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集體備課)_第1頁
河床(集體備課)_第2頁
河床(集體備課)_第3頁
河床(集體備課)_第4頁
河床(集體備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地的歌吟導語:凡是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他本身是植根于大地的,培養(yǎng)他的力量,也來自于大地。大地不同于土地,它不但具有血脈、根系的特征,更具有礦石和元素的特征,是大地的地質史和地域的民族史,文化史,創(chuàng)世神話,英雄史詩在廣闊時空跨度中所有信息密集的集合。每個詩人都有自己依持的空間和背景,它不僅能夠決定其詩歌的外在形態(tài),也能決定詩歌精神本質的滲透方式和結構力度。我愛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河床昌耀河床

谷底部分河水經常流動的地方稱為河床。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國偉大的民族詩人。籍貫湖南桃源。1954年開始發(fā)表詩作。1955年調青海省文聯(lián)。1958年被劃成右派。后顛沛流離于青海墾區(qū)。1979年平反。后調任中國作協(xié)青海分會專業(yè)作家。1982年后參與“新邊塞詩”運動,是新邊塞詩派主要代表之一,后曾率團出訪俄羅斯等國家。其代表作有《劃呀,劃呀,父親們!》、《慈航》、《意緒》、《哈拉木圖》等。他的詩以張揚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奮見長,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壯美的意象之中,將飽經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協(xié)調的整體。詩人后期的詩作趨向反思靜悟,語言略趨平和,很多詩作以不分行來表達,有很強的知性張力,形成宏大的詩歌個性。詩人昌耀有著非常的人生經歷,1950年棄學從軍,參加過朝鮮戰(zhàn)爭,1953年,負傷回國,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57年以兩首16行小詩《林中試笛》而罹(lí)罪。

詩人因其異于常人的悲劇性人生經歷,獲得了獨特的苦難意識、生命意識和宇宙意識。這些經歷雖然對詩人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但從另一個角度講卻成全了他的詩歌。在意象選擇上,“高原意象”群成為詩人終其一生的歌詠對象。

高原,是詩人的受難之地,也是詩人的獲救之地,回望高原流放生活已經成為詩人的一種精神朝圣,使詩人的靈魂得以凈化獲得慰藉。由此,昌耀就成為了一位擁有獨立品質和真正創(chuàng)造力的優(yōu)秀詩人。巴顏喀拉近狎

兀鷹隘口腭骨胝掌粗獷

跛剎繩

颶風眩暈測度臍蒂kājùxiáwùài

èzhīguǎngbǒshā

xuànyùn

duóqídì這首詩中最大的意象——河床,詩中有對河床的直接描繪,同時也通過其他一些意象的輔助來使“河床”這個意象變得更加堅實、飽滿,內涵變得更加豐富。1.“河床”有什么特點,詩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河床的特點。

從整體上看,河床給人的感覺是雄悍、粗獷、原始、神秘的。“白頭的巴顏喀拉”、“白頭的雪豹”、“鷹”、“唐古特人”(“唐古特人”是蒙古族人的一部分,他們被認為是古老的西夏人的后代)、“鼓囊囊的肌塊”、“巨人般躺倒的河床”、“巨人般屹立的河床”、“我創(chuàng)造。我須臾不停地/向東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刺膚紋身”、“體魄之多毛”、“兀鷹”、“三條腿的母狼”、“黃河象”、“屈曲的峰巒”、“下陷的斷層”、“切開的地峽”、“眩暈的颶風”、“是時間”、“是古跡”、“腭骨化石”、“是始皇帝”……這些詞句能讓我們感受到“河床”的雄悍、粗獷、原始、神秘的特點。

詩一開始敘述“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白頭的巴顏喀拉”是河床的發(fā)源地。而“白頭的雪豹默默地臥在鷹的城堡,目送我走向遠方”,“雪豹”和“鷹”都是高原帶有原始色彩的動物,它們臥在城堡里,圣潔又神秘?!昂哟病彬湴恋卣J為“我更是值得驕傲的一個”,因為我此行是要去創(chuàng)造,去奉獻。

“我老遠就聽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馬車”,“老遠就聽到”說明我對這種聲響的熟悉以及期待,我知道他們會在這時候到來,我也從來都慷慨地施與他們,他們雖然向我索取但他們依然對我恭敬如神明——“那些馬車響著刮木,像奏著迎神的喇叭”“謹小慎微地舉步”。

