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邵陽市武岡安樂鄉(xiāng)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京劇:演“技”還是演“戲”劉佳演“技”還是演“戲”?這個幾乎不能構成問題的問題,已經困擾京劇很久了。我們或許真的應該回到戲曲發(fā)生發(fā)展的源頭,思考一些最基礎也最本質的問題。王國維說中國戲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與人類日常行為方式的巨大差異決定了它不可能如實地再現生活。寫意允許適度抽象和夸張,但與西方現代派戲劇的變形不一樣,中國戲曲始終都在非常認真地描摹生活,只不過在“意”和“有”難以兼得的時候要借助虛擬,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轉化為心靈能感覺到的“有”——“摶虛成實”,并且,為避免過于個性化的虛擬造成信息傳遞障礙而將一個個“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來,也就是戲曲的“技”。程式就像細胞之于生命、語詞之于文章,是一出戲的最小構成單位。作為構成美和呈現美的藝術元素,程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經過高度提煉概括,逐漸獲得了獨立的審美價值,就像書法線條可以脫離字意成為純粹的審美對象一樣,不依賴于劇情和人物,我們也一樣可以欣賞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轉和武功的驚心動魄。“技”擁有了獨立的審美個性和發(fā)展軌跡,也形成了自身的藝術規(guī)律和要求,并與人們的審美感受、審美觀念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皯颉焙汀凹肌倍荚诓粩喟l(fā)展變化,在戲劇建構的同時,也建構起了美輪美奐的戲劇表演技法,這是中國戲曲無與倫比的藝術特性?!凹肌?,最初是為了更好地表現“戲”而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的不斷打磨也是為了讓“戲”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戲劇就失去了靈魂?!皯颉笔恰凹肌贝嬖诤桶l(fā)展的前提,當“戲”被忽視,“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無法精進了。能否正確認識“戲”與“技”的關系,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京劇傳承與新劇目創(chuàng)作的質量。在流派創(chuàng)始人相繼離去、流派意識卻空前強化的后流派時期,究竟應該如何繼承流派?是滿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師們使用過的程式技巧,還是那一種使大師能夠成為大師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觀眾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傳承”,不是要求現在的演員簡單機械地重復前輩大師的一舉一動,而是要像他們那樣在深刻體察劇情與人物的基礎上,順應時代審美需求的變化,巧妙運用程式,進而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這才是流派精神的內核。由于文人與藝人、理論家與演員歷史上形成并延續(xù)至今的微妙關系,中國戲曲的批評與實踐長期存在著兩套立場、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話語系統(tǒng),給很多基本問題的闡釋帶來難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個心氣兒,說出來的話卻迥然不同。相信這種割裂會隨著時代的進步、演員社會地位與文化水平的提高、評論家對戲曲創(chuàng)作實踐的重視而逐漸消除。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了解了戲曲發(fā)生發(fā)展的源頭,演“技”還是演“戲”就不會成為困擾京劇發(fā)展的問題。B.中國戲曲與西方現代派戲劇的變形不一樣,不允許抽象和夸張,只是認真描摹生活。C.“技”是在將“意”化“有”時為了避免過于個性化的虛擬造成信息傳遞障礙而將程式固定下來形成的。D.“技”創(chuàng)造出來是為了讓“戲”更精彩,一旦沒有了“技”,戲劇就失去了靈魂。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京劇是演“技”還是演“戲”的問題,第二段分析了這一問題。B.文中用細胞與生命、詞語與文章的關系比喻程式與戲曲的關系,通俗易懂。C.文章在得出“戲”與“技”的關系結論后,論述了這一結論對京劇傳承與創(chuàng)作的影響。D.文章結尾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出演員社會地位與文化水平不高才是問題的根源。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技”經過高度提煉概括后逐漸擁有了獨立的審美個性和發(fā)展軌跡,使我們可以不依賴于劇情和人物欣賞到“技”的美妙。B.人們的審美感受、審美觀念影響并促進“技”的審美個性和發(fā)展軌跡,這是中國戲曲無與倫比的藝術特性。C.只有深刻體察劇情與人物,順應時代審美需求的變化,巧妙運用程式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才是流派精神的內核。D.中國戲曲的批評與實踐的割裂關系造成的戲劇發(fā)展的困擾,這一困擾將會隨著時代的進步等因素而逐漸消除。參考答案:1.C
2.D
