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源性感染現狀與防治對策正常人各部位常見微生物
皮膚葡萄球菌、丙酸桿菌屬、消化球菌屬、消化鏈球菌屬、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酵母菌等。口腔葡萄球菌、產黑素類桿菌、梭形桿菌、鏈球菌、螺旋體、放線菌、弧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白念、大腸桿菌等。
眼結膜葡萄球菌、結膜干燥桿菌等鼻咽腔葡萄球菌、鏈球菌、奈瑟球菌、流感桿菌、類白喉桿菌、乳酸桿菌、腺病毒、真菌、支原體等。外耳道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胃腸道類桿菌、雙歧桿菌、大腸桿菌、棒狀桿菌、梭芽胞桿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真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乳酸桿菌、韋容球菌、白念菌、腺病毒、小RNA病毒等
陰道乳酸桿菌、類桿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弧菌、丙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尿道口葡萄球菌、非致病抗酸菌、大腸桿菌、白念菌等2021/4/272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定植部位主要菌群代謝產物作用對象皮膚痤瘡丙酸桿菌抗菌性脂類金葡菌、化膿性鏈球菌鼻腔表皮葡萄球菌金葡菌類白喉桿菌咽部草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白喉桿菌腦膜炎雙球菌腸道厭氧菌脂肪酸、志賀氏菌、金葡菌大腸桿菌大腸菌素白色念珠菌酸性產物2021/4/273內源性感染現狀
2021/4/274內源性感染現狀
發(fā)生率:隨基礎病、屏障結構及免疫狀態(tài)而異。2001.10-12.95家醫(yī)院11895例感染,內源感染2027例,感染率17.04%。李六億等,432例血液病,感染77例中化療63例,81.82%;激素55例,71.43%;抗菌素38例,49.35%。華西醫(yī)院2014例,感染97例,血液病、腫瘤分別占95%及70.18%,無創(chuàng)傷性操作34.02%(33例)。2021/4/275內源性感染現狀
誘發(fā)因素:燒傷、創(chuàng)傷、手術等除造成皮膚黏膜損傷感染外,病原體容易異位。放療、化療及器官移植術后免疫抑制劑等,機會性致病菌可引起內源性感染。先天性、后天性免疫缺陷,重癥糖尿病、肝病、血液病、惡性腫瘤及結核病者感染預后惡劣。
抗菌藥使用不當抑制正常菌群,耐促進藥菌過長,破壞微生態(tài)平衡致菌群失調或微生態(tài)失調。2021/4/276內源性感染現狀
病原體細菌,半數為需氧G-桿菌
G-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嗜血流感桿菌、假單胞菌屬、溶血/鮑曼不動桿菌、幽門螺桿菌等。G+球菌:葡萄球菌屬(金葡菌、L型菌)、微球菌屬、鏈球菌屬(肺炎球菌、腸球菌)等。
厭氧菌:脆弱類桿菌、梭狀芽胞菌,產氣莢膜菌其他細菌:李斯特菌(Listeria)、結核桿菌真菌念珠菌、放線菌,曲菌屬、新型隱球菌。2021/4/277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
2021/4/278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1、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Goris(1985)指出,并非所有敗血癥表現都由細菌引起。組織大量壞死或損傷即可應激發(fā)生敗血癥樣反應。細菌和非細菌引起SIRS表現相同。
SIRS可找不到感染灶,最后常有敗血癥(細菌多來自腸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021/4/279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
2、腸壁通透性改變與細菌移位機制一般僅少數菌暫時穿過腸壁到系膜淋巴結。G-菌與移位關系大。腸微生態(tài)穩(wěn)定性,尤其厭氧菌是阻止細菌移位的重要因素。厭氧菌降低或大腸埃希菌過多,超過>109-10/克即可細菌移位。SIRS腸胃粘膜絨毛血管袢短路、缺氧致屏障受損細菌移位。2021/4/2710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