這只是詩的開始,唐古特人的腳步給予了“我”奉獻的快樂與自豪?!八麄冋f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他們說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巨人般躺倒”指的是“我”強壯的體魄,“巨人般屹立”指的是“我”內在的強大。這兩句詩獨立成段,它們開啟了下面對“河床”的具體描述:

“我”有時“滋潤”,有時“干枯”,有時“浩蕩”,“我堅實寬厚、壯闊”“發(fā)育完備”,“我創(chuàng)造,”滋潤浩蕩的時候,“須臾不停地”“向東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我”“干枯”的時候,你們可以看見“我刺膚紋身”,那是我精心“創(chuàng)造”的圖形,這些圖形“可遠觀而不可近狎”,但我“博愛”,“我讓萬山洞開,好叫鐘情的眾水投入我的襟懷”。這些都是“我”向你們展示的可見的一面,在“我”的內心,“我”對從古至今出現(xiàn)在“我”四周的那些生命懷有“父親”一般的情懷,“我愛聽兀鷹長唳”“我稱譽在我隘口的深雪潛伏達旦的那個獵人”,“也同等欣賞那頭三條腿的母狼”“也永遠懷念你們——黃河象”?!柏z棥薄ⅰ澳咐恰?、“黃河象”這些都是帶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動物,都是“河床”孕育、滋養(yǎng)的生命,這些意象雄悍又沉實,既表達了“我”對旺盛生命力的渴望與想象,也透露了“我”對堅韌品性的堅持與向往?!拔摇睙釔鬯鼈?,“我”在從歷史到現(xiàn)在的“每一個瞬間都同時看到你們”,就好比說每一瞬間都在關注你們。而“我”在每一瞬間都“表現(xiàn)為大千眾相”:“我”可以是“屈曲的峰巒”、“下陷的斷層”、“切開的地峽”、“眩暈的颶風”、“縱的、橫的河床”,“我”富饒:“一身織錦”、“一身珠寶”、“一身黃金”,“我”負有歷史感——“是古跡”“是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我”還有時代感和使命感“我把龍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臺”。這是“我”最值得驕傲的任務和使命。詩歌到這里就已經達到了最高潮。然后,回轉面目,“現(xiàn)在我仍轉向你們白頭的巴顏喀拉”,“白頭的巴顏喀拉”是“我”的發(fā)源地,也是“我”洗盡鉛華以后的心靈歸宿,是“我”永遠的心靈朝向。因此,“我”一路創(chuàng)造,完成了“我”的使命后,“我”又回到了這兒?!拔摇痹S諾給予的你們都得到了,唐古特人的馬車“已滿載昆山之玉”,“麥種在農婦的胝掌準時地亮了”。

“我答應過你們,我說潮汛即刻到來,/而潮汛已經到來……”通過一種自我否定來更肯定或者說更堅定地表明我對諾言的實踐,表達一種對世人的寬厚的愛。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山走下。

------黃河源頭,起源于巴顏喀拉.從地域、形態(tài)、性格三方面分析河床的特點。地域特征:形態(tài)特征:他們說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他們說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寬廣、浩蕩我刺膚文身,讓精心顯示的那些圖形可被遠觀而不可近狎。

------有時干枯我須臾不停地向東方大海排瀉我那不竭的精力。

------有時滋潤我在每一個瞬間都表現(xiàn)為大千眾相。

------溝壑縱橫那些馬車響著刮木,像奏著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輪子跳動在我鼓囔囔的肌塊。

------堅實寬厚我張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雄性美我把龍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臺。

------富有使命感我在每一個瞬間都同時看到你們。

------博愛性格特征:詩人通過“河床”這個意象,在整體上展示出了一種沉郁頓挫的大生命的莊重與闊大。一種沉實、雄闊、粗獷、原始、古樸而凝重的西北高原的風情之美。課堂小結:討論問題:1、詩歌有眾多的意象,各有什么底蘊呢?2、詩歌運用這么多的意象,用來表現(xiàn)什么呢?詩歌其它意象選析:鷹的城堡唐古特人和那些馬車潛伏達旦的那個獵人是民族世俗生活有關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了西北高原的民族風情兀鷹母狼黃河象帶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動物,容易喚起人們對旺盛生命力的渴望與想象。同時也表現(xiàn)了“河床”博愛的襟懷。時間古跡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始皇帝給人以古老神秘凝重的感覺不可測度的深淵結構力馳道不可攻克的球門是對獰厲粗獷的原生力量的認同黃河源頭巴顏喀拉山雪豹高原鷹唐古特人唐古特人唐古特人的馬車母狼化石⑴與傳說、神話有關的意象,如“兀鷹”“母狼”“黃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與民族世俗生活有關的細節(jié)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馬車”“獵人”“鷹的城堡”。給人視覺刺激,濃重的黃土色調給人巨大而奇異的感覺。

