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蟲害防治_第1頁
小麥蟲害防治_第2頁
小麥蟲害防治_第3頁
小麥蟲害防治_第4頁
小麥蟲害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麥蟲害防治

市場部小麥蟲害概述

麥類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蟲害造成的損失約10%,嚴重的約30%。比如麥蚜傳播病毒、不僅害蟲本身造成危害,而且?guī)淼牟《静∫材茉斐蓢乐氐膿p失。(小麥黃萎?。┬←溙锵x害

冬小麥不同生育期

主要蟲發(fā)生情況示意圖23456拔節(jié)至抽穗返青至起身月份起身拔節(jié)抽穗揚花灌漿成熟10/中、下播種期播種、秋苗期:麥蜘蛛、地下害蟲等拔

節(jié)

期:麥蜘蛛、蚜蟲等;抽穗、揚花期:吸漿蟲、蚜蟲、粘蟲、灰飛虱;紋枯病等;

灌漿乳熟期:蚜蟲、灰飛虱等;小麥吸漿蟲雙翅目癭蚊科

減產10-20%,高達30-50%。

小麥吸漿蟲

越冬幼蟲春季上升土表化蛹抽穗期成蟲羽化穗部產卵,幼蟲于潁殼內吸食麥粒汁液老熟幼蟲入土越夏、越冬,來年再發(fā)生危害幼蟲吸食麥粒汁液,麥粒成癟?;蚩諝?;“千斤重的長勢,百十斤的產量”。

(二)、觀測調查

查蟲口基數(shù)定防治對象田(基層站)

春季調查。于3月下旬淘土一次,每田5點,每點淘一方。

查蟲口基數(shù),當每方蟲量大于5頭的田塊定為對象田;大于15頭時,為中蛹盛期、成蟲期各防治一次對象田。

穗期調查(基層站、農戶)。

于幼蟲發(fā)生盛期(小麥揚花后15天左右)剝查麥穗幼蟲量一次。計查10塊田、每田5點,每點取10穗,計取500穗,置于紙袋內室內剝查。查百穗蟲量達500頭的田塊,列為防治對象田,大于800頭的田塊,列為兩次防治對象田。

(三)、防治技術

1、技術策略低密度蟲品基數(shù),主治成蟲;高密度蟲口基數(shù),實施主治中蛹、補治成蟲。

2、藥治時間

中蛹盛期,一般年份為小麥抽穗前3-5天;成蟲盛期,一般年份為小麥揚花期。

3、防治指標:中蛹:每小方有幼蟲5頭以上的田塊。成蟲:一拔目成蟲3-5頭?;兰夹g:

1、中蛹期防治:選用DDV畝用有效成分80克、或選用辛硫磷畝用有效成分75克,拌細土20公斤均勻撒到麥田。用繩子拉動或用竹竿拍動麥穗,使藥入土,殺死蟲蛹。藥后澆水或搶在雨前施藥效果更好。

2、成蟲期防治:選用高效氯氰菊酯畝有效成分2.2克,或毒死蜱畝用有效成分20克,兌水30公斤于成蟲盛期噴霧?;駾DV畝有效成分80克,拌細土20公斤均勻撒施;其它措施重病田提倡麥-稻輪作;麥田淺耕曝曬,可增加幼蟲死亡率.

小麥蚜蟲

吸食小麥莖、葉、嫩穗的汁液,前期,抑制生長;穗期,千粒重降低;中等年、重發(fā)年為害;

小麥蚜蟲

(一)、發(fā)生規(guī)律秋苗等越冬返青后,苗蚜在春苗上取食繁殖為害穗期18–22℃

穗蚜在小麥穗部取食、繁殖多代(20、7),急劇增長,乳熟期達數(shù)量高峰,小麥成熟前產生有翅蚜飛離麥田至其它作物(玉、高、雜等)(苗、穗蚜;繁殖;天敵)(二)、觀測調查(基層站、農戶):時間:于小麥抽穗初期(基層站)、齊穗期(預測未來)各調查一次;第一次藥治后10—15天再調查一次;方法:每田查5點,每點查20株。計算百穗(桿)蚜量;當百穗(桿)蚜量大于800頭時,需要進行藥劑防治。小麥蚜蟲保護利用天敵科學合理藥劑防治抗藥性

