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文學專題研究1、歐美文學三個淵源:(1)發(fā)源于希臘而后又在羅馬得到光大的古典文明,特質在于它的世俗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人文主義;(2)發(fā)源于希伯來人的基督教文明,特質在于超凡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先驗主義;(3)北方邊陲及萊茵河畔游牧民族旺盛的活力、好斗性、對于荒誕奇譎的神往抑或之于女性的神秘態(tài)度等?!叭灰惑w”:智慧、仁愛、力量2、西方文學的歷史意義:是座巨大的思想、情感、智慧寶庫,集中了西方人幾千年來不同國家、民族抱負和內心世界的酸甜苦辣,在這部巨大的文學史冊中,可發(fā)現(xiàn)和感受到生命躍動的火花閃爍不息,種族無意識的脈沖若隱若現(xiàn),是一部心靈發(fā)展史、壯麗文學史。3、荷馬史詩成書時間:是古希臘長期流傳的關于特洛亞戰(zhàn)爭的英雄傳說的總結,公元前9世紀到前8世紀逐步形成,荷馬也許是其最初或最佳綜合加工者,前6世紀中葉,雅典統(tǒng)治者組織學者刪改編訂,前2世紀,亞歷山大學者最后編訂,各提成24卷。歷史背景為前12世紀到前8世紀的“英雄時代”,為希臘人從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4、荷馬《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的基本主題:《伊利昂紀》從敘述希臘聯(lián)軍統(tǒng)帥阿伽門農(nóng)與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內訌開始,基本主題是歌頌與異族進行戰(zhàn)斗的英雄,《奧德修紀》基本主題是歌頌人與自然的斗爭。5、荷馬《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藝術特色:(1)規(guī)模宏偉,內容豐富,廣闊反映由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希臘社會風貌;(2)抓住當時社會重大矛盾,以巨大藝術力量,用現(xiàn)代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手法,深刻表現(xiàn)了童年時期希臘人向異族和向自然戰(zhàn)斗的英雄精神;(3)人物刻畫鮮明,即有在戰(zhàn)爭和對自然的斗爭中獲得光榮業(yè)績的英雄主義共性,又有個性;(4)謀篇布局高明,把情節(jié)重點放在前后幾天的戰(zhàn)斗上?!兑晾杭o》以阿伽門農(nóng)、阿喀琉斯為紐帶展開希臘和特洛亞的矛盾,生動表現(xiàn)2023大戰(zhàn)的整個面貌,《奧德修紀》的海上冒險及其家庭與求婚貴族的斗爭兩條線索平行交錯;(5)民間創(chuàng)作特點:簡潔生動,細節(jié)描繪,“荷馬式比方”的運用,語言的形象化。6、荷馬作品中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奧德修形象分析:阿喀琉斯是青年勇士,巨力健步,極重個人尊嚴和友誼,蠻勇、執(zhí)拗,性如烈火,易怒,最能體現(xiàn)原始英雄主義。赫克托耳不及阿喀琉斯雄強,但英雄主義建在更自覺的社會責任感上,奧德修英勇、頑強,戰(zhàn)斗不息,具有驚人毅力,是個智多星,有強烈的求知欲,但對奴隸殘酷無情,極端自私貪婪,是正在形成中的奴隸主。7、馬克思評希臘藝術和史詩:“一個成人不能再變成兒童,否則就復歸稚氣了。但是,兒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快樂嗎?他自己不應當努力在一個更高的階梯上把自己的真實再現(xiàn)出來嗎?……為什么歷史上的人類童年時代,在它發(fā)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該作為永不復返的階段而顯示出永久的魅力呢?”8、古希臘的戲劇是世界戲劇史上最先成熟而成就輝煌。悲劇、喜劇在前6世紀末、前4世紀初的“古典時代”即成熟繁榮?!氨瘎∷囆g的荷馬”:索??死账?1)悲劇同另同樣,取材于史詩或神話傳說并貫穿命運觀念,屬命運悲劇。索氏悲劇常懷疑命運的正義性,往往肯定與命運作抗爭的人。(2)悲劇主人公重要是人,而不是像“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那樣重要寫的是神,也不像歐里庇得斯寫一般人,而是寫抱負的人——英雄。(3)為希臘悲劇增長了第三個演員,并加強演員動作和對話,并放棄了“三聯(lián)劇形式”。9、索??死账?《埃阿斯》、《安提戈尼》、《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拉基斯少女》、《菲羅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特隆諾斯》。10、索??死账埂抖淼移炙雇酢?(1)《俄狄浦斯王》主題:個人意志與命運的沖突(2)《俄狄浦斯王》戲劇沖突:人的獨立自主意志同命運的矛盾沖突(3)《俄狄浦斯王》思想內涵:①、取材表面看來不雅馴,實有很高結識價值和倫理道德意義,歌頌了為維護新的倫理道德原則和制度而敢于承受最大苦難的英雄;②、還歌頌了人的獨立自主意志同人和命運的斗爭。(4)《俄狄浦斯王》結構:①、回顧式結構懸念性強,情節(jié)集中,并將“回顧”同“發(fā)現(xiàn)”和“突轉”緊密結合,布局嚴密精致,環(huán)環(huán)相扣;②、戲劇結構上劇情發(fā)展連串“事與愿違”,充滿“悲劇嘲弄”。11、索??死账埂抖淼移炙雇酢分卸淼移炙剐蜗?(1)俄狄浦斯形象:悲劇英雄人物,在人類相信神和命運時代有獨立意志,不屈從命運、神的安排,敢于承擔責任。善良、正直、勇敢、聰明、熱愛人民、具有獨立的自主意志、堅強的倫理道德觀念。