3.B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中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A項說法不當。文章第一節(jié)說“演‘技’還是演‘戲’……或許真的應該回到戲曲發(fā)生發(fā)展的源頭,思考一些最基礎也最本質的問題?!边@句話是說從源頭上思考一些最基礎也最本質的問題才能解決演“技”還是演“戲”的問題。并不是說“了解了戲曲發(fā)生發(fā)展的源頭,演“技”還是演“戲”就不會成為困擾京劇發(fā)展的問題?!盉項“不允許抽象和夸張”分析錯誤。文章第二節(jié)引用王國維的話是說“(中國戲曲)寫意允許適度抽象和夸張,……在“意”和“有”難以兼得的時候要借助虛擬,”所以原文是說在“意”和“有”難以兼得的時候借助虛擬可以看出,允許適度抽象和夸張。D項“一旦沒有了‘技’,戲劇就失去了靈魂”分析錯誤。原文是“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戲劇就失去了靈魂?!薄皯颉辈攀菓騽〉撵`魂。綜上,本題選C項。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中內容的理解與推理的能力。D項“指出演員社會地位與文化水平不高才是問題的根源”分析錯誤。閱讀文章最后一節(jié)中“由于文人與藝人、理論家與演員歷史上形成并延續(xù)至今的微妙關系,中國戲曲的批評與實踐長期存在著兩套立場、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話語系統(tǒng),給很多基本問題的闡釋帶來難度”,這句話闡述了問題的根源應是兩套立場、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話語系統(tǒng)。所以選D項。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中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閱讀文章第三節(jié)中相關文字:““戲”和“技”都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在戲劇建構的同時,也建構起了美輪美奐的戲劇表演技法,這是中國戲曲無與倫比的藝術特性?!笨芍骸爸袊鴳蚯鸁o與倫比的藝術特性”是“戲”和“技”不斷發(fā)展變化,建構起來的美輪美奐的戲劇表演技法”,而不是B項中所說的“人們的審美感受、審美觀念影響并促進“技”的審美個性和發(fā)展軌跡?!彼訠項說法錯誤。點睛:此類題目答題時應注意分清答題的區(qū)域,錯誤設置一般為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無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換概念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分析推理類題目較難,答題時首先瀏覽選項,在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對照。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0-12題重拾中華之“禮”的當代價值東西方文化,是當今世界的兩大文明,兩者的關鍵區(qū)別究竟何在?梁啟超說:“中國重禮治,西方重法治?!卞X穆贊揚此語“深得文化分別之大旨所在”。數十年后,錢穆又說:“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绷簡⒊?、錢穆將中國文化的核心歸結為禮治,絕非向壁虛造,而是淵源有自。在中國文化中,禮是理的同義詞。在中國人看來,人是按照禮、也就是理性要求來生活的,其它動物則不能。人有文化自覺,通過禮自別于禽獸,對于中國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義。禮也是文明與野蠻的區(qū)別,這是更高一個層次的區(qū)別??鬃幼鳌洞呵铩?,欲為萬世龜鑒。春秋亂世,本質上是文明與野蠻的斗爭,即“禮”者與“非禮”的斗爭。而歷史的進步,是在文明戰(zhàn)勝野蠻之后。禮是社會一切活動的準則、修身的主要門徑。中國文化要求人們努力修為,勉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賢,其間的取徑則是禮樂人生、外內雙修。因此,中國人在童蒙教育階段即教以禮,不學禮,無以立。從束發(fā)開始,每逢人生的轉折點,也都會寓教于禮,通過冠禮、婚禮、相見禮、飲酒禮、射禮、喪禮、祭禮等一系列“人生禮儀”進行指導,在總體上維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更為重要的是,禮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四方發(fā)展不平衡,各地風俗更是歧異,如果沒有統(tǒng)一的行為規(guī)范,聽之任之,不堪想象。經過兩千多年的經營,禮超越于方言、風俗之上,彼此說話可以聽不懂,年節(jié)習俗可以互議,但在禮的層面上卻能彼此認同,這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是中國在歷史長河中始終保持統(tǒng)一趨勢的深層原因。如今,舉國上下都在談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匯通,但如果對兩大文化沒有深入的認識,盲目從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經》的說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惡,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靈魂。而中國文化是人為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靈魂不僅要由自己來管理,而且能管好。禮是把抽象的道德轉換到操作層面的不二法門,惟有經由禮,道德才能落實到人的身上,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在當代中國,傳統(tǒng)禮學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幾十年的社會變革證明,物質與精神,猶如車之兩輪,缺一不可,在物質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層面的需求就會提上議事日程。近年,各地紛紛舉辦道德大講堂,反映了社會對道德的呼喚。道德只有體現在人的身上,對人與社會的進步發(fā)生作用,道德才是鮮活的、有價值的,禮恰恰是把道德轉換為可以操作的規(guī)范的完整體系。今天在社會秩序方面出現的種種亂象,包括某些國民出境旅游的種種不文明現象,歸根到底是行為“失范”。禮儀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標志。中華五千年文明,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東方禮儀,甚至遠播東亞,推動了朝鮮、日本文明的進程。中國文化中的禮,與修身、齊家密切相關,內涵極其豐富。社會在飛速發(fā)展,中華禮儀也定能完成現代轉型,再度輝煌。