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中國古建筑藝術審美之-和諧美_第1頁
簡述中國古建筑藝術審美之-和諧美_第2頁
簡述中國古建筑藝術審美之-和諧美_第3頁
簡述中國古建筑藝術審美之-和諧美_第4頁
簡述中國古建筑藝術審美之-和諧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簡述中國古建筑藝術審美之——和諧美摘要:我國古建筑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此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其中封建社會是形成我國古典建筑的主要階段。在幾千年的發(fā)展進程中,不論在結構還是形式風格上我國建筑始終保持著一貫的獨有性和完整性。雖同是東方世界,我國建筑鮮明的特色與日本、韓國等地的建筑有著很大的差異。

我國古建筑很早就運用了韻律、和諧、對比、對稱、軸線等設計手法,使建筑在保持功能合理的同時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地區(qū)之間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也不相同,因此這些元素直接影響我國建筑的材料、構造與裝飾,使建筑呈顯出豐富多彩的式樣,又因民間流傳下來的建筑手法常常被采用,使那些帶有民間特色的形式傳承下來,形成其特有的風格。一座建筑不論建在哪里,只要看外觀就可知道是哪個民族的特色建筑。

構成一個美觀又合乎使用功能的空間,是人們的最終目標。材料的組合過程是經過人們加工制作實現的,人們的思想在制造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建筑被譽為能夠以實物表達人們思想過程的產物。我國建筑的布局形式多以群組方式橫向為主,對建筑的高度不做過多的要求。建筑總體主要呈顯著橫平的線條,自兩漢之際佛教傳入我國,樓閣式佛塔類建筑得以盛行。也使建筑組群出現橫豎結合的立體布局,但除塔類建筑外很少有其他建筑采用這樣的布局方式,中華民族的務實精神在建筑領域彰顯的淋漓盡致。

關鍵詞:形式風格;功能合理;思想過程

但凡藝術,尤其是高品質的藝術,其特質就是一個“美”字。印度的泰戈爾說:“藝術是以美的象征表現人對世界的征服?!狈▏挠旯f:“藝術多種用處就多一種美?!濒斞刚f過:“真與美是構成一件成功的藝術品的兩大要素?!苯ㄖ囆g是指按照美的規(guī)律,運用建筑藝術獨特的語言,使建筑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同時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而建筑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則主要表現在建筑形式、裝飾和藝術上。建筑的發(fā)展過程使我們看到:建筑不單單是工程技術的組合,而是工程與藝術的的綜合產物。一座堪稱完美的建筑,不但要合乎使用功能同時也要達到藝術審美的最佳和諧效果。那么古建筑中的和諧美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集體的美

中國古建筑的布局一般以庭院式的組群形式存在,這種布局形式,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從建筑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筑是封閉的群體空間格局,在古代的都城規(guī)劃中,都將主宮殿建造在中軸線上,以此為主體,次要建筑建于兩側,成左右對稱布局。從古代建筑的繪畫當中也不難看出,其平面布局始終遵循著一種簡明的組織規(guī)律,都是由若干單體建筑和圍廊、圍墻之類環(huán)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以傳統(tǒng)的北京四合院為例,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其結構布局就是以縱軸線上的正面建筑為主要建筑,東西兩側以及倒座建筑則為次要建筑。以四面的房屋建筑,圍繞出中間的庭院,從而形成四方形或長方形的院落,院落四周以圍墻或房屋的后墻形成環(huán)繞封閉,故稱“四合院”模式。

我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倡導的是務實精神,建筑體系也一直堅持著有節(jié)制的人本主義建造原則,始終以人體尺度為出發(fā)點,再龐大的建筑群也是由小尺度單位的院落,不斷有規(guī)律地衍生而產生的。人處其中,總能感受到的永遠是與建筑親和力和整體的美感。因此中國建筑的美又是一種“集體”的美。

二、物質功能體現的美

建筑的物質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實用性、群眾性、耐久性。所謂實用性,就是說,建筑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用”,而不是為了“看”。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但實用必須始終和建筑聯(lián)系在一起。建筑的實用性特點,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即是說,建筑物對人類生活的功能好壞,往往決定著人們觀感的美與丑,因而建筑的審美意義,有賴于實用意義。

幾千年來我國古建筑在材料的選擇上始終以木材為主,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結構,磚,瓦,石則作為輔助材料存在。從建筑外觀上看,都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上為屋頂,中間為柱子,門窗和墻面,下為基座??雌饋砗唵蔚娜糠指髯猿袚煌淖饔?,中間部分的結構,由立柱、橫梁及順檁等主要構件組成。各構件之間的結點用榫卯相結合,構成了富有彈性的框架。這種榫卯結合的形式,最早起源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會建筑遺址,由此可見這種結構形式早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了。其主要的結構形式有三種:

1、井干式;即是以圓木或方木四邊重疊結構如井字形,這是一種最原始而簡單的結構,早在漢代開始這種建筑形式已經存在,云南晉寧寨山出土的井干式房屋可作為佐證。

2、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較難建成大形殿閣樓臺,所以此類結構大多出現在我國南方等地和較小的殿堂樓閣多采用這種形式。

3、抬梁式(也稱為疊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結構方式。這種結構方式的特點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闊和進深加大,以滿足擴大室內空間的要求,成了大型宮殿、壇廟、寺觀、王府、宅第等豪華壯麗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結構形式。有些建筑物還采用了抬梁與穿斗相結合的形式,更為靈活多樣?!皦Φ刮莶凰边@一句中國民間的俗語,充分表達了上述梁柱式結構體系的特點。由于這種結構主要以柱梁承重,墻壁只作間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頂的重量,因此墻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內空間的大小而安設,并可以隨時按需要而改動。正因為墻壁不承重,墻壁上的門窗也可以按需要而開設,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開成空窗、敞廳或涼亭。

三、建筑造型的美

1、大屋頂

說到我國古建筑的造型美,不得不說從那極具中國建筑特色的標志物——大屋頂說起。從漢代初得雛形直至明清規(guī)格化,大屋頂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其主要形式分為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卷棚等。那出檐并向上仰翻的弧形造型,是直線和曲線巧妙地組合,形成向上微翹的飛檐,展示出獨特的形態(tài)之美,這樣的造型不但擴大了采光面、也有利于排泄雨水,同時增添了建筑物飛動輕快的美感,顯得穩(wěn)重協(xié)調。

大屋頂的形式內容可謂豐富繁復,形式可細分為數十種。作為體現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屋頂的形式可謂是等級森嚴。級別較低的有硬山、懸山,硬山出檐較短,山墻處不出挑,常以磚墻封山,多用于北方民居或次要小型公建。懸山挑出較多,有遮陽防雨之用,故多出現于南方。這兩種坡頂形式簡單、淳樸,體現了符合中國審美情趣的樸實之美。歇山的等級略高于硬山與懸山,從外形上看,它似乎是懸山與廡殿的結合體,但展現的卻是另一種審美形式,屋脊處的變化使其復雜、巧妙,體現了靈秀俊雅之氣、富貴有余之度。它雖具有一定的建筑特色但始終無法表達深邃的文化內涵,只能屈居廡殿之下。廡殿的金碧輝煌、雍容華貴已不用多說,但其最美之處仍在輪廓。尤其重檐廡殿作為中國最高等級的大屋頂形式卻能安然立于天地間而不至渺小,并以木器之類不能言語之物訴說中國最正統(tǒng)的文化。中國古人更愿意強調藝術形態(tài)的統(tǒng)一性,試圖通過心靈的自由、精神的放松、自然的和諧來達到一種物我同一的境界。中國建筑最大的審美感受乃是外部對象與主體心靈之間達到的一種默契,正所謂"天下清景,不擇賢愚與之,然吾特疑端為我輩設"。"借彼事物,抒我心胸"。人文精神的傳達正是中國文化對建筑藝術的最為影響結果。

2、斗拱

屋檐下的斗拱可謂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建筑所特有的構件。它承托著屋檐及屋內的梁與天花板,同時又具有較強的裝飾效果。它的產生和發(fā)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代采桑獵壺上的建筑花紋圖案,以及漢代保存下來的墓闕、壁畫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在中國古典建筑中最富有裝飾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為己有,因此斗拱在唐代發(fā)展成熟后便規(guī)定民間不得使用。

斗拱作為我國木構建筑特有的結構構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向的昂組成。在結構上挑出以承重,并將大面積的荷載傳遞到柱子上,是建筑屋頂和屋身立面上的過渡。斗栱是為了減少立柱和橫梁之間交接點上的剪力,用弓形的短木塊和兩層弓木之間相墊的方木塊拼合裝配而成的特有構件斗栱既用于梁頭之下,也用于檐下。用在梁枋兩端下面,可以減少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用在檐下可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子和椽子,使挑出的屋檐伸出屋身之外,使用的斗栱層數決定著屋檐挑出的深度。在大屋頂建筑結構中,比例勻稱的外檐斗栱是不可缺少的特有構件,它不僅使體形龐大的房屋得以承托,而且在建筑外觀上起著很大的裝飾作用,使人感到龐大的屋頂在橫向的逶迤中收束在穩(wěn)定、持重、安逸、歡快的建筑形象之中,給人以美的深刻印象。但是,中國古建筑因為等級制度的關系,只有宮殿、寺廟和其他高級建筑才允許在柱上和內外檐的枋上安裝斗栱。因此,斗栱的作用不僅起著結構、裝飾功能作用,還象征著建筑物及其主人的地位,往往用使用斗栱層數的多少來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所以,斗拱還作為封建社會中森嚴的等級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僵住的尺度衡量標準。