(2)俄狄浦斯“情結”: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名字來表達他認定的男人從童年便有“戀母仇父”性本能是錯的。弗洛伊德從“泛性論”出發(fā),認為男人潛意識中有“戀母仇父”性本能出發(fā),對《俄狄浦斯王》及俄狄浦斯作了完全違反原作文本的解說,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符合文明社會人類實際的。12、古羅馬由共和向帝國過渡和帝國初三詩人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的創(chuàng)作成果構成了古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維吉爾是歐洲古代和近代文學之間的橋梁。13、維吉爾“曾歌唱過牧場、農(nóng)田和領袖”(1)《牧歌》:愛情短歌集,顯露憂郁(2)《農(nóng)事詩》:為配合屋大維振興農(nóng)業(yè)政策,“勞動戰(zhàn)勝一切”。(3)《埃涅阿斯紀》最后最重要,羅馬文化最高體現(xiàn)和羅馬文學的最高成就,是文人史詩典范。14、維吉爾《埃涅阿斯紀》:(1)《埃涅阿斯紀》主題:歌頌羅馬民族光榮偉大和創(chuàng)業(yè)艱難的歷史,贊美羅馬帝國的創(chuàng)建者屋大維等羅馬領袖的功勛和偉大使命,鼓舞羅馬民族愛國和英雄主義精神,維羅馬帝國的大一統(tǒng)目的服務。(2)《埃涅阿斯紀》內容:通過埃涅阿斯遵守神命到羅馬建國的神話,具體敘述羅馬先人創(chuàng)業(yè)的光榮和艱難,歌頌羅馬人威武堂皇,宣傳羅馬人歷史使命,表達帝國基本信念和價值觀,因此史詩對于羅馬民族具有至高無上的意義,成為羅馬人的民族史詩。(3)《埃涅阿斯紀》主人公:奴隸制國家形成時期一個開國君主的高大形象。對神虔敬、熱愛祖國和家人,勇敢、剛毅、堅忍、處事公平;聽從天意,要克服一切內在和外在困難。具有仁慈和博大胸懷。(4)《埃涅阿斯紀》藝術成就:①內容廣闊復雜,包羅了從古希臘到古羅馬時期極為豐富的神話、傳說、地理、歷史、宗教和氏族生活習俗、文物制度等具體精確的描寫,被稱為“古羅馬的‘百科全書’”。②藝術構思凝重、嚴厲謹嚴、精細。③善于調動多種藝術手法渲染場面,更長于人物心理矛盾的具體描寫,如寫北非迦太基女王狄多由愛而恨和由仍抱幻想到終于絕望自焚以報復負心人的心理描寫真切動人。④語言高度凝練、濃縮、富于暗示,且借用自然物象作暗喻、明喻,比“荷馬式比方”更為貼切、成熟。15、恩格斯評價但?。骸八侵惺兰o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钡〉摹缎律吩谛问缴蠈儆凇皽厝岬男麦w”詩派。雪萊認為:“但丁比彼特拉克還要懂得愛情的秘密。《新生》在感情和語言的純潔上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它是一部抱負化的歷史,記錄著他所生存的時代,以及他一生中獻給愛情的那樣階段?!?精神化、哲理化愛情)這是但丁的第一部作品。16、放逐初期,但丁著《饗宴》對自己詩歌作了詮釋,將各門各方面知識介紹給讀者。拉丁文著述《論俗語》(討論意大利語及其文體與詩律的一般問題)和政論拉丁文著作《帝制論》。17、但丁代表作《神曲》原名“喜劇”,后人加“神圣”,用意大利俗語寫成,33×3歌+序曲。(1)但丁代表作《神曲》中“地獄”:罪人們按照生前所犯罪孽分列等級依次打入九圈,實分三部分,按照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凡人之罪惡歸放縱、兇殘、惡意三類。(2)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煉獄”:滌罪之所,按照七罪劃分,這里的罪人們已悔悟前非,努力自新,故懷著忍耐的憂郁和愉悅的希冀。(3)但丁代表作《神曲》的主題:在黑暗、迷信和暴行還很猖獗的時代,個人和人類如何通過舛錯與迷惘的“牢獄”,通過苦難、追求和考驗、找到或接近真理、趨于完美與至善。(4)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的寓意和象征:①、四大象征:“灰暗的森林”一方面指當時意大利的混亂政局,一方面暗寓但丁在政治和愛情雙重失意中的心理迷惘。豹象征“淫欲”、獅象征“野心”、狼象征“貪婪”;②、維吉爾(知識和理性、哲學)、俾德麗采(愛和信仰、神學)象征人的生活要有生活和愛的指引。③、“三界之行”是人類精神由罪惡到凈化直至幸福的必經(jīng)之路,地獄(黑暗社會)煉獄(人類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經(jīng)的痛苦歷程)天堂(思想境界)結構意味神學“三位一體”。(5)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神學性:中世紀基督教世界觀信心、希望、愛。(6)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社會性質:反映了文藝復興個性解放萌芽及人道主義萌芽,將哲學、神學并提,反映了中世紀中后期意大利的廣闊社會生活,且有強烈政治傾向和愛國精神,既是中世紀文化(神學、哲學、倫理、文學等)綜合,又具有近代文化意識的思想或精神。(7)但丁代表作《神曲》的藝術特色:①、夢幻與寫實的交融②、工整與協(xié)調的結構;③、象征、寓意、夢幻的手法④、民族特色:意大利語。18、莎士比亞:前期以寫詩歌、史詩和喜劇為主,僅有少數(shù)悲劇,所謂“史詩與喜劇時期”;中期以悲劇為主,少數(shù)喜劇,所謂“悲劇時期”;后期傳奇劇,另寫一部歷史劇,所謂“傳奇劇時期”。共2部長詩,154首十四行詩,38部戲劇,重要成就在戲劇,它們涉及10部歷史劇、13部喜劇、10部悲劇和5部傳奇劇。兩部長詩《維納斯與阿都尼》、《魯克麗絲受辱記》。19、莎士比亞劇主題風格代表作:(1)莎士比亞史劇:①、人文主義政治主題:譴責封建割據(jù),批判血腥戰(zhàn)爭,鞭笞暴君暴政,即國家必須統(tǒng)一。