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導游基礎(chǔ)知識第二章第二節(jié)第一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一、國號名稱的主要來由(1)根據(jù)原來的部族名定國名,如商、周、秦:(2)根據(jù)發(fā)跡地定國名,如漢(劉邦從漢中起兵戰(zhàn)勝項羽建立西漢)(3)根據(jù)封爵定國名,如晉(司馬炎曾被封為晉王)、隋(楊堅曾被封為隋王)、唐(李淵曾被封爵唐國公)、魏(三國曹丕襲位魏王)。(4)根據(jù)吉祥文義定國名,如元(《易》爻辭:“‘大哉乾元”)(5)以建立者的姓氏定國名,如陳(南朝陳為陳霸先建立)。(6)以社會上流傳的口號定國名,如明(“彌勒降生,明王出世")。(7)以同音通假定國名,如清(同“后金”之“金”)。(8)根據(jù)政權(quán)所在地定國名,如蜀(三國之蜀及五代十國之前,后蜀處于巴蜀之地)、吳(三國吳地)。第二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稱謂
(一)后、王、天子奴隸社會中最高統(tǒng)治者可稱“后”、“王”、“天子”?!昂蟆?、“王”的稱謂源自原始社會。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都稱為“王”。
《史記·夏本紀》記載:“太史公曰:禹為姒[sì]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xún]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zēng]氏、辛氏、冥氏、斟戈氏?!?/p>
“天子”一稱在西周時出現(xiàn)。但周王室衰微后,諸侯國的君主也有稱“王”的,如楚莊王。戰(zhàn)國時各大諸侯國的君主均稱“王”。漢代開始,分封的諸侯稱“王”,也有封爵稱“王”的。第三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稱謂
(二)帝秦王贏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把“皇”和“帝”連起來始稱“皇帝”,為封建社會中歷代君主所沿用?!盎实邸币埠喎Q為“皇”或“帝”,如“唐明皇”、“漢武帝”。臣下不直呼“皇帝”,而是采用皇帝的別稱,如皇上、陛下、國家、大家、天家、圣人、至尊、萬歲、萬歲爺、天子等。
(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嬪妃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親。
皇后:皇帝的正妻。
嬪妃:皇帝諸妾通稱。有美人、貴人、才人、昭儀、婕妤、貴妃、貴嬪等稱號。第四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二、帝王、皇族、皇戚的稱謂
(四)皇太子、皇太孫
皇太子:皇帝諸子中皇位的法定繼承人,也稱為“太子”。
皇太孫:由皇帝冊立的有皇位繼承權(quán)的皇孫。
(五)公主、附馬
公主:漢代開始專指皇帝之女。漢代皇帝的姊妹稱長公主,皇帝的姑母稱大長公主。后代有所不同,有的以“長”指排行。清代皇帝之女不稱“格格”,只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國公”等人之女才依次稱和碩格格、多羅格格、固山格格、格格等。
駙馬:魏晉開始,皇帝的女婿大都封“駙馬都尉”之職,魏晉以后帝婿皆加封“駙馬都尉”,故“駙馬”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稱“額附”。第五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謚號、廟號、尊號、全稱、年號、陵號
(一)謚號古代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按其生平事跡給予褒貶或同情的稱號。據(jù)記載西周始有謚號,秦始皇廢除,西漢又恢復。謚號是一些相對固定的字,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表揚性質(zhì)的,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成、康等,如“經(jīng)緯天地日文”、“威強睿德曰武”、“布義行剛曰景”、“柔資慈民曰惠”;一類是批評性或帶貶義的有煬、厲、靈、幽等,如“好內(nèi)遠禮曰煬”、“殺戮無辜曰厲”等;還有一類表同情的有哀、懷、愍[mǐn]、悼等,如“恭仁短折日哀”。謚號不獨立使用,或與廟號結(jié)合,或為全稱的組成部分。第六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謚號、廟號、尊號、全稱、年號、陵號
(一)謚號戰(zhàn)國時期以前周王謚號均為一個字,戰(zhàn)國時才出現(xiàn)兩個字的謚號,如“周貞定王”、“周威烈王”的“貞定”、“威烈”等。后世皇帝絕大多數(shù)用一個字為謚號。第七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謚號、廟號、尊號、全稱、年號、陵號
(二)廟號帝王死后,其繼承者立廟奉祀,追尊為“某祖”、“某宗”的名號即為廟號。漢代以后,其標識字首先是“祖”或“宗”字。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稱“祖”,如“高祖”、“太祖”、“世祖”;之后的嗣君稱“宗”,如“太宗”、“高宗”、“中宗”、“世宗”等。西漢僅劉邦稱“祖”南北朝開始至唐朝,無帝不稱“宗”。明清時前幾個皇帝有都稱“祖”的現(xiàn)象,如“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福臨)、“清圣祖”(玄燁[yè])等。“帝”字從漢代始與謚號結(jié)合后,也成為廟號,如“漢文帝”、“魏文帝”、“晉文帝”等。第八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謚號、廟號、尊號、全稱、年號、陵號