保益控害,適時化防小麥后期,蚜蟲天敵數(shù)量多,蚜繭蜂寄生率達20%、高50%;在多數(shù)年份下天敵可控制蚜蟲發(fā)生為害,不要藥治。天敵應用指標:益:蚜在1:322以下;時間?齊穗期:<100頭/百穗,后15-20天;>100頭/百穗,后8-12天;苗蚜:>500頭;單防或混防?齊穗期>100頭/百穗,結合防治赤霉病于小麥揚花率10%時,同時兼防;若<100頭/百穗,單防。復治:>800頭/百穗時及時防治;畝用有效成份吡蚜酮6克、啶蟲脒2克、吡蟲啉4克;09年全國抗藥性監(jiān)測結果:抗蚜威、吡蟲啉、啶蟲脒均處于敏感狀態(tài)。

麥蜘蛛麥蜘蛛吸食葉片汁液,受害處呈現(xiàn)黃白色小斑點,后合并成斑塊狀,葉片枯黃。受害嚴重麥苗,整株死亡。麥蜘蛛大田初期為害麥苗出現(xiàn)黃葉中心,后擴散。麥蜘蛛種類為麥圓蜘蛛、麥長腿蜘蛛,麥蜘蛛主要為害小麥,還為害大麥、燕麥、豌豆等作物和雜草。發(fā)生規(guī)律成螨、卵越冬小麥、雜草冬季若溫度偏高,仍危害春:>5℃(圓);>8℃(長)成螨產卵、卵孵化田間發(fā)生盛期(圓)拔節(jié)中期(3/下-4/上)(長)始穗前后期氣溫升高數(shù)量減退圓:4/中、下長:黃熟前卵越夏10月,越夏卵孵化,為害秋苗,11月形成秋冬季田間數(shù)量高峰(二)、主要發(fā)生特點:1、群集性、假死性、怕強光。主要活動時間:圓:6-8時、18-22時;長:8-18時,以15-16時最盛;2、氣候適應性圓:8-15℃最適,>20℃大量死亡;RH>70%適宜;長:15-20℃最適,>20℃不適;RH<50%最適;3、主發(fā)類型田圓:水澆地、低濕麥田量多,干旱田量少;長:崗地、坡地量多,干旱田量多。

(三)、田間調查(基層站、農戶)

1、調查時間秋冬季氣溫偏高的年份,11月份普查1-2次;春季小麥撥節(jié)后開始至始穗前后每旬普查一次;春季氣溫偏高、少雨的年份,春季調查應增加普查次數(shù)。田間調查要于麥蜘蛛活動盛期進行。上午7-9時,下午4-6時,陰天可全天進行。

2、調查方法選擇當?shù)厣衔绨l(fā)生重的麥田、旱茬麥田、長熱偏差的麥田開展調查。

目測調查(苗期、返青期):目測每市尺單行長小麥全株(葉背面為主)麥蜘蛛數(shù)量,每畝不少于5個點。

拍麥調查(撥節(jié)后):使其墜落在下墊的白塑料布(或白瓷盤等)上進行計數(shù)。每田5點,每點調查1-2市尺單行長麥苗。

(四)、防治技術:農業(yè)防治:輪作倒茬,旱作改種水稻,可根本控制麥蜘蛛為害。增施速效肥,促進麥株生長,提高小麥對蜘蛛的耐害性?;瘜W防治:

1、種子處理重發(fā)地區(qū)用5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重量0.2%拌種。將拌種藥劑加種子重量10%的水稀釋后噴灑麥種上拌勻,堆悶12小時后播種??杉嬷蔚叵潞οx、苗蚜。

2、藥劑噴霧防治指標:撥節(jié)前每市尺單行長麥苗有螨200頭以上,撥節(jié)后為500頭以上時,進行藥劑噴霧防治。藥劑選用:阿維菌素畝有效成分0.8-1.0克、或噠螨靈畝有效成分7-9

克、或樂果畝有效成分40克,兌水噴霧小麥粘蟲鱗翅目夜蛾科

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僅食葉肉形成小孔,3齡后才形成缺刻,5-6齡達到暴食期,嚴重時將葉片吃光成為光桿,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當一塊田被吃光后,幼蟲常成群遷到另一塊田危害。粘蟲生活史和習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