②、忠于歷史又不拘泥史實,塑造鮮明性格?!逗嗬氖馈飞?、下,《亨利五世》,《理查三世》。(2)莎士比亞喜?。孩佟⒏桧瀽矍楹陀颜x,贊揚機智勇敢,提倡仁愛無私,表達人文主義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抱負。②、喜劇中《量罪記》、《終成眷屬》、《錯誤的喜劇》3部稱“陰沉喜劇”。《威尼斯商人》具有較大的社會意義,《第十二夜》藝術性最高、喜劇精品,《仲夏夜之夢》等。③、創(chuàng)新:希臘舊喜劇是政治諷刺劇,而新喜劇和羅馬喜劇為世態(tài)諷刺劇,莎士比亞繼承諷刺劇,增長內容,不僅嘲笑一切低賤、庸俗、惡劣、陳腐及行將滅亡事物,揭露生活中錯誤和不合理現(xiàn)象,且提出新人文主義生活抱負,肯定新事物、新性格,諷刺不為主,重要為肯定生活原則,“歌頌性喜劇”。(3)莎士比亞悲劇:①揭示抱負與現(xiàn)實不可調和的矛盾,或抱負的幻滅。②“性格悲劇”:多寫某貴人陷一困境,后其性格某弱點或偏見被揭示,此為悲劇基本契機。悲劇主人公行動關系本人和整個民族命運,處鋒利斗爭中心,有巨大道德勇氣,體現(xiàn)文藝復興巨人性格及詩人抱負。結局一般徹底毀滅。③四大悲劇:《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和《雅典的泰門》。(4)莎士比亞傳奇?。孩?、高度純粹的基督教博愛主義,即道德抱負主義。②、爐火純青、充滿抱負、幻想。③、《辛白林》、《冬天的故事》、“詩的遺囑”《暴風雨》。20、莎士比亞傳奇劇:抱負的女性有伊摩琴、赫米溫妮、寶麗娜、米蘭達。含義:充斥著巧合與奇遇的距離現(xiàn)實生活越來越遠的故事劇。21、莎士比亞《哈姆萊特》:(1)《哈姆萊特》藝術成就:①、情節(jié)生動豐富②、人物個性鮮明③、長于內心獨白④、語言豐富多彩(2)哈姆萊特形象:①、人文主義王子②、抱負與現(xiàn)實的矛盾找不到改變現(xiàn)實的道路,導致精神憂郁和行動延宕③、悲劇因素是黑暗勢力太強,自身也有弱點,其悲劇是人文主義者和整個時代悲劇?!坝幸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3)弗洛伊德解析哈姆萊特形象:試圖用“俄狄浦斯情結”對其“優(yōu)柔寡斷”進行精神分析,認為由性心理導致:哈姆萊特幼戀母仇父,克勞狄斯殺王娶嫂,哈姆萊特自覺類似,故惶惑難下手,由于若殺叔,等于殺靈魂的自我,本質上僅一個做了,一個未做而已。22、彌爾頓:(1)彌爾頓歷史定位:17世紀進步文化基石,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詩人,文藝復興殿將和啟蒙運動的先驅,從人文主義到啟蒙主義的中間環(huán)節(jié)。(2)彌爾頓初期詩作:短詩《五月晨歌》、《圣誕節(jié)晨贊》、《快樂的人》、《幽思的人》、評十四行詩《莎士比亞碑銘》,悼亡詩《利西達斯》與雪萊《阿多尼斯》為英語詩中最杰出悼亡詩作。(3)彌爾頓政論文:《論英國教會的教規(guī)改革》、《論教會機構必須反對主教制》、《論教育》、《論自由出版》、《論國王與管理的職權》、《偶像破壞者》、《為英國人民聲辯》及續(xù)篇。(4)彌爾頓三部史詩性巨著:《失樂園》、《復樂園》、《力士參孫》。23、彌爾頓《失樂園》取材舊約《創(chuàng)世紀》,依《新約》“啟示錄”(1)《失樂園》主題:表達了詩人清教主義,說明人類不幸來源。貫穿了詩人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對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反思。(2)《失樂園》撒旦形象:受迫害但不屈不撓,反抗權威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形象。雙重性:①、斗志昂揚、不屈不撓反抗權威,反映革命失敗后,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們毫不氣餒的斗爭精神。具有權威、勇氣、領袖才干和政治家風度。②、矜持自大,為非作歹的墮落天使。暗示資產(chǎn)階級失敗因素。(惡性膨脹因素)24、彌爾頓《復樂園》:取材新約《馬太福音》、《路加福音》。重要歌頌剛強意志、忍耐和英勇犧牲精神。從耶穌形象表現(xiàn)人只要具有完整品格和順從神意的決心,就可以對付一切磨難而無往不勝。表現(xiàn)詩人虔誠的信仰、堅定的意志和敢于獻身的精神。25、彌爾頓《力士參孫》:是詩體悲劇,取材舊約《士師記》,多認為是彌爾頓最有力的感人作品,部分因素是詩人身世與精神和參孫非常相似。26、古典主義:(1)與17世紀背景:是在專制王權的監(jiān)護和培植下發(fā)展起的,中央集權制度是其政治基礎,流行于法國的唯理主義哲學是其思想基礎。(2)古典主義特性:擁護王權,崇尚理性,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代、講究規(guī)則。(3)古典主義“法典”:立法者布瓦洛經(jīng)御覽的《詩的藝術》。(4)古典主義“三一律”:戲劇情節(jié)只有一條線索,發(fā)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在24小時內完畢。27、高乃依是古典主義悲劇奠基者或創(chuàng)始人。重要悲劇:《熙德》、《賀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1)《熙德》:第一部成功的古典主義悲劇。①、戲劇沖突:西班牙卡斯提爾王國元老狄哀格受宮廷重臣高邁斯之辱,狄哀格之子羅德利克決斗并殺死高邁斯,失去高邁斯之女施曼娜(之愛)。②、主題:簡介明確,既揭示責任與愛情沖突,并在理性控制下讓前者戰(zhàn)勝后者。男女主人公面臨棘手抉擇:保全愛情或履行職責。③、“高乃依式的悲劇人物”:兩主人公有血有肉,既剛毅冷靜又熱烈奔放。(2)高乃依《賀拉斯》:驚心動魄、取材羅馬故事。