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融合發(fā)展的趨勢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85f930960c9ddadda69acc40c4eb7/d5985f930960c9ddadda69acc40c4eb71.gif)
![傳媒融合發(fā)展的趨勢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85f930960c9ddadda69acc40c4eb7/d5985f930960c9ddadda69acc40c4eb72.gif)
![傳媒融合發(fā)展的趨勢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5985f930960c9ddadda69acc40c4eb7/d5985f930960c9ddadda69acc40c4eb7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媒融合發(fā)展的趨勢
媒介融合有兩種主要形式,一是媒體之間的整合與并購,力圖在傳媒業(yè)中以規(guī)模出效益。二是不同媒體之間的交融與互動,這主要指在不同媒體之間,傳播方式和內容的相互借用,以促進共同發(fā)展。例如網絡媒體具備傳統媒體的功能,傳統媒體借鑒網絡媒體的功能。媒體間的整合。從歐美國家大型傳媒公司的發(fā)展歷史看,大多是在從報紙到電臺、從電臺到電視、從電視到網絡的發(fā)展進程中,迅速介入、實現新的融合,催生出了占據主流市場的新媒體。在互聯網顯示出媒體的特質后,一些傳媒公司迅速介入,搶占網絡制高點,實行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大融合。媒體功能的融合。跨媒體的融合指的不僅是媒體本身的融合,也包括媒體功能的融合或趨同。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I?浦爾認為“媒介融合”就是各種媒介呈現出一體化多功能的發(fā)展趨勢。從本質上講,融合是不同技術的結合,是兩種或更多種技術融合后形成的某種新傳播技術,由融合產生的新傳播技術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總和。新技術(尤其是數字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媒介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面對新媒介的挑戰(zhàn),傳統媒介雖然不致被淘汰,但也必須在新技術條件下發(fā)展自己。傳播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隨著網絡技術在大眾傳播領域的廣泛運用,使各類媒介之間再不像過去那樣涇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改變介質屬性的前提下,在保持原有介質優(yōu)勢的同時,媒介之間開始互相借鑒傳播方式,從而實現媒介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滲透。受眾細分的意義。復旦大學李良榮教授在《新聞學導論》一書中指出:“對于任何性質的新聞媒介,受眾的接觸與選擇,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標實現的首要前提。無論從哪方面講,受眾對于媒介的成敗與生存都是至關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要占有市場,要贏得受眾,這是媒介的必然選擇。而占有市場、贏得受眾的第一步就是欄目的受眾定位,即確定媒介整體和所設欄目的明確的傳播對象,解決向誰傳播的問題。”日本學者伊藤優(yōu)一認為,由于新傳播科技聚焦于多樣化的專業(yè)信息,大眾社會逐漸演變?yōu)椤皡^(qū)隔社會”,因此閱聽大眾日漸因意識形態(tài)、價值、品位與生活風格的不同而分化。在這種形式下,“廣播”時代的傳播方式顯然不能滿足受眾群體的多元化趨向,因此,受眾細分是傳媒業(yè)不可避免的發(fā)展趨勢。傳播中的受眾個性對于接受或拒絕勸服有一定關系。針對個性進行傳播,有助于克服不良個性帶來的阻力,增強傳播效果。如今節(jié)目的分化已不僅僅是滿足、迎合不同受眾的需求和興趣,更是以個性特色培養(yǎng)忠實受眾的“定點約會”意識。媒介融合和受眾細分的關系二者都是適應媒體生存與發(fā)展需要的結果。媒介融合和受眾細分都是適應媒體生存與發(fā)展需要的結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傳媒業(yè)競爭的激烈程度與日俱增,同時,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媒體集團正攜帶著強大的資本威逼著中國逐步開放的傳媒市場,以各種方式悄然進入中國,這一切都使國內傳媒業(y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zhàn)。要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運,變革與發(fā)展勢在必行。一方面,中國的絕大多數媒體規(guī)模較小,而且條塊分割、地域分割、各自為政,這不僅導致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而且使得媒體的抗風險能力較差。因此,整合媒體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媒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成為傳媒業(yè)的必然選擇,媒介間的融合已成不可逆轉之勢。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的新聞傳媒業(yè)具有求大求全的情結,籠而統之地去爭取所有受眾,結果造成媒介內容雷同、質量平平,越來越無法適應受眾興趣和需求日趨多元和分化的現實。喪失受眾就意味著喪失了生存權、發(fā)展權,因此媒介必須在分化的受眾群中,確立自己的受眾市場,也就是走受眾細分之路。綜上所述,無論是媒介融合還是受眾細分趨向的出現,其最根本的原因都可以歸結為媒體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二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受眾需求。媒介融合和受眾細分的目的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受眾需求,提高受眾選擇媒介的或然率。傳播學者施拉姆提出:人們選擇不同的傳播途徑,是根據傳播媒介及傳播的訊息等因素進行的。