(節(jié)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0.下列對“禮”的理解和闡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在中國人看來,禮就是理。人是按照禮的要求來生活的,這一點是人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qū)別。B.禮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經過兩千多年的經營,中華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禮儀、風俗,能夠彼此認同。C.禮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轉換到操作層面,只有通過禮,道德才能落實到人的身上,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D.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不僅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東方禮儀,而且還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1.東西方文化,是當今世界的兩大文明,請結合全文指出兩者的區(qū)別有哪些?(3分)12.在當代中國,傳統(tǒng)禮學為什么依然有生命力?(3分)參考答案:10.B(經過兩千多年的經營,中華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禮儀,但各民族之間的風俗卻有不同。)(3分)11.東方文化重禮,西方文化重法。(1分)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為中心。(1分)而中國文化是人為中心的文化,天意與民意幾乎等同。(1分)(意思對即可)12.經過幾十年的社會變革,物質文明發(fā)展到了一定程度,精神層面的需求就會更迫切。(1分)當下在社會秩序方面出現的種種行為“失范”更加喚起公眾對傳統(tǒng)道德的重視。(1分)中華傳統(tǒng)禮學內涵極其豐富,能隨著社會飛速發(fā)展完成現代轉型,所以依然有生命力。(1分)(意思對即可)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1—14題。那個曙光微明的時代蔣
勛在洪荒的大地上,人類搖搖擺擺站立了起來——遙望著遠遠的遼闊的地平線,遙望著遠遠的破曉前大地上透出的曙光。將要黎明了,一輪紅日將從大地上升起,那個以后被漢字寫做“旦”的形象,原來正是太陽從大地上升起的畫面。日出之前,有許多眼睛凝視著大地,凝視著一條廣闊的地平線,凝視著越來越盛大的黎明的光。從暗紫墨黑中逐漸透露出的金黃、魚肚白、玫瑰的粉紅,那被叫做“曙光”的時刻,是夢想與渴望的時刻。在尼羅河的兩岸,有鷺鷥鳥飛過。曙光微明,河岸邊有人裁切著堅硬的花崗巖,在整座巨大的巖壁上鑿出一個一個小孔,在小孔里塞進木塞。等距離的小孔,都放進了木塞。木塞浸水,逐漸膨脹,沿著石壁的紋理,整塊巖石如刀切一樣裂開了。整整齊齊、方方正正的一塊石頭,沿著河流,在編排的木筏上漂流,運送到河谷兩岸去建造金字塔,建造獅身人面,在最堅硬的石塊上琢磨出“神”的容貌。獅身人面的巨大石雕,凝望著遠處地平線上微微透出的破曉曙光。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的中間形成了“肥沃月彎”,一片如同新月般的沃土。長腳的鷺鷥鳥在水湄尋找食物,河邊的居民用手圈著濕軟的泥土,把泥土搓成條狀,一圈一圈盤起來堆高,形成一個中空的罐子,把濕軟的罐子陰干了,再拿到柴火中燒,燒成素坯。他們在素坯上用筆沾了有顏色的化妝土,在罐子上畫出了一只一只的鷺鷥鳥。長長的脖子,長長的腳,遠看著仿佛只是一條條直線,近看那些鷺鷥鳥就活了起來,仍然在水邊找魚。鷺鷥鳥沿著河流移動,在印度河谷找到了棲息之所,仍然目不轉睛,盯著河水中閃爍的魚的蹤跡。一個婦人在河水中漂洗著長纖維的棉花,銀白色的花的纖維像她的頭發(fā),在曙光里發(fā)亮。她把棉花的纖維鋪在河岸邊的石頭上晾曬,拆下頭上發(fā)髻上插著的一支骨簪,把頭發(fā)散開,也在河水中飄蕩。鷺鷥鳥飛來,以為是魚,以為是水草上閃爍的魚群。婦人唱起了歌,鷺鷥鳥飛走了。天空的藍如同寶石,上面浮著一朵一朵白云。白云多么像剛采收下來的棉花,蓬蓬松松,放在皮膚上感覺到曙光的溫度。婦人把棉花搓成一股一股,用一股一股的棉線紡織出布匹,用布匹圍成一條裙子。美在人類歷史破曉的時刻,被明亮的曙光一一照亮了。那些裁切開的石頭,那些用手盤筑出來的泥土,那些被編織起來的草繩、棉花或竹片,那些被敲打成形的金銀的花紋———人類的手是一切美的起點,在曙光照耀下,一雙雙的手開始了玉石雕刻,陶土摶揉,開始了編織,開始了“切”、“磋”、“琢”、“磨”。在黃河的兩岸,長江的兩岸,都有一個一個的聚落,用自己的手,“切”、“磋”、“琢”、“磨”,使巖石從粗糙變得細致,從冰冷變得溫潤,從沉重變得輕盈,從大荒中一塊無知的頑石,變成沁透了人的精魂血汗的寶玉。玉石文化便成為黃河、長江兩岸曙光里最早的美學記憶。一個上古的玉璧,在玉石上確定一個“圓”的渴望。這“圓”,是每一天的日出,是每一個月的月圓?,F實多么殘缺不全,心中都要有“圓”的期待。所以天子要雙手捧著圓形的玉璧去禮天,“圓”是期待、是祈愿,“圓”也是祝福、感謝與懷念。曙光的時刻,沒有文字的年代,沒有金屬的年代,河流兩岸的居民用雙手制作出一片一片的玉璧,完成他們要傳承的“圓”的信念。曙光初期,他們撫摸著完成的“玉璧”,對著天空將要出現的“日輪”,知道“圓”是“周而復始”,知道“圓”是“圓滿”,“圓”是“團圓”。因此,“圓”就不只是設計出的造型,而是萬民的向往。我時時回到曙光初明的時代,重新理解“美”在那混沌蒙昧歲月中的意義。(選自《美的曙光》,有刪改)11.“曙光”在文中有何含意?其作用是什么?(5分)
12.請簡要概括這篇散文的行文思路.(6分)
13.請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個角度賞析劃線文字。(6分)
14.作者在倒數第二段說,“圓”不只是設計出的造型,而是萬民的向往。這種由原始祈愿形成的團圓心理,是傳統(tǒng)審美心理之一。這種團圓心理在我國民俗、文學等方面有諸多體現,請選擇某一方面加以探究。(8分)
