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789.38-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桿菌計數(shù)》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為食品中大腸桿菌數(shù)量的測定提供統(tǒng)一的方法。該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大腸桿菌的數(shù)量檢測。

根據此標準,首先需要對樣品進行適當?shù)念A處理,以確保能夠準確地從待測食品樣本中分離出目標細菌。接著,通過一系列步驟如稀釋、接種等操作將樣品制備成適合培養(yǎng)的狀態(tài)。對于培養(yǎng)基的選擇,《GB/T 4789.38-2008》推薦使用特定類型的大腸菌群選擇性培養(yǎng)基來進行初步篩選;之后再利用進一步確認試驗來鑒定陽性結果是否確實由大腸桿菌引起。

具體來說,在實驗過程中會涉及到多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1. 樣品采集與保存:要求按照規(guī)范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并盡快送檢或妥善保存。
  2. 稀釋液制備及樣品稀釋:根據樣品性質選擇合適的稀釋液(如生理鹽水),并按一定比例稀釋樣品。
  3. 初步發(fā)酵試驗:取適當量稀釋后的樣品加入到預先準備好的乳糖膽鹽發(fā)酵管內,在指定條件下培養(yǎng)。
  4. 確認試驗:對初步發(fā)酵呈陽性的培養(yǎng)物繼續(xù)做復發(fā)酵或其他方法驗證其為大腸桿菌。
  5. 結果計算與報告:基于上述實驗數(shù)據統(tǒng)計每克(毫升)樣品中的大腸桿菌數(shù)目,并據此作出相應結論。

整個過程需嚴格遵守無菌技術原則以及實驗室安全規(guī)定,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此外,還需注意定期校準儀器設備、控制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可能對最終結果造成的影響。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xiàn)行標準GB 4789.38-2012
  • 2008-11-21 頒布
  • 2009-03-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4789.38-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桿菌計數(shù)_第1頁
GB/T 4789.38-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桿菌計數(shù)_第2頁
GB/T 4789.38-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桿菌計數(shù)_第3頁
GB/T 4789.38-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桿菌計數(shù)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4789.38-2008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桿菌計數(shù)-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07.100.30

犆5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4789.38—2008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桿菌計數(shù)

犕犻犮狉狅犫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犲狓犪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犳狅狅犱犺狔犵犻犲狀犲—

犈狀狌犿犲狉犪狋犻狅狀狅犳犈狊犮犺犲狉犻犮犺犻犪犮狅犾犻

20081121發(fā)布200903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發(fā)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標準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桿菌計數(shù)

GB/T4789.38—2008

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北京復興門外三里河北街16號

郵政編碼:100045

網址www.spc.net.cn

電話:6852394668517548

中國標準出版社秦皇島印刷廠印刷

各地新華書店經銷

開本880×12301/16印張1字數(shù)24千字

2009年3月第一版2009年3月第一次印刷

書號:155066·136115

如有印裝差錯由本社發(fā)行中心調換

版權專有侵權必究

舉報電話:(010)68533533

犌犅/犜4789.38—2008

前言

本標準的第一法和第二法修改采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細菌學分析手冊》第4章大腸桿

菌和大腸菌群計數(shù)(2002年)(BacteriologicalAnalyticalManual,Chapter4:Enumerationof犈狊犮犺犲狉犻犮犺

犻犪犮狅犾犻andthecoliformbacteria,2002),第三法修改采用國際分析家學會(AOACINTERNATIONAL)

AOAC991.14《食品中大腸菌群和大腸桿菌計數(shù)Petrifilm測試片法》(1994年)(AOACOfficial

Method991.14,Coliformand犈狊犮犺犲狉犻犮犺犻犪犮狅犾犻countsinfoods—DryrehydratablefilmPetrifilm犈.犮狅犾犻

countplateandPetrifilmcoliformcountplatemethods,1994)和AOAC998.08《禽、肉和水產品中大腸

桿菌計數(shù)》(1998年)(AOACOfficialMethod998.08,Comfirmed犈狊犮犺犲狉犻犮犺犻犪犮狅犾犻inpoultry,meats

andseafood—DryrehydratablefilmmethodPetrifilm犈.犮狅犾犻countplate,1998)。

本標準的第一法和第二法與FDA方法的主要區(qū)別是:

———將樣品制備時取樣量50g(或50mL)修改為25g(或25mL);

———將培養(yǎng)溫度35℃±1℃修改為36℃±1℃;

———將EC培養(yǎng)溫度45.5℃±0.2℃(一般食品)和44.5℃±0.2℃(貝類)統(tǒng)一為44.5℃±

0.2℃。

本標準的第三法與AOAC方法的主要區(qū)別是:

———將樣品制備時取樣50g(或50mL)修改為25g(或25mL);

———將培養(yǎng)溫度35℃±1℃修改為36℃±1℃。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規(guī)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負責解釋。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秀梅、劉中學、袁寶君、劉弘、陳敏、盧行安、田靜。

犌犅/犜4789.38—2008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桿菌計數(shù)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食品中大腸桿菌計數(shù)的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大腸桿菌的計數(shù),其中第二法不適用于貝類產品。

2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2.1

大腸桿菌犈狊犮犺犲狉犻犮犺犻犪犮狅犾犻

廣泛存在于人和溫血動物的腸道中,能夠在44.5℃發(fā)酵乳糖產酸產氣,IMViC(靛基質、甲基紅、

VP試驗、檸檬酸鹽)生化試驗為++--或-+--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

來評價食品的衛(wèi)生狀況,推斷食品中腸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2.2

最可能數(shù)犿狅狊狋狆狉狅犫犪犫犾犲狀狌犿犫犲狉;犕犘犖

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種間接計數(shù)方法。

3設備和材料

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guī)滅菌及培養(yǎng)設備外,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

3.1恒溫培養(yǎng)箱:36℃±1℃。

3.2冰箱:2℃~5℃。

3.3恒溫水浴箱:44.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驍?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