(三)尊號封建社會對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頌揚性稱號即為尊號。有時也稱為“徽號”,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劉邦)等。
(四)全稱即廟號、尊號、謚號的合稱。如乾隆皇帝全稱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其中“高宗”為廟號,“純”為謚號,其余均為尊號。當代史書在提及皇帝名時,有時簡化為“廟號+謚號+皇帝”的形式,如稱乾隆為“高宗純皇帝”。第九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三、帝王的謚號、廟號、尊號、全稱、年號、陵號
(五)年號封建帝王即位后為紀年而設(shè)置的稱號。年號始于西漢武帝即位之年的“建元”(公元前140年)。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號,叫“改元”。一個皇帝在位期間,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災異等,也常改元,如武則天在位期間,用了17個年號。年號一般用兩個字,也有用四個字的,如“建武中元”(光武帝),“天冊萬歲”,“萬歲通天”(武則天)、“太平興國”(宋太宗)等。明、清兩代的皇帝除明英宗兩次即位當皇帝用了兩個年號外,其余的均用一個年號,所以人們常以其年號來稱呼當時在位的皇帝,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
(六)陵號封建帝王陵寢的名號叫陵號,始于西漢,如長陵、陽陵、杜陵、霸陵。第十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四、古代官制
(一)古代中央官制
秦漢時期:三公九卿
魏晉南北朝:向三省六部制過渡,至隋朝正式確立
宋代:另設(shè)中書內(nèi)省、樞密院三司
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機構(gòu)為中書省(丞相)
明代:以內(nèi)閣(大學士)作為中央最高決策機構(gòu),六部為最高執(zhí)行機構(gòu)
清代:軍機處(軍機大臣)
(二)古代地方官制從秦漢到隋唐:郡(太守)、縣(縣令)兩級或州(刺史)、郡、縣三級;元代實行行省制,行省下設(shè)路、府、州、縣四級;明清時期大體上分為省道(道員)、府(知府)、縣(知縣)四級。第十一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四、古代官制
(三)官吏選拔制度古代官吏選拔制度,從先秦魏晉南北朝,先后經(jīng)歷了世卿世祿制度——察舉學校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演變:隋文帝楊堅廢除為世襲壟斷的“九品中正”制度,正式開科取士。入士者不論出身、門第,但憑考試成績予以錄用。隋煬帝楊廣設(shè)進士科。唐代增設(shè)秀才、明經(jīng)、明法、明算、一史、三史及武舉諸科,仍以進士科最受重視。參加科舉者須通過童試(縣、府、院三場,中試者稱生員)——鄉(xiāng)試(省級考試,中者稱舉人)——會試(禮部考試,中者稱貢生)——殿試(皇帝親自考試,中者稱進士,前三名稱狀元、榜眼、探花),始取得做官資格。第十二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四、古代官制
(三)官吏選拔制度明清時期更進一步規(guī)定必須以《四書》、《五經(jīng)》的文句為題,考生答題必須嚴格遵循朱熹《四書集注》等書的主旨,不能隨意發(fā)揮,文章格式必須為“八股文”。自隋朝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直到清末,科舉考試一直是國家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第十三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五、科舉考試我國從隋代開始,封建統(tǒng)治者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婆e考試在中國歷時1300多年,影響巨大。下面以明清科舉考試為據(jù),對所涉及常識作簡單介紹:
(一)院試又稱郡試、道試。是參加過縣試、府試后的童生取得生員資格的考試。由朝廷所派官員主考??贾姓叻Q秀才,才有資格“入泮[pàn]”(進學)學習。
(二)鄉(xiāng)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取中者稱“舉人”,已有做官資格。第一名稱“解[jiè]元”。
(三)會試每三年一次會集各省舉人在京城舉行的考試。取中者稱“貢士”(或“中式進士”)第一名稱“會元”(或“會魁”)。第十四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五、科舉考試