參考答案:11.含意:①早晨的陽光;②人類對美的夢想與渴望(或人類早期文明的象征)。(2分。意思對即可)作用:①它是文章的線索,貫穿全文;②暗示主旨;③創(chuàng)設意境,生動形象,含蓄蘊藉。(3分)12.這篇散文首先描繪了人類遠祖渴盼曙光的動人情景;其次刻畫了早期人類在四大流域勞動創(chuàng)造的具體場景;最后由玉石文化引出對人們“團圓心理”的探討,結束全文。(每層2分,意思對即可。如果考生把上述第二層細化為4個小層次,也是正確的。)13.修辭手法:排比、對比。(2分)表達效果:突出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通過勞動創(chuàng)造了我們的民族文化,奠定了我們的民族審美心理,表達了作者對祖先們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崇敬和贊美。(4分)14.示例一:中華民族對中秋節(jié)的熱愛,最重要的是在于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所包含的“團圓和美”的寓意。古人把中秋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游子也每逢此時倍加思親,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jié)”;人們?yōu)榇藙?chuàng)造的諸如“月餅”等食物,也寄寓著對團圓的期盼、享受之意。示例二:中國古代戲劇多以大團圓結局,比如梁祝終于化蝶雙飛;《孔雀東南飛》也以劉蘭芝、焦仲卿死后合葬煞尾;受冤者總能在皇帝或清官的幫助下平冤昭雪,比如《竇娥冤》也以竇娥冤情昭雪結束;貧寒書生也總能克服重重障礙,考中狀元,才子佳人終成眷屬……這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大團圓心理。(談民俗,“中秋”外如“元宵節(jié)”、“春節(jié)”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這種心理。談文學文化現象,可舉實例較多??忌芘e例并稍加分析即可)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①郭原平字長泰,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yǎng)。主人設食,原平自以家窮,父母不辦有肴味,唯飧鹽飯而已。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須日暮作畢,受直歸家,于里糴買,然后舉爨。父篤疾彌年,原平衣不解帶,口不嘗鹽菜者,跨積寒暑。父亡哭踴慟絕。②高陽許瑤之罷建安郡丞還家,以綿一斤遺之,不受,送而復反者前后數十?,幹俗酝唬骸敖駳q過寒,而建安綿好,以此奉尊上①耳?!痹侥税荻苤?。③及母終,毀瘠彌甚。墓前有數十畝田,不屬原平,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墳墓,乃販質家資,貴買此田。每出賣物,人問幾錢,裁言其半。如此積時,邑人皆共識悉,輒加本價與之,彼此相讓。欲買者稍稍減價,要使微賤,然后取直。④每行來,見人牽埭未過,輒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須待,以此為常。⑤太守蔡興宗臨郡,深加貴異,以私米饋原平。原平固讓頻煩,誓死不受。人或問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貧老,故加此贍,豈宜必辭?”原平曰:“府君若以吾義行邪,則無一介之善,不可濫荷此賜。若以其貧老邪,耋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苯K不肯納。﹣﹣《南史》(有刪改)【注】:①尊上,對人父母敬稱。(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①父篤疾彌年
②原平不欲使人慢其墳墓
(2)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①要使微賤
A.細小
B.低下
C.稍微
D.沒有②己自引船
A.領
B.拉
C.征引
D.退卻(3)第①段劃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B.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C.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D.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4)把第⑤段劃線句翻譯為現代漢語。府君若以吾義行邪,則無一介之善,不可濫荷此賜。(5)對第③段郭原平賣物時的情況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賣物時常常會有人攔腰砍價。B.賣物花費的時間往往特別長。C.物價為邑人認可,貨品特別搶手。D.買家總是主動出高于報價的價格。(6)綜觀全文,結合郭原平的性格特點,推斷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參考答案:(1)①重
②怠慢、褻瀆(2)①C
②B(3)D(4)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義行為(而賜米),那么(我)沒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不能隨便承受這一賞賜。(5)D(6)太守贈米既為褒獎其德行,也有憐老惜貧之意。郭原平一方面因謙虛而推讓褒獎;另一方面仁厚且自強,念及天下貧老而不愿獨享。許瑤之贈綿表的是對郭母的尊敬和掛念,且親自上門以示重視,故而孝子郭原平鄭重接受?!驹斀狻浚?)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本題是以主觀性試題的形式考查文言實詞的使用,除了在平時學習中多積累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結合句子的上下語境,對實詞的意義進行揣測。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該很容易判斷出來。①“篤”應翻譯為“重、嚴重”,可以聯(lián)系《陳情表》“劉病日篤”中“篤”的解釋;②“慢”應解釋為“怠慢,褻瀆”。據推斷這塊母親墓前的地不是他的,有人耕種會“褻瀆”母親。(2)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實詞類題目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解答此題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該很容易判斷出來。①前面說到“欲買者稍稍減價”意思是想要買東西的人稍稍地降價,后面“要使微賤”中“微”也應講成“略微,稍微”,選C項。