(1).失血性休克放射標記腸源大腸埃希菌,休克后立即見到該菌濃集于肺,復蘇24H濃集于肝、脾;復蘇24H、48H血中雖菌,但組織培養(yǎng)出大腸埃希菌。
腸粘膜缺血細胞膜滲透性增加而破壞腸上皮細胞,再灌注時粘膜出血、潰瘍?yōu)榫Y主因。細菌酶、粘膜抗自身消化功能降低,促進細菌移位、血性播散。2021/4/2711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2).內毒素內毒素可損傷宿主免疫功能、增加腸粘膜和血管通透性、損傷細胞新陳代謝和氧的利用,促DIC、血流動力學改變。細菌移行率與內毒素量直接關系。2021/4/2712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3).創(chuàng)傷嚴重創(chuàng)傷致組織損害,應激性反應,組織缺血、缺氧、壞死,釋放細胞因子→SIRS;腸粘膜應激,出血、潰瘍、IgA分泌減少,抗定植下降。創(chuàng)傷后內源感染,與腸粘膜屏障損害和傷后門靜脈內毒素迅速增高有關。2021/4/2713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4).膽道與腸梗阻狗膽道梗阻模型,發(fā)現腸道菌群中以G-菌增殖為主,厭氧菌多于需氧菌。腸梗阻動物回腸粘膜上皮絨毛呈粘膜下層腫脹,提示梗阻時膽道感染為內源性,細菌來源于膽道內及小腸。2021/4/2714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5).免疫功能腸道是最大免疫器官。劇烈應激使B細胞分化受阻,腸粘膜漿細胞減少、分泌型IgA不足,不能中和毒素,腸道菌易粘附定植于粘膜。巨噬細胞存在于腸粘膜上皮細胞間、固有層、淋巴結,吞噬腸道菌。T細胞功能減弱時,吞噬而不能殺滅細菌,使細菌到腸外播散全身。2021/4/2715內源性感染發(fā)病機制(6).饑餓、低蛋白飲食禁食1天盲腸乳酸桿菌和專性厭氧菌比對照組少數十倍,禁食3天G-菌比對照高100倍全胃腸外營養(yǎng)(TPN)使腸道處于無負荷狀態(tài),胃酸、膽汁、溶菌酶和蛋白分解酶均減少,促進外來菌生長。2021/4/2716內源性感染的局部因素(1).肺部醫(yī)院內肺炎(NP)病原體主要源于病人體內,鼻咽部定植菌隨操作進下呼吸道。插管、吸痰對粘膜損傷、呼吸機螺紋管、污染冷凝水回流、醫(yī)務人員手污染等導致感染,操作促使鼻咽部、氣管定植菌移位致肺2021/4/2717內源性感染的局部因素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原因:食管下端擴約肌(LES)暫時與持久松馳致胃食管反流引起肺細菌感染,危重者與老年人LES松馳突出;胃排空、長期置胃管刺激咽部,易引起反流而將菌帶至咽部進入下呼吸道;平臥胃內菌沿食管壁逆行上移至咽再進下呼吸道。2021/4/2718內源性感染的局部因素肺部炎癥,尤其肺結核等慢性炎癥使肺結構改變甚至破壞,如空洞、干酪樣壞死、毀損肺等,使咳嗽反射減弱,纖毛運動降低,易受多種病原體侵犯,利于原有病原菌(如結核菌或結核病灶)活躍。2021/4/2719內源性感染的局部因素(2).原發(fā)性腹膜炎(SBP)與下列有關:肝解毒下降,肝吞噬細胞對菌吞噬減弱或尚失,及機體免疫損害;門脈高壓致腸淤血、水腫使腸粘膜屏障減弱;肝外門靜脈與體循環(huán)吻合溝通、側枝循環(huán)建立、腸肝淋巴液淤滯;小腸運動障礙(屏障功能受損、通透增加);腹水使腸內菌透過而進腹腔發(fā)生SBP。2021/4/2720內源性感染的局部因素(3).尿路感染(UTI)除導尿、置尿管及膀胱鏡檢等致UTI外,還與下列因素有關:尿潴留(截癱、前列腺肥大),使膀胱膨脹、堵塞毛細血管、小動靜脈,滲血、出血,細菌生長;尿路梗阻(腎盂或輸尿管)腎盂積水,影響腎髓質血供應,高滲和含氮濃度高,抑制殺菌,致腎髓質感染。2021/4/2721內源性感染的局部因素(4).燒傷感染燒傷感染除為腸源性外,還與下列有關:創(chuàng)面被環(huán)境或患者自身菌污染;殘存毛囊、皮脂腺及周圍皮膚褶皺菌擴散組織充血、滲液是細菌良好培養(yǎng)基;焦痂縮窄致肌肉缺血壞死,毛細血管栓和靜脈回流障礙等均利于細菌定植。2021/4/2722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
2021/4/2723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