羅馬(賀拉斯氏)與阿爾巴(居里亞斯氏)兩城交戰(zhàn)相持不下,各選三大將決斗,最小居里亞斯氏為最小賀拉斯氏的內兄,最小居是賀妹卡米葉情人,悲劇主題為愛國天職與兒女私情的矛盾,即大義滅親,榮譽表現(xiàn)為不是對于家庭而是對于國家。28、拉辛是新古典主義文學中最具有典范性的悲劇作家。重要悲劇《安德洛瑪刻》、《費得爾》、《埃絲苔爾》、《阿達莉》。(1)拉辛《安德洛瑪刻》:第一部標準古典主義悲劇,取材希臘傳說。赫克托耳的寡婦安身為女奴,要為亡夫全孤守節(jié),當兩者不可兼得時,理智與情感搏斗,但未致其錯亂:哭求卑呂斯不成則暫緩一步,哄國王立誓后自殺。完全符合“三一律”。(2)拉辛《費得爾》:取材歐里庇得斯《希波呂托斯》,希波呂托斯受繼母費得爾虐待……費得爾鴆死。29、高乃依與拉辛:高乃依深刻表現(xiàn)忠君愛國政治傾向,宣揚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著重表現(xiàn)理性的勝利,重要塑造了一些慷慨悲歌、大義凜然的英雄;而拉辛是位文學史上著名心理分析大師,更多描寫理性的喪失和感情的放縱,重要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罪惡。30、菲爾?。菏?8世紀英國杰出小說、劇作家,其現(xiàn)實主義小說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使他成為英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奠基人。(1)菲爾丁戲劇名篇:喜劇《幾種假面具下的愛情》、《作家的鬧劇》及《咖啡店政客》、《威爾士歌劇》、《唐吉訶德在英國》、《巴斯昆》、《歷史紀事》。(2)菲爾丁長篇小說:稱為“散文滑稽史詩”,用散文寫史詩,用“滑稽”而不用“嚴厲”筆法。把菲爾丁推向小說的是理查生書信體小說《帕拉美》,菲爾丁諷刺此而作了《夏拉美》、《約瑟夫·安德魯傳》「《大偉人江奈生·威爾德傳》(自始至終用反筆,表現(xiàn)其愛民仇暴,激進的民主主義立場」《湯姆·瓊斯》、《阿米莉亞》31、《湯姆·瓊斯》:菲爾丁“散文滑稽詩”代表。(1)菲爾丁《湯姆·瓊斯》批判內容及主題:其道德寓意圍繞“德性”高貴原則,主題重要批判貴族偽善文明,肯定合乎啟蒙學派民主觀念的“自然道德”。(2)菲爾丁《湯姆·瓊斯》人物形象:①、湯姆·瓊斯:活潑好動,朝氣蓬勃,盡管輕率、魯莽容易沖動,但是內心真摯、豪爽、仁慈、胸懷坦蕩,極富同情心,體現(xiàn)了健全、善良、真誠的“人性”,合乎“自然道德”。忍無可忍時也會不顧宗教道德而堅決抵抗。②、布立菲:野心、貪財、追逐名利,表面篤信宗教,實為披著清教主義外衣的利己主義偽君子。一貫打擊湯姆·瓊斯,是地道的小人,偽善道德的典型。(3)菲爾丁《湯姆·瓊斯》藝術特色:①、圍繞沖突廣闊展現(xiàn)了18世紀英國現(xiàn)實;②、忠于自己“嚴格描寫自然”的現(xiàn)實主義原則;③、結構復雜嚴謹,以湯姆·瓊斯生平為經(jīng),以他同蘇菲亞愛情、同布立菲矛盾為緯;④、滑稽有趣。32、盧梭:18世紀法國杰出和影響深遠的啟蒙思想文學家。(1)“盧梭主義”:關于文化、文明和社會政治的思想,集中體現(xiàn)于其理論著作及小說中。(2)盧梭理論著作:①、盧梭《論科學與藝術》:文化批判,主旨要徹底掃除封建文明,讓人類擺脫一切封建枷鎖而獲得發(fā)展?!白匀弧迸c“文明”對立,以及“返歸自然”、尋求自我的“盧梭主義”開始形成。②、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歷史批判③、盧梭《社會契約論》:建立主權在民的民主共和國。(3)盧梭小說:《新愛洛伊斯》、《愛彌兒》、《懺悔錄》、《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稅蹚泝骸窞榻逃≌f,《懺悔錄》、《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為自傳。(4)盧梭感傷主義:18世紀產(chǎn)生于英國,波及歐洲其它國家,是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先驅,也是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文學源頭。注重心理感覺,由斯泰恩小說《感傷的旅行》得名。33、盧梭《新愛洛伊斯》:(1)盧梭《新愛洛伊斯》體裁、書名:哲理、文藝性結合的信札體哲理小說。書名是由于作者借鑒了12世紀法國青年姑娘愛洛伊斯同其教師阿貝拉戀情悲劇框架。(2)盧梭《新愛洛伊斯》思想內容特點:18世紀瑞士戀情故事。描寫了出自人性的自然愛情與人為封建道德之間的沖突。作者從崇尚自然、否認封建文明的哲學高度熱烈歌頌男女青年沖破封建藩籬而相愛的純真愛情。全面否認悲劇制造者(貴族階級),作者目的除跟全社會有關的社會風俗及夫妻間忠誠,尚有更深刻的目的“社會協(xié)調和社會和平”,否認舊世界。(3)盧梭《新愛洛伊斯》人物形象:共同特點是“愛美德”,這是一種嶄新道德,源自自然人性,自愛、自尊而及別人。①、朱麗與克萊爾分別體現(xiàn)愛情和友誼,都生性“仁慈多情”,但朱麗溫柔軟弱,最愛美德,曾在婚姻上改變初衷,是一個可以協(xié)調個人、家庭、朋友、社會的中心人物??巳R爾則活潑明智。②、圣普樂是個平民知識分子代表,性格熱烈、勇敢、堅強。知識淵博、熱愛獨立自由。“狂熱戀人”退讓成社會批判者。③、沃爾瑪是俄國接近宮廷的大貴族,背叛了本階級及傳統(tǒng)信仰,酷愛根據(jù)理性重新觀測生活。“樂于為善”,性格冷靜沉著,善解人意,心胸坦蕩。34、盧梭思想藝術特點:(1)從“自然崇敬”哲學高度,站在小資產(chǎn)階級激進民主派立場,在批判舊世界同時,努力譜寫新生活,塑造新人物,抒發(fā)新思想感情;(2)主情主義?!爸黧w感情”放在創(chuàng)作首位;(3)鮮明的強調和尋求“自我”的傾向。“返回自然”標語及“感傷主義”直接影響德國的“狂飆突進”,19世紀更發(fā)展成為浪漫主義文學運動。