②“引”應翻譯為“拉”,聯(lián)系《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引車避匿”中“引”字的意思就是“拉”,應選B項。(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根據語意斷句。“無”需要賓語,沒有什么?所以是“無食”,在“食”后斷句,排除A項、C項;“竟日”是作“虛中”的狀語,后置了,不能斷開,應是“則虛中竟日”,排除B項。這句話翻譯為:家里有時沒飯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餓。故選D。(4)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叭簟?,如果;“以”,因為;“義行”,孝義行為;“則”,連詞,那么;“一介之善”,一點微小的善行;“濫”,隨意;“荷”,承受;“此”,代詞,這。句子翻譯為:府君如果是因我的孝義行為(而賜米),那么(我)沒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不能隨便承受這一賞賜。(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A項,表述有誤,結合“每出賣物,人問幾錢,裁言其半”分析,不是有人攔腰砍價,是郭原平自己只要半價;B項,表述有誤,文中并沒有說到賣物花費的時間往往特別長,“如此積時”是說這樣時間長了,本地人都知道這情況,不是說他賣物花費時間特別長。C項,“物價為邑人認可”表述有誤,據原文“邑人皆共識悉,輒加本價與之”可知,大家總是加上原價付錢,認為他東西價錢賣得太低了。故選D。(6)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及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本題“結合郭原平的性格特點,推斷其拜受棉而拒受米的原因”,結合對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分析推斷原因。首先找到“拜受棉”的描述。據原文“送而復反者前后數十”“瑤之乃自往”“以此奉尊上耳”可知,他是反復送棉花好多次,而且親自上門送,且表達了棉花是送給郭母的,表示尊敬,所以郭原平奉孝,鄭重接受。找到有關“拒受米”的描述。太守贈米的原因是“深加貴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貧老”,佩服他的為人行事作風,覺得他很孝順而且憐憫他又窮又老。他的回答是“府君若以吾義行邪,則無一介之善,不可濫荷此賜。若以其貧老邪,耋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表現了他的謙虛,覺得不知自己一人孝義,而且念及很多人都貧困,不只自己一人而且,他不愿意獨享這些饋贈,宅心仁厚,自立自強?!军c睛】掌握正確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個步驟: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遍把他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得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運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復核的過程。參考譯文:①郭原平,字長泰。他會做木工,??拷o人做工供養(yǎng)雙親。雇主招待他吃飯時,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貧窮,父母不曾吃葷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飯就算了。家里有時沒飯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餓;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錢回家,在村里買米,然后燒火做飯。父親得了重病整一年,郭原不平衣解帶,口不嘗鹽漬的蔬菜,這樣過了一冬一夏。父親去世時傷心痛苦不已。②高陽的許瑤之居住在永興,不做郡安縣丞回到了家鄉(xiāng),贈送給郭原平一斤棉花。郭原平不肯接受,送過來又送回去,前后有幾十次。于是許瑤之親自前往,說:“今年特別寒冷,建安棉不錯,用這個來尊奉家里人吧”,郭原平才拜謝接受。③他母親死時,悲痛傷身更甚,勉強支撐到喪服期滿。母墓前有幾十畝田,不屬他所有,原平不想讓人褻瀆了父母墳墓,就變賣家產,出高價買下這塊地。每次出門賣東西,只要半價,這樣時間長了,本地人都知道這情況,總是加上原價付錢,彼此相讓,原平一定要讓價錢稍便宜些,等價錢低廉,才肯收錢。④每次行船來錢塘,看見旁人的船被堵在水壩下還沒有牽過去,就迅速操槳過去幫助,自己的船自己牽引,不要旁人的幫助。若是自己的船已經通過了水壩,后面的人還沒趕上來,他常常停船等待,似乎這樣已成了習慣。⑤太守蔡興宗來到該郡,對郭原平的為人行事也很欽佩,感到驚異,于是便把自己的米饋贈給郭原平和山陰縣朱百年的妻子。郭原平堅決地一再推讓,誓死不受。有人問他說:“府君嘉獎你淳厚的德行,憐憫你年老貧窮,所以才有贍養(yǎng)之贈,豈能苦苦推辭呢?”郭原平回答說:“府君如果因我的孝義行為而給以賞賜,則不止我一個人做得好,所以不能隨便承受這種賞賜。如果因我又窮又老的話,老人很多,家家戶戶經常貧困,不只是我一個人而已?!彼冀K不肯接受,朱百年的妻子也推辭不接受。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孫逖,潞州涉縣人,曾祖仲將,壽張丞。祖希莊。韓王府典簽。父嘉之,天冊年進士擢第,又以書判援萃,投蜀州新津主簿。歷曲周、襄邑二縣令,以宋州同馬致仕,卒,年八十三。退動而英俊,文思敏達。始年十五,雍州長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為(土火爐賦)。退提翰即成,詞理典瞻。日用覽之弦然,遂為忘年之交,以是價譽益重。開元初,應哲人奇士舉,授山陰尉。遷秘書正字。十年,應制登文藻宏麗科,拜左拾遺。張說尤重其才,逖日游其門,轉左補闕。黃門侍郎部李萬出鎮(zhèn)太原,辟為從事。萬在鎮(zhèn),與蒲州刺史李尚隱游于伯樂川,退為之記,文士盛稱之,二十一年,入為考功員外郎、集賢修撰。逖選貢士二年,多得俊才。初年則杜鴻漸至宰輔,顏真卿為尚書。后年被李華、蕭穎士、趙驊登上第,退謂人日:“此三人便堪掌綸浩?!倍哪?,拜逖中書舍人。逖自以通籍禁闈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陳情曰臣父嘉之雖當暮齒幸遇明時綿歷驅馳才及令長。