人們選擇最能充分滿足需要的途徑,而在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他們則選擇其需要的途徑。他還提出了人們選擇媒介或信息的或然率的方式,即如下的公式: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選擇的或然率。公式中“報償的保證”指傳播內容滿足選擇者需要的程度,“費力的程度”則是指得到這則內容和使用傳播途徑的難易程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眾細分使傳播內容能夠更好地滿足選擇者:受眾細分使不同層次、不同興趣愛好、不同信息欲求的受眾都能夠獲得適合自己口味的傳播內容和訊息;媒介技術和功能的融合使訊息形式更加豐富、靈活、多變,訊息質量大為提高。以網絡媒體為例,點對點的傳播方式促使網民個性張揚,加速了傳播小眾化和分眾化的進程,而其融合文字、視頻、音頻等各種信息于一體的多媒體傳播手段,又為受眾提供了高質量的信息,更好地滿足了受眾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媒介融合和受眾細分降低了媒介選擇的費力程度:媒介融合改變了信息的獲取方式,現代的人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對報紙、廣播、電視的“獨立式”消費,更希望在網上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讀書刊,只要擁有一臺電腦或數字電視機,這些便都可以實現。而受眾細分使媒介紛紛推出了個性鮮明、具有針對性的訊息,使受眾更容易識別適合自己需要的訊息內容,這自然提高了信息的易得性。總之,媒介融合與受眾細分相輔相成,其目的均為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需求。媒介融合可以集中各種媒介的優(yōu)勢,整合傳播內容,對信息進行分類加工,以不同的渠道傳播到特定的人群中,充分滿足受眾的需要;而特定受眾對信息內容質量要求的提高,又促使媒介進一步調動各種傳播手段和途徑,從而進一步促進媒介的融合。媒介發(fā)展的產業(yè)趨勢就中國媒介的發(fā)展變化而言,第一個變化是產業(yè)化經營。中國的媒介承擔著兩個方面的功能:一是作為國家的喉舌承載著非常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功能;二是作為娛樂產品生產的產業(yè)功能。作為產業(yè)而言,政府應減少對它的干預和制約,但目前政府還沒有完全將媒介視為產業(yè),且不愿對此放手,所以不能在概念上把媒介作為一個產業(yè)來提出。但事實上,媒介已經被推向市場,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當做產業(yè)來加以經營。定位。在產業(yè)化經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定位問題,它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首先是消費定位,也可稱作收視定位或接受定位;其次是內容定位和節(jié)目定位。消費定位。所有的消費定位都需要媒介市場的調查來完成。要真正實現媒介的發(fā)展,必須要做前期的市場調查,這就需要逐漸形成有規(guī)模的媒介經營實體。消費定位包括:一是消費者、受眾的定位;二是功能定位。每一類受眾對媒介的需要都是多樣化的,我們在做產品時必須清楚產品究竟要滿足受眾哪一方面的需要,所以就需要功能定位;三是市場定位,中國的媒介產品有不同的市場劃分,市場不同決定了生產模式和方式不同,比如有區(qū)域市場、全國市場和跨國市場。內容定位和節(jié)目定位。有了消費定位以后才能有內容定位和節(jié)目定位。內容定位和節(jié)目定位也包括幾個層面的問題:一是文化定位,比如藍領文化、白領文化和精英文化等。有了文化定位后,才知道節(jié)目應該做成怎樣的風格和品位。文化定位最重要的是品質定位,要在文化產品中有一個品質確立。二是對文化進行藝術定位。三是技術定位,要達到怎樣的藝術水準就必須要求怎樣的技術條件與之相適應。四是經濟定位?,F在應由“銷”定“產”,由市場來決定投資,由市場規(guī)模決定投資規(guī)模,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產業(yè)循環(huán)。專業(yè)化制作。對于中國媒介來說,專業(yè)化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比如燈光,中國現在就很缺乏專業(yè)的燈光師。當然這與中國的現狀有關。專業(yè)化制作必須要有專業(yè)化的隊伍作為保證。一個文化產品必須達到統一的規(guī)格和標準。一個品牌的形成、一個節(jié)目消費的形成必須要在這個節(jié)目保證基本技術標準的情況下才可能形成。比如麥當勞,它并沒有很高檔的產品品質,但它有一個很統一的標準。這說明,統一的技術標準是產業(yè)消費依賴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現在強調專業(yè)化制作,其實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產品保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技術標準,讓受眾對它產生信任和依賴感。中國目前存在人力資源過剩的狀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上海公寓出租合同范例
- 供熱合同范例封皮
- 2025年垃圾發(fā)電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豫劇樂隊伴奏十字訣
- 分期付合同范例
- 刷白合同范本
- 公司車輛洗車合同范本
- 代理辦理抵押合同范本
- 2025年白影貼面板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新起點英語二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材料投放的現狀調查報告(定量論文)8700字】
- 帶狀皰疹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HZ與PHN)
- JC-T 746-2023 混凝土瓦標準規(guī)范
- 漢密爾頓抑郁和焦慮量表
- 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
-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單元教材教學分析
- EPC項目設計及施工的配合
- 年產5萬噸1,4-丁二醇的工藝流程設計
- (高清版)TDT 1037-2013 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