⑶具有滄桑感、傷殘感的意象,如“颶風”“時間”“古跡”“化石”“始皇帝”“馳道”“不可攻克的球門”。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靈痛覺的復寫,又是他對那種獰厲粗獷的原生力量的認同,表達出人類最高貴的精神品質——認知自我的歷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愛歷史的智慧。意象特點:豐富多彩詩人運用這么多的意象,可以從各個方面全方位的展現(xiàn)“河床”的美,表現(xiàn)青藏高原的原始風情。這些意象是為主要意象“河床”服務的。課堂小結:難句理解詩句運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我宛若一個躺倒的巨人,輕輕地笑著,讓那些馬車早早上路,“輪子跳動在我鼓囊囊的肌膚”,寫出了河床的寬厚慈愛,對待馬車的隊伍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同時也寫出了河床的壯闊和力度之美。又把馬車刮木的聲響比喻成迎神的喇叭,使河床彌漫上肅穆與神秘的色彩,整個畫面鮮明形象而充滿厚重與陽剛之美。請從修辭上對“我輕輕地笑著,并不出聲?!喿犹鴦釉谖夜哪夷业募K?!边M行賞析?!拔曳Q譽在我隘口的深雪潛伏達旦的那個獵人。也同等地欣賞那頭三條腿的母狼。”請問“獵人”和“母狼”為什么得到“我”同等的稱譽和欣賞?這兩個意象都充滿了原始生命的強力,有著讓人震撼的血性,它們?yōu)榱俗约旱纳?,無差別地生活在“我”蒼莽艱難的環(huán)境里,它們身上擁有著詩人所追求的血性和對生命的堅韌態(tài)度。雖然它們相互處于敵對的狀態(tài),但是卻具有無差別的旺盛的生命力,故而“我”予以無差別的稱譽與欣賞。閱讀第五節(jié),討論擬人寫法的作用和本詩句式的特點。

全詩以第一人稱來寫河床,把“我”幻想成河床,在這一節(jié)中,更是在河床中滲進了“我”的感覺、情緒和思考(后有補充)。第五節(jié)是一整節(jié)的連續(xù)排比,形成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這種氣勢,是河床的氣勢,更是詩人的情感的氣勢。在句式上是長短交錯,每個詩行有長有短,短的就一句,如“是眩暈的颶風”,長的多達五個句子,如“我是排列成陣的帆檣。是廣場。是通都大邑。是展開的景觀。是不可測度的深淵”。這種語言的夸張加上意象群的獨特奇異,正是詩人所看重的“激情──永不衰竭的激情”得以傳達進而感染讀者的方式。把“我”幻想成河床,所有的形象特征既是河床的,又是遠遠大于河床的,詩人滲進了不屈不撓的人類精神,但這不屈不撓的人類精神載體,又可以被看做人類各種性質大致相同的經驗:可以說“我”既是河床,又是英雄的象征,先驅者的象征,也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沉著自信的民族的象征。詩人通過河床這個象征物,把感情景物與情感、道德、意志等內容凝聚在一起。詩人通過“河床”這個意象,在整體上展示出了一種沉郁頓挫的大生命的莊重與闊大。一種沉實、雄闊、粗獷、原始、古樸而凝重的西北高原的風情之美?!拔摇薄哟病拔摇敝负哟玻娙擞玫谝蝗朔Q的口吻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與閱讀者之間的隔膜;“他們”指唐古特車夫,也泛指熟悉河床,與河床有過“親密接觸”的人們;“他”指兀鷹,“她”指母狼,這里把動物都擬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你們”有兩種不同的指代,一指黃河象(“也永遠懷念你們——消逝了的黃河象”),表達詩人對消失了的物種的一種親切緬懷的情緒;一指人類,把河床和人類并舉,有種不分“你我”的和諧感,使讀者更能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同身受。詩中用了多種人稱,“我”“他們”“他”“她”“你們”,分別指代什么?讀最后三節(jié),探討本詩的主題:潮汛可以象征希望,可以象征輝煌,可以象征發(fā)展的機遇,也可以象征生命的延續(xù)、中國的崛起,而河床是孕育生命和希望的,作者在這首詩中用“河床”這一獨特的意象,向我們展示了他對生命的禮贊,他對民族的愛!詩人是怎樣選擇自己的語言來接納自己的精神尋求:首先,我們能注意到詩人喜歡用一些古奧的、生僻的字眼或古語現(xiàn)象,“唐古特”“令名”“胝掌”“團圓月”“可被遠觀而不可近狎”等這些字眼就像高原上的粗礫一樣在過于光滑的節(jié)奏中打下了楔子,制造了某種障礙,從而豐富了詩歌的節(jié)奏。第二,詩人還愛用短促的句子,對分行也沒有太多的強調,每個詩行,有長有短,短的就一句組成,如“我是父親”,長的多達五個句子,如“我是排列成陣的帆檣。是廣場。是通都大邑。是展開的景觀。是不可測度的深淵?!边@種寫作特征也印證了詩人關于詩歌分行的觀點:“我并不強調詩的分行……也不認為詩定要分行,沒有詩性的文字即便分行也終難稱作詩。相反,某些有意味的文字即便不分行也未嘗不配稱作詩。詩之與否,我以心性去體味而不以貌取?!钡谌?,詩人選擇用第一人稱的口吻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與閱讀者之間的隔膜;也避免了我們已經不感到新鮮的“母親”呀、“搖籃”呀之類的膚淺的贊美。當我們讀到這首詩的第一行“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時,從審美心理上就已經與河床成為一體了,審美距離也隨著詩歌感性的遞進而遞進,直至消失。語言品味一、語言的不同流俗