臣夙荷嚴訓,累登清鐵,地近班榮,臣則過量:途遙日幕。父乃后時。在公府有價榮之責,于私庭無報德之效,反慚烏烏,徒麗鴛鴻。伏望降臣一外官,特乞微恩,稍沾臣父?!毙趦?yōu)詔獎之,授嘉之家州司馬致仕,尋卒。丁父喪免。二十九年服闕,復為中書舍人。其年充河東黜陟使。天寶三載,權判刑部侍郎。五載,以風病求散秩,改太子左庶子。退掌語八年,制教所出,為時流嘆服。議者以為自開元已來,蘇顧、齊浣、蘇晉、賈曾、韓休、許景先及退,為王言之最。退尤善思,文理精練,加之謙退不伐,人多稱之。以疾沉廢累年,轉太子詹事,上元中卒。廣德二年,詔贈尚書右仆射,謚曰文。有集三十卷。(節(jié)選自《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逖自以通籍禁闈/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陳情曰/臣父嘉之/雖當暮齒/幸遇明時/綿歷驅馳/才及令長B.逖自以/通籍禁闈/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陳情曰/臣父嘉之/雖當暮齒/幸遇明時/綿歷驅馳/才及令長C.逖自以/通籍禁闈/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陳情曰/臣父嘉之/雖當暮齒/幸遇明時/綿歷驅馳/才及令長D.逖自以通籍禁闈/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陳情曰/臣父嘉之/雖當暮齒/幸遇明時/綿歷驅馳/才及令長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元,皇帝年號,例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也是年號。B.左拾遺,諫官,又稱言官,隸屬諫諍機構。古代右拾遭高于左拾遺。C.貢士,是參加會試及格后獲得的資格,第一名稱為會元。D.刑部,我國封建社會掌管刑法、獄訟事務的官署,是大部之一。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孫逖官宦出身,家學淵源。孫逖文采斐然,科舉得意,文章受世人稱贊,與他父親的教育有一定關系。B.孫逖自幼能文,才思敏捷。雍州長史崔曰用對他的才思大為吃驚,與15歲的孫逖結為忘年之交。C.孫逖主持考試,慧眼識才,他選拔很多優(yōu)秀人才,其中最用的杜鴻漸、顏真卿等后來都官至高位。D.孫逖忠心報國,不忘父恩。他上表玄宗,請求把自己的官職讓給父京,皇帝授于其父宋州司馬官職。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義語。(1)始年十五,雍州長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為《土火爐賦》。(2)逖尤善思,文理精練,加之謙退不伐。人多稱之參考答案:10.A
11.B
12.D
13.(1)剛剛十五歲,拜見雍州長史崔日用,崔日用(因他年紀?。┹p視他,讓他作《土火爐賦》。(2)孫逖尤其善于深思,文采和道理精美凝練,加上他為人謙虛退讓,不自夸,受到人們一致稱贊。10.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句中“通籍禁闈”作“以”的賓語必要斷開;“其父”“官才邑宰”是主謂結構,句子較短,中間不要斷開。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的考核,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11.試題分析: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B項,唐宋時期左比右尊。1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題中D項,“請求把自己的官職讓給父親”錯誤,應為請求把自己降職外調,稍稍提拔自己的父親。13.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題目,答題時注意直譯,重點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句式的翻譯。此題注意,始:剛剛;?。狠p視;令:讓;伐:自夸;稱:稱贊。參考譯文:孫逖,潞州步縣人。曾租孫仲將,壽張縣丞。祖父孫希莊,韓王府典簽。父親孫嘉之,天冊年考取進士,又因為考中書判拔萃科考試。被授予蜀州新津主薄。先后擔任曲周、襄邑二縣具令,在宋州司馬官任上退休,死,八十三歲。孫逖年紀很小時就才智出眾,文思敏捷。剛剛十五歲,拜見雍州長史崔日用,崔日用(因他年紀小》輕視他,讓他作《土火爐賦》,,孫逖拿起筆一揮而就,文辭典雅富麗。崔日用看了文章后非常驚訝,和他結為忘年交。因此身價名譽更高。開元初年,參加哲人奇士科考試,(高中后)被任為山陰尉,調任為秘書正字。開元十年,考取文藻宏麗科,被授予左拾遺。張說尤其器重他的才華,孫逖經常出入他家,轉任左補闕。黃門侍朗李屬出京鎮(zhèn)守太原,征召他為從事。李屬在鎮(zhèn)守任上,與蒲州刺史李尚隱到伯樂川游賞,孫逖為此寫文,文士大為稱贊。開元二十一年,入京擔任考功員外郎、集賢修撰。孫逖二次主持貢士考試.選拔出很多優(yōu)秀人才。第一次選拔的社鴻漸官至宰輔。顏真卿做了尚書。后年選拔的李華、蕭穎士、趙驊登上榜首,孫逖對人說:“這三人才華勝任起草皇帝詔令文告?!遍_元二十四年。任命孫逖擔任中書舍人。孫逖自認為自己在朝中做官.父親才做縣令,于是上表陳情道:“我的父親雖然年老,幸而能逢圣明時代。多年奔走效勞,才做到縣令。我早年蒙受他的教誨,多次擔任清貴的官職。做了光榮的朝官,地位超過適當的限度;日幕途窮,我的父親竟然不能及時升遷。在公我有竊取榮祿的錯誤,在私沒能報效父親的恩德。烏鴉尚能反哺。我感到慚愧,白白混跡賢人同僚間。懇請把我降職外放,特請一點恩澤,稍稍降臨到父親上?!毙谙聝?yōu)詔褒獎他。任命孫嘉之為宋州司馬,孫嘉之退休。不久,去世。父親去世守孝免官,開元二十九年守孝期滿后,重被起用為中書舍人。同年擔任河東勝防使。天寶三年,暫代刑部侍郎。天寶五年,因為風疾請求擔任閑職。改任太子左庶子。孫逖掌管八年,發(fā)布的皇帝詔令下達,文采被當時的人嘆服。人們以為自開元以來,蘇順、齊浣、蘇晉、賈曾、韓休、許景先以及孫逖,起草詔書最多。孫逖尤其深思熟慮,文采和道理精關凝練,加上他為人謙虛退讓,不自夸,受到人們一致稱贊。因病多年不能任實職,轉任太子詹事。上元中去世。廣德二年,皇帝下詔贈為尚書右仆射,謚號文。有文集三十卷。