35、歌德:18世紀后期和19世紀初期德國偉大詩人、劇作家、小說、散文家。德國啟蒙文學優(yōu)秀作家。(1)“狂飆突進”:18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德國文學運動,思想創(chuàng)作上反封建割據(jù),主張德國統(tǒng)一,建立統(tǒng)一民族文學,接過盧梭“返歸自然”標語,要建立“自然人性”的抱負社會,規(guī)定擺脫封建束縛,崇尚個性、自我、天才,強調感性的價值,提倡民族風格,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發(fā)展。理論代表是赫爾德,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強盜》、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名稱來自克林格爾同名劇本。(2)德國“古典文學”時期:1796年~182023,歌德、席勒合作使德國啟蒙文學達成最光輝的時期。二人從1794年發(fā)現(xiàn)在一系列觀點上不謀而合,于是合辦刊物,合寫《警句》短詩,進行歌謠創(chuàng)作友誼比賽,又各自完畢著作,德國民族文學由此空前提高,在文學史上稱之為“德國古典文學”時期。36、歌德作品:(1)歌德戲劇:①、被恩格斯稱為“向一個叛逆者表達哀悼和尊敬”的《葛茲·封·伯利欣根》揭露上層封建統(tǒng)治者兇殘丑惡、批判德國社會現(xiàn)實。葛茲·封·伯利欣根為叛逆的悲劇英雄。②、塑造“完美人性”的《哀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塔索》(2)歌德散文:《詩與真》、《意大利游記》(3)歌德敘事長詩《浮士德》;抒情長詩《普羅米修斯》(4)歌德小說:教育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和《威廉·麥斯特的漫游時代》、《親和力》(5)歌德詩集:《東西合集》37、長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文學中首部具有國際影響的小說,采用信札體。(1)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維特形象:維特是受“狂飆突進”影響覺醒的進步青年,富有才華,熱情、渴望自由,但是社會腐朽、鄙陋,他對體現(xiàn)自然美、質樸、率真和宗法古風的夏綠蒂的愛,最終含恨自殺。體現(xiàn)了“狂飆突進”時期德國資產(chǎn)階級青年覺醒而軟弱,但是反抗悲觀,以個人為中心,以孤傲不合作來對抗,是“時代病”的重患者,其悲劇是時代悲劇。(2)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藝術特點:①、信札體抒情小說,有真實感,以情動人。②、抒情時情景交融,以景渲情。抒情、記事、寫景、議論并用。38、長篇詩劇《浮士德》是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精神發(fā)展的“哲學史詩”。(1)歌德《浮士德》浮士德奮斗的五個階段:(一幕天上序曲、兩個賭賽、終生追求,五幕悲?。┲R、感官(愛情)、權勢(從政)、美、事業(yè)(2)歌德《浮士德》浮士德形象:①、象征資產(chǎn)階級進步人士精神探索過程,注重實踐,積極入世;②、永不滿足,不斷追求;③、又充滿矛盾(并未抱負化),沉溺愛欲傾向和超越自我傾向??傊∈康率琴Y本主義上升時期不斷克服內、外矛盾、探索追求真理、堅持前進的資產(chǎn)階級進步分子英雄形象,其意義在于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意義和抱負,給人們指出了一條精神凈化的道路。39、歌德《浮士德》靡菲斯特:對立面、虛無主義者,是批判的否認精神,象征浮士德探索人生意義的客觀條件,帶有悲觀主義和玩世不恭的人生哲學,其失敗證明光明必然戰(zhàn)勝黑暗,真善美必然戰(zhàn)勝假惡丑,人類總不斷進步、完美。又有生動的個性、詼諧、機智、機靈、哲理性語言。40、歌德《浮士德》藝術特點:(1)以幻想為主,寫實和幻想結合;(2)用辨證方法塑造人物,用矛盾對比手法刻畫人物關系。(瓦格納“人造人”,歐福良、瑪甘淚)(3)作品形式多樣化。自由韻、民歌、古希臘悲劇等詩體。敘事、抒情、議論交融,大量用象征比方。(4)氣魄宏大,哲理深邃,佳句精辟,在西方文學史上與荷馬史詩、《神曲》同為經(jīng)典文學名著。41、“湖畔派”: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最早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喜歡歌頌大自然和宗法制農(nóng)村生活,厭惡城市文明和冷酷的資本主義金錢關系。突出奉獻是完畢了浪漫主義詩歌的藝術改革,標志著浪漫時代的到來。華茲華斯的《抒情歌謠集·序》從理論上闡明了新詩理論的基礎,成為英國浪漫主義宣言。由于經(jīng)常住在英格蘭北部昆布蘭湖區(qū)而得名。42、華茲華斯于1843年騷塞歿后被繼封為“桂冠詩人”:(1)華茲華斯《我們是七個》:歌謠體敘事詩:詩中童心的純潔可愛,反襯出成人世界及理性社會的嚴酷冷漠,頗發(fā)人深思。(2)華茲華斯《丁登寺旁》、《不朽頌》詩作:《序曲》是一部宏大長詩,具有史詩規(guī)模,是其欲表達“關于人、自然和社會”的思考的哲理巨著?!峨[士》的序詩,是一部精神成長的藝術記錄,凡14章,敘述從童年到成熟的內心歷程,深及人類天性的隱秘角落。(3)華茲華斯田園詩(自然詩):自然崇敬傾向充溢其中,把自然視為圣靈體現(xiàn)的最高境界。山河花木、風云霞虹都富有靈性,且與人生構成有機和諧。詩作天然,意趣盎然,含蓄蘊藉,美不勝收。43、華茲華斯詩作藝術特點:(1)華茲華斯稱兒童是成人的父親:在《不朽頌》即《頌詩:憶幼年而悟不朽》中認為只有幼時才有純粹的天性,最真實、可貴,說“最微賤的花朵常能給人深刻得眼淚也無法表達的思緒”,總之永恒在于天然之中。