀,氫氧化亞鐵被空氣中氧氣氧化為氫氧化鐵,灼燒氫氧化鐵生成氧化鐵,根據(jù)鐵元素守恒可知,最終可得到0.02L×0.1mol/L××160g/mol=0.16g固體。16.
6.02×1023
1.204×1024
0.5mol
0.25mol
2mol
4mol
9.03×1022(1)1mol中含1mol氯氣分子,則約含有個氯氣分子;氯氣為雙原子分子,則1mol中約含有個氯原子;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則含有個氫原子的為0.5mol;(2)中與的個數(shù)比為2:1,該硫酸鈉溶液中含有個,的物質的量為0.5mol,則該溶液中的物質的量為0.25mol;(3)中與的個數(shù)比為1:2,則含2mol的溶液中含2mol、4mol;(4)由溶液呈電中性可知含0.2mol、0.25mol,0.4mol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15mol,的個數(shù)為。17.(1)7(2)5.6(3)
11:7
22:21
11:7設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amol、二氧化碳為bmol,由混合氣體的質量可得:28a+44b=18,由碳原子個數(shù)守恒可得:a+b=,解聯(lián)立可得a=b=0.25。(1)由分析可知,一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0.25mol,則質量為0.25mol×28g/mol=7g,故答案為:7;(2)由分析可知,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0.25mol,則0.25mol×22.4L/mol=5.6L,故答案為:5.6;(3)等質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比為:=11:7,則分子個數(shù)比為11:7、原子個數(shù)比為11×2:7×3=22:21,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等溫等壓下體積比11:7,故答案為:11:7;22:21;11:7。18.
根據(jù)物質的量的濃度的計算公式計算,并根據(jù)化學式分析離子之間和離子與物質之間的比例關系。,,,。19.
0.2
4.48
4
4.4,標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mol,故體積為0.2mol×22.4L/mol=44.8L。HCl的物質的量濃度,鹽酸與碳酸鈉反應:,0.2mol的HCl可以生成0.1mol二氧化碳,故溶液增重的質量即0.1mol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
c
ABD
玻璃棒
偏大
溫度計水銀球位置不在支管口處
未加石棉網
未加沸石
冷凝水上進下出
錐形瓶
蒸餾燒瓶
冷凝管(1)儀器E為分液漏斗,常用于萃取分液,則:a.水中的泥沙為固液不相溶混合物,用過濾的方法進行分離,需要用到的儀器為燒杯、普通漏斗和玻璃棒,a不符合;b.氯化鈉和水可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進行分離,需要用到的儀器為蒸發(fā)皿、玻璃棒,b不符合;c.水和苯為互不相溶的液體,可采用分液的方法進行分離,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符合;故答案選c;(2)配制100mL0.1mol·L-1NaCl溶液,要用到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100mL的容量瓶、膠頭滴管和托盤天平等,故選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訪合同范本
- 單位采購柜子合同范本
- 出售餐飲椅子合同范本
- 單位同意入職合同范本
- 出租轉讓吊車合同范本
- 個人購買黃金合同范本
- 信息咨詢合作合同范本
- 農資商店用工合同范本
- 單位用人聘用合同范本
- 單位買社保合同范本
- 2024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現(xiàn)代詩歌 專練(含答案)
- 初中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單元作業(yè)設計
- 《公路橋涵養(yǎng)護規(guī)范》(5120-2021)【可編輯】
- 2023年中國(安徽)大學生茶文化創(chuàng)新大賽試題庫
- 儀器分析緒論
- 鋰離子電池簡介課件
- 音樂劇《貓》賞析分析課件
- 射線數(shù)字成像(DR)技術課件
- 全介質自承式架空光纜(ADSS)-設計和制造專題研討教學課件
- 回族做禮拜的念詞集合6篇
- 建筑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