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故農者,天下之本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jié)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jié),民無遺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一日之用,節(jié)之必量其所入;一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嘆也!夫三代之為國,公卿士庶之祿廩,兵甲車牛之材用,山川宗廟鬼神之供給,未嘗闕也,是皆出于農,而民之所耕,不過今九州之地也。今固盡有向時之地,而制度無過于三代者。昔者知務農又知節(jié)用,今以不勤之農贍無節(jié)之用。非徒不勤農,又為眾弊以耗之。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zhàn)。今乃大異,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古者計口而受田,家給而人足。井田既壞,而兼并乃興。今大率一戶之田及百頃者,養(yǎng)客數十家。其間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過十余戶。其余皆出產租而僑居者曰浮客。夫此數十家者,素非富而畜積之家也,其春秋神社、婚姻死葬之具,又不幸遇兇荒與公家之事,當其乏時,嘗舉債于主人,而后償之,息不兩倍則三倍。盡其成也,出種與稅而后分之,償三倍之息,盡其所得或不能足。民有幸而不役于人,能有田而自耕者,下自二頃至一頃,皆以等書于籍。而公役之多者為大役,少者為小役,至不勝,則賤賣其田,或逃而去。夫井田什一之法,不可復用于今。為計者莫若就民而為之制,要在下者盡力而無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節(jié),則民與國庶幾乎俱富矣?。ㄈ〔挠跉W陽修《原弊》)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相與笑之曰鄙
鄙:輕視B.上下相移用以濟
濟:幫助C.素非富而畜積之家也
畜:同“蓄”,積聚、儲藏D.至不勝,則賤賣其田
勝:能承擔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而今之為吏者不然
招之去為禁兵B.督之必盡其所任
今固盡有向時之地C.皆出其間而常有余
當其乏時D.昔者知務農又知節(jié)用
上者量民而用有節(jié)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日之用,節(jié)之必量其所入一天的用度,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來節(jié)制花銷B.耕者不復督其力種田的人不再用完他全部的力量C.其余皆出產租而僑居者曰浮客其余的(因租種土地)需交付租金且從外地遷移來的人叫浮客D.皆以等書于籍都按等級登記在官府的簿籍中12.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①知務農而不知節(jié)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②農隙則教之以戰(zhàn)。13.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管子認為糧倉充實才能顧及禮節(jié),由此可見農業(yè)為立國之本。B.古時候每年的耕種均有盈余,三年就能夠積存出一年的儲備。C.土地和各項制度不變卻費用短缺,由于為政者治理方法不當。D.作者肯定井田制的作用,認為解決現今多種問題唯有恢復它。14.文中“為眾弊以耗之”意思是農民被多種弊端所害,請概括說明后文寫到了哪些害農之弊。參考答案:9.A
10.A
11.B
12.①懂得致力于農業(yè),但不懂得節(jié)約用度來體恤農民,這是沒有徹底(懂得)致力于農業(yè)的方法。②農閑時就把作戰(zhàn)的本領教給他們。
13.D
14.征兵誘農之弊:大量征兵導致青壯勞力流失,只剩老弱之人種地,土地不能被很好耕種。兼并土地之弊:土地兼并導致大量人員失去土地,租種土地的收益無法滿足生存需要,人民苦不堪言。服役之弊:百姓因服勞役被迫賤賣土地或外出逃亡?!?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實詞含義的能力。解答本題時考生應先看清題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選項在文中的位置,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分析。本題要求為“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A項,“則相與笑之曰鄙”中“鄙:輕視”,解釋錯誤,“鄙”在文言文中的常見義項為(1)輕視、瞧不起;(2)粗俗,見識短淺;(3)地位卑微;(4)邊邑,邊界。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本句大意是“便互相嘲笑說粗俗”,這句話中“鄙”,應該解釋為“粗俗”。故選A。【10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虛詞含義的能力。解答本題時考生應先看清題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選項在文中的位置,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分析。本題要求為“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項,“而今之為吏者不然”與“招之去為禁兵”中的“為”均為動詞,做,成為。B項“督之必盡其所任”中“盡”解釋為“用盡”;“今固盡有向時之地”中“盡”解釋為“全部”。C項“皆出其間而常有余”中“其”為代詞,解釋為“這”;“當其乏時”中“其”,代詞,解釋為“他們”。D項,“昔者知務農又知節(jié)用”中“者”表時間,翻譯成“……的時候”;“上者量民而用有節(jié)”中“者”,解釋為“……的人”。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結合文本上下句語境分析,不可斷章取義。本題B項,“耕者不復督其力:種田的人不再用完他全部的力量。”翻譯錯誤,這里遺漏了“督”字的含義,“督”,解釋為“督促”,請根據上文語境,“督”的主語應該是“官府”,“耕者不復督其力”這句話應該解釋為“種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盡力”。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①務:致力于。而:轉折連詞,卻。節(jié)用:節(jié)約用度。是未盡務農之方也:判斷句。盡:徹底(懂得)。方:方法。②隙:空閑。則:就。教之以戰(zhàn):狀語后置句。以:用,把。【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D項,“作者肯定井田制的作用,認為解決現今多種問題唯有恢復它”不合文意,根據原文“夫井田什一之法,不可復用于今。為計者莫若就民而為之制,要在下者盡力而無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節(jié),則民與國庶幾乎俱富矣!”,可見作者肯定井田制;“不可復用于今”,強調了井田制在今天不可能恢復,提出了“為計者莫若就民而為之制”的觀點,并沒有“認為解決現今多種問題唯有恢復它”。故選