(2)華茲華斯《致布谷》:夢幻般的美麗詩境,短短8節(jié)32行勾畫出了截然不同但有互相聯(lián)系的情景:眼前的、以往的、現(xiàn)實的、虛幻的。由于心靈純凈和天性敏感,竟將有形之物隱去化作無形之聲,自然的造物總是表現(xiàn)出一種超越世界的力量,至少也是超越現(xiàn)實的象征。(3)華茲華斯《孤獨的刈禾姑娘》:寫自然的物到寫自然的人,筆觸仍輕柔、細膩、含蓄。形象仍恬美、古樸、超脫?!皦蚜业墓糯焙汀氨拔⒌拿耖g”在歌調上也形成鮮明對照,用自然界的鳥鳴比方歌聲非常貼切。華茲華斯虔誠的相信自然具有神秘的力量,對人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進行教育,從而由愛自然導向愛人類。不了解華茲華斯對自然的執(zhí)著癡情就不理解華茲華斯詩的精神。其筆下人多過度超脫現(xiàn)實而未被實利社會毒化的“原始人”,在歌頌自然的同時墜入幻想,就是自然的神秘力量即使不能讓人返真還璞,至少也可以使人性保持住天然品質,于是便自覺或不自覺地美化宗法式社會,力圖拉人們返回此“自然”。44、柯勒律治:(1)《古舟子詠》用奇特的想象表現(xiàn)超自然的主觀事件。(2)歌謠體敘事長詩《忽比烈汗》描寫一個夢境,是現(xiàn)代派詩人先驅。(3)其文評著作《文學傳記》提到與華茲華斯計劃寫兩類詩:①用樸素的語言描繪凡俗鄉(xiāng)土生活;②用奇特想象表現(xiàn)超自然主觀事件。45、拜倫是19世紀初葉英國詩壇最偉大的詩人,浪漫詩派“宗主”。(1)拜倫處女詩集:《懶散的時刻》,由于被否認價值,后發(fā)表戰(zhàn)斗性長詩《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反擊。(2)拜倫關于“勒德運動”的諷刺詩《法案制定者頌》、《勒德分子之歌》,哲理劇《曼弗雷德》,神秘劇《該隱》、《天與地》。46、拜倫:(1)拜倫的“東方故事詩”:傳奇故事《異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盜》、《萊拉》、《柯林斯之圍》、《巴里西納》。(2)“拜倫式英雄”:《東方故事詩》等作品中所塑造的一類人物典型,如康拉德、哈洛爾德等。傲慢而倔強、憂郁而孤獨、神秘而痛苦、與社會格格不入而對之進行徹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其反抗多帶個人主義特性,結局均是悲劇性的。其身上帶有拜倫思想的個性氣質印記。(3)拜倫作品的“世界悲哀”:主人公對世界和人氣憤餒喪氣,終于感到涉及知識在內的一切追求都毫無意義,體現(xiàn)了拜倫對有缺陷的人生和人類苦難存在的苦澀理解,極悲壯的敘事長詩《錫隆的囚徒》謳歌為自由而殞身的歷史英雄精神?!堵ダ椎隆繁^與反叛意識的表現(xiàn)達成頂點,拜倫稱其為哲理劇。(4)拜倫“東方故事詩”的思想性格:普羅米修斯式孤獨的反抗意志使其成為對貴族資產(chǎn)階級及其觀念模式的反叛者,有巨大社會進步性。其叛逆性格決定思想上是現(xiàn)存制度反對者,思想核心是自由與正義,與以壓迫和奴役為宗旨的社會體制不兩立。拜倫悲觀方面時常耽于夢幻、虛無,偶爾百無聊賴,但其浪漫如火的情感方式和為自由不惜殞身的人生觀深遠地影響了哲學思潮的氣質。(5)拜倫的詩歌藝術特點:①強烈主觀抒情性和鮮明政治傾向性,其詩美學核心“詩的自身即是熱情”;②辛辣諷刺;③濃郁感情基調、主人公非凡品質、感情的夸張、異國的情調、馳騁的想象力、強有力的浪漫主義、口語的運用。47、拜倫作品:(1)拜倫《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抒情主人公形象“我”,積極入世,熱情洋溢,目光犀利的觀測家、思想深邃的批評家,是位熱愛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冷嘲熱諷又善于斗爭的民主戰(zhàn)士。與敘事主人公性質完全不同,都明顯有自傳成分,既表現(xiàn)拜倫世界觀的矛盾,又體現(xiàn)思想感情的整體。(2)拜倫《唐·璜》是詩體小說,代表浪漫主義時代歐洲詩歌創(chuàng)作最高成就。①拜倫《唐·璜》人物形象:天真、熱情、善良、順從天性、無視清規(guī)戒律、絕少虛偽;對戀人忠心,不怯懦,但缺少堅定信念,易隨波逐流,無法掌撐自己命運,追求純真愛情。②拜倫《唐·璜》藝術特點:辛辣的諷刺、濃郁的浪漫主義為主夾著現(xiàn)實主義的描繪,兼敘兼議,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語言明白曉暢,廣采口語詞匯、格律上借鑒意大利滑稽史詩“八行三韻體”。48、司各特:(1)司各特地位:19世紀浪漫主義時代著名英國詩人小說家,歐洲“歷史小說之父”。(2)司各特傳奇長詩:《末代歌者之歌》(3)司各專長詩:《瑪米恩》(詩歌方面杰出代表)和《湖上夫人》(4)司各特歷史小說共29部,首部為長篇《威弗利》。49、司各特:(1)司各特的歷史小說分類:①關于蘇格蘭歷史的:多反映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民族沖突及各政治集團間斗爭?!锻ダ?、《清教徒》,《愛丁堡監(jiān)獄》刻畫了令人難忘的民族性格。珍妮之妹艾菲愛俠盜而孕,巫婆接生轉移嬰兒,艾菲因虐殺嬰兒的罪名入獄。珍妮作為清教徒,良知和責任使她未作偽證,但這個瘦小而未見過世面、一文不名而又孤獨無依的農(nóng)家女,不遠千里涉險徒步去倫敦為妹向國王請命,熱誠感動王后。在珍妮身上,蘊藏著一個真正的人的非凡品質和一個偉大民族的堅毅與勇氣。②關于英格蘭歷史的:《艾凡赫》、《修道院院長》、《肯納爾沃思堡》以伊麗莎白女王感情糾葛為題材。③關于歐洲大陸歷史或以十字軍東征為題材?!独ザ ざ磐摺?、《十字軍英雄記》、《巴黎的羅伯特伯爵》④取材當代生活:《圣羅南之泉》(2)司各特小說藝術特點: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和各條情節(jié)線索的復雜交織。