1.休克病人腸道監(jiān)測休克時腸粘膜PH值可反應其氧合情況,腸腔氣壓測定器經鼻或肛門置待測部位,用普通血氣分析儀測得腸粘膜PH值,計缺氧狀態(tài)。保證腸血氧供應可預防細菌移位。休克動物用別嘌呤醇降低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可阻止氧自由基產生。含鎢食物喂動物可滅活黃嘌呤氧化酶2021/4/2724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
2.選擇性去污染為防抵抗力低者內源性感染,“選擇性腸道去污染(SDD)”有一定效果,選抗生素應:抗菌譜包括沙雷菌在內腸桿菌科、假單胞菌屬和不動桿菌屬,對厭氧菌不受影響;口服不吸收,腸內有較高殺菌濃度;對大部分潛在病原菌敏感;受食物及糞便成份影響小等。2021/4/2725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常用多粘菌素E、妥布(或紅霉素)及兩性霉素B,不易產生耐藥株,口服量分別為100mg,80mg及50mg,每天4次;各2%混合劑涂抹口腔及頰粘膜,4次/D。對128例易感者SDD,G-桿菌敗血癥發(fā)生率由42%下降為3%,ICU繼發(fā)呼吸道G-菌感染由20%-78%降至3%-10%。2021/4/2726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3.生態(tài)制劑對宿主無害或有益的能定植、耐藥活菌拮抗外來菌或自身過度增殖菌。大白鼠實驗證明給外源雙岐桿菌在腸內能抑制大腸埃希菌、降低門靜脈內毒素水平。生態(tài)(活菌)制劑有雙岐桿菌、乳酸桿菌、需氧臘樣芽胞桿菌等,除保健作用外,可治療腸菌群失調,可預防腸道菌異位。2021/4/2727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在艾滋病高發(fā)國家,如博茨瓦納近1/2的產婦HIV-I感染者,胎兒分娩經陰道感染HIV-I危險性高,用鼠李糖乳酸桿菌GR-1注入產道提高陰道內G-桿菌水平,或用重組細胞因子激活劑如L.jensenii(分泌2種CD4T細胞結合蛋白,覆蓋CD4T細胞HIV-I受體)可降低分娩過程胎兒感染率。2021/4/2728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
4.營養(yǎng)療法腸外營養(yǎng)(TPN)配方缺谷酰胺,后者是氨在組織中運轉的媒介、合成核苷酸前體。TPN中加谷酰胺提高腸粘膜蛋白量、增強免疫、傷口愈合、抗內毒素,抑制菌移位。腸內營養(yǎng)(TEN)中要素膳食(ED)除含谷酰胺外,羥丁酸是結腸粘膜供能燃料,增強吻合口強度。ED副作用有腹脹、腹瀉等。2021/4/2729內源性感染預防與治療
5.免疫治療針對菌移位和SIRS發(fā)生機制,進行實驗與臨床研究大腸菌突變株(Js)人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內毒素單克隆抗體(E5和HA-IA)、抗TNFa、IL-1受體拮抗劑等有一定苗頭,可能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密室逃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 保育員生活管理培訓
- 創(chuàng)意商務圖片第21集
- 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及現狀
- 第2章 公益海報招貼設計
- 信息技術基本操作
- 教培行業(yè)工作規(guī)劃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八年級第一次階段檢測 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護理腦梗死疑難病例討論
- 口服給藥操作規(guī)程
- 2025年骨科入科考試題及答案
- 2025上半年江西贛州市人民醫(yī)院招考聘用工作人員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武漢鐵路橋梁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度家暴離婚協議書范本制作與使用
- 課件:《魯濱遜漂流記》
- 術前預防感染
- 2025護理十大安全目標
- 《遺傳疾病概述》課件
- 《醫(yī)養(yǎng)結合事業(yè)發(fā)展探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400字
- 水電施工機械新能源化的可行性分析與應用研究
- 關于中山市中醫(yī)四診智能化與傳統中醫(yī)診斷之間的協同效應調查問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