D?!?4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文本的篩選概括能力??忌鷳瓤辞孱}目要求,找準答題區(qū)間,在認真閱讀文本,在文中找出與問題相關的語句,歸納要點,整合答案。本題要求為“文中‘為眾弊以耗之’意思是農民被多種弊端所害,請概括說明后文寫到了哪些害農之弊”,題目里關鍵詞語“后文”,明確了考生的答題區(qū)間,在文章后半部分尋找“害農之弊”的相關內容,根據“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可見征兵誘農之弊:大量征兵導致青壯勞力流失,只剩老弱之人種地,土地不能被很好耕種。根據原文“井田既壞,而兼并乃興。今大率一戶之田及百頃者,養(yǎng)客數十家。其間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過十余戶。其余皆出產租而僑居者曰浮客。夫此數十家者,素非富而畜積之家也,其春秋神社、婚姻死葬之具,又不幸遇兇荒與公家之事,當其乏時,嘗舉債于主人,而后償之,息不兩倍則三倍。盡其成也,出種與稅而后分之,償三倍之息,盡其所得或不能足”,可概括出兼并土地之弊:土地兼并導致大量人員失去土地,租種土地的收益無法滿足生存需要,人民苦不堪言。根據原文“民有幸而不役于人,能有田而自耕者,下自二頃至一頃,皆以等書于籍。而公役之多者為大役,少者為小役,至不勝,則賤賣其田,或逃而去”,可概括出服役之弊:百姓因服勞役被迫賤賣土地或外出逃亡。點睛】參考譯文:管子說:倉庫充實了,人們就會講究禮節(jié)。因此耕田種地,生產糧食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古代治理國家的人沒有敢忽視這一點的,但是當今的官吏們卻不是這樣,聽到談農業(yè)的事便互相嘲笑說粗俗,只知道收繳賦稅支配使用是不可延誤的急事,卻不知道從事農業(yè)生產是首要的大事的人,那是不懂的治理國家的主持本末,懂得致力于農業(yè),但不懂得節(jié)約用度來體恤農民,這是沒有徹底懂得致力于農業(yè)的方法。古代治理國家的人,上層統(tǒng)治者和下層百姓共同付出努力來互相補充。出體力的下層百姓很勤勉,使用物資的上層統(tǒng)治者有節(jié)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氣力,國家不過分耗費,統(tǒng)治者愛護他們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資給統(tǒng)治者,使(上下)都不相困擾。每一個勞動力都督促自己一定要完成自己的責任,(官府)節(jié)制每一天的用度,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種出的莊稼供給官府和百姓,食物都從這里面出來,而且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富余出一年的儲備?,F在卻不是這樣,種田的人,不再督促自己盡力;消費的人,不再計算他的支出和收入。一年耕種的糧食供給官府才剛剛夠,而農民的食物卻支撐不過幾個月。嚴重的,收獲的勞作剛剛結束,農民就只能將簸出來的糠麩或秕稗作為食物,或者采摘橡樹的種子、存儲菜根來勉強度過冬春的饑荒時節(jié)。如果不幸一旦遇到水災旱災,就會餓死倒下互相堆積成為尸首。這種情況很是可悲可嘆??!夏、商、周三代治理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華融創(chuàng)新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長風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環(huán)保面包磚生產與應用技術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民辦學校教師科研支持與成果轉化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藝術品質押典當拍賣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投資咨詢合同范本全新解讀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石材行業(yè)市場拓展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外研版九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蘇科新版八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度青海省公共營養(yǎng)師之二級營養(yǎng)師通關提分題庫及完整答案
- 2025年度車輛抵押借款合同模板(專業(yè)二手車交易平臺)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康復醫(yī)學治療技術(士)復習題及答案
- 完整版100以內加減法混合運算4000道100
- 2024年產權管理部年終工作總結例文(3篇)
- 《血管性血友病》課件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日語助詞「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課件
- 機場地勤勞動合同三篇
- 2024年山東省高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用銳角三角函數解決問題(3)》參考課件
- 訂婚協(xié)議書手寫模板攻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