人物鮮明突出、典型,能代表時代風尚。但對人物缺少細致深刻的心理刻畫,個別有敗筆——結構松散、冗長羅嗦,對歷史事件缺少考證。50、司各特《艾凡赫》:(1)司各特《艾凡赫》歷史內容:12世紀末諾曼人征伐英格蘭之初,“獅心”王理查率十字軍東征未歸,其弟攝政親王約翰舉行比武會籠絡人心意圖謀位,隨國王遠征的騎士艾凡赫優(yōu)勝,但是戰(zhàn)敗的人劫走艾凡赫的父親和女友后逃走,艾凡赫救回父親和女友,艾凡赫父子和好,并與女友結為夫妻。(2)司各特《艾凡赫》人物形象:①艾凡赫的父親:塞得利克是堅守古老民族傳統(tǒng)的薩克遜貴族代表,后臣服于理查。其形象帶有諷刺意味,是歷史的必然。②艾凡赫:正面體現(xiàn)了作家抱負、歷史觀及人生哲學,具有多方面意義。是中世紀騎士的典型,忠君、護教、行俠,對愛情堅貞不渝,兼有純潔的感情和崇高的道德,某種政治原則的代表,順應歷史潮流,追求“凡事不應過度”的中庸之道。③理查:勇武過人,慷慨大方,愛民如子。(3)司各特《艾凡赫》藝術特點:充足體現(xiàn)了司各特小說的藝術特色:傳奇式情節(jié)和栩栩如生的歷史風俗畫面交相輝映。51、夏洛蒂·勃朗特:(1)反映情感經(jīng)歷自傳小說:《簡·愛》、《維耶特》愛上了自己的老師,強化了其道德上獨立、完善了其意識。(2)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①夏洛蒂·勃朗特:另有《謝利》、《專家》②艾米莉·勃朗特:《咆哮山莊》③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懷爾德費爾府的房客》52、夏洛蒂·勃朗特《簡·愛》:(1)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人物形象:①維護人格尊嚴,反抗逆境和傲慢無禮、專制自私的男人,追求獨立平等。倔強而感情細膩、火熱。②不愿接受以男性為中心的婦女觀,稱“我是自己的主人”,重視自我。③對愛情理解獨特,認為前提是人格的平等,有火熱的真誠感情,突出表現(xiàn)在對羅切斯特執(zhí)著而強烈的愛情。④是充滿勇氣、不向逆境妥協(xié)的個人奮斗的小知識分子形象。(2)夏洛蒂·勃朗特《簡·愛》藝術特點采用第一人稱寫法,形象塑造真實,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親切而富有感染力。(3)夏洛蒂·勃朗特《簡·愛》意義:在歌頌主人公為改變個人命運而頑強不屈的抗爭和追求平等意識同時揭露19世紀前期英國貴族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冷酷,特別是宗教與慈善機關的偽善,諷刺了上流社會的腐敗、婚姻商業(yè)化等社會問題。53、王爾德:19世紀后期英國唯美派。(1)唯美派:源于19世紀中期的形式主義文藝思潮,開始之初產(chǎn)生于繪畫,后來逐漸發(fā)展到詩歌、小說、戲劇。反對浪漫主義情緒外露的詩風,不滿現(xiàn)實主義真實化傾向,主張為藝術而藝術,走進藝術的“象牙之塔”。代表作家有佩特、王爾德。(2)王爾德的唯美要點:“為藝術而藝術”(真正的藝術和現(xiàn)存社會制度主線抵觸,生活已經(jīng)毫無希望,人類已經(jīng)沒有出路,唯有藝術才是最真實的,唯有這道永恒之光才給人以希冀,斷言藝術發(fā)展一般不依賴生活,特別不受道德約束。藝術不帶任何功利目的。反對現(xiàn)實主義,強調創(chuàng)作要絕對自由),反映了所謂的“世紀末”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體系的危機。(3)王爾德的唯美講演文獻:《英國的文藝復興》、《撒謊的衰落》(對話)、《作為藝術家的批判家》。(4)王爾德的作品:兩個童話集《快樂王子及其他童話》、《石榴之家》,獄中懺悔著《慘痛的呼聲》,最后的詩集《累丁獄中歌》。54、王爾德作品藝術特點:(1)王爾德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的矛盾性:不僅淋漓盡致地(特別通過沃登勛爵之口)發(fā)揮蔑視道德的唯美觀點,也從葛雷的命運恰好推翻了這種享樂主義和玩弄生活的哲學,有力地證明了破壞自然道德規(guī)則就一定會受到自然的報復,放棄操守人就會毀滅。作家本意似乎側重于:既然葛雷罪行不見于本體而現(xiàn)于畫像,那么藝術就比現(xiàn)實自身更能忠實地表達一切現(xiàn)象的精神本質,藝術絕對高于生活,生活恰是斷送藝術的土壤。例如:葛雷愛的是女伶西碧兒所塑造的美麗的莎士比亞劇中的女主角形象而不是西碧兒本人。(2)王爾德的風情喜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一個無足輕重的婦人》、《認真是最要緊的》、《抱負的丈夫》風格輕松,技巧精湛。描寫以閑散、消遣、調情度日的上流交際社會,戲劇沖突一般不出家庭及個人關系的狹小范圍,主角幾乎是清一色儀態(tài)高雅風流蘊藉的紳士淑女。以閑暇為哲學、享受生活又嘲弄生活,其玩世不恭和打情罵俏,以極其聰明的言語,并在適度得體的方式下進行。較真實的反映了“世紀末”倫敦沙龍階層悠閑、寄生的生活。(3)王爾德的頹廢情調:《莎樂美》中唯美情趣及頹廢成分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游戲人生輕松氣氛蕩然無存,代之以如死一般堅強的對于愛與美的病態(tài)的向往,一種幾乎是非理性的固執(zhí)苦求。作家在此短小簡潔的戲劇里不惜以詩意筆觸渲染了色情調子,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頹廢特色,讓人品味“愛的神秘比死的神秘更偉大”的頹廢主題。55、惠特曼:(1)惠特曼簡介:獨立出版小報《長島人》,后成為紐約《鷹鷲報》主筆,歌頌民主《為你,啊,民主啊!》、哀悼林肯《啊,船長!我的船長啊!》、《當紫丁香最近在庭院中開放的時候》,視林肯為民主代表和反蓄奴制戰(zhàn)士。