(四)殿試亦稱“廷試”,是皇帝在殿廷親自對會試考中的貢士所進行的面試。按成績分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亦稱“殿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人同稱“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賜同進士出身”。如果某人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jiè]元、會元、狀元),就叫“連中三元”。第十五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五、科舉考試
(五)四書五經(jīng)、三綱五常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
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的合稱。漢武帝時定。也是科舉考試必讀書。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第十六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號及避諱
(一)姓姓在中國古代早期是一個氏族的號,如黃帝姓“姬”、炎帝姓“姜”、商族姓“子”、周族姓“姬”等等。在奴隸社會中貴族有姓,平民和奴隸無姓。第十七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號及避諱
(二)氏氏是姓的分支。如殷人子姓下分華、向、樂、魚等氏,周人姬姓下分孟、季、孫、游等氏,姜姓下分申、呂、許、紀、崔、馬等氏。姓不變化而氏的變化很大,隔一兩代就可能改變。氏的得名情況比較復雜,有以受封邑(封地)名為氏的,如蔡、蔣、霍等;有以所居地為氏的,如西門、南郭等;有以官職為氏的,如司馬,樂正;有以祖先的字或謚號為氏的,如孔丘之“孔”。戰(zhàn)國后人們往往以氏為姓,氏和姓逐漸混同,漢代通稱為姓。第十八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號及避諱
(三)名、字上古嬰兒出生在三個月后由父親命名。男子20歲舉行成人禮、女子15歲舉行許嫁禮時取字。名和字往往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如義相同或相近;宰予,字“予我”;端木賜,字“子貢”;冉耕,字“伯牛”;屈平,字“原”(屈原)等。意義相反:曾點,字“皙”(“點”義為稍黑,“皙”義為膚色白)。名和字還可以有其他的聯(lián)系,如孔丘,字仲尼,是因為其父在名字叫“尼丘”的山上祈禱神靈后出生的。周代男子“字”前的“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伯禽”、“叔向”、“季路”;“字”后加“父”或“甫”表示性別,如“仲山甫”、“仲尼父”等。春秋時普遍方式是加“子”字,如“子產(chǎn)”(公孫僑)、“子有”(冉球)、“子淵”(顏回)等。上古尊對卑、上對下直呼其名,對尊輩、平輩不能直呼其名,對父母連“字”也不能稱呼。第十九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號及避諱
(四)號號也叫別號、別字,可以自取,字數(shù)較自由,如陸游自號“放翁”,邱處機自號“長春子”,李白自號“青蓮居士”,陶潛自號“五柳先生”等。常見的是兩個字,如辛棄疾號“稼軒”,王安石號“半山”,黃庭堅號“涪翁”,王夫之號“姜齋”等等。有的人取不止一個號,如黃庭堅又號“山谷道人”,王冕有“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號。取號之風盛于宋,以后文人幾乎無人不取號。第二十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號及避諱
(五)避諱“避諱”就是不直接說出或?qū)懗鼍骰蜃痖L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長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缺筆或改變讀音的辦法來回避。如漢高祖名劉邦,漢代改《論語》中“何必去父母之邦”為“何必去父母之國”;漢文帝名劉恒,“恒山”改為“常山”;漢光武帝名劉秀,“秀才”改為“茂才”;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把“觀世音”改為“觀音”。清人著作或清刻古書中,因康熙皇帝名“玄燁[yè]”,“玄鳥、玄武、玄黃”等“玄”改為“元”,“玄武門”改為“神武門”,“玄武大帝”改為“真武大帝”。采用缺筆劃避諱的,如唐代“世”字作“卅[sà]”,宋代“恒”作“?!?避真宗趙恒諱),清代“玄”字作“元”(避康熙玄燁諱),唐后避孔子諱,“丘”字作“邱”等等。再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母親為賈敏,林黛玉念到與“敏”同音的字時均改讀為“秘”。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六、姓氏名字號及避諱每一朝代的皇帝之名是當時的“國諱”或“公諱”??浊鹬坪蟾鞔苤M。長上之名是全家的“家諱”或“私諱”。避諱始于周朝,行于秦漢,盛于隋唐,嚴于兩宋,苛于清代。民國成立廢除。避諱給古代文獻造成了一定的混亂,給今天的閱讀造成諸多不便。本朝高宗諱構(gòu),避嫌名者,仍其字更其音者,勾濤是也;加金字,鉤光祖是也;加絲字,纟句紡是也;加草頭者,茍諶[chén]是也;改為句字者,句思是也;增勾龍者,如淵是也;勾龍去上一字者,大淵是也。已上,皆臣下避君諱也?!苊堋ぁ洱R東野語》卷四
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
