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機治理-MPA1_第1頁
公共危機治理-MPA1_第2頁
公共危機治理-MPA1_第3頁
公共危機治理-MPA1_第4頁
公共危機治理-MPA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危機管理李佳,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導joylee2001@163.com課程概況推薦教材:余瀟楓《非傳統(tǒng)安全與公共危機治理》,浙江大學出版社輔助教材:薛瀾《公共危機管理—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余瀟楓主編《公共危機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課時安排:32學時,7*3小時一、概論二、基本理論(1)三、基本理論(2)四、基本理論(3)五、專題(1)—危機管理的溝通機制六、專題(2)—七、案例和實戰(zhàn)模擬課管理VS治理管理(Management):治理(Goverance):1、治理(Governance)一詞在政治學領域,通常指國家治理,即政府如何運用治權來管理國家和人民。

2、是以維持政治秩序為目標,以公共事務為對象的綜合性的政治行動。(這時譯為Administer)制度構架、多行為體第一講概論由于不去預先考慮未來的問題和機會,我們正從危機走向危機。

—阿爾文·托夫勒貝克:農業(yè)社會的集體格言:我餓!風險社會的集體格言:我怕!一、相關研究幾個研究的視角事件(突發(fā)群發(fā)、群體性):災害學:危機:風險:非傳統(tǒng)安全:

文獻綜述推薦:童文瑩,公共危機與應急管理研究評,山東經濟,2008年幾對相近的概念:應急管理公共危機管理風險管理NTS管理中國的語境、現狀、瓶頸語境:經濟發(fā)展正式進入人均GDP2000-3000美元起(亨廷頓)。這一時期也往往對應著人口、資源、環(huán)境、效率與公平等各類矛盾較為嚴重的瓶頸時期;這一時期也意味著利益和權力將在不同的主體之間重新分配和轉移。這一過程也必定伴隨著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也就存在形成和爆發(fā)不同危機的可能。2012年人均GDP6100美元(84位)盧森堡:10萬,1位美國:5萬,11位;語境(續(xù))自然領域:環(huán)境異動政治領域:體制機制經濟領域:利益分配、貧富差距文化領域:文化文明倫理沖突社會領域:權利訴求、權益保障語境(續(xù))核心問題:政治:職責權不清晰(法律缺失,大法不明,小法沒有)經濟:產權不明確(特別是土地產權不明確,國有資產問題)社會建設:權利不落實政府:動力不足

e.g.如今的“維穩(wěn)”行政成本大大增加,比如重大消防的社保制度缺失;重大抗災中軍隊的獎懲……概言之——一路飆升的GDP,不僅生產著風險,也分配著風險。風險的分配不同于財富分配——“最貧窮者將受到最嚴酷的打擊”——饑餓有階級性,風險卻具有全民性。無人可幸免?!〒撬梗┻M步與問題進步:學界:研究增多

(以2003年為界)2003前的文獻(CNKI)風險管理:企業(yè)管理的一個新分支——風險管理王育憲管理世界1985/03經濟風險及風險管理戴云芳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86/05風險管理的國際化諾曼?A?巴格里尼外國經濟與管理1984/Z1會計行業(yè)的一個特殊領域——風險管理狄龍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4/07應急管理:強化城市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研究構建城市災害綜合防御體系郭冬巖城市與減災2002/06“社會變革中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季哲中國行政管理2002/02美核管會開始使用新的應急管理中心國外核新聞1986/02公共危機管理(幾近為0):“新公共管理”的合法性與公共性危機李瑞昌東南學術2002/05(規(guī)則的危機,公民認同危機)非傳統(tǒng)安全(概念階段):從經濟安全角度談對“非傳統(tǒng)安全”的看法傅夢孜現代國際關系1999/03,1999-2002,共12篇進步(續(xù))政府:制度及機構:應急辦(常設機構,日常聯(lián)系)應急委(主管副省長任主任)

下設四個指揮部各類預案: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1)國家專項應急預案(21)國務院部門應急預案(57)省級總體應急預案(31)法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2007年11月)問題(瓶頸):

學界:有價值的研究、可操作的研究太少政府(制度建設):最高統(tǒng)籌機構?軍隊?國務院應急辦(正廳級單位),如何協(xié)調發(fā)改委?財政部等強勢部門?省級應急辦(副廳或處級,13人編制),如何協(xié)調?—省級不定,下級如何定?、特殊部門建設?特權?國際經驗:獨立體系美國:聯(lián)邦應急管理署(FEMA)德國:聯(lián)邦民事保護和災難救助局(BBK)\聯(lián)邦技術援助局(THW)(朱祥、王勝利,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發(fā)展路徑展望,2008)日本:內閣官房(03年編制627人,首相為最高指揮官,地方一把手為最高負責人)(王德迅,日本危機管理研究)出路(重點工作)體制機制建設中需要考慮的方面:一、價值基礎摒棄發(fā)展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郁建興)財富不能守護財富(余瀟楓)基本價值的確立Case:王偉二、體制、機制建設法律:需要完善;應急預案需要去掉“自相矛盾”和“彼此沖突”部分機制:1、整合現有“碎片”力量,成立總體應急權威機構2、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3、專業(yè)應急和救援隊伍建設(專家)4、應急基礎設施5、民眾參與體系(媒體)6、領導體系領導者媒體

社會參與:范跑跑,不是道德問題,是技能問題現有與公共危機管理相涉的部門:國家安全委員會(最高指揮決策機構)軍隊(軍事力量)武警(準軍事力量)公安系統(tǒng)(消防、交通、)安全系統(tǒng)民防系統(tǒng)應急辦、應急委各專門系統(tǒng)(抗災減災委、抗洪搶險、地震、防臺、)思考:是否有必要建立公共危機管理的特殊部門?使其享有危機管理時的特權?國際經驗:

獨立體系美國:聯(lián)邦應急管理署(FEMA)德國:聯(lián)邦民事保護和災難救助局(BBK)\聯(lián)邦技術援助局(THW)(朱祥、王勝利,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發(fā)展路徑展望,2008)日本:內閣官房(03年編制627人,首相為最高指揮官,地方一把手為最高負責人)(王德迅,日本危機管理研究)研究的轉向:

一、從“回顧型”到“前瞻式”二、加強重點領域及排序研究

民族

社會突發(fā)群發(fā)事件……三、從“面上”研究到具體領域

Eg:法律沖突,財產保險等沒有,部門職責不明預案研究(沖突\改進\建設)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應急物流體系公共財政、資金管理……四、相關機制建設的推進EG: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安全委員會,俗稱“國安委”,英文為CouncilofStateSecurit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中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作為中共中央關于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xié)調機構,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職

能:協(xié)調涉國家安全、外交的重大政策主

席:習近平副主席:李克強、張德江美國情況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SecurityCouncil,簡稱NSC)是由美國總統(tǒng)主持的最高級別的國家安全及外交事務決策委員會。美國在1947年根據《國家安全法》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是就國內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向總統(tǒng)提出建議;在各個政府部門中協(xié)調各種安全和外交政策。職位介紹主席:總統(tǒng)定期列席成員:副總統(tǒng)、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總統(tǒng)國家安全助理顧問: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主席、中央情報局局長不定期列席成員:白宮幕僚長、總統(tǒng)法律顧問、總統(tǒng)經濟政策助理、司法部長、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政府其他各部門高官美國國土安全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HomelandSecurity,DHS),為美國政府在911之后設立的一個聯(lián)邦行政部門,負責國內安全及防止恐怖活動。謝謝!愿大家擁有擁有安心的生活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fā)展、求變革、求穩(wěn)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