昌耀的詩歌抗拒那些“主流詩歌”語言系統(tǒng)中的語匯、喻象,那些想像、表述方式。不同流俗,凸現(xiàn)了詩歌的質感和力度。他拒絕“格律”等的“潤飾”,不講究韻律、押韻,但注重的是內在的節(jié)奏。內在節(jié)奏通過奇崛的詞匯、長短的句式來實現(xiàn),如“你們的麥種在農婦的胝掌準時地亮了”,并將現(xiàn)代漢語與文言漢語、句式相交錯,如“我刺膚文身,讓精心顯示的那些圖形可被遠觀而不可近狎”,形成突兀、沖撞、緊張的效果。二、豐富多彩的意象⑴與傳說、神話有關的意象,如“兀鷹”“母狼”“黃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與民族世俗生活有關的細節(jié)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馬車”“獵人”“鷹的城堡”。給人視覺刺激,濃重的黃土色調給人巨大而奇異的感覺。

⑶具有滄桑感、傷殘感的意象,如“颶風”“時間”“古跡”“化石”“始皇帝”“馳道”“不可攻克的球門”。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靈痛覺的復寫,又是他對那種獰厲粗獷的原生力量的認同,表達出人類最高貴的精神品質——認知自我的歷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愛歷史的智慧。

這首詩的意象構成也是十分獨特的,有實有虛,虛實相生,顯得既不擁擠也不空洞。

實的如“白頭的雪豹默默臥在鷹的城堡,目送我走向遠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馬車”,“在我隘口的深雪潛伏達旦的那個獵人”等,給人以具體的視覺刺激。

虛的如“我堅實寬厚、壯闊。我是發(fā)育完備的雄性美”,“我是父親”,“我在每一個瞬間都表現(xiàn)為大千眾相”,“是眩暈的颶風”,“我是時間,是古跡。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是不可測度的深淵”,“是結構力,是馳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門”等,給人以空洞虛幻的美感。讀這樣的詩,我們感到的不是什么畫面,而是具有質感、有體積感的河床本身。這些意象或者是在地域空間上與“河床”相關,或者是在氣質性格上與“河床”相似,緊緊地圍繞在核心意象“河床”的周圍,對于表現(xiàn)河床的雄悍、粗獷、原始、神秘和旺盛的生命力起到了一種強化的作用,使人獲得了“真力彌滿,萬象在旁”的審美感受。這首詩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也是很講究的。幾乎每一句都標以句號,這樣做的用意是限制語流的速度,使每一句都形成一個環(huán)境,形成一個嶙峋的、自足的空間。仿佛電影中的蒙太奇組接,每一個畫面既有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這就恰到好處地展示了黃河源河床粗礪的地貌,以及詩人沉雄、穩(wěn)健、恒久的感情。

三、標點的運用寫作手法1、擬人:

詩歌采用了擬人手法,把“我”幻想成“河床”,賦予“河床”以人的思維、人的情感。以第一人稱的方法來寫,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是詩歌顯得更親切,更有利于抒情。2、排比:

作用在于形成了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有利于表現(xiàn)“河床”的雄闊美,抒發(fā)詩人內心的澎湃激情。拓展比較長江之歌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風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