(一)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天干和地支合稱“干支”。天干用來表示順序,地支用來表示時間。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以單數(shù)配單數(shù),以雙數(shù)配雙數(shù),按順序組合成六十對叫“甲子”或“六十花甲子”,用以記錄年、日,周而復始,循環(huán)使用。六十干支如下表:
干支對應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干支紀日始于商代,西漢以前干支是后人推算加上的。我國古代紀月用地支,夏歷以正月為寅,以此類推,十二月為丑,閏月不設(shè)獨立的地支。每月分上、中、下旬,10天為一旬,始日為“朔”,末日為“晦”,月中十五為“望”。紀時也用地支,一天十二個時辰,子時為23時至凌展1時,以此類推,亥時為21時至23時。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
(二)年月日辰
1.年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運行一周為一年。古人測得365.25日為一個太陽年。以干支紀年萌芽于西漢,始行于王莽,通行于東漢后期。如黃巾軍起義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紀年還有用帝號和皇帝年號的方法。帝號紀年如“成王三年”、“平王元年”等,皇帝年號紀年如“開元三年”、“萬歷十五年”等。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
(二)年月日辰
2.月古代計算月亮繞地球與太陽一個“合朔”周期的時間為29.53日,叫一個月。有30日的大月,也有29日的小月,一年一般12個月,閏年為13個月。古代紀月也用干支。由于12個月與12地支相等,因此每月的地支是可以固定的。如果以正月為地支寅,則二月為卯,三月為辰,其余依次下推,十一月為子,十二月為丑。其前再配以天干。閏月不設(shè)獨立的天干紀月。如今所說的“夏歷”就是以正月為寅。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古代將每月的第一日稱作“朔”,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叫“望”(太陽和月亮此升彼落,東西相望)。每月有“上弦”和“下弦”,即月亮彎如弓弦。上弦指初七、初八,下弦指二十二或二十三日。一個月又分為三部分:十天為一旬,共三旬,即上、中、下三旬。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
(二)年月日辰
3.日古代以一晝夜為一日。紀日用干支在商代就實行了。因為兩個月加起來是59天。所以用干支紀日可以依次下推,如正月初一是甲子,三月初一就是癸亥。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
(二)年月日辰
4.辰古代分一日為十二個辰,也叫“時辰”。紀辰用十二地支,每日24小時,每2小時為一個時辰。日冕[miǎn]
第三十頁,共三十五頁,2022年,8月28日七、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四時節(jié)氣
(三)四時節(jié)氣四時,也稱四季。正月、二月、三月為春,故可分別稱之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為夏,亦有孟、仲、季的別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生會外聯(lián)部工作計劃范文(30篇)
- 2025大專畢業(yè)生自我總結(jié)范文(32篇)
- 預測2024年統(tǒng)計學考試出題方向題目及答案
- 2025年阿片類中毒解毒藥項目建議書
- 2024年食品質(zhì)量問題的前因后果及試題及答案
- 2024美容師考試中的自主學習方法及試題及答案
- 職場優(yōu)勢測試試題及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金麗衢十二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第二次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
- 2023公平守正安心消費心得感悟(6篇)
- 2024-2025公司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考試直接用
- 電梯安全管理員考試題庫
- 2024年4月自考00153質(zhì)量管理(一)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九年級模擬一模數(shù)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大壩固結(jié)灌漿與帷幕灌漿施工方案
- 交警道路交通安全執(zhí)法規(guī)范化課件
- 人教五四 六年級 下冊 語文 第五單元《中國有能力解決好吃飯問題 第二課時》課件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lián)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對標一流-2025年國央企風控合規(guī)案例白皮書
- 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xiàn)場處置方案
- 放射醫(yī)學檢查技術(shù)及操作規(guī)范
- 《南非綜合簡要介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