(2)惠特曼《草葉集》題意:普遍而富有生命力,是民主、自由的抱負、希望的象征,是耐苦的人民、蓬勃發(fā)展中的年青的美國的象征。(3)惠特曼《草葉集》“亞當之歌”含義:將年青的美國描畫成神話般的圖景——伊甸園,主人即亞當。以飽滿的熱情、富有浪漫氣息的詩筆,刻畫這新天地、新居民的面貌,美洲大陸一草一木都顯出其生命,美國人一言一行都如亞當般率真有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草葉集》就是一篇“亞當之歌”或“開創(chuàng)者之歌”,而詩集確有一章十六首詩的《亞當?shù)淖訉O》,這是敘述新伊甸園的“創(chuàng)世紀”,造物者是亞當?shù)淖訉O(成千上萬開辟新大陸的美國人)。56、惠特曼《草葉集》:(1)惠特曼《草葉集》藝術獨創(chuàng)性及其影響:以全新的感受表現(xiàn)了美洲大陸的一切,呈現(xiàn)了嶄新的詩歌形式,擯棄了傳統(tǒng)詩歌的韻律形式,發(fā)明了富有內在節(jié)奏的“自由詩體”,該體式以短句為基礎,詩行修短不齊,多用疊句、排比句、平行句或對偶句,以長句占主導,刻意營構雄辯演說氣派,借鑒民謠表現(xiàn)手法,語言活潑鮮明,豐富形象,加上夸張和無拘束的表達風格,使詩作氣勢磅礴,情感抒發(fā)激越奔放。(這種“自由體式”是對詩歌藝術劃時代的革新,為英國、美國乃至世界詩壇開辟了嶄新的道路,涉及中國現(xiàn)代自由詩體都受到啟發(fā)。(2)惠特曼《草葉集》基本內容與主導思想:謳歌19世紀美國在資產(chǎn)階級道路上蓬勃發(fā)展的形象。歌頌“自我”與“人”的力量,贊美勞動與在勞動發(fā)明中前進的美國、贊美大自然。是寫于南北戰(zhàn)爭時期的詩篇,重要號召人們反對蓄奴制,揭露假民主,歌頌戰(zhàn)士英勇行為,支持歐洲革命、貫穿全集的主線是美國自由資本主義時期關于民主與自由的抱負,基本主題是謳歌民主、自由和人類平等。惠特曼說可以概括《草葉集》的字眼就是民主。滲透了時代感、戰(zhàn)斗性和樂觀精神。57、普希金:俄羅斯偉大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使俄羅斯民族品格和氣派的文學真正開始。(1)普希金重要成就是抒情詩:《自由頌》、《致恰巴耶夫》、《給普希欽》、《寄西伯利亞的囚徒》、《鄉(xiāng)村》、《短劍》、《囚徒》、《致大?!?。(2)普希金的“浪漫主義故事詩”:又稱“南方詩篇”的敘事詩《高加索俘虜》、《強盜兄弟》、《巴赫奇薩拉伊淚泉》、《茨岡人》(長詩主題是“自然”和“社會”的對立)(3)普希金的童話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漁夫和金魚的故事》(4)普希金的詩劇:①《鮑里斯·戈都諾夫》打破了古典主義三一律的教條,人物擺脫了單一化,具有復雜而又多方面的性格。②“小悲劇”《吝嗇的騎士》、《莫扎特和薩利埃里》、《石像人》、《瘟疫流行的宴會》(5)普希金的現(xiàn)實主義敘事長詩:《努林伯爵》、《波爾塔瓦》、《銅騎士》(6)普希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入探討科技企業(yè)如何通過強化知識產(chǎn)權保護來提升品牌形象和競爭力
- 現(xiàn)代綠色辦公樓的設計與施工經(jīng)驗分享
- 生產(chǎn)制造中基于智能算法的調度系統(tǒng)設計
- 2023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3 My friends第4課時說課稿 牛津譯林版
- 2024年春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二單元 5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稿 新人教版
- 9 烏鴉喝水(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2(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 Unit 6 Useful numbers Lesson 2(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三單元 各國經(jīng)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 第16課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調整教學說課稿 岳麓版必修2
- 2025淮安市城東花園小區(qū)門禁系統(tǒng)工程合同
- 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查房課件
- 銷售調味品工作總結5篇
- 2024年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
- 成人鼻腸管的留置與維護
- 《中電聯(lián)團體標準-220kV變電站并聯(lián)直流電源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 中國主要蜜源植物蜜源花期和分布知識
- 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應用
- 數(shù)據(jù)中心基礎知識培訓-2024鮮版
- 供電企業(yè)輿情的預防及處置
- 【高中語文】《氓》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T-WAPIA 052.3-2023 無線局域網(wǎng)設備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接入點和控制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