斗拱示意圖

3、其次我國古代建筑對于裝修、裝飾也格外講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構件,都要美化,所用形象、色彩因部位與構件性質不同而有別。屋面裝飾可以使屋頂的輪廓形象更加優(yōu)美。如故宮太和殿,重檐廡殿頂,五脊四坡,正脊兩端各飾一龍形大吻,張口吞脊,尾部上卷,四條垂脊的檐角部位各飾有九個琉璃小獸,增加了屋頂形象的藝術感染力。門窗、隔扇屬外檐裝修,是分隔室內外空間的間隔物,但是裝飾性特別強。門窗以其各種形象、花紋、色彩增強了建筑物立面的藝術效果。內檐裝修是用以劃分房屋內部空間的裝置,常用隔扇門、板壁、多寶格、書櫥等,它們可以使室內空間產生既分隔又連通的效果。于建筑物上施彩繪是中國古代建筑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項裝飾藝術。它原是施之于梁、柱、門、窗等木構件之上用以防腐、防蠹的油漆,后來逐漸發(fā)展演化而為彩畫。古代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畫,有嚴格的等級區(qū)分,庶民房舍不準繪彩畫,就是在紫禁城內,不同性質的建筑物繪制彩畫也有嚴格的區(qū)分。其中和璽彩畫屬最高的一級,內容以龍為主題,施用于外朝、內廷的主要殿堂,格調華貴。旋子彩畫是圖案化彩畫,畫面布局素雅靈活,富于變化,常用于次要宮殿及配殿、門廡等建筑上。再一種是蘇式彩畫,以山水、人物、草蟲、花卉為內容,多用于園苑中的亭臺樓閣之上。雕飾也是中國古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墻壁上的磚雕、臺基石欄桿上的石雕、金銀銅鐵等建筑飾物。雕飾的題材內容十分豐富,有動植物花紋、人物形象、戲劇場面及歷史傳說故事等。北京故宮保和殿臺基上的一塊陛石,雕刻著精美的龍鳳花紋,重達200噸。在古建筑的室內外還有許多雕刻藝術品,包括寺廟內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獸等。

四、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美

1、建筑與空間的和諧,也就是說建筑、自然環(huán)境,二者的和諧統(tǒng)一。例如位于山西懸甕山下的晉祠,是一處山環(huán)水繞,藏風聚氣,環(huán)境清幽的勝景。這里的山形態(tài)奇特具有脈理,池中的泉水有來龍去脈,魚沼飛梁,曲徑通幽,大大小小的建筑散布其中,顯得十分和諧。可謂是中國北方唯一的一處園林式祠廟建筑群。

山西晉祠

2、人與建筑的和諧。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有“五行”之說,“五行”代表五種物質,與建筑有密切的關系。東為木,西為金,這是兩種實物;南為火,北為水這兩種虛物。所以我們看到古代建筑東西向多用實的山墻;南北向多用虛的門窗,可以開啟,讓氣流和光線暢通,符合人之需要。在東、西、南、北又有四種神明: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這四種神其實是人的保護神,人在中間。

3、古建筑藝術與古代文化的完美結合?!懊馈弊挚梢园阉鸪蓛蓚€字:“羊”和“大”,羊大為美。我國古代民居大院及眾多佛寺廟觀當中均有許多木雕、磚雕和石雕,這些建筑的藝術裝飾都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雕刻有內容如桃園結義、蘇武牧羊、將相和、二十四孝等,教育人們要做到“仁、義、禮、智、信”。還有許多建筑圖案,如鹿鶴同春、壽比南山、紫氣東來、歲寒三友、雙魚吉慶、以及福、祿、壽三星,如意,百合等。這些都反映出古建筑藝術與古代文化的完美結合,使古建筑具有了美感,具有了生命。

試想穿行在遍布古建筑的街道中,感受到在藍天、白云映襯下的那一座座古建筑猶如一幅美麗畫卷。紅墻、碧瓦、飛檐、斗拱樣樣都蘊涵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蘊涵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道德倫理。這些特色不僅讓建筑物美在表面,更加美出了建筑的生命,文化的生命。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物質技術不斷進步,人們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建筑也越來越注重其審美價值的體現。建筑作為實用藝術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所以它可謂是每時每刻都在展示著自己的審美價值。給人以和諧美的享受,在實用價值的基礎上兼具審美的作用。達到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完美結合。同時大多數古代建筑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結合當地的自然風景,成為兼具經濟效益的風景名勝區(qū)。使人們在游覽名勝古跡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